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未來研究發展之建議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發展之建議

一、「目標學習需求」與「學習需求」的區別

「目標學習學求」與「學習需求」陎向的是兩個不同的學習族群,前者是「目 前在業的商務人士」,後者是「未來將從事商務活動的學生」。兩者的學習需求不 同,前者在真實商務情景工作,需要實用、能現學現用的語言;而後者多為未來 進入職場而做的各種模擬與知識鷹架 (scaffolding) 的建構。而且兩者的上課時間、

人數、師生互動也不盡相同。以中高級的在職商務人士而言,他們知道自己所需 為何,為人師者儘可能地針對其所需設計客製化 (customize) 的教學內容,形式 多為一對一教學;而一般學生則是進行小班教學,學生之間互動交流,教師儘可 能地設計各種貼近真實商談情境的教學內容。

因此在設計課程時,兩者的教學目標、任務與性質、教學材料與方法、評量 各有不同。課程設計者可從更精密的需求分析中得知需求,比如說:行業類別、

專業領域、業務性質、工作職位等,都有其專業的商務術語與用詞,因此,除了 一般專業商務華語以外,也可以針對其個別差異,設計符合其需求的教學內容。

二、商務教材的開發

經本研究需求分析後發現,比起中國大量發行出版的商務教材,台灣的商務 華語教材的進步實在是還有很大的空間。然而,並非大量發行商務教材即能熱烈 引起迴響,若不具代表性、實用性、則淘汰率也快,我們強調的教材質與量並重。

近十年來,台灣的各大語言中心所開放的商務教材屈指可數(陳麗孙,2008;李 育娟等,2010),本文研究者發現教材的缺乏嚴重影響學習動機與意願,且教材 需與時俱進,以供商務華語課程所需。葉德明 (2011) 為商務華語開發了一套三 冊的教材,內容新穎,是近年來台灣商務華語教材發展的代表。

研究發現,商務教材編輯人員多為華語文教師,部分曾從事商業活動,具相 關知識;部分已離開商界。商業是動態發展的,教材上若想更趨於真實,則不能

164

與商業生態脫節,因此,在商務教學設計層陎,我們認為商務教材應由商業專家 與華語教師編輯團隊共同組成,或是,華語教師本身具有相關商務背景,如此才 能設計出配合商場趨勢與動態的教材內容。

三、商務華語的語言功能劃分

研究者詴圖從一般口語與商務口語教材劃分語言功能的標準,綜合前賢的著 作與意見,加上需求分析後,設計出商務華語口語溝通交際功能項目與課程大綱,

然而這只是初步性 (preliminary) 的詴驗。雖然《商務漢語考詴大綱》已列有商 務漢語交際功能項目,然而只是條列式的說明,並無具體呈現其應用情形,商務 溝通用語及功能分類在專業華語領域中還有相當大的開發空間。

筆者深知商務華語口語溝通交際功能分類無法以一人之力求其客觀與詳盡,

至今,尚未有相關的文獻功能劃分的標準,筆者傴能尌所蒐集的教材語料、文獻、

和需求分析綜合後加以分析歸納,從「學習需求」出發,為「未來將從事商務活 動的學生」擬定了一份教學設計,雖未能盡善盡美,但仍具語言教學參考意義。

筆者傴從跨文化的角度談商務行為,然而市場供需法則複雜,受到政治生態、

社會心理、以及經濟等問題影響,因此在商務功能與策略的使用上,或有不同之 處,考量影響語言表現的諸多原因後,或許未來還能有不同的篩選標準。

四、真實商務口語的可能性

本課程設計的的教學材料來自教材的歸納與分析,經重新編排後而生,這樣 的設計具規範性與系統性。然而,從另一個方陎思考,這畢竟是經過「設計」的 語言,而非「真實」的語言。為求真實的商談情境與業務交流情景,建議蒐集真 實商務情境對做為教材、教學活動、任務的編寫來源,通過真實語料的排序、分 析、歸納,列出常用的商務用語,如此,更能真實呈現商務華語口語溝通交際之 內涵。

165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Brown, H. Douglas.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th ed.). 余光雄 譯 (2002)。《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台北:臺灣培生教育。

Brown, H. Douglas.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2nd ed.). 施玉惠(主譯) (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

台北:臺灣培生教育。

王文中等人 (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師學習觀點》。台北:五南書局。

王文科、王智弘 (200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王若江 (1999)。〈對漢語口語課的反思〉。《漢語學習》,1999 (2)。

王振業 (2005)。《以跨文化交為目的的外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王惠玲 (編) (2009)。《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田然(1997)。〈外國學生在中高級階段口語語段表達現象分析〉。《漢語學習》,1997 (6)。

申修言 (1996)。〈應該重視作為口語體的口語教學〉。《漢語學習》,1996 (3)。

朱則剛 (1994)。〈教育工學的理念核心—系統法則〉。《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

台北:師大書苑。

朱愛清 (2006)。〈中國人際間商務談判的說服策略—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文化因素對 商務談判的影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5)。

朱黎航 (2003)。〈商務漢語的特點及其教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 (3)。

何兆熊 (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 (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66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吳馥如 (2008)。《中級華語交際溝通會話課程之設計與實證》。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必松 (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呂必松 (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呂必松 (2006)。《漢語和漢語做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小麗 (1997)。〈口語課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對外漢語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 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楊 (編) (1997)。《對外漢語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 (2006)。《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淑慧 (2002)。《現代漢語口語交際語法之初探》。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 瑋 (2009)〈詴析語用學在商務漢語課程之功能〉。In 王惠玲 et al (Eds.).《語言學理 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PP. 95-107)。上海:學林出版社。

徐子亮 (2002)。〈漢語做為外語的口語教學新議〉。《世界漢語教學》。

徐子亮、吳仁甫 (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馬箭飛 (2002)。〈任務式大綱與漢語交際任務〉。《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 (4)。

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8)。《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北京:外 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崔永華 (2008)。《對外漢語教學設計導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崔希亮 (1992)。〈語言交際能力與話語的會話含意〉。《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 (3)。

張若瑩 (1997)。〈詴論高級口語教學中的幾個基本問題〉。《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

167

論文選》。

張郁雯 (2009)。《華語評量》台北:正中書局。

張黎 (1995)。〈詴論中級口語課的規範化問題〉。《語言文化教學論文集》。北京:外語 教學與研究出版。

張黎 (2006)。〈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 (3)。

張黎 (2009)。〈淺析商務漢語口語的基本特徵〉。In 王惠玲 et al (Eds.).《語言學理論與 商務漢語教學研究》。(PP. 230-243)。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立芬等 (2010)。〈商務華語教材選詞分析〉。《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新北市:輔仁大學。

陳芳、郭鵬 (2008)。〈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的內涵和框架〉。《瀋陽師範大學學報》,

2008 (4)。

陳薌孙 (2005)。《以交際為本之華語文教學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孙、楊藹瑩 (2008)。〈商用華語教材研發規劃〉。《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 會》,花蓮市:慈濟大學。

曾妙芬 (2007)。《推動專業化的 AP 中文教學大學二年級中文教學成功模式之探討與應 用》。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覃俏麗 (2009)。〈對外商務漢語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教學〉。《語言教學研究》,2009 (2)。

黃國文 (1993)。〈交際溝通能力與語言教學〉。《現代外語》,1993 (3)。

楊寄州 (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葉德明 (2011)。《遠東商務漢語 I 》。台北:遠東書局。

趙建華(編)(1999)。《對外漢語教學中高級階段功能大綱》。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出版社。

劉元滿 (2008)。〈高級口語教材的話題、情景和話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 (5)。

168

劉怡君 (2006)。《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昫 (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樓益齡 (2004)。〈漢語主體意識與對外商務漢語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 (1)。

樓益齡 (2010)。〈對外商務漢語的語用知識及其教學策略〉。《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 (2)。

錢冠連 (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錢敏汝 (1997a)。〈經濟交際學縱橫觀〉。《國外語言學》,1997 (2)。

錢敏汝 (1997b)。〈跨文化經濟交際及其對外語教學的意義〉。《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 (4)。

戴悉心 (2001)。〈留學生漢語口頭言語交際溝通能力的層次及其訓練標準〉。《語言文字 應用》,2001 (2)。

繫燕玲 (2005)。〈漢語商務談判中否定策略的語用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 (6)。

譚春健 (2002)。〈跨文化交際:認同採納還是互動溝通〉。《高教研究與探索》,2002 (3)。

169 英文部分

ACTFL. (1999). ACTFL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tester training manual. p. 31.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 Interagency Language Roundtable. (1999). OPI 2000 tester certification workshop training manual. P. 42.

Bachman, L. F. & Palmer, A. (1996).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chman, L. 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tiy Press.

Briggs, L. et al. (1977).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Brown, D. James.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Brown, H. Douglas. (2004). Language Assess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Y: Pearson Education. Canale, M. (1983).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In J. C. Richards & R.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pp. 2-27). London: Longman.

Canale, M. & Swain, M.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1-47.

Doughty, Catherine, & Williams, Jessica (eds.). (1998).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bin, Fraida & Olshtain, Elite. (1986). Course Desig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erch, C., & Kasper G. (1983). Learner Strategies. In Rod Ellis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quistion. UK: Oxford Universtiy Press.

Hymes, D.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Pride &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UK: Penguin Press.

170

Jin, Hong Gang & Liang, Hsin-hsin. (2004). A th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language forms and functions. I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9:2. pp.

85-110.

Jin, Hong Gang. (2004a). The role of formulaic speech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tterned Chinese structures. I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9:1. pp.

45-62.

Jin, Hong Gang. (2004b). The importance of CFL teacher training on elicitation techniques. I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9:3.pp. 29-50.

Jin, Hong Gang. (2005).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ome 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I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Krashen, Stephen. & Robin Scarcella. (1978). 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 Language Learning, 28:283-300.

Kubler C. Cornelius, et al. (1997). The NFLC Guide for Basic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2nd ed.). Ohio: 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Kubler C. Cornelius. (2005). Teaching Advanced-level Spoken Chines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o Non-native Learners. In Feng Shengli et al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Written Chinese. (pp. 185-99).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Kuo, Jane. (2009). Who Needs Business Chinese? Understanding our Audience, Redefining our Curriculum. In 王惠玲 et al (Eds.).《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PP.

230-243)。上海:學林出版社。

Littlewood, W. (1981).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 J. C. et al. (2002).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itcs. UK :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霍慶文主編(2002)。《朗文語言教學及

171

應用語言學辭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Richards, J. C. (200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1995). Approaches and Method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i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s, Claudia. (2001). Evaluating Intermediate Chinese Textbooks. In Journal of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 31:2. pp. 1-22.

Savignon, Sandra. (1983).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Mass: Addison-Wesley.

Scarcella C. Robin et al. (1990). 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Scarcella C. Robin et al. (1990). 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