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大學 96 學年度下學期法研所「刑法史研究(二)」教學大綱

壹、課程名稱:刑法史研究(二) 貳、授課教師:黃源盛教授

協同授課教師:江玉林副教授、李聖傑助理教授

參、課程主題:晚清民國刑事立法與裁判—案例近代中國刑法史 肆、開課年級:碩士班、博士班

伍、人數限制:20 人

陸、上課時間:星期四 10:10-12:00 柒、學分數:二學分(選修)

捌、開課目標及課程說明:

一、理論上,法律史學的研究對象,其範圍宜涵括法律制度、法律規範、法律思 想、法律意識以及司法裁判等因素的生成、延續、衍變乃至斷裂等因果歷程的探 討。實際上,囿於時間、空間與體能的侷限,法制史學者往往不得不限縮其研究 與講課範圍,而集中精力在「法制典籍」與「司法裁判」兩個面向上。

二、自1997 年 8 月以迄 2004 年 7 月間,本課程講授人倡風氣之先,投入民國初 期「大理院及平政院司法檔案」的整編與研究凡七年之久,完成《大理院刑事判 決彙覽》、《大理院刑事判例全文彙編》、《大理院民事判決彙覽》、《大理院民事判 例全文彙編》、《平政院裁決錄存》等司法檔案史料的整編與初探工作,近年已逐 次付梓問世,受到海內外法史學界的高度關注。歷經艱辛,完成上述法制文獻編 纂後,頓覺「法制典籍」與「司法裁判」本為體用關係,無體何以顯用?為探本 溯源,乃又於2004 年 8 月至 2007 年 7 月間致力於執行國科會《大清現行刑律之 校注與研究》、《晚清民國刑事立法史料校注與研究》等計畫。

三、惟衡諸我國目前現狀,晚清以迄民國以來的各類法典制定史,雖有零星纂輯,

仍屬殘缺不全,對於學術界之研究與實務界之運用均感不便,甚或陷於「無處可 覓」的窘境,乃一秉初衷,先選擇與授課人專長鄰接的相關領域著手,擬本「開 課主題計畫」,將置重點於晚清民國刑事立法與裁判歷史的研究,並擬多方蒐羅 清末以迄當今有關刑法制訂史料與珍貴裁判文獻,包括宣統二年(1910)之《大清 新刑律》、民元之《暫行新刑律》、民國四年之《修正刑法草案》、民國七年、八 年之《刑法第二次修正案》、《改定刑法第二次修正案》、民國十七年頒佈之《中 華民國刑法》,以迄二十四年施行之現行《中華民國刑法》和歷次修正案。針對 其條文、立法理由、審議過程之記錄以及各審級之裁判文書等素材加以整編、校 釋,進而對各該階段「法案」的理論與實踐做出詮釋與評價,同時也作為本課程 上課的重要參考資料。

玖、上課方式及成績考核

一、為促進法史學中有關我國刑法演進過程之教學,嘗試利用案例教學法,

以深刻體悟刑事法規範與裁判的傳統與繼受概況。此外,希望透過法史與 法理的雙重管道思維與討論,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藉以提升法律人 的人文素養與法學教育的品質。

二、本課程採雙向交流的的方式,課前先發放該講次教材,課中充分討論,

教材內容以民國初年大理院及國府時期最高法院的刑事裁判為主,透過案 例分析,瞭解當時刑事法的實踐概況,同時,從法史學及法理學的角度進 行討論與批判。

三、本課程採雙階段上課方式,第一階段為「文獻研讀」,第二階段為「專 題研討」,凡選課同學皆須認真參與。第一階段,文獻研讀資料由授課者指 定分配,第二階段,選修者需自選一合適主題,撰寫一萬字左右的書面報 告,於課中討論,經研討後,再修改,提出作為期末成績考核之依據。

拾、課程研討重點及題綱:

一、有關「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的刑事立法政策說明並探討其在近代 中國及台灣法律史上的地位:

I、「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的立法、修法沿革及立法理由說明。

II、「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在晚清民國的司法實踐與轉型實況探討。

二、有關「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在民初大理院(1912 一 1928)及國民政 府最高法院(1928 一 1949)的適用實質分析:

I、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的個別重要課題詮釋。

II、晚清民國刑事立法的實證與理論闡釋。

三、有關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的評價

I、從法繼受的觀點論晚清民國刑事法近代化的過渡與成型。

II、從法律史學的觀點比較歷次刑法草案及成文法有關刑法思想之史的推 移。

III、從法社會學的觀點論晚清民國刑事立法的本土化問題。

IV、從比較法史的觀點論一九四五年前後台灣刑事法的延續與斷裂。

四、討論提綱舉隅 1.導論-課程說明。

2.從傳統律例到近代刑法-清末民初近代刑法典的編纂。

3.「罪刑」的意義、內容及其精神的轉變。

4.固有倫常與舶來法律-刑法上倫常條款的常與變。

5.阻卻違法-以對尊親屬能否行正當防衛為中心。

6.從「可矜可憫」到「酌減」-談「原情定罪」。

7.從「無夫姦」到「通姦罪」-法律與倫理道德的分合界線問題。

8.從「親屬相容隱」到「藏匿人犯及湮滅証據罪章」。

9.妨害名譽罪-繼受外國法之後新出現的犯罪類型。

10.課程總結。

拾壹、主要參考文獻:

1. 沈家本著,《歷代刑法志》(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12 月。

2. 清憲政編查館編纂,《大清法規大全》(全六冊),台北,考正出版社,民 國61 年。

3. 沈桐生輯,《光緒政要》(全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 58 年。

4.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 48 年 2 月。

5. 修訂法律館編纂,《法律草案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 62 年。

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民國《立法院公報》(1929 一 1944)影印本,南京,

南京圖書館,1989 年 10 月。

7. 邱漢平、盛振為、孫曉樓合編,《中國歷次刑法比較》,上海,東吳大學 法律學院法學雜誌社,民國24 年 4 月。

8. 謝振民編著,張知本校訂,《中華民國立法史》,正中書局,民國 37 年。

9. 黃源盛著,《民初法律變遷與裁判(1912 一 192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叢書(47),民國 89 年 4 月初稿。

10. 黃源盛編纂,《大理院刑事判例全文彙編》,未刊稿,台北,國立政治大 學基礎法學中心典藏。

11. 黃源盛纂輯,《大理院刑事判決匯覽》,未刊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基 礎法學中心典藏。

12. 國史館編印,《中華民國法律志(初稿)》,台北,國史館,民國83 年 2 月。

13. 高橋治俊、小谷二郎共編,松尾浩也增補解題,《增補刑法沿革綜覽》,(日 本立法資料全集別卷2 ),日本,信山社,平成 2 年(1990)3 月。

14. 黃源盛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叢書 (55),元照總經銷,民國 96 年 3 月。

15.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刑事立法史料彙編》,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