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抵銷之擔保機能—以民法第340條之解釋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抵銷之擔保機能—以民法第340條之解釋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洸岳 博士. 抵銷之擔保機能 政 治 大 —以民法第 立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殷正 撰. 中華民國一0二年六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詞. 將論文代表的知識,獻給尊敬的師長 將字句蘊含的情感,獻給珍貴的朋友 將學位象徵的成就,獻給至愛的家人 留下. 政 治 大. 一顆堅毅的心. 真心感謝:. 學. ‧ 國. 立. ‧. 陳洸岳老師、王千維老師、杜怡靜老師. Nat. io. sit. y. 張英磊老師、鳥谷部穰學長、謝允正學長、王井、黃煒迪. er. 歐陽勝嘉學長、蘇珈漪、王文成、陳思荔、陳姿羽、潘怡廷、曾郁潔. al. n. v i n Ch 蔡佳蒨、吳怡蒨、白承育、黃千娟、黃國媛、趙宗彥、姚億燦、陳瑞元 engchi U 劉耀文、董玉潔、陳威宏、李靜蘭、洪懷舒、胡伯安、許凱翔、黃德聖 父親 林炳裕、母親 吳金碧、兄長 林記弘. 2013 年 8 月 21 日.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摘要 抵銷制度所具有之簡易清償機能與公平維持機能已廣受我國學說與實務承 認,惟抵銷制度是否具有擔保機能一事,則尚未受到充分之關注與討論而仍存有 疑義。 所謂抵銷之擔保機能者,係指在互有相對立債權債務的主被動債權人間,若 被動債權人資力不足且同時對多數債權人負有債務時,身為多數債權人之一的主 動債權人,可藉由抵銷權之行使,使其與被動債權人間相對立之債務立即消滅, 產生主動債權人藉由抵銷權之行使,令自身債權獲得較其他債權人優先受償、主. 治 政 大 動債權如同受被動債權擔保般的效果。 立. 此一抵銷權之擔保機能反映在法律規定上,與之關連最密切者,乃民法第 340. ‧ 國. 學. 條。蓋民法第 340 條乃規範多數債權人(扣押債權人與主動債權人)於競爭何人. ‧. 得自被動債權人財產受償時,抵銷權行使應否受限制的問題。因此,若承認擔保 機能為抵銷制度之本質機能,則在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上,即應擴大允許被. y. Nat. er. io. sit. 動債權受扣押後抵銷權之行使範圍,使此一抵銷制度之本質機能得以充分發揮。 然觀察我國法將發現,目前我國學說對於抵銷制度本質上是否具有擔保機. al. n. v i n 能,討論仍極為有限,此種討論不足的情況延伸至審判實務上,使各級法院在解 Ch engchi U 釋適用民法第 340 條時,因欠缺理論基礎,導致對系爭條文之解釋適用存在有見 解分歧、法律適用不安定的問題,凸顯了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進行深入研究,並 統一民法第 340 條解釋適用之必要性。 對上述問題,因日本民法第 511 條與我國民法第 340 條規範幾近相同,且該 國判例學說長期以來已累積豐富之討論成果,可為我國法解釋適用之參考。在整 理該國判例學說與修法動態後,可得出下列三點啟發:第一、「擔保機能」僅是 多種「抵銷對第三人效力理論基礎」的可能選項之一,其存在對於抵銷制度並非 絕對。第二、日本法上對於民法第 511 條之所以存在多種解釋方法,此亦係肇因 於其背後對於「抵銷對第三人效力理論基礎」的選擇不同所致。第三、在決定是.

(6) 否以「抵銷制度本質具擔保機能」作為「抵銷對第三人效力理論基礎」後,尚須 注意此一結論是否能與扣押命令效力範圍、民法第 511 條之體系定位、期限利益 喪失約款之對第三人效力等周邊問題建立邏輯一貫而無矛盾的解釋。 將對日本法之研究成果運用在我國法的解釋適用上,可自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之規範方式推知我國立法者有意採取「對抵銷期待利益之保護」作為「抵銷對 第三人效力理論基礎」 。考量民法第 340 條與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同為抵銷制度下 「抵銷對第三人效力」規範,故兩規範在解釋適用上應採取相同之理論基礎。換 言之,民法第 340 條所規範的「抵銷與扣押」關係中,主動債權人之所以可藉由 主張抵銷而獲得較扣押債權人優先受償的類似擔保效果,實為保障主動債權人對. 治 政 大 抵銷之期待利益所產生的事實上反射效果,並非抵銷制度本質上有何擔保機能存 立 在。而在否定抵銷制度本質上具有擔保機能後,則可以此結論作為解決相關問題. ‧ 國. 學. 之起點,逐一推論出民法第 340 條應如何解釋適用,以及其他周邊問題的解答。. ‧. 關鍵字:抵銷、擔保機能、民法第 340 條、日本民法第 511 條、清償期、抵銷對. y. Nat. n. er. io. al. sit. 第三人效力、扣押命令效力範圍、期限利益喪失約款. Ch. engchi. i n U. v.

(7) Abstract. Expediency in satisfying debts and keeping fair treatment among creditors are two major functions well acknowledged by academics and the judiciary in Taiwan. However, a possible third function - securing unpaid loans through claiming an offse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ecuring function) - has not yet been fully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政 治 大. Securing function of offset means that in the situation that two people are each others’. 立. ‧ 國. 學. creditors and one of them is insolvent, the solvent creditor can assert their right of offset. To claim an offset allows a creditor/debtor to have his/her unpaid loans preferentially satisfied. ‧. before other creditors’ claims. Allowing a creditor to claim offset results in the same effect as. sit. y. Nat. io. n. al. er. the creditors’ loan having been secured.. i n U. v. In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Article 340 is most relevant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Ch. engchi. right of offset includes the securing function. Article 340 stipulates that, “When an obligation has been attached by an order of the court, the third debtor of such obligation shall not take a claim which he has acquired from the creditor after the attachment to offset the obligation attached.” The question in point is: •. whether the limitation on the garnishee’s right of offset is only limited to his counter claim against his creditor generated after the issuance of an attachment order, or. •. should it be expanded to all of his counter claims, including those generated before.

(8) the issuance of an attachment order. The key to answer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 lies in whether securing function is within the intention of the legislator in enacting Article 340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After scrutinizing essays related to the right of offset in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it is clear that scholars in Taiwan have not discussed the questions enough yet. The lack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in considerable confusion in judicial practices when applying. 政 治 大. Article 340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立. Japanese scholars and legal precedents of the Japanese Supreme Court have been. ‧ 國. 學. exploring the securing function issue of the right of offset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re. ‧. is the same question regarding Article 511 of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and the article is. Nat. their research and take it as our reference.. al. v i n C h research and Ulegal precedents academic engchi. n The gist of Japanese. er. io. sit. y. almost identical to Article 340 of the R.O.C Civil Code. We consider it to be helpful to review. regarding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acknowledging securing function of the offset right is not necessary in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the right of offset; second, explanations for Article 511 of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in Japan have not yet been unified.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in Japanese scholars' research and legal precedents regarding the issue, as Japanese scholars and Japan's Supreme Court continue to offer various theories regarding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Article 511. Third, whether securing function can.

(9) be considered as within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Article 511 further relates to the solution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the scope of attachment orders, the role of the right of offset within the whole of the Japanes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f acceleration clauses.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on Japanese law concludes that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is not to confer securing function to the right of offset, but to protect legitimate expectations of the debtors to have the chance of claiming offset. The. 政 治 大. same conclusion can be derived from observing the design of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99. 立. ‧ 國. 學.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which regul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ight of offset on the. third party creditors (hereinafter the “third party effect”).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99. ‧. stipulates that, “At the time of the debtor being notified, if the debtor had the claim against. io. sit. y. Nat. the transferor [sic], and if such claim matures before o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laim. al. er. transferred does, he/she may claim for offset against the transferee.” To clarify, when a. n. v i n C hcreditor to a newUcreditor (hereinafter transferee), deb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original engchi the debtor can only claim an offset against the transferee with a counter claim that. matures before o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transferred claim does. The same design in the. Japanese law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egislative intent in designing the third party effect of the right of offset is based on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expectation of the debtor. in having the chance to claim the right of offset. We propose that it is helpful to construe Taiwan’s system in the same way..

(10) To clarify the conclusion further,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99 and Article 340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R.O.C. both regulate the third party effect of the right of offset. The same.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adopted in order to keep the Taiwanese civil law system coherent. Article 340 provides that a garnishee can only claim the right of offset. when his/her counter claim against the creditors originated before the date of issuance. of the attachment order. We should construe that the legislative intent is to protect. 政 治 大. debtors’ expectation of a chance to claim an offset identic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立. ‧ 國. 學.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99. Although the operation of Article 340 allows the debtor/creditor to satisfy his/her claim preferentially before other creditors under some. ‧. circumstances, the so-called “securing function” of right of offset can only be considered. io. sit. y. Nat. as a collateral effect and is not within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the regulation.. al. er. After denying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securing function of the right of offset, the. n. v i n thesis further clarifies the answersCtohthree questions relating e n g c h i U to the third party effect of. the right of offset: (1) the limitation on the right of offset stipulated in Article 340 shall be construed as an exception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of Taiwan; (2) the scope of an. attachment order shall not reach the right of offset of the third party (garnishee) in. principle; and (3) the acceleration clause shall not influence the rights of third parties..

(11) 目錄. 抵銷之擔保機能—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一項 抵銷制度之傳統機能 ....................................................................................... 1 第二項 對擔保機能之意識 ........................................................................................... 2 第三項 擔保機能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影響 ............................................................... 3. 政 治 大. 第二節 探討課題 ...................................................................................................... 5. 立. 第一項 法律規範之爭議 ................................................................................................. 5. ‧ 國. 學. 第一款 抵銷制度擔保機能之有無與民法第 340 條的解釋 ............. 5 第二款 扣押命令效力範圍之解釋與民法第 340 條之關聯性 ......... 6. ‧. 第三款 抵銷之擔保機能與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對外效力.............. 7 第四款 民法第 340 條與第 299 條第 2 項之理論一貫性 ................. 9. sit. y. Nat. 第二項 實務爭議 ........................................................................................................... 10. n. al. er. io. 第一款 法律見解之分歧.................................................................... 10 第二款 理論基礎之欠缺.................................................................... 10.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 11. Ch. engchi. 第一項 研究範圍 ........................................................................................................... 11 第二項 研究方法 ........................................................................................................... 12. 第一款 文獻分析................................................................................ 12 第二款 案例研究................................................................................ 12 第三項 章節安排 ........................................................................................................... 13. 第二章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 ................................................... 15 第一節 我國學說上抵銷機能之現狀 .................................................................... 15 第一項 學說對抵銷制度機能之見解 ........................................................................... 15. 第一款 僅言及簡易清償機能............................................................ 16 第二款 併論簡易清償機能與公平維持機能.................................... 16 I.

(12) 第三款 簡易清償與公平機能以外,尚具有擔保機能.................... 17 第二項 對我國學說之檢討與分析 ............................................................................... 17. 第二節 我國學說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見解 ........................................................ 19 第一項 民法第 340 條與抵銷制度之擔保機能間之關係 ............................................ 19 第二項 學說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 ............................................................... 22.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第五款. 抵銷適狀說............................................................................ 22 參考德國民法解釋—限制說................................................ 23 參考日本學說見解—限制說................................................ 24 無限制說................................................................................ 25 合理期待說............................................................................ 26. 第三項 小結 ................................................................................................................... 27. 政 治 大. 第三節 我國實務現狀 ............................................................................................ 28. 立. 第一項 案例一:連雅清薪津債權案 ........................................................................... 29. ‧. ‧ 國. 學. 第一款 案例事實................................................................................ 29 第二款 各級法院見解........................................................................ 30 第三款 分析與檢討............................................................................ 32 第二項 案例二:醒吾開發公司案 ............................................................................... 36.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款 案例事實................................................................................ 36 第二款 各級法院見解........................................................................ 37 第三款 分析與檢討............................................................................ 39. i n U. v. 第三項 案例三:楊德雄股金返還請求權案 ............................................................... 44. Ch. engchi. 第一款 案例事實................................................................................ 44 第二款 各級法院見解........................................................................ 45 第三款 分析與檢討............................................................................ 46 第四項 案例四:名高公司存款抵銷案 ....................................................................... 48. 第一款、案例事實.............................................................................. 48 第二款 各級法院見解........................................................................ 49 第三款 分析與檢討............................................................................ 52 第五項 案例五:張智忠借款債權案 ........................................................................... 56. 第一款 案例事實................................................................................ 56 第二款 各級法院見解:高雄地院 89 年度訴字第 1133 號判決與高 雄高分院 90 年度上易字第 67 號判決 ............................................. 57 第三款 分析與檢討............................................................................ 57 II.

(13) 目錄. 第六項 小結 ................................................................................................................... 61. 第四節 本章之小結—我國學說實務現狀 ............................................................ 63. 第三章. 日本法上學說實務之研析......................................... 65. 第一節. 我國民法與日本民法之比較 .................................................................. 65. 第一項 日本民法第 505 條之「對當額」概念 ......................................................... 68 第二項 日本民法第 511 條與我國民法第 340 條之差異 ......................................... 68.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二節. 用語上之差異...................................................................... 68 法效果上差異...................................................................... 69. 日本學說對抵銷制度機能之見解 .......................................................... 70. 政 治 大. 第一項 簡易清償 ......................................................................................................... 70. 立. 第二項 公平維持 ......................................................................................................... 71. ‧ 國. 擔保機能之意義與由來...................................................... 72 承認擔保機能所產生的問題.............................................. 74 問題之具體化:民法第 511 條之解釋與適用 ................. 75. ‧.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學. 第三項 擔保機能 ......................................................................................................... 72. sit. y. Nat. 第三節 日本實務見解之介紹 ................................................................................ 78. io. er. 第一項 昭和 39 年判例以前 ......................................................................................... 79. 第一款 前期:大判昭和 8 年 5 月 30 日判例—以「抵銷與債權讓與」 規定為討論中心的抵銷適狀說與修正適狀說.................................. 79 第二款 後期:最判昭和 32 年 7 月 19 日判例—「對抵銷之期待及 利益」概念之出現.............................................................................. 80.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項 最判昭和 39 年 12 月 23 日判例 —「抵銷與扣押」成為問題之中心及「限 制說Ⅰ」的出現 ............................................................................................................. 84. 第一款 案例事實................................................................................ 84 第二款 實務見解................................................................................ 85 第三款 判例分析................................................................................ 86 第三項 最判昭和 45 年 6 月 24 日判例—明確承認「抵銷之擔保機能」與「無限制 說」 ................................................................................................................................. 87. 第一款 案例事實................................................................................ 88 第二款 判例見解................................................................................ 89 第三款 判例分析................................................................................ 90 III.

(14) 第四項 最判昭和 50 年 12 月 8 日判例—「抵銷與扣押」對「抵銷債權讓與」的影 響 ..................................................................................................................................... 92. 第一款 案例事實................................................................................ 93 第二款 判例見解................................................................................ 94 第三款 判例分析................................................................................ 94 第五項 小結 ................................................................................................................... 97. 第四節 日本學說見解 ............................................................................................ 99 第一項 日本學說介紹 ................................................................................................... 99.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抵銷適狀說.......................................................................... 100 限制說Ⅰ.............................................................................. 101 限制說Ⅱ.............................................................................. 103 無限制說.............................................................................. 104.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第五款. 判例見解不安定之疑問...................................................... 106 援引德國民法第 392 條之妥當性 ..................................... 106 比較清償期先後之合理性.................................................. 108 債權平等原則之爭議.......................................................... 109 扣押債權人之地位問題與不誠實債務人之排除必要性.. 110. 學. ‧. ‧ 國. 政 治 大 第二項 限制說Ⅰ與無限制說之爭論 ......................................................................... 105 立. sit. y. Nat. 第三項 小結 ................................................................................................................. 112. er. io. 第五節 日本債權法修正之討論 .......................................................................... 112. al. v i n Ch 第二項 民法(債權法)改正檢討委員會提出之修正試案 e n g c h i U ..................................... 114 n. 第一項 法制審議會民法(債權關係)部會提出之修正試案 ................................. 113. 第一款 扣押命令效力範圍釐清...................................................... 115 第二款 禁止以本於妨礙為目的取得之自動債權主張抵銷.......... 116 第三款 對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限制.............................................. 117. 第三項 兩試案之比較與啟發 ..................................................................................... 118. 第六節 綜合比較與分析 ...................................................................................... 118 第一項 承認擔保機能之理論基礎探究 ..................................................................... 118. 第一款 昭和 8 年以前之判例:溯及效理論 ................................. 119 第二款 昭和 32 年判例:對抵銷期待利益之保護 ........................ 122 第三款 昭和 39 年判例與限制說Ⅰ:對抵銷期待利益之細緻化 125 第四款 昭和 45 年判例與無限制說:自兩人間的擔保機能延伸到三 人間的擔保機能................................................................................ 127 IV.

(15) 目錄. 第二項 抵銷權人與第三人間利益衡平之方法 ......................................................... 130. 第七節 本章之小結 .............................................................................................. 130. 第四章 日本法之啟發與我國法應有之解釋方向................ 133 第一節 日本學說實務之啟發 .............................................................................. 133 第一項 比較主被動債權清償期的法律意義 ............................................................. 133. 第一款 對抵銷制度本質上擔保機能之否定.................................. 133 第二款 昭和 39 年判例所設限制之意義—不誠實債務人之排斥 134 第三款 昭和 32 年判例所設限制之意義—對抵銷期待利益成熟度 之判斷................................................................................................ 135 第四款 抵銷制度本質僅有事實上擔保效果.................................. 135. 政 治 大. 第二項 承認擔保機能之法律上意義—告別期待利益之判斷 ................................. 136. 立. 第三項 扣押命令效力之主觀範圍之認定 ................................................................. 137. ‧ 國. 學. 第一款 扣押命令效力之主觀範圍之認定問題.............................. 137 第二款 扣押命令效力之主觀範圍乃價值判斷.............................. 138 限制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對外效力.................................. 139 完全承認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對外效力.......................... 140 日本學說提出之補充論據.................................................. 141 不同見解—德國法之處分行為優先性原則...................... 143 各說見解之整理.................................................................. 145. er. io. sit. y. Nat.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第五款. ‧. 第四項 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對外效力問題 ............................................................. 138. al. n. v i n Ch 第五項 抵銷與扣押、抵銷與債權讓與之同一處理 ................................................. 146 engchi U 第一款 第三人利益狀態不同所衍生的問題.................................. 146 第二款 日本實務見解—抵銷與扣押、抵銷與債權讓與之同一處理 ............................................................................................................ 147 第三款 少數見解—抵銷與扣押、抵銷與債權讓與之差別處理.. 147 第四款 小結—抵銷與扣押中的兩套處理模式.............................. 149 第二節 我國民法第 340 條之應有解釋方向 ...................................................... 151 第一項 擔保機能非我國法上抵銷制度之本質機能 ................................................. 151. 第一款 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之啟示 ............................................. 151 第二款 抵銷制度欠缺作為擔保制度應有之基本構造.................. 153 第三款 小結...................................................................................... 155 第二項 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 ............................................................................. 156 V.

(16)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應採無限制說 ................................. 157 理論矛盾之疑慮.................................................................. 158 扣押命令外,其他強制執行方法之處理.......................... 159 小結...................................................................................... 161. 第三項 期限利益喪失約款與民法第 340 條 ............................................................. 163.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第五款 第六款. 問題意識不足之困境.......................................................... 163 最高法院 50 年台上字第 1852 號判例 ............................. 163 日本實務見解之嘗試與問題.............................................. 166 援用德國學說見解之嘗試與問題...................................... 167 期限利益喪失約款無對外效力.......................................... 170 小結...................................................................................... 173. 第四項 扣押命令效力與民法第 340 條 ..................................................................... 175. 政 治 大. 第一款 日本學說實務之回顧.......................................................... 175 第二款 我國法上之應有解釋.......................................................... 175. 立. y. Nat. 結論 ............................................................................ 181. io. sit. 第五章. 抵銷制度本質上無擔保機能.............................................. 177 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應採無限制說 ......................... 178 期限利益喪失約款無對外效力.......................................... 178 扣押命令效力與民法第 340 條 ......................................... 179. ‧. 第一款 第二款 第三款 第四款. 學. ‧ 國. 第五項 小結 ................................................................................................................. 176. n. al. er. 第一節 我國法上之現存問題 .............................................................................. 181. Ch. i n U. v. 第一項 不應以破產法第 113 條為法依據 ................................................................. 181. engchi. 第二項 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的問題 ................................................................. 182 第三項 理論基礎之欠缺 ............................................................................................. 182. 第二節 研究日本學說實務所得 .......................................................................... 183 第一項 各種解釋方法之存在乃肇因於理論基礎之不同 ......................................... 183 第二項 其他問題之提出與處理 ................................................................................. 186. 第三節 我國法上各問題之解答 .......................................................................... 188 第一項 抵銷制度無擔保機能 ..................................................................................... 189 第二項 民法第 340 條應採取無限制說 ..................................................................... 189 第三項 扣押命令效力不及於第三債務人之抵銷權 ................................................. 190 VI.

(17) 目錄. 第四項 期限利益喪失約款無對外效力 ..................................................................... 191 第五項 議題之展望 ..................................................................................................... 192. 參考文獻 .................................................................................... 19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9) 第一章 緒論. 抵銷之擔保機能—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一項. 緒論. 研究動機 抵銷制度之傳統機能. 債務人對於債權人所負債務,一般多以現實給付作為向債權人清償之方法。 然而,在債務人同時亦對債權人擁有債權時,將呈現兩債權相互對立,雙方互有 債權、互負債務,彼此互為債權人與債務人之情形。在此情形下,若仍堅持由雙 方當事人相互向對方提出現實給付,顯然將造成雙方當事人勞力、時間之雙倍的 耗費。是故,包括我國民法在內之各國民法均將抵銷列為債之消滅原因之一 1, 使互有相對立債權之雙方當事人,得藉由抵銷之主張,使相對立債權債務關係相 互消滅,進而避免雙方雙倍時間、勞力支出之不必要浪費。 在我國民法上,民法第 334 條規定「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 均屆清償期者,各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但依債之性質不能抵 銷或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抵銷者,不在此限」 ,第 335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抵銷, 應以意思表示,向他方為之」。如此之規定,使互有相對立債權債務的雙方當事 人間,在兩債權合於抵銷適狀時,彼此可藉由抵銷之主張而使兩債權於抵銷數額 內相互消滅,雙方均得藉此節省現實清償所需耗費之勞力與時間。故立法理由謂 「抵銷無受領現物之勞,有節省時間費用及勞力之實益。查民律草案債權編第一 章第五節第三款原案謂抵銷者,二人互有債權,互負債務,各以其債權充債務之 清償,使同時消滅債務關係之方法也。無受領現物之勞,而雙方債之關係均得同 時消滅,有節省時間及勞力之實益,古來各國皆認之。故本法亦設本款之規定」2, 此種抵銷制度所具有之節省時間及勞力之效果,可認為是一種受到立法者於立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日本民法第 505 條「Ⅰ於二人互負同種目的之債務之情形,雙方債務屆於清償期時,各債務人 得就對當額主張抵銷以免除其債務。但債務之性質不允許抵銷者不在此限。Ⅱ前項規定於當事人 表示反對之意思之情形,不適用之。但其意思表示不得對抗第三人。」 、德國民法第 387 條「在 二人互負擔同 種目的給付之情形,於各當事人請求其應受之給付,且可清償其所負擔之給付 時,得以自己債權與對方債權相互抵銷。」 、法國民法 1289 條「在二人互為債務人之情形,依據 以下條文所定方法及情形,進行消滅兩債務之抵銷。」、歐洲契約法原則第 13:101 條「在當時 人互負同種債務之情形,當事人之一方在抵銷時,於滿足以下(a) (b)要件的情形,不論任何 當事人,均可在該當事人之履行請求權(請求權)範圍內,就對方之請求權為抵銷。 (a)有履行 (債務)之資格,以及(b)可請求他方(履行)債務 」 。 2 劉清景,債編總論逐條整理,再版,學知,2000 年 3 月,584 頁。 1.

(20)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理由所明確承認的,抵銷制度所內含的「簡易清償機能」。 然在「簡易清償機能」外,在互有相對立債權債務的雙方當事人間,若一方 當事人先行以現實給付之方式清償自己對他方債務,他方卻有破產、遲延清償、 拒絕清償等情事發生,則在雙方當事人間,將產生彼此雖互有債權債務,但最終 卻僅有一方獲得清償的不公平的情事。此時,若改以抵銷作為清償債務之方式, 則在一方當事人主張抵銷後,存在於其間之相對立債權債務關係立即因相互抵銷 而同時於抵銷額內歸於消滅。此種令兩相對立債權同時、相互消滅的結果,即等 同於兩債權相互於抵銷額度彼此清償,此時,抵銷之主張顯然可以有效避免前述 因一方當事人先行對他方為現實給付所可能產生的風險與不利益。對於此一效 果,立法者於抵銷制度之立法理由雖未有提及,但在我國學說上已受到普遍承 認 3,其屬一種抵銷制度所具有的「公平維持機能」。. 第二項. 治 政 對擔保機能之意識 大 立 ‧. ‧ 國. 學. 自此可以發現,目前我國法上抵銷制度受承認的兩種機能,主要均是著重在 主被動債權人間之「二人間法律關係」。然而,現實生活所發生的法律爭議中, 有關抵銷權行使之爭議卻不僅單純限於主被動債權人二人之間,往往更有第三人 介入抵銷關係之中(例如,被動債權遭第三人向執行法院聲請扣押、被設定質權 或被讓與給第三人),使主被動權人間之法律關係產生變化,進而產生了探討主 動債權人此時可否主張抵銷,並以抵銷效力對抗第三人的情形。 其中,一個最為典型而最為常見的案例,即是銀行業者在考量交易相對人對 其有存款債權,而可期待日後以該債權作為被動債權,藉由抵銷作為借款債權之 回收方法的前提下,進而同意對債務人放款。此後,縱使債務人果真陷於資力不 足,但卻又同時對多數債權人負有債務時,銀行業者即可藉由抵銷之主張,使存 款債權與借款返還請求權相互消滅,達到以定期存款債權實質清償借款返還請求 的效果。 此一效果使得銀行業者相較於其他債權人,就定期存款債權享有優先受清 償,排斥其他債權人受償之地位,更避免了提起訴訟、強制執行或是參與分配等 複雜之債權實現程序,可輕鬆地自多數債權人之競爭中脫身。結果,本來應在債 權平等原則之下,與其他債權人就定期存款債權平等受償之銀行業者,卻因抵銷 權之行使,使得借款返還請求權(主動債權)實質上如同對存款債權(被動債權) 擁有擔保權一般,可由銀行業者優先支配存款債權之交易價值而供作清償自己債 權(借款返還請求權)之用。自此,伴隨著此種對抵銷制度的運用在金融交易實. n. er. io. sit. y. Nat. al. 3. Ch. engchi. i n U. v. 王伯琦,民法債篇總論,臺三版,國立編譯館,1968 年 10 月,292 至 293 頁;陳榮隆修訂,鄭 玉波,民法債篇總論,修訂二版,三民書局,2002 年 6 月,665 至 666 頁;孫森焱,民法債篇 總論下冊,修訂版,三民書局,2007 年,1092 頁;史尚寬,債法總論中下冊,訂正再版,三民 書局,1961 年 8 月,803 頁;黃立,民法債篇總論,修訂三版,元照,2006 年,725 至 726 頁。 2.

(21) 第一章 緒論. 務上的普及化,在「簡易清償」 、 「公平維持」以外,抵銷制度是否具有第三種機 能—「擔保機能」一事,開始受到注意與討論。. 第三項. 擔保機能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影響. 在日本學說與實務上,將上述因抵銷權行使而形成主被動債權互為擔保的現 象,稱之為「抵銷之擔保機能」 (相殺 の担保的機能),並已有長期且豐富的討論。 在我國法上,若觀察我國民法第 340 條,亦可認為我國立法者對於此種抵銷制度 之「擔保機能」並非毫無意識。民法第 340 條規定「受債權扣押命令之第三債務 人,於扣押後,始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不得以其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債 權為抵銷」,觀其立法意旨,即是在多數債權人中,有一債權人就債務人對第三 債務人所有之債權向執行法院聲請發扣押命令時,在一定要件下限制抵銷權的主 張,以防止前述因抵銷權主張所產生的優先、排他性受償效果之發生,進而達到 扣押命令保全被扣押債權之實效性,避免執行債權人與執行法院所欲保全之債權 因其他債權人主張抵銷而消滅。顯然,在此規定下,前述「擔保機能」即受到一 定程度的限縮,而使得被動債權受扣押後,多數債權人間就被扣押債權之爭奪, 再度回歸到債權平等原則。 然而,在意識到了民法第 340 條與抵銷之擔保機能的關係後,則將產生一個 疑問在於,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是否提示了一種「扣押後抵銷」之可能性、 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應如何解釋適用?蓋,由於民法第 340 條規定「受債權 扣押命令之第三債務人,於扣押『後』 ,始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 『不得』以其 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債權為抵銷」 。則一般多認為對該條文之反面解釋: 「受 債權扣押命令之第三債務人,於扣押『前』 ,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 『得』以其 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債權為抵銷」提示了被動債權在受扣押後,仍有以之作 為被動債權主張抵銷之可能性。此時,是單純依循如此之文義反面解釋,而認為 主動債權的取得在扣押時點前,即一律允許其主張抵銷以排斥扣押效力?抑或是 認為,既然民法第 340 條有限制抵銷權行使之意,則於該條文之反面解釋中,亦 應依循此一意旨,而對扣押後抵銷設下較為嚴格之限制? 若觀察我國實務,將可發現其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解釋適用仍眾說 紛紜、混亂而欠缺法安定性,同一案件從地方法院到最高法院,往往因系爭條文 解釋方法之不同而反覆徘徊於勝敗之間,凸顯了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加 以研究,提出一足以衡平扣押債權人與第三債務人(主動債權人)間利益衡平的 解釋適用方法,將之提供予實務參考,以提升法律適用安定性之必要。 而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解釋方法選擇,其之所以在研究「抵銷之擔保機 能」上具有重要性,乃是因為對「抵銷之擔保機能」的承認與否,將直接影響到 該條文之解釋適用,或是反面言之,對於該條文之解釋適用,即代表了對於「抵 銷之擔保機能」之承認與否(問題之發展過程請參見圖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22)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若著眼於今日金融交易實務已廣泛運用「擔保機能」於各種交易中的事實, 進而認為應承認「擔保機能」為抵銷制度所內涵的第三種本質機能,則該機能將 被認為是立法者意志之一部分,為使該機能得以充分發揮其效果,自應對於民法 第 340 條反面解釋所涉及的「抵銷與扣押」問題中,採取寬認抵銷權行使、限縮 扣押效力的立場,儘量減少扣押命令生效後抵銷權行使限制,使「抵銷之擔保機 能」有最大發揮之可能性。反之,若認為所謂「擔保機能」只是抵銷權在行使上 所衍生出的事實上的反射效果,並非抵銷制度本質上有何「擔保機能」存在,並 無特別保護之必要,則在此種否定「擔保機能」的觀點下,自不應過於強調抵銷 權人的地位,在多數債權人間對被扣押債權的競爭中仍應儘量回歸債權平等原 則;此時,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所涉及的「抵銷與扣押」問題,即應立於 限縮抵銷權行使的立場,考慮對扣押後抵銷設下較嚴格的限制性要件。 自此,抵銷制度本質上是否具有在「簡易清償」 、 「公平維持」以外的第三種 機能—「擔保機能」,顯然將直接影響到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究應如何解釋 適用的問題。而探究我國法上是否應承認「擔保機能」為抵銷制度之第三種本質 機能,並在得出此一問題之結論後,以之作為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的理論基礎 與方向,進而得出一得以充分衡平抵銷權人與其他債權人間利益關係之解釋方 法,並將此研究成果供作為我國審判實務之參考,提升實務對系爭條文解釋適用 的統一性、安定性,此即為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實益所在。.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圖一)問題之發展過程圖.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在只有主被動債權人之二人. 在有第三人介入抵銷關係,欲. 若認為擔保機能是抵銷制度本. 關係中,抵銷制度僅展現出其. 與主動債權人爭奪被動債權. 質上固有的機能之一,則此機能. 簡易清償與公平維持機能。. 時,抵銷之擔保機能開始受到. 應受法律尊重與保護,以利其實. 注意。. 現。則在對民法第 340 進行反面 解釋時,似應往擴大允許抵銷權 行使可能性的方向思考。但若採 否定見解,則顯然應往限縮之方 向思考。. 4.

(23)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探討課題 在前一節介紹了抵銷制度可能具有的擔保機能,以及承認該機能對於民法第 340 條解釋適用所產生的影響後,在本節中將更進一步提出在如此的觀點下所產 生的各種具體爭議問題,並以此些爭議問題之解決作為本文之研究目標。 其中,按照其爭議性質之不同,本文將之分為「法律規範之爭議」與「實務 爭議」兩類。在「法律規範之爭議」中,將提出對於擔保機能之承認可能對於我 國法律(包括抵銷制度本身、民法第 340 條、第 299 條第 2 項、契約法上之期限 利益喪失約款與強制執行法第 115 條第 1 項)解釋適用產生如何之影響、擔保機 能之承認是否可以順利融入此些法律規範之解釋適用而不生齟齬等法理論上之 爭議。至於「實務爭議」的部分,則是觀察並提出我國裁判實務就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所面臨的問題,以供在後續章節進行更深入之討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一項 法律規範之爭議. 第一款 抵銷制度擔保機能之有無與民法第 340 條的解釋. y. Nat. sit. n. al. er. io. 如前所述,抵銷制度所具有之「簡易清償機能」與「公平維持機能」,已分 別受立法者於立法理由中明示及學說見解之普遍支持,故可認為此二機能為抵銷 制度在制度設計上所具有的本質機能。 相對於上述兩種機能,「抵銷之擔保機能」雖已長期受運用於金融交易實務 中,但其是否為抵銷制度在制度設計上所蘊含的本質機能之一,抑或只是抵銷權 行使之反射效力?「擔保機能」之概念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有如何之影 響?對於此些問題,不但於立法理由中未受提及,縱在我國學者著作中,討論亦 極為有限 4。進而產生了我國裁判實務對於民法第 340 條解釋適用混亂的情形, 故擔保機能是否為抵銷制度之本質機能之一,顯然成為一亟需討論與研究之議 題。 對於此一議題之解決,其問題核心即存在於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及必要性,而 應使「擔保機能」依循著「公平維持機能」的先例,在未受立法理由所直接承認 的情況下,仍藉由學說理論之建立而將其納入抵銷制度的本質機能之一;抑或是 認為,所謂的「擔保機能」只是抵銷權行使之事實上效果,為一種反射效,僅可 4. Ch. engchi. i n U. v. 我目前國學者之著作而對抵銷之擔保機能有所討論,並意識到其與民法第 340 條解釋之連動關 係、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多種可能性者,僅有陳洸岳,抵銷與扣押,月旦法學教室,第 110 期,元照,2011 年 12 月,22 至 23 頁一篇。 5.

(24)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稱之為「事實上擔保效果」,而不應過度強調其法律上保護之必要性。 同時,由於「擔保機能」是展現在互有相對立債權債務之雙方當事人以外, 更有第三人涉入抵銷關係的案例之中,故規範債務人(被動債權人)、第三債務 人(主動債權人)與扣押債權人間法律關係之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自然將 受到是否承認「擔保機能」為抵銷制度本質機能的影響。若承認,則抵銷權人藉 由抵銷而使主動債權可自被動債權處優先受清償之地位與主被動債權因抵銷權 行使之可能而立於相互擔保關係,即應受法律保護與尊重,進而在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上,應往放寬抵銷權行使可能性之方向思考。 自此,抵銷之擔保機能存否與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解釋適用問題,呈現 了緊密連結而需一併處理的情形。. 政 治 大. 第二款 扣押命令效力範圍之解釋與民法第 340 條之關聯性. 立. ‧. ‧ 國. 學. 強制執行法第 115 條第 1 項規定「就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金錢債權為執行 時,執行法院應發扣押命令禁止債務人收取或為其他處分,並禁止第三人向債務 人清償」。而抵銷之主張,因產生使主被動債權消滅之效果,可解釋為消滅自己 對他人債權以清償自己對他人債務,此時,抵銷是否為強制執行法第 115 條第 1 項所謂之「清償」而應受扣押命令效力限制?被動債權受扣押債權人向執行法院 聲請之扣押命令生效而受扣押後,第三債務人(主動債權人)之抵銷權是否受扣 押命令所限制?即成為有待解決之疑問。 此一問題與抵銷之擔保機能及民法第 340 條之關係在於,若對此上述問題均 採肯定見解,認為扣押命令具有限制第三債務人抵銷權之效果時,則不論主動債 權之取得係在被動債權受扣押之前或後,均不應輕易容許第三債務人在扣押命令 生效後主張抵銷,以確保扣押命令保全債權之實效性。在此前提下,若同時承認 抵銷制度具有本質上擔保機能,為了確保該機能之實現,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解 釋適用採取放寬扣押後抵銷之解釋適用方法,顯然將形成強制執行法上認為扣押 命令效力及於第三債務人之抵銷權而原則禁止扣押後抵銷,但在民法上卻又藉由 民法第 340 之反面解釋及對抵銷制度擔保機能之保障的名義,大幅度承認各種扣 押後抵銷,進而產生了強制執行法與民法間之衝突。 因此,在處理抵銷制度擔保機能之有無、以及民法第 340 條解釋適用的問題 時,不論其所得之結論如何,均需同時注意強制執行法第 115 條第 1 項所規定的 扣押命令效力範圍的解釋,如此方能使民法規定與強制執行法規定具有價值判斷 上的一致性,進而避免前述矛盾之產生。換言之,為了正確解釋民法第 340 條, 對於強制執行法第 115 條第 1 項所規定的扣押命令效力範圍究竟是否及於第三債 務人之抵銷權一事,顯然為一無法逃避的問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25) 第一章 緒論. 第三款 抵銷之擔保機能與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對外效力 如前所述,在金融交易實務上,銀行業者普遍利用抵銷之擔保機能(或曰 效果),藉由抵銷之主張,使債務人因消費借貸對銀行業者所負的借款債務,可 自債務人對銀行的存款債權處獲得最優先之清償,享有如同對存款債權擁有擔保 權般之利益。然而,此一利益最終仍有待於兩債權合於抵銷適狀,經銀行業者主 張抵銷後方能具體實現。 此時,銀行業者不免憂慮,若兩債權於合於抵銷適狀前,存款債權(被動 債權)即因故消滅或遭移轉,致不符合抵銷適狀,使銀行業者無從主張抵銷,銀 行業者之借款返還請求權形同喪失擔保,進而產生了在債權回收上,仍需與其他 債權人競爭或平等受償的不便與風險。故在金融交易實務中,銀行業者多將期限 利益喪失約款訂入其與交易相對人之交易契約書中,約定在交易相對人破產、債 信不足、受扣押、假扣押等特定情況發生時,雙方債權債務立即合於抵銷適狀, 使得其得以提前主張抵銷以求穩固回收自身債權。 5此時,因期限利益喪失約款. 立. ‧ 國. 學. 5. 政 治 大. ‧. 在此提供數份我國銀行消費借貸契約書之加速條款內容以供作參考: (1)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貸款契約書範本暨說明」之第三章加速條款及其他約定條款規定「七. 政府機關或甲方之其他債權人,對甲方於乙方處之任何消費寄託返還請求權或其他債權為 行政執 行、強制執行或有類似效果之處分者,甲方尚未清償之債務中,相當於乙方就收受前開命令或處 分通知當時、甲方於乙方處所得主張之消費寄託返還請求 金額或其他債權金額範圍,乙方無需通 知或催告即得主張該部分債務到期」 ,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doc/about_bond_12.pdf, 下載日期:2013 年 5 月 8 號。 (2)玉山銀行「房屋借款契約書」之第七條規定「一、借款人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無須由貴 行事先通知或催告,貴行得隨時對借款人收回部分借款、減少對借款人之授信額度,或縮短授信 期限,或視為全部到期: (一)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時。 (二)依破產法或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或其他法令聲請和解、聲請宣告破產、聲請裁定重整、聲請更生、清算、經票據交換所通 知拒絕往來、停止營業者、清理債務時。(三)依約定原負有提供擔保之義務而不提供時。(四) 因死亡而其繼承人聲明為拋棄繼承時。 (五)因刑事或行政上之強制處分,其財產受沒收、沒入、 徵收之宣告時。 (六)借款人所提供之資料或所作之陳述虛偽不實或有所隱匿 借款人所提供之資 料或所作之陳述虛偽不實或有所隱匿,或違反承諾事項 ,或違反承諾事項,或財務狀況發生重 大變化 ,或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或償還來源發生中斷 ,或償還來源發生中斷,或償還來源 發生中斷時」,www.esunbank.com.tw/html/about/report/policy_house.pdf,下載日期:2013 年 5 月 8 號。 (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借款契約書」之九、加速條款規定「甲方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無須 經乙方事先通知或催告,乙方得隨時減少本借款之額 度,或縮短借款期限,或視為全部到期:(一) 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時。(二)依破產法聲請和解、聲請宣告破產、或清理債務時,或經 票據交換所公告拒絕往來。(三)依約定原負有提供擔保之義務而不提供時。 (四)因死亡而其繼承 人聲明為限定繼承或拋棄繼承時。(五)因刑事而受沒收主要財產之宣告時。 ttps://www.megabank.com.tw/img/load/download/law06_06/4/PDF/消費性借款契約書(房貸),下載日 期:2013 年 5 月 8 號。 (4)台北富邦銀行「信用貸款契約書」之第九條規定「借款人對 貴行所負一切債務,如有後列 情形之一者, 貴行得隨時減少對借款人之授信額度或縮短授信期限,或將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但 貴行依第六款至第九款事由行使加速條款時,應事先以合理期間依第十四條方式通知或催告 借款人。 一、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時。二、依破產法聲請和解、聲請宣告破產、經票 據交換所公告拒絕往來、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清理債務時。三、依約定原負有提供擔保之義務 而不提供時。四、因死亡而其繼承人聲明為拋棄繼承時。五、因刑事而受沒收主要財產之宣告時。 7.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6)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之存在,使得抵銷之擔保機能之實現時點到提前,其他債權人與抵銷權人競爭之 時間縮短,故可認為抵銷制度之擔保機能顯然因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存在而受到 強化。 然而,雖然此種約款普遍存在於今日之金融交易實務上,但在法學討論上, 實則具有下列兩個問題。第一,若在前階段的討論之中承認抵銷制度具有擔保機 能,進而對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採取寬認扣押後抵銷權行使之見解,此時,扣 押命令效力已受一定程度之弱化,在債權回收一事上,第三債務人(主動債權人) 已立於較扣押債權人優越之地位。在此情況下,若更進一步承認債務人與第三債 務人間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效力,則「扣押後抵銷」一事不但因民法第 340 條之 反面解釋而在許可性上受到大幅度放寬,更將因約款效力而使其主張時點也因而 提前,產生了在此種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與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交互適用的情況 下,是否有過度強化抵銷之擔保機能,進而造成第三債務人與扣押債權人間利益 失衡的問題,即值得討論。 第二,在民法第 340 條之抵銷與扣押關係中,承認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效 力,即代表了第三債務人可能主張抵銷時點之提前,其反面即意味著扣押債權人 藉由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來實現自身債權的時間縮短,同時也等同於其債權實現 可能性之降低,而可認為扣押債權人法律上利益受到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之影響。 然而,期限利益喪失約款係第三債務人與債務人合意締結,本於契約之相對效 力,似不應產生使身為契約外第三人之扣押債權人受到他人間契約約款之不利影 響。 易言之,在涉及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的案例中,若第三債務人與債務人(主 被動債權人)間存有期限利益喪失約款,則該約款究竟有無對抗第三債務人之效 力,進而產生使抵銷之擔保機能提前實現、擴大擔保機能的結果?此一結果若存 在,則是否合理?有無加以調整之必要?顯然均成為了有待解決的問題,亦凸顯 出期限利益喪失約款在與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的結合下所具有的特殊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六、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付息時。七、受強制執行或假扣押、假處分或其他保全處分,致 貴行 有不能受償之虞時。八、借款人對 貴行所負債務,其實際資金用途與 貴行核定用途不符時。 九、 保證人有本條第二、四、五、七款情形之一,經,貴行認為有更換 貴行認為有更換保證人之必 要而未於 貴行所定之相當期限內更換時 貴行所定之相當期限內更換時。十、借款人及保證人與 貴行授信往來,所為陳述或提供之資料,所為陳述或提供之資料,有虛偽不實或隱匿等違背 , 有虛偽不實或隱匿等違背誠信之行為。十一、違反約定或承諾之事項 、違反約定或承諾之事項, 或寄存於,貴行款項遭他人依法扣押或請求凍結時 貴行款項遭他人依法扣押或請求凍結時。 (本 款為個別商議條款)十二、借款人於全體金融機構之無擔保債務 、借款人於全體金融機構之無 擔保債務歸戶後之總餘額(包括信用卡、現金卡及信用貸款)除以平均月收入超過金融監理機構 規定倍數上限時(目前為 22 倍以下,稱 DBR22 倍規範 DBR22 倍規範) 」, http://www.fubon.com/bank/personal/download/download_bank_02/TaipeiFubonBank_loan_B.pdf,下載日 期:2013 年 5 月 8 號。 8.

(27) 第一章 緒論. 第四款 民法第 340 條與第 299 條第 2 項之理論一貫性 我國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規定「債務人於受通知時,對於讓與人有債權者, 如其債權之清償期,先於所讓與之債權或同時屆至者,債務人得對於受讓人主張 抵銷」,係規範第三人藉由受讓被動債權之方式介入抵銷關係後,主動債權人可 否及在如何之要件下,藉主張抵銷以對抗受讓人的問題。 此一問題與抵銷之擔保機能、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的關聯在於,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所規範者,是被動債權受讓與第三人後,雖然「二人互負債務」之 抵銷適狀要件已不復存在,但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仍在一定條件下允許主動債權 人對第三人主張一「不合於抵銷適狀之抵銷」。對於此一結果,是否可解釋為兩 債權曾處於相互對立而有主張抵銷之可能性時,抵銷制度已使其間產生一相互擔 保之關係,主動債權已因將來抵銷權行使之可能性,而具有將被動債權納為供作 自己清償之擔保,縱被動債權遭移轉與第三人,主動債權人仍可在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規定所設之要件下,有以主張抵銷來達到使被動債權專供清償主動債權 的結果。亦即,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可否作為在民法第 340 條以外,證明抵銷制 度本質上具有擔保機能之規定,顯有研究討論之空間。 同時,因為民法第 340 條之「抵銷與扣押」係處理被動債權受第三人(扣押 債權人)聲請扣押後,主動債權人(第三債務人)可否主張抵銷以排除該扣押效 力之問題。第 299 條第 2 項之「抵銷與債權讓與」則是被動債權受讓與後,主動 債權人(被讓與債權之債務人)可否對第三人(被動債權受讓人)主張抵銷之問 題。自此將可發現,兩規範具有下列四個共通點: (1)均為抵銷制度下之規範、 (2)均涉及第三人介入抵銷關係、(3)均有被動債權人對被動債權交易價值喪 失支配力之情形 6、(4)均處理主動債權人於前述情況下,可否主張抵銷來實現 自身債權,即「抵銷對第三人效力」問題。本於此些共通性,在經過研究抵銷制 度本質上擔保機能之存否、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應如何解釋適用等問題,並 得出結論後,該結論顯然亦必須可完全適用於解釋民法第 299 第 2 項規定,方能 謂研究所得之結論在解釋相同制度下相類似規定時,具有論理上的一貫性而不生 矛盾。結果,在民法第 340 條以外,民法第 299 條第 2 項與抵銷之擔保機能間之 關係,亦為一必須檢討並解答的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6. Ch. engchi. i n U. v. 被動債權人因扣押命令而喪失對被動債權(被扣押債權)的處分權限。相對於此,債權讓與則 可認為是一種被動債權人對於被動債權(被讓與債權)所有權限的完全喪失。 9.

(28)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第二項 實務爭議. 第一款 法律見解之分歧 若觀察我國實務判決,將可發現目前我國實務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的 解釋適用方法,存在有三種不同之見解: (1)依據民法第 340 條之法條文義進行 單純反面解釋,認為其應解為「受債權扣押命令之第三債務人,於扣押『前』, 始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 『得』以其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債權為抵銷」 ,因 而允許所有在扣押命令生效前所取得之債權主張抵銷,不另設其他限制性要 件 7、 (2)有忽略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可能性者,於特定債權受扣押後,即 完全禁止債權人以該被扣押債權作為被動債權來主張抵銷之可能 8、 (3)有認為 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雖然提示了債權受扣押後,仍有受抵銷之可能性,但應 以主被動債權於扣押命令生效點已合於抵銷適狀者,方容許其主張抵銷。 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因為此種上下級法院、同級法院間見解之分歧,產生了同一案件從地院到最 高院的審理過程中,判決結果反覆變動,又或是案例事實相類似的案件,在不同 法院間,卻受到不同判決結果之情形。實務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適用見 解分歧,造成了法律適用欠缺安定性,當事人於以系爭條文為主要爭點的案件 中,由於難以預見法院會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將採取何種見解,難以預見 訴訟之勝敗、難以決定是否起訴或提出上訴,最終不免產生了姑且一試的賭徒心 態,導致了濫行起訴、上訴,浪費訴訟資源的不當結果。為解決此一問題,對抵 銷之擔保機能存否與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加以研究,顯然具有實益與價值。.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二款 理論基礎之欠缺. Ch. engchi. i n U. v. 法律之解釋適用在形成統一見解之前,固然可能存在著多種不同見解同時存 在、相互競爭、辯証的可能性。然而,此種解釋可能性之分歧,必須建立在一定 理論基礎之上,如此才有可能藉由比較各種不同解釋方法背後所代表的不同理論 基礎來進行法學上的討論,並隨著討論成果的累積,逐步朝向形成統一法律見解 的方向前進。 7. 板橋地院 96 年重訴更字第 2 號判決;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2516 號判決;89 年度上字第 241 號判決;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1452 判決;台高院 88 年度上更(一)字第 148 號判決;最高法 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5 號判決;高雄地院 89 年訴字第 1133 號判決;高雄高分院 90 年上易字第 67 號判決。 8 台高院 91 年度上更(一)字第 104 號判決;台高院 86 年度上字第 936 號判決。 9 最高法院 91 年台上字第 696 號判決;台北地院 93 年度訴字第 3842 號判決;台高院 95 年度上字 第 254 號判決。 10.

(29) 第一章 緒論. 然而,若觀察我國實務判決,其雖然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存在有多 種不同解釋適用之見解,但卻普遍未說明採取如此解釋之理論基礎何在,而形成 只有結論而無理由的情形。結果,長期以來,由於未曾有人討論存在於實務判決 中各種不同見解間之差異究竟是為何而生,各種差異之法律上意義如何,而使得 此一問題在法律上的討論仍處於停滯狀態,至今仍屬懸而未決。.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一項 研究範圍 本文定題為「抵銷之擔保機能—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則研究範 圍自然是以抵銷制度本質上有無擔保機能之探討、與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應如 何解釋適用為其核心。其中,由於民法第 340 條規定「受債權扣押命令之第三債 務人,於扣押後,始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不得以其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 債權為抵銷」,其文義已相當明確,實務上存在解釋適用之分歧而有釐清討論之 必要者,乃是該條文之反面解釋應如何解釋適用之問題。故本文在民法第 340 條討論上,將著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之承認與否,對民法第 340 條之反面解釋產 生如何之影響,此為本文將研究中心置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理由。 此外,本文作為一討論我國法之論文,整理分析我國學說與判決自為重點; 而在此之外,由於日本民法上抵銷制度之相關規範與我國民法極為相似,且若以 該國大審院所做成之大判昭和 8 年(西元 1933 年)5 月 30 日判例 10為該國學說 實務對此一問題討論之起點,則該國學說實務至今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 、 「抵 11 銷與扣押」問題已累積了 80 年的豐富討論成果 ,對我國法之解釋適用極具參 考價值,故在我國相關文獻欠缺的情況下,本文將日本學說實務見解納入研究範 圍之中,藉由對該國學說實務見解進行深入之整理分析,並將其討論成果供作我 國法上解釋適用的參考與啟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0. Ch. engchi. i n U. v. 大判昭和 8 年(西元 1933 年)5 月 30 日,民集 12 卷 1381 頁。 根據筆者利用 Cinii Articles(http://ci.nii.ac.jp/)以「相殺 担保」作為關鍵字搜索之結果,目 前日本學界對於此一問題最新之論文,為深川裕佳,債務者以外の者による相殺(第三者の相殺) について (特集 債権法改正と担保法制),法律時報,日本評論社,2012 年 7 月,50 至 55 頁。 可見日本學界長期以來對此一問題有著持續性的討論。(上網日期:2013 年 3 月 23 日) 11 11.

(30)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第二項 研究方法. 第一款 文獻分析 由於我國文獻中,專以「抵銷之擔保機能」或我國民法第 340 條「抵銷與扣 押」為主題進行討論之著作或論文可謂幾近於無,因此,在我國文獻分析上,本 文將集中在我國學者所著之債權總論及強制執行法教科書,從中整理、發掘學者 在相關章節中對此一問題所提出之見解,並進行分析。 同時,由於日本法上關於抵銷制度之規定與我國法極為相似,且該國學界長 期以來亦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日本民法第 511 條「抵銷與扣押」(相當於我國 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有豐富之討論,對於我國法之解釋可謂極具參考價 值,故本文將以日本學者所著之相關專題論文作為主要之參考文獻。.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款 案例研究. ‧. 在我國法的案例研究上,本文將藉由整理介紹我國法院裁判實務上的五個涉 及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適用的案例,藉由逐一分析各案例之歷審判決內容,以觀 察我國實務上各級法院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存否及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解 釋適用之見解,以求瞭解我國對此一問題之理解現狀,並發現存在於我國判決實 務上有待解決之問題。 另一方面,本文也將介紹、分析自 1933 年到 1975 年間,日本最高裁判所做 成之五個與抵銷之擔保機能相關之重要判例,以求從中得知日本實務對於此一問 題之發展過程與到達點。蓋此些判例乃是日本法上討論抵銷之擔保機能的爭議起 點與核心。同時,藉由分析這五個橫跨近半個世紀的判例,亦足以使吾人充分瞭 解該國實務見解的演進與發展過程。 在介紹分析日本實務判例以外,本文更將相互對照、比較日本實務見解與 日本學說之異同,以綜合理解日本學說實務上對於此一問題之見解,並將整理分 析所得之結果供作我國法上解釋適用之參考。 最後,由於涉及我國民法第 340 條、日本民法第 511 條「抵銷與扣押」規定 之解釋適用的問題中,往往將出現主被動債權之取得時點、清償期屆至時點、扣 押命令生效時點、主動債權人主張抵銷時點等諸多具有法律上不同意義的時點相 互交錯,進而影響到個案判決結果的情形。故本文在每一案例中,均將其法律關 係與各重要事實之發生時點繪製成圖表,並輔以文字說明,以便於閱讀及參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31) 第一章 緒論. 第三項 章節安排 本文一共分為五章,分別為「緒論」 、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 、 「日本法上學 說實務之研析」 、 「日本學說實務之啟發與我國法應有之解釋方向」以及「結論」。 整體上,是以先整理、發掘我國學說實務現存之問題後,再研究日本法上對於相 類似問題之處理,並將研究日本法之所得,嘗試用於解決我國法上現有問題之論 理順序進行。 其中,緒論乃論文主題之介紹,並將對本文所欲解決之各問題進行一初步的 說明。第二章之「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 ,則分為學說見解與實務見解兩大部分。 在學說見解中,注重在觀察我國學者是否有承認抵銷制度具有本質上擔保機能的 相關見解、及對於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的解釋適用。在實務見解中,則介紹五 件與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之解釋適用有關的案例,觀察其歷審判決見解,以得 知我國審判實務對於民法第 340 條之適用現狀。在這個部分,亦將藉由此些實務 案例的介紹與觀察,證明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釋的多種可能性與抵銷之擔保機能 與期限利益喪失約款的緊密關係。最後,在該章之小結中,將我國學說實務現狀 與問題點,做一分析與總結。 第三章「日本法上學說實務之研析」中,將先藉由比較我國與日本關於民法 上抵銷制度規定之方式,證明兩國規定之相似性,以作為支持日後參考、援引日 本學說實務見解作為我國法解釋適用方向的合理性基礎。接著,將依序整理介紹 日本學說上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之定義及爭議、日本學說如何說明抵銷之擔保機 能與日本民法第 511 條之關係、日本實務對於抵銷之擔保機能所做成之相關判 例、學說對於判例見解之回應,並在本章最後綜合整理日本學說實務發展現狀。 在第四章「日本學說實務之啟發與我國法應有之解釋方向」中將分為兩大部 分。第一部份的「日本學說實務之啟發」乃延續著第三章之研究成果,以第三章 整理所得之資料為基礎,以從具體到抽象的方式,對前一章觀察日本學說實務所 得之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並從中提出數點可作為我國法解釋適用的「啟發」。 在本章第二部分「我國法應有之解釋方向」中,嘗試以此些「啟發」來做為解決 問題之工具,逐一對現存於我國法上關於抵銷之擔保機能、民法第 340 條反面解 釋應如何解釋適用等問題提出解答。 最後,在第五章「結論」之中,則將整理本文研究之所得與解答,盼供學說 及實務作為日後研究此一問題之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32) 抵銷之擔保機能 —以民法第 340 條之解釋為中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未具雙重國籍之中華民國國民(大陸地區人民需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10 年)、無公務人員任用法第 26 條至 28 條各款情事之一者,公務人員陞 遷法第

(六)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七)

(六)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七)

(六)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七)

第四十六條 外國人受聘僱從事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六

③法令宣導:須至少包含「就業服務法」第 5 條、第 54 條、第 55 條、第 57 條及第 73 條 等 5 項規定;動物保護法第 6 條、第 12 條、. 第

一、為辦理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