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生的小插曲,有時會改變人們未來的生命歷程,王靜珠接觸幼教 也是這樣開始的。

王靜珠走進幼教的歷程,從台中市西區的一間小廟的保育人員訓練 班開始…。因為學校的實習主任要去教育廳去做督學,他請王靜珠來幫 他上這門課,完全不懂幼教理論的她,因為要備課,開始蒐集、閱讀幼 教相關書籍。「做中學、學中得」,慢慢地,她發展出對幼教的專業與熱 情。

民國 48 年(1959),她奉教育部指示編寫「幼稚教育課程綱要」,

民國49 年(1960),擔任新開課程「幼稚教育」的老師。讓王靜珠從「教 育行政」一跨,到了「幼稚教育」。她廣泛地蒐集零到六歲幼兒發展的 資料,卻發現當時多為國外的文獻資料,國內尚未有相關研究,那時她 心想:「我何不以自己孩子的成長來做觀察研究?」這樣的想法,讓她 決定再生老三。那一年,長女十二歲,長子十歲,而她已經三十七歲了,

民國49 年(1960)6 月 7 日,次子就在王靜珠的期待與喜悅中,被賦予 任務的來到了人世。

王靜珠翔實的記錄次子的生長情形,並參考中外兒童發展與輔導的 理論及方法,予以分析比較,歷時六年發展成《幼稚教育》一書。王靜 珠對於幼兒教育與育兒方式都有自己一套獨門見解,在她的著作中特別 強調幼兒早期經驗的重要,以下列舉數點介紹:

一、 重視胎教環境

王靜珠(2006)提到胎兒與母體息息相關,母親如果保持良好的心 情與正常的作息,接觸美好的事物等,間接對胎兒會有好的影響。因此,

要有健康的下一代,父母親就要有健康的身心,母親從懷孕開始就應該 重視營養食物的攝取,避險接觸危險的環境,常與胎兒互動,包括輕柔 的說話與撫摸肚子,懷著愉快的心情等待孩子的出生。

王靜珠提到,她在懷孕期間正在忙著寫「幼稚教育」和「國民小學 行政」的講義,或許是受到胎教的影響,小兒子喬生瑔出生後,特別喜 歡畫報雜誌。

二、語文教育的啟蒙

王靜珠有鑑於前兩個孩子在國語課的作業上,有造詞與造句的困 難,因此她很重視培養小兒子說話表達的能力,激發他對日常生活中常 用語詞的認知,例如:在小兒子三歲的時候,她每天利用「國語日報」

的「看圖說話」與他做語言上的互動;在日常生活語言互動中,也強調 正確語詞的應用,如:「…不但…而且…」,「媽媽不但給你吃餅乾,而 且還給你喝牛奶。」這些語句常常反覆的應用於生活中,自然能掌握詞 句的使用技巧。

「生瑔在三歲時,我就開始訓練他靜聽故事,最早只有唸國語 日報的「看圖說話」。有時唸兒歌也只是希望他靜聽,聽懂多少並 不重要。國語日報「看圖說話」的內容,多是淺顯的白話文,我每 天都要用慢速讀給他聽。隨著年齡增長,六歲在國小學習注音符號 後,就改由他朗讀「看圖說話」。由「看圖說話」進至看圖說故事,

或用布偶說故事。國語日報三百字和七百字的故事,也都是我和孩 子說故事的題材。我為他安排豐富的童書繪本,供他自由翻閱,誘 導他的閱讀興趣。我把聽、說、讀、寫視為一個統整的學習過程,

隨著年齡持續的發展。國小二年級後,鼓勵他用注音符號寫簡要的 生活日記;三年級後,開始給在台南工作的父親寫信。「萌發讀寫」

(emergent literacy)就早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持續的發展,奠定 了他語文寫作的興趣和基礎。我曾有機會讀到一本「全語言幼稚園」

(The Whole Language Kindergarten)的譯本。這本書第一章就談「什 麼是全語言」(Whole Language),讀後感觸良深。回憶在生瑔幼年

常生活的互動中。」(文件01_B_F05_101)

三、重視家庭教育

王靜珠(2006)認為父母親的親情,是推動家庭教育的動力,要家 庭中每個成員都健全,必須從個人修身做起。因此,夫妻情感的和睦,

家庭氣氛的融洽,家庭成員共同為家裡盡心付出等,都是家庭動力的泉 源。夫妻應該扮演好做父母的角色與身教的示範,包括個人品德的涵 養、社會行為與人際互動等,這些都是子女學習立人處事的重要基礎。

「人類的幼稚期比較長,所以需要養護的時期也比較久,為了 使幼兒得到良好的輔導,首先要提供幼兒安全舒適的環境,供給幼 兒成長,這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幼兒生長的環境是家庭,家庭教 育的良窳,直接影響幼兒健全的發展,所以父母需要接受良好的教 育,這就是親職教育。可知,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及親職教育三者 有著密切的關係。」(文件 02_A_D36_1)

四、倡導生活教育

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來自家庭,基於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孩子的日 常生活教育也就格外重要。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需要學習生活中所需 要的語言、禮節、良好生活習慣,及思想行為。因此,父母應特別注重 孩子日常生活規範的教育,不只是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更是培養孩 子日後面對複雜環境的能力,父母正確的教養觀念,將是父母帶給孩子 最好的禮物。

王靜珠相當認同蒙特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她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即 應培養孩子的「秩序感」、「責任感」、「獨立」…等良好習慣與品德,而 蒙氏的日常生活教具,在培養幼兒這些能力上,有其卓著之功效。

從以下訪談內容可以發現,王靜珠相當重視孩子的生活教育,將教 育理念落實於生活中,不止培養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更讓孩子受惠終 生:

「她的生活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我們每個孩子都要學會做 飯、收拾家裡、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OK,不是因為媽媽很忙不 關照你,這是你們生活上必須的獨立,所以每個人都會take care 自 己。她有很多觀念,我長大之後覺得是對的,好比說:小孩子的遊 戲跟玩具本身是無所不在的,是自然的,看父母親怎麼樣帶著他們 去做這些東西,不一定要去買非常昂貴的玩具。學習環境是在生活 裡面無處不在的,我是覺得我們受她這一點上來講,比較強。

所以我們每一個孩子基本上對這些事情都非常strong,你獨立 處理事情的能力很強。你很早在心智上就知道你要自己去做這些事 情,然後你要自己 handhold 這個事情,你要自己解決,這是你的 問題,你要想辦法解決。她很早就訓練這種東西,而這種東西你是 很難看到的,一時之間你是看不到的,它是經年累月下來之後,慢 慢慢變成一個觀念,所以就知道這件事情我要自己怎樣去做。

有的時候我覺得我比同年齡的孩子懂的事多,或者你說比較能 幹,了解外面事情比較多,那你是看很多報紙還是看很多書過來 的?我認為都不是,它是從生活裡面日積月累培養跟訓練裡面建立 的,當然你也有看書、你也有看報,你也接觸外面這些資訊。很多 資訊進來可能是死的可能是活的,如果你是在生活上訓練過來,這 些資訊進來都是活的,因為你有判斷能力,你可以篩選它。」(訪 喬生瑔 20060812_3)

五、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在強調消費與生產的現代社會中,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是父母教 育孩子中不容忽視的一環。所謂正確的消費觀念,就是讓孩子知道使用 金錢的正確觀念。王靜珠(2006)提到:父母親應該在理性的原則下,

適度培養兒童正確的消費觀念,以及勤儉儲蓄的好習慣。她提到了數點 原則:(1)培養孩子惜物感恩的觀念;(2)零用錢不宜太多;(3)了解儲蓄的

讓孩子學習處理金錢的方法,養成愛物惜物與儲蓄的美德。

台灣在普及教育下,國民有智慧、有能力、有創意積極從 事政經建設,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富庶的時刻帶給國人過 渡奢靡的享受。由於精神文化層面未能等量齊趨,產生了社會嚴重 的脫序,人民生活虛榮貪婪,奢侈浪費,著實違背了勤儉建國的國 策。尤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如果漫無限制與供應,貪婪的慾望愈 演愈烈,且揮霍無度,學時髦、吸煙、玩電動,嚴重時吸毒、賭博,

一旦行為偏差,家長又供不應求時,孩子自然誤入歧途,犯罪行動 就很難避免了。所以孩子在生長過程中,父母應在理性的原則下,

適度培養兒童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勤儉儲蓄的習慣,是不容忽視的 課題。(文件01_B_F05_281)

六、教育孩子做人首重孝順

父母撫養子女的恩情,如同天地化育萬物,其無私與偉大,子女應 當體念與回報。然而孝道行為的表現,卻需要經過教育的啟發與學習。

王靜珠(2006)強調:(1)父母身教示範:父母以身作則的孝順行為,是 子女孝順行為的表率,子女見到父母尊重長輩的孝敬行為,自然就會仿 效。(2)教孝應該始自幼兒時期:孝順行為包括「養親」和「事親」,孩 子年幼無法提供物質上的孝敬,但卻可以做到精神上的孝順,也就是「事 親」的行為,比如:體念父母心意、不讓父母生氣或難過、噓寒問暖、

晨昏定省等。幼兒模仿能力強,父母行為的潛移默化,將會影響子女的 意念及行為。

第四節 晚年生活

「我已度過了五十多年從未間斷的粉筆一生。教師工作平凡、

平淡,但很平實。雖然五十多個漫長的歲月裡,曾經為了趕著上課 而遭遇車禍,家人和自己生病,寧可求同事調課,而不願請假。記 憶中除了幼子六週產假外,我有全勤上課的記錄,這是我一生引以 為傲的一樁事。活到老,學到老,也工作到老,奉獻到老。已經八 十二歲的我,一樣感到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夠用,演講、座談的邀約 不斷,創作、寫書的構想也層出不窮。哪裡需要我,我就往哪裡去,

得之於社會,也回饋給社會,是我不變的理念。(王靜珠,2006)」

得之於社會,也回饋給社會,是我不變的理念。(王靜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