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0 年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

在文檔中 強化陽光法制,建構廉能政治 (頁 192-197)

月22 日台中舉行,簽署「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 證合作」以及「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3 項協議。兩會並達成共識,

均同意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列為下次會談重要推動的 議題;另外,為有效保護兩岸智慧財產權人的合法權益,雙方也一致同 意將「智慧財產權保護」列為第五次會談的協商議題。

MOU(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的部分,則已在 11 月 16 日 下午六時同步在台北和北京簽署,並即刻派人進行換文,預定六十天後 生效(明年一月十五日)。簽署雙方為我方金管會主委陳冲與對岸銀監會 主席劉明康、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值得注意的是,

兩岸 MOU 刻意避開「行政院」或「中國」等隱含主權字眼,互稱「台 灣方面」與「大陸方面」。「台灣方面」簽署名銜是「台灣方面金融監督 管理機構代表陳冲」,「大陸方面」的名銜則為「大陸方面銀行業監督管 理機構代表劉明康」、「大陸方面證券期貨業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尚福林」、

「大陸方面保險業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吳定富」。

MOU 的簽署為兩岸交流創立新模式:首次由兩岸金融監督機構而非 海基、海協會簽署。名稱上則是秉持「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默契,

以「台灣」與「大陸」互稱,完全符合對等與尊重的原則。

(二)兩岸高層互動承先啟後、開啟新章

2005 年 4 月舉行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下簡稱:國共論壇),

成為兩岸重要協商平台。2009 年,奠基在過去 4 次的成果上,7 月在湖 南長沙舉行了第五次國共論壇。本次論壇「以文化為主、經貿為輔」,並 作成六項共同建議:

一、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二、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岸教育品質。

四、共同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 機制。

五、加強兩岸新聞交流。

六、支援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壯大,推動兩岸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 領域的合作。

除了國共論壇持續為兩岸良好互動做出貢獻外(至今已通過94 項決 議和共識), 7 月 26 日馬英九總統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兩岸領導人馬 英九與胡錦濤的電報往返,則為兩岸最高領導人的互動開啟新頁。

7 月 27 日,中共領導人胡錦濤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名義發出給「中 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馬英九先生」賀電,提到希望兩黨能「繼續為推動 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而努力」。而馬英九隨即 也透過國共平台,回覆賀電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先 生」,並強調「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如此的 電報往來,雖然文字極為簡單,卻代表兩岸最高領袖的空前互動。延續 上述,國民黨10 月 17 日舉行了第十八次全臺代表大會,中共中央及總 書記胡錦濤發出賀電,馬英九亦回電報。此時馬英九已就任黨主席,名 稱上正式互相以「主席」與「總書記」互稱。自從馬英九上任黨主席後,

兩岸雙邊的最高政治與執政黨領袖均同為一人,使未來兩岸領導人的高 層會晤充滿了無限可能性。

(三)兩岸經貿文化、旅遊等互動密切

2009 年一年間,兩岸間經貿往來密切。2009 年 1 月到 11 月間,兩 岸的貿易總額達到70,694 百萬美元,佔我國貿易總額的 20.8%,出口總 額為48,823 百萬美元,佔我國出口總額的 26.6%,進口則為 21,871 百萬 美元,佔我國進口總額之14.0%。2

在兩岸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成果亦頗豐碩。馬英九於「馬蕭政策白 皮書:文化政策」中,提出促成華人世界合作編纂「二十一世紀華文大 辭典」的政見,希冀「中華大辭典」的共同編纂,能有效消弭兩岸語言 文字的隔閡。在今年6 月 19 日,馬英九再次提出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想法,

並得到兩岸各界的贊同,經由第五次國共論壇討論後,列入共同建議。

在開放陸生來台及承認大陸學歷方面,教育部擬於明年 6 月前進行 政策鬆綁。初期將承認以「985 工程」為主的 41 所大陸頂尖大學學歷;

在開放陸生部分,則初步限制公立大學只能收碩、博士生,私校則可從 技專、大學、研究所收取陸生。

兩岸觀光交流部份,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數據,2009 年 1 月到 12 月,大陸旅客來台人數為 972,123 人次。3而2009 年 1 月到 12 月台灣 民眾赴大陸的人數則為 1,516,087 人次。4如此龐大的人員往來,促使兩 岸互設旅遊辦事處。

2 詳見經濟部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網址:http://cus93.trade.gov.tw/FSCI/。

3 詳見交通部觀光局「98 年 12 月暨全年觀光市場概況概要」,網址: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release_show.asp?selno=2325。

4 詳見交通部觀光局「2009 年 1 至 12 月中華民國國民出國目的地人數分析統計」,網址: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File/200912/table19_200912.pdf。

依照「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第8 條:「雙方同意 互設旅遊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旅遊相關事宜,為旅遊者提供快捷、便利、

有效的服務」的內容,兩岸負責觀光旅遊事務協商的小兩會:「台灣海峽 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以及對岸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

(海旅會),於10 月 21 日同時宣佈將分別在台北及北京設置「辦事處」。

海旅會由曾經擔任國旅局司長,港澳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范貴山出掌 首任代表,台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則由行政院秘書處第三組副組長楊瑞 宗出任。這是兩岸首度在對方治理區,以民間名義設置具備官方色彩的 機構。

繼兩岸互設觀光辦事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1 月 26 日表示 將規劃在大陸駐點,並希望在明年江陳會中協商兩岸文化部門能互設文 化據點。

(四)兩岸二軌交流熱絡

5 月 15 日到 22 日,福建省舉辦了第一屆「海峽論壇」。參加的人數 與主辦單位數目均空前,在與會成員背景與討論領域上,更是包羅萬象,

開啟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新章。

約半年後,「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在11 月 13、14 日於台北舉行。

此研討會為兩岸重量級學者首次聚首進行公開直接交流。會中就兩岸各 種議題進行討論,其中包含敏感的政治、軍事和外交議題。雖然許多議 題上仍待進一步的溝通與達成共識。然而,「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的 舉行,仍有其重要意義,象徵兩岸正式開啟兩岸智庫與退休官員的二軌 交流。

在文檔中 強化陽光法制,建構廉能政治 (頁 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