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在每段不同體驗象限探討的同時,除了將理論與事實相互印證,也激發筆者 於每個環節中的不同省思和對台灣節慶的想法,在此分三個部分闡述。

3-1 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的節慶缺點與改進建議

在探討娛樂體驗時,儘管官方籌辦了許多活動及表演,受訪者的視聽享受主 要來源卻不是官方單位,而是路上的扮裝角色和各種即興演出,例如受訪者 Jill 就認為她行前雖然在官方網站上看到每日眾多的行程和活動,但她認為她預期會 看到很多扮裝的人就已足夠。在訪談過程中,筆者不僅一次聽到受訪者表示並不 重視官方活動的言論,除了 Kai 認為官方活動辦的還不錯、Elven 覺得遊行很酷 之外,其他受訪者不是沒參加就是覺得活動並不吸引他們,沒參加的原因主要是 活動時間不能配合及搞不清楚活動內容,像是受訪者 Lauren 表示活動場面人潮 太多極混亂難以追尋活動行程,受訪者及 Ili 則是認為缺乏交通和秩序管理,活 動舉辦在聖馬可廣場的半開放柵欄空間,不需進入也能夠看到活動內容因此降低 了購票進場的意願,因為隔著不高的柵欄也能窺看活動情況,另一方面即使購票 入場也因管理鬆散、場面混亂而無法得到應有權益,如同受訪者 Elven 的遭遇就 是隨票附贈的飲食卻還是得要用買的才能取得。此外不參加活動還有最重要的因 素就是語言障礙,受訪者 futari 指出主辦單位雖有試圖在主持時先講義大利文再 接著用英文,但是常常會忘記用英文解說或者是三句義大利文後才補充一句英文,

所以儘管活動氣氛很不錯但卻無法理解活動內容及進行方式。

筆者在實際參與期間,發現同行旅伴也有同樣的情形,他們並不特別熱衷追 隨官方活動的進行時程,而是在如果有經過活動場地時才進行查看,若人潮太多 無法窺之一二時,他們也認為無所謂、往別的地方走就好,有較多的參與反而是 夜間的音樂會,雖不懂語言也不認識歌手或 DJ,但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在夜 色中看著舞台上的扮裝舞者,跟著群眾一起搖擺、享受音樂和氣氛就已足夠。綜

- 114 -

合上述,官方和觀光客皆十分重視節慶娛樂體驗的部分,但官方提供和民眾需求 中間似乎有些距離,筆者認為多彩多姿的官方活動在此節慶中並非不重要,而是 觀看扮裝人群也同樣精彩甚至更精彩,所以對觀光客來說能參與活動當然是很好,

但卻不是觀光客的首選,若因時間、內容、人潮混亂等因素而無法成功參與活動,

他們可以有很多其它同樣有趣的替代方案,除了觀看四處遊走的扮裝人潮,他們 會在廣場周邊透過花神咖啡館的櫥窗想像舊時場景、發思古之幽情,也會遊走島 上各處探看美麗風景和個性小店,甚至會到周邊的小島體會不同的節慶氛圍,這 些都構築了整個威尼斯嘉年華的豐富與多元,即便沒有參與主辦單位的活動,也 有其它諸多選擇能夠互為替代,相對地官方活動對觀光客來說就不是那麼地不可 或缺及不可取代。

在訪談過程中筆者詢問受訪者對嘉年華的整體印象,雖所有受訪者皆認為威 尼斯面具嘉年華是一成功節慶,對其中的活動及氣氛多數持正面意見,像是受訪 者 Kai 就認為官方活動辦的還不錯,但他希望能夠再有一些更有趣的東西,例如 最佳造型競賽參賽者可做一些符合扮裝特質的表演。正面意見雖多,但受訪者仍 提出一些可以改進的方向及缺點,尤其是針對官方舉辦單位的想法甚多,諸如以 下缺點:

(1) 交通動線和秩序混亂、票券難以取得。

(2) 活動行程表宣傳不足、即使知道有活動也不知何時參加。

(3) 入場購票場面混亂、人員缺乏妥善管理。

(4) 活動主持英語化不足、觀眾面臨高度語言障礙。

在受訪者的節慶觀感中,官方活動的不完美對整體節慶而言仍是瑕不掩瑜,節慶 本身的凝聚力使扮裝人潮聚集並有精彩的各式展演,是觀光客主要造訪節慶所要 看到的,至於其他部分則是其次,頂多是這個節慶的附加價值。筆者觀察到的現 象也是如此,對台灣觀光客而言,能夠身歷其境、置身於節慶之中觀看扮裝人潮 是第一要務,觀看各式活動當然是好,但都被當做此行的額外收穫,既是額外的 當然也就不會對此加以苛求。筆者自身主觀觀察和受訪者印象是相符的,尤其對 上述缺點中的第 2 項體會最深,因為活動節目的宣傳小冊只在聖馬可廣場中的服

- 115 -

務中心才可拿到,活動節目的海報也只在服務中心外牆上張貼,若非特意搜尋資 料實難發現,當然也可以在當地隨時上網查看,可是筆者並無行動式的隨身上網 裝置,在活動節目完整資訊的取得上自然有所困難,相信對許多觀光客而言也是 如此,因人潮眾多而產生的混亂情形在這場景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活動 節目的宣傳和進行方式卻是官方能夠加以改善的,若是能廣為宣傳例如將節目表 投射在舞台的電視牆,同時也加強人員和秩序管理、活動主持的英文口說輔以電 視牆說明大致活動內容,想必節慶的娛樂體驗和教育體驗會更加豐富且深刻。

3-2 台灣的節慶環境之參考與借鏡

台灣人注重吃且會特別注意飲食特殊性,例如在當地食物的部分,受訪者 Elven 很明白自己在節慶時對當地食物及咖啡的消費並不是只有節慶時期才有的,

而是包含在整個城市、整個地方之下與節慶並存的,在威尼斯的飲食更深層的意 義是對義大利食物消費的體現,節慶中的飲食不是威尼斯才有,而是整個義大利 意象的範圍。對筆者訪談人及同行旅伴而言,去異地吃異地的代表性食物是他們 觀光經驗中重要的一部分,顯示出對台灣觀光客而言,飲食體驗是他們觀光實踐 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飲食的全球在地化,台灣觀光客在 台灣就已先行吃過很多異鄉的食物,為了印證同與不同、道地與不道地及是否更 加美味,仍會依其事先有的飲食印象去行使觀光實踐,並會在這樣的過程中自我 演譯、解讀,發現異地食物不符原本預期時,會認為應是台灣食物有依台灣人口 味做改良或是剛好不合自己胃口,而不會因此否定異地食物或在日後拒絕嚐鮮甚 至影響旅遊心情,像受訪者 Kai 就說,即使東西難吃也不會影響他對那段旅程的 整體感受,也就是說負面的飲食經驗通常不會影響到台灣觀光客對那個地方的觀 感,但此處的寬容強調的對象是異國食物。另方面,飲食的全球在地化意謂著觀 光客也能在異鄉吃到家鄉食物,但對台灣觀光客來說,他們不會在異鄉尋求中式 食物的飲食經驗,因為他們普遍認為,都已經來到遙遠的異地,還要吃原本在台 灣就有、口味熟悉的東西、又要花比在台灣更昂貴的金額,是十分不值得的。由 此也看出台灣觀光客對旅遊時異地飲食的堅持,「既然來了就要體驗看看」的心 態讓他們不會在異鄉尋求熟悉的家鄉食物,認為中式食物是給「外國人」吃的,

- 116 -

口味也必定是為了符合當地需求而有所更改,餐廳擺設及以刀叉為食器都是配合 外國人的飲食習慣,也就自然不會成為他們觀光旅遊時的首選。

由上述的飲食方面舉一反三,不僅只在飲食方面,台灣觀光客的首要要求是

「新奇感」與「特殊性」,正如本研究所得的結果,因此台灣日後的節慶發展除 了結合當地特色和人文精神、重視複合式體驗,還必須改掉同樣的紀念品整個台 灣都買的到的特性。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威尼斯面具嘉年華,面具在威尼斯是不 論任何時節都能夠買的到,只差在節慶時種類較多、觀光客需求大罷了,雖然威 尼斯面具嘉年華在受訪者眼中不約而同的評價都是個成功的節慶,但受訪者 Elven 也曾直接述說他認為面具節實在太商業化了,也不過就如此而已,他並不 會再想去第二次。但為何時至今日這節慶依舊如日中天、每年皆受萬眾注目呢?

或許正如孫守仁(2002b:84)所言,威尼斯嘉年華飽受商業化、世俗化的嚴苛批 評,面具、華服、古典時光所構成的水都嘉年華質素,心態上依舊未曾些許改變,

人們掩飾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透過面具,透過威尼斯,透過嘉年華。到訪的 觀光客依舊希望在這節慶中能夠親自扮裝、親眼目睹各式假面,以及消費附著於 節慶的歷史及文化,感受不同的生活脈動。回歸台灣節慶,或許少了「消費附著 於節慶的歷史及文化」這部分,才是台灣節慶普遍無法有顯著成效的原因。

將面具節借鏡於台灣節事活動的舉辦,受訪者 Kai 和 Elven 都表示,台灣沒 有類似的活動所以無從置喙,這樣的國際知名度和規模都是台灣無法望其項背的,

整個城市在某段時間全心投入大型節慶活動,同時依附著城市特有的人文歷史,

在台灣實是難以推行也沒有可供發揮的時空背景。Elven 認為若要發展類似活動,

除了大型的共同節日-農曆新年之外,可能只有從原住民的豐年祭活動著手,即

除了大型的共同節日-農曆新年之外,可能只有從原住民的豐年祭活動著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