•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台灣的民主困境

按照 Fukuyama(1993)的說法,自由民主已然勝利,歷史已經終結。然而,

我們似乎並未看到理想的美景。在台灣,強調「敵友之分」的衝突與對立似乎並 未因此消失。

台灣在 1987 年解嚴,告別威權體制,民主政治的發展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 段。1992 年,增額立委選舉,在野黨取得超過三成的席次,意味著台灣已經有 具備相當實力的反對黨出現。1996 年,首次的總統直選,台灣的民主化發展到 此時,可以說邁入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已不太可能再回到威權政治體制。到了 2000 年,出現首次的政黨輪替,始終在野的民進黨首次取得中央執政權。2008 年,出現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再從民進黨手中取回執政權。看起來,這是台灣 民主的成功,沒有一個政黨能夠永遠執政,因此政黨之間的競爭應該是以理念、

治理能力與政績來吸引選民。然而,實際狀況似乎沒有表面上這麼地樂觀。

自解嚴以來,由於來自威權體制的壓制消失,過去被壓制的力量開始反彈,

台灣的政治也逐漸浮現出各種對立的形式。包括「外來政權」與「本土政權」、「統 派」與「獨派」、「2 號中國人」與「1 號台灣人」、「泛藍」與「泛綠」,許多概念 都是在選舉動員的過程中被創造出來。這兩大對立的陣營,逐漸收編了各種原本 與統獨無關的公共議題與社會訴求,政治空間也被切割為一種二元對立的格局,

而這種二元對立的政治動員,通常被形容為「政治惡鬥」,而招致以下的批評:「二 元對立的政治邏輯只會極盡所能的收編各種不同的訴求1,以獲得最大多數的支 持,而其收編不同訴求的方式,可以是將納入自己的陣營成為同志,亦可以是將 之編派成為敵對陣營的一員。在這樣的政治邏輯之下,整個社會似乎難以倖免地 陷入非友即敵的深淵中。對於這樣的化約操作,許多人引以為憂,認為已經嚴重 戕害民主政治的發展,擠壓公共議題的討論空間」(林淑芬,2006:121)。

當然,政黨政治本來就是對立的政治,但每到選舉,台灣的政黨競爭往往 變成戰爭,變成一種對抗,一種把對方當成「敵人」,而不是「競爭者」的戰爭。

敵對的雙方處在一種你死我活的狀態,因此,雙方沒有交集、對話。台灣的兩黨 政治是一種「撕裂的政治」(李丁讚,2007:22)。在這種氣氛下,選民似乎並不 在乎,也沒太大興趣去了解藍綠兩大陣營的政策、主張和左右派路線上的差異(實 際上這些差異也不大),這些對選民們都不是最重要的。在過去,賄選或許是選

1 即便社會運動團體可能另闢戰場,而與主流的二元對立論述產生競爭、甚至敵對的關係,卻也 無法完全排除被兩個陣營的其中一者收編,或者成為兩造競爭時爭取合作的對象的可能性,因此 進入了既有的再現空間之中。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這樣的例子所在多是(林淑芬,2006:1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讓所有的文化認同主體,都參與到這個公共領域,用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時 間共同思索。而這類問題,應該透過公民審議來進行(吳介民,2007:28-30)。

不過,公民審議並不是急就章的公民投票,而是長時間的社會溝通過程。

以制度化的形式,鼓勵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從多元管道獲得政治訊息,交換差異 觀點,學習容忍、說服與共存。這個過程中,公民投票只是配套制度,在公民審 議的終點,提供社會選擇的合法性要件。公民審議,把台灣的前途從統治菁英的 手裡搶救回來,將決策大權還給民眾。當然,以公民審議來處理民間嚴重對立的 議題,儘管緩不濟急(吳介民,2007:32-33),但至少勝過繼續深陷藍綠惡鬥。因 此,在這種認同差異的分裂社會中,若想要化解對立,將無法單純透過簡單的公 民投票來決定,而應該經過一種長時間的社會溝通,甚至是一種社會學習的過 程,並且透過制度化的方式,鼓勵我們的公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經由多元的管 道接收訊息,傾聽與自己不同的觀點,進而學習尊重差異、容忍歧見、以理說服 他人。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學習過程當中,公民投票頂多只是配套的一種制度,也 就是在公民審議的終點,才提供社會選擇的合法性條件。

那麼,在台灣這樣一個存在國家認同分裂的社會中,這些對於未來有著完 全不同想像的公民們,是否有可能緩和彼此間敵對的關係?又該如何化解敵意,

重建不同認同的公民們之間的信任,並終結所謂的「民主內戰」?進而,在未來,

他們是否有可能尋求共識,並構築一個共同的國家認同意識?這樣的發問,乃是 本論文的主要關心。

有別於過去那些批判台灣國族主義的相關論述,本文將不會與當前台灣的 民族主義研究或者是現有的民族主義理論,進行實質性的對話。儘管台灣民族主 義的興起,進而與中國民族主義的對決,在當前台灣民主內戰的成因中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然而,民族主義的雙面性也是不能忽視的,對某些人而言,民族主義 可能意味著一種解放(liberation)的意涵,然而,對另外一些人而言,民族主義也 可能暗示著一種壓迫或規訓(discipline)。要解決當前的困境,如何能夠讓「新的 壓迫者/自覺被解放者」以及「舊的壓迫者/新的自覺被壓迫者」這兩群人之間取 得共識,可能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由於在認同差異的台灣社會下,藍綠雙方的政治菁英都常運用民眾的認同 差異進行政治動員,加上藍綠雙方支持者之間的互信也不足,甚至對於不同顏色 的人帶有一種敵意。若以審議民主的形式處理認同衝突的問題,這樣的討論可能 只會加強既有的偏見,而且身分認同往往是無法進行理性討論的。因此,本論文 的寫作構想乃是設定在:或許我們應該先嘗試創造「制度條件」,設法降低雙方 政治菁英間的對立,促進藍綠政治菁英的合作,進而讓對立雙方間的對話與理性 溝通成為可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此,本論文將透過目前權力分享式民主與審議式民主對於緩解分裂社會 中族群衝突的概念與實際經驗進行整理,並從中梳理出有助於解決台灣民主困境 的規範性理念與啟示,進而為正處於「民主內戰」的台灣,探索一條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