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冷戰時期政策新思維

第二章 成立 AIFTA 的動因:印度觀點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政策新思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成立 AIFTA 的動因:印度觀點

本章主要針對東協─印度自由貿易區進行實質討論。側重在該協定倡議者印度,

提議成立該自由貿易區的動因分析。據此,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敘述後冷戰 時期印度對外政策的新思維,第二節說明東望政策以及東協在印度對外政策中的 定位;第三節概述印度的經貿整合策略;第四節則從上述三個脈絡抽繹出印度倡 議成立 AIFTA 的政策動因,並試圖分析這些動因的相對重要性;第五節則為小 結。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政策新思維

印度在冷戰時期在外交上採取不結盟政策,在經濟上採取內向的計劃經濟制 度,「獨立自主」是其重要的國家發展目標,自立(self-reliant)和自給自足(self- sustaining)是其所選擇採取的政策途徑。根據印度的民族獨立經驗和政治傳統,

自立、自給自足的發展途徑有其文化、歷史根源;在兩極格局下,不結盟政策也 的確有助於印度拓展戰略活動空間,強化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以營造國際和平環 境,促進自身利益。儘管如此,1962 年印度在與中共的邊境衝突中遭遇挫敗後,

便轉而向蘇聯靠攏,於1971 年與蘇聯建立軍事同盟,聯手對抗中共。

壹、外部環境的改變:後冷戰時期國際情勢變遷

1990 年代初期,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發生若干重大變化,印度固有的政策思 維和實踐已不足以因應快速變遷之國際環境對其所帶來之負面衝擊,其不得不調 整自建國之初便採取的不結盟外交政策以及內向計畫經濟政策,逐漸重視對外安 全架構的重構,以及經濟發展策略的調整,以圖擴大生存空間並提升國家競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力。促使印度外交政策、經濟發展策略改弦更張的國際環境變化可歸納為以下四 點。

其一,是蘇聯解體以及單極體系的形成。一方面,蘇聯是印度經濟援助、軍 事武器供應的主要來源,並且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具有關鍵否決權;而 東歐則是印度最主要、且具有優惠性市場准入的出口市場。1共產世界的崩潰使 得印度失去經濟、軍事、外交上的重要盟友。尤其是蘇聯的解體,更使面臨日益 強大之中共挑戰的印度國家安全頓失屏障。另一方面,美國獨霸的單極體系形 成,印度採取不結盟政策的誘因逐漸消失。2

其二,則是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加深。經貿互動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快 速上升,包括第三世界國家在內皆致力於發展對外的經貿連結,不結盟運動等以 發展程度、意識形態劃分的國際集團逐漸失去了吸引力。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等以區 域為單位的經貿實體逐漸成形,在亞洲則有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的成立。1997 至 98 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世貿組織多哈回 合談判進程延宕,更加速了各地區域主義的發展。

其三,是亞洲區域版圖的快速變遷。一方面,亞洲四小龍、中國、東南亞經 濟體相繼崛起的成功經驗對印度具有極大吸引力。3另一方面,中國在經濟、軍 事的快速提升,對印度形成龐大的壓力。中國因素對印度後冷戰時期的外交、外 貿政策具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就軍事戰略面而言,首先,歷史衝突的遺緒使其難

       

1 Sumit Ganguly, “India’s Foreign Policy Grows Up,” World Policy Journal, Vol. 20, No. 4 (2004), p.

43; Arijit Mazumdar, “India’s Search for a Post Cold War Foreign Policy Domestic Constraints and Obstacles,” India Quarterly: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7, Iss. 2 (2011), p. 169.

2 Sumit Ganguly and Manjeet Pardesi, “Explaining Sixty Years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 India Review, Vol. 8, Iss. 1, (2009), p. 11.

3 印度 1990 年代年度《經濟調查》指出,正如我們東方鄰國所示範的,更快速的成長是可能的;

印度經濟發展必須利用國際貿易、現代科技、世界資本市場所提供之機會。Ministry of Finance, Government of India, Economic Survey 1991-92(New Delhi: Govt. of India Press), p. 23; Ministry of Finance, Government of India, Economic Survey 1995-96(New Delhi: Govt. of India Press), p. 21.

坦重要的盟友,而印度則持續與達賴喇嘛保持友好關係並庇護西藏流亡政府。Jalal Alamgir,

“India’s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The Influence of Strategic Rivalry with China,” Issues & Studies, Vol. 35, No. 3 (May/June 1999), pp. 124-126.

5 例如,中國協助緬甸建設位於孟加拉灣、阿德曼海沿岸的兩港口,提供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建設

所需之技術、資金援助,並與孟加拉發展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甚至提供和平使用核能的援助等。

Harsh V. Pant, “India in the Asia-Pacific: Rising Ambitions with an Eye on China,” Asia-Pacific Review, Vol. 14, No. 1 (2007), pp. 59-61.

6 中、印分別擁有,世界第一、二多的人口,亞洲第一、二大的領土面積,以購買力而言,分別

為第二、五大的經濟體,並同樣擁有豐沛的技術勞動力。然而,中、印兩國1995 年的人均國內

生產毛額分別為481、425 美元,1980 至 1990 年均經濟成長率為 10.2、5.8%,1990 至 1997 年

則為11.9、5.9%,1990 年代貿易佔國內生產毛額之比重分別為 40、27%,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1.5、5.9%,在 1980 至 1996 年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則分別從 1、0.5%上升至 3、0.6%。

Jalal Alamgir, “India’s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pp. 125-128.

7 學界多有主張中國因素對印度國家政策之影響力者。例如,Alamgir、Pant、Batabyal、Liou 等,

其分別主張,中國因素是印度持續實施經濟自由化、調整與美、日、東協等主要區域行為者間關 係、推動東望政策、向東協、東亞經濟體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考量。總的來說,中國做為近 二十年來崛起最快速的強權,所有區域國家對其一舉一動自然是動見觀瞻,與其在經濟、戰略上 處於競爭關係的印度更是如此;因此,或許東望政策的形成、發展,對中國並無針對性,但中國 因素在印度對外政策中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Jalal Alamgir, “India’s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pp. 105-133; Anindya Batabyal, “Balancing China in Asia: A Realist Assessment of India’s Look East Policy Strategy,” China Report, Vol. 42, No. 2 (May 2006), pp. 179-197; Harsh V. Pant, “India in the Asia-Pacific,” pp. 54-71; To-hai Liou, “Asia's Response to China's FTA Strategy: Implications for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21, No. 1 (Spring/Summer 2007), pp.

224-225.

8 Sumit Ganguly and Manjeet Pardesi, “Explaining Sixty Years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 pp. 1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內部政策的應對:印度經濟、外交新路線 一、經濟自由化改革

自建國以來,印度長期採取內向的計劃經濟政策,其主要目標在於提高人民 生活水準、追求經濟成長與均富、發展成為獨立、現代化的經濟體。為了追求成 長與均富,印度採取集合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特色的混和經濟體制,除了透過一 般的財政、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干預,印度也建立龐大的公營事業系統、許可證制 度,來管制生產活動與市場交易。為了追求獨立、現代化的經濟發展,印度採取 高關稅、配額、進口許可制度來限制進口;並實施進口替代政策,扶植國內產業 發展,加速工業化,並對外資設下嚴格的限制,減少外國勢力對本國經濟活動的 參與。在僵化的經濟政策下,1980 年代以前印度的經濟成長率大致維持在 3%的 水準,這也被戲稱為「印度成長率」(Hindu Rate of Growth)。1980 年代中期拉吉 夫(Rajiv Gandhi)政府即開始實施若干經濟鬆綁政策,但收效甚微,反使政府財政 更加惡化。9

內向、僵化的經濟政策以及 1980 年代失敗的改革,使印度的總體經濟面臨 嚴重失衡;1990 年代初期,波灣戰爭的爆發以及共產集團的解體,對已然衰弱 的印度經濟造成更進一步的衝擊。1990 至 91 年間終於爆發國際收支危機,這也 成為拉奧(Narasimha Rao)政府推動新一波經濟改革的契機。10此時,總理拉奧與 財政部長辛格(Manmohan Singh)提出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措施,其中包括,削減政 府赤字、促使盧比貶值、取消出口補貼、取消多數產品的進口許可制、實施關稅        

9 關於印度 1990 年代以前的經濟發展路線與政策,請見:John Williamson and Roberto Zagha,

“From the Hindu Rate of Growth to the Hindu Rate of Reform,”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July 2002), pp. 2-8; Sunila Kale, “Inside Out:

India’s Global Reorientation,” India Review, Vol. 8, Iss. 1 (2009), pp. 43-62; 徐遵慈,〈印度之經濟發

展與對外經貿關係〉,鄭端耀主編,《印度》(台北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政治大學國

際關係研究中心,2008 年),頁 286-292; 徐遵慈,《印度與東協、韓、日、中洽簽 FTA 對我之影 響與我因應策略之研究(文件編號:1166A2)》(臺北:外交部/經濟部國貿局委託,2010 年),頁 8-12。

10 1990 年代國際收支危機是促使印度啟動經濟自由化改革的重要原因,然而,經濟改革的持續

進行,尤其是貿易、投資體制方面的自由化,相當程度是受印度與中國間政治、經濟戰略上的競 逐關係所驅動。相關討論,請參照,Jalal Alamgir, “India’s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pp. 105-1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調降計畫、取消或調降對外直接投資禁令或限制,以及取消或放寬對部分產品的 出口限制等。其目的在於,將開放、自由市場的思維引入印度的經濟體制,利用 國際貿易、現代技術、世界資本市場所提供之機會,來釋放國家的經濟潛力,促 成發展。11

國內經改的實施,某種程度上重塑了印度後冷戰時期外交政策目標、手段和 內涵。12一方面,經濟目標在外交決策中的位階上升。為了確保經濟發展,印度 對於進入外國市場、吸引外資、尋求技術援助、建構和平穩定周邊環境的需求日 益強烈,這對其外交戰略的重新定向、盟友和交往對象的選擇有極大的影響。另 一方面,經濟交往成為印度推動對外關係的一項重要工具。積極參與全球、區域 經濟平台,強化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成為印度外交工作的一大重心。

二、外交戰略重新定向

不結盟外交政策是印度冷戰時期對外政策的主軸。其於 1954 年由當時的印 度總理尼赫魯提出。在不結盟政策的框架下,印度自詡為第三世界新興獨立國家 的領導,採取獨立於東西兩大陣營以外的中間路線,力圖在兩強對峙的冷戰格局 中實現屏除外力宰制、追求自身利益的權利。此外,雖然在冷戰時期,印度始終 宣稱秉持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但1970 年代起,印度與蘇聯的關係漸趨緊密。美 中關係逐漸正常化,美國對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並助其對抗東部地區孟加拉 民族主義,導致印度的不安全感逐漸升高,逐漸向蘇聯靠攏,兩國隨後於 1971 年3 月簽署印蘇友好同盟條約,此後,蘇聯逐漸成為印度取得經濟、軍事援助以 及市場准入的重要來源。13

不結盟外交政策是印度冷戰時期對外政策的主軸。其於 1954 年由當時的印 度總理尼赫魯提出。在不結盟政策的框架下,印度自詡為第三世界新興獨立國家 的領導,採取獨立於東西兩大陣營以外的中間路線,力圖在兩強對峙的冷戰格局 中實現屏除外力宰制、追求自身利益的權利。此外,雖然在冷戰時期,印度始終 宣稱秉持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但1970 年代起,印度與蘇聯的關係漸趨緊密。美 中關係逐漸正常化,美國對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並助其對抗東部地區孟加拉 民族主義,導致印度的不安全感逐漸升高,逐漸向蘇聯靠攏,兩國隨後於 1971 年3 月簽署印蘇友好同盟條約,此後,蘇聯逐漸成為印度取得經濟、軍事援助以 及市場准入的重要來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