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04 -

三、理論應用

(一)國家屬性的探討

鑒於戰後以來,全球各地國家屬性的變動快速,貿易衝突論的學者亦關注「貿 易—衝突」、「貿易—和平」之間的中介變數問題,而置入「國家屬性」、「政治體 制」予以觀察。之所以如此,係以往國家往往以軍事征服獲取國家利益,然現代 國家依靠對外的經濟活動亦得同樣獲益,避免發動戰事遂成為各國政治領袖的共 識。245誠如 Rosecrance(2002)所論,由於國家行為體在國際政治的環境下運作,

即使在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的國家之間,當任一方所認定之國家安全因雙邊關係緊 繃而感受威脅時,或基於擔憂所依賴之關鍵性資源供應恐被切斷,將易於爆發雙 邊武裝衝突。再則,Henry S. Farber 與 Joanne Gowa 研究認為民主國家間之所以 得維繫長久和平,並非民主本身的因素,而係導源於國家之間既存的貿易依存關 係,證實「貿易肇建和平」的命題概念。

(二)測量方式的爭辯

在戰後十年間,國際政治學者視野轉向殖民主義的遺產、帝國主義和新殖民 主義的研究焦點,戰後冷戰初期,貿易和衝突似乎呈現齊頭並進的態勢,從國際 政治的實況尚難斷論兩者因果推論。冷戰末期,儘管新自由經濟主義所引領的貿 易趨勢造就了 1980 年代的全球經濟榮景,然世人亦見證發生於國家之間或各國 內部的衝突亦似未減緩。246至 1990 年代以來,學界對貿易利益與衝突、和平的 研究熱衷從未澆熄,然則,由於研究者對基本概念的定義分歧,及分析模型與數 據選取的偏執,似乎形成各執一方的爭辯現象,甚至阻礙了貿易衝突論本身的理

245 Richard Rosecran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Virtual State: States and Firms in World Polit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8 (2002), pp. 443-455.

246 持此論點的學者如 Barry Buzan (1984)、Kal J. Holsti (1986)等,渠等均指陳二次大戰後,

除美、蘇等強權國家外,其他國家及區域並未因貿易而減少武裝衝突,國家之間選擇走向衝突,

代表彼等對安全、戰略利益的考量仍優於經濟因素,推論戰略利益係戰爭的主因、安全利益優先 的觀點。Kalevi J. Holsti, “Politics in Command: Foreign Trade a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0, (Summer 1986), pp.643-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05 - 頁 | - 105 - 論發展。

鑒此,《和平研究季刊》(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於 1999 年初夏發行「貿 易與衝突」特刊,邀集主要學者總結貿易衝突論的研究成果與續階方向。247John R. Oneal 與 Bruce Russett 於該專刊中撰文,論證國家間經貿相互依賴會減少軍事 衝突,渠等針對 Barbieri (1998)對「民主和平論」相互依賴的量化研究設計加以 修正,運用 Nathaniel Beck 等人改良的時間相依性(temporal dependence)研究 方法。248

Oneal 與 Russett 對 1950 年至 1992 年國家間經貿關係的影響進行關聯性分 析,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作為 Beck 研究方法的 自我相關係數(autocorrelation)。其次,改變迴歸分析的條件,使用高、低貿易 與 GDP 比值(trade-to-GDP ratio)與對地理距離變項作較佳的安排。第三,所有 分析配對國家缺少貿易數據者均假設為無雙邊貿易。最後,對三個個案子集:鄰 近國家配對(contiguous dyad)、大國配對(major-power dyad)、其他國家配對)

分析貿易與軍事衝突相互依賴的個別結果。

Oneal 與 Russett 為使研究分析嚴謹具實證性,特別引用國際貨幣基金國際貿 易統計資料庫(IMF’s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1996)、戰爭關聯計畫資料庫

(the 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 COW)、賓州大學 Robert Summers 主持的經濟數據 庫、Angus Maddison 的世界經濟歷史統計資料庫的重要數據。研究結果發現在 1950 至 1992 年間,在政治相關國家配對(politically relevant dyads),包括:鄰 近國家配對及大國配對,因經濟相互依賴促使配對國家間軍事衝突可能性顯著減 少,而聯合民主(joint democracy)對和平亦具有重要助益。Oneal 與 Russett 認 為經過分析顯示重要經貿活動確實具有和平利益,而此類實證研究對支持「民主

247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July 1999) : Special Issue on Trade and Conflict:

http://jpr.sagepub.com/cgi/collection/special_issue_on_trade_and_conflict. Visited on March 18, 2015.

248 John R. Oneal and Bruce Russett, “Assessing the Liberal Peace with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Trade Still Reduces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6, No. 4 (Summer, 1999), pp.423-4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06 -

和平論」深具效益。

綜上所述,貿易與衝突的早期研究集中於對於兩者因果關係的推論,普遍認

同貿易的影響並非全然均俱正面效益,即便力倡「貿易和平論」的學者亦承認貿 易能否成就和平,仍需視前提條件。對應批評和辯駁,商業自由主義(commercial Liberalism)亦承認國家間的經濟關係並非平等,儘管推展貿易關係確實為國家 造就商業利益,惟過度依賴外部資源的國家則可能付出其他高昂的成本,此或將 肇生衝突與戰爭,亦或阻擋他國的威攝勢力。

新自由主義之推論假定,倘若國家之間存在互賴關係和共同利益(common benefit),秩序與合作將透過國際制度的作用運轉。249基於國際社會無政府條件 的前提要件,現實主義者認為過於強調相對收益的重要性可能會抑制國際合作,

在體系結構中權力分配與制衡亦能產生國際制度,慮及安全威脅與外部競爭,國 家之間將選擇以聯盟締結或區域合作的方式,以集體方式抵抗外部壓力。國家對 於安全關切或將影響其對外貿易政策,Andrew G. Long 與 Brett Ashley Leeds

(2006)的研究證明,訂有貿易協定的聯盟國家之間,彼等的貿易強度與依存度 高於非聯盟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亦高於未簽訂貿易協定的盟國間之貿易程度。爰 此,現實主義認為國家間合作領域愈趨廣化、深化,則國家之間的政策目標重疊 性愈高,則參與國際制度的收益愈高,促進彼等之間合作的穩定性。

249 Helen V. Milner and Andrew Moravcsik, eds., 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07 - 頁 | - 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