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圖書館建築意涵與標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探討圖書館技術服務、空間設計與規劃的意 義與內涵;調查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的功能、組織、工作流程與動線規劃 的現況;調查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空間需求與館員的滿意度;探討大學圖 書館技術服務的空間設計與規劃的策略;本章文獻探討將從大學圖書館建 築標準與發展開始談起,第二節將介紹大學圖書館內部空間設計,其中以 技術服務人員工作空間為探討之重點,第三節會介紹數位時代技術服務意 涵與功能,第四節技術服務的建築與空間相關研究,第五節將會介紹用後 評估之意涵與功能,並說明相關的研究。

第一節 大學圖書館建築意涵與標準

大學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需支援學術研究、教學、學習等諸多項目,

因此其規劃理念與設計亦需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而發展進步。圖書館建築是 相當重視「機能性」之建築形態,每一項規劃與設計均有其意義與功能;

圖書館五律中提到「圖書館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由此可知,在圖書館 的建築規劃中,不能僅著眼當下,而需長遠規劃。以下將分成大學圖書館 建築的意涵及要件、大學圖書館建築發展及大學圖書館建築標準與規劃書 來說明。

一、大學圖書館建築的意涵及要件

隨著時代的需求不同,建築的價值也會有所改變,黃世孟(2013)發現 傳統概念所謂好的建築是從構造(Construction)、機能(Function)、景觀 (Beauty)三面向來定義。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所謂好的建築則重視技術面 (Technology)、需求面(Human Need)、社會面(Sociology)三面向的定義。吳 可久(2012)對「圖書館建築」之定義為:「是一種著重機能與使用性的建築 型態,該建築之主要功能為蒐藏圖書及資訊,並供特定讀者參考利用,因 此圖書館建築是一種適合使用者參與規劃設計的建築型態。」圖書館建築 的功能漸漸的朝向多元化和複合化的趨勢,從早期的僅提供龐大藏書的書 架空間,到現今除了典藏空間外,還要創造多處服務讀者的閱讀空間,由 此可知,圖書館建築會因為時代的改變以及使用者的需求而有不同的目標 與定義,就目前的而論,圖書館建築是要能涵蓋多種功能的空間,不必刻 板的限制空間的發展,需要以更開放的眼光來面對圖書館建築的新趨勢。

大學圖書館建築有許多的表現形態,會依據該校圖書館的使命、任務、

及使用者需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建築方面的標準也會隨著各校的發展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制定;唯有在「建築物生命週期」的運行是相同的,任何一棟建築均需歷 經建築策劃、規劃、設計、施工、使用、更新或拆除、再利用的過程。設 計管理(Design management)是指「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策劃、規劃到設 計階段中,為提升建築品質的一切作為;營建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的定義與範疇清楚且明確,係指依據建築師完成的建築設計圖發包施工,

營造廠如圖施工、如期完工的一切作為;物業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 的範圍非常廣泛,涉及時間非常漫長(黃世孟,2013)。評鑑圖書館建築的 優劣,需重視建築物生命週期中,最花費成本的物業管理階段。

吳可久(2013)說明大學圖書館建築是重視機能與使用者需求來規劃與 設計,其所構成的要件包括:(1)基本需求:大學圖書館營運基準規定中,

對於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因應學校功能差異而有不同空間及數量 之規定,其實是反應政府於有限經費資源分配理念下所產生的成果;(2) 位址選擇:大學圖書館建築常座落於校園空間之中心或重要節點位置,選 址考量因素除配合校園環境,尚有空間資源分配競合與決選機制,因此不 同的校園環境會有不同的用地選擇及動線規劃;(3)空間配置:大學圖書館 在空間配置上較公共圖書館具有均質性,人因工程與家具設計配置,也以 標準化及資訊科技之導入與應用為主;(4)用後評估:具體可分為空間別使 用後評估調查,以及內部裝修及家具之評估;(5)空間再造:圖書館的館藏 不斷的增加,藏書的空間也需隨之擴增,因此圖書館建築的更新利用與新 建需求均在此一部分討論;(6)建築構造與設施:大學圖書館著重資訊服務,

在設備自動化、智慧化與節能、網路科技應用與建築智慧化之理念、與節 能科技之導入與綠建築等均納入圖書館設計之中;(7)公共藝術:大學圖書 館建築之公共藝術近年漸獲重視,大學圖書館造型更替與演變則反映社會 需求與時代風格變遷,而顯得相當多元;(8)營建模式:因圖書館重機能使 用,需要「使用參與」,因而要求圖書館員參與圖書館建築規劃設計工作,

建築計畫書與資訊溝通上均需進行規劃。

二、大學圖書館建築發展

圖書館建築事業之發展,是以讀者對書之使用與管理者對讀者之關係 轉變。溯及上古時代書籍簡略、識字者甚少,圖書館以典藏保護珍貴典籍 為主;然而隨印刷術發展及教育開放,圖書館建築從原本著重收藏圖書之 建築物,逐漸演化成為開放圖書服務及冀求吸引讀者來訪之建築型態。讀 者閱覽書籍方式亦從中世紀修道院避龕式個人座位(Carrel)、誦經臺系統 (Lectern System),因應藏書量增加轉變成為書櫃系統(Stall System),更在 16 世紀有書櫃沿牆擺設之靠牆式系統(Wall System),19 世紀有閉架書庫與 開放閱覽區分開之圖書館,20 世紀則有麥克唐納(A. S. McDonald)提出模 矩化概念,而有連結書價配合柱位而成為藏書單元空間之圖書館型態出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近年來圖書館建築大型化、單一管制口、開架閱覽、研究小間、自動化趨 勢及服務觀念下,對讀者權益有相當程度的提升(林光美、劉雅姿、劉美蘭,

2013)。

1900 年代以前校園中的圖書館、教室和行政中心是共用一棟建築,而 在 1900 年代以後,許多大學開始興建學校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成為獨立 的建築物,並具有固定的功能(張鼎鍾,民 79 年);1960 年代及 1970 年代 大學圖書館已經到了飽和的狀態,館員們面臨需要將館藏擴充占用到讀者 空間以及加入自動化系統於圖書館中,這樣的變革,使得圖書館的空間需 要進行重新的規劃,以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大學圖書館建築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已受到重視,1960 年代興起 的圖書館建築熱潮,反映出各類型學術機構一時增加人口,造成更多使用 者,更多需求以及有更多研究人員使用的現象,因而必須增加其建築設備。

1976 年歐尼在其有關美國大學圖書館建築文章中,將大學圖書館建築分成 三個階段:(1)肇始階段:1900 年以前,當時圖書館大多與教室、行政部門 或其他單位共用一棟建築物;(2)發展階段:1900 到 1945 年左右,圖書館 成為獨立的建築物,設計上採富有歷史意味的風格,並配合固定的圖書館 功能;(3)戰後(指二次大戰)階段:避開了裝飾及紀念意味濃厚的建築風格,

而偏好富彈性的模矩式建築(張鼎鍾,民 79 年)。

在 20 世紀初,許多在英國和美國的大學圖書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實體空間的部分,需要在不斷增加的館藏量與開放給教師與學生的空間中 取得平衡,但是「館藏淘汰」並非最好的處理方式。1970 年代,1980 年 代開始有了資訊科技的加入,例如:微電腦、CD-ROMs、錄影機等,圖書 館要與科技進行結合成為此階段的焦點,不重視了學生與館員的使用空間。

1990 年代,科技不斷的進步,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獲取大量的資源,甚至 有人預測圖書館將會消失,這讓館方開始思考圖書館所存在的目的與提供 的服務,而且大學學生的人數不斷的增加,學校的教學方式也發生改變,

使得大學圖書館也需有新的變革,例如:圖書館是一個社交的場所。從 1990 年代的發展,可以看出大學圖書館在這 10 年中會有顯著的發展,大家開 始重視圖書館空間的發展與規劃,因為數位資源的加入,圖書館更要發展 出一個可以吸引學生使用學習的空間,更要與學校各個科系建立密切的關 係,所以有了共享空間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提供學生有團體討論的空間 (Sarah Childs, Graham Matthews & Graham Walton, 2013)。

到 20 及 21 世紀,各國大學圖書館也為時代的更替,進行館舍更新;

根據英國大學與國立圖書館協會(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簡稱 SCONUL)圖書館館舍建築資料庫的統計數據,1995 年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2006 年間完成的大學圖書館新建、擴建與整建工程計畫數量仍多;美國 Scott Bennett 在 2005 年的報告中,估算過去十年間花費在新建及整建大學 圖書館的費用,每年約有五億美元;法國於 2000 年,完成 30 萬平方公尺 大學圖書館舍;臺灣在 1996 年之後,有多所規模甚大的大學圖書館陸續 竣工啟用,如:淡江大學、交通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文化大學、

嘉義大學、中興大學、暨南大學等(范豪英,2007)。

總結而論,大學圖書館是需要隨著時代的腳步發展,並在校園中提供 給教師與學生合適的服務。早期的大學圖書館是典藏為主,現今的圖書館 不能再只是被動的保存館藏,需要主動的提供服務,不僅僅是在讀者使用 的空間範圍有做出改善,技術服務所需的空間也需要有所進步,但多數的 研究均以讀者服務空間或是圖書館典藏空間為研究主題,較少討論到技術 服務的空間規劃與設計。新時代的圖書館技術服務發展出新的編目規則、

採購模式及電腦設備等,都應該被列入大學圖書館空間規劃的討論之中。

三、大學圖書館建築標準與計畫書

大學圖書館常座落於校園的主要區位,其規模隨館藏量增加不斷膨脹,

近年更伴隨多元活動與資訊科技應用,而發展出諸多複合化功能。吳明德

近年更伴隨多元活動與資訊科技應用,而發展出諸多複合化功能。吳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