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東協─印度經貿關係

第一節 貨品貿易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東協─印度經貿關係

本章主要是針對東協─印度經貿關係進行討論,旨在分析 AIFTA 締約國貨品 貿易、服務業貿易與投資及其他經濟領域的表現與互動。第二、三章已分別就印 度、東協同意成立 AIFTA 的原因與考量作探討,解釋了雙方決定啟動自由貿易 談判的政治意志從何而來。其中,在政治安全戰略的考量以外,實質的經濟利得、

經濟戰略利益是驅動雙方成立AIFTA 最直接、主要的考量,也是推動、制約 AIFTA 制度性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

有鑒於此,在進入對 AIFTA 制度性發展的討論前,本章擬對東協與印度間 的經貿關係,進行補充性的說明。以下共分為四節,前三節分別檢視東協、印度 雙方在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投資與其他經濟領域之表現與互動;第四節則為 小結。希望藉以了解,東、印雙方對於 AIFTA 潛在經濟利得與損失的認知與預 期。

第一節 貨品貿易

經濟上的潛在利得與損失,是東、印雙方決議洽簽 AIFTA 的重要考量,也 是影響雙方談判立場、策略與行為的重要因素;對於東、印雙方經貿表現、互動 的認知與期待,驅動亦制約著 AIFTA 的發展。2002 年東協自由貿易區─印度擴 大投資貿易聯繫研究(Study on AFTA- India Linkage for the Enlargement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便曾提到,AIFTA 能否成功取決於六個變數,其中包括,協定夥 伴國總和市場規模、相對薪資水準;在彼此對外貿易中所占之比重;協定夥伴國 與世界其他經濟體之成本、價格差距;生產和出口結構的集中度;協定生效前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伴國對外關稅水準;協定夥伴國間貿易結構的相容程度。1

就市場規模而言,東協和印度幾乎不相上下。2002 年架構協定簽署前夕,

東協、印度GDP 分別為 5,000、6,500 億美元。2AIFTA 的成立將能整合出一個,

坐擁18 億人口,年生產總值、貨品貿易總額、FDI 流入分別高達 3.6 兆、2.5 兆、

1,200 億美元的自由貿易區。3接著,將對印度、東協以及其雙邊,在貨品貿易、

服務業貿易、投資往來,以及其他經濟領域的表現與互動,進行更進一步的檢驗。

壹、東協、印度整體貿易表現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五個東協創始會員國,自 1960 年代便採取開放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入由日本所領導的亞洲雁行模式。1990 年代,在區域生產網絡的整合下,東協國家的聯繫更加緊密,而越南等過去採取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東南亞國家也開始擁抱外向的經濟發展模式。41990 年代前 期,東協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之份額,大致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1991 至 1996 年 間,其進出口份額分別由4.71、5.06%上升至 6.72、6.35%。1997 至 98 年爆發亞 洲金融風暴,東協的出口表現受到些微衝擊,而其進口表現所受之影響則較為嚴 重。2000 在 2007 年期間,進出口表現大致持平,2009 年後則出現微幅成長的趨 勢;其中,越南所佔之份額大幅上升,泰、尼、馬雖有復甦的跡象,但仍較巔峰 時期為低,新加坡的表現大致與泰、尼、馬三國相同,但整體表現較佳。(見圖 4-1、4-2)

       

1 IIFT and MIER, Study on AFTA-India Linkage for the Enlargement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prepared for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and the ASEAN Secretariat, 2002. 轉引自,Mahamed Ariff and Lim Chize Cheen, “ASEAN-India FTA: Issues and Prospects,” in Nagesh Kumar, Rahul Sen and Mukul Asher eds., India-ASEAN Economic Relations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New Delhi, Indi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6)

2 資料來源:UNCTADSTAT Database。為 2010 年數據,以現行物價與匯率為基數。

3 資料來源:UNCTADSTAT Database。為 2010 年數據,其中生產總值、貨品貿易總額、FDI 流 量皆以現行物價與匯率為基數。

4 “The Trajectory of the Indo-ASEAN Trade: FTA and Beyond,” Taiwanese Journal of WTO Studies, Vol. 20(September 2011), pp. 1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建國以來,印度一直抱持出口悲觀主義5,其在世界出口貿易中所占之份 額也由 1947 年的 4%跌落至 1991 年的 0.2%。1991 年,印度實施經濟自由化改 革,放棄內向、計畫式的經濟體制,轉而擁抱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策略。印度進 出口皆逐漸成長。1990 年代初期以來,印度貿易表現大致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

其進出口份額逐漸由1993 年的 0.59、0.57%上升至 2010 年的 2.29、1.48%。2004、

2007 年起,其進出口所占之份額便已超越東協第二、三大貿易國,馬來西亞與 泰國,僅成為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大貿易國,而其進口貿易更於2009 年超越新 加坡成為十一個經濟體中的第一大進口國。(見圖 4-1、4-2)

圖4-1、東協十國、印度占世界出口貿易份額(1991-2012) 資料來源:UNCTAD database.

圖4-2、東協十國、印度占世界進口貿易份額(1991-2012) 資料來源:UNCTAD database.

       

5 “The Trajectory of the Indo-ASEAN Trade: FTA and Beyond,” Taiwanese Journal of WTO Studies, Vol. 20(September 2011), pp. 146.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貿易總額(億美元) 23.8 27.6 35.4 55.9 59.8 71.3 92.9 159.

資料來源: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re Database.

表4-2、印度對東協貿易餘額

1997-98 1999-00 2001-02 2003-04 2005-06 2007-08 2009-10 億美元 -4.93 -26.87 -12.33 -5.31 -6.88 -55.01 -70.62

資料來源:Export Import Data Bank, Department of Commerce, the Republic of India.

再次,顯示性比較利益(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6來分析,雙 方經貿結構的相容性,據以推測 AIFTA 對東、印整體經濟、各產業部門,所形        

6關於東協國家與印度之RCA 分析,請參照,表 4-3,以及 Sarath Chandr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TA,” MPRA Paper, No.

29279 (March 2011), pp. 6-10; Radha Raghurampatruni,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nalysis for India and ASEAN,” Sona Global Management Review, Vol. 6, Iss. 4 (Aug. 2012), pp.

7-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之機會與挑戰。

在農產、糧食、燃料與礦業等初級產品中,印度對農產、糧食之 RCA 均大 於一,表示其出口高於世界總出口,具有顯示性較利益;東協成員國中,尼、馬、

菲、泰、越等東協國家對農產和糧食之RCA 也大於一,泰、越兩國甚至高於二,

同樣具有顯示性比較利益,而汶、柬、新則遠小於一,具有顯示性比較不利益。

因此,印度的農產與糧食出口具有想當潛力,可望拓展在汶、柬、新等國之市場,

然而也須面對尼、馬、菲、泰、越等東協國家的競爭。在燃料與礦業方面,這是 雙邊貿易最大宗的產品類別,汶、尼、越等國具有顯示性比較利益,印度與柬、

馬、新、泰等國則具有比較不利益;因此,汶、尼、越可望在印、尼、柬、馬、

新、泰拓展其出口。然而,單就礦業來說,印度是具有比較利益的,因此可拓展 對東協國家之出口。7

在第二級產業中,印度對鋼鐵、化學品、製藥具有高度的顯示性比較利益,

東協則具有比較不利益;因此,在印度可對多數的東協國家出口上述三類商品。

印度在鋼鐵產品上的比較利益主要是由於其境內蘊藏豐富的鐵礦;在化學、製藥 上的比較利益則與印度在研發(R&D)方面的專長,以及發達的知識經濟有關。8至 於電信與運輸設備、辦公與電信設備、電子資訊處理與辦公設備、電信設備以及 積體電路與電子元件等五個商品類別,則是馬、菲、新、泰具有顯示性比較利益 之處,尤其在積體電路與電子元件,其享有極高度的比較利益;而印、汶、柬、

越等發展程度較低的經濟體則具比較不利益。因此,無論是東協的區域內貿易或 東協─印度雙邊貿易,馬、菲、新、泰之上述五類別產品具有相當的出口潛力。

9

       

7 Sarath Chandr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TA,” p. 6

8 Radha Raghurampatruni,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nalysis for India and ASEAN,” p.

8. 9 Sarath Chandr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TA,” pp. 6-9

資料來源:WTO database. 轉引自 B.P. Sarath Chandr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TA,” MPRA Paper, No. 29279 (March 2011), p. 7.

       

10 Sarath Chandr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TA,” p. 9; Radha Raghurampatruni,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nalysis for India and ASEAN,” p.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關稅水準方面,印度的關稅水準是遠高於東協經濟體。東協對印度進口品 所課徵之關稅,無論加權、未加權者,基本上相當接近平均最惠國關稅率的水準,

也就是說,印度在東協市場中所面臨的關稅障礙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產品相差無 幾。(見表 4-4)由於東協經濟體在雙邊貿易中所面臨之關稅障礙遠高於印度,因 此,協定簽署後,東協經濟體在市場准入上的獲利機會將較大。

表4-4、1998 年東協六國、印度進口關稅率 經濟體 平 均 最 惠

國關稅率

來自東協進口品平均關 稅率

來自印度進口品平均關 稅率

未加權 加權 未加權 加權

汶萊 2.1 22.4 17.3 5 0.8

印尼 11.2 23.3 22.7 8.9 2.5

馬來西亞 10.2 29.6 28.7 10.3 1.2

菲律賓 9.7 25.4 20.9 12.8 19.1

新加坡 0.4 24.7 27.6 0 0

泰國 22.5 23.7 33.5 21.1 8.3

印度 30.1 22.4 17.3 5 0.8

資料來源:Ariff and Lim, “ASEAN-India FTA: Issues and Prospects,” p.75.

本文依序檢視了,東協、印度的市場規模、雙邊貿易總值及其占各自對外 貿易之份額、貿易餘額、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以及關稅水準等,來探究東協─印 度的貨品貿易關係。1990 年代初期以來,雙邊貿易快速成長。不過東、印雙邊 貿易存在著不利於印度的不對稱性,首先,對印貿易在東協對外貿易中所佔之份 額遠低於東協在印度貿易中所佔之份額;其次,印度對東協貿易長期呈現龐大貿 易赤字;其三,印度關稅水準片偏高。因此,就經濟標準而言東協其實並非印度 的 FTA 理想夥伴;而這三項雙邊貿易的特徵使印度在雙邊貿易自由化的談判和實 施上,面臨較大的壓力。此外,比較利益分析則顯示,印度在鋼鐵、製藥、化學 產業具有拓展出口潛力,東協則在電子機械上具有拓產出口之潛力,但雙方在農 產和成衣產業的將出現激烈競爭。接著,將進行關於東協─印度服務業貿易的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論,以了解隱含於AIFTA 中之服務業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