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字本質與特點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漢字教學理論

一、 漢字本質與特點

王玉新(2000)提到這三個基本的理論已涵蓋整個漢字的研究,而其中最 重要的就是漢字的性質,或稱作漢字觀的認識。那漢字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文 字呢?蘇培成(2001)對於漢字有這樣的看法,他認為「正確地認識一種文字 的性質,是正確地解決有關這種文字的種種問題的基礎。」

(一)漢字本質

我們可以從不同年份的學者來認識漢字究竟是屬於哪一種的類別的文字。

首先呂叔湘(1987)按照語言文字把世界上各種不同類的文字分成三類:

1. 音素文字,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素,又稱為音位。像拉丁字母的代表如 英語、法語等等,斯拉伕字母的代表如俄語、保加利亞語等。

2. 音節文字,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節,就是輔音和元音的結合體。像日語 的字母(假名)、阿拉伯語的字母。

3. 語素文字,它的單位為字,而不是字母,字是有意義的。漢字是這種文 字的唯一代表。漢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的結合,只有漢字是形、音、義 三結合。

隨著趙元任(1950)提出漢字是語素文字。他認為「用一個文字單位寫一 個詞素(語素),中國文字是一個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周有光(1957)的論 證認為漢字為意音文字。他指出文字記錄語言的三種基本方法為表形、表意和 表音,並把世界文字發展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從形意階段到意音階段再到拼音

文字階段。尹斌庸(1983)表示「一個漢字基本上代表一個語素。從語音上來 說,一個漢字也表示一個音節。綜合上述的理由來看,可以把漢字定名為音節—

語素文字。這名稱也洽好地反映了漢字的本質及特點。」

朱德熙(1999)在研究當中,也贊同語素文字的看法,他認為:「文字是記 錄語言的,就漢字跟它所要記錄的對象漢語之間的關係來看,漢字代表的是漢 語裡的語素。」,所以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張玉金(2000)也表示不應把漢字 歸類為音節文字,而應該把漢字歸為語素文字的三個理由:

1. “音節文字”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含義,這種文字裡的一個符號記錄語言 中的一個特定音節。

2. 記錄聯綿詞、外來詞中的音節的漢字常常被改造而賦予意義。為要增添 提示意義的意符,如聯綿詞的書寫形式:“繽紛”、“徘徊”、 “躊躇”;選 用解決的外來詞詞義的漢字書寫音譯的多音節外來詞,如外來詞的書寫形式:

“邏輯”(Logic)、“維他命”(Vitamin)、“模特兒”(model)。

3. 給一種文字體系定性,往往看這種體系裡的絕大多數基本單位表達語言 中的何種要素。

蘇培成(2001)認為文字的基本單位是指文字體系中能和語言成分相對應 的最小的單位。漢字的基本單位是單字,一個個的單字記錄的是漢語裡的一個 個語素,因此漢字是屬於語素文字。

龔嘉鎮(2002)指出拼音文字的字母記錄的是不能區別意義的音素,漢字 的方塊字記錄的是與音義結合的語素。漢字是根據音義的意音文字,是方塊形 的單音節語素文字。

綜合以上關於漢字性質的看法,不同年份的學者們按照不同的標準對漢字 的性質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闡釋,有些想法相輔相成;有些想法不相對立,也有 些富有創造性的觀點。但總體來說,依據學者們的觀點來分析漢字性質的看法 主要有: 漢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同時也是一種表意性質的語素文字。

(二)漢字特點

上文提到,漢字是屬於語素文字的一部分,其實漢字曾經也是一種帶有悠 久歷史最獨特的文字系統。(戴汝潜,1999)提到漢字存在於世界上已有五千多 年歷史,其一直堅守著表意的特點,是唯一有著構形系統的表意文字,而漢字 也是一種與拼音文字完全不同類型的文字系統,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為漢字 的音、形、義統一,由單字所組成的詞大部分多為雙音節,只有少數的聯綿詞 和音譯外來詞是多音節等等。

筆者印象中從小開始學漢字的時候,老師最初是以圖形文字或作“象形文 字”開始講解,後來上中文課才慢慢開始認識漢字不同階段的演變:從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漢字經過漫長的過程中,不 斷地在變化和轉變。而漢字的特點也從不同的學者的理論中有著不同的做法。

蘇培成(2001)認為漢字的特點是指漢字與其他文字的不同之點,主要是 與拼音文字的不同之點。文字的性質和它的特點有密切的關係,文字的性質是 根本,特點是由性質衍生出來。漢字作為語素文字,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

1. 漢字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個的字,這些字都是單音節的。和漢字相對應的 漢語單位是語素,用單音節的漢字來記錄單音節的漢語語素。詞和詞之間既不 分寫,雙音詞和多音詞的內部也不連寫,意思是指漢語中的聯綿詞是不分寫的,

但大部分的雙音詞均可分寫。

2. 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正因為漢字有義,如「衣」和「醫」同音卻不 同意義。因此它的形體負載着較多的文化因素,這也是與拼音文字不同的地方。

3. 漢字有較強的超時空性。因為漢語語素意義的變化比語音的變化慢,也 就是字義的變化比字音的變化慢。

4. 漢字字數繁多,結構複雜,缺少完備的表音系統。現代漢語的通用字就 有 7000 字,而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 26 個。數量繁多在學習和使用上都增加了 困難,對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也十分不利。從形體說,漢字的線條構成筆畫組 合為部件,部件再組合為單字。

5. 漢字用於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較為困難。世界進入現代化時期後,文字 工作實現了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這對科技、教育和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而 拼音文字在電腦上和網絡上做信息處理會較為方便。

6. 漢字用於國際文化交流比較困難。漢字的國際流通性比較弱,就國際上 來說只有日本和韓國還在部分使用漢字,再有就是海外的華僑和華裔。漢字和 拉丁字母的性質很不相同,要讓拉丁字母的科技術語和人名地名變為漢字,需 要經過翻譯。

宋業瑾、賈嬌燕(2003)概括漢字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字數繁多。漢字數量很多,導致學習和使用漢字會比較表音文字要困難 得多。

2. 字形結構複雜。漢字的基本筆畫有橫、豎、撇、點、折五種,基本筆畫 加上變化筆畫可以組合成數百形體各異的獨體字,而獨體字跟獨體字組合,又 可以生成很多的詞彙。

3. 漢字的讀音與字形的聯繫不像表音文字那樣緊密。雖然占漢字絕大部分 的是形聲字,但到今天形聲字的聲旁已多數不能準確表音。

4. 形象性、藝術性強。漢字是方塊字,圖像性很強,又具有表意功能,對 人的視覺刺激比表音文字強得多,且容易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以上兩篇文獻中,學者們都一致認為漢字的特點是同樣具備字數繁多、字 形結構複雜、讀音也不像表音文字一樣緊密的特質,所以本研究會按照兒童初 級的程度,並採取簡單及趣味性的單元活動來吸引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