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音乐

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它有很大的局 限性,但对当时音乐和戏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明朝宫廷的音乐机构有“ 神乐观” ,主管祭祀乐舞,以道士为乐舞生;

有“ 教坊司” ,主管宫廷宴飨乐舞。宫廷宴乐也“ 奏抚安四夷之舞” ,有《高 丽舞》、《北番舞》、《伍鲁速回回舞》等。也有队舞,如《九夷进宝队舞》、

《万国来朝队舞》等。

清朝初年沿用明制,设“ 神乐观” 和“ 教坊司” ,后改神乐观为“ 神乐 署” ,改教坊司为“ 和声署” ;另有“ 南府” ,专承应戏曲,艺人众多,后 来缩小规模,改称“ 升平署” 。宫廷宴乐中还安排边疆和邻国的乐舞 8 种:

( 1) “ 瓦尔喀乐” (瓦尔喀在吉林省东部),( 2) “ 朝鲜乐” ,( 3)“ 蒙古乐” ,

( 4) “ 回部乐” (新疆),( 5) “ 番子乐” (藏族),( 6) “ 廓尔喀乐” (尼泊 尔),( 7) “ 缅甸乐” ,( 8) “ 安南乐” (越南)。

明清时期,宫廷音乐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小,而广大群众和民间艺人的音 乐和戏曲活动则非常兴旺。民歌小曲和牌子曲是民间最流行的乐曲。牌子曲 即联接若干小曲所组成的组曲,是唱赚(缠令、缠达)曲体的新发展。说唱 曲艺主要是指叙述长篇故事的“ 弹词” 和“ 鼓词” 而言,形式有说有唱,以 唱为主。这种体裁是由宋代的“ 鼓子词” 、元代的“ 词话” 等发展而成的。

弹词流行于南方各地,伴奏乐器有琵琶、三弦等。鼓词流行于北方各地,演 唱者自己击鼓,有时还用其他伴奏乐器如三弦、琵琶等。乐器可以调整增减。

歌舞小戏,到处都有,是用民歌小调组成的。如安徽的《花鼓》,湖南 等地的《花灯》,北方的《小放牛》,内蒙的《二人抬》和东北的《二人转》

等。演员少则 2 人,多则 10 余人。有些小戏发展成戏剧,但小戏和戏剧仍然 同时流行着。

明清时期,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需要娱乐活动,又由 于社会的变化,人们要求艺术能反映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于是各地的戏剧 在北杂剧和南戏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南戏和江西弋阳、江苏昆山一带的民 间曲调结合,产生了弋阳腔和昆山腔(昆曲)。明末清初,这两个剧种盛行。

清代乾隆中期以后,昆曲渐衰,而所谓“ 乱弹” 者代之而兴。乱弹即指弋阳 腔、梆子腔、二黄调等。弋阳腔流传到各地,又分别和各地的语音土戏结合,

发展成各种流派,如四川高腔、湖南高腔等。弋阳腔和由弋阳腔派生的各种 流派,大都保留着帮腔的形式。各地方剧种传入大城市后,由于彼此交流吸 收,逐渐形成一些包括多种声腔的综合性剧种,如京剧、汉剧、湘剧、楚剧 等。戏剧对于各地方乐舞有很大的吸收和融化的涵聚力量。

明神宗万历年间,乐律学家朱载堉著《乐律全书》(1584—1606 年成书),

首先提出“ 新法密律” (即十二平均律)的理论。这是乐律学上的一项重大 发明。《乐律全书》包括乐律、乐谱和舞谱等项内容。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周祥钰等编成《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记录了南北曲的基本曲牌 2094 个,保存下来传统及清初流行乐曲的大量曲谱,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

明清时期,中外音乐文化仍有稀疏的交流现象。如明代流行的吹管乐器

“ 唢呐” ,源出于西亚一带,是从波斯经由新疆传入内地的。波斯语称为“ 苏 尔奈” (surnay)。唢呐传入内地,至迟在明代初期。先用于军中,也称“ 号 笛” 。以后即普及于民间。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 年),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由澳 门到北京,向万历帝呈献自鸣钟及铁弦琴等,并向内官(宦官)传授教会歌 曲,写成《西琴曲意》8 章。铁弦琴即欧洲的古钢琴(cl ari chord)。此外,

北京的天主堂还有不少的欧洲乐器。但当时的教会音乐在社会上并没有什么 影响。击弦乐器“ 洋琴” 或写作“ 扬琴” ,源出于波斯一带,波斯语称为“ 桑 图尔” (sant ur),早已流行于中亚及新疆地区。大概在明末清初,葡萄牙 人又由海路从西方带到澳门。以后即流行于内地。

清康熙帝曾命传教士、葡萄牙人徐日升等到宫中为皇子讲授欧洲音乐。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魏廷珍等编成《律吕正义》,其续编中即根据徐 日升等人的介绍,讲述了欧洲音乐知识。

明洪武三年(1370 年),明朝向朝鲜宫廷赠送雅乐乐器。朝鲜李朝太宗 二年(明建文四年,1402 年),朝鲜李朝“ 礼曹” (掌礼仪)议定的《国王 宴使臣乐》规定:进茶,唐乐奏《贺圣朝令》;进初盏,歌《鹿鸣》,用《中 腔》调;献花,歌《皇皇者华》,用《转花枝》调等。( 60) 所用歌词都采自 中国《诗经》,所用乐曲也大都是从中国传去的。

越南黎朝太宗绍平四年(1437 年),宦官梁平仿明朝乐器制定新乐,分 为“ 堂上之乐” 与“ 堂下之乐” 。( 61) 越南的旧戏,在音乐、服装和表演形 式等方面,都受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中国的戏剧人物,过去也常出现在 越南戏剧舞台上。( 62)

日本有一种说唱文学体裁,称为“ 琵琶物语” ,它的形成是受了中国弹 词的影响。日本“ 能乐” 的戏剧形式,是受了元杂剧的影响而形成的。( 63)

明代末年,中国音乐家魏之琰东渡日本,带去明代流行曲谱 200 多首,深受 日本人民欢迎,称为“ 明乐” 。清康熙十六年(1677 年),僧人古琴家蒋兴 俦到日本传授琴学,日人尊为东皋禅师,从此“ 在日本儒学者之间就有琴曲 的传统。” ( 64) 19 世纪初年,中国音乐继续经长崎传入日本,称为“ 清乐” , 加上以前传去的“ 明乐” ,合称为“ 明清乐” ,曾在日本长期流行。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保存在丰 富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中,或者仍然保存在人们的音乐实践中。我们广大 音乐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搜集国内外保存的中国音乐史料,加以整理总结,探 索历史,奔向未来。

(阴法鲁)

注释( 1) 关于古代陶埙,近年来乐律学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今据刘东 升、袁荃猷:《中国音乐史图鉴》。

( 2)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下《释龢言》。

( 3)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 4 章。

( 4) 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页 89。

( 5)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第 2 章。

按:《地圆》篇所列五声数字,疑系指发出各声的律管容积而言。如黄 钟律发出的为宫声,黄钟律管长 9 寸,围 9 分,古人认为以围乘长,即得容 积之数。

( 6) 黄翔鹏:《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文物》1979 年 7 期;《曾

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音乐研究》1981 年 1 期。

( 7) 《通典》卷 25。

( 8) 《汉书・艺文志》。

( 9) 参看王运熙:《乐府论丛》第 1 篇。

( 10) 参看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 4 章。

( 11) 西域,有时指今新疆一带,有时指今新疆和中亚一带。( 12) 波斯人 是伊朗的主体民族。伊朗人操波斯语。

( 13) 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

1982 年 4 期。

( 14) 《旧唐书・音乐志》。

( 15)《魏书・音乐志》引陈仲儒语。杨荫浏考证,“ 平调相当于 f a 调式,

清调相当于 sol 调式,瑟调相当 l a 调式。” (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 5 章)瑟调也称侧调。

( 16) 见《汉魏南北朝论丛・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

( 17) 见《昭明文选》左思《吴都赋》及注文。

( 18) 参看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 5 章。

( 19) 参看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编:《论新疆音乐》(油印本)。

( 20) 参看王治来:《中亚史》第 6 章。

( 21) 〔日〕源光■ :《大日本史・推古天皇本纪》引《姓氏录》。

( 22) 转引自吴曼英、李才秀、刘恩伯:《敦煌舞姿》页 88。图中人物的 衣著,据沈从文考证,具有突厥服饰特点。

( 23) 仲铎:《张骞得胡曲李延年造新声事辨伪》,上海《学艺杂志》15 期,1934 年。

( 24) 白居易:《长恨歌》。

( 25)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 26)《旧唐书・宪宗本纪》。《唐会要》卷 34 作“ 徙内教坊于延政里。”

( 27) 转引自《敦煌舞姿》页 129。

( 28) 《旧唐书・玄奘传》。

( 29) 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条。

( 30)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 31) 参看任半塘:《教坊记笺订》。

( 32) 参看向达:《唐代俗讲考》(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论文集)。

( 33) 唐杜佑:《通典》卷 146。

( 34) 参看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见同名论文集)。

( 35)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研究》第 5 章。

( 36) 旧题唐张鷟著:《朝野佥载》卷 5。

( 37) 宋姚宽:《西溪丛话》卷上。

( 38) 《唐会要》卷 33。

( 39)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页 134。

( 40) 方豪:《中西交通史》页 415。

( 41) 参看刘奇:《中国传入的基督教会音乐探寻》,《音乐艺术》1987 年 1 期。

( 42)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 5、10。

( 43) 《日本书记》卷 22。( 44) 《大日本史・礼乐志》。

( 45) 《大日本史・礼乐志》。

( 46) 转引自《敦煌舞姿》页 94。

( 47) 参看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 12 章。

( 48) 《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东方杂志》24 卷 12 号。

( 49) 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

( 50) 王中河:《浙江黄岩灵石寺塔发现北宋戏剧人物砖雕》,《文物》

1989 年 2 期。

( 51) 廖奔、杨建民:《河南洛宁上村宋金社火杂剧砖雕叙考》,《文物》

1989 年 2 期。

( 52) 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

( 53) 郑振铎认为应是 713 本。见《中国俗文学史》第 7 章。

( 54) 参看张庚、郭汉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第 1 编。

( 55) 〔越南〕黎文休:《大越史记・陈纪》。

( 56) 参看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页 155—160。

( 57) 周菁葆:《木卡姆探微》,载《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一书中。法拉 比的全名为:艾甫纳斯尔・法拉比。

( 58) 董锡玖:《中国舞蹈史》(宋元部分)第 3 章。

( 59) 参看周菁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页 287—288。

( 60)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前编》卷上,第 1 册。

( 61) 陈修和:《中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第 2 章。

( 62) 陈修和:《中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第 2 章。

( 63) 〔日〕田边尚雄:《日本音乐史》第 1 章。

( 64) 〔日〕田边尚雄:《日本音乐史》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