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保險業負責人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保險業負責人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建智. 立.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 保險業負責人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v. engchi 研究生:劉佳渝. 中華民國 九十九 年 七 月 十六 日.

(2)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3. 第一節. 研究動機.................................................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14. 第二章. 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15. 第一節. 負責人之概念.............................................15. 第一項. 概說...................................................15. 政 治 大. 第一款. 法人本質之理論基礎...................................15. 第二款. 負責人之概念.........................................17 負責人之範圍...........................................17. 第二款. ‧ 國. 學. 第二項. 立. 第三款. 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人...............................19. 第四款. 政府或法人董事.......................................20. 第一款. 概說.................................................17. ‧. 當然負責人...........................................18.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第一目. 概說...............................................20. 第二目. 法人董事之範圍.....................................21. 第三目. 政府或法人董事所引發的法律爭議.....................23. 第四目. 實務見解...........................................23. 第三項. Ch. engchi. 公司負責人認定標準之商榷...............................27. 第一款. 公司負責人之概念以形式認定之缺失.....................27. 第二款. 政府或法人董事之公司負責人認定之商榷.................28. 第一目. 實務上對於政府或法人董事之見解不一.................28. 第二目. 政府或法人充任董事與董事職務之本質與其相關責任義務法 規之齲齬...........................................29 1.

(3) 第二節. 保險業負責人之概念.......................................31. 第一項. 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31. 第一款. 概說.................................................31. 第一目. 保險法之規定.......................................31. 第二目. 其他特別法之規定...................................35. 第二項 第三章.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應負責之保險業之範圍...............36. 保險業負責人之責任態樣.....................................37. 第一節. 概說.....................................................37. 第一項. 法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38. 第一款. 政 治 大. 英美法系之法人對於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38. 立. 學. 自然人機關之行為係於「法人目的權限範圍內之侵權行 為」...............................................39. ‧ 國. 第一目. 第二目. ‧. 大陸法系之法人對於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40. y. sit. io. 法人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 礎.....................................................41. n. al. er. 第二項. Nat. 第二款. 自然人機關之行為係於「法人目的權限範圍外之侵權行 為」...............................................40. Ch. i Un. v. 第一款. 理論基礎.............................................41. 第二款. 小結.................................................43. 第二節. engchi. 民法之規定...............................................43. 第一項. 民法第二十八條之沿革及立法理由.........................43. 第一款. 立法沿革.............................................43. 第一目. 民國十八年之版本...................................43. 第二目. 民國七十一年之版本迄今.............................43. 第二款. 立法理由.............................................44. 第一目. 民國十八年之立法理由...............................44. 第二目. 民國七十一年之立法修正理由.........................44 2.

(4) 第三目 第二項. 小結...............................................45. 民法第二十八條之性質...................................46. 第一款. 法人侵權行為能力之肯認...............................46. 第二款. 董事及其他有代表權之人與法人連帶負賠償責任...........46. 第三項. 民法第二十八條之構成要件...............................47. 第一款. 由於法人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人之行為...................47. 第二款. 由於執行職務加害於他人...............................48. 第一目. 執行職務...........................................48. 第二目. 「執行職務」不以積極行為為限.......................50. 第三款. 政 治 大. 具備侵權行為的ㄧ般要件...............................50. 立. 侵權行為之一般要件.................................50. 學. ‧ 國. 第一目 第二目. 民法第二十八條之法律效果...............................51. 第一款. ‧. 第三項. 侵權行為之客體限於私權.............................51. 法人應就自己責任對第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51. y. Nat. 第三款. 法人與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對第三人應負連帶之侵權行為. n. al. er. sit. 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對第三人應負個人之侵權行為責 任...................................................52. io. 第二款. Ch. engchi. i Un. v. 責任.................................................52 第三節. 公司法之規定.............................................52. 第一項.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沿革及立法目的.......................53. 第一款. 立法沿革.............................................53. 第一目. 民國十八年之版本...................................53. 第二目. 民國三十五年之版本.................................53. 第三目. 民國五十五年之版本迄今.............................54. 第二款 第二項. 立法理由.............................................54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性質.................................54 3.

(5) 第一款. 特殊侵權行為說.......................................55. 第一目. 學說見解...........................................55. 第二目. 實務見解...........................................56. 第三目. 小結:特殊侵權行為說之體現.........................59. 第二款. 法定特別責任說.......................................60. 第一目. 學說見解...........................................61. 第二目. 實務見解...........................................62. 第三目. 小結:法定特別責任說之體現.........................63. 第三款. 小結.................................................64. 政 治 大. 第一目. 就立法過程論.......................................64. 第二目. 就文義解釋論.......................................65. 立. ‧ 國. 學. 第三目.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構成要件.............................68. 第一款. ‧. 第三項. 就目的論理解釋論...................................67. 須為公司機關即公司負責人之行為.......................68. Nat. 第二目. 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所產生之董事及監察人...............70. y. 第一目. 第二款. n. al. er. io. sit. 公司負責人.........................................68. Ch. i Un. v. 須為公司機關執行職務之行為...........................72. engchi. 第一目. 學說見解...........................................72. 第二目. 實務見解...........................................73. 第三款. 公司機關之行為需具備違背法令.........................75. 第四款. 致第三人受有損害.....................................75. 第一目. 有關受損害之權利客體類型...........................75. 第二目. 有關受損害之第三人範圍.............................77. 第四節. 保險法之規定.............................................77. 第一項 第一款.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立法沿革及其立法目的.............77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二日公布.............................77 4.

(6) 第二款. 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修正.........................78. 第三款. 民國九十年七月九日修正...............................78. 第二項.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構成要件.........................79. 第一款. 須為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之行為主體...............79. 第一目. 需為保險公司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的行為...........80. 第二目. 須為執行保險公司職務之行為或與職務行為有適當牽連關係 之行為.............................................80. 第二款. 違反保險法令.........................................81. 第一目. 法令之意義.........................................82. 第二目. 保險法令之範圍.....................................83. 立. 違反保險法令經營業務.................................94. 學. ‧ 國. 第三款. 政 治 大. 經營之意義.........................................94. 第二目. 業務之意義.........................................95. 第四款. ‧. 第一目. 致公司資產不足清償公司債務...........................96. Nat. 第二目. 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判斷標準.........................98. n. al. er. sit. 性質...............................................96. io. 第三項. y. 第一目. Ch. i Un. v.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法律效果.........................99. 第一款. engchi.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之應負責任之主體.............99. 第一目. 自條文之文義解釋觀之..............................100. 第二目. 自立法沿革觀之....................................101. 第三目. 小結..............................................103. 第二款. 應負責任之對象......................................105. 第一目. 公司債權人之定義..................................105. 第二目. 公司債權人之範圍..................................105. 第三款 第一目. 應負責任之類型......................................107 概說..............................................107 5.

(7) 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性質............................108. 第三目. 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外部效力........................110. 第四目. 連帶賠償義務人之對內效力..........................112. 第四章. 第二目. 保險業負責人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法律問題....................115. 第一節.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法律性質..........................115. 第一項. 概說..................................................115. 第二項. 債務不履行............................................115. 第三項. 侵權行為..............................................116. 第一款. 民法之特別侵權行為說................................116. 第二款. 公司法之特別侵權行為................................118. 立. 法定特別責任說........................................119. 學. 第一款. ‧ 國. 第四項. 政 治 大. 第三款. 與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比較解釋....................120. ‧. 第二款. 立法目的解釋........................................120. 自保險之特性觀之....................................121. y. Nat. 小結..................................................122. io. al. er.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連帶無限清償責任是否以具備故意過失為. n. 第二節. sit. 第五項. Ch. i Un. v. 要件....................................................122. engchi. 第一項. 概說..................................................122. 第二項. 肯定說................................................123. 第三項. 否定說................................................124. 第四項. 小結..................................................124. 第一款.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乃係一法定之特別 責任................................................124. 第二款. 自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本身之構成要件觀之............125. 第三款. 自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之應負責任之主體觀之......126. 第三節.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與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關係............128 6.

(8) 第一項. 概說..................................................128. 第二項.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與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性質..........128. 第一款.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與公司法第二十三條皆為法定之特別責 任規定..............................................128. 第二款. 兩者之行為主體並不相同..............................129. 第三款. 兩者之歸責主體並不相同..............................129. 第四款. 兩者之立法目的並不相同..............................130. 第五款. 兩者之構成要件並不相同..............................130. 第六款. 兩者之法律效果並不相同..............................131. 第三項. 政 治 大. 小結..................................................132. 立.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因果關係之認定問題................132. 學. 第一款. ‧ 國. 第四節. 第二款. 因果關係相當性之意義................................134. 概說..................................................132. 第二項. 相當因果關係說之意義..................................133. ‧. 第一項. 條件關係之意義......................................134. io. sit. y. Nat. al. er. 相當因果關係說於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適用及問題.....135. n. 第三項 第一款. Ch. i Un. v. 相當因果關係於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適用............135. engchi. 第一目. 條件關係於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適用..............135. 第二目. 因果關係相當性於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適用........135. 第二款. 相當因果關係於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適用問題........135. 第一目. 問題之提出........................................135. 第二目. 討論..............................................136. 第三目. 小結..............................................138. 第五節.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三年期間之性質......................138. 第一項. 概說..................................................138. 第二項.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所規定之三年期間之性質............139 7.

(9) 第一款. 消滅時效與除斥期間..................................139. 第一目. 適用標的不同......................................139. 第二目. 時效有無中斷或不完成之不同........................140. 第三目. 時效起算時間點不同................................140. 第四目. 訴訟上之法院得否依職權逕行援用不同................141. 第五目. 時效完成後之法律效力得否變更不同..................141. 第二款.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三年期間之性質..................141. 第一目. 消滅時效說........................................142. 第二目. 除斥期間說........................................142. 第三款. 政 治 大. 小結................................................143. 立.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項與一般請求權有間........143. 學. ‧ 國. 第一目 第二目. 保險業負責人之免責事由..................................145. Nat. y. 第六節. 小結..................................................144. ‧. 第三項. 重大責任與權利行使期間之平衡......................143. 第二項. 保險業負責人之免責....................................146. n. al. er. sit. 概說:負責人免責之理論基礎............................145. io. 第一項. 第一款. Ch. i Un. v. 保險公司亦得適用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之免責規定......146. engchi. 第一目. 保險公司亦得適用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之免責規定....146. 第二目. 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之免責僅在於免除董事對於公司之賠 償責任............................................147. 第二款. 公司法免責規定之適用問題............................147. 第一目. 問題之提出........................................147. 第二目. 討論..............................................148. 第三項 第五章. 小結..................................................149. 第一節. 我國相關立法例之介紹......................................150 我國相關立法例........................................150 8.

(10) 第一項. 銀行法之規定..........................................150. 第一款. 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立法沿革........................150. 第一目. 民國三十六年九月一日修正公布之銀行法第八十九條....150. 第二目.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四日修正公布之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151. 第二款. 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性質............................151. 第一目. 概說..............................................151. 第二目. 現行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性質......................152. 第三款. 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構成要件........................154. 第一目. 行為主體:信託投資公司............................154. 第二目. 違反法令或信託契約,或因其他可歸責於公司之事由....155. 第三目. 致信託人受有損害..................................156 銀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法律效果........................156. ‧ 國. 學. 第四款. 立. 政 治 大. 應負責任之主體....................................156. 第二目. 應負責任之類型....................................157. ‧. 第一目. y. Nat. 銀行法與保險法之比較................................158. n. al. er. 相同處............................................158. io. 第一目. sit. 第五款. 第二目 第六章. i Un. v. 相異處............................................160. Ch. engchi. 個案研析..................................................162. 第一節. 本案介紹................................................162. 第一項. 事實及本案源起部分....................................162. 第一款. 國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遭清理處分..................162. 第二款. 財團法人財產保險安定基金會墊付相關款項並代位........163. 第三款. 安定基金依據上述代位及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向國華產險之 董事長、董事等人請求連帶無限清償責任................163. 第二項 第一款. 兩造之主張及理由......................................164 原告部分............................................164 9.

(11) 第一目. 原告認為不以應負責任主體有違反法令之行為為必要....164. 第二目. 原告舉證國華產險之違反保險法令經營業務之行為......169. 第三目. 原告舉證國華產險董事長之各項違反保險法令經營業務之行 為................................................173. 第四目 第二款. 原告舉證主張國華產險之資產不足清償債務............174 被告部分............................................176. 第一目. 被告主張其非應負責任之主體........................176. 第二目. 被告主張國華產險未有違反保險法令經營業務之行為....178. 第三目. 被告主張無因果關係存在............................180. 第四目. 被告主張未有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事實................182. 第五目. 其他..............................................18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三項. 法院判決部分..........................................185 本案爭議點..........................................185 爭點一............................................185. 第二目 第三目. 爭點三............................................186. 第四目. 爭點四............................................186. 第五目. 爭點五............................................186. y. 第一目. Nat. ‧. 第一款. 第二款. n. al. er. io. sit. 爭點二............................................185. Ch. engchi. i Un. v. 法院判決理由........................................186. 第一目. 針對爭點一........................................187. 第二目. 針對爭點二........................................191. 第三目. 針對爭點三........................................192. 第四目. 針對爭點四........................................194. 第五目. 針對爭點五........................................196. 第二節 第一項. 法院判決評析............................................197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行為主體以及應負責任之主體之辨 10.

(12) 別....................................................197 第一款. 概說................................................197. 第二款. 評析: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行為主體與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 條之應負責任之主體不應混淆..........................198. 第一目.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之性質與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 條. ..............................................198. 第二目. 判決內有論理錯誤之情形............................199. 第三目. 小結..............................................201. 第二項. 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之政府或法人董事代表應由法人股. 政 治 大. 東或其代表人負擔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連帶無限清償責. 立. 任....................................................202. ‧ 國. 學. 第一款. 評析:法人董事代表與保險公司董事之認定..............202 保險公司之董事乃係「法人董事代表」即健仲公司......202. 第二目 第三目. 小結..............................................205. n. al. er. sit. 具有董事資格之健仲公司方有自行決策之權............204. io. 第三項. y. 第一目. Nat. ‧. 第二款. 概說................................................202. Ch. i Un. v. 有關國華產險違反保險法令遭主管機關處罰鍰之事件,與國華產險 資產不足清償債務間之因果關係..........................205. engchi. 第一款. 概說................................................205. 第二款. 評析................................................206. 第一目. 各項構成要件應分別逐一檢查而不可混淆..............206. 第二目. 保險訴訟之專業性..................................208. 第三目. 小結..............................................209. 第四項. 國華產險董事長本件之犯罪行為亦屬於國華產險違反保險法令經 營業務................................................209. 第一款. 概說................................................210 11.

(13) 第二款 第五項. 評析................................................210 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計算方式............................212. 第一款. 概說................................................212. 第二款. 評析................................................212. 第一目. 以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告檢驗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要件..212. 第二目. 以多數行為之結果是否造成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結果為判 斷................................................213. 第七章. 結論......................................................215. 第一節. 結論....................................................215. 第二節. 建議....................................................217. 立.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218.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Un. v.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國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國華產險)因業務、財務狀況 顯著惡化,有不能支付其債務而損及被保險人權益之虞,且無法履行 契約責任,經行政院金融管理監督委員會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 政 治 大. 十八日對國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勒令停業派員清理之處分,並. 立. 委託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稱「保發中心」)擔任清理人,. ‧ 國. 學. 進行國華產物保險公司之清理工作。為保障要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 ‧. 人之權益,財團法人財產保險安定基金會(以下稱「安定基金」)爰依. y. Nat. er. io. sit. 保險法相關規定代國華產險墊付相關款項,並主張就墊付金額主張代. n. 位取得各該債權人對國華產險之請求權。安定基金認國華產險既因違 a v. i l C n U hengchi 反保險法令經營業務,致有資產不足清償債務之情事,是依保險法第. 一百五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擔任國華產險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 應對國華產險之債權人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安定基金並以擔任國華 產險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為被告,依據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及 保險代位,向台灣台北地方法院請求返還上開墊付款。上開事件係我 國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自民國九十年七月九日總統令修正公布以 來,首次保險公司因資產不足清償債務而受安定基金代位以保險法第 13.

(15) 一百五十三條請求連帶無限清償責任,相關判決及討論付之闕如,各 界無不對於此條之解釋及適用有諸多意見及困惑,本文為此,特就我 國保險法第一百五十條探討如本文,希望藉此激盪學說見解之相互交 流,並收拋磚引玉之效。.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緣起,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如下:. 立. ‧ 國. 學. 一、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定位及性質. ‧. 二、保險公司公司負責人於如何情況下需擔負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Nat. er. io. sit. y. 之連帶無限清償責任. n. al 三、我國法院就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解釋與適用 iv Ch. n engchi U.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文依據上開研究目的,就下列問題加以論述,即:(1)公司負 責人之範圍確立;(2)公司負責人之相關法律風險之確立,包括一般 公司與保險公司之公司負責人之責任性質、責任成立要件、法律效 果;(3)公司負責人之法律責任與保險公司負責人之法律責任之比 較;(4)我國實務上就保險公司負責人之責任之見解及比較(5)結論與 14.

(16) 建議。綜以探討我國保險公司之公司負責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究應 負擔何等責任,包括我國民法、公司法以及保險法規。. 第二章. 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 第一節 負責人之概念 第一項. 立. 政 治 大. 法人本質之理論基礎. 學. ‧ 國. 第一款. 概說. 負責人之概念與法人本質之理論基礎息息相關,蓋負責人之概念. ‧. 與負責人應負責任之態樣因採取法人性質學說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故. sit. y. Nat. io. er. 先就法人本質之理論分述如下,復說明負責人之概念。. al. n. iv n C hengchi U 學說上有關法人之本質為何,有法人擬制說、法人否認說及法人 實在說三種見解。法人擬制說認為權利義務之主體,只限於具有自由 意思之自然人為限,法人之人格取得,只是國家在法律上以人為之方 式即特許之方式,使其成為財產權之主體,性質上為一擬制之人 1 。 法人否認說,亦稱為法人之目的財產說,此說否認法人在社會上有獨 立存在之人格,法人僅係假設之主體。申言之,法人乃為一定目的而 1. 王澤鑑,2000,民法總則,王慕華發行,頁 161-162。施啟揚,1996,民法總則,三民書局, 頁 114。 15.

(17) 組成的目的財產,其享有法人財產利益的多數個人,始為實質的主 體,法人僅是假設的實體,乃使多數主體法律關係單一化所為的一種 設計 2 。法人實在說則認為法人並非法律所擬制的空虛體,而係社會 上有其獨立實體存在的有機體或組織體,適於為權利主體的法律上組 織體,並設有自然人為其代表及執行事務之活動機關,該自然人構成 法人組織之一部分,為法人之機關,法人機關所為之行為,即屬法人 之行為 3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如採取法人擬制說,則因權利主體以具有自由意思的自然人為 限,法人只是國家在法律上以人為之方式使其成為財產權之主體,性. ‧. 質上為一「擬制之人」,則因法人本身並無意思能力,而由自然人為. sit. y. Nat. 法人執行事務,該自然人即為法人之代理人,法人就該自然人即其代. er. io. n. al 理人之行為應負本人之責任,換言之,法人所負之責任屬於一代理責 iv Ch. n engchi U. 任,而該自然人應負之責任則回歸代理法理處理 4 。如採取法人否認 說,因該說認為法人僅係財產之組成,否認法人獨立之人格,實質主 體仍屬於享有法人財產利益之多數人,故於此說之理論基礎下,法人 係財產管理人與受益者間之法律關係。通說採取法人實在說,在此說 下,法人由各部門所構成,各個部門即為法人之機關,法人機關之行. 2 3 4. 王澤鑑,同前註前揭書,頁 162。施啟揚,同前註,頁 114-~115。 施啟揚,同註 1,頁 132。 王麗玉,1999,公司負責人對第三人之民事責任,輔仁大學法律系博士論文,頁 12。 16.

(18) 為,即為法人本身之行為。. 第二款. 負責人之概念. 「負責人」概念之存在目的,在於凡一法人對外以特定名義從事 商業活動時,一方面該法人須以自然人充當其手足,以遂行該法人業 務及事務之執行,他方面該法人責任之確定及義務之履行,亦須以該. 政 治 大. 自然人之行為為考量之標準或基礎。在我國,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具. 立. 有其特殊之地位,負有特定之義務或負有特定之責任,我國法律並常. ‧ 國. 學. 以「公司負責人」為法律規範之對象,單公司法一法以「公司負責人」. ‧. 為規範對象之條文即有四十條之多 5 。故確認所謂「公司負責人」之. Nat. sit. n. 第一款. al 負責人之範圍. er. io. 第二項. y. 範圍為何,乃係研究其責任之首要工作。. Ch. engchi. i Un. v. 概說. 在我國公司法之定義下,負責人之範圍甚廣,除一般人熟知之董 事及監察人外,尚包括較具有公司特殊目的之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 5. 即公司法第 8 條、第 9 條、第 13 條、第 15 條、第 16 條、第 20 條、第 21 條、第 22 條、第 23 條、第 28 條之 1、第 112 條、第 161 條之 1、第 167 條、第 168 條、第 172 條之 1、第 192 條之 1、第 232 條、第 237 條、第 248 條、第 251 條、第 259 條、第 267 條、第 268 條、第 279 條、第 283 條、第 285 條、第 286 條、第 287 條、第 299 條、第 300 條、第 369 條之 4、第 369 條之 8、第 372 條、第 374 條、第 380 條、第 382 條、第 387 條、第 393 條及第 397 條。 17.

(19) 人,以下詳述之。而依照通說,我國就法人之本質,採取之法人實在 說,公司為法人,並無行為實體,但具有權利義務主體性,與自然人 同,故需設置機關,以為法人之手足,決定法人之意思,並實行其意 思,以從事該企業之經濟活動,並實現該經濟活動之法律行為 6 。公 司之機關依其性質之不同 7 ,通常有意思決定機關、業務執行代表機 關及監督機關之分,而於公司清算期間,又另設有執行清算事務及代. 政 治 大. 表公司之機關。此外,公司於設立或重整時,基於職務之必要,又另. 立. 設計其他機關以遂行重整任務。我國公司法將除公司之意思決定機關. ‧ 國. 學. 之外之其他機關,總稱為「公司之負責人」,此可觀我國公司法第八. ‧. 條:「本法所稱公司負責人: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 Nat. io. sit. y. 表公司之股東;在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為董事。公司之經理人或. er. 清算人,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監. al. n. iv n C hengchi U 督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即明。在此規定下,公 司負責人可區分為當然負責人及職務負責人,以下分述之。. 第二款. 當然負責人. 所謂公司之當然負責人,係指公司法定必備之執行業務機關或代 表機關。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在有 6 7. 梁宇賢,2004,公司法論,三民書局,頁 93。 廖大穎,2002,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頁 49。 18.

(20) 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則為董事,此等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具有一 般權限,亦言之,此等人對於公司之業務有決定權及執行權,所謂「執 行業務」 ,指處理有關公司所營事業之各種事務而言 8。此外,此等人 亦為公司之代表機關,所謂代表公司,係指在公司外部,就該當然負 責人對於第三人之關係,依照法人實在說,該當然負責人之行為可視 為有效代表公司之行為。因此,負責人之同一行為,由內部關係視之,. 政 治 大. 為執行業務之行為,由外部關係視之,則屬於代表公司之行為。一般. 立. 言之,公司負責人代表公司之行為,就內部關係而言,常屬執行職務. ‧ 國. 學. 之行為。惟執行職務之行為則未必即屬於代表公司之行為,蓋有時執. io. er. 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人. sit. y. Nat. 第三款. ‧. 行業務之行為僅係純屬公司內務執行業務之行為。. al. n. iv n C hengchi U 所謂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人,係指公司之經理人或清算人,股 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在執 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又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公司由法院 依照公司法之規定所選任之臨時管理人,亦屬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 人,此即公司法第兩百零八條之一: 「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 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時,法院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得選任. 8. 柯芳枝,2008,公司法論(上) ,三民書局,頁 45。 19.

(21) 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職權,但不得為不利 於公司之行為。」及有限公司部分依據同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之準 用規定。依據其民國九十年之增訂立法理由: 「公司因董事死亡、辭 職或當然解任,致董事會無法召開行使職權;或董事全體或大部分均 遭法院假處分不能行使職權,甚或未遭假處分執行之剩餘董事消極地 不行使職權,致公司業務停頓,影響股東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 ,故. 政 治 大. 此等臨時管理人雖係暫行董事職權,惟其暫行職權時,與其代行之董. 立. 事之職權無異,故亦等同於公司之負責人。. ‧ 國. 學. 此等職務範圍內之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並無一般權. ‧. 限,但在法定或意定之範圍內,可為執行公司業務之行為或為代表公. n. er. io. al. 第四款. C 政府或法人董事 h. 第一目. 概說. sit. y. Nat. 司之行為,故亦歸屬為公司法之公司負責人。. engchi. i Un. v. 我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得當選為 董事或監察人。但須指定自然人代表行使職務。政府或法人為股東 時,亦得由其代表人當選為董事或監察人,代表人有數人時,得分別 當選。第一項及第二項之代表人,得依其職務關係,隨時改派補足原. 20.

(22) 任期」。在此規定下,政府股東、法人股東、政府或法人選出之代表 皆得當選為公司之董事,成為公司之負責人。. 第二目. 法人董事之範圍. 法人董事依照我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之規定,可 區分為二,一為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之「政府或法人董事代表」 ,. 政 治 大. 一為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之「政府或法人股東代表董事」,茲分. 立. 述如下:. ‧ 國. 學. 一、政府或法人董事代表. ‧. io. sit. y. Nat. 政府係公法人,依憲法規定,政府分為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 9 。. er. 所謂法人,則指私法人而言。依照我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政. al. n. iv n C h e n g。 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得當選為董事… hi U c但須指定自然人代表行使職務」 之規定,政府或法人股東得以政府或法人名義自行當選為公司董事, 惟因政府或法人並無行為實體,故此種法人董事、亦即當選之政府或 法人,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但書規定應指定自然人為其代表, 以行使其董事之職務,而該受指定之自然人即為「政府或法人董事代 表」 。因此,在法理上,公司之董事資格是屬於政府或法人股東本身,. 9. 我國憲法第十章參照。 21.

(23) 而非屬於該受指定之自然人代表,該自然人代表僅係法人董事之手足 而代表行使職務。故此種型態之下,公司與董事間之委任關係係存在 於公司與該法人董事即政府或法人間。至於該受指定之自然人代表與 政府或法人董事間之法律關係,則依其內部關係決定,係另一問題, 惟多為委任關係。. 二、政府或法人股東代表董事. 立. 政 治 大. 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 「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亦得由. ‧ 國. 學. 其代表人當選為董事,代表人有數人時,得分別當選」 ,此係指政府. ‧. 或法人為股東時,亦得由其所指派之代表人當選為公司之董事或監察. Nat. io. sit. y. 人。於此種型態下,係法人股東所指派之代表當選為公司董事,不同. er. 於上述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之設計,公司董事之資格實屬於該法人. al. n. iv n C hengchi U 股東指派之代表人,亦言之,此種型態下,公司與董事間之委任關係. 係存在於公司與該代表人之間。本文將此等代表人以自然人身份當選 為董事者,稱為「法人股東代表董事」。總的觀之,此等「法人股東 代表董事」 ,具有角色上的雙重性,詳言之, 「法人股東代表董事」一 方面為當選為公司董事或監察人之自然人,「法人股東代表董事」與 其當選之公司間,自存有委任關係存在;另一方面,「法人股東代表 董事」通常亦與指派其參選為董事之法人股東公司間,亦存有委任關. 22.

(24) 係。. 第三目. 政府或法人董事所引發的法律爭議. 上述有關我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之政府或法人董事之規定,在與 其他法規一體適用解釋時,存有許多待解之爭議及問題。例如:有關 法人股東依照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之規定當選公司董事時,其受. 政 治 大. 指定代表法人股東行使職務之自然人,即「政府或法人董事代表」,. 立. 是否亦為我國就公司負責人權利義務規定之受規範主體?舉例說. ‧ 國. 學. 明,例如該受指定代表法人股東行使職務之自然人是否亦為公司法第. ‧. 二十三條之受規範主體?亦即該受指定代表法人股東行使職務之自. Nat. io. sit. y. 然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 er. 是否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若法人股東依照公司法第二十. al. n. iv n C hengchi U 七條第二項之規定,指派代表人當選公司董事時,該代表人即「法人 股東代表董事」,似即為我國就公司負責人權利義務規定之受規範主. 體,惟指派該代表人之公司股東是否即非屬公司法第二十三條之受規 範主體而無從依據該條對他人與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 第四目. 實務見解. 我國公司法對於法人董事制度之設計,其內涵包括公司法第二十. 23.

(25) 七條第一項之「政府或法人董事代表」,與同條第二項之「政府或法 人股東代表董事」 ,兩種截然不同之制度,惟相關主管機關以及法院 判決對於法人董事之實務處理,見解不一,茲分述如下:. 一、行政函釋. (一)經濟部六十三年八月五日商字第 20211 號函釋. 政 治 大. 經濟部六十三年八月五日商字第 20211 號函釋:「政府或法人為. 立. ‧ 國. 學. 公司股東時,得被推定為執行業務股東或當選為董事或監察人,但須 指定自然人代表行使職務,亦得由其代表被推為執行職務或當選為董. ‧. 事或監察人,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訂有明文,是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 sit. y. Nat. 無論係政府或法人本身被推定為執行業務股東或當選為董事或監察. er. io. n. al 人,而由其指定之自然人代表行使職務,抑其代表被推訂為執行業務 iv Ch. n engchi U. 股東或當選為董事或監察人,該代表人與政府或法人間實屬民法上之 委任關係,依民法第五四一條第一項規定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所收 取之金錢物品及孳息,應交付於委任人,因此公司支付於董監事之酬 勞金,應歸於股東之政府或法人所有,至於車馬費係供實際需要之費 用,尤其代表人支領,尚無不當」。. (二)經濟部八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商字第 89206938 號函釋. 24.

(26) 經濟部八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商字第 89206938 號函釋: 「公司法 第二 O 九條有關董事競業禁止之規範目的係為保障公司之營業機 密,而法人股東依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指派代表人當選董事時, 該代表人即有知悉公司營業秘密之機會,又其與法人股東有委任關 係,依民法第五四 O 條之規定,受任人(代表人)應將委任事務進 行之狀況報告委任人(法人股東),該法人股東自亦有知悉公司營業. 政 治 大. 秘密之機會,故兩者均應受董事競業禁止之限制,始符合公司法第二. 立. O 九條規定之意旨,同時,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所規定之法人董. ‧ 國. 學. 事與代表,自應亦為相同之解釋」。. ‧. 二、法院判決. io. sit. y. Nat. n. al. er. (一)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七六四號判決. Ch. engchi. i Un. v. 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七六四號判決 10:「按政府或法人 為股東時,固得被推為執行業務股東或當選為董事或監察人,而指定 自然人代表其行使職務;但亦得由其代表人被推為執行業務股東或當 選為董事或監察人,代表人有數人時得分別被推或當選,此觀公司法 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及同條第二項規定自明。查上訴人(公司之法人股 東)謂:伊係世代公司之(法人)股東,持有股份二百八十六萬股, 10. 最高法院民刑事裁判選輯,第 8 卷 3 期,頁 218。 25.

(27) 占有董事席位三人,因而指派張肇斌、洪國雄、吳詩林代表伊擔任世 代公司之董事云云。倘張肇斌等三人,確係上訴人之代表人而依公司 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被推舉當選為世代公司之董事屬實,則其雖 以世代公司董事名義在上述保證書上簽章,能否謂其效力不及於上訴 人,殊非無疑,此與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法人為股東時, 僅由法人本身當選為董事,而指定自然人代表其行使職務,該自然人. 政 治 大. 於行使職務時須表明其係代表某法人董事者,尚有不同。原審未注意. 立. 及此,遽謂張肇斌等三人係以個人名義作保,其效力不及於其所代表. ‧ 國. 學. 之上訴人,就此部分而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自屬難昭折服」。. Nat. io. sit. y. ‧. (二)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第二一九一號判決. er. 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第二一九一號判決:「按股份有限公司與董. al. n. iv n C hengchi U 事間之關係為有償委任,此觀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三項及第一百 九十六條之規定即明。又依同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政 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得自己當選為董事;亦得由其代表人當選為董 事。前者因係政府或法人股東自己當選為董事,是與公司成立委任關 係者固係政府或法人股東本身,惟後者係由政府或法人股東之代表人 當選為董事,則與公司成立委任關係者應為該代表人個人,而非政府 或法人股東本身。原審以:訴外人永慶公司為上訴人公司之法人股. 26.

(28) 東,以被上訴人為其代表人,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由被 上訴人個人當選為上訴人公司董事,而上訴人公司於八十六年五月二 十日召開之股東常會係決議解除法人股東永慶公司之董事職務,則被 上訴人之董事職務並未經合法解除,其與上訴人公司間之董事委任關 係自仍屬有效存在為由,而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經核於法洵無違 誤」。. 政 治 大. 公司負責人認定標準之商榷. 第一款. 公司負責人之概念以形式認定之缺失. ‧. ‧ 國. 立. 學. 第三項. 我國公司法第八條對於公司負責人之判斷標準採取形式判斷,係. sit. y. Nat. 以職位名稱作為依據,換言之,凡位於公司法第八條規定之職位的自. er. io. n. al 然人,即無限公司、兩合公司之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有限公 iv Ch. n engchi U. 司及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公司之經理人、清算人、股份有限公司之 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及重整監督人,即為公司負責人, 而不問該等職位之自然人於公司內是否具有實際業務上之執行權或 決定權 11 。實務之此種認定方式雖有其優點,例如避免於訴訟進行 11. 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台上字第二一四六號判決:「按公司經理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 負責人,公司法第八條定有明文,甲○○既係公司總經理,負責上訴人公司之業務,…,則甲○○ 以總經理身分,指示許麗花撤回委任被上訴人託收票款,並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支票,對上訴 人自屬有效,」;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一七二六號判決:「上訴人雖提出刑事判決,主張 林慧貞為被上訴人所屬台北分公司之業務部副理,惟業務部副理並非公司法第八條所規定之公司 27.

(29) 中,因舉證責任之困難,造成公司負責人得以公司之決定權或執行權 之實質歸屬之認定推諉其責任。然如不以實質擁有公司之決定權或執 行權為公司負責人之認定,而單純以公司組織上之職位名稱,形式地 決定並認定應負責之人,恐造成實際掌握公司決定權或執行權、而無 公司法第八條所規定之職位名稱者,可藉此將自己行為之結果轉嫁於 無實際掌握公司決定權或執行權、卻有公司法第八條規定之職位名稱 之人承擔 12,簡言之,即有權無名之人將其權利所伴隨之責任,轉嫁. 立. 政 治 大. 於無權有名之人。此不僅違反法律基本之有權方有責之基本理念,且. ‧ 國. 學. 與以行為人為處罰對象之法律原則相抵觸,更將使有心人士得仗此為. ‧. 脫責手段,使法律規範目的蕩然無存。尤有甚者,於公司法第二十七. Nat. sit. n. al. er. io. 避責的後門。. y. 條第二項允許「政府或法人股東代表董事」後,更大開了實際掌權者. Ch. engchi. i Un. v. 第二款. 政府或法人董事之公司負責人認定之商榷. 第一目. 實務上對於政府或法人董事之見解不一. 負責人,難令被上訴人負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項規定之連帶賠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 字第一九五一號判決:「查曾○○為上訴人公司之「工務經理」,則曾○○乃為上訴人公司之「經 理人」,依民法第五百五十三條第一項、公司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及參照最高法院十八年上字 第二一○○號判例意旨所示,曾○○得代表上訴人於「工料漲價對照表」上簽名以表示同意,…, 足見曾嘉璋確係以上訴人公司負責人身分簽名同意系爭工程之追加。」 12. 江朝國,1993,保險法逐條釋義,現代保險雜誌,第 53 期,第 90 頁。 28.

(30) 雖公司法有兩種截然不同法律關係之法人董事制度,但相關主管 機關甚至法院判決對於法人董事之處理,並未有一致之見解,甚有混 淆之情形出現。有認兩種制度之董事委任關係皆存在於法人股東與公 司間,如上述經濟部六十三年八月五日商字第 20211 號函釋;有混淆 兩種制度而合一詮釋者,如上述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七六四 號判決。至於主管機關之登記實務,依經濟部商業司所提供之董監登. 政 治 大. 記表格,以及電洽臺北市商業管理處第二科詢問之結果,無論政府或. 立. 法人股東係依公司法第一項或第二項當選公司之政府或法人董事,只. ‧ 國. 學. 要有法人指派代表人之情形,該董監事登記部分會登記自然人之名. ‧. 字,並在其後附加法人名稱。惟依照如此之登記作業,除非是於董事. Nat. io. sit. y. 欄登記政府或法人股東之名稱,或可推測為第一項之政府或法人當選. er. 董事之情形外,恐無法區分該自然人究係「法人董事代表」或「法人. al. n. iv n C hengchi U 股東代表董事」。其結果,將導致於適用相關董事責任法規時,發生 規範主體混淆之情形。. 第二目. 政府或法人充任董事與董事職務之本質與其相關責任義務. 法規之齲齬. 29.

(31) 關於政府或法人股東充任公司董事妥適性之爭論,雖亦有肯定政 府或法人得以充任公司董事者,惟通說認為法人不宜擔任公司董事, 其理由有:. 一、就董事職務之本質言之,董事與公司間乃是一種委任關係,其所 負責的是接受全體股東所託付,進行公司經營決策與執行,因此,公 司董事資格條件之假設係董事需符合股東會所要求之專業決策判斷. 政 治 大. 能力與品格操守,本於股東對董事之個人信賴關係,並重視董事個人. 立. ‧ 國. 與品格操守之政府或法人並非適任之對象 13 。. 學. 之差異性,故董事資格非自然人莫屬,本質上欠缺專業決策判斷能力. ‧. Nat. io. sit. y. 二、若承認政府或法人得充任公司董事,其伴隨衍生之法律關係勢將. er. 趨於複雜,例如公司董事競業禁止 14,該等規定是否限制依據公司法. al. n. iv n C hengchi U 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之受政府或法人股東指派之代表?該代表得. 否以政府或法人股東代表之身份,復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擔 任他公司之董事?政府或法人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指派 他人當選董事,該受指派人得否復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受 政府或法人董事指派為代表?皆有疑義。. 13. 廖大穎,2004,公司法第二十七條法人董事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 112 期,頁 197。 公司法第二0九條: 「董事為自己或他人為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為,應對股東會說明其行 為之重要內容,並取得其許可。」 14. 30.

(32) 三、若承認政府或法人之董事制度,則因公司必由自然人代為其手 足,而在法理上必允許法人董事指派代表行使公司之董事職務,惟其 結果牽涉之利害關係,不僅存於政府或法人董事與其所指派之代表 間,且存在於所指派之代表與公司間,造成複雜並齲齬之三角法律關 係。若擬藉由現行公司法之董事責任體制,例如董事忠實義務 15 ,期 以健全董事對公司之經營態度,此等目的恐因法人董事制度瓦解殆盡 16. 。. 立. 政 治 大. ‧ 國. 第一款. 概說. ‧. 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 er. io. sit. y. Nat. 第一項. 學. 第二節 保險業負責人之概念. al. n. iv n C hengchi U 保險業負責人如上所述,係指保險業組織內特定職稱之自然人、 政府或法人,而因保險業種類之不同,其內部之組織亦有不同,故不 同種類之保險業,其保險業負責人之概念亦不盡相同。. 第一目. 保險法之規定. 15. 我國公司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公司負責人應忠實執行業務並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如 有違反致公司受有損害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16 證券及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1,企業與證券市場法規系列座談會—公司法上法人股東代 表人人數之規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 79 期,頁 177。 31.

(33) 一、保險業之範圍. 保險業之負責人依照保險業組織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已如上述,故 欲確定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必先確定保險業之範圍為何。依照我國 保險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本法所稱保險業,指依本法組織登記, 以經營保險為業之機構」,保險法第六條第二項則規定:「本法所稱 外國保險業,指依外國法律組織登記,並經主管機關許可,在中華民. 政 治 大. 國境內經營保險為業之機構」,由此觀之,我國保險法將「保險業」. 立. ‧ 國. 學. 與「外國保險業」之定義分別規定,並於保險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第四 項規定:「外國保險業,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本法有關保險業之. ‧. 規定」 ,顯示立法者有意區分兩者概念,並以本國保險業為規範對象,. sit. y. Nat. 從而「保險業」一詞,就定義面而言,於我國保險法中專指依保險法. er. io. n. al 組織、登記以經營保險為業之本國保險業,並不包括 i v 「外國保險業」, Ch. n engchi U. 惟就適用層面觀之,外國保險業準用保險業之規定,則未有不同。. 二、保險業負責人之範圍. 保險法第七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業負責人,指依公司法或合 作社法應負責之人」, 又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保 險業之組織,以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作社為限。但經主管機關核准者,. 32.

(34) 不在此限」,故我國保險業之組織原則上限定以股份有限公司及合作 社為限,其保險業負責人範圍為何,以下分述之:. (一)保險公司之保險業負責人. 保險法第七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業負責人,指依公司法或合 作社法應負責之人」 ,又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 「保險公司除本. 政 治 大. 法另有規定外,適用公司法關於股份有限公司之規定」 ,故保險股份. 立. 有限公司有關保險業負責人之規定,適用公司法有關公司負責人之規. ‧ 國. 學. 定,從而依照適用公司法第八條 17 之結果,保險業負責人係包括保險. ‧. 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以及公司之發起人、經理人、清算人、監察人、. Nat. sit. n. al. er. io. 負責人。. y. 檢查人、重整人及重整監督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皆為保險公司之. Ch. (二)保險合作社之負責人. engchi. i Un. v. 合作社為法人 18,依照合作社法之規定,保險合作社係指經營保 險業務之合作社 19 ,其內部組織有:. 17. 我國公司法第八條:「本法所稱公司負責人: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 股東;在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為董事。公司之經理人或清算人,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 察人、檢查人、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 18 我國合作社法第二條規定:「合作社為法人。」 19. 我國合作社法第三條第一項第十款:「保險合作社:經營保險業務。」 33.

(35) 一、社員大會. 由全體社員組成,其為合作社之最高意思機關 20。其功能相當於 股份有限公司中之股東會。. 二、理事會. 合作社設理事至少三人,由社員大會就社員中選任之 21,理事依. 政 治 大. 本法及合作社章程之規定,與社員大會之決議,執行任務,並互推一. 立. ‧ 國. ‧. 三、監事會. 學. 人或數人對外代表合作社 22 。其功能相當於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會。. sit. y. Nat. 合作社設監事至少三人,由社員大會就社員中選任之。其職權. er. io. n. al 有:一、監查合作社之財產狀況。二、監查理事執行業務之狀況。三、 iv Ch. n engchi U. 審查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所規定之書類。四、合作社與其理事訂. 20. 我國合作社法第四十五條:「合作社會議,分左列四項:一、社員大會,每年至少召集一次。. 二、社務會,每三個月至少召集一次。三、理事會,每月至少召集一次。四、監事會,每月至少 召集一次。」同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前段:「理事依本法及合作社章程之規定,與社員大會之決 議,執行任務」 21. 合作社法第三十二條: 「合作社設理事至少三人,監事至少三人,由社員大會就社員中選任之。」. 22. 合作社法第三十四條:「理事依本法及合作社章程之規定,與社員大會之決議,執行任務,. 並互推一人或數人對外代表合作社。」 34.

(36) 立契約或為訴訟上之行為時,代表合作社 23。其功能相當於股份有限 公司中之監察人。. 四、清算人. 合作社之解散須設清算人,除合作社章程別有規定或由社員大會 另行選任外,以理事充任之 24 。其職務有:一、了結現務。二、收取. 政 治 大. 債權,清算債務。三、分派剩餘財產。且清算人為執行其職務,有代. 立. 表合作社為一切行為之權 25 。. ‧ 國. 學. 綜上觀之,合作社內部組織之理事對外代表合作社,對於合作社. ‧. 之業務執行如同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具有一般權限,故為合作社之當. sit. y. Nat. 然負責人。而合作社內部組織之監事及清算人則於法定職權內之事. er. io. n. al 項,具有決定權及代表權,即在執行職務範圍內,為合作社之職務範 iv Ch. 圍內負責人。. 第二目. 23. n engchi U. 其他特別法之規定. 合作社法第三十九條:「監事之職權如左:一、監查合作社之財產狀況。二、監查理事執行. 業務之狀況。三、審查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所規定之書類。四、合作社與其理事訂立契約或 為訴訟上之行為時,代表合作社。監事為執行前項職務,認為有必要時,得召集臨時社員大會。」 24. 合作社法第六十條第一項:「合作社之解散,其清算人除合作社章程別有規定或由社員大會. 另行選任外,以理事充任之。」 25. 合作社法第六十一條:「清算人之職務如左:一、了結現務。二、收取債權,清算債務。三、. 分派剩餘財產。清算人為執行前項職務,有代表合作社為一切行為之權。」 35.

(37) 民國八十一年修正訂定之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為便利 將來國人亦能比照外國保險業在我國設立相互保險公司,爰予增列 「經主管機關核准者」文字,以玆因應,故外國保險業在我國設立相 互保險公司之組織,若係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則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 合作社之兩種組織為限,亦得為本法所稱之保險業。. 第二項.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應負責之保險業之範圍. 立. 政 治 大. 我國保險業之範圍誠如上述,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即保險股份有. ‧ 國. 學. 限公司、保險合作社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之保險業組織。至於依據. ‧. 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應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人之保險業之範. Nat. io. sit. y. 圍如何?其法人組織類型範圍為何,是否上述之三種保險業組織類型. er. 之負責人,例如保險合作社之理事或監事、主管機關核准之保險業負. al. n. iv n C hengchi U 責人,皆須負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連帶無限清償責任 ,似有疑義。 惟從立法體系觀之,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連帶無線清償責任 之規定,僅適用於係以股份有限公司之組織類型之保險業。詳言之, 我國保險法共定有六章,於第五章之保險業內則定有第一節通則、第 二節保險公司、第三節保險合作社、第四節保險業代理人、經紀人、 公證人、第五節罰則及第六節附則。而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係僅訂 於第二節保險公司之中,而非規定於所有保險業皆得適用之第五章保 36.

(38) 險業第一節之通則中,又並未有準用於保險合作社或其他經主管機關 核准之保險業組織之規定,則依體系解釋,保險業連帶無限清償責任 之「保險業」 ,實僅為「保險公司」 ,而不包括保險合作社及其他經主 管機關核准之保險業。. 第三章. 保險業負責人之責任態樣. 第一節 概說.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保險業之一行為如造成第三人之損害,其所可能產生之賠償責 任有三,分別為:法人(即保險業)對於第三人之侵權行為責任、法人. ‧. 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於第三人之一般侵權行為責任,以及法. sit. y. Nat. io. er. 人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於第三人之特殊賠償責任。. al. n. iv n C hengchi U 此三種責任皆係對於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責任,且此三種態樣之責 任多為各國立法所肯認。詳言之,各國立法多分別規定法人(即保險 業)應就法人機關(即保險業負責人)之行為對第三人負責任、法人機關 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於第三人應負擔賠償責任,其細目則包括了 「一般侵權行為責任」以及「特殊賠償責任」26。以下章節將首先概 26. 例如:德國民法第三十一條: 「董事會、董事或其他依章程選認之代理人,因執行業務所為應 負之損害賠償義務之行為,加損害於第三人者,社團負其責任。」 ;德國股份法第九十三條第三 項:「董事違反本法,為下列各款規定之行為時,應負特別賠償義務:1.返還出資於股東時,2. 對於股東為股息、紅利分派時,3.收回、收馬、設為質物或銷除公司或其他公司之自己股份時, 4.於票面額或更高發行價額之全額給付前發行股票時,5.公司財產被分派時,6.公司已明顯發生 37.

(39) 述「法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 、以及「法人機關本身 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 ,作為背景,進而探究在我國立 法下,法人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分別依據我國民法第二十三 條、公司法第二十八條、以及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在何種構成要件 下、應負擔何種態樣之責任。. 第一項. 法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 政 治 大. 立. 有關法人對第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依據各國歷史發. ‧ 國. 學. 展之軌跡,以及採取法系之不同,而異其理論,惟大體上得分為英美. ‧. 法系與大陸法系二者,前者如英國及美國;後者如德國、日本、瑞士. Nat. al 英美法系之法人對於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 iv n. 第一款. er. io. sit. y. 以及我國,茲分述如下:. Ch. n engchi U. 英美法系主要認為法人之性質為「法律上擬制之實體」 ,易言之, 法人本身並無意思能力,亦否認法人之侵權行為能力,基此,法理上 原應認法人亦無侵權行為責任能力可言,惟法人有關其事務之執行, 需仰賴其自然人機關為其執行職務,於因此等自然人機關之行為,致 第三人受有損害時,不能沒有保障被害第三人權益之制度,故仍使法 給付不能或債務超過之情形後,為支付之給付行為時,7.對公司監察人允諾給予報酬時,8.允諾 給予信用時,9.附條件增加資本之際,於所定目的範圍外或其對價之全額給付前,新股股票之發 行時。」 38.

(40) 人對第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其聯繫「法人自然人機關之行為」歸屬 於「法人侵權行為責任」二者之理論基礎,乃係「類推適用法人(於 此類推為『僱用人』)對於其自然人機關(於此類推為『受僱人』)對 於第三人之侵權行為應負賠償責任之規定 27 」,類似於我國民法第一 百八十八條 28 之僱用人責任規定之類推適用。. 惟有關因其自然人機關之行為造成第三人之損害,法人究竟於何. 政 治 大. 等程度範圍內成立其侵權行為責任,而需依上述類推適用之法理負. 立. ‧ 國. 學. 責?則依其歷史演進而有不同變化,惟自近代開始,係以「法人權限 範圍內之行為」為標準,類似於僱用人僅於受僱人之「職務執行範圍. sit. io. al. er. 自然人機關之行為係於「法人目的權限範圍內之侵權行. n. 為」. y. Nat. 第一目. ‧. 內」之行為方負賠償責任之標準,茲分述如下:. Ch. engchi. i Un. v. 如自然人機關對於第三人之侵權行為,係於自然人機關為法人執 行職務之時,而其行為並在法人權限範圍內,則依據上述所稱之類推 適用僱用人侵權行為責任之法理,法人就自然人機關之該等侵權行為. 27. Corporations; Lewis D. Solomon, Alan R. Dalmiter, p.183,186-7. 我國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 「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 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如被害人依前項但書之規定,不能受損害賠償時, 法院因其聲請,得斟酌僱用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僱用人為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僱用人 賠償損害時,對於為侵權行為之受僱人,有求償權。」 28. 39.

(41) 所致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 第二目. 自然人機關之行為係於「法人目的權限範圍外之侵權行. 為」. 如自然人機關對於第三人之侵權行為,非係於法人之權限範圍內 之行為,則法人就該等行為,無庸負責。此時,該自然人機關之行為. 政 治 大. 實與一般侵權行為無異,該自然人機關本身應依侵權行為法則負其個. 立. 人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 國. 學. 第二款. 大陸法系之法人對於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 ‧. Nat. io. sit. y. 大陸法系就有關法人對於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論基礎,係建. er. 立於關於法人本質理論之爭執,直至十九世紀,仍有「法人擬制說」. al. n. iv n C hengchi U 與「法人實在說」之爭論,惟現今之大陸法系國家對此部分則多認為. 法人乃係社會上有其實體存在之有機體或組織體,自然人機關或董事 為法人之代表及執行事務之活動機關,僅係法人組織之構成部分,法 人機關所為之行為,即為法人之行為,故法人機關之侵權行為,即為 法人之侵權行為,此亦稱為「機關說」。. 惟就有關於自然人機關或董事等對於第三人之侵權行為,法人究 竟於何等程度範圍內成立其侵權行為責任,則亦非毫無限制,為其限 40.

(42) 制之方式,則有不同,有從「機關之定義著手」為限制,例如:認為 於執行職務範圍內,該等自然人方為法人之機關,如該等自然人之行 為非為執行職務範圍內之行為,該等自然人就該等行為自非為法人之 機關,亦言之,該等行為就與法人之間係無相關的;僅於自然人之行 為屬於執行職務範圍內之行為,該自然人方為法人之機關,故法人應 就自然人機關對第三人之侵權行為負責;亦有認為應從「自然人機關. 政 治 大. 之行為」作為劃分,如自然人機關之行為係法人權限目的範圍內之行. 立. 為,法人自應就其自然人機關對第三人之侵權行為負責,如自然人機. ‧ 國. 學. 關之行為非法人權限目的範圍內之行為,則法人無庸就該行為負責負. ‧. 責。. sit. y. Nat. 惟實際上,兩者之差異僅係限制條件於前時間點或後時間點切入. er. io. n. al 之問題,出發點雖異,惟就兩者之適用結果論而言則並無差異。 iv Ch. n engchi U. 在我國,有關「法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於法條之體現,主 要係民法第二十八條之規定,以下將詳述之。. 第二項. 法人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第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 論基礎. 第一款. 理論基礎. 41.

(43) 於法人之機關代表對於第三人造成侵權行為時,不論係採取英美 法系之「類推適用法人對於其自然人機關對第三人之侵權行為應負賠 償責任」 ,或採取大陸法系之「法人機關之侵權行為即為法人之侵權 行為,而使法人對於第三人負賠償責任」之體系,各國法制幾都承認 「該法人之機關本身應對該第三人負侵權行為責任」29,該責任尚可 再區分為二,即:保險業負責人(即法人機關)依照一般侵權行為法則. 政 治 大. 對於該第三人負侵權行為責任,以及保險業負責人(即法人機關)因其. 立. 具有特定違法之事實致第三人受有損害時,應對第三人負擔特殊之損. ‧ 國. 學. 害賠償責任。. ‧. 法人機關之所以被課予雙重賠償責任之法理依據,就前者而言,. sit. y. Nat. 固然因為個人無論是否為法人機關,皆應負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 er. io. n. al 他人權利之一般侵權行為責任;就後者而言,乃係基於該個人之特殊 iv Ch. n engchi U. 公司機關身分,被立法者期待肩負控制法人相關法律制度之義務、並 符合法人相關法令,詳言之,法人之行為實際上乃係其法人機關手足 所為之行為,故如操控此等法人之法人機關違反相關法令而致第三人 受有損害,除法人本身應對第三人負責任外,該等實際違反相關法令 之法人機關,自亦應擔負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行為。. 29. 王麗玉,1999,公司負責人對第三人之民事責任,輔仁大學法律言所博士論文,頁 16- 21。 42.

(44) 第二款. 小結. 在我國,有關於「法人機關本身即保險業負責人對第三人損害賠 償責任之理論基礎」於法條之體現,主要係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公 司法第二十三條、保險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規定,以下將詳述之 30 。. 第二節 民法之規定. 政 治 大. 第一項. 民法第二十八條之沿革及立法理由. 第一款. 立法沿革. 第一目. 民國十八年之版本. 立. ‧. ‧ 國. 學. io. sit. y. Nat. er. 民法第二十八條隨民法第一編總則,首先於中華民國十八年五月. al. n. iv n C hengchi U 二十三日公布,並於中華民國十八年十月十日施行,其條文內容為: 「法人對於其董事或職員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與該行為人 連帶負賠償之責任。」 ;. 第二目. 民國七十一年之版本迄今. 其後,民法第二十八條復於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一月四日修正公 30. 惟有關於保險業負責人對於第三人之一般侵權行為責任,即依據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之規定 負擔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茲不在此贅述。 43.

(45) 布,並於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其條文內容即為現行條 文: 「法人對於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 損害,與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 第二款. 立法理由. 第一目. 民國十八年之立法理由. 政 治 大. 於中華民國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並於中華民國十八年十. 立. ‧ 國. 學. 月十日施行之民法第二十八條,其立法理由為: 「謹按法人之董事或 職員,在執行職務之際,所加於他人之損害,究應由法人負賠償責. ‧. 任乎,抑應由行為人負賠償責任乎,各國於此問題,學說不一,本. sit. y. Nat. 法認法人有權利能力,惟法人之目的,雖屬適法,而其達此目的之. er. io. n. al 手段,難保無不法行為,故亦認法人有責任能力。然欲促行為人執 iv Ch. n engchi U. 行職務時之特別注意,俾免疏忽,則又不可不使之負連帶賠償之責 任也」。. 第二目. 民國七十一年之立法修正理由. 於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一月四日修正公布、並於中華民國七十二 年一月一日施行之民法第二十八條,其修正理由為: 「原條文所稱「職 員」一詞,含義有欠明確,解釋上係指有代表權之職員而言。…而 44.

(46) 法人之董事,對外代表法人為一切行為,董事為執行機關,固無問 題,現行法本條與董事並列之「職員」 ,係指與董事地位相當而有代 表權之職員而言。」 31. 第三目. 小結. 詳細比較修正前後之條文,其差異為新條文將舊條文之「職. 政 治 大. 員」 ,修改為「其他有代表權之人」 。此次修正,堪值認同,首先,. 立. 通常社會觀念上稱「職員」者,多係屬僱傭關係,與多依據與法人. ‧ 國. 學. 間之委任關係而產生之所謂「其他有代表權之人」 ,例如公司之清算. ‧. 人、公司之重整人或公司經理人等,尚屬有間。其次,有關其責任. Nat. io. sit. y. 之適用上,亦有不同,詳言之,就公司職員(即依據僱傭關係所產生. er. 之職員)不法侵害第三人權利之行為,係屬於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 32. al. n. iv n C hengchi U 所規定之對象;而其他有代表權之人所加於他人之損害,則與公司 董事所加於他人損害相同,應屬於民法第二十八條所規定之範圍, 亦言之,此修正乃係嚴格區分「法人自己責任」與「僱用人責任」. 之體現 33;最後,就法人所擔負之責任輕重程度上,亦有不同,蓋職. 31.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卷,第八十七期院會紀錄,頁 27-28。 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 「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 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 不免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如被害人依前項但書之規定,不能受損害賠償時,法院 因其聲請,得斟酌僱用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僱用人為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僱用人賠償 損害時,對於為侵權行為之受僱人,有求償權。」 33 施啟揚,2003,最新修訂民法總則,三民書局,頁 133。 32. 4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輔導人員為受輔導幼兒園之負責人、教保服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

 依序填入該學生社團負責人之相關資訊,並於下方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and Jorgensen, P.l.,(2000), “Fair Valuation of Life Insurance Liabilities: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Guarantees, Surrender Options, and Bonus Policies”, Insurance: Mathematic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3),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National Results (Taiwan), 2014/1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nsparency.org/gcb2013/country/?country=taiwan

學生思考及討論 情景中,角色缺 乏責任感和公德

目標 策略 策略 策略 策略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 專業研習班,協助機構熟習 新條文及循規措施。歡迎個 人資料保障主任、負責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