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节    礼器和日用器物类举及其演化

对于中国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本应有一全面的科学分类,但在这一领 域的研究尚未能臻於完善。其中,对礼器的分类研究做得较好一些,而对日 用器物的分类研究做得很差。在本节中,也只能对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的主 要种类及其包括的主要器物作一概略的介绍。如前文所说,古代礼器是从日 用器物发展来的,后来很多又转化为日用器物,并且有的器物虽是礼器,但 也有时充作生活用具。因此本节先述礼器类举及其演化,然后只述纯日用器 物类举及其演化,以免不必要的重复。

一、礼器类举及演化 烹饪器

鼎    一般为圆腹、立耳、三足,少数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杠或搭 钩。杠的专名叫扃(j i ǒng),钩的专名叫鋊(yù)或铉,铉也指抬鼎的杠。

鼎或有盖。鼎原系人类创造的一种烹饪器,是用来煮肉的。目前见到的最早 实物,有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冈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钵形 鼎、盆形鼎等,其时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稍晚些,陕西宝鸡北鸡首岭出 土过造型甚为别致的双联陶鼎。至公元前四千多年,河南安阳后冈出土的折 沿圆腹鼎,与殷周鼎的基本形制有些接近了。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鼎成了最 重要的礼器,而且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场,从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据研 究,鼎有三类:一是镬鼎,系用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 镬字。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镬鼎的代表,该鼎通高 133 厘米,长 110 厘米,

宽 78 厘米,重达 875 公斤。蔡侯墓出土铜鼎十九件,其中一件形体很大,底 有烟炱,盖上自铭:“ 飤■ ” “ ■ ” 与“ 镬” 古音相通,故此类鼎实为自铭 为镬的大鼎。( 12) 《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说:“ 有足曰鼎,无足曰镬” 。 所说乃是汉制,汉后灶火普及,鼎足成为多余,煮牲只需大釜(或称镬)即 可,故有以镬无足即釜属之说。在汉代画象石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巨釜正坐 在吐着火焰的灶台或篝火上。第二类鼎是设食鼎,或曰正鼎,有的学者命名 为升鼎。其主要功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周礼・天官・亨人》说:

“ 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郑玄注:“ 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

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 。脀即将牲体放入正鼎之意,所以蔡侯墓出土的这 类鼎自铭为“ ■ ” 。第三类鼎是羞鼎,又称陪鼎。《周礼・天官・庖人》云:

“ 与其荐羞之物” 。郑玄注:“ 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 。简言之,羞 就是滋味鲜美的调味羹。它是用牲及禽兽肉为主料制成的。镬肉及盛到正鼎 内的肉是无滋味的,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以上三类 鼎,不同地位的贵族有不同的组合制度。笼统地说,统治者地位越高,用鼎 规格就越高。如前所述:天子用 9 鼎,配镬鼎 7、羞鼎 3。诸侯、大夫、士各 级减损不一。从考古发掘实况来看,虽未尽与载籍相合,如曾侯乙用天子制,

9 鼎,所配镬鼎仅 2。但其大的原则还是可以肯定的。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 周初大体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为圆底、附耳、蹄足。晋国率先创制新 款式的铜器,导致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样化。如三晋多矮足扁圆鼎,而南方多 高足鼎等等。战国中期以后,普遍兴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汉。

鬲    圆颈大口,三足与腹连为一体,称为袋足,或称款足。这种结构可 增大受火面积,使食物速熟。足尖多成乳头状。主要用途是煮粥。在新石器 时代,即已出现了陶鬲,或有柄、或有耳、或有盖。商周出现铜鬲,并逐渐 进入了礼器行列。其间,三个袋足日趋萎缩,整个形体变矮,并有较宽的唇 沿。作为礼器的鬲,在使用时,与鼎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如 2、4、6 个鬲,

每与 5、7 个鼎相配。8 个鬲,每与 9 个鼎相配。西周时,还有个别的方鬲,

已非袋足的形制了。鬲身上下隔开,下层为火室,并有火门,可以开关。过 去有的古鬲流入美国,如“ 季良” 铜方鬲,底下还有四兽作器足。70 年代,

陕西扶风庄白窖藏又出土一件西周时的方鬲,其火门有一刖足阍奴把守(图 1)。随着鬲的日用化,鬲的数量一度增多,袋足亦复隆硕,但至战国晚期便 趋於消亡了。

图 1    陕西扶风出土的刖足阍奴方鬲

甗    上部为甑,下部为鬲,或分体,或浑体,是两者结合的一种蒸食器。

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下部煮水,蒸气通过 中间的■ 孔将上部的米蒸熟。所以《陈公子甗》铭曰:“ 用征用行,用羹稻 梁” 。浑体甗的■ 子每有一小鼻钮,与甗的内壁关联,使■ 子可以开合。1923 年河南新郑出土的一件方甗,上下分体,上部中间立有一道直隔,将其分为 二室,因而可以一次蒸熟两种米饭。新石器时代的陶甗,甑部较大,鬲部较 小,惟山东胶县三里河所出陶甗相反,且无明显的袋腹。商周之际的铜甗,

甑部降低,从结构上讲,大体是西周多浑体,东周多分体。但商代也有分体 甗,如妇好墓所出之“ 妇好” 甗。甗主要为日用器,亦兼作礼器,并与鼎、

簋、盘、匜等配合。30 年代,寿县朱家集楚墓出土一组大型铜甗,每个均一 米多高,是罕见的特例。妇好墓所出三联甗,三个铜甑坐在一个长方形的“ 鬲”

上,可同时蒸三甑或三种饭。该器形大式新,是为仅见。

设食器

簋    圆形似碗,敞口、凹圜颈、圆腹、圈足。或无耳、或双耳、或三耳、

或四耳,或带方座、或带支足。簋的主要用途是盛黍、稷、稻、梁等熟饭,

相当于后世的大饭碗。公元前 4000 年至 3000 年的大溪文化遗址所出陶簋为 敛口,带有原始特征。郑州二里冈和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铜簋,是目前发现的 最早的铜簋,同样也带有原始的体征。至商晚期,簋形渐趋固定。总之,早 期的铜簋无耳、大口,晚商以后的铜簋多双耳、敞口。西周早期的铜簋多带 方座,敞口渐有收缩趋向。西周中晚期有四珥(耳的下垂部分)立足簋,及 高圈足簋或圈足下附小兽支足的簋,且器口多弇。同时方座簋依然行用,直 至消亡。目前已知最大的铜簋,是 1978 年陕西扶风出土的周励王的■ 簋,重 60 公斤。说明它纯粹是一种礼器,根本无法实用。簋作为礼器,以偶数组合。

天子 8 簋,诸侯 6 簋,大夫 4 簋,士 2 簋,分别与一定数量的鼎、鬲等各种 礼器相配。簋,又写作“ ■ ” 。

簠    侈口,长方形,由大小、纹饰相同的盖、身两部分组成。盖、身均 为长方形的平顶和底,四面斜坡至於器口,有些器口外沿铸小兽或子母口,

使盖、身吻合,并由此可分出盖、身。簠或无耳,或双耳。双耳者,即盖、

身各铸双耳。器顶和底均有圈沿,在身则为圈足、其四角有矩形短足。在盖 则为捉手。簠的用途与簋同。簠、簋既同为盛食奉神之器,须整洁,故古人

将“ 簠簋不饬” 当作指责为官不廉的婉词(见《汉书・贾谊传》)。簠出现 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晚期,终于战国。早期簠一般体卑足低,晚期簠则 体隆足高。

盨    敛口,椭方形,有盖,双耳,圈足或再加四短足或四立兽为支足。

盖上捉手的形制一般与器足相同,只是要小许多。盨是簠、簋结合的产物,

其用途同于簠簋,所以有的盨自铭为“ 簋” 。盨出现于西周中期,至春秋以 后即从礼器中消失。盨使用时以偶数组合,与其它礼器相配。

敦    大口,圆腹,二环耳,三短足。盖与身多对称,合盖则成球形。俗 称“ 西瓜鼎” 。但也有少数的敦,无耳、无足。或长细蹄足,或盖小于身,

或呈扁圆形。敦的用途与簋相同,而且逐渐取代了簋的地位。敦兴于春秋,

盛于战国。

豆    上为圆盘或碗形盘,高圈足,或高柄圈足,或有盖。柄的专名称校,

圈足的专名称镫。豆本用以盛黍稷之类,约自西周即用盛菹醢(酸菜及肉酱)。

所以《周礼・天官・醢人》说:“ 醢人,掌四豆之实”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 文化遗址中,即已出现陶豆,只是形制古朴,盘或折腹,无明显的柄。以后 的陶豆出现高柄、浅盘者,与高圈足者并行。山西保德出土的商代晚期铜豆 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铜豆,山东长清出土的铜豆,大圈足,盘腹较深。西周时 期,如长江流域出土的釉陶豆,大貌与前者相近,但有的豆盘则为敛口。春 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铜礼器或陶礼器的豆都十分盛行。一般盘腹加深,形似 小碗,而且高柄、有盖,甚至有的柄极高。战国燕下都(今河北易县东南)

出土的圆柄方豆、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鸳鸯漆豆,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笾    似豆而盘平浅、沿直矮圈足。《周礼・天官・笾人》说:“ 掌四笾 之实” ,《仪礼・特牲馈食礼》云:“ 祝命彻阼俎、豆、笾” 。可见笾与豆 有别。《尔雅・释器》说:“ 竹豆谓之笾” ,是知笾是从豆分化出来的。但 笾也像豆一样,既有竹编,又有木制、陶制和铜制的多种。此类器物或自铭

“ 铺” 及“ 簠” ,学者或以此为之定名。“ 铺” 与“ 笾” 古音相通,故二者 实乃同一器物,只是由于质地不同而产生了上述的区别字。笾的用途是盛果 脯之类的食品。

大型盛饭器

盂    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较大。是过渡性的盛饭器。相当于 后世的大饭盆。甗内(或甑内)的饭熟之后,先盛到盂内,然后再分盛到簋、

簠之类的食器里。辽宁喀左出土的匽侯盂自铭“ 匽侯作■ 盂” ,“ ■ 盂” 为 盛熟饭之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遗址(公元前 5000 多年),曾出土过陶 盂,但形制与上述铜盂不甚相同:其口大、体椭圆,无圈足、无附耳,或深 腹、或浅腹。可能不限于盛饭,还用于盛水。即或铜盂也兼盛水。如《韩非 子・外储说》引孔子语:“ 盂方水方,盂圆水圆” 。又《史记・滑稽列传》

提到:“ 操一豚蹄、酒一盂” 。可知汉亦用之盛酒。但形体已相当小了。商 周铜盂,先是逐渐增大,后则衰落。汉后变成另一形制,多小而浅腹,质地

提到:“ 操一豚蹄、酒一盂” 。可知汉亦用之盛酒。但形体已相当小了。商 周铜盂,先是逐渐增大,后则衰落。汉后变成另一形制,多小而浅腹,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