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恐懼、噁心與羞辱

第二節 噁心

能夠超脫恐懼感的虛無縹緲,給我們在實際操作上一個具體判斷的標準嗎?

根據PTSD的診斷準則,患者是否呈現出恐懼、無助、懼怕的反應是重要的判 斷指標;151而「創傷」“trauma”一詞正是源自古希臘文的「傷害」“injury”。152 可見PTSD不僅是恐懼在性犯罪中最直接具體的化身,也把恐懼(fear)、創傷 (trauma)與傷害(injury)三個重要而不盡相同的概念串連在一起,直指出一個事 實:被害人確實因恐懼受到了傷害。但是PTSD在我國法院審判實務上的操作並不 如這段推論來的理所當然,其實際上所扮演的角色如同其成因一般,仍舊充斥著 不定與詭譎迷人的色彩。雖然在審判實務上時常見到以(RR)PTSD做為判斷有無犯 罪事實發生的依據,但其對法院心證造成的結果卻沒有一個既定的方向,端看法 官如何在個案中斟酌其扮演的角色跟分量。但這也不代表PTSD完全不可靠,一個 比較確切的說法是,PTSD是我們人類嘗試去探索一個充滿無盡未知的對象時手邊 所能擁有最好的輔助工具。這也是為什麼有認為PTSD對於一個受到創傷的心靈來 說,就像是地球之於太陽系,因為我們對於PTSD的知識遠不及於這個創傷的心靈 本身。153

第二節 噁心

關於噁心此一古老感知的內涵以及其在法律上的運用, Martha C. Nussbaum 在其著作 Hiding From Humanity-Disgust, Shame, and the Law 有精彩的論述,只可 惜 Nussbaum 並沒有探討到性犯罪與噁心是否有關聯,以及其關聯何在,否則應 當可以激起廣泛的討論,畢竟在性犯罪當中,撇掉身體上的傷害不說,該犯罪行 為本質上比較像是精神性的傷害,可以說其遺留在被害人身上的僅有情緒,而其 一就是噁心。

151 Berthold PR Gersons, Diagnostic Dilemmas in Assess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29, 30 (David J. Nutt et al. eds., 2000).

152 John P. Wilso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Trauma and PTSD, in THE POSTTRAUMATIC SELF 1, 1 (John P. Wilson ed., 2006).

153 John P. Wilson, The Posttraumatic Self, in THE POSTTRAUMATIC SELF 9, 9 (John P. Wilson ed., 2006).

86

儘管噁心往往可以在第一時間讓我們避開對自己有害的事物,但Nussbaum 明確指出,在法律的領域,噁心所能展現的實際價值是有相當限的,並不適宜作 為法律的判準,最好捨棄噁心而去尋找其他更實際的層面,例如損害或傷害。154 這是因為有時候法律雖然明確將某種行為界定為犯罪,但我們卻很難指出這些行 為到底侵害了甚麼,我們可以「感受」到某些不悅,卻無法具體指陳究竟發生了 甚麼事,因為人們之所以覺得受有傷害,是出於他們對某種行為的特定觀感。155 最後,噁心往往成為將這些行為予以入罪化的唯一理由,只不過再以維護道德的 名義與以正當化。156

Nussbaum認為,以噁心做為法律上規範的依據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噁心這 種情緒所體現的,是一種對於汙穢事物的逃避,而這一種逃避是出於一種想要擺 脫自己身上一切動物性的渴望,例如人的必死性、排泄物、非文明等等,其所造 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往往把噁心這種情緒跟社會上所謂「陰暗」、「低俗」的一面 相連結,當人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動物性時,就把這種不舒服投射到身處外圍弱勢 地位的團體或成員之上。而這種反應從法律的規範意義來說是不理性的,因為這 些反應背後所隱藏的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們心中的不切實際的願望,也就是想要 成為一個與動物有別,身上不具動物性的人類,但問題是我們自始至終就不是這 樣的人,這種渴望說穿了只是一種「想要成為自己所不是者」的熱望。更可怕的 是,在追求這個熱望的同時,人們會以自身以外的他人為目標,並施予傷害。157 僅管就結論來看,噁心不應該成為將特定行為予以入罪化的理由,但不可否 認,很多被法律明確肯認應該予以禁絕的行為,其實只是因為它觸動了潛藏在社 會群體或特定個人內心深處對該行為無從言明其所由何來的反感。性犯罪是以法 律的概念定義出來的,如果噁心果真如本論文所想的,在理論上跟實際上是探討 性犯罪的重要面向,那就必須試著用法律的角度去檢驗噁心的概念;想要從法律

154 MARTHA C. NUSSBAUM, HIDINGFROM HUMANITY, 126 (2004)。

155 Id.

156 See id. at 151-52.

157 Id. at 74-75.

87

的角度去檢視噁心,理所當然要先從最原初的角度,探討一般意義下的噁心,究 竟其內涵與本質為何。

第一款 噁心的內涵

噁心可說是每個人共通的情緒/生理反應,相關的討論跟定義很早就展開 了:Charles Darwin認為噁心是針對令人在味覺上(taste)厭惡的事物的反應 158; Andras Angyal則認為噁心是對於動物或人類身體排泄物的反應159;Douglas進一 步認為噁心是一種社會脈絡下的觀念,其主要內容是對於異常現象(anomaly)的 想法,一件事物之所以會被認為是不潔且噁心的原因是在於它在性質上違反了社 會規範。160Nussbaum認為Douglas的理論雖然點出了噁心與社會因素的密切關聯 性,但仍有所不足,首先就是不潔與噁心是兩個迥異的概念,一樣東西擁有其中 一種特質不代表必然擁有另一項;第二,Douglas傾向把噁心跟危險做相同的解 讀 161,但顯然巫術這種違反社會規範的事情跟一些噁心的食物和液體是兩回 事;第三,有些東西就算不用透過社會的脈絡也會被認為是噁心的,例如排泄物 或屍體,顯然Douglas過於強調脈絡性的解釋方法;第四,以異常現象來解釋噁 心的論述方式太過薄弱,排泄物跟屍體並不異常,但幾乎沒有人會反對他們令人 感到噁心。Nussbaum認為心理學家Paul Rozin所主張的「對於動物性的焦慮」較 能掌握到噁心的內涵。162

直覺上,噁心應該是一個再平凡明白不過的現象,但Rozin所做的研究顯示,

噁心的情緒其實包含複雜的認知內涵,但有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與污染物有 所接觸」的想法。也因此,各種對於噁心的定義幾乎都圍繞在這個核心概念之上:

「因為預期到會跟汙染物有所連結而對之產生的反感」、「汙染物,須與之保持距

158 CHARLES DARWIN,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254 (1979).

159 Andras Angyal, Disgust and Related Aversions, 36 J. ABNORMAL &SOC.PSYCHOL. No.3 393, 395 (1941).

160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5 (1966).

161 See id. at 100.

162 NUSSBAUM, supra note 154, at 91-92。

88

離」、「汙染物如同不可吸收、同化之他者」。163

若從達爾文物競天擇的觀點來看,噁心這種感受會留存在我們身上並非全然 沒有道理,因為它是一種演化上的防衛行為。164Rozin雖然沒有就這部分多加討 論,但他其實是肯認達爾文的論證,認為噁心一開始是出於對於不想要的食物所 產生的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感官經驗。165但他也明確表達,噁心跟厭惡 (distaste)還有對危險的感受是兩碼子事,前者是透過知覺所產生的負面評價,而 後者是因為對傷害的結果有所預期而產生拒斥的反應。166但是噁心不是單純的厭 惡,它是有關個人對於特定對象的主觀觀念,而不是對於特定對象的知覺決定個 人的反應。例如用兩罐瓶子裝著一樣的腐臭氣體,卻告訴受試者一罐是排泄物,

另一罐是乳酪,認為自己在聞乳酪的人並不會像認為自己在聞排泄物的受試者那 樣表現出噁心不悅的反應。167這裡傳達出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也就是說,噁心的 感受是出於我們對於特定事物的主觀觀念,它的本質、來源以及社會歷史背景等 等。噁心也有異於對於危險的感受,危險的事物是可以被容許存在的,只要我們 把危險的因素控制住,例如核電廠,我們在意的是它會不會爆炸,是否會對周遭 的生命財產帶來威脅,如果安全無虞,住在核電廠旁就跟住家外頭有一跟電線桿 不會相差多遠。但噁心的事物卻不見容於面前,即便把蟑螂消毒並放在無法被消 化的膠囊裡面(雙重安全保障),也很少有人願意把蟑螂給吞下。168

噁心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被認定為噁心的事物是否有進入到我們的身體之 中,也就是說身體內外的界線會被標識出來,例如嘴巴就是其一。169

163 Paul Rozin et al., A Perspective on Disgust, 94 PSYCHOL.REV. No.1 23, 28 (1987).

Nussbaum 則是更為認同David Haekwon Kim所主張的:噁心的關鍵念頭就是「從外面的世 界穿越界線侵入自我」;並不以嘴巴為唯一的關卡,但主要還是跟傳統上被哲學 視為「接觸覺」的三種感覺緊密相連,也就是觸覺、味覺與嗅覺(氣味進入鼻子),

164 WARREN D. TENHOUTEN, AGENERAL THEORY OF EMOTIONS AND SOCIAL LIFE 27 (2007).

165 Rozin et al., supra note 163, at 24.

166 Id.

167 Rozin et al., supra note 163, at 24 n.1.

168 NUSSBAUM, supra note 154, at 87-88. 147-49

169 See JAMES GEORGE FRAZER,THE GOLDEN BOUGH:A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504 (1922).

89

視覺與聽覺則不包含在內。170此外要注意到,噁心的事物必須是一種「異物」(alien) 再來就是,如果把這種噁心的東西予以食用進入到我們的身體,我們也會因此變 得低下或是受到汙染。Rozin所做的實驗指出,噁心所涉及的想法就是:「你就是 你所吃的」,低劣噁心的東西會因為進入你的身體而將你一起貶低。171有趣的是,

儘管人類身體的產物往往令人感到噁心,例如口水、月經或是排泄物,但只要這 些東西還留在身體裡面,他們並不會讓人感到噁心。不過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口 水吐在杯子裡再喝下去,很可能就會讓人感到噁心了(更不用說月經跟排泄物),

在這些東西離開人體之前,我們似乎完全不會感受到他們的存在。172

噁心的對象相當廣泛,但主要還是關於動物以及從動物身上所產生的東西,

有認為這其中最具體的就是動物的排泄物,而Rozin的實驗證明我們對於噁心感 的在意程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與動物或與動物產出物有所接觸的事物往往也成 為噁心感延伸的對象。173除了動物的產出物之外,「腐敗」也是另一個噁心的來 源,這就指涉到了動物的屍體,但經驗上植物本身及其所產生的東西並不大會讓

有認為這其中最具體的就是動物的排泄物,而Rozin的實驗證明我們對於噁心感 的在意程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與動物或與動物產出物有所接觸的事物往往也成 為噁心感延伸的對象。173除了動物的產出物之外,「腐敗」也是另一個噁心的來 源,這就指涉到了動物的屍體,但經驗上植物本身及其所產生的東西並不大會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