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

本研究分析華語口語溝通中的反對意見表達,本章為本研究的結論,根據從 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分析成果分三節討論:第一節為研究發現,整理本研究的研究 過程以及主要發現;第二節為教學應用,根據研究成果提出有關語步和語言形式 的教學建議;第三節為研究限制,解釋本文的研究侷限與不足;第四節為未來研 究方向,提出未來相關研究發展的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本研究分析華語母語者和學習華語的日籍學習者在口語溝通中的反對意見 表達之語步結構和語言形式。語步架構方面,基於倉田芳彌、楊虹(2010)的基礎 研究,首先建立初步的分析架構,然後進行前導研究再加以修改,最後建立本文 的正式語步研究架構,其語步分三項:主語步 1 為「開始反對前的準備階段」,

下面還可細分四項副語步提問與澄清(1A)、緩衝階段(1B)、假同意(1C)、訴諸現 況(1D);主語步 2 為「陳述反對意見」,其下還有副語步直接反駁(2A)、間接反 訴(2B)、陳述理由與舉例說明(2C)、提案(2D);主語步 3 為「結束反對意見之陳 述」,其下有兩項副語步總結(3A)、話輪轉讓(3B)。語言形式分析方面,首先在 第二章的文獻探討分析十二位前人的基礎研究,經過前導研究,最後提出本研究 分析的三種語言形式:第一種為預告標記,如「可是、但(是)、不過、因為、所 以、就是、其實、雖然、然後」;第二種為情態語,如「可能、好像、也許、一 種、有點、應該、我們、(我)覺得、(我)認為、什麼(的)、那(次)、比較」;第三 種為語氣詞,如「呃、嗯、吧、啊、對、好、嘛、嘿」。

本研究的參與者分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習者兩組,請他們針對核能發電和體 罰等兩個話題進行討論。主要由一位發表意見者簡短發表其意見,誘發參與者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0

出反對意見,同時進行錄音並蒐集語料。蒐集語料之後,由兩位分析者進行分類,

並分析語步和語言形式。最後比較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習者在語步結構和語言形 式方面的表現。因為本文比較華日兩組的差異,所以希望將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到 針對日籍學習者的華語教學上,提供一些教學建議。

本研究針對所提出的兩個問題,研究發現分別說明如下:

1) 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習者提出反對意見時用什麼樣的語步結構?兩組之間 是否有異同?

華語母語者的語步發展方面,第四章的分析發現,語步結構的發展模式大致 為「開始語步:直接反駁(2A)/間接反訴(2B) →中間語步:假同意(1C)+陳述理由 與舉例說明(2C)+提案(2D) →結束語步:總結(3A)/話輪轉讓(3B)」的結構。在開 始語步母語者首先使用直接反駁或間接反訴等語步,明確表達出反對意見的大方 向;接著中間語步則有假同意、陳述反對的理由與舉例說明、或以提案等語步來 進一步展開反對意見;在最後的結束語步用總結或話輪轉讓的方式結束反對意見 的陳述。日籍學習者的語步發展模式如下:「開始語步:2A/2B →中間語步:

1C+2C+2D」的結構。在開始語步大部分的日籍學習者和華語母語者一樣,也是 使用直接反駁或間接反訴的方式明確表達反對意見;接著在中間語步進一步,也 是採陳述反對的理由與舉例說明、提案、假同意等語步發展反對意見;然而大部 分的學習者都沒有明顯的結束語步,在中間語步陳述反對的理由與舉例說明、或 提案後,就結束討論。

總結上述分析,本文發現華日兩組有兩個相同點,第一,兩組的開始語步方 式很像,兩組都用直接反駁(2A)/間接反訴(2B)。第二,兩組的中間語步也很像,

兩組都使用假同意(1C)、說明理由與舉例說明(2C)、提案來展開討論(2D)。兩組 都善用「1C+2C/2D」的結構使討論有減弱和增強的反差,以此加強反對意見的 說服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於相異點,本研究主要發現有三點:第一,在開始語步方面,大部分的華 語母語者都使用直接反駁(2A)或間接反訴(2B) (共 75.00%),然而日籍學習者有兩 種傾向,用 2A 或 2B (共 68.75%) ,也有三分之一用 1A 或 1B 的準備階段 (共 31.25%)來開始。第二點為結束語步,大部分的華語母語者都用總結(3A)或話輪 轉讓(3B) (共 87.50%)來結束反對意見,然而日籍學習者使用這些語步結束的人大 約四成而已(共 43.75%),其他六成都沒有結束語步(共 56.25%),這樣的結束方式 有可能無法讓對方明確知道討論的結束點。第三點為語步單元數,有些華語母語 者語料(25.00%)在中間語步有循環結構,使用兩到三個循環單元來發展語步,從 幾個不同的論點提出反對意見。然而日籍學習者很少有循環單元,只有 6.25% (一 篇)用兩個以上的單元,其餘 93.75% (15 篇)都在一個單元中進行討論,於是與華 語母語者相比之下,討論的論點比較少。

2) 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習者表達反對意見的各個語步有沒有常用的語言形式?

兩組之間是否有異同?

華語母語者常用的語言形式方面,預告標記有「就是」「然後」「但是」;情 態語有「那」「應該」「(我)覺得」;語氣詞有「嗯」「呃」「啊」。至於日籍學習者,

預告標記有「就是」「所以」「因為」;情態語有「那」「(我)覺得」「應該」;語氣 詞有「嗯」「啊」「呃」。

至於兩組的異同,本文主要發現有兩個相同點:第一,不管華語母語者還是 日籍學習者都是預告標記的使用次數最多。可能的原因為預告標記功能的多元性,

例如「就是」有強調語意繫辭、導入進一步的說明、填補詞的三種用法;「然後」

有順序、主題連續、填補詞的三種用法,因為預告標記的多元功能增加預告標記 的使用次數。第二,華日兩組常用的情態語和語氣詞都很像,情態語前三名都是

「那」「應該」「(我)覺得」;語氣詞的前三名為「嗯」「呃」「啊」。

相異點也主要發現兩點:第一,在質的分析發現兩組的「然後」「那」「我們」

「嗯」「啊」的用法不一樣,母語者的「那」只有訊息轉換點和導入反對意見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2

兩種用法,然而日籍學習者有訊息轉換點、導入反對意見和填補詞的三種用法。

母語者的「嗯」有兩種用法,緩和語氣和填補詞,但學習者只有填補詞的一種用 法。母語者之「啊」為了加強反對意見大部分都在句尾使用,然而學習者有兩個 用法,加強反對意見和填補詞而使用。第二點,華語母語者的預告標記「雖然」

「可是」「因為」「然後」「所以」集中在假同意(1C)、間接反訴(2B)、陳述理由 與舉例說明(2C)、提案(2D)、總結(3A)的副語步中,母語者透過這些預告標記組 織語步結構。因為這些預告標記可以在語料中組織語步結構,所以容易讓對方了 解說話者的反對立場,母語者善用這些預告標記導入反對意見。但日籍學習者只 有「雖然」「所以」集中在假同意(1C)和總結(3A)語步。這樣的差異可能的原因 來自對華語的語用掌控力,因為學習者的語用掌控力比起母語者沒那麼強,所以 學習者未能充分利用預告標記的篇章組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