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目的與相關文獻探討分析之結果,並以使用與滿足理論 (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UGT)做為支撐本研究之基礎,繪製出研究架構,說明如 下。

壹、 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內涵

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研究媒介效果的一個取徑(陳柏安、林宜蓁、陳蓉萱,2006)。 該理論最早於 1959 年,在傳播學家 Katz 的文章中被提及,後由 Katz、Blumler 與 Gurevitch 等人於 1974 年提出論文對當時該領域的研究進行總結(陳國明等,2011)。 Katz 等人不認為媒體能單向「直線效果」 (Straight-line effect)地影響人們,而是閱聽 人自主決定要不要受到支配、改變和影響 (Katz, Blumler, & Gurevitch, 1973)。使用與 滿足理論顛覆大眾傳播的傳播者中心論,提出以受眾為中心的觀點,開創了積極受眾 (Active audience)的研究傳統。對「人」的作用的強調,是使用與滿足理論最大的貢獻

(陳國明等,2011)。該理論旨在探討一個人為什麼要使用某個媒體。他們主張人們

50

具有主動的選擇權和自由意志,對自己的媒體使用擁有控制權(李是慰、曾慧琦,2009)。 人們能基於想要實現的個人社會或心理需求和價值,具體選擇並決定在何時利用哪一 個媒體 (Katz et.al., 1973)。使用與滿足理論也指出觀眾在選擇媒體時具目標導向的特 性 (Goal driven),這項特性促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解釋和整合媒體訊息,從而 達到最佳的達成目的性 (Phua, Jin, & Kim, 2017)。

貳、 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假設

Rubin (1994)梳理使用與滿足理論後,指出該理論主要建立在以下五個假設上:

一、 人們的傳播行為,包括對媒介的選擇和使用,是有目的和動機的。人們參與大 眾傳播行為是功能性的,意在滿足自己的特定意圖,達成目的。

二、 人們在選擇與使用傳播媒介來達成目的時具有主動性。人們不是被媒介所使用,

而是主動選擇並使用媒介來達成他們自己的目的。人們對媒介的使用可能出於一些基 本需求,也可能出於某些特定的意圖或興趣。

三、 人與人在社會和心理因素上的不同會影響其傳播行為。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

人格特徵、社會交往能力等因素都會使他們產生對於媒介的不同期望,從而對其媒介 選擇和使用發生作用。

四、 大眾媒介也要與其他資訊來源競爭,以得到人們的關注、選擇和使用。由於人 們是根據自己的動機或願望主動選擇資訊來源,大眾媒介就不一定是唯一的選擇。選 擇何種管道,要視個體的社會心理狀況而定。

五、 人際傳播通常比大眾媒介更具有影響力,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如果人們出於 某種意圖積極地參與大眾傳播,那麼大眾媒介就可能會對個人和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參、 使用與滿足理論呼應教育現場的即時通訊運用

使用與滿足理論修正了以往的傳播效果研究角度,將研究重點從態度變遷與勸服,

轉為閱聽人需求與滿足(彭家發等,2006)。該理論探索個人如何有意識尋找媒體以

51

(續下頁)

滿足其需求或目標,以達成目的。這與國中導師主動、有目標性地使用即時通訊軟體 來達成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互動的目的相符。李是慰與曾慧琦(2009)依 Mcquail 類型 學提出的人們使用大眾媒體之四大滿足,對應生活範例以印證使用與滿足理論。本研

52

資料來源:李是慰、曾慧琦(譯)(2009)。傳播理論應用(原作者:Marianne Dainton, Elaine D. Zelley)。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肆、研究模式 人抱持的態度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及社會壓力形成的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決定 (Ajzen, 1985)。個人態度上堅信某一行為會產生正向結果的人,便會持積極態度,

53

進而增加執行該行為的可能性 (Wu, 2020)。社會壓力形成的主觀規範則是人們對周圍 人的看法,反映了不參加行為時人們所受到的壓力 (Ajzen & Fishbein, 1980)。若人們 意識到對自身有其重要性的他人推薦某一項行為,則將引導他們去從事該行為 (Liu, Segev, & Villar, 2017)。TRA 理論後續由 Davis 於 1989 年延伸發展為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探究人們對接受新科技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 用性對使用者態度及其行為意圖之影響。TAM 常被用於分析影響人們接受新科技的 因素、對使用新科技意願之影響及探討使用者的意願與實際行為間之相互關係。其中,

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是一個人主觀認為使用一資訊科技,是否能提高工 作績效或對未來有所幫助之感受(凃保民、顏春枝,2017)。本研究認為TAM 中的知 覺有用性概念,即為教師是否在使用即時通訊軟體進行親、師、生溝通互動後達成願 望之指標,符合本研究採用 UGT 使用與滿足理論所欲探討的教師達成目的性構面。

因此,本研究以教師知覺即時通訊軟體分別對親、師、生溝通互動之達成目的性,作 為教師使用即時通訊科技的達成目的性進行研究。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目的與文獻探討之結果,以UGT 使用與滿足理論支撐本 研究,繪製出研究架構,如下圖3-1 所示,即為本研究之關聯性分析研究模組。

圖 3-1 本研究構面間關聯性分析之研究架構圖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