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習成果論文報告,2001),頁:3。

第四節 排灣族的體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111

由此可推測,從平地來的排灣人,如 Giling、Kachiarepan、Pachialjinuk 家等 有如是 Masaisai(馬賽賽)小島移居的人,其後子孫移到高雄下淡水溪一帶,之後 再南下到 Paumaumauq 地區,與 Cimo(箕模)部族相融合成生活。

第四節 排灣族的體系

排灣族內是由 Laval(拉瓦爾)、Vutsul(布曹爾)、Cimo(箕模)、Panapanayan(巴 納巴納央)、Muqami(姆阿美)等部族所組成的,每一部族除有其神話起源之外,

他們皆有主要的宗家系統來分辨彼此的異同性。例如 Laval 部族,有魯凱族的色 彩元素在他們的生活上表現。Vutsul 部族最晚形成,所以,他們的發展是居於 Raval 與 Cimo 兩部族多元文化相融論的結果。而 Cimo 部族,原本就是排灣族的 主體,他們祖先遷徙發展的結果,才形成其他四種不同的部族。有如與卑南族文 化合成為 Panapanayan(巴納巴央)部族;與阿美族文化合成為 Muqami(姆阿美)部族。

因此,以上之論述,是認識排灣族社會很重要的基礎。

筆者為使排灣族內分類的清楚,根據各部族昔古核心部落發展的結果,如 Laval(拉瓦爾)部族是以 Tavalan 之地、Vutsul(布曹爾)部族是以 Tjusepiyoma、

Kasepaiwan、Kasepadain 等地、Cimo(箕模)部族是以 Kalacimocimo、Saliyaliyan、

Chianamaq 等地、Panapanayan(巴納巴納央)部族是以 Tjuavalji、Katipul 等地、

Muqami(姆阿美)部族是以 Valangau(馬蘭)、墾丁等地為其發展的發祥地,來分別 列出如(表 2-4╱頁 112)的內容,讓排灣族經過部落歷代演變後,仍可追溯掌握其 後代子孫的發展的動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113

部落與北里、大王、香蘭、

金崙等村及大溪部落部分;

達仁鄉:安朔村及南田、新 化村部分。

Panapanayan (巴納巴納央)

Tjuavalji(大王) Kanadung (金崙)

Parauran(香蘭)

位居太麻里溪以 南沿海至大武溪 以北之地區。

(註:本部族除講 排灣語外,其生活 表現完全卑南 化。)

太王、金崙、北里、香蘭、

大鳥等村落部分。

Muqami (姆阿美)

Tjuavalji(永靖) 泗林溪以東,桃花 溪觀音鼻以南之 部分地區。(註:

本部族除仍會說 阿美語外,但以排 灣語為主要語 言。其生活慣習完 全排灣化。)

牡丹鄉:旭海;滿州鄉:響 林、九棚、永靖等村及港口、

八瑤、泗林等村落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114

根據以上所論的基本概念,筆者進行田野調查與文獻探討的研究結果,發現 每一個部族都有主要的體系帶領遷徙與發展,使其部族內有再次的合成文化而改 變原有的社會狀況,例如北排灣的 Sepaiwan(下排灣)之地後來又成為 Vutsul(布曹 爾) 與 Raval(拉瓦爾)等部族會集的地方,同樣地,Kaviyangan(舊佳平)與

Jaljaavus(舊來義)等地分別成為 Raval(拉瓦爾)與 Cimo(箕模)部族與 Vutsul 與 Cimo 等部族發展的轉捩點。

在排灣族的部落社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其發展與變化,所能提出且具代表 性的地方是如(表 2-5╱頁 116)恆春地區的發展歷程,如其先由 Likim(排灣族的古 名)、Valis(阿美族的古名)、Sizol(卑南族的古名)、Ngerel(小矮人)等民族的共居合 成,使到洪水時期,當台灣佈滿水患之際,他們祖先們分別逃亡到各處避難,使 各族自得求生,繁衍後代子孫。後來,經歷了數百年,他們的後代子孫在 Panapanayan 之地匯集融合,使此地成為原住民族的發祥地。後到 900 年前,他 們的祖先在 Saliyaliyan 之地建立 Lovaniyau、Arangiyan、Mavalyo 等三大宗家,其 中 Likim 族的 Lovaniyau 宗家,則往恆春地區遷徙,使太麻里溪以南沿海到恆春 上下部落者,形成排灣族的原始民族,稱之為「Cimo(箕模)部族」。後來,該族 如(圖 2-6╱頁 118)與魯凱族相融共居形成 Laval(拉瓦爾)部族;繼之,Laval(拉瓦 爾)部族與 Cimo(箕模)部族相融共居形成 Vutsul(布曹爾)部族。然此族群關係的現 象發生,筆者以如表:恆春地區族群演變的模式來觀察,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發展 的因素與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115

圖 2-5 Cimo(箕模)部族形成新部族的關係圖

Panapnayan 支系 Paqaluqalu 支系 Bangkucunga 支系

Laval 支系 Cimo(箕模)主系 Vutsul 支系

Muqami 支系 馬卡道族 Makadau 支系

註:族群關係的對稱,筆者以排灣族名未形成前之對稱,排灣族內的族群,以太麻里溪以南沿海至恆春地區,Cimo(箕模) 部族為主要的部族,其他如 Laval、Vutsul、Muqami、Panapanayan、Bongkucunga、馬卡到等皆與建立族群關係後而形 成地區性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