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衝突到合作: 東南亞國家雙邊互動關係的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衝突到合作: 東南亞國家雙邊互動關係的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4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Department of Diplomac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政 治 大. 立從衝突到合作:. ‧ 國. 學. 東南亞國家雙邊互動關係的實證研究. ‧. 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BILATER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鄧中堅教授 Advisor: Professor Teng, Chung-chian. 研究生:陳偉華 Graduate Student: CHEN, Wei-hua.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January 2016.

(2) 謹將此論文獻給我的父母與家人 和一直愛護我的長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論文摘要 本研究試圖將雙邊關係導入區域整合的解釋範疇,主要探討東南亞國家之間 雙邊互動關係的解釋因素,以及東協對應成員國間衝突本質的制度建構,從而推 進區域合作的進程。 從理論文獻與經驗事件,本研究運用「雙邊層次理論」 (dyadic level theories) 解釋東南亞國家間的互動現象,選擇「相對權力」 、 「軍事實力」 、 「政體類型」 、 「貿 易互賴」 、 「經濟發展」作為開發中國家雙邊關係的解釋變數,用以理解東協成員. 政 治 大. 國走向衝突與合作的選擇,並對「衝突-合作」的理論命題進行檢驗,據以提出. 立. 適用於東協國家雙邊互動變異的解釋模式。本研究主張,開發中區域內雙邊關係. ‧ 國. 學. 受到國家屬性與相對特質的影響,爰須從個別國家互動交往的變遷軌跡予以觀 察,其解釋變數將持續影響未來的整合道路。. ‧. 在理論檢證的操作上,本研究參照「事件資料分析」(event-data analysis). y. Nat. io. sit. 方法,設計「雙邊互動的衝突—整合量表」(the Conflict-Integration Continuum,. n. al. er. CIC),蒐集自 1990 年至 2012 年的「時間序列與橫斷面資料」(TSCS),並建置. Ch. i n U. v. 「東協成員國雙邊互動關係時間序列資料庫」(ASEAN-TSCS Data set)。透過資. engchi. 料庫分析和預測模型之建構,本研究釐清東協雙邊關係變異的解釋因素,並確認 對於開發中國家間互動關係的影響關係。 為周延地理解東南亞次區域體系中單元層次(國家間互動)與整體層次(東 協整合)的互動連結,本研究對東協歷年構建的安全制度與爭端解決機制進行文 本分析,擇取區域內各組雙邊關係進行案例研究。透過對東協國家相對特質與互 動事件的比較,進一步檢證次體系內國家間互動行為的關聯特徵,本研究期能為 東南亞的整合研究提供一種理論啟示。 關鍵詞:東協整合、東南亞國家、雙邊關係、雙邊衝突、政治發展、跨層次分析 i.

(6) 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BILATE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By CHEN, Wei-hua The Department of Diplomac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Chairman: Dr. Chien Chung.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This study aims to interpret region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t primarily addresses the factors in bilate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nd delves in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ASEAN put forth an. sit. y. Nat. architecture to resolve the inherent conflicts between its member states to further. io. n. al. er. promote regional cooperation.. i n U. v. Based on theoretical literatur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this study uses dyadic-level. Ch. engchi. theories to explain interactions among th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hooses “Relative Power,” “Military Capability,” “Regime Types,” “Trade Interdepend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for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region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choices made by the ASEAN member states towards either conflict or cooperation, and inspects th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of “conflict-cooperation” so as to put forth an explanatory model applicable for changes in the bilate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SEAN countri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in a developing region are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untry, but also the relative relation to other countries. Therefore,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ii.

(7) individual country to others is required. The independent valuables are also dynamically influencing the approach of integration in the future.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validation, a conflict-integration continuum (CIC) is designed for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event-data analysis approach, time-series cross-sectional (TSCS) data between 1990 and 2012 is collected, and an ASEAN-TSCS data set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databas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a prediction model, this research clarifies the explanatory factors for changes in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ASEAN countries and determines the effects that they have on interactions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政 治 大 For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interactive linkages between 立. the unit level (interactions amongst nations) and the overall level (ASEAN integration). ‧ 國. 學. in the Southeast Asia sub-regional system, this paper performs a text analysis on. ‧. security regimes an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constructed by the ASEAN over the years and selects bilateral relations of pairs in the region as case studies.. sit. y. Nat. io. er. In addition to the data-driven analysis abov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interactive linkages between individual country and the overall ASEAN are also. n. al. Ch. i n U. v. required. Therefore, a text analysis on security regimes and dispute settlement. engchi. mechanisms constructed by the ASEAN is also conducted in this thesis. Several pairs of countries are used as case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in this region. By comparing relative qualities and interactional events of ASEAN countries, correlative features of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ountries in the subsystem are further validated, as such,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vel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outheast Asia. Keywords: ASEAN integratio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bilateral relations, bilateral interactions, bilateral conflict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cross-level analysis. iii.

(8) 內容目錄 第一章 序. 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概念界定·····················21. 第三節. 研究方法、途徑與操作···················34. 第四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限制·····················47. 第五節. 東南亞研究文獻綜述·····················53. 第二章 理論基礎:衝突與合作的本質·····················71. 政 治 大 合作本質與和平構因·····················90 立. 第一節. 衝突本質與戰爭肇因·····················73. 第二節. 小結:推論的構建·······················120. ‧ 國. 學. 第三節. 第三章 雙邊關係的解釋與運用·························131 雙邊關係的研究途徑····················133. 第二節. 雙邊關係的測量概念····················143. ‧. 第一節. y. Nat. sit. 第三節 「南方共同市場」的經驗檢視··············159. 第五章. a. v l 事件資料庫的應用······················ 180 ni. n. 第一節. er. io.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資料庫建置·························179. Ch. U. 第二節. engchi 資料庫之建構·························· 197. 第三節. 變數界定與操作······················ 209. 雙邊互動變異的分析···························219 第一節. 研究假設·····························221. 第二節. 東南亞國家互動變異分析···············229. 第三節. 東南亞國家雙邊衝突分析···············236. 第六章. 東南亞安全制度分析·························· 243 第一節. 東南亞國家間互動關係的本質············246. 第二節 制度化的基礎: 「東協方式」···············257 iv.

(9) 第三節 民主與共同體:東協憲章·················273 第四節. 第一節. 東南亞雙邊研究概覽····················293. 第二節. 東南亞雙邊關係檢視····················298. 第三節. 泰柬邊境雙邊衝突······················ 313. 第四節. 案例分析與觀察························334. 第五節. 小結······················ ······· 346. 結. 論····································· 347. 第一節 第二節. 政 治 大 立研究貢獻與建議··················· 357 研究回顧與發現···················· 349. 學 ‧.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八章. 案例檢視····································· 291. ‧ 國. 第七章. 雙邊關係的爭端解決機制················277. Ch. engchi. v. i n U. v.

(10) 圖目錄 圖 1‒1. 東南亞地理位置圖………………………………………………….. 32. 圖 1‒2. 本研究架構圖……………………………………………………….. 46. 圖 2‒1. 民主發展的路徑…………………………………………………….. 112. 圖 3‒1. 跨層次分析的構思概念…………………………………………….. 138. 圖 3‒2. 事件與產出總效用之關聯圖……………………………………….. 146. 圖 3‒3. 歷年「政體治理指數」之全球趨勢………………………………….. 155. 圖 3‒4. 拉普拉塔河流域圖(the Rio de la Plata basin)……………………… 162. 圖 4‒1. 美國(USA) 、前蘇聯(USSR)雙邊關係走向(1948-1978)………… 187. 圖 4‒2. 「衝突—整合量表」 (CIC)之圖示…………………………………. 211. 圖 5‒1. 依變數之「衝突—整合量表」 (CIC)………………………………. 224. 圖 5‒2. 預測模型準確性指標流程圖……………………………………….. 228. 圖 7‒1. 泰國、柬埔寨兩國邊界雙邊衝突地點圖…………………………… 316. 圖 7‒2. 1907 年法國—暹羅劃界委員會繪製之 Dangrek 山脈分水線地圖 318. 圖 7‒3. 1959 年 泰、柬就 Dangrek 山脈分水線繪製邊界地圖…………….. 319. 圖 7‒4. 1962 年國際法院對「柏威夏寺」判決依據 Annex I 地圖………….. 320. 圖 7‒5. 泰、柬雙方就 1962 年判決繪製之「柏威夏寺」周邊地圖……….. 3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1) 表目錄 表 3‒1. 全球自由度趨勢(Global Trends in Freedom)……………………. 153. 表 4‒1. COPDAB 資料庫之衝突與和平層級表…………………………….. 188. 表 4‒2. 國家別編碼代碼…………………………………………………….. 197. 表 4‒3. COW 敵意程度與 Goldstein-WEIS 量表分數轉換表…………….. 202. 表 4‒4. 衝突強度編碼比較表與判準指標………………………………….. 206. 表 4‒5. 本研究資料庫之編碼表與量表數值……………………………….. 207. 表 4‒6. 全體變數彙整及操作定義………………………………………...... 216. 表 4‒7. 本研究資料庫國家配對代碼……………………….………………. 217. 表 5‒1. 本研究變數說明與預期關聯……………………….………………. 223. 表 5‒2. 三種資料組合產生的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表現………………….. 231. 表 5‒3. 自變量的重要性檢測……………………….………………………. 232. 表 5‒4. 東協成員國雙邊互動變異多元廻歸分析結果…………………….. 234. 表 5‒5. 東協成員國雙邊互動各變數分析結果…………………………….. 234. 表 5‒6. 模型配適統計值…………………………………………………….. 237. 表 5‒7. 檢定全域虛無假設………………………………………………….. 238. 表 5‒8. 衝突發生最大概度估計值分析…………………………………….. 240. 表 6‒1. 東協內部的領土主權(雙邊)爭議表…………………………….. 252. 表 7‒1. 泰、柬雙方貿易觀察(2007-2012)…………………………………… 345. 表 8‒1. 東協成員國雙邊互動的分析框架………………………………….. 35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2) 名詞對照表 LIST OF ABBREVIATIONS. ABACC. Argentine-Brazilian Agency for Accounting and Control of Nuclear Materials. ACC. ASEAN Coordinating Council. ACD. Armed Conflict Data. ACMB. ASEAN Compliance Monitoring Body. ACT. ASEAN Consultation to Solve 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ADB.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MM. ASEAN Defence Ministers’ Meeting. AEC.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FTA. ASEAN Free Trade Area. Annual Ministerial Meeting, ASEAN. n. al. y er. 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sit. ASEAN Members States. io. APSC. Associação Latino Americana de Livre Comércio. Nat. AMSs. ‧ 國. AMM. the Latin American Integration Association. ‧. ALALC. 學. ALADI. 立. 政 治 大. i n U. v. APSC. 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ARF. ASEAN Regional Forum. ARIC.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ADB. ASA.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PTA. ASEAN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 ASEAN-5. Indonesia, Malaysia, Philippines, Singapore and Thailand.. AUTOC. Institutionalized Autocracy, Polity IV. Bali Declaration.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II. CACM.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 CAPAS. Center for Asia-Pacific Area Studies, Taiwan. CARICOM. Carib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 Ch. engchi. viii.

(13) CEPT. Agreement on the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Scheme for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CEPT- AFTA. Agreement on the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Scheme for AFTA. Charter DSM Protocol. Protocol to the ASEAN Charter 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CIC. Conflict-Integration Continuum. CLC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CLMV. Cambodia, Laos, Myanmar, and Vietnam. CONIS. Conflict Information System. COPDAB. Conflict and Peace Data Bank. COW. Correlates of War. DCA. Defence Cooperation Agreement. DEMOC. Institutionalized Democracy, Polity IV. European Economic Area. y.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n. al. er. sit.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io. EEC.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Nat. EEC. ‧ 國. EEA. 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 ‧. ECSC. 學. EAEC. 立. 政 治 大. i n U. v. EEZ.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FTA. European Free Trade Area. EPG. Eminent Persons Group, EPG on the ASEAN Charter. EPG. Eminent Persons Group, ASEAN. EU. European Union.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EDS. Global Event Data System. HLEG. High Level Expert Groups. HLTF. High Level Task Force. IAS. Integration Achievement Score. ICB. 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 Ch. engchi. ix.

(14) ICJ.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FET. The International Force for East Timor. ISEA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JBC. Joint Boundary Committee. JBM. Joint Commission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 LAFTA. Latin Americ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LDC.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Manila Protocol. Manila Protocol 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1996). Maphilindo. The Greater Malayan Confederation. 政 治 大. Maphilindo (for Malaya,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立. MID Data. Militarized Interstate Disputes. y. National Material Capabilities National Material Capabilities. io. NMCs. Nat. NMCs.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sit. NATO.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 NAFTA. Most Similar Systems Design. n. al. er. MSSD. ‧ 國. Most Different Systems Design. 學. MDSD. i n U. v. NPT.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SAs. Non-state Actors. PAP. People's Action Party, Singapore. PDZ. Provisional Demilitarized Zone. PICAB. the Argentine–Brazilian Programme for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PMC. ASEAN Post-Ministerial Conference. PMC. ASEAN Post-Ministerial Conference. PRIO.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 PSC. Pluralistic Security Community. SADC.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TO. Sou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SCS. South China Sea. Ch. engchi. x.

(15) SCs. Security Community(s). SEATO.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TAC.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1976). Treaty of Tlatelolco. Treaty for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 Latin America. Troika. ASEAN Troika. TSCS.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al data. UCDP. Uppsala Conflict Data Program. UEMOA. West Afric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UMNO.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UNCLOS.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SC.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VAP. Vientiane Action Plan. Vientiane Protocol. ASEAN Protocol on Enhance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o. n. al. er. 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y. World Event/ Interaction Survey Project. sit. ‧ 國.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Nat. ZOPFAN. (2004). ‧. WEIS. 學. WDI. 立. 政 治 大. Ch. engchi. xi. i n U. v.

(16) 第一章. 緒 論 想像一個告別冷戰的世界, 那將是一個更為區域化的世界體系。 頁 | - 1 -Hedley Bull 1977, The Anarchical Society1. 本論文背景源於戰後 1950 年代,追溯分別在西方政治學界與東方(東南亞 地區)國際政治場域的兩條歷史發展軸線,繼以國際政治經濟學關注之區域合作 研究為主體,及比較政治學強調的跨國性差異比較(cross-national variation)為. 政 治 大. 方法立場,做為兩條歷史軸線交會的驅動力量。. 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分別經歷兩波區域整合之浪潮,深刻地影響. ‧ 國. 學. 區域主義與政治整合的理論研究走向。2回溯歷史,首波起始於 20 世紀 50 年代 冷戰初期的國際政治格局,歐陸國家在經歷 19 世紀以來民族主義所肇致的戰禍. ‧. 動盪,基於消彌國家之間重大衝突的原旨,學者從「避戰」思維,探尋建立聯盟. Nat. sit. y. 或區域安全體的可能路徑,國際政治學中區域主義研究蔚為風潮。350 年代末至. n. al. er. io. 60 年代初期,大量新興獨立國家湧現於國際關係場域,在經歷去殖民化的過程,. i n U. v. 各國內部存在政權穩定與國家整合的難題,比較政治學界遂興起「政治整合」4與. Ch. engchi. 「政治發展」5之研究。鑒於過往對非西方領域的視野狹隘,學界迎向一種邁往 1. 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261. 2 Mansfield 與 Milner(1999)將區域主義分為四次浪潮,分別為:(一)19 世紀後半葉,歐洲 國家的關稅同盟和雙邊協議;(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主權國家的雙邊協定;(三)1950 至 1970 年代興起的區域貿易趨勢;(四)1970 年代後,由各國相互依賴與多邊主義所形成的區域主義。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1999), pp. 589-627. 3 1950 年代 R. W. Van Wagenen 與 Karl Deutsch(1957)基於對於北大西洋兩岸的和平經驗, 開啟國際安全與和平研究,引領學界對於建構政治、安全共同體的研究風潮。 4 「政治整合」( Political Integration)係將不同政治單位,整併為一個共同中央權威的區域性 治理架構,包括「跨國家之間的整合」及「國內不同政治單位的整合」兩種形式。Myron Wein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358, (Mar., 1965) , pp.52- 64. 5 「政治發展」(political development)係政治學學門的重要研究主題,起源於戰後 1960 年 代,該研究領域建構出多元的理論模型與研究途徑,並已進一步發展出多項次研究領域與理 論。Lucian W. Pye(1971)將政治發展視為政治現代化之意(Political Development as Political.

(17) 非西方區域拓展的研究風潮,亦供應冷戰期間以美國為首西方陣營的政策需求。 儘管如此,當時區域合作概念仍根源於北大西洋地區的歷史經驗與演化軌跡,仍 以歐陸、美洲為案例研究及理論考證對象,整體上仍難以脫離西方威斯特伐利亞 體系(Westphalia System)的傳統束縛。 第二波區域主義浪潮肇生於 20 世紀 80 年代晚期。670 年代以來,美國相對 衰退、日本崛起及西歐經濟停滯,國際體系結構迭經重大變遷,區域主義亦有理 論停滯之現象。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對應於此,重拾區域整合的動能,1986 年 2 月各成員國簽署《單一歐洲法》(Single European Act)。7爾後,促使美國退守長. 政 治 大 定》 (North American Free立 Trade Agreement, NAFTA) ;次年,亞太地區亦創設「亞 期奉行的貿易保護政策,於 1988 年與加拿大簽署雙邊屬性的《北美自由貿易協. 學. 太經濟合作理事會」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至 80 年代末至. ‧ 國. 90 年代中期,國際經濟體系的區域化益趨成熟,8引領新一波區域主義的研究風. ‧. 潮,有別於傳統區域主義的冷戰思維架構,強調國家間的集體合作根源於外部經. sit. y. Nat. 濟衝擊,係國家抵抗外部競爭壓力的集體選擇,「新區域主義」採取全球視野的. al. n. 內的其他區域。9. io. 分析視角,不再侷限於歐陸區域合作的經驗探討,將研究範疇拓展至包括亞洲在. er. 頁 |-2-. Ch. engchi. i n U. v. Modernization),係觀察一國政治、經濟、社會各面向如何從傳統模式轉型過渡至現代途徑,分 析政治變遷的具體化現象。Lucian W. Pye,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aipei:RainbowBridge Book Co., 1971), pp. 62-66. 6 一般學界歸結,首次區域主義浪潮大致始於 1957 年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和 1960 年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成立期間;第二波 區域主義浪潮肇生於上世紀 80 年代晚期。 7. 1986 年歐洲議會通過《單一歐洲法》,隨即「歐洲共同體」(EC) 十二國外長簽署,並經各 會員國批准後,於 1987 年 7 月 1 日生效。法案內容涵蓋「歐洲共同市場」與「歐洲自由貿易區」 的合併協定,並規定於 1992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單一市場」。有關該項法案內容重點,參見: 張福昌,邁向「歐洲聯盟」之路(臺北:三民,2002),頁 25-26。 8 1990 年至 1994 年之間國際間計簽訂 33 個區域經貿協定,倘以「五年」為觀測期間,實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簽訂此協定最頻密的時間。Mansfield and Milner (1999) p.601。究 其因,此或由於冷戰兩極體系制約因素的消除,各國為強化自主性及提升各自在區域中之地位, 則競相投入區域化進程。Kenneth P. Thomas and Tétreault Mary Ann, Racing to Regionalize. Democracy, Capitalism, and Regional Political Economy (Boulder, London: Lynne, 1999). 9 「新區域主義」係指 20 世紀 80 年代所崛起的全球範疇的區域合作浪潮,有關其早期理論 內涵與根源,建議參見 Norman D. Palmer(1991)及 Peter J. Katzenstein(1997)對亞洲區域主義 的探討。Norman D. Palmer, 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 (Mass.: Lexington Books,.

(18) 1955 年歐洲以《羅馬條約》 (Treaty of Rome)揭開整合序幕迄今,世人見證 了「制度同質性」 (institutional homogeneity)與「價值認同」對構建共同體等同 重要。10在制度建構上,歐盟區域合作根值於 1958 年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 關稅同盟、單一市場、共同貨幣體系的制度基礎,以及各時期的條約文本,經歷 制度化的演變過程;11在價值認同上,歐洲境內公民意識與民主價值凝聚,未因 跨越國界而有所分歧,對於候選國家的政治制度與民主治理條件,設定高標準的 門檻限制,賦予歐盟對於成員國跨境支配的權力。 然則,在歐陸之外能否尋求另一區域整合的成功實踐?此係冷戰以來學界持. 政 治 大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立 ASEAN;以下簡稱「東協」)提供一個可實驗的場域。 續關注的課題。在東亞地區,於 1967 年成立的「東南亞國家協會」 (The Association. ‧ 國. 學. 歷經多年區域層次的合作實踐,東協成員國形塑出一種強調包容、共識、協商及 非干預的「東協模式」(ASEAN way),被視為東協在區域合作上的關鍵要素。. ‧. 1980 年代東協藉區域經貿聚合所引發的成長態勢,1987 年第三次東協高峰會議. sit. y. Nat. 通過「優先貿易協議」方案,會員國間同意「維持現狀與逐步回退」 (standstill and. al. er. io. rollback)非關稅壁壘,推升會員國之間經貿整合密度,在 1990 年代後倡議的「東. v. n. 協自由貿易區」(AFTA),亦挹注東南亞區域整合的燃煤,給予國際社會一種想. Ch. engchi. i n U. 像的期待。然則,東協在「國家間區域架構」的制度建構上,歷年行動宣言與合 作藍圖仍未臻具體,各國之間對特定議題的立場往往彼此扞格,共識匱乏、執行 延滯,甚或對外談判意見分歧之現象並不罕見。12. 1991);Peter J. Katzenstein,“Introduction: Asia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Peter J.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eds.,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 pp.1-44. 10 Gaspare M. Genna, “ Power Preponderance, Institutional Homogeneity, and the Likelihood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Jean Monnet/Robert Schuman Paper Series, Vol.7, No. 12 (July 2007), available at http://aei.pitt.edu/8180/1/GennaPowerRegIntegLong07_edi.pdf. Visited on 15 December, 2014. 11 有關從上世紀 50 年代《羅馬條約》至 90 年代《馬斯垂克條約》(亦稱之「歐洲聯盟條約」 (The Treaty of European Union)歐洲整合歷程之討論文獻甚繁,建議可參見「歐洲化」研究,Alec Stone Sweet and Wayne Sandholtz,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Supranational Governance,”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4 (1997), pp.297-317 12 如東協及其成員國對南海爭端的立場,海洋東南亞各國間海域劃界、聲索、島嶼歸屬等問. 頁 |-3-.

(19) 過往迄今,區域主義研究向以歐洲整合經驗為理論參照,惟歐洲案例經驗能 否給予其他地區整合的啟示?或逕予複刻;或路徑依賴,尚待釐清。相較於歐洲 區域整合的經驗,東南亞經歷戰後去殖民化、民族獨立、殖民遺緒衍生的疆域紛 爭,及 1960 年代以來隨著政治變遷、制度轉型所肇致的區域動盪,均造就區域 內國家的獨特性質。蓋東協多數成員從戰後獨立的「國家整合」到「國家建構」 階段仍未臻完備,以及地緣政治所肇致的外部勢力,使得該地區整合的政治動因 往往凌駕經濟考量,即使在 1979 年東協採取集體外交途徑,1994 年東協亦對外 宣示未來將以集體名義對外談判,而不以雙邊名義接受談判,仍還有程度不等的. 政 治 大 究者難以僅單從體系層次出發,探究該區域的衝突與合作選項,而其制度分歧亦 立. 雙邊問題存續。再則,帝國殖民時期遺留的領土劃界爭議和國族認同問題,讓研. 與西方視野下的研究命題有所扞格,著實令人困惑。. 學. ‧ 國. 儘管歐洲區域主義擴散效應,燃起東協擘劃區域共同體的構想藍圖,惟東南. ‧. 亞與歐洲地區畢竟相異之處甚多,歐洲統合經驗對「東協趨合」現象可驗證性的. sit. y. Nat. 啟發與參照仍屬有限。東南亞地區涵蓋數十個國家政體,多元族裔、語言、宗教. io. 等複雜傳統使然,導致研究者傾向以一種集體的想像路徑,看待東南亞區域合作. al. er. 頁 |-4-. v. n. 的變遷走向,對區域內隱晦難懂的殊異性逕予同質化看待,忽略區域內國家因政. Ch. engchi. i n U. 體形式、發展程度、外部力量等所肇致的影響作用,亦對各國雙邊關係所牽動的 互動效果,習而不察。推究而言,東協各國內部政治、社會體制、規範與價值, 及其等衍生之雙邊關係,對多邊合作乃至區域整合走向俱具影響關聯。整體而 言,探究東協整合有著兩種深遠的學理意涵︰非西方及非民主國家區域整合的制 度選擇,及東南亞國際關係與政經合作的模式建構。然則,當前東協研究之理論 構建似有滯延現象,對其整合發展的各項解釋途徑亦侷限於傳統功能主義,因而 消除政治學分支(subfields)中國際關係與比較政治在區域研究的長久隔閡,從 而建立一種得以理解、預測東南亞區域合作的分析框架則顯重要。 題,均使東協呈現難以有效運作之現象。有關東協各國南海立場分野,參見:孫國祥,「論東協 對南海爭端的共識與立場」,問題與研究,第 53 卷,第 2 期(民國 103 年 6 月),頁 31-57。.

(20)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東協需有新的凝聚重心, 否則區域合作與雙邊關係將遭受侵損的風險。 -黄根成(Wong Kan Seng), 198913. 戰後 1950 年代冷戰揭幕,美、蘇對峙局勢的二元國際體系結構竣成,形成 以「民主-共產」意識型態分居兩造的國家陣營,西方政治科學界承繼這樣的時 代需求,孕育出多元理論樣態。鑒於共產勢力在亞、歐洲地區拓境日廣,由美國. 政 治 大 應拉美、非洲及亞洲地區大量新興國家躍升至世界舞臺,及反省過往西方學界對 立. 主導的西方力量以民主輸出及安全結盟方式,圍堵共黨炙焰蔓延趨勢;同時,因. ‧ 國. 學. 非西方世界的研究視野過於狹隘,美國政府及民間企業、智庫、學界於 1950 年 代中期開始挹注資源,基於國家安全及戰略利益對非西方世界推展探索性研究,. ‧. 「區域研究」 (area studies)14一時蔚為政治學界的研究主流。去殖民化、東方主. sit. y. Nat. 義、區域化與跨國主義、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等研究領域,成為推升比較政治學. al. er. io. 與國際關係研究的主要動能。至 1960 年代,西方政治學的研究範疇已然不再侷. v i n Ch 異之觀點解釋政經變遷現象,理解體系結構背後所隱藏的深層文化因素, engchi U n. 限於歐美各國,而逐漸拓展視野至非西方世界的新興國家與地區,試圖從文化差 15. 東南. 亞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與政治變遷遂成為比較政治學主流分支—「發展主義」 (developmentalism)16的研究焦點。. 13. 1989 年,時任新加坡外長對應冷戰結束後,有關東協走向之談話,原文:”…ASEAN would need ‘new rallying points or risk drifting apart to the detri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Quoted from Amitav Acharya,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Security Community’ or ‘Defence Community’?”, Pacific Affairs, Vol. 64, No. 2 (Summer 1991), p. 176. 14 區域研究屬於社會科學的分支領域,惟尚難成為「分支學門」,因區域研究需要跨學科及 跨多元領域的研究方式,研究範疇亦超過政治學及國際關係學,需以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 為研究基礎。林碧炤,「區域研究與國際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 31 期(2011),頁 1 至 46。 15 陳鴻瑜,「後冷戰時期東亞權力關係之變化:對文化經濟論之評論」,東南亞季刊,第一 卷,第一期(1996)頁 1。 16 此一研究途徑亦稱為「政治發展」(political development),從 20 世紀 50 年代末到 60 年 代初期,大量新興獨立國家湧現於國際政治舞臺,如 50 年代初期印尼從荷蘭殖民統治獲得獨. 頁 |-5-.

(21) 壹、問題背景 二戰過後,昔日盤據中南半島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冀圖重返當地,接收 日本撤退後的東南亞國家,展現對該地區重拾殖民統治的意向。17然則,在面對 一波波民族獨立運動的湧現,西方各國逐漸難以阻擋而被迫撤離,終使東南亞國 家走向獨立自主的道路。受制於冷戰初期的國際結構,東南亞地區仍難擺脫外部 力量的強烈干預,西方強權在此區域的挫敗效應,肇致東南亞的政治態勢進入權 力真空時期,尤有甚者,1953 年 7 月《越南停戰協議》的簽署及法軍自中南半 島撤出,遂使共黨勢力迅速蔓延,肇致各國政權持續動盪。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區. 政 治 大. 域合作即在此歷史軸線下展開,被視為冷戰期間西方力量與亞洲各國阻擋共產勢. 立. 力對外延伸的產物。. 學. ‧ 國. 為遏阻共產勢力在亞洲地區的擴張,在美國主導下,西方國家於 1954 年 9. ‧. 月 8 日與東南亞地區部分國家(泰國、菲律賓)在馬尼拉正式簽署《東南集體防. y. Nat. 衛公約》 (Southeast Asia Collective Defense Treaty Manila Pact) ,旋即成立「東南. io. sit. 亞公約組織」(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EATO)。18雖然美國企圖將該. er. 頁 |-6-. 組織打造為亞洲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擬在東南亞地區構築一道集. al. n. v i n 體防衛的聯盟體系防線,以維繫該區域的和平穩定,惟嗣後由於締約各方對參與 Ch engchi U 越南戰線的立場分歧,最終導致該組織於 1977 年解散。. 鑒於「東南亞公約組織」仍由區域外勢力主導,成員並未涵及東南亞主要國 立,印度支那三國也脫離法國統治,新興國家的獨立拓展比較政治「發展主義」理論應用空間與 研究範。在亞洲地區又以「發展國家理論」(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State)為代表,係指由 國家主導經濟政策的強勢地位。Howard J. Wiarda,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es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000), pp. 42-43。 17 中南半島亦稱印度支那或中印半島,印度支那一詞是音譯自法文 Indochine,意指昔日法 國殖民地的「法屬印度支那」,西方學界迄今仍習於稱之「印度半島」,指亞洲東南部的半島, 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本文統一採用「中南半島」一詞,廣義指稱包括越南、柬埔寨(舊稱高 棉)、寮國三國,簡稱「越棉寮」,及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西部等地。 18 「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為一種軍事集體防衛的制度設計,成立目的在防堵蘇聯和 中國大陸共產主義在東南亞地區的蔓延,締約成員包括美、英、法、泰、菲、澳、紐,巴基斯 坦,之後寮國、南越政府陸續加入,惟該組織於 1977 年正式解散。Ratification advised by the Senate Feb. 1, 1955; ratified by the President Feb. 4, 1955; entered into force Feb. 19, 1955..

(22) 家,1967 年夏天,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五國外交部長,於 當年 8 月 8 日在泰國首府曼谷簽署《東協宣言》(ASEAN Declaration),正式成 立「東南亞國家協會」。19時任五個創始會員國將確保區域內部長久和平設定為 共同目標,並在區域外部勢力競合間維持平衡角色。東協創立之際,時值政治動 盪劇烈的 1960 年代與 70 年代,該地區成為冷戰期間受世人矚目的衝突熱點,區 域內國家之間及國家內部(軍人干政、民族分裂)頻頻發生不同強度的衝突,爭 執之因一部分源於東南亞國家與前殖民母國之間的糾葛關係;另一部分肇因於各 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對抗共產威脅的直接表現。. 政 治 大 共政權已有效掌握多數東南亞各國共黨勢力的支持,並以國際共黨領袖自居,資 立 歸結而言,三股驅動力量孕育東協的誕生。首先,隨著 1960 年代末期,中. ‧ 國. 學. 助東南亞的共產主義運動,形成對該區域獨立運動以來最嚴峻的威脅來源;20第 二股力量肇始於西方放棄過往對東南亞的安全承諾,從法國自中南半島撤出,至. ‧. 英、法兩國拒絕捲入該區域的衝突事件及參與越戰,促使東南亞地區的「非共」. sit. y. Nat. (non-communists)陣營國家(原始五國)領袖集思力保家園之計,遂行提出各. al. er. io. 種合作構想與想像藍圖的初級整合模式,逐步構築集體合作的雛形;21第三股牽. v. n. 引力量則來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菲律賓的政變更替和制度變遷,. Ch. engchi. i n U. 其等在戰後分別經歷不同程度、模式及規模的政治轉型及經濟發展,從爭取獨立 到鞏固政權,政治發展與制度趨近挹注了彼等之間倡導合作的充沛動能。22 19. 1980 年代東協納入新成員,汶萊於 1984 年 1 月 8 日;越南於 1995 年 7 月 28 日;寮國與 緬甸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柬埔寨於 1999 年 4 月 30 日分別加入,構成東協 10 國成員範疇。 20 有關中國大陸於 1950 年代設立「共產國際亞洲局」及所屬之「東南亞革命委員會」,嗣在 1960 年代以具體行動支持東南亞各國共產運動之始末歷程,請參見:Melvin Gurtov,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The Politics of Survival(Heath Lexington Books, Toronto & London, 1971)。另據 文獻,從 1956 年蘇共二十大起,中蘇兩共黨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展開長期的爭論。 中 蘇論戰直接導致上世紀整個 60 年代,中國繼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主義國家之後,亦脫離 以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體系,等同與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強權徹底對抗。 21 有關區域內出現共同的認知、認同及利益,逐步形成區域化現象,參見:Heiner Hanggi, Ralf Roloff, and Jurgen Ruland eds., “Inter-reg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Stepping Stone to Global Governance?” (UK: Routledge, July 12, 2008). 22 宋興洲(2005)歸結東協形成主因,包括美國實施圍堵政策的需求,越南勢力的擴大及印 尼新政權態度的改變,以及馬、印、菲三國基於過去經驗,體認推展區域合作的必要性。宋興洲, 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臺北:鼎茂,2005),頁 164-167。. 頁 |-7-.

(23) 揮別冷戰陰霾,邁入 20 世紀 90 年代,東南亞國家分別在國家、區域及國際 等三個層次面臨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進而影響各成員國在內部政治、雙邊關係 和對外關係方面的政策走向。首先,在國家層次上,東南亞國家於 1990 年代紛 紛經歷政治變遷與經濟成長。基於經濟成長的力道穩定,成員國的政權基礎獲得 鞏固,在 90 年代中期後,部分東協國家內部的反政府動亂、分離運動逐步弭平, 各國政權的執政基礎趨向穩定,內部政治整合獲得凝聚,由於各國政治穩定的基 礎,東南亞國家遂有額外動能處理對外事務問題。 在區域與國際層次上,90 年代以降,基於「區域化」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展,. 政 治 大 濟要素流動的變遷態樣,區域主義研究成為國際政治經濟理論圖譜的分支之一, 立 與「全球化」產生綿密地交織影響,學界益趨關注國家間在區域框架及跨區域經. 學. 在東南亞地區,對應 1991 年底《馬斯垂克條約》及翌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 國. 峻成,區域貿易陣營對東南亞地區產生排擠效果。除經濟領域的外部壓力,1991. ‧. 年 12 月,蘇聯及其所引導的共產陣營瓦解,兩極對峙體系宣告崩解,東南亞失. sit. y. Nat. 去了冷戰時期抵抗共產勢力的前沿地位,亦須面對區域安全格局變遷,東協國家. io. 擔憂美國將減少對東南亞的軍力佈署和聯盟承諾。然則,柬埔寨問題於 1991 年. al. er. 頁 |-8-. v. n. 10 月獲得和平解決,東協透過外交場域的集體實踐,證明其在國際政治的影響. Ch. engchi. i n U. 力提升。凡此種種區域內、外部形勢的劇變效應,均敦促著區域內國家籌思走向 集體外交的合作道路。.

(24) 貳、研究動機 一、東南亞衝突與合作的制約因素 告別冷戰,國際關係現實主義承受理論適用的責難,對於兩極體系迅速崩解 的預測失效與解釋缺憾,結構現實主義的假設立場備受世人質疑。對應美、蘇兩 強權勢力的褪逝,現實主義學者 John J. Mearsheimer(1990)主張蘇聯的崩潰將 導致歐洲權力結構失衡,據以預測北約(NATO)將因功能衰退而走向瓦解,歐 洲遂而重返多極體系的競爭格局。23在亞洲方面,現實主義亦曾預言過往曾因兩. 政 治 大 因子,此後將失去制約力量,據以推論東亞地區必然將發生激烈的國家衝突,輒 立. 極政治結構而凍結的領土(疆界)糾紛、歷史對抗、族裔衝突、宗教對立等衝突. 因高度競爭或激烈對抗,區域內國家或將走向戰爭。. ‧ 國. 學. 然則,國際政治實況並未印證現實主義的悲觀預測,後冷戰時期的歐洲大陸. ‧. 並未陷入動盪混亂,亞洲亦復未如推測之戰火蔓延,區域內縱有小規模的零星衝. sit. y. Nat. 突和反覆而持續地緊張對峙,國家之間的互動關係似乎愈趨受到國際制度與區域. al. er. io. 規範的約束,何以解釋此些現象?國際政治的發展賦予自由主義和制度主義對於. v. n. 國家合作的解釋空間。承此,究或何種因素導致國家間的衝突?抑或凝聚區域內. Ch. engchi. i n U. 國家間的合作?顯然,國家間互動關係的制約因素已非由單一理論所能涵蓋,此 關乎權力結構的探究似應置於全球體系之下的「次體系」 (subsystem)理解。尤 以,對於多數尚處於開發階段的地區,整合進程中如何制度化成員國之間的互動 關係,成為繼歐洲整合後的重要課題。 回溯東亞地區的冷戰史,戰後初期東南亞區域內仍面臨不同程度的戰火動 盪。倘以 1960 年代為時序分野基點,在此之前,伴隨各國民族自決勃興,戰爭 和衝突類型以獨立戰爭、族裔內戰居多,多由分離主義所衍生之國內衝突;1960. 23. John J. Mearsheimer, “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 The Atlantic Monthly, Vol. 226, No. 2 (August 1990), pp.35-50.. 頁 |-9-.

(25) 年代之後,國家間紛爭和戰爭則涉及範疇較廣的區域層次,亦不乏區域外行為者 參與或國際勢力介入(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其中,包括越南戰爭(1955 年 -1975 年) 、越南入侵柬埔寨(1978 年-1989 年) 、 「中」越戰(1979 年)爭等。 頁 | - 10 儘管經歷近半世紀的戰禍瀰漫,從 1990 年代至今,在泛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縱有零星的衝突事件,然整體上仍維繫著穩定的和平態勢。隨著東協整合持續深 化,2003 年 10 月第九屆東協高峰會(the 9th Summit of ASEAN)簽署區域整合 的歷史協議—「峇里第二協定」 (Bali Concord II) ,揭櫫在 2020 年前建造「共同 體」的願景目標,勾勒以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三項支柱(pillars)支撐的. 政 治 大 提前至 2015 年;2007 年立 12 月 20 日,成員國正式簽署《東協憲章》(ASEAN 共同體骨幹。繼以,2005 年 12 月東協高峰會復宣示,將成立共同體的時程目標. ‧ 國. 學. Charter) ,宣示將建構由「政治安全共同體」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mmunity)、 「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及「社會文化共同體」(Socio-Cultural. ‧. Community)所組成的「東協共同體」,以凝聚東協國家的單一目標、共同身分. sit. y. Nat. 及集體立場。24除東協制度建構,以其為主體的多邊制度安排亦持續擴增,如迄. al. n. 續朝向區域安全制度化的構建軌道邁進。25. Ch. engchi. er. io. 涵蓋 27 國的「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等,東亞地區持. i n U. v. 然則,共同體是否造就東南亞的安全?26多邊安全制度是否確保雙邊互動 關係的和平穩定?在東南亞地區,透由共同體藍圖勾劃的整合設想,或否凝聚了. 24. 《東協憲章》規定,涉入爭端的會員國可在任何時候訴諸調停、斡旋或和解,亦可請求東協 主席或秘書長擔任前述工作。基本上,東南亞國家間的爭端將依照《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內的 原則與規定處理。《東協憲章》給予會員國在遇到與其他會員國之爭端時,得尋求聯合國或其他 國際法律機關協助之權。2010 年,第 16 屆東協高峰會中,各會員國簽署「東協憲章爭端解決機 制議定書」(The Protocol to the ASEAN Charter 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25 「東協區域論壇」成員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越南、寮 國、歐盟、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俄羅斯、巴布亞新幾內 亞,後期加入國家為柬埔寨(1995)、緬甸(1996)、印度(1996)、外蒙古(1999)、北韓(2000)、 東帝汶(2005),以及巴基斯坦(2004)、孟加拉(2007)和斯里蘭卡(2007)等南亞國家。 26 此處引介自 Donald K. Emmerson(2005)於一篇論文中的提問,原文: 「Does community cause security in South Asia?」Donald K. Emmerson, “Security, community, and democracy in Southeast Asia: Analyzing ASEAN,”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6, No.2, (2005), pp.165..

(26) 成員國的集體認同,從而阻卻彼等間衝突的可能?循此,區域安全制度對於東亞 地區國家間雙邊關係的作用,以及制度維繫東亞地區和平態勢的功能,為本論文 研究構思的起點。 頁 | - 11 二、雙邊關係的紛爭 20 世紀 50、60 年代,東南亞的新興國家群開啟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 的轉型進程,惟 1963 至 1966 年之間,印、馬衝突(Konfrontasi)使區域內籠罩 著動盪不安的政治氛圍。27除共黨勢力滲透的威脅,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發展與相 互交往,始終難以擺脫過往殖民主義所遺留的領土主權糾紛,甚至衍生為國家之. 政 治 大. 間的實質衝突因子。即便在邁入東協整合的進程,雙邊衝突事件或領土爭端案例. 立. 並不罕見,成為一種常態性的潛存衝突,著名案例如 1962 年至 1966 年印、馬於. ‧ 國. 學. 婆羅洲(Borneo)及砂勞越(Sarawak)的領土爭議;1968 年菲、馬對於沙巴及 蘇祿海的主權爭議;1980 年印、馬就印支半島衝突共同揭示「關丹原則」 (Kuantan. ‧. Principle) ,對越南採取綏靖政策,遂引發兩國立場與泰國交鋒;28印尼與馬來西. y. Nat. sit. 亞對西巴但島(Sipadan)、利吉丹島(Ligitan)之主權紛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n. al. er. io. 對周邊島嶼主權、填海造陸、供水問題等雙邊爭議;泰國與寮國邊界主權之爭,. i n U. v. 泰國與柬埔寨對陸上接壤邊界及其延伸至泰國灣的海疆劃界之爭;馬來西亞與汶. Ch. engchi. 萊對南海海域主權及林邦(Limbang)劃界之爭;印尼對越南在納土納島(Natuna Island)海疆劃界之爭,越南與柬埔寨對普羅威(Puolo Wai) 、唐島(Tang Island) 之爭。29 在領土紛爭之外,輒因於歷史淵源,東南亞國家彼此之間在政體、經貿、族 群及宗教的異質性,乃至於雙邊互賴的供水關係、邊境管控、共有河川、難民跨 27. 1963 年,印尼蘇卡諾(Sukarno)政權為反制馬來亞於該年 8 月 31 日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Federation of Malaysia),爰擬兼併婆羅洲、砂拉越等地,以表達不滿,遂而採取「對抗政策」 (Confrontation)。 28 陳鴻瑜(1996),前揭書,頁 6。 29 陳鴻瑜(1996),前揭書,頁 9;Jörn Dosch,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Asia Pacific: Sources of Conflict and Prospects for Cooperation,”In Connors, Michael; Dosch, Jörn & Davison, Remy, eds., The New Global Politics of the Asia Pacific (N.Y.: Routledge Curzon, 2004)..

(27) 境等競合議題,以及各自與周邊強權的互動關係,均肇致程度不一的雙邊問題, 區域內時有磨擦、衝突甚或兵戎相向。回溯東協區域合作的歷史軌跡,在邁向多 邊合作的進程,雙邊關係與國內政治往往為整合滯礙的干擾因素,雙邊衝突導致 區域制度延滯推展之例,亦非屬罕見。在東協成立前,於 1961 年成立的「東南 亞協會」 (SEATO) ,嗣因菲、印之間的沙巴主權爭議,30以及印尼蘇卡諾(Sukarno) 政府對馬來西亞採取對抗立場等因素而瓦解; 31 東協得以創立係維繫在「印— 馬」 、 「馬—菲」、 「星—馬」三組雙邊關係的改善;32即便在東協建構後,各成員 國之間的雙邊衝突仍頻繁出現,菲、印對沙巴問題衝突未歇,以及馬來西亞與新. 政 治 大 時至 1976 年,在成員國間雙邊紛爭減緩後,方稍呈現一種集體行為的輪廓。 立. 加坡、印尼與新加坡之間的衝突(補充),均使東協初期階段幾難有顯著作為。. 學. 然則,倘若僅將東協內部雙邊衝突的根源,逕予歸結為既往殖民遺緒所衍生. ‧ 國. 的領土紛爭和劃界爭議,則恐仍易陷於單向思維的表面推論,或難周全理解其真. ‧. 實全貌。誠如 Muthiah Alagappa(1991)所言,直到 1990 年代,東協區域內多. sit. y. Nat. 數成員國仍屬於弱勢國家,彼等在政治、經濟上的脆弱性,體現於國內層次所衍. io. 生的權力衝突,其衝突癥結則主要與政權的權威與合法性、政治參與、族裔和宗. al. er. 頁 | - 12 -. v. n. 教、分配正義及其他議題有關,推究雙邊互動關係的國內根源。. Ch. engchi. i n U. 再則,東協部分成員仍面臨著內部分離主義的威脅,如緬甸境內的克倫族 (Karen)分離運動;在東帝汶成功獨立之後,印尼內部少數民族及若干省分仍 有自治或獨立訴求,菲律賓內部具有實際政治權力團體在南部民答那峨呈現割據 之勢;泰國北部與泰緬邊境克倫族勢力結合,其南部地區之潘達尼馬來人(Patani. 30. 1968 年 4 月至 1969 年 12 月,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因沙巴主權爭議發生雙邊衝突,主因係菲 律賓國會通過「菲律賓共和國法第 5446 號」:修改「菲律賓共和國法第 3046 號」法案之「界定 菲律賓領海基線法案」第一條之法案(1968 年 9 月 18 日)劃界菲國領海基線,包括劃定沙巴周 邊海域之領海基線。此主權爭議導致兩國關係中斷,為東協成立之初最嚴峻的衝突事件,最後 在泰國和印尼外長的居中協調下,使菲、馬雙邊衝突暫獲緩和。 31 有關東協成立前的東南亞地區的政治衝突背景,參見:Bernard K. Gordon, The Dimensions of Conflict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66). 32 Narayanan Ganesan, supra note 27, p.117..

(28) Malays)多年以來均未曾放棄加入馬來西亞的意願。各國內部錯綜的安全議題亦 深刻地影響區域內國家對外政策和雙邊關係。 在對外事務上,根植於政治傳統與個別利益,東協內部分裂現象亦不罕見, 代表性案例包括 2003 年成員國對「美伊戰爭」的立場分裂,及 2012 年立場親「中」 之東南亞大陸國家與東南亞海洋國家對南海主權爭議的紛歧意見。就前者觀察, 印、馬基於對同屬伊斯蘭國家的同情,決議海外派兵協助美國參戰,當時菲、泰、 星均拒絕接受印、馬的宣戰舉措;33後者係表現在 2012 年 7 月東協高峰會對於 南海議題的歧見,以致首度未通過任一聯合聲明。34 三、走向共同體的難題. 立. 政 治 大. 冷戰落幕之後,東協成為 1990 年代最為重要的區域合作產物,雖迄今整合. ‧ 國. 學. 成效仍難以望歐盟項背,惟其對於東亞區域安全制度化的建構深具影響。透過區. ‧. 域制度的載體,東南亞國家得以齊聲在國際發聲,相似與互補的個別國家利益得. y. Nat. 以轉化為區域利益,最終產出將反饋至國家層次。儘管如此,此種不同國家利益. 未凝合成一種共同對外政策的制定機制。35.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透由區域制度聯繫、發聲的模式,仍維繫在國家層次的政治意志和決策過程,仍. i n U. v. 誠然,東協近年仿效歐洲統合路徑,定錨 2015 年建立共同體的展望目標,36 惟西方學界迄仍普遍推判兩者尚難相提並論,而未予審慎樂觀視之。37Narayanan 33. Jurgen Haacke and Noel M. Morada, eds.,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 Oxford: Routledge, 2010). 34 誠然,儘管東協內部對南海聲索立場有所衝突,惟亦有雙邊合作之例,如 2009 年 5 月 6 日,馬來西亞和越南政府聯合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CLCS)提交兩國 200 海浬之大陸礁層案;2014 年印、菲共同簽署「菲律賓共 和國政府與印尼共和國政府有關專屬經濟區劃界協定」。 35 Donald E. Weaterbe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truggle for Autonomy,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8), p.19-20. 36 ASEAN Secretariat, “ An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y 2015,” 23 Jan 2007, Available at the web of ASEAN 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 Visited on 25 May 2014. 37 有關東協與歐盟區域整合模式之綜合比較,參見:Alfredo C. Robles, Jr,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Limited interregionalism,” Jürgen Rüland, Heiner Hänggi, Ralf Roloff, eds., Interreg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Stepping Stone to Global Governance? (UK: Routledge, 2005), pp.171-173.. 頁 | - 13 -.

(29) Ganesan(2004)前此以 ASEAN:A Community Stalled 一文析陳,雖然東協刻正 邁向經濟、外交、安全、文化共同體的進程,惟渠深切地質疑東協建構經濟與安 全共同體的可能性。在安全領域方面,慮及內部威脅仍未消退,東協成員國之間 仍有益趨惡化或衍生衝突的雙邊議題,Narayanan 據以推判東協尚難建構安全共 同體;在經濟領域方面,由於成員國彼此之間經濟結構的競爭多過於互補,經濟 內向性(economic introversion)的本質實質削弱自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經 濟整合之動能。此外,Narayanan 認為東協經濟與政治整合的阻礙,亦源自於區 域外壓力(extra-regional pressure)的制約所致。38. 政 治 大 Michael Leifer(1989)指出,東協內部實為一種「政府間」的國家關係,意味著 立. 歷經近半世紀的建構之路,東協究否得稱之為「共同體」?新現實主義學者. 學. 「儘管利益或可共享,然它們甚少聚合」; 39渠(2005)曾在專文中以「外交共. ‧ 國. 同體」 (The ASEAN as a Diplomatic Community)為名對東協進行主題研究,40細. ‧. 究 Leifer 使用「外交共同體」一詞之意涵,係形同東協內部如何協調共同的區域. sit. y. Nat. 問題及國家間衝突,而達致一定程度的共識,係其最大的挑戰,渠爰認為東協「外. io. 交共同體」係言辭大於意志,多數國家在東協整體層次雖達成一致立場,惟真正. al. er. 頁 | - 14 -. v. n. 執行仍是以成員國家為自我主體;故爾,Amitav Acharya(2001)以「初階的安. Ch. engchi. i n U. 全共同體」 (nascent security community)形容東協區域整合的型態,係國家間以 論壇方式藉由對話、協商以避免衝突。41 在許多區域事務領域上,東協區域治理能力亦顯侷限和執行困乏,以 1997 年肇起於泰國而蔓延擴散的亞洲金融風暴為例,成員國最終選擇轉向 IMF 求助. 38. Narayanan Ganesan,“ASEAN: A Community Stalled?” In Jim Rolfeed, The Asia-Pacific: A Region in Transition (Asia Pacific Centre for Security Studies, 2004), pp.116-132, Available at http://www.apcss.org. Visited on September 14, 2014. 39 “means that while interests may be shared they are rarely held truly in common.” See Michael Leifer,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hedge, 1989), p.148. 40 Michael Leifer, Selected Works on Southeast Asia, compiled and edited by Chin Kin Wah and Leo Suryadinat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5). 41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30) 而非東協本身;421997 年至 1998 年印尼境內森林火災,造成周邊之星、馬等國 深受霾害汙染,東協卻始終難以展現制災害能力;再則,1999 年東帝汶(East Timor)獨立公投所引發的「東帝汶危機」 ,東協拒絕採取集體行動,而委由印尼 政府出面邀請聯合國介入,東協立場態度備受外界責難。最終,成員國以個別名 義加入以澳大利亞國防部隊為主的東帝汶國際部隊(INTERFET),以維和行動 弭平動亂。鑒此,澳洲學者 David M. Jones 與 Michael Smith(2001)直接否定了 東協作為安全共同體的可能,渠等直陳當前與未來的東協,既非安全共同體,亦 非經濟共同體,究其本質,僅為一個「仿造的共同體」 (an imitation community),. 政 治 大. 係將區域內各國的內外安全威脅轉向至區域層次,製造出一個充滿修辭言語的制 43. 度外殼(a institutional shell)。. 立. ‧ 國. 學. 受限於不得侵犯成員國主權及共識決的組織運作原則,東協在多數內、外部 議題上未能成功地達致共識。東協國家領導人雖一再齊聲宣示,將置區域利益為. ‧. 彼此合作的前提設想,然而華麗詞藻的背後,成員國仍係決定東協進退方向的主. sit. y. Nat. 要行為體,案例證明國家利益仍優先於東協整合。東協前秘書長 Ong Keng Yong. al. er. io. (2003)以新現現實主義的觀點曾形容東協的運作機制: 「(在東協決策中)成員. v. n. 國均有權基於對其國家利益的有利環境,據以闡述其國家立場。」44儘管如此,. Ch. engchi. i n U. 上述變因在既有的研究中,似仍未被賦予全然的重視。 四、制度分歧與區域合作 殖民歷史使然,東南亞國家迄今仍難擺脫過往的紛爭窠臼。除泰國之外,幾 乎所有東協成員均曾經歷殖民統治,儘管逐漸走出後殖民,彼此之間仍須面對政 42. 1997 年 12 月東協於馬來西亞吉隆坡(Kuala Lumpur, Malaysia)召開非正式領袖峰會,會中 除就金融海嘯發表聯合宣言,並提出相關重建工作之立場及決心外,更值得關注之處,此次東 協非正式峰會提出「東協願景 2020」(ASEAN Vision 2020)。Amitav Acharya, “Realism,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Strategic Affairs, Vol. 21 Issue 1(1999), p. 19. 43 David M. Jones, and Michael L. R. Smith, “ASEAN’s Imitation Community,” ORBIS, Vol. 46, No.1 (2001) pp. 93-109. 44 原文:“Each of the members has every right to formulate its own national position based on its circumstances that will best serve its own national interests.”. 頁 | - 15 -.

(31) 體互異、領土爭議、政治對峙等傳統遺緒,種種因素導致東協成員國之間總徘徊 於合作與敵對的選擇難題。自 1967 年成立以來,東協一貫秉持「互不干涉內政 原則」 ,雖早期東協仍曾試圖調停成員國之間爭端,惟近年實踐證明,此種爭端 解決機制的功能尚為薄弱,在許多案例上,東協未能展現集體行動的意志,以致 在面對成員國雙邊衝突時,其處置時機、方式往往陷於進退失據。對應海疆、島 嶼領土的立場分野及其衍生的雙邊衝突,當事國之間傾向訴諸國際制度仲裁,東 協爭端解決機制顯非主要選項。如印、馬雙方於 2002 年底將「西巴但島和利吉 丹島案」提交國際法院(ICJ)仲裁;452003 年馬來西亞就新加坡在德光島(Pulau. 政 治 大 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of the Law of the Sea) ; 立. Tekong) 、烏敏島(Pulau Ubin)周邊海域實施填海工程之侵權爭議,提交國際海 46. 2008 年星、馬亦將「白. 礁島(Pedra Branca)主權歸屬案」提交國際仲裁。. 學. ‧ 國. 除了集體制度的執行匱乏,東協亦須對應成員國的制度分歧。在區域整合的. ‧. 成員選擇上,《東協憲章》僅就地緣因素設限成員資格,刻意忽略各國體制及社. sit. y. Nat. 會制度迥異的異質性問題,迴避區域內部潛在分歧元素。然則,東協成員國的政. io. 治體制及發展程度南轅北轍,亦有其殖民歷史脈絡及政治變遷邏輯,造就殊異的. al. er. 頁 | - 16 -. v. n. 政體型態。檢視東協成員的國家特質,當中有名實未符的「半民主」或「半威權」. Ch. engchi. i n U. 國家47,政體類型涵蓋 Andreas Schedler (2006)所稱之「選舉制威權主義」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48;亦有 Jason Brownlee(2007)形容為「偽民主」 (fake democracy). 45. 在 2002 年「Sipatan-Ligitan islands」一案,國際法院認為印、馬兩國提交之歷史主張及證 據尚不足以確立判決。此案例之仲裁分析,參見:王冠雄,「印尼與馬來西亞對於 Ligitan-Sipadan 兩島之主權爭端與解決」,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 4 卷,第 1 期(民國 93 年 1 月),頁 1-17。 46 該案仲裁內容,參見:L. Dolliver M. Nelson, “Case concerning Land Reclamation by Singapore in and around the Straits of Johor,” Public sitting held on Friday, 26 September 2003, at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Hamburg: https://www.itlos.org/fileadmin/itlos/documents/cases/case_no_12/PV.03.04.26.09.03.p.m.E.pdf. Vistied on 15 April, 2015. 47 Marina Ottaway, Democracy Challenged: The Rise of Semi-authoritarianism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03). 48 Schedler(2002)透過實證分析,發現在全球 151 個開發中國家之中,有 83.5%舉行選舉, 惟其中僅 45%為民主政治體制國家。在東南亞國家,37%政治體系是選舉型威權體制(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而馬來西亞即為一例。Andreas Schedler, ed.,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The Dynamics of Unfree Competition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Rose, 2006); Richard & Shin,.

(32) 的馬來西亞與菲律賓;49及 Joel S. Fetzer(2008)稱之「半民主威權」的新加坡, 50. 多數國家則可歸屬於 Larry Diamond(2002)所謂的「混合政體」(hybrid. regime) ,以選舉之名而行「非自由民主」 (Illiberal Democracy)之實為東南亞地 頁 | - 17 -. 區民主化的常態。51 過往區域整合理論以歐盟經驗為解釋主體,將區域內國家間的合作歸結為歷 史根源、民主同盟、抵抗外部經濟競爭等驅動因素。在「經濟—合作」的命題上, 過去學者以時間序列方式藉由數百萬個國家配對,得到「貿易互賴或依賴可以促 進整合」的結論,驗證兩者之間實存的支持基礎,並進而推論民主、經貿、合作. 政 治 大. 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的強化關係。52. 立. 另一方面,新自由制度主義對於「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 peace theory). ‧ 國. 學. 的倡議,驗證民主國家之間較不易發生戰爭。近來亦有研究發現,非民主政體之 間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亦甚低,似乎說明兩國政治制度的相似性較不易發生國際衝. ‧. 突或戰爭。53為何制度差異甚大的東南亞成員國,儘管彼此之間的雙邊衝突仍存. y. Nat. sit. 在,卻依然走向整合?循此,依據國際制度理論的推論基礎,及「民主—合作」、. n. al. er. io. 「民主承諾—國際合作」等命題基礎,本論文以政體形式(regime types)相異. Ch. i n U. v. Doh Chull, “Democratization Backwards: The Problem of Third-Wave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1, No. 2. (Apr., 2001), pp. 331-354; 49 Jason Brownlee, Authoritarianism in an Age of Democrat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再者,Rose & Shin 在「民主化的倒退」一文指出: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的 最大問題在於在國家現代化之前,引進自由選舉制度,一種徒具自由選舉制度,但法治、公民 社會及政府可責性等國家現代化特質不足的「斷裂式民主政治」(broken-back democracy)。 50 Joel S. Fetzer(2008)考察新加坡政治體制並非符合民主政體,惟亦非獨裁或專制國家,爰 以「半民主威權」國家予以歸類。Joel S. Fetzer, “Election Strategy and Ethnic Politics in Singapore, Taiwan Democracy, “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4, No. 1 (2008), p.153. 51 Fareed Zakaria(1997)前此從公民自由權利的觀點指出,過往西方所謂「依自由選舉而生 的民主政體,將理所當然地履現憲政自由主義之實,惟經渠研究發現,多數國家實行民主選舉 制度未必帶來相應地公民權利保障,Zakaria 稱為「非自由的民主」。惟根據 Staffan Lindberg (2009)的研究結論,選舉制度的政治功能,仍將促使國家的政治體制更趨向於民主。Fareed Zakaria, “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1997, 76(6): 22-43;Staffan I. Lindberg, “Introduction” In Staffan I. Lindberg (ed.), Democratization by Elections: A New Mode of Transition (pp. 1-22).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52 有關相關文獻探討,請參下一章節。 53 Mark Peceny, Caroline C. Beer, and Shannon Sanchez-Terry. “Dictatorial Peac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6, No.1, pp.15–26;張文揚,「民主和平論與非民主和平論之經驗 檢證:政治制度相似性的關鍵作用」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26 卷,第 1 期 (2014), 頁 1-39。. engchi.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7 HPM 原是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這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