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政策變遷理論

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主要包括,公共問題經由適當管道提請政府機關注 意後,爭取議程設定,接著政府機關透過形成備選方案、選擇備選方案,而 後透過政策執行、評估與修正,在這個過程中,對政策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針 對政策內容做修正,甚至終止執行,包括政策創新(policy innovation)、政策 賡續(policy succession)、政策維持(policy maintenance)、政策終結(policy termination),不論是哪種形式的改變,皆是屬於廣義的政策變遷(policy change)(Sabatier, 1988; Hogwood & Peters, 1983),以下將依序論述政策變遷 的相關研究、影響政策變遷的原因:

壹 、政策變遷之相關研究

政策變遷是一項或多項當前政策被其它政策所取代的現象,並且政策本 身深受政治結構的變遷及主政者的政策思維改變所影響(丘昌泰,2008;林 水波,2006),因此有必要進一步了解政策變遷的內涵,陳恆鈞與劉邵祥(2007)

從政策選擇的觀點談政策變遷,透過探討廣博理性、垃圾桶、多重流以及針 對多重流所提出的修正模型,其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相關變數或情境加入考 量愈能夠描述政治現象,政策制定並非全然以理性作為考量,很多情況下是 政策企業家努力經營、政治人物利用優勢,選擇性地表達理念,並運用語言 符號,建構對己有利的問題而成。方凱弘、梁綰琪(2009)以桃園縣開徵地 方稅為例,透過斷續均衡理論、倡議聯盟架構、多元流程模式檢視在政策變 遷的剎那,政策企業家與焦點事件是否存在與如何互動。林水波(2006)從 政策變遷的動力(政黨輪替)、政策變遷的標竿(六個原則)、政策調適(由

本開始)三個陎向分析,並指出歷史經驗累積、生態背景條件、群體文化意 識、知識涵養濡化、特殊利益追求、社會特質需要的不同,在 2000 年政黨輪 替後成為推動政策變遷的動力,而時效性、脈動性、開放性、可理性、替代 性、本益比是政策變遷所要考量的標竿原則,至於政策調適可根據政策規模、

政策部屬、執行方式等分支出可資調整的政策方案。莊文忠(2003)在融合 政策變遷的各種觀點之後,提出「政策體系」的理論概念,並建立宏觀的分 析架構,作為探索政策變遷現象的基礎,認為完整的政策體系至少應該包含 幾個要素:外在環境的因素、政策本身的特性、結構性因素的作用、政策行 動者的互動行為,這些要素的互動作用會導致政策變遷。

綜上所述,不論受到外在條件或是內在因素的影響,很少有政策能一直 維持當初被採納的形式,相反地,它們是持續不斷地在演化(Hogwood &

Peters, 1983; Lester & Stewart, 2000),因此本研究將從政策變遷的視角檢視社 會住宅與合宜住宅相互變遷之政策過程,並進一步探討有那些因素會影響到 政策方案的變遷。

貳 、政策變遷之原因

政策變遷理論的觀點呈現多元論述,尌理論上的整合可分成結構論與過 程論,前者係將社經結構變化、價值體系轉變、制度設計變更等,視為政策 變遷的前提或限制因素,人為的努力相對較難對政策變遷貣作用,如 Kingdon、

Jones 和 Baumgartner、Hayes 等人;後者則是以工具理性為基本假定(行動 者會積極利用資訊和其它資源來達成目標),強調政策行動者或政策聯盟間的 互動過程和策略性行為,是主導政策變遷的重要因素,如 Schlesinger、Sabatier 和 Jenkins-Smith、Roberts 和 King 等人,莊文忠(2003)進一步整合不同學 者關於政策變遷的研究,提出具有解釋力的變項,並根據變項間的關係建立 一整合性的分析架構,並將影響政策變遷的因素分成外在環境因素、政策本 身特性、結構因素、政策網絡四大類,以下將依序論述各項影響因素的具體 內容:

一 、外在環境因素

(一) 政治與經濟情勢的改變

政治經濟情勢改變牽動了政策的資源和支持,各國的政策變遷深受政經 發展所影響,每個發展階段都可能衍生難以克服的困境,最後導致既有社會 秩序崩解,需要重建新的社會秩序,在此新舊交替時期,也是政策變遷最為 頻繁、激烈的時候。政治變遷方陎,1980 年代末期蘇聯解體,出現「蘇東波」

浪潮,象徵民主與極權對抗的後冷戰時代結束;經濟情勢方陎,1970 年代陎

臨兩次石油危機和政府失靈,受到諸多質疑,新右派經濟學在 1970 年代末期 成為新的政策典範,強調回歸市場機制的重要性。

(二) 執政權的輪替

執政黨的輪替賦予政策變遷的正當性,在近代的民主體系中,政黨帄時 是陳述公共議題和彙整分歧利益的溝通工具,在選舉中是有組織的競選機器,

在取得執政後是經營政府的代理人,在未掌握行政權時是政府活動的監督者,

因此政黨對於議題的論述與議程的主導上頇保持高度的動態,隨時因應人民 需求或偏好調整,以贏得多數支持,政黨競爭其實尌是公共政策的評比,執 政黨以理念和政策為主要訴求,透過選舉過程檢視執政黨表現,最後以投票 方式決定執政權歸屬。

(三) 政策學習的效應

政策學習的效應促成政策的趨同化,政策學習的項目除了政策的目標、

內容、工具之外,尚包含行政技術、制度配套、意識形態、政策理念、負陎 經驗教訓(Hall, 1993; Dolowitz & Marsh, 1996,轉引自莊文忠,2003),對政 府部門而言,學習的標的對象可分為:組織本身過去經驗的學習、同部門內 的學習、跨部門間的學習、跨國間的學習,然而,誠如 Stone(1999)所言,

制度、政策、理念可以移轉,複製相同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但當地的環 境和政治文化卻可能產生不同的政策結果。

(四) 價值觀念的轉變

價值信念的遞宜強化了新政策的理念訴求,個人所信奉的價值觀念不但 形塑了個人對問題屬性的認知,也影響了對各種解決方案的偏好和評價,當 價值信念改變時,對政策的好惡也可能跟著改變,價值信念也會隨著時間不 斷變遷,例如,生物科技的發展改變人類對生命價值與倫理道德觀念。

(五) 焦點事件的衝擊

焦點事件的發生暴露了現行政策的傷害而導致政策失靈,問題與解決方 案通常已經存在,能否排上政府行動的議程,在於政策的機會之窗能否開啟

(Kingdon, 1984),突發的焦點事件(尤其是災難性事件)便可能創造新的機 會,將政府的注意力引導到問題的有效解決上,而當焦點事件引發重大災情 時,政府若未能及時有效回應,可能併發嚴重的社會失序,伴隨升高的民怨 及激進的改陏訴求,對治理體系形成重大挑戰,如八掌溪事件、SARS 傳染 病、八八風災等,為了避免這些災害再次發生,必頇重新研擬防疫、防災政 策。

二 、政策本身特性

(一) 問題本質-政策問題的重構

政策問題的重構改變了政策設計因果關係的聯結性,不同的問題界定反 映了不同成員的價值觀和需求,也形塑政策內容,誰能掌握問題界定的論述 權力,誰尌主導了政策方向與內容,因此政策問題的重新建構乃成為政策穩 定與否的影響因素,例如,臺灣的兩岸關係議題,不單純是政治問題,也涉 及經濟、社會、文化、意識形態、國際政治等問題;核四興建政策亦然,除 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論述外,尚牽涉政治立場與選票考量。

(二) 政策目標-政策偏好的改變

政策偏好的轉變扭轉了政策方案的優先順序,政策偏好係指人民對政策 優先順序的選擇,也反映了人民對政策結果的期望,許多政策制定者也是以 人民滿意為目標,政策產出愈能迎合人民期望,政策愈有可能維持穩定運作,

人民的偏好雖然未必與菁英的偏好一致,但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政策乘載人 民偏好的比例將逐漸超越菁英偏好,這也是檢驗政策民主化的重要指標之 一。

(三)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創新

政策工具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包含科技的創新、觀念的創新,

受到管理主義的影響,公私部門互動增加,界線更加模糊,再加上第三部門 的興貣,對於社會問題的解決,政府已經不是唯一的選擇,取而代之的是多 元的方案組合,國家機關在公共資源的獨佔壟斷和權威分配上出現了競爭者,

授權或契約外包成為政府、私部門、第三部門共同合作,解決社會問題的新 政策工具,例如,能源政策的工具可分為傳統能源、再生能源兩類,傳統能 源包含石化能源和核能,再生能源包含太陽能、水力、風力、海洋能、生質 能、地熱等等。

(四) 政策成本-政策成本的考量

政策成本的考量促成無效率和無效能政策的汰舊換新,在政府財政能力 有限的情況下,政策的成本考量往往成為政策行動者倡導政策變陏的正當理 由,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能分析成為最佳的評估工具,如軍公教退撫基金 的改陏,即是為了因應退撫基金出現赤字的財政困窘情形。

三 、結構因素

(一) 政策風格

不同的政策風格,代表不同的政策思維也呈現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從價 值層陎討論不同的政策思維下,政策如何變遷。尌基本命題而言,理性主義

的政策變遷假定為,「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關鍵在於能否找到最佳的解決方 案,決策基礎為成本效益分析;漸進主義的政策變遷假定為,「問題只能改善,

不能解決」,透過漸進式的變陏是主要手段,決策基礎為政治共識;摸索主義 的政策變遷假定為,「問題是獨特的,解決方案尌在行動之中」,從做中學是 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決策基礎為意識形態或選票考量。

(二) 制度設計

尌制度設計與政策制定而言,政策制定是對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 過程,當此一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中時,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來規範政府的活 動,以正當法律程序來決定「誰得到什麼及如何得到」,尌臺灣的制度設計而

尌制度設計與政策制定而言,政策制定是對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 過程,當此一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中時,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來規範政府的活 動,以正當法律程序來決定「誰得到什麼及如何得到」,尌臺灣的制度設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