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十二、近三年,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單位面臨的改變是以人力減少和業務量 改變為最多

透過訪談和問卷的分析,發現目前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單位面臨最大 的問題即為人力減少與業務量改變,因為資訊化的發展,圖書館館藏增加 了電子資源,使得館員在採購或是編目時,都有新的規範和執行方式,但 也因目前經費不足,使得技術服務館員減少,同樣的工作量變成由較少人 分擔,反而加重了技術服務館員的壓力。

而在空間使用的部分,因為人力減少,但工作空間維持原樣,部分館 員表示應再進行內部空間調整,而非將未使用的空間閒置;電子資源的加 入,也使得圖書館在採購政策上有偏向僅採購電子資源,所以不如過往需 要龐大的空間存放待編的實體書籍。

第二節 建議

一、本研究建議

(一)應重視圖書館安全性的規劃,以及技術服務館員在資訊化設備的需求 本研究調查發現,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館員目前使用的資訊化設備不 外乎電腦、影印機、掃描機等,但是未來若能購買更多科技設備入館來協 助技術服務館員的工作,例如:掃描筆、觸控面板、OCR文字辨識軟體等,

可提升館員在工作上的效率,為此也會需要相關的空間來擺放新的設備,

所以在空間的規劃上亦須重視此部份的設計,此外,在空間的安全性規劃,

可以重視動線的安排,以及路線的指引標示,並定期的執行逃生路線的演 練或教學,提高館員對於空間的熟悉與了解程度。

(二)目前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人員減少,工作空間可以為人數的改變而進 行相關的調整

研究者經過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整理與分析後,普遍館員有提到近 幾年技術服務部門所發生的改變,最多的就是人力減少,但是校內的規劃 上並未將人補齊,原先的空間也未因為人員的減少而有所調整,僅是將座 位空著,因此館員在訪談的過程中有提及,人力減少後,也應該要對空間 做重新的規劃,讓仍在館中工作的館員可以有更舒適的工作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三)技術服務館員工作時,最常需要利用書車來運送館藏,因此工作空間 的走道必須要能讓書車在彼此交會能順利通過

在深度訪談的調查中,館員最常提到的問題就是書車在走道行徑的順 暢,因為當館員將書車拉進座位旁編書時,容易會有占用走道的問題,導 致其他館員使用書車經過時有堵塞的情形發生,技術服務館員在常使用到 的家具就是書車,而且也是其工作的必備工具,所以在技術服務空間的規 劃上,除了需要有較寬的走道供書車使用,館員座位空間也相較於其他行 政人員來的大。

(四)定期針對圖書館館員工作空間進行內部調整與改善

根據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大學圖書館的技術服務工作在 近幾年發生些許的改變,像是「人力減少」與「業務量改變」,而且不僅 是設備具有使用年限,建築與空間也是有其年限,表示圖書館空間需要定 期進行調整及維護,特別是在問卷調查時,有館員對於通風與隔音的設計 並不十分滿意,因此建議圖書館應要定期的針對組織改變、工作內容變動、

以及人力的增減等變化,調整空間的使用,對於在該空間工作時能更舒 適。

(五)圖書館空間調整或是空間改造時,應先調查館員的需求與滿意度,進 而對空間進行設計規劃

任何的規劃與設計都是由需求而來,當需求發生時,就會有其改進與 調整的需要,因此若圖書館需要進行內部空間調整或改造時,可以先針對 館員們進行需求與滿意度的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來改善原先空間與設備 的不足,各館對於空間的需求不同,所以在此部分的調查對於各館來說是 獨一無二的。

二、未來研究建議

(一)針對圖書館技術服務空間建構相關的評鑑指標

本研究在執行問卷調查時,雖信度均有達到 0.7 以上,但在整份問卷 的架構上仍有改進的空間,因此建議未來如有對該主題有興趣的研究者,

可以建構一個專門評鑑圖書館技術服務空間的構面與指標,作為各大圖書 館在執行評鑑時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二)對於中南部的大學圖書館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研究者因為地緣關係,對於中南部的大學圖書館是採取立意抽樣的方 式進行調查,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中南部的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 館員進行需求與滿意度調查,進而可以與北部的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館員 進行交叉比較,觀察不同地區的大學圖書館館員是否會有不同的需求。

(三)除了大學圖書館之外,仍可針對公共圖書館的技術服務館員進行相關 的空間需求與滿意度調查

本研究僅針對大學圖書館進行調查,但是全國還有各種類型的圖書館,

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的使用者更是多元,且目前全國的公共圖書館在館舍空 間均有老舊的問題,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亦可針對公共圖書館的技術服務 館員進行空間的需求與滿意度調查,若需進行相關空間改造時,可以透過 研究結果做為空間規劃的參考。

(四)擴大技術服務館員的範圍,資訊系統單位與數位典藏單位均可作為研 究對象

本研究在技術服務館員的定義尚未將資訊系統組及數位典藏組的館 員納入,但是這兩個單位均是近幾年新出現的單位,可以說是與數位時代 結合而產生的,也會需要大量的使用到資訊化相關設備,因此建議未來的 研究可以將本研究的研究範圍擴大,一併調查資訊系統組及數位典藏組,

以增加研究的完整性。

(五)可與建築師或空間設計師進行交流,進而提出更具體的規劃建議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獲得目前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館員 對於其工作空間的使用現況與滿意度,但實際的空間規劃與設計須交由專 業的建築師或空間設計師來執行,因此建議未來若有其他專家學者願意進 行相關的研究調查,可以加入與建築師與空間設計師的訪談,進一步的獲 得實際的空間修正計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參考文獻

Ray, C., Palmer J. & Wohl A. (2000)。辦公室自動化。台北市:華泰,民 89 年。

大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民 97 年 2 月 19 日)。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2012)。2012 圖書資訊學研討會:數位時代圖書館建築 圖 書館創新服務。臺北市 :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

公共圖書館建築設備(民國 84 年 11 月 30 日)。

日本建築學會(2007)。建築設計資料集成。香港:雷尼國際出版公司。

水祥飛(2006)。大學圖書館空間意義探討:以世新大學圖書館為例(碩士論文)。

檢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美鴻(1997)。從組織文化論大學圖書館的組織變革。大學圖書館,1(2),頁 53-68。

王振鵠(2005)。價值觀與品味,決定建築優劣。書香遠傳,29,頁 16-19。

王梅玲(1994)。從組織結構來看圖書館技術服務之發展趨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 學,1(2),頁 49-65。

王梅玲(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採訪部門,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358/

王梅玲(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期刊部門,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0955/

王梅玲(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編目組,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930/

王梅玲(1997)。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的組織重整。大學圖書館,1(2),頁 29-52。

王梅玲、謝寶煖(2014)。圖書資訊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王愉文、程蘊嘉(2008)。淺談數位時代的圖書館變革。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4),

頁 34-45。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書資訊系暨圖書館(2001)。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 計趨勢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資系暨圖書館。

朱家榮(2005)。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檢自國立 政治大學博碩士論文影像系統。

江慧娟(2002)。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採編外包作業影響因素探討。國立中央圖書 館臺灣分館館刊,10(1),頁 50-57。

余泰魁、吳桂森(2005)。科技大學圖書館服務品質評量指標之分析。教育

資料與圖書館學,43(1),頁 1-28。

吳可久(2003)。圖書館建築規劃研析與設計演練:大學圖書資訊大樓建築設計專 題教學成果彙編。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吳可久(2008)。智慧型公共圖書館之發展與建築特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6(1),

頁 31-43。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25/

吳可久(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圖書館建築,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26/

吳可久(2014)。數位時代趨勢下公共圖書館建築轉型。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1(3), 圖書館,14(2),頁 113-133。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2496/

呂智惠(2014)。理學院學生對圖書館空間設施需求性研究:以國立臺灣師

李婉婉(2010)。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9(11),頁 32-38。

林文睿、羅經貴(1993)。美日圖書館建築設備槪況。臺北市:行政院。

林鈺雯、范豪英(民 96)。從 LibQUAL+探討我國大學圖書館服務品質評量。

大學圖書館,11(2),頁 19-44。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俞芹芳(1990)。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建築設計之硏究。台北市:漢美。

洪秀雄(1995)。大學圖書館的組織結構-由中央大學組織重整的經驗說起。檢自:

http://www.lib.ncu.edu.tw/book/n14/14-1.htm

洪淑芬(2012)。圖書館空間利用之轉型:科技化資訊空間之發展趨勢與策略規劃。

國家圖書館館刊,2,頁 139-167。

胡歐蘭、陳曉理(1999)。資訊時代圖書館的傢俱與設備。在黃世雄(主編),1999 海峽兩岸圖書館建築硏討會論文集(頁 143-150)。臺北縣:敎育資料與圖書 館學季刊社。 學,11(2),頁 207-234。

徐淑琳(2002)。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輪調之研究(碩士論文)。檢自國立政治 大學博碩士論文影像系統。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2014)。業務職掌,檢自

http://www.lib.nccu.edu.tw/?m=1109&sn=113&id=79&mm=1101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2014)。數位典藏組職掌表,檢自

http://www.lib.nccu.edu.tw/?m=1109&sn=205&id=239&mm=1101 國立師範大學圖書館(2014)。組織編制,檢自

http://www.lib.ntnu.edu.tw/about/structure.jsp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14)。組織職掌,檢自 http://www.lib.ntu.edu.tw/node/1093 張鼎鍾編(1990)。圖書館建築趨勢。臺北市:三民書局。

張瑪龍(2000)。資訊科技對圖書館讀者空間與館員空間計畫影響研究-1998 年我 國大學總圖書館案例之調查分析(博士論文)。檢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

張瑪龍(2000)。資訊科技對圖書館讀者空間與館員空間計畫影響研究-1998 年我 國大學總圖書館案例之調查分析(博士論文)。檢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