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前導研究

二、 語言形式分析之前導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有不同的功能角色,都有不同的溝通目的。本研究假設華語反對意見表達也有類 似如上的語步,將從華語教學的觀點分析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生在使用語步上的 異同。

二、語言形式

本文所指的語言形式主要都是標記(marker),其中包括預告標記、情態語 (modal)、語氣詞等。Fraser (1990,1998)認為標記的功能是結合訊息和訊息,說話 者透過標記來表達目前信息和先行篇章之間的關係。Schiffrin (1987)認為標記是

「 語 言 或 非 語 言 性 的 成 分 , 它 為 其 所 在 的 語 句 提 供 其 語 境 訊 息 (contextual coordinate)」,如英文的標記有 oh, well, and, but, or, so 等。她比較著重在標記的 結構特性描述,她認為標記有下列特性,但一般來說不是每一個標記都具有這四 個特性。

1) 標記是在句法上獨立出來的成分。

2) 標記一般位於話語的開頭部分。

3) 標記具有某些音律特性,如重音、停頓、語音弱化等。

4) 標記在篇章的微觀和宏觀的層面起作用,可在不同層面起作用,它可以有語意,

也可以沒有語意。

Schiffrin (1987:328)

本研究分析反對意見表達中常用的語言形式,在第三章詳細介紹其定義並比 較華語母語者和日籍學習者的使用差異2

2 Mori (1996)研究同意意見(agreement)和反對意見中的語言形式,並提出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然而因為本文之研究主題為反對意見,因此只分析反對意見表達中的語言形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在第一章提出的研究目的,本章的文獻探討主要分六個主題:言語行為 理論、文化對言語行為的影響、語言溝通模式、反對意見表達研究、語用與語言 教學以及本章的小結。第一節為言語行為理論,由於表達反對意見是一種言語行 為,因此該節介紹言語行為的理論背景和主要概念;第二節討論文化對言語行為 的影響,包括跨語言的言語行為研究等;第三節探討語言的溝通模式以及和本研 究的相關性;第四部份探討前人提出的反對意見表達的研究,包括各學者提出的 定義、語步以及語言形式;第五節為語用與語言教學,包括語用教學方法、語言 遷移等;最後的第六節則是本章的小結,簡單總述本章的重點,並指出前人研究 的不足。

第一節 言語行為理論

因為表達反對意見為一種言語行為,所以本節探討言語行為理論。有關言語 行為理論的最主要文獻有 Austin (1962)、Searle (1969, 1975)等。

Austin (1962) 認 為 語 言 的 功 能 不 只 是 描 述 事 物 , 還 可 以 透 過 行 事 動 詞 (performative verb)執行某些行為,因此提出了行事理論(performative hypothesis)。

例如,“I name” “I do” “I bet” “I give”等動詞分別執行命名、結婚、打賭、授予等 行為。這些語句對現實世界產生某些影響力,這些影響力可分三種: 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是指實際產生出來的語句;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則透過語句 表達說話者所執行的行為;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則為對說話者和聽話者產 生的影響。但後來 Austin 的行事理論被批評,因為不只這些行事動詞才能執行 言 語 行 為 , 其 實 用 其 他 的 語 言 方 式 也 可 以 執 行 言 語 行 為 (Gajaseni,1994;

Thomas,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Searle (1969, 1975)在 Austin 的理論基礎上將言語行為有系統地整理成五大 類,宣告(declarations)、報告(representatives)、抒發(expressives)、指引(directives) 和遵行(commissives)。另外,他提出直接言語行為(direct speech act)和間接言語 行為(indirect speech act)的差別,對言語行為理論有很大的貢獻。以下介紹 Searle (1975:60)提出之間接言語行為的特性:

在間接言語行為中,說話者和聽話者不是只依賴話語來溝通,聽話者還會藉由 語境、共有的語言及非語言的知識,並加上邏輯推理來推測。

簡單來說,表達間接言語行為的語句必須透過語境才能判斷語意。例如,在 下列 Searle 的例句中學生 X 提議一起去看電影,學生 Y 則使用間接的方式拒絕。

學生 X: 今晚去看電影吧3。 學生 Y: 我要準備明天的考試。

(Searle, 1975:60)

學生 Y 的答案表面上只陳述明天有考試這件事,但其實學生 Y 以「明天有 考試」這一句拒絕學生 X 的提案,執行拒絕的間接言語行為。那麼我們為什麼 可以知道以上例句有拒絕之意? Searle 透過十個階段來解釋推論的過程。首先在 第一階段學生 X 對 Y 所說出的句子產生某些效果;在第二階段,Y 會配合合作 原則提出回應;第三階段則推出有關邀請的回應通常是接受、拒絕或繼續討論;

在第四階段,X 發現 Y 的回應不是接受或拒絕,卻是準備考試;在第五階段,X 認為 Y 使用以上語句回答一定有其意義,並不單純陳述要準備考試;接著在第 六階段,X 從一般知識知道通常準備考試需要很多時間;在第七階段,X 從階段 六的知識推論 Y 無法同時完成準備考試和看電影兩件事;在第八階段,X 推斷 Y 在利用前面的幾個階段的命題條件表達他的意思;在第九階段,X 知道 Y 表示

3 原文為:

Student X: Let’s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Student Y: 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能接受 X 的提案;在第十階段,X 最後明白 Y 是拒絕 X 的提案。

以上的推論過程很複雜,對聽話者來說,推論的過程 很 耗時。 Thomas (1995:130-135)解釋使用這麼複雜的表達方式的理由。她認為人類使用間接言語 行為都是有動機的,有可能是基於禮貌原則中的面子(face)等人際關係方面的考 量。反對意見表達是一種面子威脅行為(FTA, face threatening act),所以會用許多 間接言語行為來避免不禮貌的面子威脅行為。

最後總結言語行為理論的變遷和主要概念。Austin 從 1960 年代開始研究言 語行為的基礎理論。其主要概念為「語言的功能不僅止於陳述語意,同時也在於 執行某些行為」(李櫻,2012: 97),而 Searle 在 70 年代提出直接和間接言語行為 的概念,對言語行為研究有很大的貢獻。本文認為反對意見表達屬於 Searle 的「抒 發」,抒發的方式再可細分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如 Thomas (1995:127)指出,在不 同文化之間的言語行為的使用情形有差異。那麼,表達反對意見的言語行為時,

說話者傾向比較多使用直接還是間接的方式? 在華人文化中,為了明確表達自己 的見解,而使用直接的方式,還是為了維護對方的面子而使用間接的方式?華語 母語者和學習華語的日籍學習者是否有差異? 本文希望在分析過程中可以回答 這些問題。

第二節 文化對言語行為的影響

上一節探討言語行為在不同文化中的差異很大(Thomas, 1995),因此這一節 探討文化對言語行為的影響。本節先探討有關中國文化的研究,接著探討日本文 化的研究。

有關中國文化的言語行為研究有 Chen (2006)、Cheng and Tsui (2009)、Tuan (2006)、Yang (2010)、Yang (2011)、王萌(2013)、謝佳玲、李家豪(2010)等。Cheng and Tsui (2009)分析香港人和英語母語者的二十五筆自然語料後發現,兩組的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對意見表達是截然不同的。一般認為華人比起西方人不太敢表達反對意見,但語 料中的香港人在會話中使用妥協、笑著帶過等策略盡可能避免直接的衝突,或者 使用緩和詞“I think”“well”等委婉的方法來表達反對意見。她們以文化價值觀的 差異來解釋此研究結果,因為中國文化傾向集體主義(collecitivism),遇到語言衝 突時必須要考慮和對方的關係,因此比較傾向妥協、笑著帶過、緩和詞等的方式。

Yang (2011)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分析中文母語者和美國英語母語者的反對意見表 達情形,他也提出和 Cheng and Tsui 類似的研究結果。中文母語者使用委婉的方 式表達反對,中國人常使用「間接修飾反對(adjunct indirect disagreement)」的頻 率高,如「海外旅遊? 聽起來不錯,不過咱們要考慮考慮錢的問題」。美國人則 傾向選擇「直接修飾反對(adjunct direct disagreement)」的頻率高於中國人,如「我 覺得綠色和其他裝飾的顏色不搭配,所以我反對」4。另外,他發現中國人對社 會地位比較敏感,針對高地位者表達反對意見時避免直接衝突,以委婉的方式表 達自己的反對意見;針對低地位者選擇直接的方式。Tuan (2006)的研究結果也和 Cheng and Tsui (2009)和 Yang (2011)的類似,雖然她的研究對象為台灣籍英語學 習者和英語母語者,但台灣籍英語學習者比起英語母語者對社會地位更敏感,針 對高地位者表達反對意見時避免直接衝突,以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針對低地位者選擇直接反駁、指控等方式。由此結果她推論,文化的因素對言語 行為確實有影響的,由於美國人傾向個人權益(indivisualism),所以對他們而言禮 貌策略是個人選擇,但因為華人傾向集體主義,所以表達反對意見時必須要考慮 對方的面子。Chen (2006)設計十八個情境的問卷來調查台灣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

結果發見台灣學生常避免表達反對意見,但美國大學生常使用直接的方式,並同 時兼用多種具緩和功能的正面詞語(positive remarks)。

以上的研究都認為文化對言語行為有影響,但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謝 佳玲、李家豪(2010)和 Yang (2010)的研究結果和前四位學者稍微不同。謝佳玲、

李家豪設計四種情境的問卷並探討華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在說服行為中的反

4 原文為:I think green doesn’t accord with other decorations’ color, so, I disagre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意見表達情形。研究結果發見,華語組和英語組的策略使用趨向基本上多很像,

兩組提出反對意見時以「勸告」的策略最多,其次「批評」「推測」。Yang (2010) 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設計四種情境測驗華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華語母語組再 分台灣人以華語對話的情形和台灣人以英語對話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不管相 對社會地位及性別的不同,華語母語者在反對意見表達的使用策略上,比起其他 組別更為直接,她指出台灣人的語言使用已經有所變化,台灣華語母語者在這數 十年來言語上變得更為直接而大膽的可能性。但她同時指出,雖然華語母語者說 華語時使用的策略很直接,但禮貌標記(politeness marker)的使用率是比英語母語 者高的,華語母語者多使用「我覺得、可能、有點」等修飾語來緩和語氣。她從 研究結果推論,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禮貌標記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從小即被強調禮 貌標記使用的重要性。王萌(2013)則使用語篇補全測試(DTC)和自然會話分析的 方式比較中國人說中文和日本人說日語的情形,結果發現中國人都很踴躍表達反

兩組提出反對意見時以「勸告」的策略最多,其次「批評」「推測」。Yang (2010) 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設計四種情境測驗華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華語母語組再 分台灣人以華語對話的情形和台灣人以英語對話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不管相 對社會地位及性別的不同,華語母語者在反對意見表達的使用策略上,比起其他 組別更為直接,她指出台灣人的語言使用已經有所變化,台灣華語母語者在這數 十年來言語上變得更為直接而大膽的可能性。但她同時指出,雖然華語母語者說 華語時使用的策略很直接,但禮貌標記(politeness marker)的使用率是比英語母語 者高的,華語母語者多使用「我覺得、可能、有點」等修飾語來緩和語氣。她從 研究結果推論,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禮貌標記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從小即被強調禮 貌標記使用的重要性。王萌(2013)則使用語篇補全測試(DTC)和自然會話分析的 方式比較中國人說中文和日本人說日語的情形,結果發現中國人都很踴躍表達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