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

宋朝建立之后,一时全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状态。又由于经济的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是政治中心,

也是商业城市。此外,如成都、临安(今杭州)、广州、泉州等也都是人口 众多、商业发达的城市。公元 1127 年,宋朝被北方的金朝逼迫,迁都临安,

此后至公元 1279 年元朝统一之前,历史上称它为南宋。南宋偏安江左,经济 继续发展,临安等地的商业日益兴盛。这种社会状况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 件。北宋也设立了教坊。据记载,教坊初分为四部,但内容不详,可能是指 坐部、法曲部、鼓笛部(立部)和龟兹部而言;后又以艺人职务分为 13 部,

包括筚篥部、大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

参军色等,规模远不及唐代。南宋迁都临安之后,有时设置教坊,有时撤消,

朝廷有事则临时招集市上艺人表演。

自北宋起,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事业已经从官府艺人手里转移到民间艺 人手里。无论是在汴京或临安,民间艺人已经自动组成了自己的团体,有了 固定的表演场所,叫做“ 瓦子” 或“ 瓦肆” 。这一方面说明,城市里有这样 的需要,光官府艺人已不能应付;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音乐艺术的成就和 内容,民间艺人的造诣和数量,都足以适应这样的需要了。民间艺人生活在 群众当中,自然能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及时汲取人民创造的音乐(图 4)

( 46) 。他们非常活跃,不像官府艺人那样受到种种限制。为了谋生或爱好,

民间艺人要设法经常开展音乐活动,并以师徒或血缘关系传授技艺,以保持 和提高创作和表演的能力。

图 4    敦煌莫高窟 61 窟 维摩诘变小酒店中的舞人(宋)

南宋出现了载歌载舞的戏剧,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流行于城市和乡 村,随时随地吸收民间的歌曲。这样,民间歌曲的发掘、整理和传播又增加 了许多机会。

在南宋和金朝南北对峙的时候,金朝的都城中都(今北京)是北方的文 化中心,这里也聚集着大批的民间职业艺人。他们对于乐舞、戏剧以及文学 的发展,也都作出了贡献。

元世祖灭南宋后,把南宋朝廷的乐工、乐器运到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

实际上,在当时的临安和大都从事音乐戏剧工作的,主要是民间艺人,朝廷 乐工的去留已无足轻重。元代的音乐仍以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主。

当时由于一些民族的迁徙流动,北方和西部诸民族的音乐不断地传入中原地 区,丰富了中原音乐的内容;而大批的外国人迁入中国,带来了他们的音乐 文化,又使中国音乐增添了新的因素。

宋代的乐曲,在旋律、曲式和组合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因而配 合乐曲的歌词也呈现出多种形式。今按曲式即歌词的体裁简略地加以讨论。

1. 词和散曲

词盛行于晚唐五代,而大盛于两宋。由于新乐曲不断地增加,而旧乐曲 有的消失了,有的经过发展变化,又获得了新的生命,所以宋代的词调增加

了很多。但民间曲词保留下来的很少,大量的作品出于文人之手。南宋初年 有流行的一首“ 吴歌” :“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 罗账,几家飘散在他州!”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 年),诗人杨万里在长 江乘船夜航,听到舟人唱歌。他记载:

有云:“ 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齐一拖。” 又云:“ 一休休,

二休休,月子弯弯照九州。” 其声凄婉,一唱众和。

诗人受了启发,写成《竹枝词》七首。其中一首说:“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 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此诗第二句也应当是 舟人的歌词。“ 月子弯弯” 这首民歌,直至解放以前仍然在各地传唱。( 47)

不知在宋代用什么曲调唱,杨万里听到的是“ 其声凄婉,一唱众和” 。 宋词的乐谱流传下来的不多。南宋初年,词人姜夔不但擅长填词,而且 擅长作曲。他的词作有 17 首的乐谱(工尺谱)传下来(其中 14 首乐谱是他 的自度曲),由杨荫浏译为现代乐谱后,我们就听到了宋词的旋律。

金元时期的“ 散曲” 是对杂剧而言,分为两种:小令,配合“ 只曲” (单 曲);套数,配合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只曲所组成的套曲。散曲和杂剧都继承 了一些词调。

2. 大曲词

唐代关于大曲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宋代大曲的规模是继承唐代的 而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根据唐宋两代的文献,可以了解大曲结构的轮廓:

散序

散序 中序(拍序)

散序 排遍 正攧 入破 虚催 衮遍 实催 衮遍 歇拍 杀衮

曲        破

唐宋大曲的一般结构分为这样的 12 遍,各有专名。任二北认为,遍名“ 皆各 由其拍法而定” ,可作拍名观。( 48) 按大曲都配舞,舞蹈由鼓点指挥。这些 遍名中可能有些是鼓点的名称,表示敲击的方法及节奏特点。西安历史悠久 的“ 鼓乐” 中,就有“ 滚击” 的手法,鼓曲中又有《往里滚》、《往外滚》

的名目,不知此“ 滚” 字是否和唐宋大曲的“ 衮” 字有关。大曲的每一遍中 也往往包含几小段。

唐代流传下来的大曲《伊州》歌词,包括“ 歌第一” 至“ 第五” 5 遍,

“ 入破第一” 至“ 第五” 5 遍,每遍歌词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其中有些是 诗人的作品。“ 歌” 大致指中序,“ 入破” 大致指“ 入破” 以下各遍。大曲 各遍的遍数,记载或有出入。散序及靸无拍,不填词。现存南宋大曲词有三 套,即董颖《道调薄媚》(西子词)、曾布《水调歌头》(冯燕传)、史浩

《采莲》(寿乡词),分别描述美女西施、侠客冯燕的生平故事以及对仙境 寿乡的想象。每套大曲中各遍曲词的格律不同,可见各遍乐曲的曲式不同。

大曲本来都有舞蹈,当歌唱故事时,原来的舞蹈已不适用,大概只用大曲的 音乐。在大曲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队舞,如宋朝教坊的“ 小儿舞队” 和“ 女弟 子舞队” 。队舞有音乐、舞蹈、唱词和朗诵,场面很大。至元代,也有队舞,

称为“ 乐队” 。

3. 鼓子词和唱赚

鼓子词,其格式为:〔散文〕+〔词〕+〔散文〕+〔词〕… … 。有说有唱,

是在唐代变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叙事文学体裁。唱赚是组曲形式,又分 两类:“ 有引子、尾声者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兼用者为缠 达。” ( 49)

( 1) 缠达(转踏、传踏)    其格式为:〔引子〕+〔甲曲〕+〔乙曲〕+〔甲 曲〕+〔乙曲〕… … 。现在看到的几种宋人《调笑转踏》,都没有引子,格式 是诗词兼用,如郑仅《调笑转踏》,开头没有引子。引子可能是器乐曲,不 填词。一诗一词,构成一组。词调都是《调笑令》,诗都是七言八句。大概 唱诗时都用固定的吟诵调,无需注明。

( 2) 缠令    其格式为:〔引子〕+〔甲曲〕+〔乙曲〕+〔丙曲〕+〔丁曲〕… …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采用了许多缠令曲式,也没有引子。如《侍香金 童缠令》包括乐曲《侍香金童》、《双声叠韵》、《出队子》和《尾》各段。

4. 诸宫调

其格式为:甲调(甲曲+乙曲… … )+乙调(甲曲+乙曲… … )+丙调(甲 曲+乙曲… … )… … 。是北宋神宗(1068—1085 年在位)时民间艺人孔三传 创作的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包含不同宫调的只曲和套数,波澜起伏,组合严 密。《西厢记诸宫调》就用了 14 个宫调、151 支基本乐曲。所用乐曲可以分 为三类:( 1) 单曲,极少。( 2) 单曲,加尾。( 3) 缠令——最短的也包含两支乐 曲和一支尾声。每类乐曲属于一个宫调,而各类乐曲的宫调或同或不同。诸 宫调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而安排乐曲,又根据乐曲而填写唱词。这是一项 复杂而宏大的艺术工程。

5. 杂剧和南戏

唐代就有参军戏和杂剧。1987 年浙江黄岩灵石寺发现北宋乾德三年(965 年)制作的戏剧人物雕砖,刻画的人物形象似参军戏表演。这时黄岩仍在吴 越国统治之下。可见至迟在五代时期,这一带已有普遍的戏剧活动。( 50)

宋代的音乐艺术既然已经取得这样的成就,再经进一步综合运用,水到 渠成,自然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北宋戏剧如何演唱,文献记载不详,但 根据有关文物可以得到初步的了解。如 1973 年河南洛宁县上村两座相邻古墓 中出土砖雕八块,上面刻划的形象有:( 1) 社火杂剧表演;( 2) 杂剧表演;( 3)

乐队演奏,所用乐器有筚篥、杖鼓、单面鼓,另一种乐器的形状不清楚,可 能是筚篥。如果二、三两组砖雕出于一墓,那么,第三组的乐队就是为杂剧 伴奏的。( 51) 这批宋金遗物反映出当时杂剧演出的部分情况。

南宋宫廷中扮演的杂剧,“ 或一场两段” ,或“ 一场三段” 。“ 先做寻 常熟事一段,名曰‘ 艳段’ ;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扮演的角色,“ 每 四人或五人为一场” ,各有分工。( 52) 虽然没有剧本流传下来,但这种杂剧 应当属于戏剧范畴。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 10 记载了“ 官本杂剧段数” 280 本的名目。就这些名目看,多半是和唐宋大曲等结合的,如《莺莺六幺》大 概就是用《六幺》大曲的曲调演唱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的。所谓“ 段数” 当是 指杂剧中的一段而非全本。这种宋杂剧主要是在唐宋大曲、参军戏等艺术体 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军戏最初只有说白,以后也有歌唱。“ 段数” 中 有诸宫调两本,即《诸宫调霸王》和《诸宫调卦册儿》,虽然为数不多,可

见在南方杂剧已经开始尝试用诸宫调曲式表演故事,打破了同时只用一个宫 调的大曲或其他曲式的局限,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演奏和歌唱艺术的进展。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 25 记载金元院本 690 本的名目。( 53) 院本和 杂剧相似,是金元的一种称谓。宋室南迁以后,南北戏曲的发展有了显著分 歧,也有会合之处。南宋“ 段数” 和金元院本,凡标明所用乐曲的,当然有 音乐配合;而没有标明乐曲的,大概多数也有乐曲配合,只有说白的很少。

( 54)

元杂剧也称“ 北杂剧” ,是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基

元杂剧也称“ 北杂剧” ,是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