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本計畫對業者之影響

一、 帶動在地食材的認同

最明顯的是參與計劃之業者,捨棄了以往大量進口而價格較低的食材。進而採用 在地生產的新鮮食材,經過一段時間的困難與調整之後,特別是從消費者的回饋中,

加深了受訪者對在地食材的認同。

1.新鮮養生的食材本質

在地食材直接由種植或養殖的小農或經營者手中,送到消費者面前,整個過程是 清楚而透明的,消費者深刻了解自己吃的是什麼?如何形成?

有,因為食材都是在自給自產,然後消費大家心態來講,都是愛自產的東西比 較健康,比較沒有毒,在養生來講,消費者都會比較安心的吃(F)。

是還好啦,就是當季時令的菜啦,主要是以當季新鮮的菜為主(I)。

在消費者明確的新鮮健康的訴求下,自然影響了受訪者對食材的選擇。受訪者也從消 費者的回饋中,再次肯定了在地食材新鮮養生的價值。

我最高興的是他們沒有吃完就全部打包,因為我覺得說他們可能喜歡。然後幾 乎每個他們都會說好吃,可能我就是敢講說,我們的東西外面沒有,外面吃不 到的,所以我會跟他們講說我這裡百分之八十都是我自己的東西,然候也沒有

69

放味素。是自己本身就沒有在吃味素,所以沒有放,我做菜很少放一些什麼料 理、材料很少,幾乎都是原味,所以客人他們蠻喜歡(F)。

由上述訪談可知消費之打包行為,所呈現出對食物的珍惜,再次致令受訪者體會到新 鮮、無毒食材的珍貴與稀少性。

2.創新呈現的食材處理

經由計劃參與,受訪者的料理得以傳播出去,料理也得到讚賞,打破了原先刻板化 而單一化飲食的刻板印象。也發展出單一食材,因烹調方式的差別,而多樣化的飲食呈 現。

米之鄉,那我在我的麵食料理裡有沒有,我跟米有做結合。就例如我把這個黑米 磨成粉,做成我的湯包,那它蒸出顏色是紫色的,所以我就給他取名為紫米湯包。

那很多客人吃了以後他說:「好特別,非常好吃。」也有人嘴巴非常善良說:「喔!

妳這個比鼎泰豐好吃。」我只能說我謝謝你那善良的唇,我不敢跟它比,因為我 只要做到客人滿意就好(J)。

以上述訪談可知,米之鄉之米,因著烹調者殊異的背景與手法,由普通的米飯而變成 湯包,被賦予了不同面貌與滋味。也豐富了米之鄉的飲食內涵。其次在地食材亦由於 在地小農按時令、按動植物之生長速度而提供,也因此在地食材並非如一般食品業者 使用大量人力或化學肥料農藥之介入,而大規模生產般可以掌握,如此致令在地食材 呈現一種以食材之成長為中心而出現的概念,也致令受訪之餐飲業者必須依循食材的 成長、按著食材的節令去進行各式烹調,換句話說,消費者並無法預期會吃到什麼料 理,如此也讓每一種料理的出現,更令人期待及興奮:

70

他們每次來就會很期待,因為今天是什麼菜?因為其實說不定你上個禮拜來,跟 你這禮拜來吃到的東西會不一樣,因為採收的東西都會不一樣(A)。

什麼是「期待」?期待是隱含著不確定因素的,是無法預期與掌握的。是按著作業的 生長,以致形成了:「其實說不定你上個禮拜來,跟你這禮拜來吃到的東西會不一樣,

因為採收的東西都會不一樣」,是一種非絕對的人本中心的飲食型態,人可以享受食 材,但卻非宰制動植物的成長,這也是在地食材之所以新鮮健康、令人充滿驚喜之 處。而這食材之處理,去掉唯一論述權,且將論述權交與個別經營者按其文化背景、

個人經験,去烹調的成果,正是在地文化多樣化的一種呈現。

對,就是不會只是永遠來台東就是去吃那些,妳剛剛說的,網路上那些名店、那 些小吃。其實台東有更多發展的空間,其實我覺得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就是從 吃開始,所以我覺得這樣子真的是蠻好的(A)。

參與者以自己的參與計劃,而企圖改寫「永遠來台東就是去吃那些,妳剛剛說的,網路 上那些名店、那些小吃」的刻板印象,進而以自己的力量去開拓「台東有更多發展的空 間」,這發展的空間,正是建立於以在地食材為中心,而展開的慢食活動的在地實踐之 上。

二、 帶動族群認同

受訪者參與計劃之後,循著計劃之核心理念:慢食的進行,由慢食進而衍生了在 地關懷,加上飲食所具有之文化傳承的意涵,致令受訪者展開對自我族群的省思:

既然來我們部落,就做我們一天的布農族。那先講吃的,產地餐桌對我們的影 響,剛開始是說,就是一個人的份,我們慢慢吃,用我們自己種的東西,自己

71

做的東西,然後慢慢的吃,是一種享受也是營養的東西(F)。

首先他們經由飲食對自己所屬族群感到驕傲。

有,剛開始是因為已經變成文明化了,以前都說吃小米就是會很丟臉,然就是我 們早期的東西大家都覺得說幹嘛要吃這麼,現在不需要吃這些,剛開始都這樣,

後來我就開始種小米(F)。

曾經被認為「幹嘛要吃這麼,現在不需要吃這些」、「很丟臉」的小米,藉由本計劃的推 動,開始致令受訪不再認為吃小米是一種丟臉的飲食習慣,相對的,開始受到重視,而 此受重視又形成一種文化光暈現象,帶動了文化所屬族群的自我認同:

還有族群的認同,我覺得身為布農族好驕傲。因為好像沒有人會煮小米飯,因為 我最年輕了(E)!

真的。所以我每次只要長輩在,我一定煮那鍋,就是因為長輩會不相信那是我煮 的,因為他說不可能有年輕人煮這鍋小米飯(E)。

為何最年輕會帶來長輩們的歡呼、驚嘆?象徵著年輕一代已然與自己族群所熟悉的小米 飯之烹煮斷絕關係。而受訪者 E 卻是年輕人中少數會烹煮的,象徵著已然被年輕族群忽 視的布農族文化有了傳承的契機。何況如同前文所提到的,飲食是為文化冰山一角的呈 現,藉由慢食式的飲食,也致令消費者有機會深入受訪者以及所提供之餐飲的背景與文 化之中,由飲食為中介去探觸台東不同的族群:

自從參加這個時令餐桌節之後,你會發現台東其實是非常多族群融合,我們有原 住民,我們有客家人、有閩南人。那因為參加這樣的活動,就發現其實我們業者 跟業者之間可以做連結,我可以互相交換知識阿、互相去討論啊(A)。

72

且這些族群之互動呈現一種正向的有機互動的變異態勢。

現在就是變成說部落的,像紅藜,跟他們收。那個花生,他們自己種的花生炒好,

那我也是拿過來放在我這邊賣,像紅藜我也是請人家拿來,像那個角,做鑰匙圈 那個,那個都也是部落的,拿過來這邊,大家一起來(F)。

比如說這一次我們想要一起推出什麼樣的一個套餐,那我可以用你栽種的米、我 可以用你養的豬,然後我可以用妳種的梅子什麼什麼,就發現了更多更多我們可 以一起合作的店家和一起合作的業者(A)。

每個參與者、每項食材、每種烹調方式,都可以成為飲食變化的元素,「大家一起來」之 飲食文化,是為一種如爆米花般,隨著時間的持續,而不斷外擴復又外擴的漣漪態勢。

如此致令族群文化與當代飲食結合,而呈現繽紛多采。而由此食材所帶出在地的豐富性,

遊客可以跳脫媒體或資訊蒐集的局限,去認識不同且更具有深度的台東。

(可以以池上限定的食物來與觀光客作對話)比如野菜類可以帶到許多文化面的 東西:阿美族的生活型態、搬遷的脈絡,來自哪裡,部落的故事,歷史等…..。

經過這些脈絡,當我們開始探索自己的故事,會在其中找到一些靈感。即是深度 旅遊,而非只是吃個便當,看一下金城武樹就離開。(G)

讓台東之視角,由淺層的「只是吃個便當,看一下金城武樹」跳脫,而去思考探索「阿 美族的生活型態、搬遷的脈絡,來自哪裡,部落的故事,歷史等…..」所組成的「自己的 故事」,而讓旅遊更具有深度。

三、 帶動對在地認知的熱情

73

台灣長期因著政治因素,致令台灣的定位一直處於不明確的態勢。以筆者而言,筆者 的夫家尊崇的是日本「母國」,筆者的父母親又一心向著「美好的大陸河山」,對於台灣 本地基本上在認同度上呈現相對的消極。這種態度亦影響及人們對自己腳下土地的參與 與投入。本計劃之推動,誠如受訪者所說的:

消費者如何回饋?我其實多了很多在地的客人(A)。

這些在地的客人緣何選擇「在地」為旅遊的地點?豈不帶著重新探索的視角?他們的心 態,有別於一般遊覽車式的團體旅遊:

對,遊覽車或者是平日也許也是就是一堆遊覽車來。不管他們是陸客或者是本土 這些客人,我覺得這種跟團來觀光的多半他們沒什麼忠誠度(D),

這些在地的旅人,如同受訪者所說的是為:

其實我真的增加很多台東市的客人,因為他們也想要知道自己生活在台東,自己 生長在台東(A)。

但是我覺得產地餐桌帶來了一些想要深入了解在地的客人。不管是我們本地的青 年,本地的青年老人年都有,就是他們想要來池上體會,或者是我們台東縱谷區 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想來深入體會當地的文化跟氛圍。或甚至是 國外來的客人,港澳啊,或者是大陸的自由行的客人(D)。

不只是「體會」,而且是「深入體會當地的文化跟氛圍」,體會無法滿足,同時需要更深 入、更多的體會,這是一種對自己鄉土認知的熱情的帶動,甚至更是一種對鄉土的自信,

不只是「體會」,而且是「深入體會當地的文化跟氛圍」,體會無法滿足,同時需要更深 入、更多的體會,這是一種對自己鄉土認知的熱情的帶動,甚至更是一種對鄉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