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成長環境與時代背景

民國13 年(1924),王靜珠出生於山西省汾陽縣,汾陽縣在當時是 個文化古城,教育、醫療等設備先進,成為許多山西要員的聚集地。王 靜珠成長於地方建設齊全的地區,較之於中國偏遠地區的人民,在教 育、文化、醫療等社會福利上的都有佔有優勢,所得資源豐富,相對地 也較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王靜珠對祖父的印象已經相當模糊,只知道祖父營商。父親王思齊 先生,畢業於燕京大學神學院哲學系,處於當時中國普遍經濟發展落 後、人民教育水準不高的年代,王靜珠的父親能自大學畢業,其家庭經 濟條件之優渥;其父母對子女教育之重視可見一斑。

她的父親在王靜珠的回憶中,是一位個性溫和、熱心助人的牧師,

其具體行為展現在救濟災民上,他曾幫助過許多輟學的女孩們脫離被販 賣的命運,為她們安排就學或就業的機會;母親則為女孩們製作新衣 裙,讓她們歡喜地走向嶄新的未來。王靜珠從小成長在一個強調「愛與 奉獻」的基督教家庭中,「施比受更有福」更是她父親時常告誡子女的 話語。受到父母親良好的身教示範,為她種下一顆熱心助人的良善種 子。往後的人生,只要王靜珠身邊出現有困難的人們,她無法視而不見,

無不當成自己分內事一般,竭盡所能的給予對方幫忙與協助,似乎唯有 在盡己所能地付出之後,內心才會得到平安與踏實。更可說王靜珠具體

實踐了父親「施比受有福」的家訓,延續了父母親的精神生命。

「王老師那些善行是個性啦!只要她看到了,就不會放過的,

她覺得需要做,她一定要做。」(訪 賴戊美 20060805_7)

王靜珠成長於家庭富足、父母溫和有愛心的環境中,讓她可以生活 無虞、樂觀開朗的成長。她時常提及父母親對她人生的影響,尤其是母 親相當重視女孩子的教育,也因此她對自己的期許很高,從小即立志要 讀書、念「大學」,甚至大學畢業後,更選擇了一輩子與書為伍—「教 書」、「寫書」終生,且樂此不疲。

「我從小就有一個概念:要自立、要獨立,這就是母親的教育。

所以我常常覺得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勝過所有的一切。我媽媽常 說:『女孩子受教育比男孩子還重要。』她認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

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忽略了女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直接影響到家 庭的幸福,所以我也深深感到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勝過一切。」

(訪王靜珠20060514_7)

「我的父母親都很重視我們的教育,在抗戰的時候,生活極 苦,但我們就是緊抓唸書的機會。抗戰期間、兵荒馬亂的時候,多 少孩子失學失親,但是我們很幸運的有讀書的機會。……像我們這 個年齡的女孩子,受高等教育的真不多。」(訪 王靜珠 20060616_30)

民國 26 年(1937)蘆溝橋事變爆發,中日戰爭揭開了一連串的戰 火燎原史。王靜珠的求學生涯雖是在中國的內憂外患中度過,但因為她 父親經營汽車公司的緣故,早在國內開始動盪不安時,他們家即已乘坐 自家汽車,隨著國民黨政府西遷到後方。這項因素在王靜珠早期生命發 展歷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逃難需要迅速、持久,又能載重的交 通工具,而當時一般老百姓大多使用驢子、馬等動物代步,自然無法迅 速又安全地逃難。

在人民顛沛流離、物資匱乏的條件下,因為王靜珠家庭環境的優 勢;因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使她得以繼續唸書;王靜珠考上西北 師院附中後,即享用「貸金」制度,學費、書籍費與食宿費皆等受到政 府的補助。更因為處於憂患,她懂得了珍惜生命、奮發向上,認真且執 著的唸書。在戰火的洗禮下,紮實了她堅毅的性格,憑著毅力拿到了大 學的畢業證書,奠定了她一生專業發展的基礎。這正是外在壓力激發內 在潛能的最佳明證。

朱邦復(1998)在《智慧學九論》的「人性論」中提到,六到十六 歲為人類發展的「啟蒙期」,在此時期影響個體最大的是學習的環境和 玩耍的同伴。心理上,人已經在學習調適,如在團體中的地位,能力的 發展方向,性格的形成等。而此時期又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人為的干擾,

干擾因素有:「師長的態度」,影響著學習的得失。「家長的地位」,其價 值觀左右子女的方向。「同伴的行為」,此時缺乏判斷力,易受同儕影響。

「大環境因素」的干擾因素有政治、宗教、社會意識。

王靜珠在求學過程中,父母支持其學習,身在優良學府中,學校老 師認真教學,身言教並重,給了她最佳的學習榜樣;也因為母親重視女 孩子的教育,讓她有了不同於一般女孩子的視野與自我期許;王靜珠在 求學階段,長時間與學校、同學一起生活,當時學運四起,大學生罷課,

但是她依舊是每天到學校上課,不因時局動亂而荒廢課業;更因為有戰 火的洗禮,造就了吃苦、耐勞的堅毅性格。綜觀王靜珠的「啟蒙期」,

得到了充分的磨鍊與薰陶,儲備了日後奮鬥一生的良好基石。

當年正是北平學運頻仍,大學生罷課、反飢餓鬧學潮的時 候,每當我和同寢室又同班的張泉香同學去上課,教室裡總是剩下 為數不多的同學。我們都是守分的學生,因此不曾盲目的去參加搖 旗吶喊的學生運動。(王靜珠 文件 15_2006102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