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69 - 頁 | - 169 - 共同反對核不擴散制度,主要著眼於該國際制度的歧視性條款,而非考量發展自

身的核武器能力。394阿、巴兩國在核能議題上的合作,營造了南錐地區的和平環 境,為區域整合凝聚認同和共識,其正面效應迅速擴散,從而促進了南錐各國在 其他領域的緊密合作,為拉美區域整合提供一個重要基礎。

二、政體途徑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比較政治學界關注於「政治發展」及第三世界國家 現代化中的軍人角色,軍人涉入政治成為一種政治變遷過程中的社會現象,拉丁 美洲「官僚威權主義」政體。395各類研究關注於軍官集團(military officers)與 民主轉型的關係,探尋軍人涉入政治的根因、軍隊政變的類型與成功條件、軍人 政權的建立與運作等問題,亦開啟文武關係研究議題,對於軍隊性質及軍隊在社 會中定位引發廣泛討論。從戰後 1950 年代亞、非及拉美地區經歷軍事統治歷程,

至 1980 年代後各國軍人紛紛退出政治的實踐經驗,軍事特權被視為第三世界國 家的「轉型遺產」(transition legacies),而民主轉型決定著軍事特權存續及其 對民主的制約,在民主化後既往軍事特權受到極大的法制約束,武裝力量亦步入 轉型。

參照晚近學界對於軍人干政的成因分析,主流研究探究拉美軍人政權及東歐

「後共產主義」政治體系中的文武關係,拉美地區軍人干政常肇因於軍事將領的 權力目的,冀圖以政變建立一種以強人領導的「個人式威權政權」(personalistic authoritarian regimes)。396根據拉美國家政治發展的歷史經驗,各國軍方為鞏固威

394 David Myers, “Brazil: Reluctant Pursuit of the Nuclear Option,” Orbis, Vol. 27, No. 4 (1984):

pp.881–911;Paulo S. Wrobel, “Brazil, the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and Latin America as a Nuclear Weapon-Free Zone” (Ph.D. diss.,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1).

395 有關「官僚威權主義」之概念意涵,參見:Guillermo O’ Donnell, (1988).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Argentina 1966-1973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55-59

396 國內學者洪陸訓(2004)以中國大陸政治體制研究其對於「軍隊國家化」的認知,說明在其 列寧是黨國體制的統治形態下,文武關係是一種「以黨領軍」的「黨軍模式」,主張軍隊為黨所 屬,反對「軍隊國家化」與「軍隊非政治化」之概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70 -

權體制的既有特權,往往推動經濟成長維繫政權正當性,竭力阻斷民主發展的進 程。然則,一旦國內經濟表現不佳,軍政府執政的正當性將受到強烈質疑。

在 1979 年之前,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等南錐國家均由軍人獨裁 政權掌控,軍事統治政體亦影響南錐地區國家間的互動關係。1980 年代中期後,

阿根廷和巴西先後完成民主化進程,政治轉型促進兩國關係的發展和經濟合作。

在 1985 年前,兩國關係發展緩慢,主因仍因當時巴西軍人政權對於阿根廷文人 政府的對抗;阿根廷自 1976 年的軍事政變後,軍方驅除 Maria Isabela Peron 政 權,開啟軍人執政時代,惟 1980 年代初期阿國經歷嚴峻的經濟危機,軍方挽救 經濟施力未果,轉而在福克蘭群島掀起對英國的領土爭端戰役,軍人政府威信於 1982 年 6 月敗降後遭受國內輿論譴責,終使軍人總統 Galtieri 被迫辭職,阿根 廷軍事政府隨之瓦解,開啟阿國民主轉型時期(1982–1983)。397隨阿根廷步入文 人執政的民主時期,巴西軍人政權感受鉅大壓力,對阿根廷仍採抵制政策,兩國 關係停滯不前。

1980 年代初,巴西國內逐步面臨債務危機,軍政府遂採行緊縮貨幣政策,

撙節財政支出,惟仍難以使總體經濟復甦,國內商界與中產階級對軍政府的不 滿,展現於 1985 的大選,由於反對勢力以政經改革為號召,終使反對陣營「巴 西民主行動黨」(The Brazilian Democratic Movement Party, PMDB)的候選人 Tancredo Neves 獲勝,民選領袖取代長期執政的軍人政府,建立民主政權。3981985 年,巴西文人整府執政後,阿、巴兩國消除猜過往猜忌疑慮,方揭開雙邊政治合 作的帷幕。

Eric Nordlinger(1977)在早期著作 Soldiers in Politics 中曾提出「軍隊統合 主義」(military corporatism)的概念,說明軍隊在介入政治或退釋權力時,首要

397 Juan Pablo Ferrero, Democracy against Neoliberalism in Argentina and Brazil: A Move to the Left (Basingstoke, U. 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398 Porto, Mauro P. (2008). Democratization and Election News Coverage in Brazil. Handbook of Election News Coverage Around the World (Routledge). p. 2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71 - 頁 | - 171 - 保護充足的軍方預算、軍隊利益或遺留特權,以享有自主權管理本身內部事務為

主要訴求,當面對其競爭機構或制度侵犯,或為保持其機構本身的連續性,會保 存他們的責任。1980 年代中期後,阿、巴兩國從軍人獨裁體制向民主轉型,孕 育出雙邊政治合作的契機,巴國文人政權基於國內政治考量,開展雙邊關係的緊 密交往。歸結而言,兩項因素得以觀察民主化對雙邊關係之效益,其一,在民主 過渡過程中,兩國軍、文政權雖和平交接,然軍方集團仍盤據強大的政治勢力,

故兩國民主政體在運作之初仍屬脆弱,巴西文人政府採取國內經濟革新,及改善 對外關係尋求合作,作為鞏固其民主政體的必要手段。對此,兩國民選領袖均意 識到改善兩國關係對政權維繫的重要性,進而達致削弱各自的軍方勢力的目的。

399

另方面,兩國民主文人政權在國內和對外政策上亦有聚合現象,在國內層次 巴西文人政府成立之後,即借鑒阿根廷的「奧斯特拉爾計畫」的經驗和做法,可 以看出兩國政策的接近,「向文人和民主秩序的過渡將兩國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在對外政策上,在阿根廷 Alfonsin 和巴西 Sarney 民主政府上台後,展現推進雙 邊關係和區域整合的意向,雙方元首於 1985 年 11 月 30 日在邊境城市伊瓜蘇

( Foz do Iguacu)會晤,共同發表「伊瓜蘇宣言」(Iquazu Declartion)400,宣言 強調「兩國人民有永久的意願來促進彼此更緊密的團結和友誼」,宣示雙邊經濟 整合過程的政治意志,該宣言的發表被視為阿、巴推展經濟整合進程伊始的標 誌。宣言主張兩國建立「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由兩國外長主持,就 彼此經貿合作與經濟整合設計實施方案,並通過「伊瓜蘇核能政策宣言」(Iguacu Declaration on Nuclear Policy)。401

399 Riordan Roett, "Introduction," in Mercosur: Regional Integration, World Markets, Riordan Roett ed.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1999), pp.3-5.

400 該項雙邊聯合聲明,正式名稱為:「the Puerto Iguazu–Foz do Iguacu Joint Declaration」

401 Gian Luca Gardini, The Origins of Mercosur: Democracy and Regionalization in South America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mericas, 2010), p.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頁 | - 172 -

另一方面,阿根廷、巴西的軍人獨裁政府以往是藉由經濟上的表現來鞏固政 權的正當性,一旦經濟的表現無法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政權就會出現危機,1980 年代中期,南錐國家紛紛從軍人執政轉變成民主政府,民主政府為維持甫建立而 尚處脆弱的民主體制,紛紛透過區域主義強化其政權的正當性,而區域主義亦成 為南錐國家集體對抗外部市場擴張的重要驅動燃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