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節 研究資料信實度

質性研究強調其可靠性,信度包含「外在信度」與「內在信度」,研究者對實地觀 察、資料蒐集方式、資料選擇與分析,妥善歸類與處理,進而達到能夠應用,即為外在 效度;研究者於觀察過程中,運用多位觀察者對同一種現象或行為,達到觀察一致性的 程度,即為內在信度(李奉儒,2001;胡幼慧,1996;高敬文,1999)。研究信賴與合 理程度,其內涵包含信效度,以可信性、可靠性、可遷移性及可確認性等,作為判斷研 究品質的指標,以下就提高研究信實度的作法分別逐一敘述。

一、 可信性(credibility)

可信性即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係指真正觀察中所欲觀察資料真實程度,而 研究對象是否能真實反映社會事實,社會建構的真實理解與研究對象是否一致(林淑 馨,2010;胡幼慧,1996;潘淑滿,2003)。為達到研究可信性,研究者利用參與式觀 察、受訪者檢證、三角檢測以確保資料真實性。

二、 遷移性(transferability)

遷移性即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指的是研究發現,當研究情境相似的狀況下,

結果可以可作相同轉移,當研究欲達成此目標,必須有效將被研究對象感受即經驗轉換 成文字陳述,將蒐集資料做詳實深厚描述(林淑馨,2010;胡幼慧,1996;葉重新,2001;

潘淑滿,2003)。為達成遷移性目標,謹慎將資料脈絡、意圖、意義、行動轉換成文字 資料,研究者將敘述本研究情境與研究限制,詳實紀錄以增加研究資料的應用性。

三、 可靠性(dependanbility)

可靠性即內在信度(internal reliability)主要目的於評估結果的一致性,係指詳細記載 研究方法與過程,讓其他研究者能探究其過程(王文科,2000;林淑馨,2010;胡幼慧,

1996;葉重新,2001;潘淑滿,2003)。研究者在本研究過程中,詳細紀錄資料整理及

分析的過程,以觀察記錄、文字稿轉譯、專家檢核、原始資料引用等策略,力求完整記 錄個案讀寫素養經驗。

研究者利用錄音筆蒐集訪談資料後,將受訪者的描述轉換成逐字稿,並將訪談記錄 繕打完成後,請受訪者再次確認訪談記錄文字稿是否有缺漏或需要補充之處,如有不明 之處必向受訪者再次澄清,研究者不做主觀的臆測,以防干擾研究結果,清楚掌握研究 過程及脈絡,達成一致性的目標。

四、 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

可確認性即客觀性(objectivity),目的在減少研究發現之偏差,檢核結果來自所蒐集 之原始資料、結果解釋,都是奠基於研究對象在研究情境中,反覆檢驗研究內容,發現 資料與研究的密切關聯,而研究者分析資料秉持客觀立場,忠實陳述研究結果,而非研 究者之臆測,以確保研究之中立性(林淑馨,2010;胡幼慧,1996;葉重新,2001;潘 淑滿,2003)。本研究研究者除不斷自我反思之外,透過受訪者檢核、建立文件資料庫、

專家同儕相互對話中,獲得意見回饋,減少研究者主觀與偏見,以建立研究之中立性。

第七節 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為主要研究工具(reasearch instruments),當從事教育相 關研究時,除了需合乎科學外,也必須具備專業的倫理道德(黃瑞琴,1997;潘淑滿,

2003)。若不具備倫理的研究者,研究做得再好,也會失去研究意義與價值,更甚會觸 犯法律。研究者在仔細的考慮及慎思下,研究過程將遵守研究社群對研究行為的規範與 要求,符合研究倫理要求之要項,本研究的倫理說明如下:

一、 告知後同意(informed consent)

本研究之個案為幼兒園及個案幼兒,研究者將謹守研究規範,基本並重要的原則「告 知後同意」原則(the p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除口頭告知受訪幼兒園本研究之研 究動機與目的,並讓幼兒園知曉本研究之重要性,讓幼兒園中受訪教師簽署訪談同意 書,願意接受研究者深入訪談。其次,於個案幼兒部分,讓個案幼兒家長瞭解此研究之 意義,也請家長簽署一份書面同意書,同意提供研究者於研究現場,蒐集個案幼兒在園 中的讀寫相關紀錄及相關資料。

二、 隱私及保密(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質性研究常是進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中,被研究者的想法、信念或價值觀是研究 者想要深入了解的部分,因此隱私及保密即是重要的研究倫理(潘淑滿,2003)。蒐集 相關的資料中如有涉及個人隱私之部分,研究者將嚴守保密不公開。為保障被研究者免 於受傷害,需要進行匿名原則。不在任何資料或紀錄上留下,研究對象姓名及資料,以 匿名方式呈現研究資料。

三、 資料整理與分析互惠原則

參與研究之人員資料共同享有,並共享研究成果;參與研究的幼兒在研究過程中,

期待有所成長及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