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之背景

第二節 研究問題之背景

一、新移民子女的語言能力、學業與適應問題

新移民子女父或母的母語並非中文,可以想像他們因家庭語言環境,而有 可能發生學習或適應上的問題。外籍配偶來台前通常沒有學習中文發音的完整 管道,孩子與母親互動,連帶使得他們的孩子發音不正確,說話帶有口音腔 調,導致被同學取笑,或語言遲緩的問題。新移民子女可能面臨了:①被種族 歧視、標籤化;②無法自我認同、缺乏自信而感到自卑;③語言學習、語言結 構較差,常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學齡前就發生學業適應問題12

在教育現場的新移民子女,家庭語言環境究竟對他們的學業表現、學校適 應等情形有何影響,國內的大型實證研究尚不多,只有 2005 年教育部曾對外籍 配偶子女學習狀況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查13,其他多是零星的抽樣調查或報章雜 誌的報導,以下簡要整理之:

(一)新移民子女的語言能力

外籍配偶的中文能力,是否會影響到其子女的國語聽、說、讀、寫能力,

導致新移民子女語言發展遲緩、說話不清楚等不利學習的情況,國內的教育研 究與報導,受限於統計規模,並無法得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定論,各種研究的 結果似乎也有歧異。

有部分研究指出,外籍配偶往往因為中文的學習困難,而無法帶孩子閱 讀、認字、教導日常用語、正確的發音及學校課業的輔導14;2006 年的一份研

12 蔡榮貴、黃月純,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第 626 期,2004 年 4 月,

34-36 頁。

13 此調查係以 93 學年第 1 學期分布於全國 2,232 所國小之東南亞籍配偶子女人數,計 2 萬 4,359 人為抽樣母體,在抽樣誤差不超過 0.02 及信賴度至少 95%,採截斷抽出法抽出學校 281 所、樣本學生數 7,159 人進行調查。教育部統計處,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 查報告,21 頁。網址:

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others/%E5%A4%96%E7%B1%8D%E9%85%8D%E5%81%B6%

E5%B0%B1%E8%AE%80%E5%9C%8B%E5%B0%8F%E5%AD%90%E5%A5%B3%E5%AD%B8

%E7%BF%92%E5%8F%8A%E7%94%9F%E6%B4%BB%E6%84%8F%E5%90%91%E8%AA%BF

%E6%9F%A5%E5%A0%B1%E5%91%8A.pdf(最後瀏覽日:2013 年 12 月 24 日。)

14 鄭琹之,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口語能力的原因,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 期,2007 年 6 月 15 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54.htm(最後瀏覽日:2013 年 12 月 24 日。)

4

究顯示,外籍配偶子女相較於本國籍配偶子女,在語文方面有顯著落後的情 形,語言能力較弱的原因,係因為父親要出門工作,由國語能力不好的母親照 顧小孩此一家庭環境導致15;教育部的調查更發現,外籍母親語言溝通能力與 受訪學童之語言發展具有密切關係,母親國語溝通能力很差者,孩子語言發展 遲緩的比率高達 24.1%16

至於大陸籍配偶,雖然與我國口語溝通上沒有困難,但大陸與台灣的拼音 系統不同,國字也有繁簡差異,而國小低年級的家庭連絡簿大都以注音符號抄 寫,使大陸籍母親在親師書面聯繫及子女課業教導上,與外籍配偶面臨類似的 困難及障礙17

在學齡前階段,有研究發現新移民子女在語言表達上有發音不標準、口語 表達不清及識字量不多等問題,證明新移民背景幼兒在語文學習上,會產生一 些學習困難;這些語文學習上的問題,多半並非幼兒本身的能力導致,而是家 庭資源不足或主要照顧者未能營造一個的良好對話環境18。不過,當新移民子 女進入幼稚園後,經由老師教育行為的介入,說話清晰度會逐漸改善,年齡越 大,外籍配偶所生幼兒與本國籍幼兒的說話清晰度差異越小19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柯宇玲表示,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健康上都很正 常,但語言發展上比較慢…這些孩子在外在刺激少的情況下,語言字彙能 力會比一般孩子差,而且發音不清楚…曾經有個五歲的外籍配偶的孩子,

之前都是媽媽在帶,見面時,孩子說什麼,除了媽媽,沒有人聽得懂;不

15 鍾鳳嬌、王國川、陳永郎,屏東地區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在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行

為之比較研究---探析家庭背景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 卷 4 期,2006 年,425-426 頁。

16 教育部統計處,同前註 13,2 頁。

17 陳伶姿、游宗穎、周振和,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輔導之行動研究。網址: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JhJZFTM_DQJ:cmc82.sivs.chc.edu.tw/94-research/%25E7%25B2%25BE%25E7%25B0%25A1%25E8%25AB%2596%25E6%2596%2587/%25 E6%2596%25B0%25E8%2588%2588%25E5%259C%258B%25E5%25B0%258F.doc+&cd=3&hl=zh -TW&ct=clnk&gl=tw(最後瀏覽日:2013 年 12 月 24 日。)

18 陳昇飛,幼稚園的課室言談分析-新移民子女的語言學習,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

卷 2 期,2010 年 12 月,64-65 頁。

19 廖玉婕,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說話清晰度,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2006 年 3

月,81 頁。

5

過後來孩子上學了,接受了外界刺激,現在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麼了20。 教育研究顯示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程度,與國語、數學成績有正相關21, 在教育現場很多新移民子女因為注音符號不純熟,而無法閱讀理解其他科目的 課文,雖然小學課程中注音符號是正式課程,但十週的注音符號課程是比較緊 湊的,且同時間其他科目的學習往往會受影響22

但這也不能表示,所有的外籍配偶子女都有語言遲緩的問題,也有一些研 究結果顯示,即使某些外籍配偶子女家庭的社經地位不佳,對孩子學業成就並 未造成很大的影響,且外籍配偶子女在注音符號、國語科的學業成就表現,也 未顯示受外籍母親語言刺激不足的不利影響23,表示外籍配偶子女語言能力與 本國籍子女沒有落差24,與前述的研究結果有出入。

(二)新移民子女的學業表現與學校適應

除了語言發展,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學校是否會遇到生活及學習適應的問 題,各種研究的結論也有差異,無法取得一個權威的定論。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在 2003 年曾針對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在國民小學學校適 應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外籍配偶子女在學習與生活上,產生 適應不良的情形,其中又以學業方面的問題較多25

新移民子女入學後的學習困擾,主要出現在國語科,尤其是注音符號及國 字的聽、說、讀、寫。由於新移民女性子女的家庭中母親通常是主要的教養 者,而母親因國語文能力不足,無法參與及指導子女學習,加上家庭環境缺乏

20 陳子鈺,同學會說:你媽是菲傭 孩子很受傷,聯合晚報,2004 年 4 月 8 日。網址:

http://mypaper.pchome.com.tw/ts111/post/1245858793(最後瀏覽日:2013 年 12 月 24 日。)

21 陳姿秀,外籍配偶子女語言發展和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年,109 頁。

22 陳宜伶、陳淑美,新移民子女高學業成就個案研究,學校行政,76 期,2011 年 11 月,89-105 頁。

23 謝慶皇,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

班碩士論文,2004 年,107 頁。

24 陳姿秀,同前註 21,109-113 頁。

25 吳清基,大陸及外籍子女學校適應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3 年 10 月 8 日新聞 稿。轉引自賴翠媛,新移民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業表現及接受學校相關輔導措施之調查研 究,特教論壇,創刊號,2006 年 12 月,14 頁。

6

文化刺激,導致孩子學習成就低落;國語文是所有科目學習的基礎,國語文學 習不佳導致其他科目的學習成就亦偏低26。也有實證研究發現,國小新移民子 女國語、數學科的成績整體較低,許多學校為新移民子女辦理國語、數學科補 救教學,以小學一年級最多27

2008 年的一份教育研究,選取 218 位外籍配偶子女(含 124 位東南亞籍配 偶子女、94 位大陸籍配偶子女),與本國籍 218 位比照,發現外籍配偶子女的 學業成就與台灣籍學生有顯著不同,東南亞籍子女在七大學習領域幾乎呈現全 面弱勢,大陸配偶子女則僅有四個學習領域較台灣組學生弱勢,究其原因,母 親語言不同,使孩子在語言學習上也相對落後28

但新移民子女並非全部都成績不佳,另有研究發現,小學一年級的外籍配 偶子女除了生活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的表現較本國子女差,其他主要科目的成 績、語言能力都和本國籍子女沒有顯著差異29;且新移民子女即使家庭社經地 位低,有不利學習的因素,在主動的求學態度與足夠的支持系統下,也有高學 業成就的個案30

在學校適應方面,2007 年有研究指出本國籍子女比外籍配偶子女,有更正 向的自我概念,在學校適應方面也比外籍配偶子女更良好,可能是台灣對新移 民不友善的社會環境所致31

曾經有個孩子說,學校同學說他媽媽是「外勞」、是「菲傭」,即便這位孩 子的媽媽不是,但是同學們並不了解,讓這個孩子很受傷32

不過,並非所有的研究都指出新移民子女有學校適應不良的問題,教育部

26 陳伶姿、游宗穎、周振和,同前註 17。

27 賴翠媛,同前註 25,18-20 頁

28 王振世、蔡清中,台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東南亞、大陸與本國

籍配偶子女之比較,教育政策論壇,11 卷 2 期,2008 年 5 月,98 頁。

29 陳湘淇,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言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6 月,109 頁。

30 陳宜伶、陳淑美,同前註 22,89-109 頁。

31 何緯山,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 年 6 月,104 頁。

32 陳子鈺,同前註 20。

7

2005 年「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研究顯示新移民子 女學業表現普遍良好,五成以上在學校生活適應良好,但在上課學習互動上不 良的比率稍高,適應較弱,建議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而不需要過度關注

33;2008 年的教育研究也指出,大部分國小外籍配偶子女整體生活適應良好,

人際關係良好34;同年的另一份教育研究比較了東南亞、大陸、與本國配偶子

人際關係良好34;同年的另一份教育研究比較了東南亞、大陸、與本國配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