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指號-表達-前表達意義」三層結構的批評

第三章 德希達對胡塞爾之意義理論的反省

第五節 對「指號-表達-前表達意義」三層結構的批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與對象的關係,反而會在純粹的表達性中顯露出與對象的關係。如果我們將獨語 論證看作是對於經驗事物的還原並且保留了屬於自我體驗的意識接近性的話,那 麼悖謬的是,這種還原並不完全消除那些「不屬於我的部分」,相反地,它最後 留下了一種並非我的體驗的東西,留下了那可以被不同意識所重複並且外於何意 識的影響的含義,含義以這樣子悖論的方式在意識體驗中出現。

透過本章第一節到第三節的說明,論者試圖指出:德希達認為現前意味著一 種價值,在這個價值之下,一方面,「符號」成為派生者,服務於具有接近性的、

屬於自己的意識體驗,真正得以在還原之後被留下的東西,只有自我的體驗與其 活生生的顯現。此時我們在一種擴展的意涵之下使用「符號」一詞,它不僅包含 了經驗界的指號,亦包含了在語言含義層次「代表」著本原意義的表達。亦即,

此種擴展意義上的「符號」泛指附加於意義核心之外的「指號-表達」環節,即 三層結構中的上面兩層。在德希達的解讀下,符號最終而言只不過是原初的意向 模式所派生,詞語的含義同一地重複了對象的意義,而指號的功能也只不過將這

「同樣一個」意義在經驗界中重複傳遞。作為價值的現前就在於使得符號的功能 成為原初充實的意義的簡單重複,使得符號成為一種透明的中介,這種中介讓原 初的意義可以如其地傳遞。另一方面,我們考量了兩種表象意涵:其一是再現表 象,它對立於呈現表象,此二者的關係對應於當下化與當下具有兩種意向模式,

是一種摹本與原本的關係,這種關係亦反映了現前的價值。其二是對立於意識的 表象,我們回頭考察胡塞爾的意義理論中「對立於意識活動」的含義對象,含義 之觀念性使其得以在重複當中維持其同一性,但也同時使得含義自身必須得在一 種內在與外在的悖謬當中被陳構。

第五節 對「指號-表達-前表達意義」三層結構的批評

在前面的章節,我們重構了德希達對於胡塞爾之意義理論的詮釋,在它的詮 釋之下,德希達指出此種意義理論實乃是一種保存現前優位性的思考。但是除了 詮釋之外,德希達更進一步企圖展示此種現前優位內部所蘊含的諸多難題,這些 難題將向我們顯示,此種服膺於現前價值之意義發生理論不可能將理應為派生之 物的符號排除於在其本原的意義核心之外。依照意義發生的三層結構,德希達將 其分為兩部分批評:一方面是關於「指號-表達」這個區分,對此他將指出,由 於符號共享了一種重複的運作方式,「指號-表達」的區分事實上無法成立,亦 即,指號不可能外於作為純粹表達的獨語。另一方面則是關於「表達-前表達意 義」的區分,同樣地,德希達試圖指出胡塞爾對於此二者所構想之「外衣-內核」

的關係及其邏輯順序亦會遭遇困難。

首先,我們將分析德希達對於「指號-表達」區分的批評,關於此一批評,

其整體論證的目的在於宣稱此二者的不可區分性,亦即,獨語並非僅是一種純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的表達(此純粹表達排除了指號,它不需要外在經驗世界的協助即可掌握含義。)

而德希達論證的方式則是指出指號與表達實乃以同一種方式運作:一種符號的重 複。如我們將會看到的,正是此二者共同的運作方式使得它們不可區分。

德希達論證的起點承續了先前對於表象的考察,他認為在獨語論證中胡塞爾 意圖在語言的領域引入一種區分:實在與表象之區分,也就是區分實在的語詞與 想像的語詞。此處所謂的「表象」特指「想像表象」,這個區分更恰當地說應該 是關於「實際的」(effectif)與「想像」語言之區分。胡塞爾藉由獨語論證以證 明在某些情形下,符號僅以表達的方式運作。而獨語之所以僅僅關涉作為表達的 符號,那是因為胡塞爾主張獨語時我們只是想像自己在使用指號溝通。也就是說,

此時我們只有指號的想像表象,而真實運作的則是表達。胡塞爾在獨語論證需要 引入「實際的」(effectif)與「想像的」(imaginaire)語言之區分,就在於他必 須將獨語時的指號(例如我彷彿對自己說:「你這樣錯了。」)歸於「想像的」,

並且將其區別於我們一般說話時「實際的」指號。如果我們利用上述「實際的」

與「想像的」語言之區分重新闡述獨語論證,可以如此表述:因為獨語時指號是 想像的,或者說虛構的(fictif),所以它並不實際存在,此時指號並不運作,僅 有「實際的」表達運作著。

獨語論證的前提即在於必須要先區分實際的語詞與想像的語詞,然而,德希 達認為這個區分並不能成立。他認為「符號本原地藉由虛構而運作」(Le signe est originairement travaillé par la fiction)(Derrida, Voice and Phenomenon 48),因而,

我們無法將一個本身即以虛構運作的符號再加以區分為「虛構的符號(語言)」

與「實際的符號(語言)」。德希達如此主張的理由是在於,他認為所有的符號之 運作,不論是溝通的話語還是內心獨白,都是來自於一種「重複的結構」(structure de répétition),因而所有符號都只能是「(再現)表象的」(représentatif)(Derrida,

Voice and Phenomenon 42)。此種重複結構,指的即是符號的觀念性:任何個別

的符號都是獨一的(singular),每次出現的符號都不相同,但是我們總能從中認 出「同樣的」那個符號。所有符號皆是「表象的」,我們必須以德希達對「表象」

此一概念所劃分的三重意涵來理解:首先,根據符號的觀念性,它屬於廣義的表 象;其次,符號的觀念性意味著它能夠在不斷地重複當中被認取為同一者,此種 重複的再造即第二義的作為再現的表象;最後,因為每個獨一的符號及其指意的 事件(événement signifiant)總是代替了、代表了那個同一的觀念的符號,符號 亦屬於作為代表的表象(Derrida, Voice and Phenomenon 43)。94若符號確如德希 達所說,必以一種虛構的方式運作,那麼我們似乎就可以宣稱不可能在語言當中 區分「實際的」與「虛構的」,因為它總已經是虛構的了。

更進一步,如果我們無法區分「實際的」與「虛構的」的語言,那麼我們就 無法論稱:在獨語時,表達「實際地」運作著,而我們只能想像自己對自己說話,

94 正是在第三個意義上的表象之下:作為一個代替他者(l’autre)的位置,作為一個代表,日後 德希達繼續拓深了像是「替補」(supplément)或義肢(prothèse)等概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也就是想像指號的運作,因而指號只是「虛構地」運作。若我們無法做這樣的論 稱,則獨語論證並不能證明獨語時指號並不運作,也不能證明表達(而非指號)

才是語言指意活動不可或缺的本質項。其後果就在於:根據先前的討論,現前之 價值的維持,來自於肯認「表達(以及其隱含的自身接近性)才是符號運作中不 可或缺的本質項」此一命題,而一旦由於我們無法區分「實際的」與「虛構的」

的符號,且不再能排除獨語時指號運作的可能性(因為任何符號之運作皆來自於 同樣一種虛構的運動),那麼我們就不再能簡單地將指號排除於意識屬己的、現 前的領域「之外」。因此,總結之,若可以說明所有的符號(不論指號或表達)

都是以虛構的方式運作,則獨語的純粹表達就不可能區別於指號,或者我們可以 說純粹表達的領域當中早已經混雜著理應為派生之物的指號。既然「指號-表達」

的區分無法成立,那麼其背後所隱含之現前的優先性亦將受到威脅(Derrida,

Voice and Phenomenon 48)。

分析完德希達對於「指號-表達」此一區分的批評之後,我們接著考察他對 於「表達-前表達意義」這一組區分的批評。他認為此一區分面臨著兩種困難:

第一種困難是在於胡塞爾自身「思想內容」與其「修辭使用」之間的矛盾,在思 想內容上,語言符號對於胡塞爾而言(相對於非語言的、「前」語言的本原意義)

僅具有派生、次屬的地位,然而,在修辭使用上,胡塞爾卻必須依賴「隱喻」——

即一種純粹屬於「語言符號」的運作——來闡述這個區分。德希達從「層的隱喻」

出發,試圖指出胡塞爾在將語言次屬於本原的前表達意義的同時,卻仍然必須使 用「隱喻」此種語言特有的功能來說明整體的結構。換句話說,德希達巧妙地凸 顯了一位思想者在「思想內容」與「闡述思想的方式」之間出現的悖謬,亦即胡 塞爾對於符號的排除(其思想內容)悖謬地必須依賴「層」或者「外衣」隱喻(闡 述思想的方式)來完成,而隱喻本身卻屬於那被排除的符號之作用。第二種困難 則是在於,德希達認為前表達的意義並非如其本來所是地將自己交付給詞語的表 達層,再藉由作為媒介的詞語符號試圖表達它,而是在起源之處就「使得自己」

有一種「能被表達」的特性,本原的意義必須主動地自我改變,已使得自己能夠 進入表達層,但卻也同時使得本原早就與符號混雜。

我們先對「表達-前表達意義」此一區分所開展出的第一種困難進行分析。

關於層的隱喻,德希達指出:「關於層(Schicht)的隱喻有兩個意涵,一方面,

含義是建立在某種並非他自身的東西上,並且這種依賴性將會不停地一再被胡塞 爾的分析所確認。另一方面,含義構成了一個層,這個層的統一可以被嚴格劃界。」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159)。就第一個意涵來說,表達層的含義必須要 像一個鏡子或白板(tabula rasa)一樣完全地接受前表達的意義,含義必須要成 為意義的擬仿,但是要成為某物的擬仿,除了必須依賴它之外,同時也必須要全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159)。就第一個意涵來說,表達層的含義必須要 像一個鏡子或白板(tabula rasa)一樣完全地接受前表達的意義,含義必須要成 為意義的擬仿,但是要成為某物的擬仿,除了必須依賴它之外,同時也必須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