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研究"

Copied!
2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魯先華 博士.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 樂齡學習中心之研究. 研究生:李盈怡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二. 月.

(2)

(3)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校園閒置空間如何再利用為高齡者教育之學習 場域,並以用前評估、規劃設計、用後評估三個規劃設計流程為架構,探究校園 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因子、規劃設計原則及現況、高齡者 使用滿意度及效益,進而探討環境規劃之設計困境、因應策略及配套措施,以期 提供未來教育權責單位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規劃為高齡者教育政策之參考。本研 究以訪談法及檢核表調查進行,並以我國辦理樂齡學習中心之國民中小學為研究 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分別自北、中、南選取 4 所樂齡學習中心作為檢核調查對 象,從中邀請總計學校行政人員 5 位、參與高齡者 10 位為受訪對象。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受到終身學習、社區互動、聯外交通可 及性之外部用前評估因子,及校園閒置空間釋出、建物結構型式及歷史價 值、教育政策及經費挹注之內部用前評估因子的交織影響 貳、部分樂齡學習中心之地點配置及動線未符方便原則與可及原則,降低高齡者 參與終身學習教育之意願 參、樂齡學習中心多能提供富有舒適美感之學習場域提升高齡者學習興趣,但普 遍缺乏明確標示符號系統 肆、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環境規劃原則均強調符合社區總體營 造、適用、方便、經濟效益 伍、樂齡學習中心多能透過提供符合適用、安全及方便性原則之細部設施,因應 高齡者特殊空間使用需求,但無障礙原則仍有待加強 陸、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對高齡者、學校、社區均產生實質效益,包含提供在 地學習之終身學習教育、利於推廣代間教育,並再生為社區文化中心據點 柒、因人力及經費不足、及主政者更迭、以學生為使用主體的校園環境、地域及 文化個殊性等因素,成為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困境 最後,綜觀探討 4 所樂齡學習中心在人力、經費、空間規劃及時間開放方面 之困境及因應策略,並建議提供能激發高齡者學習興趣之多元化課程作為配套措 施。 關鍵字: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樂齡學習中心 i.

(4) A Study of Unused Spaces on Campuses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Centers of Senior Citizens Abstract The present thesis explores how unused space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are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areas of senior citizens. Using pre-occupancy evalu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s frameworks, the pre-occupancy evaluation factors of how unused space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are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areas of senior citizens,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satisf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enior citizens are explored. Furthermore,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coping strategies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for future reference of education units that utilize unused spaces on campuses for the learning areas of senior citizens. Using interviews and checklists as methods, research subjects are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hat have learning centers senior citizens; purpose sampling method is used to select four senior citizen learning centers in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Taiwan as research subjects; fiv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ten senior citizens are used as subjects. Research findings: I. Unused space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centers of senior citizens are influenced by inner and outer pre-occupancy evaluation factors II. The locations and routes of the some learning centers are not convenient and accessible, result in reducing senior citizen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ifelong learning III. Generally providing a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learning area to enhance the interests in learning of senior citizens in the learning centers, but a general lack of clear signs IV. Unused space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for the learning centers of senior citizens of environment programme the principle emphasized conforms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i.

(5) V.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detailed facilities in the learning centers needs to include suitability, safety, and accessi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senior citizens’ satisfaction of spaces using, but the principle of accessibility remains to be strengthened VI. Benefits of unused spaces on campuses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centers of senior citizens, including provide local learning areas for senior citizens’lifelong learning and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providing an advantage to schools that promote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people, and 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communities’ overall development to become the cultural centers of the communities VII. Due to lack of human resource and the change of manpower , lack of funds and funding slow, students are the main user of campus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particularity and special cultural, become planning predicament when Unused spaces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utilized for the learning centers Lastly, the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the areas of human resource, budget planning, space planning and opening hours are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and pluralistic courses that stimulate the learning desires of senior citizens are recommended. Keywords: reuse of vacant school space, learning centers of senior citizens. iii.

(6) 謝誌 回顧將近六年漫長且艱辛的研究所之路,隨著此篇謝誌的撰寫終於進入尾 聲,除了達成自我實現的理想外,更成就了自己一心想進入教育領域最高殿堂的 夢想。在碩士班的學習階段中,我真的非常幸運可以遇到指導教授魯先華老師, 從一開始的尋找論文題目到論文撰寫過程中,魯老師的諄諄教誨、鼓勵支持及嚴 謹的學術態度,讓我得以順利將論文付梓,在後續盈怡工作繁忙之際,更感謝魯 老師的深厚體諒與包容,使我得以在學業及工作上取得時間及空間上的平衡,魯 老師亦是我人生職場上的啟蒙老師,常在我工作上遭遇瓶頸、抉擇或失意時,給 予家人般溫暖的關懷、堅定的支持及正向觀念的引導。再次萬分感謝先華老師對 盈怡的悉心指導,不僅使論文得以付梓,亦使盈怡在學術、教育實務工作及情感 上受益匪淺。 此外,感謝一直掛念著我的論文進度的口委:黃月純老師及林勤敏老師,因 為您們在盈怡論文撰寫及口試期間的鼓勵、提點及細心指導,使盈怡的論文內容 更為聚焦且富價值性,更感謝您們體諒盈怡工作繁忙,仍給予高度的支持與祝 福,使我能繼續堅持自己對教育的理想。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我要感謝所有個 案學校的校長、主任、老師、參與高齡者無私的協助與願意提攜後進的熱情,除 得以獲得豐碩的研究成果之外,在每一次東奔西跑、辛苦蒐集研究資料的接觸過 程中,亦深刻感受到您們暖暖的人情味和善意招待,在此盈怡衷心祝福您們一切 順心平安。 再者,感謝在我論文口試期間,幫忙張羅事前準備工作的玉卿學妹,以及隨 時被我電話叨擾的彥宏學長,願意不厭其煩回答我有關論文口試準備工作的大小 瑣事問題,並且不辭辛苦的幫忙跑休學程序,讓遠在臺中工作不便往返學校的 我,得以無後顧之憂的兼顧工作及學業。 同時,於臺中市教育局及臺北大學任職期間,謝謝許多長官及前輩們的提攜 與照顧,使我能快速適應異鄉生活及新的工作環境,感謝遠在臺中的藍淑美督 學、貞芳姐、嘉亨校長在我調回臺北工作之後,仍不時關心我的論文進度及無私 的分享個人求學經驗,使我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以緩慢的腳步繼續堅持學術理 想。並感謝臺北大學的李素華組長時常耳提面命的提醒,並給予我很大的彈性及 支持,使我能順利在期限內完成學業,並感謝工作上的同事:淑媖、以瑋及旻澤 在工作上的貼心協助及鼓勵,使我能無後顧之憂全力撰寫論文。 謹將此論文獻給一直以來愛護且陪伴我的家人,尤其感謝小妹巧玲在我苦思 論文架構且一度想放棄之時,無數個一起在圖書館撰寫論文的我及準備國考的 妳,使我在艱辛的學習研究之路上並不寂寞,如今終能不負眾望取得學位,在此 iv.

(7) 也要祝福巧玲未來和我一樣能順利完成自己的理想。 最後,特別感謝在我論文難產至最後學位口試期間一路陪伴我的季緯,謝謝 你為了督促並鼓勵我繼續堅持理想,共同訂定了一份契約,有助於時常警醒著自 己務必堅定的達成既定的教育理想,圓滿完成自己的階段性任務,以及在我撰寫 論文期間,不時的噓寒問暖及耐心的等候,讓我在撰寫論文壓力及龐大工作量的 情況下有了情緒宣洩的出口。 今日能夠完成論文,要感謝眾多教育先進和貴人的相助,行文至此,謹對所 有曾經教導學生的所有人及曾經共事的工作夥伴們,誠摯的致上萬分的感謝,並 祝福你們順心如意。 李盈怡. v. 2013 年 2 月 立春.

(8)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表次..............................................................................................................................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相關論述........................................................ 11 第二節 高齡者教育之學習環境........................................................................ 29 第三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與高齡者教育....................................................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2 第三節 研究實施流程及研究倫理.................................................................... 76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及分析............................................................................ 78 第五節 研究效度及研究倫理............................................................................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85 第一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階段.................... 85 第二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階段.................... 94 第三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後評估階段.................. 115 第四節 樂齡學習中心規劃經營之困境、因應之道及配套措施.................. 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67 第一節 結論...................................................................................................... 167 第二節 建議...................................................................................................... 172 參考文獻 ................................................................................................................... 179 中文部分............................................................................................................ 179 英文部分............................................................................................................ 184 附錄............................................................................................................................ 185. vi.

(9) 表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2-1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原則 ................................................................ 19 2-2 國民中小學理想課椅規格 ............................................................................ 43 2-3 國民中小學現行課桌規格 ............................................................................ 43 2-4 臺灣地區學齡人口數、占總人口比率及其增加率-中推計 .................... 51 2-5 臺灣地區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推計 ...................................... 52 3-1 樂齡學習中心名單與分佈 ............................................................................ 72 3-2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一覽表 ............................................................................ 75 3-3 訪談問題與研究目的、架構、問題、方法之關係一覽表 ........................ 79 4-1 一棟共有型與近接型設施複合化型態之優劣比較對照表 ........................ 98 4-2 樂齡學習中心走廊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16 4-3 樂齡學習中心樓梯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17 4-4 樂齡學習中心樓梯扶手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18 4-5 樂齡學習中心坡道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19 4-6 樂齡學習中心坡道扶手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0 4-7 樂齡學習中心教室出入口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1 4-8 樂齡學習中心廁所出入口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2 4-9 樂齡學習中心教室空間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4 4-10 樂齡學習中心廁所盥洗室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5 4-11 樂齡學習中心樓梯標示系統規劃設計現況之調查檢核表 .................... 126. vii.

(10) 圖次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2-1 2-2 2-3 2-4 2-5 3-1. 高齡者教育需求的平衡模式 ........................................................................ 30 臺灣地區三階段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趨勢-中推計 .................................... 49 臺灣地區未來人口金字塔-中推計 ............................................................ 50 水準式學校複合設施型態 ............................................................................ 63 垂直式學校複合設施型態 ............................................................................ 64 研究架構圖 .................................................................................................... 68.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我國少子女化現象日趨明顯,吳清山與林天佑(2005)曾定義人口 少子女化係指每名婦女平均生育率低於 2 人以下,孩子生育率越來越少的一種現 象。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a)所完成的中華民國 101 年至 149 年人 口推計可知,幼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 2012 年 14.6%,於 2060 年再降為 9.8%。 而出生人口數的逐年降低主要是導因於我國婦女生育率的下降,我國從 1984 年 起,總生育率下跌到不及 2.1 人的替代水準,2006 年總生育率更進一步下跌到 1.12 人的新低點,使我國成為超低生育率的國家之一,顯見我國自 1984 年起已 邁入少子女化的時代。此外,由於人口少子女化的趨勢將直接影響就學人口數的 減少,從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a)的中華民國 101 年至 149 年人口推計 之中推計可知,20 年後 6 至 21 歲學齡人口將面臨減少 23.3 萬人或 6.9%,占總 人口比率降為 13.3%。 綜述之,由於近年來出生率的減少、學生來源逐年遞減,及過去為落實一村 一校而產生國內教育市場的快速擴充,已導致教育市場的供需出現明顯失衡的現 象。就學人數過少、學校規模過小之偏遠學校面臨被裁併校而產生閒置校舍的危 機,都會地區學校亦有閒置教室數量攀升的現象,其造成教育當局和各級學校在 環境清潔及生活管理維護上的問題,倘若學校建築設施之使用效能不佳,表示教 育成本的付出勢必提高。因此,究竟這些校園閒置空間應予拆除、改建、廢置, 或另做他用以維持學校建築設施之使用機能,便是一項值得探究的問題。而如何 透過校園閒置空間的活化再利用,使每個教育空間發揮最大的效益及其價值,賦 予校園中每一個角落嶄新的生命,其間的妥善規劃將是未來的首要之務,此為研 究動機之一。 人口結構的改變除了反應少子女化現象外,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因國民壽命延 長與出生率降低而顯著增加,在 1993 年 65 歲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已達到高 齡化社會 7%的指標,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a)推計,預估 2018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過 14%的高齡社會,至 2025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 20%而達到超高齡社會。由於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促使眾人開始關注因高齡者人 口增加而產生的老人福利、延緩退休、扶養比漸增、現行教育機構不足等議題, 進而體認到高齡者再教育的重要性,促使眾人對於高齡者教育之需求日趨殷切。 然而,我國在高齡者教育機構及公共設施的數量上未能及時趕上高齡者人口增長 的速度,故如何活化校園閒置空間,強化其使用機能而再利用為高齡者學習環 境,以節省政府的公共經費支出,並增進高齡者在地學習機會、促進其健康老化, 1.

(12) 進而達到普及社會教育的理想,是本研究動機之二。 綜上所述,我國人口結構已朝向高齡少子女化的趨勢,而根據厚生勞動省的 統計指出,日本近年來因晚婚、晚產和離婚的增加,使女性生育率下跌加速,且 平均每 3 名勞動人口即可支持 1 名高齡者退休後的年金生活,在 2050 年每 1.4 名就要支持 1 名,導致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更趨嚴重(張芳明,2006)。由此可 知,我國與日本同為高齡少子女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故因應高齡少子女化社會將 成為我國與日本最為迫切的課題,面對因少子女化產生校園閒置空間的管理問 題,以及因高齡化社會所導致高齡者教育機構供不應求的危機,為有效同時解決 二者對於教育發展的衝擊與影響,除了緩和生育率下降及人口高齡化的速度外, 更應積極的提出因應之道,而此將是未來政府當局及所有教育工作者首要面對的 課題。 基於此,從擴大教育的服務對象之再利用思維重新出發,校園閒置空間可提 供高齡者做為再學習的場所,除了降低閒置校舍所增加的教育成本,亦可節省政 府在增設高齡者教育機構上之經費支出,使學校建築與校園設施能同時為學齡兒 童及高齡者服務,藉由符合教育本質之再利用思維,發揮既有校園閒置空間的再 教育功能,使閒置校舍獲得再生並持續維持新機能,同時亦促進社區空間革命, 激發社區總體營造的生機。湯志民(2008)亦曾提及基於高齡人口的快速增加, 以及終身學習理念之推展,未來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在社區終身學習中心或樂 齡學習中心的建置上會愈來愈重要。Brubaker(1998)更指出 21 世紀的學校大 多是社區學校的形式,社區學校將成為所有年齡市民的中心。黃世孟、李永展與 龐景行(2000)認為推動社會教育之困境在於提供社區活動的公共設施嚴重不 足,故在試圖建立社區與學校合作管道的過程中,除了加速校園空間開放的正當 性之外,亦應同時著重學校其他資源的釋出,且將其視為強化社區組織與動員能 力的催化劑,並落實以學校做為各年齡層民眾學習場所的終身教育理念。 簡言之,我國已邁入高齡少子女化社會,要同時解決上述提及的人口少子女 化及高齡化問題,釋出校園閒置空間做為普及高齡者教育的途徑,使學校建築與 校園設施為所有年齡層的受教者服務,打破傳統學校功能僅侷限於國民教育的實 施,乃是未來教育發展之新趨勢。然而,由於高齡者與國中、國小學生在生理上 有很大的差異,故以往專為國中小學生設計的教學設備及校園設施可能未必符合 高齡者特殊的學習需求,因此,為使國民中小學的校園閒置空間具備成為學校教 育與社會教育共同使用的功能,傳統的中小學教室佈局需要改換另種面貌。基於 此,高齡者對活動環境的特殊需求,包括對環境規劃、建築計畫與課桌椅設計的 需求均應由高齡者的生理層面來加以考量,故如何將校園閒置空間加以規劃設計 並再利用為適合高齡者再教育的場所,以增進高齡者之學習動機,且促進社會教 育的普及性,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2.

(13) 由於閒置空間再利用運動在臺灣建築業與藝文界尚屬開創性的作為,且於 公共閒置空間之再利用過程中亦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而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 之興起乃承襲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思潮,以及因應少子女化所引發的教育衝擊與 學校經營問題,其亦屬於新興的學校議題與教育改革措施,故相關研究數量還 稱不上成果豐碩,僅有 5 項研究針對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進行深入的研究,包 含紀佩伶(2005)的《彰化縣國民小學空間再利用之研究》 、葉鴻楨(2005)的 《被裁撤校舍地規劃為環境學習場域之可行性—以宜蘭縣清水國小為例》 、陳桂 蘭(2006)的《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光小為例》 、陳詩 芸(2006)的《閒置校園再利用作業模式之研究》 ,以及巫志城(2008)的《台 東縣閒置校園再利用之研究》等。此外,研究方向僅針對研究個案探究其再利 用之規劃原則與可行方案,以及閒置校園再利用作業模式之建立,尚無人針對 學校空間如何再利用為高齡者教育之學習環境進行相關研究,由此可知此研究 主題極具有開發與研究的價值,故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承上,雖然有關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高齡者學習場域之研究付之闕如,但 在執行層面上,行政院於 2008 年 2 月 27 日公布「人口政策白皮書-針對少子女 化、高齡化及移民問題對策」,主張應透過學校與社區教育資源的整合,釋出校 園閒置空間提供高齡者學習活動所需,滿足高齡者再教育的需求,以因應高齡少 子女化社會而建構完整高齡教育系統。具體而言,當學校面臨招生不足而面臨裁 併校的危機時,藉由規劃多元的課程及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作法來向銀髮族招 生,且善加整合社區大學、在職教育及民間老人教育機構等教育資源,將成為閒 置校舍免於被裁併校的生存契機(朱楠賢,2008a)。 再者,由於我國與日本同為高齡少子女化程度較高之國家,為同時解決少子 女化與高齡化所產生的教育衝擊,我國以樂齡學習中心為代表,日本則以生涯學 習、校園開放及學校設施複合化為理念,二者均具體將校園閒置校舍與教室釋 出,再利用為高齡者進行在地化學習與健康老化的場所,並使社區學校變成社區 學習中心據點。因此,研究我國樂齡學習中心之在用前評估階段之用前評估因子 為何、在規劃設計階段之規劃原則、設計要點、規劃困境、解決之道、設施複合 化類型為何,及在用後評估階段之規劃設計現況、使用滿意度、未來空間需求、 待修正改進之處及配套措施為何,旨在探究校園閒置空間之規劃設計上是否切實 符合高齡者之特殊學習需求。另外,日本有異於我國之作法,其已對閒置教室、 校舍的利用做出了法律規定,並透過學校設施複合化落實校園空間之多目標使 用,而其規劃理念與成效優劣可供我國做為參考之用,此即為研究動機之五。. 3.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校園閒置空間如何再利用為 高齡者教育之學習場所,故以我國辦理樂齡學習中心之國民中小學為研究對象, 並以用前評估、規劃設計、用後評估三個規劃設計流程為架構,探究校園閒置空 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前之評估因子、規劃設計原則、空間使用滿意度及效益 為何,以期提供未來教育權責單位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規劃為高齡者教育政策之 參考。 具體言之,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因子。 二、瞭解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原則與要點。 三、瞭解我國樂齡學習中心在用後評估階段之現況、滿意度及效益。 四、瞭解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困境、因應之道及 配套措施。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未來教育權責單位在利用校園閒置空間規劃為高齡者教 育政策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下列幾個待答問題: 一、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因子為何? 二、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原則為何? (一)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原則為何? (二)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時,在細部的學校設施之設計原 則為何? (三)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時之設施複合化類型為何? (四)不同學校設施複合化類型之優劣為何? 三、我國樂齡學習中心在用後評估階段之滿意度及效益為何? (一)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空間規劃設計現況及缺失為 何? (二)高齡者對於樂齡學習中心空間設備之使用滿意度及未來空間需求為何? (三)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效益為何? 四、瞭解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困境、因應之道 及配套措施。 4.

(15) (一)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困境為何? (二)我國樂齡學習中心因應上述規劃設計困境之解決策略為何? (三)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配套措施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校園閒置空間 本研究所稱之校園閒置空間係指因少子女化、人口往都會區流動、教師人力 不足、災後閒置、學校規模過小之裁併校、教育改革、經費不足、規劃設計不當、 管理使用不當、建築法令限制等因素,形成校園中使用效能不彰、喪失使用機能 或久而未使用之多餘廢棄空間,其包含偏遠地區之閒置校舍及都會學區之閒置教 室。 貳、再利用 本研究所稱之再利用意指透過增加、改變或重新組構其原有空間與設施的用 途,賦予具結構安全性之校園閒置空間再生的力量,將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與 學習經驗,並融合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參、高齡者 本研究之關注重點為參與樂齡學習中心之高齡者,參考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退休年齡、我國長青學苑及樂齡學習中心大多以 55 歲以上者為對象,則以年滿 55 歲以上的高齡者為提供對象。因此研究者擬將 55 歲訂為高齡起點,即本研究 中所指稱的高齡者係指年滿 55 歲以上的老人。 肆、高齡者教育 本研究所稱之高齡者教育意指為 55 歲以上者,廣增知識與技能所進行的有 系統、持續性、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學習活動,旨在增進其適應社會的問題解決 能力,並滿足高齡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求,以達到生活即教育、教 育即生活與活到老、學到老之理想目標。 伍、樂齡學習中心 樂齡學習中心之設立旨在透過活化校園閒置空間,建立社區學習據點,縮短 城鄉差距,以增進老人在地學習機會,促進社區高齡人口健康老化,進而建立優 質社區文化,並傳承高齡者的經驗與智慧,達到薪火相傳的文化社會。在執行層 面上,教育部自 2007 年起推動為期 3 年的「活化校園空間總體規劃方案」 ,其中 一項子計畫為設置社區終身學習中心。故教育部於 2007 年設置 13 所高齡學習中 心,2009 年持續營運尚有 10 所,於基隆市建德國小、臺北縣豐年國小、新竹市 茄苳國小、臺中市信義國小、彰化縣信義國民中小學、南投縣鹿穀國中、雲林縣 5.

(16) 山峰國小、高雄市仁愛國小、花蓮縣大禹國小等 10 所學校均有設置高齡學習中 心。2008 年結合民間團體、鄉公所及公共圖書館與學校設置樂齡資源學習中心, 2010 年高齡學習中心及樂齡資源學習中心均統一更名為樂齡學習中心,根據老 人教育學習專區官方網站上顯示全台設有 225 所。.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訪談和檢核表調查進行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訪談法 訪談法用以瞭解我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高齡者學習環境之用前評估因 子、規劃設計原則、空間使用滿意度、效益、規劃困境、解決策略、配套措施等, 以深入瞭解校園閒置空間再生為樂齡學習中心之再利用流程。故本研究根據研究 目的與相關文獻分析結果,分別針對學校行政人員及參與高齡者編擬訪談大綱 (如附錄一、二),請專家學者指導修正,並經指導教授確認後,作為本研究之 訪談工具。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題目,並以面對面、一對一的訪談方式,蒐集本 研究所需的資料,綜合歸納出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結論。 二、檢核表調查 本研究依據文獻分析結果,自編「我國樂齡學習中心之環境規劃檢核表」進 行測量、觀察與記錄,檢核表內容概分為走廊、扶手、坡道、樓梯、電梯、出入 口、教室空間、廁所盥洗室、標示符號系統等項目進行檢核,並輔以相機進行具 體且真實的紀錄,以實地瞭解樂齡學習中心之規劃設計現況、使用情況及缺失, 此外,檢核資料可輔以瞭解參與高齡者之空間使用滿意度及未來空間需求為何。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依循下列研究步驟進行,茲說明如下: 一、確定研究主題與範圍 研究者初步瀏覽新近期刊文章後,確定研究的範疇為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 繼後針對主題進行廣泛的文獻資料蒐集與研讀,進而確定研究主題聚焦於校園閒 置空間再利用和高齡者教育做結合,並進一步界定研究目的與範圍,確立研究方 法與步驟,擬定研究計畫與大綱。 二、文獻資料蒐集與分析 研究者透過圖書館、ERIC、網路檢索、研討會參與等,蒐集有關校園閒置 空間再利用與高齡者教育之書籍、期刊、論文、電子報、網路資料等,經過研究 6.

(17) 者詳細研讀後,進行歸納統整與分析,並依指導教授之修改建議,據以撰寫第二 章文獻探討的部分,以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編擬研究工具之依據。 三、編擬檢核調查表及研擬訪談大綱 依文獻探討結果,擬定檢核調查表及訪談大綱,與指導教授多次討論及修 正,並請專家學者提供修正意見,將有疑義的部分加以增刪或修正,再經由指導 教授確認之後定稿,乃完成並據以編製「實施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 心之訪談大綱」 (附錄一) 、 「高齡者使用樂齡學習中心滿意度之訪談大綱」 (附錄 二)及「我國樂齡學習中心之環境規劃檢核表」(附錄三)。 四、確認研究對象 初步透過電話聯繫方式瞭解上述 10 所樂齡學習中心之運作情況,依參與高 齡者人數及實際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實施高齡者學習場域等因素,選擇符合研究 目的之研究對象,進而洽請提供相關協助,以確認研究對象。 五、實施檢核表調查並進行訪談 繼後處理聯繫作業,由研究者親自至樂齡學習中心進行檢核表調查,檢視我 國樂齡學習中心之環境規劃現況是否符合高齡者之特殊空間需求,檢核結果亦可 進一步作為訪談參與高齡者使用滿意度之依據。繼後就訪談大綱內容與樂齡學習 中心的學校行政人員、參與高齡者或教師進行個別訪談,以蒐集本研究之相關資 料。 六、檢核表及訪談記錄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研究者進行訪談資料之整理、編碼、分類、命名、分析與歸納,並配合檢核 表調查結果,根據研究目的進行資料的綜合討論與交叉分析。 七、撰寫研究報告 利用文獻探討、訪談資料及檢核表調查的結果與發現,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 建議,以供未來教育權責單位在利用校園閒置空間規劃為高齡者教育政策之參考 依據。.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以下就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二部分,來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7.

(18) 一、研究對象 本節分別從檢核表調查對象以及研究訪談對象二個部分加以說明如下: (一)檢核表調查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主要關注於我國樂齡學習中心,而根據老人教育學習專區 官方網站上的樂齡學習中心分佈圖可知,2009 年我國共有 10 所國民中小學設置 樂齡學習中心,分別是基隆市建德國小、臺北縣豐年國小、新竹市茄苳國小、臺 中市信義國小、彰化縣信義國民中小學、南投縣鹿谷國中、雲林縣山峰國小、臺 南縣柳營國中、高雄市仁愛國小以及花蓮縣大禹國小等。惟研究者先透過電話聯 繫方式,初步瞭解每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的運作情形殊異,並徵求有意願者,最後 研究者以實際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為選取依據,採立意抽樣方式分別自北、中、 南選取 4 所樂齡學習中心作為研究對象,基於研究倫理,均分別化名為至真國 小、至善國小、至美國小及至誠國中,作為本研究之檢核調查研究對象。 (二)研究訪談對象 以研究訪談對象而言,本研究就上述至真國小、至善國小、至美國小及至誠 國中 4 所樂齡學習中心之學校行政人員或教師及參與高齡者為訪談研究對象,研 究者先以電話聯繫方式洽詢 1 位學校行政人員之受訪意願,並進一步請學校行政 人員推薦 3 位年滿 55 歲以上、參與樂齡學習中心活動超過半年以上之高齡者, 作為本研究的訪談邀請對象,故本研究理想上的訪談對象共計 16 位,其中包含 學校行政人員 4 位,參與高齡者 12 位。 惟其中 1 所樂齡學習中心主任表示因高齡者個人意願關係,僅能推薦 1 位 50 歲的學員協助參與訪談,所以最後決定不予勉強。另其中 1 所樂齡學習中心 主任表示,除推薦 3 位參與高齡者協助訪談之外,提及學校辦理樂齡學習中心第 二年時,適逢政府推動短期促進就業專案的機緣,晉用當地的居民協助規劃並推 動樂齡學習中心活動,且致力頗深,極力鼓勵研究者邀請該兼任行政職教師參與 訪談,最後研究者正式提出邀請該教師參與本研究,其亦欣然同意。故本研究以 立意抽樣自北、中、南選取 4 所樂齡學習中心之學校行政人員 5 位及參與高齡者 10 位為訪談對象,合計 15 人。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高齡者教育一詞,僅侷限於樂齡學習中心所進行的高齡者教育,而 不包含社區大學、長青學苑、空中大學、機構進修中心等對高齡者所進行的教育。 再者,本研究亦僅關注於樂齡學習中心之空間環境規劃與設計,以瞭解原先專為 國民中小學學生量身定做的學習空間如何再利用為適於高齡者學習之場域,進而 探討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因子、規劃設計原則、空間 使用滿意度及效益為何。 8.

(19) 貳、研究限制 以下就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三部分,來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研究主要以我國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的焦點,然而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 仍須配合學校參與本研究的意願,以及研究對象是否符合本研究目的之要求。由 於每一所樂齡學習中心之運作情況有異,因此研究者以參與樂齡學習中心之實際 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為選取依據,發現僅有 4 所樂齡學習中心為適切的研究對 象,而無法涵蓋所有的樂齡學習中心。故其訪談研究結果與分析可能因各校的背 景、理念、學校建築規劃、校園設施設計等而有所不同,致使資料綜合與分析結 果僅適於此 4 所的研究對象,而難以推論至全國的樂齡學習中心之環境規劃,故 此乃研究對象擇取限制之一。 二、研究內容 因受限於篇幅、時間、人力上的考量,且本研究希望仍以校園閒置空間之再 利用為主軸,惟「高齡者教育」一詞涵蓋內容廣泛,欲探討校園閒置空間如何再 利用為適於高齡者學習環境之規劃原則與設計要點,可以延伸至學校設施複合化 與多目標使用、高齡者學習環境與學習動機之關連性、高齡者與國民中小學學生 間的互動與代間學習等相關內涵。因此,研究者將「高齡者教育」侷限在學習環 境之空間規劃與設計上,以利於本研究能順利聚焦,並能提供未來教育權責單位 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規劃為高齡者學習場域之參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檢核表調查研究樂齡學習中心之學習環境規劃與設計現況,惟調查 結果僅限於表象資料的蒐集,而難以深入瞭解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高齡者教育 之使用情形、困境、規劃設計原則以及對未來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高齡者學習 環境之建議。因此,本研究進一步以深度訪談方式取得更為詳細的資料,惟訪談 方法的限制包含對於推論性有相當的限制、訪談所得資料之客觀性與準確性較難 掌握、訪談用語及問題陳述缺乏標準、受訪者缺乏保密性、人力及時間成本高, 以及因訪談法具有相當大的彈性及適應性,容易因人為因素造成訪談內容的偏 差。. 9.

(20)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針對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研究,本章將從三個部分來加以 探討。首先,析論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相關概念;其次,統整歸納高齡者教育 之重要性及其學習環境的規劃原則、步驟、設計要點;最後,依前兩節內涵探究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高齡者教育學習環境之效益與國內外現況,以做為本研究 瞭解校園閒置空間如何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參照。. 第一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相關論述 茲就校園閒置空間的意義、成因以及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原則、流程 與相關研究成果發現分述如下: 壹、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意義 地方政府面臨校園閒置空間的產生,首要之務乃事先掌握校園閒置空間的數 量,惟在調查的同時卻發現了一個待釐清的問題,即學校閒置空間之標準定義在 我國仍不明確。準此,實需訂定科學性的標準來針對校園閒置空間來加以辨別與 歸類,並根據學習以及教職員的使用情形,設定適當的學習空間數量,以規劃設 計出符合教育本質與學生需求的學習空間,方能提高學校閒置空間之使用效能 (黃詩芳、王瑞邦,2006;update on space and utilization poli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4)。 首先,萬新知(2005)依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意涵,以及國內教育政策之學校 社區化、社區總體營造與永續發展的理念,歸納閒置校舍再利用包含永續發展的 理念、機能的持續、經濟效益、史實性保存、社區總體營造等五點意義。意指閒 置校舍具有再利用之良好機能,其包含教室硬體空間、遊樂與活動設施、公園化 的校園等,而透過跳脫古董式且兼顧校內史實性與現代性機能的再利用方式,旨 在強化或變更校園空間原有機能、發揮經濟效益、達到資源永續利用、並將學校 納入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計畫,提供社區一個環境再生的生機。 李金娥(2006)主張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是避免空間的重覆投資而造成資 源的浪費,並減少校園中被遺棄的空間,賦予空間新的生命意義,並創造其他使 用功能,以避免其成為校園中可有可無的死角。 陳桂蘭(2007)針對校園閒置空間所做之操作型定義為,現今學校中,舉凡 因學生人數減少而多出來的空餘教室、教師人數減少所形成之人力不足、利用效 能低,亦或是因校舍老舊、漏水而無法使用,所造成的閒置教室或空間。 11.

(22) 花蓮縣政府教育局(2008)將校園閒置空間定義為:是因減班或廢併校或其 他因素所產生,目前無被運用於教學用途之校舍。 湯志民(2008)在〈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一文中,界定校園閒置空 間係指校地、校舍(包含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舊建築和新建築) 、庭園、 運動場地和附屬設施,因規劃設計不當、使用人數減少、管理使用不當、建築法 令限制、維護經費不足、年久失修等因素,致使校園中有全部或局部的空間與設 施形成多餘、使用效能不彰或長期未能運用之狀況。而所謂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 則可描述為,是對校園閒置空間增加或改變其原有空間與設施的用途,或重新組 構使其原有功能得以延續,並在機能與建物之間適當調適的歷程。 陳蕙茹(2008)則認為校園閒置空間係指因少子女化、班級數減少、裁併校 後,所帶來的閒置教室或廢棄校舍,形成校園中被閒置而未能被使用的空間。然 而,其更廣泛的定義係因學生人數較少或校地較大,而產生久而未使用的空間, 甚而無力維護而產生無法有效利用之閒置空間。 綜合以上觀點以及前述閒置空間與再利用之意涵可知,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 係指校園中使用效能不彰、喪失使用機能或久而未使用之多餘廢棄空間,而造成 學校生活管理的死角、管理維護漏洞與環境清潔等問題,但透過增加、改變或重 新組構其原有空間與設施的用途,賦予具結構安全性之校園閒置空間再生的力 量,將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與學習經驗,並融合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而此定義 包含下列幾個要點: 1.以校園閒置空間的特性而言,係指校園中使用不彰、喪失使用機能或久而 未使用之多餘廢棄空間。其範疇包含老舊建築、廢棄學校的整體或局部校舍、空 出的閒置教室、閒置庭園、閒置運動場地、遊樂與活動設施等。 2.針對校園閒置空間的影響來看,其可能造成學校生活管理的死角、管理維 護漏洞與環境清潔等問題。 3.從校園閒置空間的機能結構來談,其必須在結構上是安全無虞的,方能再 利用為具有經濟效益之空間。 4.以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目的來說,透過增加、改變或重新組構其原有空 間與設施的用途,賦予校園閒置空間新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創造多樣化、複合性 之使用功能,將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進而融合社區總 體營造,以提供社區一個環境再生的生機。 最後,雖然學校閒置空間之原有機能降低,但在思考其再利用的方式時,除 了應考量閒置空間再利用之一般性原則外,仍應從教育的角度出發,以尋求符合 教育本質之再利用途徑,創造校園閒置空間發展的第二春,並重新發揮其教育功 能(張嘉原,2006)。 12.

(23) 貳、校園閒置空間之成因 萬新知(2005)在〈閒置校舍再利用之研究〉中指稱,都市或鄉鎮的學校均 可能因減班產生閒置教室,而遭裁撤的學校大多集中於人口稀少的偏遠地區之小 型學校,在學習成效與教育投資成本的考量下,將許多小型學校的學生轉至他 校,使這些學校不再使用於學齡人口的教育服務,因而形成閒置校舍,其進而認 為有四點形成閒置校舍的原因,包含: (1)少子女化現象; (2)人口往都會區流 動; (3)學校規模過小之併校; (4)災後閒置。而張嘉原(2006)承續上述觀點, 另又提出(5)學校建築法規之改變以及(6)科技融入教學之需求兩個產生校園 閒置空間的原因。前者強調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建築工學的技術與方法將日 益進步,未來學校建築物使用之相關標準與要求將亦趨嚴格;後者則係因教學方 法因應多元、另類教育的改革,而新式新學法將需要大量的科技或媒體之配合, 未來學校建築勢必有所更新,因此校園內將會增加許多因舊型建築不服使用需求 而產生的閒置空間。 陳桂蘭(2007)則提出閒置教室或空間的產生,是因學生人數減少、教師人 數減少所形成之人力不足、利用效能低,亦或是因校舍老舊、漏水而無法使用。 陳蕙如(2008)認為學校是教育的常設機構,由於少子女化、人口往都會區 流動、災後閒置等原因而遭到閒置。此外,其強調閒置校舍並非因建物的老舊或 機能的不合宜而遭到閒置,主要原因是臺灣人口生育率降低,社會結構出現少子 女化的型態,影響就學人口及班級數的減少,致使學校面臨了裁併或廢校的危 機,閒置校舍或閒置教室因而產生。 湯志民(2008)則主張校園閒置空間之產生乃導因於使用人數減少、規劃設 計不當、管理使用不當、建築法令限制、維護經費不足、年久失修等,並可進一 步歸納為人、理念、經費等三項因素。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以湯志民的觀點為主軸,並輔以其他多位學者的想法, 將形成校園閒置空間之成因統整歸納為人、事件、經費、理念等四項因素,其中 人的因素包含少子女化問題、人口往都會區流動和教師人力不足;事件的因素則 有災後閒置、學校規模過小之裁併校及教育改革;有關經費的因素包括經費不足 與年久失修;最後,理念的因素則分為規劃設計不當、管理使用不當、建築法令 限制等,現就各點分述如下: 一、人的因素 (一)少子女化問題 學校是教育的常設機構,從上述觀點可知,校園閒置空間的產生並非因建築 物的老舊不堪或機能的不適用而遭到閒置,其主要原因為就學人口數的減少,而 學校場域之主要使用者為學生,學校設備是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而建置,因此 13.

(24) 少子女化問題導致學校使用人數大幅減少及使用效能降低,閒置教室或校舍就此 產生。 (二)人口往都會區流動 由於偏遠地區或鄉鎮受到都市化的影響及其生活條件不佳,致使勞動人力不 斷流失,且年輕人口多往都會地區就學與就業。此外,位於中心地區之學校,可 能因周邊新市鎮的出現,使人口移轉至新市鎮,導致學生數銳減而產生閒置校舍 或教室。 (三)教師人力不足 倘若學校規模過小、學生人數少、少數的教師員額需擔負龐大的行政工作與 教學,使教師難以分身乏術管理其他無人使用的校園閒置空間,形成校舍在低度 使用的狀態下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學校場域、設施、建物面臨無人使用和管理的 情況下而遭到閒置。 二、事件的因素 (一)災後閒置 因九二一大地震之猛烈衝擊而震毀了許多校舍,為保障學生學習權益,須盡 快安排受災學生遷往他處就學,因而原有校舍在尚有可修建使用的情形下被閒 置。 (二)學校規模過小之裁併校 由於規模過小的學校不利於學生的學習以及人際互動發展,且教育資源的挹 注因使用人數過少而使學校機能降低,導致教育成本日漸增加,反而稀釋地方教 育經費。因此,近年來透過裁併校進行教學資源整合之案例不斷增加,且地方政 府未進一步推動學校閒置空間之相關活化措施,故閒置校舍的數量日益攀升(萬 新知,2005)。 (三)教育改革 近來學校教學方法為因應多元、創新之教育改革思潮,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 講述式教學,而新式新學法將需要大量的科技或媒體之配合,方能符合未來教育 的新需求,因此校園內將增加許多因舊型建築不符使用需求而產生的閒置空間。 如早期並非每間教室均有電腦、單槍或電視,近來學校大力推行科技融入教學, 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輔以政策執行與龐大經費的挹注,各校原先提供學生 看影片的視聽館卻因而遭到閒置。. 14.

(25) 三、經費的因素 校舍建築、校園空間和設施皆需固定經費的支援以進行經常性的維護,然 而,當學校維護經費不足時,將使校園建築、空間和設施因年久失修而不堪使用, 最後呈現損毀狀態而未無人使用,逐漸產生荒蕪、頹廢和閒置的狀態。 四、理念的因素 (一)規劃設計不當 當學校建築與校園之規劃設計不當時,易導致使用效能不彰、甚而無法使用 的狀況。如有些學校建築與設施之設置地點過於孤立,無方便的聯絡動線或動線 太遠,造成使用頻率偏低而呈現閒置狀態。 (二)管理使用不當 學校建築與校園空間興建計畫,經規劃、設計、施工到竣工設置後,其營運 管理與使用規則的訂定至為重要,故當學校建築與設施之管理使用不當時,也容 易導致學校建築與設施難以有效被使用或發揮學校建物教育機能的窘境。 (三)建築法令限制 學校建築與校園空間的規劃、設計、興建和管理,涉及許多建築法規,如建 築技術規則、學校建築設備標準等,惟礙於建築法規的限制,致使校園建築和設 施缺乏使用權限且在長年無人使用的情形下,而有逐漸荒蕪、頹廢和閒置的狀態。 參、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原則 空間影響生活,生活創造未來,即空間是一種語言,空間的安排與使用,反 映了當地人文藝術的內涵與精神,同時形塑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因此,校 園空間的規劃與設計,不僅在創造空間被利用的最大價值,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空 間的設計上,配合學校的人文藝術特質,設計出具有引導式功能性的學習環境(盧 姝如,2006)。 McClurkin(1964)提出九項理想的學校建築規劃原則,包括適合教育需要、 安全、衛生、展延性、彈性、方便、持久性、美觀、經濟等。 谷口汎邦認為學校設施的彈性和擴展性為校園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以滿足 多元教學與多樣性教材的空間需求,此外,教育品質的提高,不應僅限於零散式 的對應改良,需將地域社會的要求整體納入校園環境規劃的一環中(李政隆譯, 1982)。 林勤敏(1986)在《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一書中提及,校園空間的規劃需 符合整體原則、經濟原則和美化原則等三者,其中經濟原則包含適用性、教化性 和多功能性之要求,以創造出符合真、善、美之教育環境。 15.

(26) 而傅朝卿(2001)主張再利用之理論乃是結構安全的老建築可以用史實性與 現代性兼顧再循環其生命週期,並且讓其以本身之條件得到經濟上之存活能力。 故其將再利用的形式分成:(1)建築物生命週期再循環-機能的持續使用;(2) 兼顧結構安全性與經濟上存活;(3)史實性與現代性並重。 萬新知(2005)強調再利用的規劃,除參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開發原則之外, 尚應考慮學校的文教特性,以適當發揮閒置校舍的功能。其提出四點閒置校舍再 利用之規劃原則包含:(1)配合社區改造計畫;(2)長遠評估,永續經營;(3) 維持場所精神;以及(4)相關專業的共同規劃。 湯志民(2006)認為理想的學校建築規劃,需掌握整體性的規劃、教育性的 設計、舒適性的佈置、安全性的顧慮、經濟性的要求、創造性的構思、前瞻性的 考量、使用者的參與等原則,以滿足學生在休憩活動和學習上的需求,追求校園 空間的積極意義與價值。 張嘉原(2006)在〈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初探〉一文中,歸納八點學校閒 置空間再利用的規劃思維,包含: (1)尋求空間的存在意義與價值,並思考其可 具備何種新機能; (2)空間再利用首重結構的安全性,並需兼顧歷史文化與現代 化功能; (3)尊重空間原有特性,採納參與式設計精神,並使其具備經濟效益; (4)考量學校空間各種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現實情勢;(5)體現學校建築的教育 意義,考量教育的需求; (6)由學校的空間需求及空無思維,思考再利用的方式; (7)配合教學革新的需求,發揮創意與想像,將空間做彈性規劃應用;(8)融 合社區營造與社會教育的精神,使學校與社區能緊密結合。 李金娥(2006)則認為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重點之一是活動,由於空間對 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之境教影響,故校園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宜從學生的需求、使 用空間的頻率、教育的本質出發,以規劃出富有人味兒的校園環境氣氛,並實現 使用者參與之理念。還有,從空間的使用機能觀之,在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運 作與規劃上,突破校園既定的功能模式可增進其再利用效能,而複合式的校園空 間規劃使每一個空間均能達到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之理想。最後,鼓勵教師將班 級教學場域延伸至所規劃的閒置空間,藉由群策群力的協同教學與資源空間共 用,以增加學生多樣化的學習向度,實現處處皆學問、時時能學習之目標。 陳桂蘭(2007)主張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應朝向配合既有空間設計之 不足來做調整,融入「減」的空間概念,並結合多功能之理念,以避免再形成二 度低利用、低功能的閒置空間產生。因而其將規劃設計原則統整歸納為永續經 營、適切(開放校園空間規劃的決策參與權和校園空間使用的學習權)、友善(具 安全、健康、性別平等、無障礙環境、與社區共用的空間)、效率、文藝美感與 創意等五項。 試分析探究上述學者之觀點(如表2-1),並結合前述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精 16.

(27) 神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教育性理念,整理歸納出11項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 規劃原則,且從使用者、建築物機能及實踐等三個層面分述論述之:其中使用者 層面包含美感、適用、教化、使用者參與原則;建築物機能層面則分為安全、史 實與現代並重、創意、永續經營原則;最後實踐層面包括經濟效益、整體及融合 社區營造等原則,茲就各項原則分述之: 一、使用者層面 (一)美感原則 校園空間的安排與使用,反映出學校人文藝術的特色與精神,而文藝美感展 現在校園景觀及環境層面,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境教功能,因其能豐富化學 生在校的生活經驗及感受,進而涵養學生的審美觀與價值觀,故校園閒置空間之 規劃設計宜配合學校的人文藝術特質,設計出具有引導開展式的學習環境,以創 造出符合真、善、美之教育環境。 (二)適用原則 學校屬教育的常設機構,主要係提供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場域,因此整個 校園環境的舒適、美化和整體性的溫暖友善氛圍,對於師生的情緒、性格、身心 健康、教學效能與學習成效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故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應考 量學生的使用需求,營造出能充分開展學生潛能之舒適環境。 (三)教化原則 學校是實施教育的場域,其校園環境及設施應具有教育意涵,以達成薰育沐 化的教育功能,故校園閒置空間之規劃設計應遵循教育規準、課程設計、教學方 法來考量。並鼓勵教師將教學場域延伸至所規劃的閒置空間,引導學生從事多元 化的學習體驗,透過協同教學與資源空間共用,增加學生多樣化的學習向度,實 現處處皆學問、時時能學習之目標。 (四)使用者參與原則 評估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時,須尊重原有空間使用特性,並採參與式設計的 精神,開放校園空間規劃的決策參與權和校園空間使用的學習權,並考量教育需 求來思考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行動方案,尊重不同使用者的空間需求,落實校 園空間人權的實現,促使各類校園空間具備多樣化、人性化的功能,以真正達到 使用者參與的原則。 二、建築物機能層面 (一)安全原則 校園空間再利用首重建物結構的安全性,意即再利用可否進行,結構與場域 安全性屬必要條件,並考量是否具備提供良好教育環境的機能,務求校園閒置空 17.

(28) 間能符合教育計畫的需求進行活化再利用。 (二)史實與現代機能並重原則 因學校的歷史在社區發展中串連不同年齡層的共同記憶,故當校園閒置空間 涉及史實性的保存問題時,再利用宜維持既有場所的歷史軌跡與精神,且校內歷 史性建築、文物及老樹的保存,將有助於學校文化根源的追溯與繁衍,並成為地 方人文脈絡與歷史聯繫的橋樑。此外,校園閒置空間之活化再利用應兼顧史實性 記憶的保留與現代性機能的創生,以實現新舊時間感的共生,促進新創意與舊價 值間的對話。 (三)創意原則 從空間的使用機能觀之,在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運作與規劃上,除了延續 其原有的機能外,突破校園既定的教育功能可增進其再利用效能。故在規劃過程 中宜充分發揮創意發展多功能空間設計,或使教室內、外均能成為學習的場域, 並對學校閒置空間做更多彈性靈活的運用,以豐富教學內容並提升學生學習動 機。惟閒置空間再利用應先找到空間的存在意義,並思考空間之其他新機能,以 體現其存在的價值。 (四)永續經營原則 從內在物理層面觀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應考量學校所在地區之風 向、日照、溫度、濕度、利用自然通風,並選擇耐用、美觀、可再利用、且易於 維護管理之建材,以及採用綠建築、低污染之建築設計,以減低環境負荷;以外 在社會層面來談,閒置校舍必須評估地區主客觀環境的發展,以及人力管理和經 費問題,考量如何成為社區居民的生活重心或帶動社區發展行為,以達到永續經 營之目標。 三、實踐層面 (一)經濟效益原則 經濟原則係指以最少的經費發揮最大效能,即以「減」的空間概念與管理, 並結合多功能之理念,來節省成本並增進校園空間的利用成效與管理效率。故校 園閒置空間之再利用可採多功能用途之設計,以增加空間的平面性運用,並在空 間運用做最佳的時間規劃,以增加空間的立面使用效率,使每一個空間均能達到 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之理想,並發揮空間無間之最大效益,以避免再形成二度低 使用效能之閒置空間產生。 (二)整體原則 由於閒置校舍空間再利用的規劃過程中,涉及建物結構安全性的評估、修繕 工程的規劃設計、使用機能的決策、地權地用與執照的合法性以及後續經營管理 18.

(29) 等問題,需結合所屬政府之相關單位,各依其相關專業之群策群力,以完成理想 之再利用。因此,成功的再利用策略應以整體性思維來進行規劃設計與運籌帷 幄,並考量原有學校建築、設施之型態、色彩、材料、裝飾、風格和動線等,務 求校園閒置空間之規劃設計在結構與風貌上達成整體性的連貫和連繫。 (三)融合社區營造原則 早期校園空間的利用僅提供教師與學生做為教學與學習的場域,在行政管理 上較為封閉保守,近年受到學校社區化觀念的影響,學校逐漸開放場地供社區居 民使用。且由於學校多位於社區的文化中心、文教據點與生活空間,因此學校閒 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須配合社區總體的改造計畫,除考量社區居民的需求,亦應 從社會教育的角度出發,如學校閒置空間可成為社區的圖書館、藝文展演中心、 社區大學或社會教育的教學場所,以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及水準,亦能使校園閒置 空間重新發揮教育的功用。 表 2-1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原則 使用者. 建築物機能. 實踐. 美感 適用 教化 參與 安全 史實 創意 永續 經濟 整體 社區 McClurkin. ◎. ◎. ◎. ◎. ◎. ◎. ◎. ◎ ◎. 萬新知. ◎. ◎. ◎. ◎. ◎. ◎. ◎ ◎. ◎. ◎ ◎. ◎. ◎. ◎. 張嘉原. ◎. ◎. ◎. 李金娥. ◎. ◎. 湯志民. 陳桂蘭. ◎ ◎. 傅朝卿. 盧姝如. ◎. ◎. 谷口汎邦 林勤敏.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簡言之,校園閒置空間之再利用應秉持著美化、適用、教化、使用者參與、 安全、史實性與現代性並重、創意、永續經營、經濟效益、整體、融合社區營造 等原則,促使學校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不僅應符合學校綠建築以及資源再利用之永 續發展精神,亦可思考如何配合地方的社區營造運動,永續留存空間的歷史人文 意義,融合地區的文化與產業背景,以保留且強化學校空間既有的教育機能,同 時發揮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經濟效益,彰顯學校空間對地方社區的存在意義, 以凝聚社區意識、並開展校園閒置空間新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張嘉原,2006)。 惟須提醒的是,本研究所關注的樂齡學習中心,企圖以社會教育形式延續校園閒 置空間原有的教育機能,故再利用之策略應根據上述各項規劃原則進行審慎的評 19.

(30) 估後推動,否則有可能成為校園再閒置空間,而此絕對是與再利用的精神和意義 違背的,且政府當局與相關教育工作者也不樂見。 肆、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流程 李清全(1993)主張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可分為五個發展程式: (1)計畫 萌芽階段(2)計畫評估階段(3)計劃協商、實質設計階段(4)施工階段(5) 營運管理階段。而王惠君(2001)說明再生設計的工作程式包括調查、設計、瞭 解匠師及改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在《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操作參 考手冊》中提出閒置空間的再生流程包括計劃推動、規劃整修與經營管理等三個 階段。湯志民(2008)則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步驟分為評估、規劃、設計、 施工、營運等。何昕家、萬怡君(2008)亦針對整併裁撤學校提出再利用活化步 驟化模式應包含用前評估、規劃使用、用後評估及修正改善等三階段。由於本研 究主要關注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樂齡學習中心之用前評估因子、規劃設計原 則、規劃設計現況、用後空間使用滿意度、效益及配套措施,且校園閒置空間之 營運管理較為單純,有別於一般公有閒置空間之營運管理可能產生公辦公營、公 辦民營、公產民營等方式,因此根據上述,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流程可包含三 大階段,分別為開發前的用前評估階段、開發中的規劃設計階段及開發後的用後 評估階段。 一、用前評估階段 成功的再利用有賴於適當空間的選擇,因為實際上並非每一處閒置空間均有 足夠的潛力可以進行再利用,每一處閒置空間都會因其先天條件的不同而各自呈 現不同的特色及容貌,因此,如何去評斷某一閒置空間是否適合予以再利用,規 劃者需考量(1)基地特性:包括基地權屬、區位、大小、類型、形狀、設施外 部環境特質等影響條件; (2)建築物的型態:包括建築物的樓層數、室內天花板 高度、建築物的深度、建築物的空間特質、建築物外部的造型式樣; (3)建築物 的狀態:包括既有建築物的結構狀態、構造類型及建築設備等(傅朝卿,2001)。 傅朝卿(2001)亦主張再利用基本上要掌握舊空間的特色,除了周圍環境、 歷史沿革、關係人外,亦包括空間主體的組織、造型式樣、結構系統、構造型式、 裝修型式、物理環境系統。此外,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應先依據各據點的自身條 件,擬定出具有潛力的空間主題,可就(1)空間的歷史及內涵;(2)現有的情 境條件及限制; (3)使用需求及對空間的期待和想像; (4)經營的能力、可運用 資源的條件; (5)潛質的發現及創意等因素的考量,以決定空間主體(行政院文 化建設委員會,2003b)。 因此在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規劃設計之前,應對空間環境的變化,如內在空間 架構、機能、設備、構造等,及外在周遭環境成長的軌跡、文化、歷史脈絡等, 進行觀察與剖析,這些均是日後規劃者的創作素材、運用的資源(沈芷孫,2001) 。 20.

(31) 由此可知,成功的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有賴於開發前的正確評估工作,多位學者 對於校園閒置空間的用前評估因素均有闡述。 其中廖慧萍(2003)針對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評估因素概分為內部環境因素及 外部環境因素二者,內部環境因素之評估項目包括基地環境、建築物價值、建築 物安全性、永續經營計畫;外部環境因素則包含周圍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 環境、地區發展潛力等評估項目。湯志民(2008)亦提出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 評估重點包括蒐集基本資料、評估文化價值、鑑定結構安全、預估整修預算、推 估實施期程、未來營運方式等。何昕家與萬怡君(2008)之研究更將整併裁撤學 校用前評估因素整合為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大面向來加以探討,其中經濟面向包 括學校閒置建物價值及學校經濟兩個項目;社會面向則是探討學校周圍文化環 境、學校周圍地區發展潛力、學校閒置建物安全及學校永續經營等四項;最後環 境面向包含閒置空間環境、自然永續環境、周遭環境和學校建築規劃等。 根據上述可知,再利用成功的關鍵之一乃是對舊空間做徹底的瞭解,才能針 對舊空間之種種特性,提出適當之規劃策略,對於舊空間掌握的程度,亦會影響 空間設計的積極性(傅朝卿,2001)。因此大致可從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兩面向 來說明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用前評估因素,並據以做為探究校園閒置空間再利 用為樂齡學習中心前之評估因子為何。 (一)內部環境因素 1.學校閒置空間價值:包含古蹟或歷史建築、建築物知名度、校史意義、文 化保存價值、位置重要性、現有建物屋齡、未來保存策略等評估因素。 2.學校閒置空間環境:包括閒置空間的面積大小、產權、可用年限、開放空 間面積、使用類型、內部空間型態(各層空間型態、各層面積、天花板高度)、 結構系統(基礎、屋身、屋頂) 、建物構造型式(基礎、地坪、強柱、樑版、樓 梯、樓層數、屋頂、雜項) 、建物造型樣式(式樣特徵、立面比例、量體組合)、 裝修型式(地坪、天花板、外牆、內牆、樓梯、開口部、雜項)、室內物理環境 (空調、水電、消防)等評估因素。 3.學校閒置空間安全:此評估項目包含結構安全性、防火避難設施、主要構 造之防火性能、設施需求量、設施使用年限、損壞率、瞭解閒置空間拆合、整修、 改建、增建是否會產生危險等。 4.學校經濟:包括土地使用狀況、土地價格、預算來源、預算可否負荷、是 否具有經濟價值等評估因素。 5.學校永續經營:包括教職員組織架構、公部門配合程度、學校資金籌措能 力等評估因素。. 21.

(32) (二)外部環境因素 1.社會文化環境:包括人口成長率、該地區文化資源、民間參與程度、文化 設施使用率、平均教育程度、提供學習機會程度、與地方文化活動結合程度等評 估因素。 2.周圍環境:區位自明性、鄰近都市風貌距離、公共交通可及性、周圍建築 使用類型。 3.地區發展潛力:包含鄰接公共空間之發展計畫、與都市計畫道路關係、地 方產業特色、鄰近重大開發計畫、商業活動範圍。 二、規劃設計階段 規劃一般係指事先做出的一種做事程式的方法,或對各部分配置安排,而設 計則強調按照目標、意向或目的而做的小心安排,故就程式論而言存在前後之關 係,就實質內容而言具有粗精之差別(黃世孟,2000a) 。由此可知,空間之規劃 設計通常分為勘測規劃與正式設計兩階段進行,勘測規劃之工作包括察勘建築基 地及製作規劃圖說兩項,正式設計則包括配置圖、建築物平面圖、立面圖、剖面 圖、一般設計圖、施工細部設計圖、結構設計圖、結構計算書、設備圖、裝修表、 施工規範說明書、特殊材料施工規範、施工預算書、詳細表、單價分析表、工程 數量計算書等項目(謝文全,2002)。 從規劃工作觀之,黃瑞茂(2001)主張閒置空間的規劃,不應只是靜態的空 間規劃模式,而應更關注於空間生產過程中所浮現的新的文化可能性,亦即規劃 行動本身為一種新的文化經驗。此外,閒置空間的規劃不僅技術性議題的處理, 而是一連串的問題所結合而成,如為何閒置?誰擁有?誰有權力來決定其使用? 容許作何使用?誰可以來用?再使用的空間條件為何?因此其在從事淡水殼牌 倉庫建築群再利用經驗中,提出空間規劃可分成三個部分來討論,分別是定位、 空間計劃書擬定及經營管理。可知閒置空間規劃固然有其應考量的因素,湯志民 (2008)更進一步提出閒置空間的規劃重在選擇與決定再利用的策略,包括文化 價值、經費預算、使用範疇、整修方式、運用用途、營運方式等策略方案的選擇 與決定。再者,何昕家與萬怡君(2008)亦指出學校閒置校舍在規劃階段需考量 的面向包括發展活動方案、經營管理策略、再利用活化空間模式及性質等三大面 向。 從設計工作觀之,沈芷蓀(2001)以空間操作角度,系統化地觀察、分析、 歸納閒置空間之空間架構、空間光影、使用機能、空間結構、工藝構造、空間設 備等特質,俾以更深入掌握閒置空間之特性,做為未來設計創造的重要素材。故 其提供六點閒置空間設計之思維: (1)空間架構設計:觀察分析原空間層次組織、 量體造型,整體評估作為未來新舊空間交疊操作的基礎; (2)空間光影設計:光 影變化是空間感性操作層面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空間使用機能設計:就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 volumes in the School Mathematics series contain brief review notes, selected questions with detailed solutions, and test questions with answers.. We hope you

In studying habits, 72.2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attended cram schools befor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went to cram schools two to four times a week.. After entering senior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