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資料編碼與分析

研究者將龐雜的訪談資料轉錄成逐字稿,佐以實地札記,經由不斷 地重複聽取訪談電子語音檔案,逐漸形成概念叢集,後經思考、過濾、

再驗證,慢慢地形成主要概念。在資料分析及撰寫之際,此過程可使研 究者更貼近訪談時的原貌,減低時空因素所造成的詮釋誤差。

建立資料編碼類別的清單,是資料分析的重要步驟。研究者參考 Bogdan&Bilen(2001)所列舉的編碼類別(Coding Categories)架構,依 照本研究關注焦點呈現如下:

一、歷程編碼 (Process Codes)

本研究大體以「歷程編碼」為主。「歷程編碼」是「可用來歸類事 件隨時間之改變,或從某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字詞或短語。」;亦 即透過研究對象隨時間所發生的事件順序,整理出其生命事件的脈絡與 轉變之歷程表。研究者關注焦點在事件發生順序中的人們、團體、活動 和觀點的改變歷程。

編碼的名稱,以研究對象自己的語言或生活主題來呈現,如:「童 年,美麗的啟蒙」、「牽手就是一輩子」、「孩子是家裡的珍寶」、「桃 李成林為師樂」、「中師是我成長的沃土」。

另外,組織研究對象生命歷程表,按照年代、起迄時間及事件來分 類,定名為「研究對象大事年表」(詳見附錄四)。

二、研究對象的觀點(Perspectives Held by Subjects)

指所有或部分研究對象所共享的思考方式,對情境之特殊層面的觀 點導向。包括共享的規則、標準及一般的看法。比如,王靜珠說:『一 般而言,老師只須做好「經師」,但我認為要能發揮教育愛的「人師」

精神,才能感到心安。』,研究者將歸類為「使命感」。

三、研究對象對人們和事物的思考方式(Subjects’Ways of Thinking about People and Objects)

意指研究對象對彼此、局外人、和構成其世界之事物的了解。例如,

研究對象對個別學生的特質,會有她自己的定義:『中師普師科五十級 蘇村田,是個沈默寡言而勤奮向學的學生。』

四、活動編碼 (Activity Codes)

研究者同時也彈性使用「活動編碼」(Activity Codes)來描述經常發 生的行為種類,這些行為通常是非形式的,如:「裁縫」、「寫作」;

以及形式化的:「教學」、「開會」、…等。

五、事件編碼 (Event Codes)

事件編碼所指涉的資料單位,係發生在研究場所或研究對象生活中 的特別事件,這些特別事件並不常發生,或是僅發生過一次。比如:「出 國進修」、「教學特優教師獎」、「退休」、「回憶錄」…等。

六、策略編碼(Strategy Codes)

「策略」是指人們完成不同事情所使用的方法、技術、謀略、…等 有意識的作法。例如:研究對象為了培養孩子的悲憫心,運用策略來讓 孩子同意「放生」一事,她說:『你們出去玩,記得要早回家,太晚回 家萬一碰到壞人,就會給人家關起來,那時候好可憐啊!媽媽也會著 急,你看這些蜻蜓是多麼想回家。』此例研究者將之編碼為「生活教育」。

上述沒有提到的編碼方式,諸如:研究對象的「教育理念」、「領 導特質」、「人格特質」、「重要他人」及「環境」等因素,則透過文

本的分析,如,王老師的著作論述、教學反省札記、日記、研究者實地 札記等,藉此歸類分析資料,避免研究者過度的資料堆砌或倚重單一資 料來源。從整理的資料中擷取研究問題和關注,並不時回顧文本,進行 檢視、修正,進而慢慢進入研究者的詮釋階段。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定位

從選定研究對象、著手進行研究之後,身為一個研究者,「我,在 此研究場域的要扮演什麼角色?」、「我對王老師的意義為何?」到後 來一直被「我夠資格寫王老師嗎?」的問題所困擾。

從一通有點緊張又開心的自我介紹電話開始,研究者便走入研究對 象的生命歷程中,共同展開一場巧妙的人際互動。從一開始是個靦腆的

「晚輩」進入她的生活圈,接著是個幫老師整理資料、得到許多關愛的

「學生」、到後來是帶個有批判意味的「研究者」。在此歷程中,研究 者時常徘徊在這三者彼此矛盾的角色之間,時而開心、時而困擾,更多 的是「我是否做對了?」的疑問。

本研究對象是所謂的「社會菁英份子」、「位高權重者」,對研究 對象來說,研究者是一位尚在求學的「學生」,研究者需要她的幫忙;

對於研究者而言,研究對象是系上的退休教授,研究者理應當是一位乖 巧、聽話的學生,盡力幫老師的忙。再者,研究者即便進入研究對象的 生活圈,卻不代表可以馬上進行研究,若無他們的配合,仍舊難以打破 壁壘,看到幕後的景象,因此,研究順利的關鍵端賴研究對象的配合

(Bogdan&Bilen,2001)。

最後是對於研究進度的焦慮,迫使研究者改變互動模式。慢慢摸索 出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尋求解答者」:研究對象於研究者而言,是一位人生經驗 豐富,在人生各方面都已經成熟、圓滿的一位長者。因之,研究者帶著 一顆好奇的心,透過研究對象來探詢人生的諸多問題,希望可以得到一 些經驗足以傳承。

二、「理解詮釋者」:當研究者進入資料分析與詮釋的階段時,

或許難以避免主觀判斷的描述,然而透過多方面的資料蒐集,讓資料真 實地去呈現,並透過省思檢討、參考他人意見、閱讀文獻等方式,來達 到客觀理解與詮釋的目標。

三、「謙虛學習者」:在資料蒐集過程中,研究者體會到謙虛的 學習態度,可以讓受訪者熱情的提供更多的訊息及建議;再者,研究者 從受訪者身上聽到許多豐富精彩的故事,並學習其成功的人格特質、處 事方針,抑或足以借鏡的參考,這份意外的收穫,讓研究者對訪談樂此 不疲(忘了打逐字稿的疲累)。

四、「積極邀請者」:如果沒有研究對象或相關人士的參與,這 份研究的單薄與偏頗可想而知。因此,積極地邀請受訪者是達到資料豐 富性的關鍵,所以,研究者要拋開難為情的想法,主動積極的邀請受訪 者,因為有他們的參與與協助,才有豐富的研究內容。

五、「誠懇聆聽者」:誠懇的態度,能激盪出彼此愉快互動的火 花,打破僵局、避免猜疑、防衛心。再者,溫和有禮的態度,會讓受訪 者願意提供更多的訊息、建議,其內容往往超出研究者原先的預期,讓 後續的訪談與分析面向更廣闊,此即有禮走遍天下之明證。

第七節 研究者的背景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即研究工具」這句話時常被提起,因為研 究者的研究能力是評判研究效度的參考面向。因此,研究者的專業訓 練,是否足以勝任質性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詮釋,也就相形重要了。

基於以上考量,研究者將於本節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研究方法學 上的訓練,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勝任與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