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研究建議與研究限制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八、 訪談「曬穀場」潘小姐

Q:首先我們看第一題的訪談大綱。當妳一聽到慢食兩個字的想法是什麼?然後妳後來 慢食這個,妳更深入之後,這個理念有沒有跟妳產生共鳴?

A:剛聽到慢食的時候,覺得就是因為就是現代人可能吃東西都很快。

Q:速食?

A:就是速度都很快,因為現在是很忙碌的時代,然後慢食就是要慢慢的吃,然後把那 個習慣把它改過來,然後就是要細嚼慢嚥這樣子,對身體也有好處,本來想法就是很單 純就是這樣子。

Q:就是字面上的。

A:對,就是字面上這樣子。

Q:那後來妳就開始深入了,就參加這個產地餐桌活動之後,那妳發現那個理念帶給妳 什麼樣的共鳴?

A:後來這樣子參加幾次之後,然後就是聽一些,因為有請一些老師來分享嘛。後來才 覺得說,喔,原來慢食不只是吃東西要慢慢的吃,然後體會就是店家為我們準備的食物,

而且還是要尊重,就是當時、當令、在地的食材,然後就是盡量能夠永續的經營這樣子。

Q:那妳覺得跟妳有產生共鳴嗎?妳很贊成?

A:有,很贊成。因為我本身也是很贊成就是吃當時、當令的東西的。因為畢竟不是當 時當季的蔬菜或水果,會用大量的化肥或是農藥才有辦法栽種得這麼漂亮、這麼好吃,

所以覺得蠻贊同這種理念的。

Q:好,謝謝。接下來我們看第二項。對慢食而言,妳剛剛前面,原先的認識就剛才妳 講過了。那第二個就是對它的詮釋,對妳所屬的族群的背景文化有關連嗎?因為我所知 道您的族群背景是阿美族,阿美族有人說是吃草的民族。

A:對,沒錯,真的是吃草的民族。

145

Q:妳覺得這個跟妳的族群關連,有什麼樣的關連?

A:這個真的是很有關連,因為我們從小真的是,畢竟我們阿美族真的是,靠山吃山,

靠海就是吃海,真的是很符合這個。因為我們小時候因為都跟,因為我們那時候是三代,

還有阿公阿嬤在,然後他們就是很傳統的那種阿美族,其實現在是有點,已經是有點漢 化了,但是我印象中我小時候真的是很嚴實,就是比如我們到山上去工作的時候,就是 看山上有什麼就是吃什麼,然後上去山上工作只要帶鹽,一個鹽巴、一個鍋子,還有油 還有米,其他都可以不用帶了。

Q:這個真有趣。

A:就會摘山上的野菜。比如現在這個時候是有箭筍,就會煮箭筍。

Q:還有黑甜仔(台語),黑甜仔最多。

A:對,還有那個地瓜葉,因為山上那時候都有種地瓜葉。

Q:看到有芋頭呢。

A:有,也有山芋,沒有種。那時後山芋都小小的這樣子,阿嬤也是都有種,因為我阿 嬤她雖然是阿美族,但是她生病的時候,她絕對不會吃西藥,她一定吃中藥,而且她真 的不吃菜市場的雞、肉、魚,她都完全不吃喔。她一定要自己養、自己種的。她每次,

我們那時候,有時候想說吃家裡的菜吃膩了,就想要買一些菜市場的菜回去煮,有時候 煮好了,叫我阿嬤來吃,她說不好吃,沒有味道。而且她說吃了會很不舒服,她說那個 感覺不一樣。

Q:所以我發現,可能妳有這樣子的理念跟傳統,所以妳才會發展這個桑葉茶。

A:對,沒錯。

Q:妳的桑葉茶真的是,越濃越好喝,跟喝咖啡跟喝茶的感覺。

A:而且真的很符合在地食材,因為畢竟桑葉,我們小時候,早期我跟我們這一代的時候,

整個那個海岸山脈它有大量的在種,就是土地銀行那時候有大量的在種。

Q:要做那個蠶絲被的時候。

A:連我讀的那個大坡國小,它的上面有一個山坡,那時候我們學校老師都還,那時候

146

還叫我們類似禮拜三讀半天的時候,都要帶鋤頭去除草,就是比如還要挖洞要種那個桑 葉,還有早上都要提水去澆水。我們這個桑葉茶真的是,感覺很有很連結到我們小時候 的那種記憶跟生活。

Q:謝謝。接下來我們看看、談一談第三項。當你一聽到產地餐桌這個活動的時候,妳 原先的想法是什麼?妳為什麼想要參與?最初的動機是什麼?那參加之後然後妳也得 到了很多肯定很多獎項,那有沒有帶給妳不同思維的轉變呢?

A:一個人的產地餐桌,我本來是想說,一個人,一個人感覺好像很孤單很沒有伴,後 來這樣子接觸下來,因為畢竟店裡面確實是蠻多有一個人出來旅行。

Q:真的,現在很多。

A:很多很多,他們是說,有時候畢竟時間上沒有辦法配合,有的是說一個人的時候他 比較自由,而且他不用擔心會有意見不同,然後會有吵架。還有甚至有人說,他們曾經 一起來玩,然後說玩完了,之後回去就變成都….

Q:不連絡了?

A:對,我就聽到蠻多人這樣子說。那一個人的產地餐桌這樣真的不錯,真的是讓一個 人出來玩的話,就不用擔心說他….

Q:興趣,很多是興趣不一樣。

A:對,興趣不一樣。然後他就能夠說,參加,他如果這樣的話,就可以到各地我們有 參加產地餐桌的這些店家,他就不用擔心說他會沒有伴,然後不曉得吃什麼這樣子。

Q:而且你吃到的絕對是健康的、絕對是安全的、絕對是在地的。

A:沒錯,然後我想,真的是一個人產地餐桌這個構想,真的是很符合現在這個….

Q:年輕人自由行的那種思想、那種概念。

A:剛好是這個世代,蠻需要這種的。因為畢竟現在很多單身的,現在很多就是什麼單 身貴族還蠻多,然後他們都很自主,經濟自主,什麼都很自主,所以他根本不用說要經 過另外一個人的同意,他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且他們出來玩,很

147

容易就會認識當地的人,然後就會變成好朋友。

Q:對,這樣反而更容易認識當地的人。

A:對。如果他一起來的話可能就只有兩個人就在那邊做討論,可能沒有辦法跟店家,

就是融入在一起,然後聽到店家有什麼故事,因為他就會兩個人在一起,兩個一起討論。

Q:就比較封閉。

A:如果他一個人,他一定會想要找店家,找人來聊,然後認識這裡這樣。

Q:接下來,第四項。妳透過一個人的產地餐桌的行動,妳如何跟在地小農的連結?其 中妳有沒有遭遇困難?小農怎麼樣跟妳回應?在妳的餐廳經營上有沒有反映?具體的?

A:小農的話倒是還好,因為畢竟我們回來這邊是我們自己的家鄉,所以說鄰居,像我 們店裡面使用的材料,像南瓜還有那個米那些,因為畢竟都是認識的,所以在這個取得 這個方面是還好,所以就比較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像弟弟、媽媽他們也都是蠻高興的,

都會主動參與,比如說摘桑葉,還有媽媽做的那個蘿蔔乾,

還有鹹菜乾,還有那些小辣椒,因為畢竟媽媽也都會主動幫忙,就是去問鄰居,然後說 有什麼東西的話我們這邊都會幫忙,就是幫你們行銷這樣子,那些小農也都是蠻熱意的,

很開心。他們也是很,都會說謝謝謝謝,他們也蠻開心。所以說在這方面倒是還好,因 為畢竟我們有地緣的關係,做這方面是還好。他們很開心,我們很開心,因為我們有幫 到家裡的人,還有一些鄰居、親戚、朋友,他們還蠻開心,所以這方面倒是還好。

Q:都是正面的。

A:正面的,而且來的遊客他們也很開心,然後看到這是在地的東西,他們覺得說不錯,

買到在地的東西,他們也玩得蠻開心的。

Q:好,謝謝妳。第五題。我們用餐廳的角度經營來看呢,我們在地小農的連結給我們 餐廳有沒有帶來怎樣的改變?那跟我們,還有消費者來消費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改變?那 些消費者有沒有什麼回饋給妳?那會不會牽涉到妳的成本有提高或者有降低?

A:在這方面的話,如果是當季的,因為我們畢竟有固定使用的東西,像南瓜、番茄是

148

149

以吃嗎?」我說:「可以,這個綠綠的就是沒有經過催熟,反而對我們身體是更好的。」

他們也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Q:也安心,謝謝。接下來我們來談第六項。第六項,一個人的產地餐桌,經妳這樣跟 我們在地小農的結合,妳認為對觀光,還有對我們消費來說,對我們整個有沒有改變?

還有我們整個台東縱谷地區,池上、關山這樣子觀光,有沒有發展出新的?妳覺得新的 角度?

A:感覺上是有,因為畢竟我們這樣子做,我們東西做出來是結合小農,在地的食材,

然後再經過我們的分享和解說之後,他們就會更覺得說,池上不只是有米好吃以外,還 有一些其他的農產品。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到菜市場,他們會去跟一些小販買一些菜回去,

他們還買得很開心,然後他們還會跟我們分享,剛剛去買的什麼什麼東西才多少錢。

Q:又便宜又好。

A:對,他說在台北的話,怎樣怎樣好像也買不到這個價格,就是看到有蟲吃他覺得很 開心,他說有時候他們在台北,菜都非常漂亮看不到蟲。他們就很開心,而且可以幫助 到小農,他們會吃得很開心。

Q:我也覺得說,像妳像觀光來說,妳一般覺得池上說,我們池上就是吃便當,其實不然,

我們池上因為米香,而反而不只是米好,蔬菜水果等等都好。在整個觀光客來說,你不 一定要只有,我們就很多個可以吃的,就變成說第一次來池上跟第二次來池上,他們所 看到的就不一樣。

A:他們會說:「你們池上不是只有產米?」我說:「對,是產米比較多,但是也有一些農 作物,只是量不多,畢竟我們這邊還是有一些旱地、有一些山,還是這些小農他還是想 要,不只是想要靠米、靠種稻子來有個收入,他也是希望靠一些其他的農作物有其他的 收入。」

Q:我在池上這樣走,我有感覺到有很特殊點,就是池上有很多那個小農,自己騎腳踏

Q:我在池上這樣走,我有感覺到有很特殊點,就是池上有很多那個小農,自己騎腳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