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傳播vs.傳播音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音樂傳播vs.傳播音樂"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碩士班音樂學組 碩士論文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Music, Musicology  Master’s Thesis . 音樂傳播vs.傳播音樂  Music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Music .        . 研究生:施景瑛 Graduate Student:SHIH Jing‐Ing . 指導教授:徐麗紗 Thesis Supervisor:Prof . HSU Li ‐ Sha .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June , 2013   .  .

(2)  .  . 摘 要 音樂傳播是指利用各式大眾傳播工具,進行以音樂為主題的傳播;而傳播 音樂則強調如何使音樂循著傳播行為送到聽者耳裡,引領聆聽者接觸並瞭解音樂。 本論文一方面以靜態角度介紹各種以音樂為主的傳播媒體;另方面則從動態角度, 討論各種傳播音樂的途徑。  本論文章節安排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 法與範圍,說明研究架構,以及進行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陳述論文預期成果。 第二章討論音樂傳播,整理傳播之意義、追溯傳播之發展,探討音樂與聽眾的關 係,以及介紹各類傳播媒介。第三至第五章則分別討論傳播音樂的途徑,包括: 廣播與電視;網路與文字傳播以及學校音樂教育。由於負責策劃、創作及編輯音 樂傳播的專業人士,將主導音樂傳播之內容與品質,因此第三、四章裏將以國內 資深音樂廣播趙琴博士為例,敘述其如何運用諸等傳播媒體、進行音樂傳播;第 五章則以筆者服務的學校為例,討論學校音樂教育如何傳播音樂。第六章結論則 總括各章節內容,提出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傳播在今日社會裏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本文介紹當今社會裏的各種傳播媒 體,尤其著重於音樂可以憑藉的各類“音樂傳播";同時討論國內傳播音樂的途 徑,並以音樂傳播資深人士趙琴博士,以及筆者任教學校推行音樂活動的情況為 實例,敘述國人在“傳播音樂"上的努力。   . 關鍵詞:音樂傳播、大眾傳播媒介、廣播、電視、網路、文字傳播。. i   .

(3)  . Abstract  Music communication means the music‐broadcasting by mass media; while the  broadcasting music is to lead the listeners to listen to music and understand music.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both points of “music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music”.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eanings of communciation,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etc. The third to fifth chapter talk about the  approaches to broadcast music.Then,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research will  presented in the sixth chapter.  In this study of the dissertation, I will take the example of Dr. Chin Chao.  Relying on the expertise of music broadcaster, through her profound knowledge and  work experience of music communication,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music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music.  Besides, I will    introduce the music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of an elementy school .  Both will accentuate the research meaning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increase the  interpersonal and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e impact and importance of music communication is so huge that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mass media thoroughly. Then, we could figure out the best tactics  and methods to broadcast music. . Keywords: Music communication, Mass media,Broadcasting,Television,Network,  Text Communication . . ii   .

(4)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     第二節    名詞釋義. 3 . 一、音樂傳播. 3 . 二、傳播音樂 . 6 . 三、趙琴小傳. 9 .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5 . 一、理論部分文獻. 15 . 二、趙琴相關資料. 30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4 . 第五節. 論文架構. 36 . 第六節. 預期成果. 37   . 第二章 第一節. 音樂傳播綜述. 41 . 傳播的意義與定義. 41 . 一、傳播的意義. 42 . 二、傳播的定義. 43 . 第二節. 傳播之發展. 45 . 一、早期的傳播. 45 . 二、近代的傳播. 48 . 第三節. 音樂與聽眾. 51 . 第四節. 無線電傳播 . 53 . 第五節    電視傳播. 56 . 一、無線電視. 59 . 二、有線電視. 59  iii .  .

(5)  . 三、電視與電視觀眾的影響. 60 . 四、電視與音樂. 61 . 第六節    網際網路傳播. 63 .  .  .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傳播音樂途徑之一:廣播與電視. 69 . 臺灣的廣播與電視之音樂節目 . 70 . 趙琴與中廣音樂風節目. 76 . 一、關於中國廣播公司. 76 .         二、趙琴的音樂廣播時期 第三節. 78 . 趙琴與中視音樂世界節目. 88 .  .  . 第四章. 傳播音樂途徑之二:網路與文字傳播. 91 . 第一節. 臺灣的網際網路. 91 . 第二節. 趙琴與臺大「美育講座」. 96 . 第三節. 趙琴與《樂覽》雜誌. 103 .  .  . 第五章. 傳播音樂途徑之三:學校音樂教育. 111 .     第一節    臺中市賴厝國民小學音樂性社團. 111 . 一、音樂性社團之目的. 111 . 二、音樂性社團介紹. 112 . 三、在傳播音樂上的意義. 116 .     第二節    臺中市賴厝國民小學校內音樂比賽 一、直笛比賽之目的. 117 . 二、實施辦法. 117 . 三、在傳播音樂上的意義. 118 .     第三節    臺中市賴厝國民小學才藝發表會 . iv   . 117 . 118 .

(6)  . 一、才藝表演會之目的. 118 . 二、實施辦法. 119 . 三、在傳播音樂上的意義. 119   .   第六章. 結論. 121 . 參考書目. 123 . 附錄一. 129. 附錄二. 139. v   .

(7)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筆者於年幼五歲時,看到鄰居小朋友彈鋼琴之後,乃主動地向家母要求學習 鋼琴。並在母親的鼓勵與大力支持下,步上漫長的音樂之路。自就讀國小開始, 曾多次參加鋼琴競賽,也曾擔任學校合唱團鋼琴伴奏,以及參與合唱比賽。國小 畢業後,幸運地考取「彰化縣立大同國中音樂班」 ,正式踏入專業音樂學習之門。 除修習鋼琴之外,也選修豎笛與聲樂。高中時期就讀省立臺中二中音樂班,繼續 參加許多音樂性活動。曾再度在班際合唱比賽中擔任伴奏,並加入管弦樂團。高 中二年級時,曾赴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參與音樂夏令營,而有機會與來自國內各音 樂班的學友們聚集一堂,可說是一次頗為特別的經驗,更堅定我學習音樂的信心。 大學時期就讀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系,除參加 校內舉行的各項音樂活動外,亦積極參與校外音樂社團活動,而加入著名合唱指 揮家杜黑所帶領的臺北愛樂合唱團。長久以來,筆者對於音樂始終維持高度的熱 愛,最後更以音樂為志向,成為一名國民小學音樂教師。 猶記得大學時期,課餘之暇經常收聽廣播電臺的古典音樂節目。每當聽到節 目主持人介紹悅耳動聽的音樂之後,心中隨即感到十分興奮。對於未曾聽過的曲 目,更是充滿好奇之心。藉此,不僅能瞭解更多的曲目,更可增加新的音樂知識。 聽到熟悉的曲目時,也能藉由主持人的引介,重新體驗這些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 的確,除了經由學校音樂課堂可以學習音樂之外,還可藉由收聽廣播節目,享受 音樂和學習音樂。因此,當時筆者即經常思考音樂廣播的意義,以及音樂節目製 作者、主持人對於音樂推廣的重要貢獻。大學時期,頗令筆者難忘的一次音樂之 旅,就是曾經跟隨臺北愛樂合唱團及亞洲青年管弦樂團一起赴各地巡迴演出貝多 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除了在臺北市演出之外,還赴香港、美國等地巡迴 1   .

(8)  . 演出。當時,筆者頗熱衷於參加音樂會表演,也喜歡到音樂廳欣賞各種音樂會之 現場演出。同時,還加入「國家音樂廳樂友」之列,俾能在該廳附設之視聽圖書 館欣賞各大樂團之錄音與影音演出。在欣賞音樂演出之 CD 與 DVD 等影音資料 時,筆者更深刻體認到音樂各種傳播媒介的廣大魅力。藉由此些媒介,讓筆者不 用赴世界各地音樂會現場,即可欣賞到世界級著名演奏家的演出,而能與音樂經 典緊密連結在一起。 就讀碩士班一年級下學期時,曾隨著導師徐麗紗教授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參 加「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當時,筆者結識了仰慕已久的著名 音樂廣播人趙琴博士。由於,過去常聽聞趙博士非凡的音樂廣播經歷,更在拜讀 她的多部著作之後,瞭解她在廣播、電視、網路、文字著述、現場音樂會、學校 課堂等各種傳播領域,引領臺灣各個階層的民眾深入音樂世界,讓音樂充滿在社 會及學校的大、中、小課堂,而對傳播音樂的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傳統的傳播方式,是一種自然形態的傳播,是人與人面對面的雙向互動傳播 方式。而現代傳播則是人工形態的傳播方式,是通過預製的中間媒介,如唱片、 卡帶、廣播、電視、網路等進行傳播。自二十世紀起,大眾傳播媒介的產生,使 整個傳播行為產生巨大的變化。再者,商品經濟催生的文化市場亦以強大的動力 左右著藝術發展工作,並顛覆和改變著藝術原有的價值和意義。當今,音樂傳播 與現代高科技經濟發展密不可分。視訊傳播、電子傳播、電腦網路傳播等現代傳 播技術,均已滲浸到音樂傳播之中。而此,除影響著當代的音樂發展外,亦影響 著大眾的音樂欣賞心理和音樂文化修養。音樂傳播必須經由專業音樂文化人的策 劃、創作、編輯等各方面的協同運作,以及文化市場的商業化廣告宣傳和營銷運 作等雙重運作方式,以完成它的傳播行為。無論廣播、電視、音響和影像製作品 的選題選材,均離不開這個雙重運作方式。而一個成功有效的音樂傳播行為的實 現,需要具備如下條件的人才,即是:能掌握現代高科技傳播設備和技術的人才; 2   .

(9)  . 具有豐厚音樂文化修養的音樂專業人才;對傳播設備和性能有所瞭解又具有豐厚 音樂文化修養的音樂策劃和編輯人員;通曉傳播技能又有深厚的音樂文化修養和 對各種音樂產品(電視、電臺、音像音響)的傳播效應有所瞭解,並熟悉宣傳廣 告營銷技能的音樂管理人才。 筆者長期以來在音樂學習及從事教育工作之中,一直對音樂的傳播懷著高度 探討興趣。因此,在思索論文主題與研究方向時,音樂傳播的議題乃成為首選。 而資深音樂廣播人趙琴博士長期在此領域中之優異表現,正是一個成功有效的音 樂傳播行為之典範。於是,決定以趙博士傑出的傳播音樂事跡作為例舉,說明其 如何運用傳播媒體,有效地進行音樂傳播工作,以印證音樂傳播媒介與傳播音樂 之相關性。最後,再以所服務的學校為例,探討學校如何擴大傳播音樂的範疇與 執行策略。. 第二節 名詞釋義 一、音樂傳播 「傳播」 (communication) 可說是構成當代社會最本質與最核心的特點之一, 並在知識爆炸的當代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傳播的功能可歸類為兩大類,即是「工 作性傳播」和「娛樂性傳播」。前者比較正式、規範、嚴肅;後者則基於娛樂與 休閒的需要而產生。在例行工作之餘,「休息」的內容已不僅是消極之睡眠或無 所事事。藝術的娛樂功能在當代漸趨重要,並促成新的休閒內涵。音樂傳播是保 存音樂風格或音樂藝術作品之唯一技術手段,並是音樂得以流行的前提條件。藉 由音樂傳播製造出音樂聽眾,並實現了音樂的社會功能。在音樂文化的動態結構 中,人的音樂傳播行為是促成該結構充滿內在活力的基本條件。亦即是,沒有人 的音樂傳播活動,就沒有社會音樂生活,也更稱不上人類社會的音樂文化。而在 人類的物質文明發展過程中,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音樂傳播由簡單到複雜,由 3   .

(10)  . 原始傳播形態到現代媒體傳播形態的歷史發展過程。1 為了人類音樂欣賞的夢想,音樂傳播活動從久遠以前即已存在,其現象也是 古今中外皆有的,並有許多科技被發明與創造出來。在音樂傳播的原始形態中, 沒有人為的傳播媒介參與其中。目前,現代化音樂傳播則充滿在現代人文化生活 中,並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尤其是,以高科技為載體的現代傳播媒體已覆蓋在 地球上的每一塊大地上。由於,現代化音樂傳播是音樂與高科技相結合的產物。 因此,從圓筒式、圓盤式之錄音設備到多軌錄音,或從快轉唱片到慢轉唱片到卡 帶、雷射光碟,乃至當下正夯的數位科技,皆可以觀見許多實驗者均選用音樂作 為播放或傳送實驗的內容。 對於音樂資訊的傳播,流行音樂方面多是採用大眾傳播方式為手段,並充分 利用大眾傳播媒介的相當影響力來佔領音樂市場。民間音樂方面的流傳,則主要 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來進行傳播。古典音樂方面則著重於組織式的傳播, 利用古典樂團、音樂學院和音樂廳等機構與團體來進行傳播。以上各種傳播手段 並非絕對不能更改,也不意味著完全排斥其他種類的傳播方式。例如:古典音樂 方面除了著重於組織傳播方式之外,也時常利用廣播電臺以及電視等大眾傳播媒 介的影響力。同樣地,流行音樂方面也常利用組織傳播以及人際傳播等方式,如 舉辦現場 Live 音樂會、歌友會等等。2 傳播歷程中各種不同文化因素,對於音樂傳播的影響程度是很巨大的。因此, 其符號所含括的內容絕不單純。例如:樂器、樂隊編配形式、樂譜、音樂行為甚 至音樂觀念,都是音樂傳播符號的構成要素。音樂傳播的研究應當著重人類音樂 活動的一切現象,以歷史文化活動作為思考、觀察的指標與研究對象,而非僅限 於某種音樂行為模式或某種音樂屬性。同時,音樂傳播屬於全方位的立體活動,                                                        . 曾遂今, 《音樂社會學概論》(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頁 193-194。  汪森, 〈音樂傳播學的一二三四五〉 ,收於曾田力主編, 《中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北京市: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頁 12-21。  4    1 2.

(11)  . 包括三個活動層次,即「學」 (理論形態) 、 「術」 (技術、藝術)和「業」 (業務、 職業)。其活動過程依序有兩種情況:一、業→術→學,是指先實踐再到理論的 過程;二、學→術→業,則是指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3 由於音樂屬於藝術部門,故音樂傳播應歸屬於藝術傳播,而藝術傳播又屬於 文化傳播。理論層面上,音樂傳播雖然是在現代社會中利用先進的大眾傳播工具, 進行廣泛傳播且獲得特別的關注。但是,音樂自身的傳播活動並非僅從現代才開 始。技術層面上,音樂傳播包括音樂製作、包裝及音樂產品設計等,實際上也是 利用不同的電子設備傳播有關圖像以及聲音的一種技術工程,例如鏡頭的使用、 燈光的運用和錄音的技術等。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傳播藝術」。業務層面上, 則包括許多事務性的工作,如宣傳、策劃、音樂經紀、發行等等。在商務領域方 面則屬於娛樂傳播。4 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傳送,或者使用何種傳播媒介作為工具,以及通過何種途 徑達到傳播音樂的目的,音樂傳播都離不開其傳播模式中的基本關係,即「傳方」 (傳播的一方)與「受方」(接受的一方)的關係。易言之,音樂傳播的研究方 式,應以現有理論研究成果作為根基,著重音樂學基礎理論與個案研究之間的關 聯。更應以音樂美學、音樂民族學、音樂史學研究中提供的案例作為根據,促進 並傳揚音樂學,以產生更多的綜合性研究結果。音樂傳播的研究可以分為自娛性 (即「娛樂自己」 ) 、他娛性(即「娛樂別人」 )兩種,可以有自娛性(娛樂自己) 的音樂性活動與他娛性(娛樂別人)的音樂性活動。兩者之間應分門別類來進行 分析,例如在人類最初的音樂歌舞活動中,其行為是屬於群體性參與的;而在原 始社會中的音樂活動,可說每一位參與演出者既是樂舞的欣賞者也是樂舞的表演 者,具有自娛的行為展現。這種音樂傳播的行為模式在現今社會中,仍然存在於 不少漢族活動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歌舞活動中。由於社會文化的變化、生活方式                                                         汪森,前引文。  4 汪森,前引文。  3. 5   .

(12)  . 的改變以及社會的不同分工之後,乃產生他娛性的音樂行為模式,例如:音樂會 的傳播方式便是典型的指標。當這種音樂行為模式被當作最主要的音樂活動方式 時,人們對音樂的基本認知便由音樂的創作、欣賞、表演這三種方式,進而產生 能相呼應的音樂審美觀念與意識。5 總之,音樂傳播是對於人類情感生活的傳達,是人們用整個身心靈來進行「傳」 的活動。進而用整個身心靈來接受,並用整個身心靈來表達,這是音樂傳播過程 之中審美活動得以永遠存在的兩個要件。. 二、傳播音樂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透過傳播的方式音樂得以被保存下來,而有可能在空 間擴展、在時間中延續,並成為人們在藝術上繼承、革新行為的現實基礎。在人 類社會發展早期,在無傳播媒介的條件下,傳播音樂的方式是經由唱奏者與聽眾 之間面對面來進行。當代最新傳播音樂的方式則是經由現代大眾傳播的媒介,而 將音樂精確地保存下來。而此,並讓更多的人聽到唱奏者的音樂,也使得其所發 出的聲響能在時空海洋中永不消失,且永遠嘹亮如初。6 所謂「音樂」 ,一般而言是要有聲音。而有聲音發生,就必然會被人們聽到, 並會在某個特定時空環境中被實現出來,且被某個活生生有名有姓的人所聽到。 以上可見,傳播是音樂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沒有傳播,音樂就無法實現。亦即 是,就沒有真正地產生,就沒有真實具體地存在著。顯然,傳播是內在於音樂的。 7. 所傳播的音樂應是「真實的音樂」、「現實的音樂」、「實際的音樂」、「實在的音. 樂」 、 「實現的音樂」 、 「顯態的音樂」 、 「已完成的音樂」 、 「終點的音樂」和「作為 存在者的音樂」,亦即是傳播在當代傳媒環境、社會公共場所和個人日常生活中                                                        . 5. 修海林, 〈音樂學領域中的傳播學研究〉 ,收於曾田力主編, 《中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北 京市: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頁 22-39。  6 曾遂今,前引書,頁 197。  7 汪森,前引文。  6   .

(13)  . 的音樂。總之,傳播中的音樂就是一種真實的、具體的、實際的、實在的、被實 際感知到的、被某個人在某種方式實際接觸到的音樂。因此,音樂僅以觀念形態 存在是不夠的,僅停留在樂譜中也是不夠的,即使是錄製成音響製品,若未被啟 動及被實際使用還是不夠的。易言之,真實的音樂必然在某個時空或場所,以某 種方式被某些人所聽到。8 音樂的世界每天以特殊的方式與人們的生活交融在一起,甚至於無法想像沒 有音樂的現代生活將是如何。通過商店、市場、劇場、電影院、音樂廳、廣播、 電視、校園、大會堂、家庭……等各種場合,音樂為人們的生活繪上絢麗多姿之 色彩。9雖然透過一些音樂欣賞的書籍,可以協助人們瞭解音樂,但是並無法深 入。引導人們進入音樂的世界中,其主要任務不在於對聽者「曉之以理」,而在 於能夠「動之以情」。不是直接說教,而是潛移默化。重要的是,讓聽者能夠掌 握一種在其他課程中所學不到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且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如 此一來,方能進入音樂,聽懂音樂。而音樂作品的情感指向,是由音樂作品本身 所決定的,它對於聽者的影響或教育,乃取決於聽者對於音樂的接受程度。如果 不以聽覺引導為宗旨,往往讓聽者在事過境遷之後,對於音樂僅有模糊的印象, 而無法成為具有真正音樂審美素養和以藝術創造激情的人。10 據中國音樂學者謝嘉幸指出,進入音樂世界的要點有四,可做為傳播音樂方 面之參考。茲摘錄如下: (一)學會聆聽:音樂作為聲音的藝術,而離不開聲音,離不開聽覺。除非 失聰,任何人均能從語言音調中分辨情感。音樂既然屬於聽覺而不屬於視覺,因 此就不是一種非得使用樂譜的語言,猶如幼兒不致於不識字而拒絕學習說話。但 是,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沒有一定聽覺體驗的累積,是很難真正去理解的。                                                        . 汪森、余爙天,《音樂傳播學導論》(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 49。  謝嘉幸, 《走進音樂:音樂鑑賞訓練與評估》(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前言部份。  10 謝嘉幸,前引書,前言部份。  7    8 9.

(14)  . (二)學會體驗: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必須通過體驗才能獲得,而傳統的音 樂學習方式有三個途徑,即是:讀譜(視唱練耳和樂理知識)、技能訓練(演奏 演唱)和音樂技術理論(和聲與曲式分析)。前二途徑是一般學習者的主要學習 內容,後者則是音樂專業學習者的基礎課程。但是,這些途徑並不和豐富多彩的 音樂作品接觸,與學習者的音樂聽覺經驗也不接軌,並非真正的音樂體驗。因為 音樂是一種心靈的選擇,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對話方式,是發現自我並提升自我 的方式。所以一條直接與音樂連上線的道路是不必顧忌是否懂得識譜,或者是否 五音不全。然則,體驗音樂並不複雜,當音樂出現時需要的只是放鬆,讓內心自 己去體會音樂的情感和節奏,而不要立刻想在音樂中尋找什麼概念,不要讓頭腦 中有太多的觀念干擾每個人自身的體會能力。 (三)學會理解:作為主體體驗活動的音樂包含著創作、表演和欣賞等三個 不可或缺的環節,理解音樂必須是任何一個環節的參與者。而作為文化的音樂同 樣包括了音樂觀念、音樂行為、音樂形態等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對音樂的理解 同樣不能脫離這三個基本因素,其中以音樂觀念作為核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 情感,而此情感世界構成其個性中的最重要部份。同樣地,每個民族的音樂正是 其民族情感和個性的代表。尤其,在日益開放的世界裡,一個不瞭解自己民族音 樂的人,將會被認為缺乏民族意識和現代意識。然則,強調自我民族的音樂,決 不意味著否定外來音樂的學習。總之,對於個人而言,音樂是一種表達自我存在、 表達情感、表達個性的方式。對於民族而言,音樂則體現一個民族的情感、氣度、 神韻和意境。在瞭解自我民族或其他民族的音樂,皆應抱持此種觀念。 (四) 「文本」和「本文」 :以語言來說,文本是語言符號本身,本文則是語 言符號所代表的對象。上述討論了學會聆聽、學會體驗、學會理解等三個問題, 正包括了音樂文化三個層面的文本和文本的關係。第一個層面是音樂的形態層, 如樂譜是音樂形態的文本,具體的音樂音響則是音樂形態的本文。樂譜複製若干 8   .

(15)  . 份均沒有差別,但是同一樂譜由不同的人演唱,即會出現不同的樣貌。學會聆聽, 就能進入音樂形態的本文,並感受到其豐富多彩的世界。第二個層面是音樂的情 感層,在音樂的情感中,音響只是音樂情感的文本,音樂活動的參與者(創作者、 表演者或是聆聽者)將音樂音響和自己的真實情感體驗結合起來,即是音樂情感 的本文。一張唱片若有不同的人聆聽,即會有不同的感受。第三個層面是音樂的 人文面,音樂的音響和體現出來的情緒僅屬於一種文本,作為人們生活中一部分 的音樂,才是音樂人文的真正本文。音樂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樂,生活 乃是產生音樂的本文環境,更能使今日的生活遭遇昨日的生活,使不同文化間相 互瞭解和尊重。11 音樂家黃友棣曾指出,教導人們如何去享受一首美妙的樂曲,好比教人遙看 天空的星座一般,必須加以清楚的指引。如此一來,將極易習得音樂,並能終身 受用,而不致於在黑夜中迷失方向。否則,任由人們仰望天空,則只能看見滿天 星斗。12傳播音樂者是聆聽者與音樂之間的敲門磚,若能將這些聆聽者引進音樂 世界之中,則將促使其能自得其樂。. 三、趙琴小傳 我國著名音樂傳播者趙琴,原名為「趙皓明」,於一九四○年十一月九日出 生在江蘇省上海市。13自明代開始,上海即以「松江美布衣被天下」而聞名,而 成為棉紡織工業重要基地。14因此,她的父親趙修鵬於上海市天主教聖約翰大學                                                         謝嘉幸,前引書,頁 1-8。 . 11. 黃友棣, 《樂林蓽露》(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0),頁 8。  本部份有關趙琴的介紹,主要參考自徐麗紗等著, 《臺中市音樂發展史:西方音樂篇》上、下 冊(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頁 342-343(上冊)、頁 14-31(下冊);趙琴, 〈走過臺灣古典 音樂廣播的黃金歲月——兼談我的音樂廣播生涯及對現狀的思考〉 , 《關渡音樂學刊》第十期(臺 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2009),頁 23-48。  14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全球最重要的商業、經濟、科教藝術城市之一,也是中 國內地的商業、經濟中心以及國際航運和國際會展中心,以及世界公認的全球最主要快速發展的 經濟體的展示窗口,而被視為「中外觀瞻之所繫」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下載日期:2011 年 9 月 6 日。  9    12 13.

(16)  . 畢業後,即留在上海從事紡織業,是早期國內紡織界名人;母親趙陳秀英出身福 建省福州市,畢業於福州高等師範學校,從事教育工作。 一九四九年,趙琴隨著父母親遷居臺灣,時年僅有九歲。小學時期,她先後 就讀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以及臺中縣豐原鎮瑞穗國民學校。剛轉入瑞 穗國民學校時,全班都是本地人,只有她和另一位男同學是來自外省的學生。因 此,也學會了臺灣話。由於母親擅於彈琴,並曾在福建福州和上海等地擔任音樂 教師,所以趙琴從小即由母親啟蒙彈奏風琴。當時,她經常演唱一些時下國語流 行歌曲,諸如〈杏花村〉 、 〈桃花江〉 、 〈秋水伊人〉 、 〈花樣年華〉……等,這些歌 曲也成為她幼小時期的重要精神食糧。 中學時期,趙琴分別於省立臺中女子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就讀。初中時期音 樂老師吳博厚發現她有很好的嗓音,進而指導她學習聲樂,而奠定良好的聲樂演 唱基礎。直升同校高中部後,趙琴偕同另一位也喜愛歌唱的同學——任蓉,一齊 追隨高中音樂老師李明訓學習聲樂。李明訓是一九五○、一九六○年代在中部地 區頗為活躍的聲樂名師,曾指導出無數位聲樂新秀。15趙琴與任蓉倆人每星期跟 隨李明訓上兩次聲樂課,並以投考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為首要升學目標。除了學 習聲樂之外,趙琴還隨李老師學習鋼琴、聽寫、視唱等術科考試項目。由於,當 時家裡只有風琴還未購置鋼琴。因此,她只好利用中午時間在學校的音樂教室練 習鋼琴。 中學時期的音樂生活,對於趙琴來說是十分豐富的,其間充滿了歌聲與琴聲。 她經常在李明訓的學生發表會上亮相,而得到很豐富的舞臺展演經驗。同時,她 還參加了李老師所指導的臺中市音樂研究會附設合唱團、臺中農學院合唱團等,                                                         15. 李明訓(1916-1991) ,在大陸時期即曾擔任中學教職、教務主任,來臺後先後擔任臺中女中、 臺中二中教師,以及中興大學兼任講師。並曾參加中華民國音樂學會、臺中市音樂研究會、臺灣 省音樂協進會和中國文藝協會臺中分會,對於音樂事務相當熱衷。也曾在臺中市舉辦多次師生發 表會、中外音樂會、音樂欣賞解說以及音樂比賽評審,是位富有教學熱忱的音樂教育家。見徐麗 紗等著,前引書(上冊),頁 272-273。  10   .

(17)  . 曾參加農學院合唱團與省立臺中女子中學的聯合音樂會,而在合唱方面得到很大 的磨練。一九五七年,趙琴以趙元任的〈上山〉一曲參加臺中市音樂比賽,榮獲 聲樂組優勝獎。而此,也更堅定她投考音樂系的決心。當時,她經常由住家所在 之豐原坐火車到臺中市區的舊中山堂、臺中戲院等音樂會堂,聆賞省立臺灣交響 樂團演奏會、鄧昌國小提琴演奏會……等,也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 一九五九年,趙琴如願地考上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音樂系。16進入師大音樂系 就讀的同一年,作曲家許常惠17剛好自法國學成歸國,隨即獲聘擔任臺灣師範大 學音樂系講師,也擔任趙琴大一至大四的班導師。在師大音樂系就讀期間,趙琴 主修聲樂,師事鄭秀玲、江心美等教授;並跟隨陳舜惠教授學習鋼琴;隨許常惠、 蕭而化18、盧炎19等教授學習理論作曲課程;以及隨戴粹倫、譚維理等兩位教授                                                        . 16. 日治時期,臺灣辦有師範學校,但只限於初等教育師資的培養,並未設有中等以上教育師資 的養成工作。終戰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乃決定籌設培育中等學校師資的師範學院。1946 年 6 月 5 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正式成立。1955 年,該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 理三學院。1967 年 6 月,該校再改隸為國立,以培養全國中等學校師資為宗旨,分設教育、文、 理、藝術四學院。自 1994 年起,「師資培育法」實施,政府師資培育改採多元化政策,該校積 極轉型發展為綜合大學。目前該校已擁有教育、文、理、藝術、科技、運休、國僑、音樂、管理、 社科等 10 個學院、59 個系所(30 個系、28 個獨立研究所、1 個學士學位學程),成為博、碩、 學士班正規生逾萬人之多元化綜合大學。取自:http://archives.lib.ntnu.edu.tw/c1/c1_1.jsp,下載日 期:2011 年 10 月 14 日。  17 許常惠(1929-2001)出生彰化縣和美鎮,12 歲時到日本留學,主修小提琴。戰後翌年,即 1946 年,返臺就讀臺中一中,並在 1949 年考入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現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就讀。 畢業後,首先在臺灣省立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1954 年,留學法國深造音樂,主修作曲和音 樂史。1959 年,以《昨自海上來》之女高音獨唱曲,獲得義大利現代音樂學會的比賽入選,此 後即開始展開作曲生涯。回到臺灣後,許常惠除了從事音樂創作外,也積極奔走各地搜集臺灣民 謠,並作為其創作的素材。其知名作品包括清唱曲〈葬花吟〉 、歌劇《白蛇傳》 、協奏曲《百家春》 等。許常惠生平主要參考自徐麗紗, 《傳統與現代間:許常惠音樂論著研究》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7)一書。   18 蕭而化(1906-1985) ,出生於江西萍鄉。原修習繪畫,但書香世家亦奠立了他良好的音樂基礎, 進入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學習鋼琴及西洋音樂理論,因此結下了他終生與音樂為伴的不解之緣。之 後赴日深造理論作曲,更使他成為政府推廣音樂所倚重之人才。曾於 30 年代任「音樂教育」月 刊主編,此期刊為中國以音樂教育為主,期數與刊期最長的月刊,為中國抗戰時期的重要期刊, 對於之後音樂教育影響甚鉅。蕭而化先後任教於廣西藝術專校,並擔任國立福建音樂專校校長。 隨政府遷居來臺後,曾任國立藝專教授,並於 1946 年接任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師範大學 音樂系前身)主任。曾作育英才無數,包括許常惠、史惟亮、馬水龍、盧炎、徐頌仁等人。此外, 以蕭而化、戴粹倫兩位教授為首之大陸來臺音樂家,並主導臺灣音樂政策的走向。臺灣的第一套 國中音樂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戴粹倫擔任,編輯小組成員則由張錦鴻、蕭而化、謝雪 如等組成。蕭而化亦曾為多所學校創作校歌,包括臺中二中、西門國小、學甲國中、屏東明正國 中、銘傳學院等。蕭而化透過其作品、教學或推動合唱,對臺灣音樂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取 自:http://www.music.ntnu.edu.tw/about_director_001.php,下載日期:2011 年 10 月 14 日。  11   .

(18)  . 修習小提琴。當時,她經常利用大家還在休憇時的大清早和黃昏,即在學校琴房 進行練唱,以增強自我的音樂能力。除了為未來奠定深厚的音樂基礎外,還夢想 步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舞臺表演。 大學一年級時,趙琴曾擔任韓德爾神劇《彌賽亞》公演中的要角——女中音 獨唱,並以純熟的演唱技巧,得到師長們相當良好的評價。大學二年級時,她選 修小提琴,因為努力向學,豪不認輸的個性,而成為當時班上小提琴組成績最高 的學生,也因此是唯一一位被認可在下學期繼續選修的學生。大學三年級上學期 時,她展現了深厚且過人的音樂視唱聽寫基礎,成為班上第一位修完全部視唱課 程的學生,比正常的修業課程快上許多。大學四年級時,趙琴參加學校畢業音樂 會的選拔,卻不幸落選了。受此打擊,讓她傷心甚久。當時,她還未想到要做一 個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大學四年級下學期時,即一九六三年春季,趙琴看到一 則中央廣播電臺招考滬語播音員的啟事,於是前往應徵。因為擁有深厚的聲樂發 聲基礎,說話聲音極為甜美動聽,而獲錄取。這是趙琴踏進廣播圈子的第一步, 更由於從未接觸廣播事業而頗為認真學習。 一九六六年,中國廣播公司20節目部主任王大空與副主任張繼高擬在該公司 第一廣播網開闢音樂節目「音樂風」,由張繼高擔任督導,並對外徵選節目主持.                                                                                                                                                             19. 盧炎(1930-2008) ,祖籍江西南昌,生於南京,幼年時期時逢政局動亂而隨父母逃難。1949 年,隨國民政府來臺。1954 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1965 年,赴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 專攻作曲。1971 年畢業,1977 年赴費城賓州大學音樂研究所,1979 年獲碩士學位,同年返臺擔 任東吳大學音樂學系講師,其後均在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擔任專任教師。1997 年,自東吳大學音 樂學系退休。2002 年,獲東吳大學敦聘為講座教授之榮譽。2008 年,因病過世。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下載日期:2011 年 10 月 14 日。  20 中國廣播公司(簡稱中廣;英文名稱: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BCC)是我國廣播 事業的先驅,也是最大的廣播業者之一。1947 年,配合訓政時期結束,民主憲政實施,經國民 政府行政院批准,原「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正式改組為「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即「中廣」)。 1949 年,「中廣」中央政府正式遷臺,總部設址於臺北新公園(現二二八紀念館),為中國國 民黨黨營文化事業之一。1949 年 10 月 10 日,中廣「海外廣播部」以「自由中國之聲(Voice of Free China)」呼號,每天用十五種不同語言對海外同胞播音,奠定了臺灣海外廣播的重要基礎。 1968 年,創辦中國電視公司,經營電視事業,並於同年 7 月 31 日,建立調頻廣播系統(亦是臺 灣第一座調頻廣播系統),並正式營運。 12   .

(19)  . 人。21當時,已具備播音經驗並熟悉播音的技巧,趙琴乃前往報名應試。再憑著 深厚的音樂基礎及相當的歌唱實力,終於在百餘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廣 公司擔任「音樂風」節目之製作與主持工作後,趙琴發現從事音樂廣播是一項任 重道遠的工作,有太多的理想等著她一一去實現。曾於中廣公司舉行之「李抱忱 作品演唱會」22中與趙琴有密切聯繫,並曾數度接受她的訪談之著名合唱指揮家 李抱忱博士,頗為肯定趙琴的努力,並指出:「幾次的接觸使我體會出來趙小姐 作事的熱誠、認真和效率。」同時,他也讚美趙琴是一位「音樂的護花使者」 。23 在節目製播過程中,趙琴發現聽眾對於西方音樂作品的瞭解甚於本國音樂作品。 乃於所主持的節目中每星期固定與本國音樂家進行訪談,介紹作曲家的作品、演 奏家的演奏,並定期舉行音樂猜謎。一九六八年,趙琴製作與主持的「音樂風」 節目,榮獲教育部文化局頒贈「金鐘獎」,對於她在廣播界的付出及努力可說是 很大的肯定。翌年,「音樂風」節目再度獲得「金鐘獎」的肯定。一九七○年五 月,憑著在音樂傳播方面的優異表現,她獲得美國方面選為當年臺灣四位卓越公 民之一,並由美軍太平洋總部邀請訪問美國夏威夷州十天,深獲當地人士歡迎, 而進行了相當成功的國民外交。 除了在廣播界有所成就外,趙琴也將主持節目的觸角伸向剛開播的電視界, 曾先後參與多個電視節目的製作與主持工作,包括中國電視的《音樂世界》 、 《玫 瑰心聲》 、 《傳真天地》 、 《音響世界》 、 《音樂之窗》 ,以及中華電視的《音樂花束》 和《藝文天地》等節目。因為製作嚴謹,而頗具口碑。同時,趙琴還在中視出版 的《中視週刊》上,撰文解說音樂,或與樂友進行紙上交流。同時,趙琴在音樂 傳播中並極力推展本民族、世界各國的傳統音樂以及當代音樂創作。她在廣播與                                                        . 21. 當時中國廣播公司節目部成員除了王大空、張繼高之外,還有擔任音樂組長的留義男高音林 寬,另有潘英傑、彭虹星、李夜光等人協助音樂編輯工作。  22 1970 年代,趙琴曾策劃了多場專題音樂會,包括林聲翕、李抱忱等前輩作曲家的作品音樂會, 並親任音樂會主持,盼能平衡通俗歌曲的氾濫情況,超越「歐洲音樂中心論」,掙脫商業廣告機 制的束縛,以及進行國人創作的扎根工作。  23 李抱忱, 〈 「音樂之旅」代序——音樂的護花使者〉 , 《爐邊閒話》 (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75), 頁 317-319。  13   .

(20)  . 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的積極作為,不僅為我國愛樂者提供更寬廣的音樂視野,並 為我國音樂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自一九六六年進入中國廣播公司主持「音樂風」節目起,直至二○○二年結 束節目為止,趙琴總計在廣播界工作達三十七年之久。期間,她從事廣播、電視 音樂節目的製作、主持,甚至包括現場音樂會的策劃、主持。並曾出任該公司音 樂組長、調頻電臺臺長等音樂行政工作,參與古典與流行音樂廣播節目內容的定 位擬定,以及音樂政策或節目風格的平衡規劃等等。歷經第一代調幅(AM)廣 播、第二代調頻(FM)廣播,進而至第三代數位廣播(Digital Radio),現在更 進步至網路廣播形式。在製作節目中所運用的音樂資料材質,由 LP 黑膠唱片, 到盤式、卡式、匣式錄音帶,乃至 CD 雷射光碟片。24整體而言,趙琴在廣播、 電視等媒體的豐富工作經歷,可以構成一部臺灣音樂廣播史。由於,她對於臺灣 音樂傳播的特殊貢獻,而於二○○二年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頒發金鐘獎終身成就 獎。 一九八八年,趙琴暫時停下手邊的工作出國深造。於一九九○年獲得美國加 州州立大學舊金山校區音樂史碩士學位。並繼續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攻讀,而獲得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她仍然返回中國廣播公司服務, 擔任專門委員兼製作主持「音樂風」與「中廣兒童音樂世界」。雖然所主持的中 廣「音樂風」節目幫助很多臺灣愛樂者得到音樂的啟蒙,但是她仍然覺得音樂的 學習環境還可以再擴大。於是,如何將好音樂帶進社會、美化人心,更成為她推 動音樂美育的使命與責任。自一九九八年十月起,趙琴開始在國立臺灣大學管理 學院開授「美育講座」,還透過網路系統對外開放。數十年來,趙琴面對各種傳 播媒介以及喜好不同、程度不同的廣大聽眾,總是竭盡所能地呈現最好的內容, 期能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因此,她不停地進修、觀察紀錄,把新的發現與體會                                                         24   趙琴,前引文。  14   .

(21)  . 傳達出去,讓聽眾得到豐富的音樂滋養。爾今,趙琴可謂為我國音樂傳播方面的 權威,但她仍然努力不懈。.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研究議題是否能夠精確切入,首先需要找到恰當的文獻,並且準確地運用當 中的資源。為了更能熟悉以及確實掌握本研究議題,本節將對於研究中須用到的 重要文獻進行回顧與探討。所運用的文獻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傳播理 論類的資訊;第二部分則為著名音樂廣播人趙琴相關資料之收集,包含她在傳播、 教學和著述等方面的成果。 一、理論部分文獻: (一)曾田力主編(2004) 。 《中國音樂傳播論壇》 (第一輯) 。北京市:北京 廣播學院出版社。 據主編曾田力在本書序言中指出,音樂傳播具有兩層含義:一、從音樂的起 源來看,音樂的產生乃是基於人際間的關係和交流的需要,亦即自音樂發生開始 就具有傳播的動態屬性;二、從音樂種類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來看,所有的樂種 一直就是在不斷的傳播、傳承中得到衍生和發展。就這兩層含義來看,音樂傳播 是音樂藝術得以產生和生存的一個基本屬性,與音樂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而附 著在整個音樂存在之中。因此,音樂這門歷史悠久的古老藝術,一路走來,均乘 著傳播之翼。卻由於「司空見慣」之故,而罕見「音樂傳播」 、 「傳播音樂」等專 業名詞之特別提出。在當今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平臺上,易為社會大眾接受、喜 聞的流行音樂,一向居有重要位置,而成為當今社會的音樂主流。唯,一個民族 不能只沉迷在商業化的炒作之中,其音樂文化不能只具有娛樂的功能,其他的社 會功能也需要被傳承和發展。不僅要讓音樂傳播多一點人文關懷,更要將流行音 樂之外的其他音樂帶進大眾傳媒的傳播網絡之中。因此,認真研究大眾傳播媒介 15   .

(22)  . 在音樂傳播當中的作用,瞭解不同的傳播特性,建立適合於當今資訊模式,並真 正有利於發展音樂文化之音樂傳播的手段和途徑,乃是必要的。 本書集合多篇與音樂傳播相關的作品,當中的議題都是以社會上音樂傳播的 現象出發,包含何謂音樂傳播、音樂傳播的形式與特徵研究、中國民族民間音樂 的傳播、音樂市場與管理、音樂版權、藝術學校的音樂傳播學以及音樂傳播帶來 的文化思考。與本論文相關者如:音樂傳播學科建設方面之李西安〈對音樂傳播 學科建設的幾點理論思考〉 、謝嘉幸〈音樂傳播學的歷史使命和任務〉 、汪森〈音 樂傳播學的一二三四五〉 、修海林〈音樂學領域中的傳播學研究〉 ;音樂傳播的形 式與特徵研究方面之曾遂今〈音樂創造的靈感:從音樂的自然傳播到技術傳播〉、 李強〈第四媒體與音樂傳播〉 、巫睿〈網絡在音樂傳播中的優劣勢〉 、莊元〈論音 樂大眾傳播載體〉;音樂市場與管理方面之劉聰明、譚暢〈音樂產品市場運作中 的兩個重要問題〉 、馬衛星〈研究音樂的價值規律:強化音樂文化的市場運作〉 ; 音樂傳播中的文化思考方面之金兆鈞〈音樂傳播中的文化思考〉……等。 (二)李西安(2004)。〈對音樂傳播學科建設的幾點理論思考〉,收於曾田 力主編《中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1-6。 本文主要在探討音樂傳播的文化視野。因著日新月異的科技而快速發展,從 事音樂傳播的工作者應有洞察未來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和敏感性。作為一門交叉學 科的音樂傳播,是除了傳播理論和技術之外,再加入音樂後的一門傳播方面之新 興學科。這門學科充斥著商業性與藝術性的矛盾,但作者也強調,傳播美學的研 究還是不能被忽視的。 作者在本文中並提到,以高科技為載體的現代傳播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的任 何一個地方,對現代社會而言,傳播可謂極為重要。一部音樂作品如果有幸進入 現代傳媒中,它的傳播速度和受眾數量之大乃是無以計量。顯然,當今人們的精 16   .

(23)  . 神世界很大程度受到音樂傳播和文化傳播的深刻影響。如何淨化音樂傳播,提升 它的品位和人格力量,是每一位音樂傳播從業者,包括音樂傳播方面的領導者、 策劃者和經紀人等應該具有的使命感。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裡,如何妥善處理音樂傳播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是音樂 傳播從業者必須正視的問題。藝術音樂(包括古老的傳統音樂)對重塑人們的精 神世界所起的作用,是那些商業性音樂所永遠無法做到的。因此,在鼓勵和支持 藝術性很高的節目能夠開拓市場效益的同時,亦須為那些暫時產生不了經濟效益, 甚至以後也很難產生經濟效益的高品位音樂文化,留下一塊保護性空間。 (三)謝嘉幸(2004) 。 〈音樂傳播學的歷史使命和任務〉 ,收於曾田力主編《中 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7-11。 現今,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資訊製造與傳播已然居有社會生產的主體地位。 由於傳播涉及到大眾,理當盡到社會責任。作者在文中指出,在人類發展過程中, 從早期的口傳心授到出版業的發展,是人類資訊傳播的第一次變革,並導致了西 方社會的文藝復興;從文字的發明和出版到廣播的出現(二十世紀初),是資訊 傳播的第二次變革;從廣播到電視的出現是資訊傳播的第三次變革;從電視到電 腦網路,則是資訊傳播的第四次變革。如何因應此些變革,是現今應受到重視的 議題。昔時,在沒有任何電子音響設備之前,學生必須經由教師的教學才能聽到 音樂,教師可謂為音樂資源的壟斷者。當今已然是資訊發達的社會,學生在接受 音樂課程之前,均已接收大量的音樂,教師乃失去壟斷的優勢,並須尋思改善之 道。如何讓社會一方面能適應傳播技術帶來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傳播技術 帶來的負面效應,乃是當今音樂傳播方面的重要課題。 「傳播」一詞,通常是指「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傳播涉及到 大眾,即應負起社會責任。商品傳媒以大於傳統千百倍的力量創造新的音樂環境, 17   .

(24)  . 若沒有一點人文關懷,即會迷失在商業化的炒作之中。或有人認為,傳媒的商業 運作,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本文作者則反向思考,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 音樂傳播者如何傳播音樂,也將鑄造什麼樣的音樂文化。 (四)汪森(2004) 。 〈音樂傳播學的一二三四五〉 ,收於曾田力主編《中國音 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12-21。 這一篇文章旨在定義音樂傳播學,指出音樂傳播包含音樂學、傳播學,是一 門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亦即是,借助於現代傳播學的視角、觀念和方法,結合 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和音樂美學等進行研究。包括音樂史學與傳播學的組合、 民族音樂學與傳播學的組合、音樂美學與傳播學的組合。多數人均將音樂傳播學 等同於流行音樂研究,事實上,無論是流行音樂、民間音樂或是古典音樂等所有 的音樂,皆須通過傳播才能獲得存在,其區別僅在於不同的傳播渠道、方式和特 點。 作者在本文中,討論了「音樂傳播學≠流行音樂研究」 、 「音樂傳播學=音樂 學+傳播學」 、 「音樂傳播:學→術→業」 、 「四類傳播:人際、大眾、組織、個人」 以及「五 W:Who say What to Whom through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等 五方面與音樂傳播相關的概念,並針對傳播的學術名詞進行解釋。再以傳統傳播 學的分類而言,文化傳播主要是指文學與藝術的傳播,音樂則屬於藝術範圍內。 而上述所指之五 W,實際上是五個專題研究,其對應的是:Who——傳者 研究(控制論、把關人理論、製作人專權制);say What——內容分析(從意識 形態、政治、經濟、藝術等角度所做的文化分析);to Whom——受眾研究(受 眾調查、市場調查、民意測驗、受眾社會心理分析等) ;through Which channel—— 媒介研究(不同媒介特點如語言傳播與非語言傳播、印刷媒介與電子媒介等); with What effect——效果研究(魔彈論、皮下注射論、二級至 N 級傳播論、有限 18   .

(25)  . 效果論與強大效果論等)。 現代大眾傳媒出現以後,音樂傳播借助於科技而有了空前的發展。音樂傳播 作為一個獨立的環節從音樂生產過程中逐步分化出來,必須由專門的音樂傳播機 關和職業的音樂傳播者承擔,此即是音樂傳播學中的「把關人」 (Gate-Keeper) 。 音樂創作者、唱奏表演者,包括音樂研究者,乃成為所謂的「內容提供商」 (Program Provider) 。而隨著社會分工的逐步細緻,音樂聽眾成為與音樂生產密切相關的重 要環節,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聽眾群及其市場定位。 (五)修海林(2004) 。 〈音樂學領域中的傳播學研究〉 ,收於曾田力主編《中 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22-39。 這篇文章具體地解釋音樂傳播學,並介紹音樂傳播學研究的對象、方法和理 論基礎。可從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音樂審美心理學等角度,深入瞭解音樂傳 播學。而人類音樂活動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切入音樂傳播學的研究。音樂傳 播的符號可以分為兩類,亦即動態和靜態。動態,即是音響型態;靜態,也就是 物化型態。文中接著介紹人們是如何接收此兩類符號,以及人們的心理過程。最 後,並以音樂的自娛性以及他娛性來分析音樂傳播學。 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傳播的行為可謂無所不在、無處不有。音樂傳播是 以歷史文化生活中的人類音樂活動及其傳播的行為與方式、傳播的途徑與媒介、 傳播中的傳者與受者的關係,以及形成的某種傳播理論等現象作為研究對象。而 其跨學科研究的性質,所採用的方法、途徑也必然是多樣的。在音樂傳播賴以存 在的社會生活中,音樂傳播不僅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存在,並與社會不同層面發生 廣泛的聯繫。幾乎從人類音樂活動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切入作音樂傳播學的 研究。如廣播、電視等先進的傳播方式之傳通符號可以大量複製,而使得音樂市 場急遽擴大,且傳播迅速而擴大範圍。 19   .

(26)  . 作者在最後更提到,如果沒有文化傳承,人不僅將停留在蒙昧階段,也不會 有今天包括音樂在內的文化成果。音樂傳播範圍的擴大與傳播形式的多樣,以及 變化的速度,都對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六)曾遂今(2004) 。 〈音樂創造的靈感:從音樂的自然傳播到技術傳播〉, 收於曾田力主編《中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47-72。 這一篇文章將音樂傳播以系統化的標準來討論,也說這些規則化的現象是歷 史發展的產物。提到音樂傳播最終就是希望音樂在社會中活躍起來,音樂也由此 產生了相應的社會功能,表現出它在當代的存在。此篇文章同時也在介紹廣播史 的脈絡。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人類的社會音樂在實踐本質上就是音樂的傳播實踐。沒 有音樂傳播,就沒有人類的音樂。因此,音樂傳播對過去、對當代、對未來的音 樂藝術,皆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古往今來,音樂與社會的交際互動,是由兩種 (或兩類)傳播形態所支撐,此即是指音樂的自然傳播形態和音樂的技術傳播形 態。自然傳播形態具有音樂的起源性、原始性意義;技術傳播形態具有音樂的發 展性和進步性意義。在時間的順序上,自然傳播在先,技術傳播出現在後;在空 間的層次上,自然傳播是技術傳播的基礎,技術傳播是自然傳播的科學、合理化 延伸。 音樂的技術傳播形態,又導致了音樂商品內涵的發展。音樂的自然傳播可以 分為三類,原始性自然傳播、音樂生產社會分工厚的自然傳播以及現代自然傳播。 原始性自然傳播是創作與唱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音樂的傳播源,音樂的傳播者等 同於音樂的創作和唱奏者。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的技術水準時,原始性的 創作與唱奏結合在一起的音樂傳播源開始分化,將創作者(creation)—表演 (preformance)—聽眾(audience)三者構成的 CPA 傳播鏈條,但偏向 PA 性傳 20   .

(27)  . 播方面傾斜。現代自然傳播則是在 PA 傳播本質(透明性)不變的條件下,在 P 端進行加工而在音樂聲音上作了調整。在音樂歷史的長河中,人們開始音樂傳播 層面上的技術實踐,包括音樂的符號記錄——樂譜(Notation)傳播、音樂的音 響記錄——唱片(Record)傳播、音樂的無線電傳播(Radio)、音樂的電視 (Television)傳播,乃至現今之音樂的數位化網路(Internet)傳播。 (七)李強(2004)。〈第四媒體與音樂廣播〉,收於曾田力主編《中國音樂 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88-93。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網路已經逐漸成為新的傳播媒 介,被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對於音樂廣播而言,第四媒體 具有「增強音樂廣播的時效性」 、 「使音樂廣播的傳送得到延展」 、 「使音樂廣播的 雙向互動提到更高的境界」 、 「擴大了音樂廣播的節目來源」等特性。在傳統的三 大媒體中,廣播不似報紙需要經過編輯、排版、印刷,也不似電視需要經過配音、 剪輯,而具時效性。但是,網路之出現對於廣播的時效性形成挑戰。因此,在世 界各角落,只要有網路的存在,在重大事件發生的現場,可以同步、快速地傳播。 在網路上,既可以扮演傳播者,也可以扮演受傳者。可以進行一對一的雙向傳播, 也可以進行一對多、多對一的多向傳播。為了豐富節目來源,現今音樂節目主持 人要廣泛尋得所需音樂資料,多係透過網站下載。 作者還指出,由於網路的完全開放、完全透明,因此在充分利用第四媒體時, 音樂節目主持人必須扮好「把關人」的角色,過濾會引起負面作用的資訊。在第 四媒介興起之後,音樂廣播更應揚己之長,避己之短。要更精準地挑選音樂,使 節目裡播放的作品首首是精品,而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間。近年來,在廣播方面雖 有所謂「無主持節目」的新嘗試,但聽眾收聽廣播不僅聽音樂,還要有身臨其境 的交流。因此,節目主持人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1   .

(28)  . (八)巫睿(2004)。〈網絡在音樂傳播中的優劣勢〉,收於曾田力主編《中 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一輯),頁 94-103。 傳播工具的發展使音樂從它原屬的階層中解放出來,成為全人類共有的財富。 在印刷品時代,音樂作為一門時間的藝術,傳播範圍很受限制,通過演奏表演達 到傳播效果的聽眾範圍甚小,只有通過樂譜間接流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 年代,人類進入電子化時代,有了聲音紀錄媒介——無線電、電視、廣播等電子 媒介,而擴大受眾面,音樂開始走向人們的日常生活。 通過網際協議(IP)和傳輸控制協議(TCP)的國際互聯網(Internet),將 全球的訊息資源連為一體,並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訊息的傳輸和交互,是目前影響 最大、全球的、開放的訊息資源網,實現服務與資源共用。通常,媒體分為熱、 冷兩種。熱媒介,清晰度高,參與程度低,接收者不用思考,被動接受即可;冷 媒介則反之,接收者必須經過思考、分析,必須填補文本空白才能進入接受過程。 網站係屬前者。音樂網站的興盛與否,取決於用戶的點擊率。因此,用戶的需求 是網站的立足之本,而竭盡所能地滿足「潮流」的需求。但上網接受音樂的受眾 們來自各行各業,而可以觸摸到的音樂又遠遠超出人們鑑賞力的承受能力。如此 一來,媒體本身追隨著受眾,而受眾又在盲目地跟隨媒體,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當網路進入音樂傳播領域時,要及早建立網路自身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 受眾若要從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就必須有自己更清醒的判斷,而不要人云 亦云,迷失在資訊的潮流中。 總之,在音樂傳播領域中,有必要加強引導,均衡調配,盡力達到資源的合 理配置,並要發揮媒體的影響力,主動把音樂傳播導入良性循環。網路「全、廉、 快」的特點,同時導致版權、產權和法律等問題的發生。顯然,原有的法律落後 於客觀條件的發展。亦即,新的網路迅速來臨使得人們沒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此方 面的準備,而受制於滯後的法律。作者認為網路的是是非非都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22   .

(29)  . 與均衡,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網路必將更加快捷、方便於服務人群。在此煞車普 遍失靈的時代,希望能早早地給網路音樂傳播快車裝上制動和方向盤,讓它能更 平穩地發展。 (九)曾遂今(1997) 。 《音樂社會學概論:當代社會音樂產生體系運行研究》 。 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自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於一九二○年代撰寫《音樂的理性 基礎和社會學基礎》後,音樂社會學這門學科開始興起。本書作者在這本以音樂 社會學為範疇的專書中,曾在第五章中以專章探討音樂傳播方面的議題,內容包 括「音樂傳播的概念與功能」 、 「民間音樂傳播與音樂傳播基本模式」 、 「樂譜媒介 與音樂傳播」 、 「聲音紀錄、電子媒介與音樂傳播」和「當代音樂傳播的五種形式」 等。 作者認為音樂傳播是音樂流行的前提條件,音樂傳播製造音樂觀眾,音樂傳 播實現了音樂的社會功能。而在音樂文化的動態結構中,人的音樂傳播行為是促 成該結構充滿內在活力的基本條件。沒有人的音樂傳播活動,就沒有社會音樂生 活,也就說不上人類社會的音樂文化。作者在「音樂傳播的概念與功能」一節中, 指出訊息傳播是人的社會交往、社會互動和社會現象產生的重要前提。傳播的英 文名稱「Communication」 ,原意即指思想、觀念、意見的相互交流。正常、合理 的傳播關係是「傳必求通」 ,而「傳而不通」則證明沒有建立起正常的傳播關係。 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任何音樂現象離不開音樂傳播。在這些現象中或現象後面, 音樂訊息(音響形態或樂譜)所運載的傳播者之音樂藝術意圖、音樂思想在為人 們「分享」或「共享」。此種「傳必求通」、「傳而必通」的人與人之間的音樂關 係,是一種音樂的傳播關係。因此,音樂傳播是音樂現象得以存在、音樂作品得 以實現其功能的人之一種社會行為。這種社會行為最簡單的表現是一個人將音樂 作品以特定的形式傳送給另外一個人或一群人。 23   .

(30)  . 音樂傳播深化了人們的藝術思維,並使音樂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音樂傳播的具體功能有四:其一,音樂傳播滿足、實現人們對音樂的需求,並實 現了音樂對人的多種形式與多方面的影響;其二,音樂正向傳播與反饋(傳播) 的長期雙向交流,使民族民間音樂得到群體的共同認可,並穩定崛起;其三,音 樂正向傳播與反饋(傳播)雙向交流的和諧或完美與否,檢驗著音樂家的藝術創 造成果,在他所面對的時期之內和他所力求征服的聽眾面前,是否成功或失敗的 尺度;其四,音樂傳播是保存音樂風格或音樂藝術作品的唯一技術手段。 而在「當代音樂傳播的五種形式」中,作者指出在人類的智力行為中出現了 幾種音樂傳播媒介——樂譜、聲音記錄(留聲機、唱片)、電子媒介等。這幾種 傳播媒介在歷史不同時期出現,並先後以不同的功能作用納入音樂傳播模式的不 同位置。 (十)陳江龍(2004) 。 《廣播在臺灣發展史:1925-2004》 。嘉義市:作者自 行出版。 廣播在臺灣之發展,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本書作者亦以其個人在廣播界工 作達四十年之深刻體認,而以見證者的立場,再撰述成書。在書中介紹廣播界人 事物,以及各電臺簡介等,描寫一九二五年至二○○四年跨越兩世紀、近八十年 之長的臺灣廣播發展。 本書第一章為廣播起源介紹,而在第二章描寫中國大陸廣播變遷,以及第三 章臺灣廣播歷史進程,以利讀者了解臺灣廣播來龍去脈。第四章介紹了廣播電臺 硬體設備,第五章描寫臺灣廣播事業經營概況,並於第六章介紹了廣播廣告發展, 並在其後章節撰寫相關法規、廣播人才培訓、並對各廣播電臺一一介紹等。 (十一)陳飛寶(2007)。《當代臺灣傳媒》。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24   .

(31)  . 這本書針對臺灣報紙、雜誌、出版、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教育的轉型、變 革與發展,進行整理。其中,第四章「臺灣廣播事業的發展」、第五章「臺灣電 視事業的發展」等方面的敘述,足以作為本研究論述臺灣廣播時之參考。 (十二)Ivo Supičić(伊沃‧蘇皮契奇)原著,周耀群譯(2005)。《社會中 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導論》。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 這本理論書翻譯自克羅埃西亞籍音樂學者 Ivo Supičić 所著之《Music in Society:A Guide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 (社會中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導論), 書中由許多角度切入深入探討音樂社會學。 音樂社會學可以定義為對作為社會現象的音樂之研究,或者對音樂的社會方 面進行研究。其實這兩句話不同的點在於,從哪裡出發去看另一個領域,並將這 兩個領域綜觀來看。音樂社會學關心的是對社會事實的專門研究,而不是對圍繞 在音樂周圍的所有的非音樂的因素做研究。本書第二部份「社會中的音樂」,對 於「音樂與聽眾」 、 「各種聽眾的社會角色」 、 「音樂與社會的分層」 、 「社會生活中 的音樂」 、 「音樂消費的擴展」 、 「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和角色」 、 「音樂與經濟」 、 「社 會學心理環境」 、 「音樂的社會藝術的方面」等各種面向進行探討,尤其前二章對 於音樂聽眾的研究,可以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十三)黃俊銘(2010)。《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臺北市:華滋文化 出版。 本書作者從臺北藝術大學主修聲樂畢業後擔任記者,再至倫敦政經學院社會 學系深造,而兼具音樂和社會學背景的經歷。因此,作者在本書中從古典音樂成 員的背景,加入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寫作。看似一本以散文形式談論音樂的 書,卻同時又加入很嚴肅的話題,並將古典音樂視為一種文化生產。全書第一部 分先介紹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這部份探討國家交響樂團和社會的互動軌跡;第 25   .

(32)  . 二部分則是討論「民主化」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有沒有可能「民主化」,它在網 路興起後的世代有沒有新的解答。 同時,本書針對文化做了許多學術上的定義與闡述。作者引用多位在此文化 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國籍學者,例如 Raymond Williams 和 David Hesmondhalgh 等人之權威性看法。閱讀本書後能對文化與文化相關政策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十四)陳東園、周芊、郭文耀(2003)。《傳播媒介與生活》。臺北縣蘆洲 市: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是我國教育史上首創的高等隔空教育學府,具有突破時空方面 的限制。空大有感於當今傳播科技不斷推陳出新,除了致力於提升多元媒體之教 學外,更結合電腦與網路教學,積極提升遠距教學中之教學品質。此書中提到「傳 播媒介」一詞意指傳播訊息的工具。傳播媒介的型態,由早期印刷媒介的書報雜 誌,進而到現今電子媒介的電視、廣播,甚至到當今新媒介時代的數位化網路, 都是為了增進人類生活的文明與社會的福祉。 (十五)Joseph Straubhaar & Robert LaRose 原著、涂瑞華譯(1997) 。 《傳播 媒介與資訊社會》。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本書對於傳播資料的蒐集,內容相當豐富,有電腦網際網路的發展、有線電 視、多媒體互動產品、數位科技的運用等傳播媒介的說明。同時,並介紹傳播媒 介環境、說明傳播媒介的相關理論、敘述傳播媒介的全球化趨勢、印刷媒介的發 展。另外,還談到廣播與錄音、電視、電影、錄音帶、有線電視、電話、電腦等 之發展,以及相關運作環境之說明,也對未來趨勢做了相關評估。 (十六)Karl Erik Rosengren 原著、林文琪譯(2001)。《傳播與溝通》。臺 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26   .

(33)  . 本書運用類型學分析傳播的相關現象,整合諸多新興的原理,相當仔細的分 析語言與非語言傳播的形式,以及發生在個人、團體、社會、人際、組織、國際 和跨文化等不同層次的傳播。所撰述之內容還包含傳播研究和傳播理論的不同傳 統,並加以評估傳播未來的趨勢,以及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對未來人類傳播的影 響。 (十七)世新大學新聞學系(1999) 。《傳播與社會》。臺北市:揚智文化。. 本書是由世新大學新聞系劉新白、彭懷恩、黃西玲、李茂政、黃惠英、蔡鶯 鶯、鍾起惠、林佳蓉、余陽洲、董素蘭、荊溪人、成天明、邱如美、侯志欽、張 冀明等十四位老師共同撰寫。其中內容包括大眾傳播的控制、大眾傳播媒介的影 響效果、新聞媒介與政府公共關係、電視產業之發展現況與觀眾、教育傳播等。 讓我們瞭解大眾傳播媒介的特性,以及規律、過程和效果,進而採取主動的消費 態度,並擴大全國公民的資訊教育,對大眾提供有關資訊之知識。 (十八)陳昭郎(1992) 。 《傳播社會學》 。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本書提到傳播乃是一門實用性的社會學科,關係著個人的生存、生活與生長, 而傳播的發展也跟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其內容包含傳播社會學 的意義與性質、傳播學的發展、傳播效果,以及討論傳播與國家發展,論及傳播 媒介與國家社會的現代化。 (十九)Joseph R. Dominick 原著,王國讚、黃昶立譯(2000) 。 《大眾傳播 理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大眾傳播「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結合了學術觀點與實務經 驗,以便於閱讀與為取向的一本大學教科用書。並深入淺出地介紹大眾媒體的現 況與歷史發展,除此之外還分析各種媒體的缺點及優點,主要之重點在於如何使 2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有人將傳播新科技演進稱為傳播革命(communication

學校意見 大專院校 公眾人士 傳媒 政黨立法會 、區 議會、 香港教 育城 、其他,例如專業團體、僱主、. z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態度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個晚上的打齋法事儀式,約只需四小時便完成。道⼠陳鈞告訴筆者,有些

中國佛教發展,在魏晉時期有一具有重大意義而又影響深遠的現象,就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