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服務經驗對其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服務經驗對其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楔子 冬天,在皚皚白雪的合歡山,在海拔三一二零的合歡山莊, 有一群青年朋友,口中呵著熱氣,跟著一群身穿橘紅色制服的青年 伙伴,拍紅了手掌,扯著喉嚨快樂的唱著,忘了室外零下的溫度。 夏天,在翠綠的霧社山區、在曲冰遺址、在武界部落、在日 月潭畔、在霞雲營區以及頭城農場,有一群青年朋友,額頭上冒著 汗,跟著一群身穿橘紅色制服的青年伙伴,手牽著手,圍著熊熊的 營火,興奮的跳著,忘了白天的辛勞。 假日,在全省的名勝古蹟、在觀光勝地、在遊覽車上、有一 群朋友,懷著雀躍的心情,跟著一群身穿橘紅色制服的青年伙伴, 盡情的飽覽風光,聽著史蹟、故事、傳說和神話。 這群身穿橘紅色制服的青年伙伴,他們的制服底下那顆炙熱 的心,有著生死患難的豪情,也有純真歡笑的襟懷。這就是救國團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他們的名字,就叫做「嚕啦啦」。 ~橘紅的重任~(引自蓉弦廿二版,2007). 1.

(2) 本研究以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專時期的服 務經驗如何影響個人往後的生涯發展。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敘述研究背景與研 究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分別說明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首先由志願服務的內涵、救國團義工制 度、嚕啦啦的服務經驗以及志願服務經驗與生涯發展相關之研究敘述研究背景。 其次由個人經驗、實務內涵與理論研究介紹本研究之動機。. 一、 研究背景 「從霧社先鋒營,我得到太多太多了,那裡到處充滿了關 懷、溫暖、把我心裡裝得好充實…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這群 熱心人,更相信你們付出的心血,絕不會白費…(引自蓉弦 廿二版,2007)。」 以上為一位青年朋友參與嚕啦啦主辦的活動後之迴響。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 活動服務員,自許為「熱心人」,於每年寒暑假投入時間、精力,自願進行服務 工作,除了為參與活動的青年朋友留下滿滿的回憶與感動外,自己也因參與服務 而獲得成長。 志願服務是「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 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 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志願服務法,2001)。」 志願服務在中西方都已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西方的志願服務源於兩種不同取向: 希臘羅馬的經驗以及基督教的思想。而在中國人的社會,志願服務的歷史則可追 溯自漢唐以降,由僧侶、道士或是地方仕紳主辦的慈善救濟事業,如漢唐時期佛 道信眾從事的慈善救濟、宋代的個人慈善事業及往後的官辦或民營之慈善機構 等,而在清末民初時開始引進了西方的志願服務如 YMCA,使得中國的志願服 務逐漸與歐美的作法一致,也奠定了台灣志願服務的基礎(林萬億,1993)。 2.

(3) 志願服務的重要性可由對社會及對個人兩方面陳述,對社會方面,當經濟發 展到一定程度時,社會整體對於其福利及保險事業必隨之增加。此時,部分公益 事業受限於國家機器之特殊角色或國家財政預算之限制,其興辦與實施勢必要藉 助民間團體的力量使得為之(宋世雯,2000)。對個人而言,國際社會百科全書 提出志願性組織的重要性有下列幾點:它訓練個人在組織中的技能,幫助個人與 其所在的社會融合;藉由在志願性組織中與其他成員的互動,個人可以習得社會 規範,獲得所需資訊,並可對抗孤獨(引自林少茹,2004)。由上可知,志願服 務組織可以將分散的資源重新整合,填補國家機制之不足,也可拉近人與人之間 的距離。雖然在台灣約於 1980 年代開始重視志願服務活動,1982 年省政府頒佈 志願服務實施要點(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1995),不過一直有包含民間團 體及公立組織不斷從事志願服務行動,中國青年救國團即為其中之一。 中國青年救國團原名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以下簡稱救國團,成立於 1953 年,在「團結愛國青年,完成中興大業」的創團宗旨下,初期的團務工作特重反 共愛國教育與文武合一教育,以輔導青年、培訓青年,建立青年自立自強觀念和 反共復國的共識為內容,並在「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的理念下, 從事各種有益青年身心及國家、社會發展的活動與服務工作(救國團飛揚青春四 十年,1992) 。為了使這些活動與服務工作進行的更為順利,救國團於 1968 年開 始招募義工。其義工制度的目的在於擴大青年的參與,建立青年的共信與共識, 更重要的是—期望青年朋友都能因參與團務工作,建立服務的人生觀,激發青年 豁達的胸襟,共同為建設美好的社會努力(救國團飛揚青春四十年,1992)。救 國團的義務工作人員依工作內容又可分為三類:社會義務工作人員、學校義務工 作人員、假期活動義務工作人員(余建業,1999)。救國團的假期活動服務員, 一如青年假期活動,社會大眾都對其有相當的好評,如彭淑芬(2002)在對救國 團青少年假期活動進行 SWOT 分析時,指出救國團的工作人員、服務人員服務 熱忱,品牌形象深受家長、學校肯定;義務幹部以青年為主,有活力、有理想、 素質高,並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舉辦活動經驗與行政能力,是救國團青年假期活動 3.

(4) 的優勢之一。 在假期活動興盛時,除了總團部外,各縣市團委會亦有培訓自己的假期活動 服務員。中國青年服務社,原名為台北市青年服務社,於 1952 年三月廿九日青 年節成立,同年十月底救國團成立,基於工作配合於 1953 年歸併於救國團,並 於 1969 年更名為中國青年服務社。同年開始培訓假期活動服務員,簡稱「嚕啦 啦」,為救國團相當早期開始招生的假期活動服務員,自該年起一年招收一期, 至 2008 年已招收了四十期。要成為一名正式的嚕啦啦,須接受為期一年十個階 段的訓練活動,從訓練中建立服務的概念,經甄選合格後,成為正式服務員,始 進入服務的階段。這些服務員除了寒暑假時在其舉辦的營隊中進行服務,也參與 社會服務,不僅為參與的學員留下美好且深刻的印象,也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 難得且與眾不同的回憶,其中部分服務員的生涯發展甚至也受這段經驗的影響, 尋求職業時並非以自己大學學業所學為優先考量,而從事與救國團相關、或是與 戶外活動設計相關之職業。 國外文獻已有探討參與志願服務與個人生涯發展關聯之研究(Fenzel, Peyrot, Speck & Gugerty, 2003; Ellis, 1993; Mortimer, 1992),這些研究指出志願服務能 介紹特定的工作類型、增加工作機會、影響個人尋求職業的決定、以及對個人的 生涯發展有直接或間接的協助。至於國內志願服務的相關研究可說有相當的數量 (彭敏松,2006;吳坤良,2006;林招蓉,2004;陳泰元,2003),而關於志願 服務經驗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的研究數量相對較西方的少,而國內目前類似的 研究多為探討社團參與經驗對生涯發展之影響,包含增進自身的職業技巧、培養 適合職場的能力、以及增加生涯發展的選項(蕭慧津,2001;楊永森,2002;呂 雅燕,2005;彭馨瑩,2006)。 在參與服務的歷程中,嚕啦啦服務員的生活態度與待人處事的方式慢慢的建 立,亦使他們的的生涯發展多了一方面的選擇。本研究欲深入探討嚕啦啦服務員 對這段服務經驗的反思,以及了解這段經驗在他們選擇職業時是否產生關聯,並 藉以了解志願服務與個人生涯發展之關聯。 4.

(5) 二、 研究動機 本研究動機有三,首先敘述研究者個人經驗,進而由實務與理論角度說明如 下:. (一)、 探索服務經驗對個人的影響 研究者本身自高中起常常參與救國團的寒暑期假期活動,在活動參與中得到 相當多的收穫以及感動,並對那些活動帶領、熱情的大哥大姊們留下深刻的印 象。儘管他們不是大有名氣的藝人,卻也為參與活動的青少年朋友留下美好、深 刻的回憶。這段活動的經驗讓研究者萌生進入大學時欲成為救國團假期活動服務 員的動機。研究者於大一時曾參與救國團中國青年服務社的假期活動服務員甄選 訓練活動,雖因個人因素而未能接受完整的培訓,成為正式的服務員;然而,這 段經驗卻深深的影響了自己,不只從中學習到有形的活動帶領等技能,更重要的 是態度上的改變、以及人際相處及互動技巧的學習,進而萌生進行救國團假期活 動服務員相關研究之動機。. (二)、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為何樂於作「快樂的傻瓜」 「嚕啦啦」素以嚴格有系統的訓練與學長姐制聞名,需經過一年完整的訓練 才能授服成為正式服務員。授服後才是服務生涯的開始,服務的內容大致可分為 營隊服務及旅遊服務兩大類。其服務的營隊多位於高山原野、資源不易取得之 處;除了設計、執行營隊服務外,尚須費心指導、培訓新期服務員。儘管如此, 他們依舊甘之如飴,犧牲了自己的假期,默默的為全國青年服務。是什麼樣的原 因,什麼樣的理由,讓這群「快樂的傻瓜」願意付出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獻身服 務?所謂「一日嚕啦啦,一世嚕啦啦」,「嚕啦啦」對他們有何特別的意義?. (三)、 探討服務經驗與往後生涯發展的關係 Super(1990)將人的生涯分為五個時期: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 5.

(6) 期、衰退期。每一期都有不同的發展重點,而當時期某些特殊事件或多或少會對 個人的發展產生影響。國外亦有相關文獻提出志願服務的經驗對於個人未來的生 涯發展的影響,人們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也漸漸的為其未來的生涯發展鋪路。 救國團為我國特殊環境下產生的團體,嚕啦啦則是其代表性的假期活動服務員, 這群服務員主要的服務時期恰為 Super 提出之五時期中的「探索期」 ,此時藉由 活動及課業的參與,對本身與外界進行探索,此時一些關鍵的事件會影響個人的 生涯發展。故欲以本研究了解嚕啦啦服務員服務經驗與其生涯發展之關係。. 6.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儘管嚕啦啦服務員在大學畢業後依舊可以繼續參與營隊服務,然而,大專時 期的投入才是服務員的服務黃金時期。就「嚕啦啦」而言,大專時期的服務生涯 可分為「起、承、轉、合」四個時期。所謂「起」為見習時期,從零開始,認識 服務的概念、學習如何當服務員;「承」則是成為正式服務員初期,學習執行面 的工作,為未來領導時期做準備;「轉」是當家時期,此時開始位於主導地位, 策劃服務活動以及新期服務員培訓,學習重點在於領導;「合」則是漸漸淡出舞 台,開始轉為幕後,並將之前的相關服務經驗整合傳承給年輕的服務員。本研究 以質性研究深入了解服務經驗與嚕啦啦服務員未來生涯發展的關係為何。本研究 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如下:.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三: (一) 了解嚕啦啦服務員參與嚕啦啦的動機。 (二) 嚕啦啦服務員如何看待服務經驗內涵。 (三) 了解嚕啦啦服務經驗對其生涯發展之影響。. 二、 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問題: (一)嚕啦啦服務員的參與動機與持續動機為何? (二)嚕啦啦服務員對服務經驗內涵與省思為何? (三)嚕啦啦服務員服務經驗對其生涯發展之影響為何?. 7.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 為救國團假期活動服務員之一支,又稱「嚕啦啦」 。於 1969 年起招收第一期, 往後每年招收一期。目前招收對象為新竹以北各大專院校之大一(專三)學生, 經過一年有系統的甄選訓練,選取適合的人數成為正式的服務員,至 2008 年已 招收了四十期。本研究中所指的嚕啦啦乃以授服五年以上,在學其間持續參與服 務活動之服務員為主。. 二、 服務經驗 我國《志願服務法》第三條將志願服務定義為: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 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 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 性服務。經驗是指個體於生活活動中所經歷的一切事物。本研究探討之服務經驗 為嚕啦啦服務員自願參與救國團活動,包含服務員培訓以及授服後之服務活動, 並於參與這些活動時所感受的事物以及產生的經歷。. 三、 生涯發展 生涯發展係指透過社會、教育,以及輔導的努力,協助個人建立實際的自我 觀念,且熟悉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並將其融入於個人價值體系內,並藉 由生涯選擇、生涯規劃,以及生涯目標的追尋加以實現,俾使個人能有一成功美 滿並有利於社會的生涯(楊朝祥,1990)。本研究欲探討嚕啦啦服務員自參與嚕 啦啦之後的生涯發展狀況。. 8.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介紹本研究的重要概念之相關理論、內涵與研究,分為四部分,首先介 紹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其次介紹志願服務的相關研究;第三部分為 生涯發展相關理論與研究;第四部分為志願服務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之介紹 不怕苦,不怕難,越苦越難越堅強 看風兒起,看雲兒湧,看英雄好漢在嚕啦啦。 ~嚕啦啦進行曲~. 一、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嚕啦啦)設立由來與 歷史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為救國團眾多假期活動服務員中的一支,他 們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嚕啦啦」。嚕啦啦這個名稱由來據說如下:「LULALA」 為非洲土語,為好朋友之意,多用於打招呼時。配合最初幾期時,國際友誼歌(一 般稱為潑水歌)正受歡迎,大家常常唱,加上「LULALA」容易稱呼,所以以「嚕 啦啦」(LuLaLa)作為這群服務員的名字。而在伙伴間也不以「救國團中國青年 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第 X 期」來區分期別,而以「嚕啦啦第 X 期」 ,甚至「嚕 X」來表示自己的期別。本研究亦以「嚕啦啦」做為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 務員之簡稱。 嚕啦啦於 1969 年誕生,之後每年招生一期,至 2008 年已產生了四十期。嚕 啦啦的催生者為救國團中國青年服務社社會組(今活動組)組長劉增善先生,有 感於當時有一批有志於推展青年活動的青年伙伴們,沒有一固定的組織,乃非長 久之計,於是開始著手設置假期活動服務員(蓉弦廿二版,2007)。 起初參與人員以當時之青年登山會為主幹,加上一批對航海,攝影有專長, 尤其是熱心於青年活動的伙伴,年齡約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往後一年招收一. 9.

(10) 期。在前幾期中,成員多是由學長推薦,或是由活動中表現優良的學員予以吸收, 來參加講習、訓練,每期人數約在三十至四十人左右。自第六期開始,為了純化 素質,甄選的對象有了改變,改由救國團中國青年服務社發函至新竹以北各大專 院校,邀請各校團務指導委員或課外活動組及在校嚕啦啦推薦優良青年,必須為 五專三年級、大學一年級學生,由各校先行校內甄選,再推派至校外參加服務社 之研習活動和甄選。每年報名參加的伙伴,全北區大專院校約有一千餘人,接受 一年十階段的訓練活動,而每期錄取較適合這團體的人數,約在六十至一百人左 右,完成十階段訓練活動並表現良好者便授與橘紅色制服,成為正式嚕啦啦的一 員。授服後才是嚕啦啦服務生涯的開始,包括大二(專四)時學習活動的執行以 及工作的分配、協調與合作,大三(專五)時學習成為領導者,企劃活動流程以 及學弟妹的訓練活動,大四時則成為顧問,於活動中適時的給予適當的意見。 嚕啦啦的服務期間並非只限於就學期間,只要個人有意願,隨時都能投入服 務。為了讓已畢業的服務員有管道聯繫,並延伸其服務之範圍,一些已畢業的嚕 啦啦服務員們於 1990 年成立了嚕啦啦聯誼會,並於 1997 年轉型為正式法人團 體,名稱為「中華民國嚕啦啦社會服務協會」 (簡稱嚕協會) 。嚕協會成立後,除 了舉辦聯誼活動、戶外活動外,亦持續致力於社會服務工作,如一些原住民部落、 九二一災區、或是教養院,都可以看到這些熱心人的身影。. 二、 嚕啦啦的培訓過程 嚕啦啦向來以紀律分明的行動與優秀的活動能力著名,而且重視團體甚於個 人,對於這些服務員而言,嚕啦啦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文化與一種 生活的方式。而這種態度的基礎可說是在培訓時所建立的。每年十一月起為期將 近一年的培訓活動,而每年九月至十月是各校校內的甄選時間。 嚕啦啦訓練的重點很多,但其原則仍然執著:注重服務觀念、耐性、機智反 應與體能、內容以山野活動為主、康樂輔導為輔。每位參與培訓的夥伴,在為期. 10.

(11) 一年的培訓時期,需接受三大階段的訓練(蓉弦廿二版,2007): 第一階段:人格教育訓練 此階段訓練是採打破自我、導向團體的方式。凡受訓的伙伴除正規課程外, 任何個人的絲毫小差錯,如吃飯時碗筷發出撞擊聲、對學長姐禮貌不周等行為, 都會遭受學長姐的嚴厲責罵,甚至受到處罰。訓練過程中的感覺是委屈、恐懼、 無法接受,但這種做法的目的乃在培養每一個服務員高度深厚的涵養,使伙伴能 夠以低姿態做人、以高姿態做事。容忍別人對我們的一切抱怨、挑剔與不諒解, 去面對一切的問題。若能如此,方能面對不同的人,以犧牲奉獻之行事原則為人 服務。 第二階段:專才技能訓練 此階段的訓練是以第一階段訓練精神的延續,而著重於專長技能,如野外求 生、登山、急救、山訓特技…等。在訓練活動中,使伙伴了解,體驗到刻苦、堅 毅、關懷、助人等健全的人格。 第三階段:休閒活動實習 此階段的訓練,在使學弟妹參與實際的營隊服務工作,跟著學長姐以學習處 理自己將來所要面臨的一切問題。在此階段,開始了經驗的移交,讓新血們從領 隊或駐站的工作中,學習嚕啦啦的精神及服務的態度與觀念。 在三大階段之下,嚕啦啦為期一年的培訓活動分為十階訓練活動,會視每 年的狀況稍作調整。培訓時以小隊形式進行,並隨時強調嚕啦啦重視團體甚於個 人。茲將嚕啦啦 2008 年度活動服務員甄選訓練實施計畫表整理為表 2-1:. 11.

(12) 表 2-1 嚕啦啦 2008 年度活動服務員甄選訓練實施計畫表. 中 國 青 年 服 務 社 九 十 七 年 度 假 期 活 動 服 務 員 ( 第 四 十 期 ) 專 業 研 習 甄 選 訓 練 實 施 計 畫 階 段. 教 育 訓 練 項 目. 研 習 時 間. 天數. 地 點. 內容簡介 本社簡介、資料查. 一. 本社初選. 1天. 96/11/18. 本社. 核、面談甄選、性 向才能測驗。 救國團的風格理 念、建立服務觀念. 服務觀念與團隊活動體 二. 2天. 96/12/22~23. 本社. 驗. 暨服務員的角色扮 演、團隊活動體驗 學習與體能測驗. 冬令志願服務工作說明 97/01/05. 1天. 本社. 97/01/23~25. 3天. 本社. 會 志願服務行前工作講習 三. 服務概念、假期青 年休閒活動的精神 志願服務營前工作 講習 本社營隊參與服務. 冬令志願服務工作. 97/01/21~02/12. 23 天. 各營區. 實習、營隊服務工 作. 冬令志願工作檢討會. 1天. 97/02/23. 本社. 營隊服務工作成果 驗收及檢討、策進 旅行社業務簡介、 領隊角色扮演與服 務內涵、. 四. 導覽解說人員研習會. 4天. 97/02/23~24 03/01~02. (2 週). 旅館與餐廳作業要 本社. 點、史蹟導覽解 說、 領隊實務與演練、 旅遊安全與緊急事 處理原則。. 12.

(13) 表 2-1 嚕啦啦 2008 年度活動服務員甄選訓練實施計畫表(續) 階 段. 教 育 訓 練 項 目. 研 習 時 間. 天數. 地 點. 內容簡介 探索教育簡介與基 本理論、. 五. 探索教育初階訓練. 3天. 97/04/04~06. 復興中心. 探索活動的規劃與 帶領、團隊建立、 定向冒險運動 兒童心理介紹與帶. 六. 康輔人員研習會. 4天. 97/05/24~25 05/31~06/01. (2 週). 領技巧 本社. 康輔實務演練、團 體創作發表、團康 驗收. 暑期休閒活動工作協調 97/06/21. 1天. 本社. 49 天. 各營區. 會 七. 暑期休閒活動工作實習. 97/06/28~ 08/15. 各營隊介紹、活動 安全與狀況處理 參與服務實習、營 隊服務工作 營隊成果驗收及檢. 暑期休閒活動工作檢討 1天. 97/08/29. 本社. 會. 討、服務工作檢討 與策進 營地建設、營火搭. 八. 野營暨童軍技能訓練. 6天. 97/08/23~28. 南投仁愛. 設、避難小屋. 霧社山區. 登山考驗、獨處考 驗、大地遊戲. 九. 年度訓練驗收. 3天. 97/09/12~14. 金山 陽明山. 年度訓練驗收 服務員生涯規劃、 服務經驗分享 授証授服、見習受. 十. 結業授服. 1天. 97/10/10. 本社. 訓心得回顧、成果 展現. 表 2-1 為 2008 年度嚕啦啦服務員訓練時程,訓練過程包含人格教育訓練、 專才技能訓練與服務活動實習三部分。人格教育是嚕啦啦相當重視的部分,其相 關要求從最初對參與見習的認識,於各個階段中傳達服務相關的概念,並於活動 13.

(14) 實習後舉辦檢討會,除了驗收與檢討活動內容,也藉機導引見習的服務觀念,讓 參與的見習能了解,進而接受嚕啦啦的服務觀。專才訓練主要是使服務員能夠裝 備與其未來服務相關之技能,使其能夠在服務時充分發揮,這些技能除了有形的 山野技能、團康技能、導覽解說技能,近年亦加入探索教育;此外亦包含了無形 的自我管理、領導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共識能力及向心力等等。見習時,也會 參與兩次的休閒活動實習,此時不一定會配入營隊執掌,也許是隨營隊觀察流 程、或是由學長姐說明活動流程,為未來作準備。 在這段培訓日子裡,對於見習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部分,並要求確實做到, 如守時、紀律、整潔等。見習伙伴則從中了解服務的理念,開始認同並接受自己 成為嚕啦啦的成員。這個時期學習的技能部分都是讓見習伙伴們有初步的了解, 若對某部分的技能有興趣,則為個人自行研究加強。. 三、 嚕啦啦所承辦的活動 嚕啦啦所辦的活動大部分為救國團寒暑期假期活動的營隊,且活動地點多位 於高山原野、交通不便之處,在活動中帶領著參與的青年朋友們接受大自然的洗 禮,讓他們了解唯有經歷過艱困,才能經的起考驗。隨著社會潮流的改變,近幾 年也開始辦理新近流行主題的營隊,如街舞營、時尚造型營等。 自 1969 年嚕啦啦成立後,在每年的寒暑假都舉辦相當數量的全國性營隊活 動,其中包含極富盛名的霧社先鋒營、曲冰拓荒活動隊、中橫健行隊等。表 2-2 為以年代來記述嚕啦啦所辦理的活動:. 14.

(15) 表 2-2 嚕啦啦辦理的活動 年代. 承辦活動. 1969. 嚕啦啦成立 暑期:溪頭活動隊、旅遊服務人員研習會 冬令:高山野營隊、阿里山旅行團、踏雪尋梅團、賞雪旅行團. 1970. 辦理中部橫貫公路徒步旅行隊、土風舞研習會、雪山健行隊、中橫 健行隊、合歡山健行隊. 1971. 辦理台灣五嶽攝影隊、大壩尖山登峰隊、興隆山登峰隊、奇萊山登 峰隊、集郵研習營、青年特殊問題研習會、雪山攝影研習會、玉山 攝影健行隊. 1972. 辦理登山輔導人員研習會. 1973. 辦理青少年輔導工作研習會、旅行隊. 1974. 開辦南部橫貫公路健行隊、接辦霧社先鋒營(1974-1994). 1975. 開辦鳳凰山區活動隊、七星山區活動隊、澎湖訪問隊. 1977. 開辦攝影研習營、金山野柳千疊敷活動隊、東北海岸活動隊. 1978. 開辦眉原先鋒營、演講藝術研習會. 1979. 開辦說話藝術研習會. 1980. 開辦環島活動隊、南北環島活動隊. 1981. 開辦古箏研習營、吉他研習會. 1982. 創辦曲冰拓荒活動隊. 1984. 開辦兒童夏令營. 1986. 開辦合歡山滑雪訓練營. 1994. 開辦莫那魯道山野拓荒隊、霧社人止關山野活動隊 曲冰拓荒活動隊交予南投團委會、嚕啦啦改為支援角色. 1995. 曲冰拓荒活動隊完全交由南投縣團委會辦理 創辦鐵嶺祖魯營、武道能敢山野拓荒隊. 1998. 重新辦理霧社先鋒營、接辦中橫健行隊. 1999. 暑期之後重新接辦曲冰拓荒活動隊,因受 921 大地震影響未能復辦. 2001. 開辦大冒險家—比雅山探險隊. 2002. 開辦宇宙之旅~太空天文研習營. 2004. 重新辦理中橫健行隊,更名為「台灣之美~合歡太魯閣國家公園古 道生態營」. 2008. 開辦歷險奇航—重型帆船體驗營、衝浪季節—陽光沙灘衝浪營、 MTV VJ 體驗營、決戰時尚舞台—陳孫華造型營. 資料來源:整理自《蓉弦廿二版》及網頁 http://www.cysa.com.tw/active/2008summer/w2.htm. 15.

(16) 表 2-2 主要記述了嚕啦啦所開辦的全國性營隊,部分營隊雖是接續辦理,不 過成為往後嚕啦啦的招牌營隊,如霧社先鋒營、中橫健行隊等,亦整理於表中。 以往嚕啦啦的營隊活動地點多位於較為偏遠的山區原野之處,活動內容也多為在 自然中的活動,如健行、拓荒、山訓等,並輔以團康活動。因此服務員於見習培 訓時期必須學習相關技能,也由於活動地點的關係,嚕啦啦服務員也需培養良好 的體能,如此才能兼顧營隊活動品質以及對學員的照顧。嚕啦啦向來以團體合作 聞名,服務活動也都分許多組,每組各司其職,互相合作。每一組的工作要項也 是見習培訓時期學習的要點。 除上表所列之全國性營隊,亦有中國青年服務社自辦的營隊,如宇宙之旅— 太空天文研習營、理財高手—領袖探索營、神射奇兵—奧運高手射擊基礎班、終 極勇士—泰雅先鋒營、荒島漂流—魯賓遜野外求生營、飆風騎士馬術研習營、綠 色小精靈—牧場生活營、農村生態體驗營、黃金海岸—金山快樂夏令營、SUPER 廣播電視研習營、終極四驅車—模型改造營、哈利波特—歡樂氣球魔術營、中華 北少林武術研習營等,於每年寒暑陪伴著許多參與伙伴,也為嚕啦啦服務員提供 了服務的機會。. 四、 參與嚕啦啦的觀感 在歷經見習培訓、授服成為正式服務員、獻身於服務後,嚕啦啦的服務經驗 也在這群服務員中留下深刻的體驗,茲列舉部分嚕啦啦服務員的想法於下: 嚕十二楊蔚齡認為嚕啦啦訓練帶給他最大的收穫是精神層次的提升:「從此 以後,就從來不去顧慮將要面對什麼困難和壓力,只想到怎樣圓滿達成目標。」 嚕十二期簡進賓說:在嚕啦啦的許多活動中,我嚐到生平最多的第一次。包 括第一次吃洗臉水煮的飯,第一次邊睡邊走路、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超人、第一次 自信心完全被擊垮。而這段經驗也帶給我更海闊天空的人生(救國團飛揚青春四 十年,1992)。. 16.

(17) 嚕七期林瑞萍說:我的成長過程和嚕啦啦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學習中肯定了 自我,了解自己該努力的方向在那裡。雖然現在在社會工作,但我還是會習慣地 去關注他人,心中始終有股和諧的氣氛,希望我身邊的人,都能夠相處的和諧而 愉快。 嚕十一林雲騰說:我認為服務就是盡本分。是做點的貢獻,而得到面的收穫 (蓉弦廿二版,2007)。 嚕卅四期李志原認為嚕啦啦對他而言像是一個小型社會,提供進入社會的先 備經驗,如:工作態度、與人相處、活動規劃及領導與被領導等等,在學校學習 不到的知識,但必須要在學校時間中規劃出時間來學習。 由上數位嚕啦啦服務員所提出的看法,可得知他們在嚕啦啦習得的部分,包 含精神層面及對服務的認識等。「一日嚕啦啦,一世嚕啦啦」可說是他們對嚕啦 啦認同的寫照。嚕啦啦時代的經驗,也為個人奠定生涯發展的基礎,並有助於導 引個人生涯發展方向。. 17.

(18) 第二節 志願服務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由志願服務之淵源開始,繼而介紹志願服務的特質、參與志願服務之 動機,最後以國內相關研究作結。. 一、 志願服務之淵源 西方社會由於兩方面的精神思想,使民間的志願團體早已出現:一源於希臘 和羅馬的觀念,視社會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的途徑;二源於基督教之愛、憐憫與 公益的教義(林萬億,1993)。吳淑鈺(2000)提出我國的志願服務可追溯自漢 唐時期的宗教慈善救濟事業、明清之救濟性組織、民初時的西方自願服務組織, 其中歷經了融合與轉換而奠定了現代台灣的志願服務基礎。 就台灣而言,早期的志願服務為消極救濟,與傳統的血緣、宗族及社區有極 大的連結。而真正蓬勃且多元的發展乃因為解嚴後的結社自由及市民社會的興 起。彭敏松(2006)將台灣志願服務發展分為三個時期: (一) 萌芽時期:1960 年代以前,此階段的志願服務以救濟貧窮、難民或 無依者為主,以消極及慈善的方式進行,其中,宗教扮演著重要 的角色。 (二) 發展年代: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此階段藉助台灣經濟蓬勃發展 之際所孕育的一股力量,早期的志願服務組織面臨獨立運作、與 國外總會關係之再建構以及財務自主的議題,台灣的志願服務運 動順勢而發,新興的志願服務團體及社區服務與社區工作亦積極 推動以凝聚市民社會。 (三) 多元階段:1980 年代後期至今,由於社會發展多元,以及解嚴後的 結社自由及社會鬆綁,政府面臨社會服務及民眾需求的多元化衝 激,志願服務亦呈現多元相貌,於台灣的市民社會中產生一股強 大的力量。 我國政府於 1980 年代開始重視志願服務。1981 年台灣省政府社會局設立志. 18.

(19) 願服務股,1982 年省政府頒佈志願服務實施要點,建立有系統的社會福利系統 資源體系,針對勞工、殘障、社青、兒童、青少年及老人等需要服務的民眾,提 供深入且普遍的福利工作(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1995;陳秋蓉,2001;黃 志弘,2004) 。1995 年,內政部為激勵社會大眾秉持「施比受更有福,予比取更 快樂」的理念,發揮「助人最樂、服務最榮」的精神,踴躍投入志願服務行列, 共同為協助擴展社會福利工作及促進社會祥和而貢獻心力,特頒訂「廣結志工擴 展社會福利工作—祥和計畫」(陳武雄,2004;黃志弘,2004),並於 2001 年函 頒修正,其盼能藉由政府的倡導,讓志願服務有規則可循,能進行的更為順暢。 2001 年為「國際志工年」,我國亦於同年元月二十日頒佈「志願服務法」,明訂 志工主管機關、運用單位及志工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之相關規定,為志願服 務提供法令的保障,可說是我國志願服務時期的高峰期。. 二、 志願服務之定義與特質 志願服務是種自動自發、助人利他的志業。依《志願服務法》第三條規定, 志願服務乃「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 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 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陳金貴(2003)將志願服務定義為:在自由意志下,對個人或組織給予服 務的承諾,犧牲個人時間、體力或生活,不以財務報酬為考量,透過個人或組織 的利他行為,但其服務也帶給個人的學習經驗和心理成就。 林東泰(1997)認為志願服務乃基於民主、互惠的理念,為了自我成長及 改善社會的目的,由個人或組織依照其自由意志,不計報酬所從事的一種為人類 服務的活動。. 19.

(20)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4)將志願服務定義為:一群人本著服務的熱忱及 個人的志願,不取報酬地付出時間、財物、勞力和知能,協助別人解決困難(引 自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 社會工作辭典(1991)對志願服務的定義為:志願服務是個人本濟世的胸 懷,對社會提供精神物質的力量,致力於改造促成的服務,簡而言之,就是以自 己之所餘,去幫助別人之不足。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志願服務的定義為:志願服務活動為個人有意願且有 餘時餘力時參與的活動,活動內容對他人有益。志願服務活動並非義務,且不以 獲得財務報酬為主要目的之活動。. 對於志願服務的特質,不同學者對於志願服務的看法不同,其用詞也有歧 異,簡述如下。 Beigbeder(1991)提出志願工作的原則為:志願工作不是強制性的;志願 工作是與社會息息相關的;志願工作是不支薪的;志願工作不與人競爭,但可補 充傳統就業結構;建立一個清晰且最小量規則的長久整體系統,使志工實行他們 的活動。 Ellis, Weisbord & Noyes 將志願服務有四個重要特質(引自張英陣,2006): (一) 選擇:強調志願服務的自由意志。 (二) 社會責任:志願服務是有利於他人的。 (三) 不計較金錢報酬:不是為了經濟上的報酬而從事利他的活動。 (四) 不是義務:志願服務不是依法必然要做的事。 陳武雄(2004)提出志願服務的基本理念應包含下列幾項:非勉強拉伕的 參與,而是自由意志的抉擇;非要「薪」的工作,而是「心」的服務;非虛晃一 招的「作秀」,而是實事求是的「作事」;非全副精神的投入,而是餘時餘知的 奉獻;非全恃人力、致力的提供,仍需財力、物力的配合;非要求絕對「專業」, 惟仍期望致力「鑽業」;非僅憑意念的轉化,更需行動的表現。 20.

(21) 曾華源、曾騰光(2003)提出志願服務的特質如下:志願服務是非謀求個 人經濟利益為主的行為;志願服務是非外力強迫性的利他行為;志願服務含有濃 厚的社會公益色彩;志願服務不是個人義務性行為;志願服務可以滿足個人心理 需求;志願服務是以組織型態提供服務;志願服務是貢獻餘時餘力的活動過程。 宋世雯(2000)提出志願工作的特質包含三項: (一) 無酬性 基本上志願工作是無酬的,志願工作者也許會得到組織給予的一些金錢,但 其性質是作為補貼而非薪資,如交通費、誤餐費等。 (二) 社會福利之增進 志願工作組織之成立也是存有其既定目標的,此一目標可能包含許多層面, 如環保工作之推廣、菸害防治、獨居老人之探訪等。也許有些團體從事之志願工 作也許與社會福利無關(如太極拳運動之推廣),不過大部分的志願工作組織都 是以增進社會福利為主要目的。 (三) 個人自我價值之增進 參與志願工作團體之成員也許對該組織的目的沒有深入的認識,不過經由參 與組織工作也導致其個人遵循之價值的實現,如自我能力的證明。故志願工作另 一特色就是個人自我價值之增進。 綜上所述,歸納出志願服務的特質為:個人自願參與而非義務行為;並非以 獲得利益為主要目的;餘時餘力的行為;需有一定的知識技能,這些知識技能也 許是參與之後才會習得;是無法與社會環境分割的;個人從參與中得以增加自我 價值,並能從活動中得到滿足。. 三、 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 所有行為都潛藏著動機,根據張春興(1989),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 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動機的形成相當. 21.

(22) 複雜,即使相同的行為,不同的人就可能有不同的動機。湖中鴨(1989)則將動 機的特徵歸納為以下四點:第一,動機為目標取向;第二,動機源於複雜來源; 第三,動機是一連串事件的回饋過程;第四,動機是無法觀察的純然內在的。吳 坤良(2006)認為探討動機的目的,在於了解行為的成因,進而解釋個人行為的 方向和目的。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就如上所述,並沒有單一的理論可完全解釋志 願服務之現象。影響志工參與服務動機之因素,不少專家學者及研究者提出不同 的理論,歸納如下(蕭秀玲,1984;林美珠,1994;周佑民,1997;簡秀昭、孫 本初,1998;吳淑鈺,2000;林招蓉,2004;許良后,2006): (一)需求滿足理論 Maslow 主張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分成基本需求及成長需求,基本 需求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成長需求則包含被尊重的需 求及自我實現之需求。成長需求之產生乃基於基本需求之滿足。志願工作者若基 本需求已達滿足,便會期望由參與社會服務中滿足其成長需求(蕭秀玲,1984)。 由於志願服務之定義,並非以獲得財務報酬為主,其參與動機大都是追求成長需 求之滿足,尤其是愛與隸屬、自尊、自我實現的需求(吳坤良,2006)。 (二)利他主義 指的是毫無期望回收報酬的助人行為,一種無私的奉獻。Smith(1981)認 為並沒有完全的利他主義,當人們說自己基於利他的理由而參與志願服務時,只 是不承認屬於利己部分的理由。某一行為是否具利他性,端視幫助者的動機而 定,此觀點可由利社會行為得知。而利社會行為包括兩種形式,一為利他主義行 為,助人乃行為的目的,為完全的利他;另一則為償還行為,即回報過去曾經得 自於他人好處,或補償自己曾經使他人受損的行為等為有條件的利他(葉良琪, 2000)。就利他的觀點,志工多半在協助他人滿足需求時,自己也從中得到滿足, 包含內心的滿足感、歸屬感等。. 22.

(23) (三)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為 Vroom 所提出。一個人的行為是基於對將來可能的一種期望而 出現的產物。期望理論主要建立在三個概念上(吳淑鈺,2000): 1. 期待:期待努力越大,績效越高;以及努力越大,報酬越大。 2. 價值:採取某種行為,若完成該行為可獲得之價值。 3. 激勵效果:達成任務之機率與可獲得價值相乘,即為最終之結果。 對志工而言,若對志願服務抱正向的期待,認為參與志願服務對個人有益, 則會選擇投入。 (四)人力資本理論 Becker 指出人力資本的投資是藉著增進資源以影響人們未來金錢或物質收 入的活動(引自許良后,2006),就志願服務人員而言,付出服務的同時,也可 經由招募志願服務人員的機構所提供的訓練機會,而獲得專業、半專業的知識與 技巧,因而提高其人力資本的投入(陳泰元,2005)。例如某些志工的訓練可獲 得工作技巧、知識、健康,都可能增加人們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 (五)交換理論 個人想要採取某種行動時,會先考慮所付出的代價以及所獲得的利益。當利 益大於代價時,人們便會採取行動,選擇對自己最有吸引力的事物(林招蓉, 2004)。交換理論是由成本效益的觀點,就個人行為的付出與獲得之間的比率, 作為衡量其是否參與志願服務的標準(簡秀昭、孫本初,1998)。 (六)社會化理論 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個人的社會化主要是受家庭及同儕團體的影響,在家 庭及同儕團體的價值觀灌輸與影響下,個人的行為模式漸漸被塑造。社會化主要 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不過,成人在工作、求學或參加團體活動時亦會產生 社會化。當人們認為參與志願服務的行為是他們扮演角色的一部份時,即是受社 會化的影響(彭敏松,2006)。 除上述六種理論外,許多關於志願服務參與動機之研究亦提出許多不同的說 23.

(24) 法。Francies(1983)綜合志工所提出的意見,配合各種心理需要與動機學說, 提出志願服務人員有七種需求:求取經驗、表達社會責任感、社會接觸、反應他 人期望、社會認可、求取未來報酬、成就感。 Fischer 與 Schaffer(1993)將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分為八種,分別是利他行 為(altruistic)、意識型態方面(ideological) 、利己方面(egoistic) 、酬賞方面 (material/reward)、階級方面(status/reward) 、社會關係方面(social relationship) 、休閒時間(leisure time)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等。Fischer 與 Schaffer 也提出了「多重動機」(package of motivation)的觀念,認為志工不 僅可能擁有多重動機,其動機也可能隨時間改變,例如當初加入成為志工的動機 已不同於繼續留下服務的動機,志工部門主管需有此體認,才能有效留住志工。 Dunlap(2005)於美國賓州印地安郡進行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以 32 個文 化與健康機構的志工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中將參與動機分為組織認同、社 會價值觀、增進生涯能力、增加社交機會、自我成長及對社群多一分了解等六個 選項。研究結果呈現不同個人背景的參與動機有顯著不同,女性志工以有組織認 同及社會價值觀為主要動機,老人以增加社交機會為主要動機,年輕人以增進生 涯能力為主要動機,仍在工作者以增進生涯能力為主要動機,退休的人則以歸屬 感為主。六項動機中,自我成長為所有參與者的共同選項(引自吳坤良,2006)。 陳金貴(1994)亦指出志工懷抱著最初的動機加入了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 與組織成員一起訓練和討論,這些經驗和觀察,使志工更加社會化,他們學得組 織中的價值、限制、規範和特色,因此他們的期待被調整,他們的動機也會隨之 而改變。 黃志弘(2004)將志願服務的動機類型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自我利己型,強 調個人內在導向,重視自我實現。第二類為利他回饋型,認為參與志願服務是傳 達對別人的關懷、社會回饋的具體表現。第三類則是社會接觸型,藉由服務他人 的機會,達到社會接觸的目的。 賴玫凰(2003)的研究將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分為自我導向、他人 24.

(25) 導向、情境導向三類。研究發現,家庭主婦參與志工動機以「自我導向」最強, 參與志願服務的動力來自於回報、積德之心理。 林美珠(1994)對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探討發現,家庭主婦最初參 與的動機依序為:回饋社會、幫助他人、空閒時間、獲得成長。而隨著參與志願 服務時間的增加,家庭主婦參與服務的動機,越可能偏重於內在自我的意願,而 外在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漸漸減弱。 由上述研究,可得知志願服務的參與動機有許多原因,且會因個人的差異 而有不同的參與動機。配合上述理論、研究,本研究由三方面探討志願服務的參 與動機,分為個人部分、對他人部分、社會部分及多重部分,簡述如下: 個人部分:考量自身可從志願服務中獲得哪些部分,如得到滿足感、歸屬 感、成就感;能分配自己的休閒時間,獲得成長,有助於個人生涯發展等。 對他人部分:能夠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增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等。 社會部分:能從志願服務中社會化,承擔社會責任、獲得社會認可等。 多重部分:認為參與志願服務源於許多不同原因,且最初參與的動機可能 與之後持續參與服務的動機不同。. 四、 我國大專青年志願服務簡述 大專青年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不僅能協助被服務對象適應社會環境、預防社會 問題之發生、並促進社會進步發展;亦能使個人的知識與經驗相結合,促進個人 的成長(何福田、簡春安、葉重新、張慶勳、林建隆,1991;李增祿、呂民璿、 王美珍,1993)。 隨著時代演進、法令規定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青年朋友開始參與志願服務。 故青年進行志願服務也引起不少的研究興趣。李增祿(1992)由歷史的觀點將我 國志願服務的發展分為五個時期:鄉村建設時期、沒落時期、社會服務運動時期、 志願服務時期、兩岸交流時期。陳金英、余宣憓、陳慧真、林怡臻(2001)將台. 25.

(26) 灣青年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發展分為三時期:沒落時期、社會服務運動時期、志 願服務時期。本研究歸納上述階段,並彙整新近發展,將我國青年志願服務歷程 簡述如下。 中國為以農立國的國家,民初時期有將近八成的人民居住於農村。當時內有 軍閥混戰、外有帝國主義的壓榨,叢生了許多農村問題。故許多學者及社會團體 當時已投入了鄉村工作,如燕京大學社會系有清河鎮實驗區計畫,齊魯大學有農 村服務社,中央大學有溫泉鄉建設工作等,在當時各項專門人才缺乏的背景下, 各大學的投入,對鄉村建設有相當的貢獻,也是我國學校青年服務的開端。 歷經大陸淪陷、國民政府遷台,部分大學在台復校,此時期政治氣氛嚴肅, 加以各校經費拮据,學校方面傾向保守、封閉。此時民間與政府投入社會服務的 程度均減少。唯一例外的是宗教團體,其中天主教、基督教為代表。教徒中的大 專青年因宗教情操而參與社會服務,為此階段的主要特色。 1971 年為重要的時間點。我國退出聯合國以及釣魚台事件的發生對我國青 年產生相當大的刺激。這些事件讓國內大專青年體認到,知識份子不能躲在象牙 塔裡高談闊論,不能僅是坐而言,也要能夠起而行,應該對國家社會有所關切與 貢獻,因而激發了大專青年為社會服務的熱潮。1970 年代服務性社團如雨後春 筍般普遍成立,學生紛紛利用寒暑假組隊從事餘各種不同性質的服務工作,而服 務層面均偏向於社會中的弱勢團體,於此奠下了日後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發展的 基礎。 由於社會服務的觀念已深入人心,1970 年代後社會服務持續穩定進展。同 時隨著經濟的繁榮、社會結構的改變、中產階級勢力的抬頭、社會福利需求的升 高、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及民間私人福利事業興起,均促使政府對福利工作的日漸 重視,同時學生的社會服務也經歷變化,逐漸重視義工的訓練過程,服務領域也 逐漸擴大,不只是以往偏重慈善救濟式的社會服務,此時期的社會服務對象已擴 展至工廠青年、社區兒童、青少年的休閒服務、育樂服務及專業服務等。 配合 2001 年的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 ,我國於同年頒佈「志願服務法」。 26.

(27) 於有法可據的狀況下,促使志願服務活動更為蓬勃發展。截至 2006 年 12 月底止, 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含文化、教育、環保、醫療、衛生、財政、經濟、農 業、體育、科學、國防、消防、警政、社會福利等各領域登記有案之志願服務團 隊數已達 9,314 隊,95 年總服務人次達 8971 萬 131 人次,服務時數達 2913 萬 594 小時;社會福利領域的志願服務隊至 2006 年 12 月底止,亦有 1564 隊,志 工人數達 10 萬 1605 人,服務總時數達 864 萬 8920 小時(內政部全球志願服務 網,2008) 。相關政府機構也開始訂定志願服務相關規定,如行政院青輔會於 2001 年訂立「中等學校服務學習補助辦法」,全面推動青少年服務學習工作。在升學 方面,也開始認可志願服務經驗,在在提升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 青年為國家的棟梁,青年時期是最有活力的時期,不少青年朋友總是在嘻笑 玩樂中度過他們的青年時期,不過仍有許多青年,不把時間花在玩樂上,而是將 自己獻身於服務,不只幫助了他人,自己也從中受惠,甚至能為自己發現更寬廣 的生涯。. 五、 志願服務相關之研究 吳淑鈺(2000)曾整理國內 1984 至 1998 年對於志願相關之研究共四十七篇, 並分為醫院、文化、公部門中行政單位、學校、非營利組織、社區服務與國家公 園七類,其中將救國團相關單位置於公部門行政單位。配合吳淑鈺所整理的部 分,並加入 1998 至 2008 與救國團及志願服務相關之研究,研究者將相關之研究 列為表 2-3:. 27.

(28) 表 2-3 國內志願服務及救國團相關之碩博士論文研究 作者. 內容. 施孋娟(1984) 以救國團義務張老師為對象,探討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關 係。 胡愈寧(1984) 了解「張老師」運用志願人員,從事服務的狀況外,進一步 明瞭這些志願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的工作投入程度,進而探討 其影響因素及訓練的需求。 黃明慧(1987) 探討志願服務人員對組織環境的看法與其工作滿足之關連 性;探究影響志願服務人員工作滿足的重要因素。 鐘任琴(1989) 以救國團各鄉、鎮、市、區團務委員會的義務工作同志為對 象,探討志願服務組織氣氛與志願服務人員工作滿足的相關 性。 趙珍妮(1989) 探討「張老師」中心對義務張老師所實施的在職訓練,其成 效為何,並藉著義務張老師們對訓練課程的評估,嘗試擬定 一套適於志願服務人員的訓練方案。 何振宇(1996) 以台北市「幼獅育樂營」義務張老師為研究參與者,探討其 於處理個案時所產生的狀況及專業倫理的問題。 鄧欣怡(2000) 以全國各縣市義務張老師為研究對象,探討義工在組織中的 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的關係。 馮懷德(2002) 以救國團張老師為對象,探討志願工作者離職的相關因素。 張春居(2003) 探討救國團志工的休閒活動與工作投入之關係,並分析個人 特質對志工的休閒活動與工作投入之影響程度。 程紹平(2003) 以縣市救國團所屬的社會義工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出 可能影響社團凝聚力的因素。 吳建明(2008) 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研究母群,探 討救國團志工對參與動機、組織承諾之認知評價程度及參與 動機與組織承諾之關係. 由表 2-3 可歸納出下列部分: 以往與救國團以及志願服務相關的研究其對象多以張老師、社會義工為主; 就研究主題而言,包含了工作及參與動機(施孋娟,1984;吳建明,2008)、工 作滿足(施孋娟,1984;黃明慧,1987;鐘任琴,1989)、工作投入(胡愈寧, 1984;鄧欣怡,2000;張春居,2003)、離職因素(馮懷德,2002)等。以往與 救國團及志願服務相關的研究未有以救國團假期活動服務員為主題之研究。 28.

(29) 自救國團開始舉辦寒暑期假期活動以來,假期活動活動服務員一直默默的為 青年朋友獻出自身時間與精力,只為了讓參與活動的朋友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以 往有不少的研究以救國團假期活動為主題,不過對於投身於假期活動服務的假期 活動服務員對自身服務經驗之反思的研究較為稀少,故本研究以此為深入探討之 方向。. 29.

(30) 第三節 生涯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生涯發展之解釋。第二部分為生涯發展相關之 理論。第三部分為生涯轉換之相關概念與理論;最後一部分為國內與生涯發展相 關之研究。. 一、 生涯發展之解釋 生涯的英文 career,根據牛津字典的解釋原為「道路」之意,可以引伸為個 人一生的進展,包含工作、家庭、愛情、休閒和健康等層面,可視為個人整體謀 生活動和生活形態的綜合體,亦即人生發展的整個歷程(羅文基、朱湘吉、陳如 山,1991)。 目前較常用的生涯定義是 Super(1976)提出的論點(引自金樹人,1987): 它是生活裡各種事態的連續演進方向;它統合了一生中依序發展的 各種職業和生活的角色,由個人對工作的獻身而流露出獨特的自我 發展形式;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 職位之綜合;除了職業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關的角色,如學 生、受雇者、及領退休金者,甚至也包含了副業、家庭、公民的角 色。生涯是以人為中心的,只有在個人尋求它的時候,它才存在。. Herr, Cramer 和 Niles(2004)主張生涯發展是個體在其心理、社會、教育、 生理、經濟、機會等因素的組合下,所形塑成終生的生涯歷程。是個體在追尋教 育、職業、非職業面向的過程中,與抉擇、投入、成長有關的相關經驗。是個體 對自我認定、生涯認定、生涯成熟等特質加以發展及重新定義的過程。 Super(1986)認為生涯是個人終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個過程,其由三個 層面所構成(引自張添洲,1993): (一) 時間:個人的年齡或生命的時程。 (二) 廣度或範圍:每個人一生所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 (三) 深度:為個人投入的程度。 30.

(31) 金樹人(1987)指出生涯發展必須包含下列三個重點: (一) 生涯的發展是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歷程; (二) 生涯包括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與工作有關活動的經驗; (三) 這種經驗塑造了獨特的生活方式。 林幸台(1989)認為,生涯發展是一種終身連續不斷的過程,個人經此歷程 塑造出獨特的生活形態與人生目標,它涉及個人各方面生活目標的選擇與行為方 式的安排、職業偏好、職業選擇、就業和職業適應,其內容涵蓋態度及認知層面, 其歷程可歸納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等階段,每一階段各有其不同的 發展任務。 張添洲(1993)主張生涯發展是一個人終其一生所扮演各種角色的過程,含 有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以促成自我實現目標的達成。並提出生涯發展 的目標為:自我認知能力的養成;工作世界的了解;生涯試探、規劃和準備的完 成;生涯能力的增進;完善人際關係;自我實現動機的確立。 黃惠惠(1998)認為生涯發展的內涵為:生涯是有方向性的;生涯發展是連 續不斷的過程;生涯以職業生活為主軸;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是獨特的;生涯是 個人主動開展的。.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生涯發展定義歸納為四個特性: 方向性:生涯是有方向的,會往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及自我實現 的方向前進。 連續性:生涯基本上是個連續的過程,也許從中個人角色不斷轉換,經歷許 多事件,但基本上它是不間斷的,涵蓋了個人終生發展的歷程。 獨特性:生涯是個體依個人理想為基礎,受所屬環境影響,為自我實現而展 開的獨特生命歷程。也許有些部分相似,但個人所經歷的事件以及環境的差別, 就會形成差異。. 31.

(32) 綜合性:生涯不僅僅只包含個人的職業部分,也包含家庭、愛情、休閒和健 康等其他層面所扮演的角色。易言之,生涯綜合了個人整體謀生活動和生活形態 兩部分。. 二、 生涯發展之相關理論 生涯發展的理論基礎淵源於差異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職業社會學及人格理 論(Super,1990) ,其學術基礎大致可分為心理學與社會學兩部分,也發展出許 多不同的理論。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嚕啦啦服務員服務經驗與往後生涯發展的關 聯,其服務經驗大多出現於大專時代,此時正好為職業探索期,所修的課程、參 與的活動都有機會成為認識職業的媒介。本研究以 Super 的生涯發展理論、 Krumboltz 的生涯決定社會學習論以及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為生涯發展方 面的理論基礎,分述如下。. (一)生涯發展理論(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Super 強調生涯選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歷程,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個人有 不同的自我定位、生活角色和發展任務,個人的職業偏好、能力、生活、工作環 境、以及自我觀念均隨著時間及經驗而改變。 Super 以差異心理學與現象學的觀點來解釋職業選擇的過程,並將發展心理 學與自我概念連結,於 1953 年提出十個基本主張,1957 年增加兩項,1990 年再 彙整為十四項基本主張(Super,1990;黃天中,1995;徐曼瑩,1997): 1.. 人們在能力、個性、需求、價值觀、興趣、特質與自我概念上皆有差異。. 2.. 人們憑藉他們的特質各有適合的職業,每個人都有許多種適合的職業。. 3.. 每種職業雖要求符合其條件的能力與人格特質形態,不過它有足夠的容 量接納各人的職業差異或在各職業中的個人差異。. 4.. 個人的職業喜好與能力、生活與工作的情境及自我概念,會隨著時間與 經驗而改變。然而個人的自我概念是社會學習的產物,會在逐漸穩定的 32.

(33) 過程中不斷的選擇與調適。 5.. 變遷的過程可以歸納為一連串的生活階段,可區分為成長、探索、建立、 維持與衰退等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發展任務與特徵。這一連串的生 活階段構成「大週期」(maxicycle),每個大週期在轉移間又構成一個 「小週期」(minicycle),即再成長、再探索、再建立(循環的過程)。. 6.. 生涯組型的本質,即獲得的職業層級及改變工作的取向、頻率與工作維 持的時間受到父母社經地位、個人心智能力、教育、技能、人格特質、 生涯成熟度與個人際遇所決定。. 7.. 個體要能成功的因應環境與任何生活階段的機能需求,有賴於個體因應 需求的準備程度,即生涯成熟度。生涯成熟是指個體對其所面臨的問題 與挑戰,所具備之綜合身心與社會特徵的應對能力。. 8.. 生涯成熟是一種假設性的構念,其操作性定義隨著不同的理論觀點而有 不同。. 9.. 生涯階段的發展可以藉由個人能力與興趣成熟度之促進,及實際嘗試與 自我概念的增加所指引。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個體選擇到滿意的職業, 一是協助他們發展能力與興趣;二是幫助他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10. 生涯發展的過程基本上是職業自我概念的發展與實踐,它是遺傳、心 理、生理、環境與角色扮演交互作用的產物。在一生中個人的各種角色 扮演著重要影響。 11. 個體的角色扮演從回饋中學習,即在個體與社會因素之間、自我概念與 現實之間取得協調或妥協的過程。 12. 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有賴於個體可以充分發揮其能力、需要、價值觀、 興趣、人格特質與自我概念,並且個體可以架構其工作形態、工作情境 與扮演角色的生活方式,其成長與探索的經驗使他感到合適且滿意。 13. 人們對其工作滿意的程度與自我概念實現的程度成正比。 14. 對多數人而言,工作與職業是人格結構的核心,但對少數人而言,工作 33.

(34) 是其人格結構的邊緣,甚至不存在,他們有其他的核心,如休閒活動、 家事等。 Super 依據發展心理學和社會學對各種職業行為的分析,以年齡及生涯重點 將人的生涯分為五個階段,並提出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張添洲,1993): 成長期:出生至十四歲左右。此階段的孩童經由對父母以及周圍家人、玩伴 等的觀察和認同作用,開始發展自我觀念,孩童開始了解在團體社會中,個人所 應扮的角色和任務。需要、幻想與喜好為此階段最重要之特質,隨年齡的增長, 經由各種事務的參與,現實經驗隨之增加,發展能力與經驗亦不斷累積。本階段 又可再細分為幻想期、興趣期、能力期。 探索期:十五至廿四歲左右。本階段涵蓋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為在學校、休 閒活動及各種工作試驗中,經由自我檢討,進行自我觀念、角色試探、職業試探 的修正,而具有關鍵性的教育訓練或職業抉擇也將陸續到來。本階段尚可再分為 試探期、轉變期、嘗試並初步承諾期。 建立期:廿五至四十四歲左右。經由早期的試探與嘗試錯誤後,本階段會逐 漸顯現出一種安定於某種職業的趨向,並開始認同所選定的職業,逐漸建立起穩 固、專精的地位,以提高升遷和進級的能力。工作職位或工作項目可能有所變動、 但職業不會輕易改變。本階段又可分為試驗—承諾穩定期與建立期。 維持期: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左右。此階段保持並繼續建立階段性工作效果, 邁入中老年階段,心態漸趨保守,重點在於維持家庭及工作間的和諧關係。 衰退期:六十五歲之後。此時身心狀況逐漸衰退弱化,準備退休,原本的工 作停止,開始發展新的角色,尋求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滿足身心的需要,並適應退 休生活。 茲將此發展階段與任務以表 2-4 說明:. 34.

(35) 表 2-4. 生涯發展階段與發展任務. 生涯發展階段. 特徵. 階段內之分期. 成長期. 經與重要他人的認同 (1) 幻想期(4-10 歲):需 發展自我 結果發展自我概念;需 要為主;幻想中的角色概念、發展 要與幻想為此一階段 扮演甚為重要 對工作世 最主要的特質;隨年齡 (2) 興趣期(11-12 歲) :喜界的正確 增長,社會參與及現實 好為其抱負與活動的 態度、並了 考慮逐漸增加。 主要決定因素 解工作的 (3) 能力期(13-14 歲) :能意義 力逐漸具有重要性,並 能考慮工作條件(包括 訓練). 探索期. 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 (1) 試探期(15-17 歲) :考職業偏好逐 種工作經驗中,進行自 慮需要、興趣、能力及漸具體化。 我探討、職業探索。 機會,做暫時的決定, 並在幻想、討論、課業 及工作中加以嘗試。 (2) 轉變期(18-21 歲) :進職業偏好特 入就業市場或專業訓 殊化。 練,更重視現實的考 慮,並企圖實現自我觀 念;一般性的選擇轉為 特定的選擇 (3) 試驗並稍做承諾期 實現職業偏 (22-24 歲) :職業初定好。 並考驗其成長期職業 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適 切則可能再經歷上述 各時期以確定方向。. 建立期. 尋獲適當的職業領 (1) 域,逐步建立穩固的地 位;職位、工作可能變 遷,但職業不會改變。 (2). 35. 發展任務. 試驗—承諾穩定期 統整、穩固 (25-30 歲):尋求安 並求上進。 定,可能因生活或工作 上尚未感滿意。 建立期(31-44 歲) :致 力於工作上的穩定;大 部分人處於最具創意 時期,資深、表現優 良。.

(36) 表 2-4. 生涯發展階段與發展任務(續). 生涯發展階段. 特徵. 階段內之分期. 發展任務. 維持期. 逐漸取得相當的地 位,重點至於如何維持 地位,甚少新意;面對 新進人員挑戰。. 維持既有成 就與地位. 衰退期. (65-歲)身心狀況衰 退,原工作停止,發展 新的角色,尋求不同方 式以滿足需要。. 減速、解 脫、退休。. 資料來源:出自黃惠惠(1998)。 Super 於 1980 年又提出角色理論,並以生涯彩虹圖(圖 2-1)表示此理論。 Super 認為個人一生要扮演九種角色,包含兒女、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 配偶、家管人員(homemaker)、父母及退休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所扮 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且在每一生活階段同時扮演許多不同角色,這些角色主要在 家庭、社區、學校及工作場所四個人生舞台上演出。. 圖 2-1 生涯彩虹圖 資料來源:出自黃天中(1996:31)。. 36.

(37) (二)Krumboltz 的生涯決定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原由 Bandura 所提出,其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個人學習經驗對人格 與行為發展之影響。Krumboltz 擷取理論中的部分用以解釋生涯決定。Krumboltz 試圖解釋個人的教育與職業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這些喜好和技能如何 影響個人對各種課程、職業和工作領域的選擇。社會學習論主要觀點是認為個人 的生涯抉擇是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結果。 Krumboltz(1994)認為生涯發展過程所涉及的四個因素包括: 1. 天賦與特殊能力 天賦與特殊能力包括了可能限制個人生涯機會的遺傳特質。本理論並不試圖 解釋天賦特性及特殊能力間的互動關係,但是強調這些因素應被視作為在生涯決 定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2. 環境條件與特殊事件 環境條件與特殊事件被視為時常超出個人控制的影響因素。此處所強調的是 在個人的環境以及其中之特殊事件,將影響技能發展及生涯表現。 3. 學習經驗 學習經驗包含了工具性學習經驗及相關的學習經驗。工具性學習經驗是個人 經由對事物的反應,經由動作的直接觀察結果,以及經由他人反應所學習到的。 學習活動的結果,以及往後他們對於生涯規劃及發展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活動的 增強與負增強、個人的天賦、特殊能力與技術,以及工作本身。 4. 工作取向技能 工作取向技能包括了個人所發展出的一組技巧,諸如問題解決技巧、工作習 慣、心理狀況、情緒反應,以及認知反應。這組已反應成形的技巧,大幅的決定 了個人所面對之問題及任務的結果。工作取向技能經常會隨著期待的經驗結果而 作修正。. 37.

(38) (三)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Sharf(2002)認為 Erikson 主張的心理社會發展論雖是以人的心理發展為主, 與生涯發展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對生涯發展領域的仍有相當的貢獻。因此在了解 生涯發展相關理論時,也應認知 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論。 Erikson 所建立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在立論上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引 自張春興,1996:128) 。其心理社會發展論將人生全程發展過程分為八個階段, 每個階段分別有其主要的發展任務,其階段如下:1.信任與不信任:2.自主行動 對羞怯懷疑;3.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4.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5.自我統合對角 色混亂;6.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7.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8.完美無缺對統整絕 望。整理如表 2-5: 表 2-5: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歷程 期別. 年齡. 發展任務. 1. 0-1 歲. 信任與不信任. 2. 1-3 歲. 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 3. 3-6 歲. 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 4. 6 歲-青春期. 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5. 青年期. 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 6. 成年期. 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 7. 中年期. 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 8. 老年期. 完美無缺對統整絕望. 整理自張春興(1996) 心理社會發展論提出兩個重要概念:1.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順利與否,均和 前一時期有相當大的關係,若前一時期發展順利,將為下一時期奠定良好的發展 基礎,有利於後期的發展;2.每一時期都是關鍵,均應視為一次危機和轉機的關 鍵期,意即每一個發展時期都有需克服的發展危機,當問題解決時,危機化解, 轉機出現,個人便得以順利發展(張春興,1995)。 大專時期是嚕啦啦服務生涯的黃金時代,這時期也正面臨個人發展統合的時 期以及職業的探索期,重點任務在於依個人能力、興趣去參與、了解有興趣的職 38.

(39) 業活動。嚕啦啦的服務經驗正好提供了個人發展統合的歷練,也提供另一條認識 職業的途徑,讓這些服務員除了平日在學校所主修的部分外,還能看到不同的選 項。在服務中,一些人可能因為得不到想要的而離開,也有人從中得到信心、歸 屬感、滿足感等正增強,而使其不斷獻身於服務。而在服務中習得的態度、精神, 也將成為嚕啦啦服務員的在未來生涯發展上的引導方針。. 三、 生涯轉換相關概念與理論 (一) 生涯轉換的意義 生涯轉換有許多類似的名稱,如 Robbins(1978)將其稱為生涯改變(career change),也有學者將其稱為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 (張德聰,1999;王培 瑾,1997;Schlossberg, 1984) 。儘管名稱或有差異,所指的意涵皆為個人生涯發 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改變。本研究使用「生涯轉換」一詞。以下將探討生涯轉換的 意涵。 Heppner(1998)主張生涯轉換即是與工作相關的任務、職業、職位三者任 一發生改變的過程。Levinson(1996)以年齡將個人生涯發展分為四個時期,生 涯轉換則為四個時期間的過渡期,銜接前一個時期及後一個時期。每段生涯轉換 期之目的乃為重新整理、以及做出重要的生涯決定。Schlossberg(1984)則主張 生涯轉換為由一個階段轉換至另一階段的連續過程,並認為生涯轉換是沒有終點 的。Robbins(1978)則認為生涯轉換為個人重新思考工作意義、生活形態、價 值觀以及其他相關議題。 張德聰(1999)則視生涯發展為整個人生的改變,不單只個人從事工作的改 變,還包括個人生活形態,例如工作、家庭、自我、健康、婚姻、休閒等層面的 轉換與改變,皆可稱為生涯轉換。王培瑾(1997)則將生涯轉換視為個體擔任之 工作角色、社會地位有所改變,可分為離開原職場的水平生涯轉換,與在原職場 的垂直生涯轉變。 39.

(40) 由上可知,廣義的生涯轉換不僅僅指個人工作或職位的轉換,亦包含其他層 面如家庭、自我、人際等。然而,生涯轉換幾乎都關聯著工作層面的改變與調整, 也可說,生涯轉換為個人與工作相關的生活角色之轉變。. (二) 生涯轉換的類型 Schlossberg(1984)將生涯轉換類型分為預期型(anticipated)、非預期型 (unanticipated) 、非事件型(nonevent) 、長期困擾型(chronic hassle)四種,對 四種生涯轉換型態之說明如下: 預期型:指個人預測會發生的事,如升學、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結婚等。 非預期型:指事前毫無徵兆,突然間發生,個人無法預測的事件。包含突然 被解雇或調職、家庭成員離世等。 非事件型:係指個人希望發生,但卻不會發生的事。如個人在工作上無法晉 升,或是缺乏某種能力導致無法轉換至偏好的職業,故不會造成個人工作上的改 變。 長期困擾型:係指連續性、無所不在的壓力,例如冗長的通勤時間、個人與 家人的健康等問題,儘管不至於立即感受到重大壓力,但卻要長時間面對與承 受。這類的長期困擾會降低個人的自信,不利往後的生涯轉換。 Schlossberg 也指出不同人對同一事件在轉換類型上也有不同的分類。如升學 對學生而言為預期型事件,對在職人員則可能為非預期事件。 亦有學者提出個人對轉業的考量與動機,黃富順、陳如山、黃慈(2006)認 為中年轉業的理由包含厭倦單調的工作、發現不合志趣的工作浪費生命、對工作 現況不滿意、現有工作以致瓶頸、有人感嘆時間不多決定轉行,也有人因兒女成 年而開始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Lefrancois(1990)將中年轉業原因分為自願性與非自願性兩部分: 自願性轉業原因包含為了解決危機;重新評估狀況,發現違反初衷的工作無. 40.

(41) 法實現夢想;原本重視的目標隨時間更迭變的不重要;漸漸重視社會性與情感性 價值,重視家人、朋友,以及與他人建立關係;女性於中年時變的工作取向,更 有興趣於工作場合發揮長才;科技發達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吸引更多人從事具 挑戰性的工作:兒女離家面臨空巢期,使不少家庭主婦興起二度就業的念頭。非 自願性轉業則包含下列情形:被解雇、職場改變、職業生命期短暫、受傷或生病 以及強制性退休。Lefrancois 指出自願性轉業可能比非自願性轉業者獲得更好的 職位,並顯示出更為自我依賴、更願冒險、更有操控感與權力感。 Sharf(2002)綜合了 Schlossberg(1984)、Hopson 與 Adams(1977)提倡 的生涯轉換類型,Super(1990)的生涯發展論,將生涯轉換分為標準轉型 (normative role transition)、非標準轉型(nonnormative event)以及持續性的問 題(persistent occupational problem)三類。 標準轉型包括了預期型和自願型兩種形式,如個人第一份的全職工作即為標 準型的生涯轉換,此類型的事件皆可事先預知,藉由事先準備可有效降低生涯危 機的發生。非標準轉型的生涯轉換較有可能形成生涯危機,例如個人無預警的遭 到解雇,或突然的職位晉升、調職或降職。經歷過程中個人心理的變化會比標準 轉型及持續性的職業問題更為複雜,也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調適。持續性的職業 問題則指生涯問題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卻無法得到滿意的改進,漸漸的促成了往 後的生涯轉換。持續性的問題包含了不良的工作環境、工作的壓力以及人際關係 及同事間不融洽的相處經驗。. (三) 生涯轉換模式 許多學者對生涯轉換提出許多不同的生涯轉換模式,本研究以 Schlossberg 提出的生涯轉換模式以及 Levinson 的生涯四季週期論為主。兩者的理論要點簡 述如下:.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六:被訪旅客對住宿服務的評價 表十七: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牧業生產人員」25,250元最低;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就業服務台所服務 之求職者平均希望待遇以「4 事務支援人員」、「5 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8 機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

潮州就業中心、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就業服務台所服務之求職者平均希

三、 桃園縣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窗口購買服務計畫」 :以促進 就業為導向,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依身心障礙礙者屬性及提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