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 資料整理與分析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 資料蒐集

質性研究蒐集資料的基本原則為只要能詳實回答研究問題,皆可成為研究資料(陳 向明,2002;潘世尊,2005)。潘淑滿(2003)指出社會科學研究中檔案資料分析法、

訪談法、觀察法,常列為質性研究蒐集資料方法。本研究以多元方式蒐集資料,主要以 參與式觀察,輔以文件資料分析、深度訪談法(園內教師、行政人員、個案家長)等方 法進行,且研究過程中使用錄音筆、照相機等記錄輔助工具進行資料蒐集,使蒐集的資 料及內容具備真實性、豐富性、完整性及周延性。本研究資料蒐集方法及資料類型如表 3-5-1。

3-5-1 本研究採用資料蒐集方法表 資料蒐集之方法 資料類型

1.參與觀察 1-1 研究者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包含:晨間活動、團討活動、小組活動、角落探索)

1-2 照片與影像圖檔

2.訪談 2-1 訪談紀錄文字稿

(訪談對象包含:大樹校長、君君老師、美美老師、芸芸老師、

恩恩媽媽、恩恩奶奶)

3.文件蒐集 3-1 園內宣傳刊物 3-2 花鹿班幼兒名冊

(續下頁)

3-5-1(續)本研究採用資料蒐集方法表 資料蒐集之方法 資料類型

3.文件蒐集 3-3 花鹿班班級刊物 3-4 教師教學日誌 3-5 花鹿班唐詩閱讀本 3-6 花鹿班語文學習單 3-7 花鹿班主題學習單 3-8 親子橋

3-9 恩恩學習單

(包含:新聞報報學習單、主題學習單、語文學習單)

3-10 恩恩簽到紀錄表 3-11 恩恩繪畫作品 3-12 恩恩作品檔案 3-13 研究者省思日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 參與式觀察法

質性研究觀察法的運用,多以實地觀察為主,研究者本身根據對情境的涉入程度和 研究角色,進一步區分為「非參與觀察(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及「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葉重新,2001;潘淑滿,2003)。參與式觀察的主要特色是透 過圈內人的觀點,來認識社會現象的意義,也透過參與觀察的過程,對觀察的現象作完 整詳盡的描述,參與觀察法強調研究者直接進入被研究者日常生活場域中,對被研究者 進行觀察,因此研究者能夠深入了解研究現象或對象的內在文化,對行為及現象做意義 的詮釋(葉重新,2001;潘淑滿,2003;黃瑞琴,2001)。本研究採取參與的觀察者(observer

as participant),研究者參與研究場域,除了對被研究者表明身分外,並參與教室活動與 被研究對象進行互動,透過圈內人的觀點,深入瞭解場域情靜脈落,建構詮釋現象之意 義(王文科、王智弘,2008)。

研究者於2011 年 8 月進入場域,預先觀察環境、班級配置及班級幼兒。2011 年 9 月開始,固定每個禮拜三7:30 a.m-16:30 p.m 整日進入園進行觀察,除蒐集研究相關資 料外,並讓花鹿班幼兒適應研究者在場域中活動。為求全面性了解個案幼兒的讀寫經 驗,研究者會於少數星期五7:30 a.m-16:30 p.m 入園觀察,詳細記錄個案活動蒐集研究 相關資料。研究者使用錄音筆、照相機等數位工具,觀察並記錄個案幼兒於晨間活動、

團討活動、小組活動、角落探索時間的活動中,完整蒐集個案幼兒在園中獲得的讀寫經 驗。現場作筆記並輔以錄音方式紀錄幼兒讀寫相關活動,並於事後轉為文字稿,讓資料 蒐集更多元完整。研究者配合大樹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擬定研究預定之觀察日期,

會因實際狀況作彈性調整。本研究參與觀察所使用的工具如下:

1. 錄音拍照

研究者利用錄音或拍照記錄幼兒活動,觀察幼兒在活動間所經歷的讀寫經驗。錄音 在主題活動時間、角落探索時間、團體活動時間使用較多。

2. 觀察紀錄

研究者進入幼兒園,在主題活動時間、角落探索時間,觀察個案活動,研究者隨身 攜帶筆記本,隨時以文字紀錄個案幼兒讀寫相關活動。

(二) 半結構式訪談

訪談是種研究交談,為質性研究中蒐集資料常使用的方法,由於社會科學研究涉及 個人信念、理念、意義建構及語意表達,透過訪談方法方能蒐集資料,儼然成為社會科 學研究中有利的研究方法(林淑馨,2010;胡幼慧,1996;潘淑滿,2003)。胡幼慧(1996)、 潘淑滿(2003)指出訪談可以分為正式訪談及非正式訪談,而社會科學研究習慣依訪談 問題的設計的嚴謹度區分為結構性訪談、無結構式訪談以及半結構式訪談三種類型。研

究者將會進行多次訪談,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及無結構性訪談兩種方式進行(潘淑滿,

2003)。

研究者正式訪談進行前,依據研究問題及目的,事先擬定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指引(附 錄四、附錄五),以瞭解研究現場人員的內在觀點。研究者將進行多次訪談,訪談對象 包含:大樹校長、君君園長、美美老師、芸芸老師、恩恩媽咪、恩恩奶奶等人。研究者 將訪談內容全程錄音且進行現場訪談筆記,於訪談進行時,研究者會依據現場的實際狀 況進行問題的彈性調整與增減。爾後將訪談內容以豆子膳稿機進行轉譯成訪談記錄文字 稿,再請受訪者核對確認訪談紀錄文字稿,若有缺漏之處,修正後再次請受訪者核對至 無誤為止,反覆確認研究真實性以便進行研究分析,並將訪談文字紀錄稿分類整理於不 同的資料夾,並著名受訪者、錄製內容並標題與日期,受訪對象背景資料請參照表3-5-2。

表3-5-2 受訪對象背景資料表

受訪者 最高學歷 教學經歷

君君老師 某國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畢業 19 年 美美老師 某國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畢業 21 年 芸芸老師 某科技大學嬰幼兒保育學系畢業

大樹校長 某國立師範學院四十學分班結業 義工媽媽 高中畢業

恩恩媽媽 二技畢業 恩恩奶奶 高中畢業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 文件資料

文件資料的蒐集,主要為增強或檢驗其他資料的可信程度,在進行三角檢證時,若 資料有互相矛盾之處,研究者即需進一步的探討(黃瑞琴,2001)。本研究之文件資料,

包括:園內宣傳刊物、花鹿班幼兒名冊、花鹿班班級刊物、花鹿班語文學習單、花鹿班 主題學習單、教師教學日誌、親子橋、個案主題學習單、個案心情紀錄表、個案繪畫作 品、個案作品檔案、研究者省思日誌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