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新擴散模式對高級中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新擴散模式對高級中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張奕華 博士 指導教授:. 林顯達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創新擴散模式對高級中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影響之研究. Ch. engchi. 研究生:蘇麗美. i n U. v.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 誌. 莫忘初衷。這是擔任教職以來最常用來勉勵自己的話,沒想到在研究 所的學習歷程中,我有機會體驗到連老天爺都重視這句話。 民國 87 年搬到政大附近,迄今正好 17 年,喜歡政大的校園氛圍以及 周遭的生活圈。在學校從事行政多年,總覺得還有很多精進的空間,雖然 大學是師大畢業的,但是為了擴展視野及豐富資源,在住家位置的加持 下,研究所我是一心只想唸政大。. 治 政 大 抉擇的關鍵點,一定會有貴人相助。上政大的第一個貴人,要感謝大理的 立 前校長謝念慈校長,校長亦師亦友如親人般的特別協助,我永遠銘記在 常常覺得冥冥之中自有主宰,也相信平常努力的做,碰到難題或需要. ‧ 國. 學. 心。在選擇政大研究所,查看系所師長資訊,馬上就被到過美國密蘇里州 留學的張奕華教授所吸引,除了教授所研究的主題正是我感與趣的之外,. ‧. 也因之前我負責學校的國際交流工作,而學校的姐妹校就在密蘇里州,上. Nat. sit. y. 研究所的前一年暑假我才剛帶著學生從密蘇里州交流回來,所以雖然跟教. er. io. 授素未謀面,卻自覺像是特別熟識如同老朋友般,有一種為了要去見老. n. 師,一定要去唸政大的奇特感覺,教授是開啟我的政大之路另一個重要貴 a v. i l C n 人。在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也感謝許多師長的提點及厚愛。正當學習告 hengchi U 一段落,同學們都為選指導教授發愁時,我也不例外。只是相信老天自有. 安排的我,選擇了向家裡的神明擲筊請示,請神明指示我該找哪位教授指 導,神奇的是,我們家的神明非常明白的指示該選 奕華老師,剎時「莫 忘初衷」又浮現在我的腦中了。 研究所同學來自各個不同階段、學校或單位,彼此互相支持砥礪,伶 櫻、惠雯及俊緯是各種作業分組的好伙伴,玉琴、建祥及寶妍是同門的「奕 家人」 ,當然還有每一位無法一一致謝一起學習的好同學。 開始寫論文時,正好碰到行政工作最忙碌的階段,除了學校校長、主 任群及處室好伙伴們的全力支持與分擔工作外,所幸還有 奕華老師不厭 i.

(4) 其煩的一再督促,親自一遍遍的協助修改下,才能順利的從混亂中理出頭 緒。能稍圓滿的兼顧學校工作、課業學習及家人相處,是我最大的期盼, 感謝 奕華老師對我延遲畢業的包容,讓我能充實自在的走過每一階段, 我已心滿意足了。 在論文的最後一哩路中,還要感謝奕家人顏弘欽學長特別從新竹到臺 北來指點所面對的統計問題。對於雙指導的林顯達教授、口試委員王緒溢 教授、黃旭鈞教授的仔細指導與肯定,更是感謝。 一輩子的謝意自然該送給先生和一對寶貝子女,在我面對忙碌的工作 下仍要兼顧課業,對家庭的付出真的減少很多。也只有面對家人才敢呈現. 政 治 大. 真實的自我,在嚴重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下,我還是實現了長久以來至少要. 立. 唸完研究所的心願。我知道我該滿足了,再次致謝我身邊所有貴人。. ‧. ‧ 國. 學 謹誌 2014.01.2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新擴散模式對高級中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影響之 研究,分析臺北市公私立高中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下,知覺創新擴散與科 技接受的差異情形,檢視創新擴散的五大認知屬性對科技接受模式的線性 關係,並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為達上述研究目的,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 50 所公私立高中教師為抽樣對象,共 寄發問卷 780 份,回收 513 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 461 份, 回收率 65.7%。本研究採用以 IBM SPSS Statistics 20.0 和 LISREL 8.80 統 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獲得以下結論:. 政 治 大 一、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之創新擴散和科技接受現況為中高程度。 立. ‧ 國. 學. 二、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之認知屬性以相對優勢最具影響力。 三、 高中教師知覺科技接受模式中以有用性最具影響力。. ‧. 四、 高中教師在創新擴散與科技接受的認知調查與實際行動仍有些落差。. sit. y. Nat. io. 及科技接受上,並無顯著差異。. al. er. 五、 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服務年資之高中教師在知覺創新擴散. n. v i n Ch 六、 不同擔任職務、研習時數、任教科目、使用創新科技比例及個人資 engchi U 訊素養之高中教師在知覺創新擴散及科技接受上,具有顯著差。 七、 本研究建構之模式經過結構方程模式檢定獲得支持。 八、 創新擴散模式中的相對優勢、複雜性及可觀察性對科技接受模式中 的知覺易用性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複雜性、可觀察性及可試用性 對知覺有用性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推動創新科技融入教學之具體建議,以 做為高級中學行政參考運用。 關鍵詞:創新擴散、科技接受. iii.

(6)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Model 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by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by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along with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two model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models with different variables among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discussed the linearity among five cognitive attributes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政 治 大 for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立as referenc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 國. 學. To achieve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the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s to survey,with the teachers of Taipei city’s high schools as the target population.. ‧. A total of 78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61 effective samples were. sit. y. Nat. retriev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IBM SPSS Statistics 20.0 and LISREL. er. io. 8.80.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levels of the subjects’ a perception on innovationv diffusion model and. 2..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hold that the attribute of relative advantage is the. n. 1.. i l C n h earenboth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hi U g cmedium-high. most influential in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3..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believe that usefulnes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4..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eachers’ perceiv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accepting technology and their action.. 5.. Gender, r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years of service in high school mak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innovation iv.

(7) diffus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6.. Positions, hours of in-service training, courses they teach, proportions of us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he teachers mak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using innovation and accepting technology.. 7.. The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is testified and support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st.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8.. 政 治 大 innovation model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erceived 立.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omplexity and observability of diffusion of. availability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e complexity,. ‧ 國. 學. observability and triability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 perceived usefulness.. y. Nat.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integrating. er. io. sit.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are propo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in high schools.. al. n. v i n C h technology acceptance Keyword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engchi U.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科技接受模式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 政 治 大. 第二節 創新擴散模式之意涵與相關研究.............................................................................18 . 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39 . ‧.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 y. Nat. 第四節 實施程序...............................................................................................................................49 . io. sit.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0 . er.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5 . n. a. v. l C 第一節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模式之現況分析 n i....................................................55 . i U. he. n g c h ..............................................................57  第二節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之現況分析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模式差異分析.......................6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差異分析......................83  第五節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 ............................................................................................... 129  壹、中文部分....................................................................................................................................129  貳、外文部分....................................................................................................................................133  vii.

(10) 附錄一 調查問卷使用授權書..................................................................... 135  附錄二 教師創新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模式調查問卷(專家審題卷)137  附錄三 教師創新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模式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 157  附錄四 教師創新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模式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 163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表. 次. 表 3- 1 預試問卷抽樣分配 ............................................................................ 39  表 3- 2 正式問卷回收之基本資料分析 ........................................................ 41  表 3- 3 專家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45  表 3- 4 預試問卷回收情形一覽表 ................................................................ 46  表 3- 5 創新擴散之五大認知屬性構面預試問卷驗證式因素分析 ............ 46  表 3- 6 科技接受之三大構面預試問卷驗證式因素分析 ............................ 47  表 3- 7 問卷結構方程模式適配指標檢定標準 ............................................ 54  表 4- 1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模式整體及各研究變項之平均數. 政 治 大. 與標準差............................................................................................. 56. 立. 表 4- 2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模式各構面之觀察變項其平均數. ‧ 國. 學. 與標準差............................................................................................. 57 表 4- 3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整體及各研究變項之平均數與標. ‧. 準差..................................................................................................... 58. y. Nat. 表 4- 4 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各構面之觀察變項其平均數與標. io. sit. 準差..................................................................................................... 60. er. 表 4- 5 不同性別變項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獨立樣本 t 考驗. n. a. v. l C 分析..................................................................................................... 61 ni. i U. he. ngch 表 4- 6 不同年齡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與標準差............................................................................................. 62 表 4- 7 不同年齡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63 表 4- 8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64 表 4- 9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65 表 4- 10 不同服務年資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67 ix.

(12) 表 4- 11 不同服務年資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68 表 4- 12 不同擔任職務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69 表 4- 13 不同擔任職務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 4- 14 不同研習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71 表 4- 15 不同研習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政 治 大 表 4- 16 不同任教科目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立 均數與標準差..................................................................................... 73. 因子變異數分析................................................................................. 72. ‧ 國. 學. 表 4- 17 不同任教科目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74. ‧. 表 4- 18 不同每週授課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 Nat. sit. y. 體平均數與標準差 ............................................................................ 75. er. io. 表 4- 19 不同每週授課時數之高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 n. 整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6 a v 表 4- 20. i l C n 不同使用創新科技比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 hengchi U. 整體平均數與標準差 ........................................................................ 77 表 4- 21 不同使用創新科技比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 及整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8 表 4- 22 不同個人資訊素養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 體平均數與標準差 ............................................................................ 79 表 4- 23 不同個人資訊素養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 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0 表 4- 24 不同學校類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81 x.

(13) 表 4- 25 不同學校類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科技接受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82 表 4- 26 不同性別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 83 表 4- 27 不同年齡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與標 準差..................................................................................................... 85 表 4- 28 不同年齡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 86 表 4- 29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政 治 大 表 4- 30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立 變異數分析......................................................................................... 88. 與標準差............................................................................................. 87. ‧ 國. 學. 表 4- 31 不同服務年資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與標準差............................................................................................. 90. ‧. 表 4- 32 不同服務年資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Nat. sit. y. 變異數分析......................................................................................... 91. er. io. 表 4- 33 不同擔任職務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n. 與標準差............................................................................................. 93 a v 表 4- 34. i l C n 不同擔任職務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hengchi U. 變異數分析......................................................................................... 94 表 4- 35 不同研習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與標準差............................................................................................. 95 表 4- 36 不同研習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96 表 4- 37 不同任教科目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與標準差............................................................................................. 97 表 4- 38 不同任教科目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98 xi.

(14) 表 4- 39 不同每週授課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 均數與標準差................................................................................... 100 表 4- 40 不同每週授課時數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101 表 4- 41 不同使用創新科技比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 體平均數與標準差 .......................................................................... 103 表 4- 42 不同使用創新科技比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 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104 表 4- 43 不同個人資訊素養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 政 治 大 表 4- 44 不同個人資訊素養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 立 因子變異數分析............................................................................... 107 均數與標準差................................................................................... 105. ‧ 國. 學. 表 4- 45 不同學校類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平均數 與標準差........................................................................................... 108. ‧. 表 4- 46 不同學校類型之高中教師知覺創新擴散各構面及整體單因子. Nat. sit. y. 變異數分析....................................................................................... 109. er. io. 表 4- 47 觀察變項的平均數、標準差、常態分配考驗 ........................... 111. n. 表 4- 48 創新擴散模式與科技接受模式適配標準分析結果 ...................114 a v 表 4- 49. i l C n 創新擴散各認知屬性與科技接受各構面之參數估計摘要 .......115 hengchi U. 表 4- 50 個別指標信度與潛在變項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量 ...........117 . xii.

(15)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 .............................................................................................. 7  圖 2- 1 科技接受模式(TAM)................................................................... 12 圖 2- 2 整合的科技接受模式(UTAUT) .................................................. 17 圖 2- 3 創新決策的五大階段 ....................................................................... 21 圖 2- 4 創新的使用者區分 ........................................................................... 24 圖 2- 5 創新擴散的 S 模式 ........................................................................... 24. 政 治 大 圖 2- 6 創新擴散與科技接受整合模式 ....................................................... 32 立. ‧ 國. 學. 圖 2- 7 本研究創新擴散與科技接受之整合模式 ....................................... 33  圖 3- 1 研究架構 ........................................................................................... 36. ‧. 圖 3- 2 研究假設模式 ................................................................................... 53 . y. Nat. er. io. sit. 圖 4- 1 模式路徑關係 .................................................................................. 112. n. 圖 4- 2 模型 Q 圖殘差分布 119 a ......................................................................... v. i l C n hengchi U. xiii.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v. i n U. v.

(17) 第一章. 緒論. 人類的世界受科學技術影響至深,更因創新科技迭出不窮而精采。創 新科技要能達成改善人類工作及生活的需求,不能只被少數先驅者欣賞, 還必須廣泛的被接受及使用。沒有適當的擴散,無法獲致更大的影響力、 造成更全面性的改變,自然無法認定其具有重大的價值,創新成功的關鍵 在於擴散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國教育主管單位,多年來積極整合創新科技 觀念、產品或方案導入校園,其主要目的亦不外乎改善教師工作、活化教. 治 政 大 享,絕對是方案成功與否的關鍵。檢討各種方案成效之際,教師使用科技 立 的行為模式則更令人好奇。歷年來已有不少針對國中小創新科技接受或資 學現場及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創新科技導入過程中教師的接受、投入及分. ‧ 國. 學. 訊融入教學的研究,而高中階段的相關研究則偏少,至於整合創新擴散的 研究則更是寥寥無幾。. ‧. 因此,本研究意圖探討高中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接受行為現況,並分. y. Nat. sit. 析創新擴散模式對高中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影響,本章主要闡述本研究的. a. er. io. 基本概念,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n.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iv l. Ch. n U engchi.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年來創新科技融入生活、改善工作,處處可見。在教育現場,教學 績效難以立竿見影並具體測量時, 「創新」成為衡量教師在教學品質的重 要指標。檢視學校在教學創新的相關作法, 「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在教學現場的導入及發展,是促使教 師的教學方式邁向革新的階段(張奕華,2012) 。在世界各教育進步國家, 莫不積極規劃、推展資訊教育,以教育其國民適應資訊化的社會(陳偉文、 高琡美,2007),探討如何將資訊科技的優點,運用來協助教師們更有效 1.

(18) 地進行教學(徐式寬、關秉寅,2011) 。這些年來推動 ICT 融入教學的過 程中,最直接可見的常常是設備的導入。我國在 1982 年即開始將資訊科 技引入中小學教育中,1997 年配合行政院擴大內需方案執行「資訊教育基 礎建設計畫」,大幅度提升中小學資訊科技設備。2001 年發佈「中小學資 訊教育總藍圖」 (教育部,2001) ,迄今已推動諸多方案,補助學校添購各 式各樣創新科技的資訊設備。對於偏鄉數位機會中心政策到多功能 e 化數 位教室,軟硬體幾乎都是全面性的建設,從研究報告中教師對設備近用的 滿意度可以得到證實(劉正達、李孝先,2010) 。一波波的資訊設備進入 校園,改善了校內的資訊環境,也挹注經費辦理研習、研究教材,但所期. 政 治 大 我國主掌資訊教育政策的領航人,普遍認為資訊教育政策的實踐主要 立. 待資訊融入教學的成效似不如預期(張基成、王秋錳,2008)。. ‧ 國. 學. 的困境是來自於基層教師、校長的抗拒(張臺隆,2010)。綜觀我國的學 校,或許受升學考試的影響,在國小階段的教學現場,教師運用資訊融入. ‧. 教學較無教學內容及進度的壓力,再加上學生學習圖像化的視覺學習特性. y. Nat. 需求,在教育部歷年推動的各種資訊方案中,國小教師運用創新科技的接. io. sit. 受度最高,資訊融入教學的競賽及成果也較豐碩。根據教育部委託的調查. a. er. 研究結果顯示,除了「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之外,在調查中的其他五個. n. iv 向度國中教師的表現都明顯地低於國小教師;國中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比 l. n U engchi 例也較低,表示資訊融入教學在國中教師的應用上仍存在較多問題,升學. Ch. 的壓力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國中升學的主科在資訊融入教學的排 名均在最後(徐式寬,2007)。而在高中職階段,根據林鴻源(2011)對 臺北市與屏東縣的高中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調查,也發現南北 兩地的高中職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整體表現僅達及格邊緣。面對如潮的創 新在校園推動,並非觀念不好,也不是產品不優,卻難見成功者,深覺甚 是可惜。教學現場所期待的創新,展現在推動多年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 況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質的精進是日新月益,現今亟需突破現狀的 是擴散上的障礙,如何讓更多教師在態度上不是拒絕的,是關切的、是樂 於採用投入的、是願意分享擴散的。透過對教師面對創新科技接受及擴散 2.

(19) 模式的了解,更聚焦的促成教師運用創新的資訊科技進行有成效的教學變 革,是本研究之首要動機。 在探究資訊科技的各種接受模式中,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已普遍的被運用,被認定是具有相當的解釋力 (Davis, Bagozzi, & Warshaw, 1989),其認為面對科技系統,使用者的知 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及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兩者皆會影響其行為態度(attitude),進而影響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BI),最後成為決定實際使用該系統的主因。回到教學現場,簡 單的分析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使用行為,確實是受到知覺易用性、知覺有. 政 治 大 & Davis, 2000),以及諸多研究者的嘗試,細究除了這三個因素外,是否 立. 用性及使用者態度的影響。然而如同科技接受模式後續的修正(Venkatesh. ‧ 國. 學. 仍有其他的可能因素影響使用者的科技接受行為,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二。 基於 Davis 的科技接受模式與 Rogers 所主張的創新擴散模式. ‧. (innovation diffusion, ID)在一些概念上是可以互補的(Karahanna, Straub,. sit. y. Nat. & Chervany, 1999),特別是創新擴散理論以認知觀點的五大創新的認知屬. io. er. 性(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novation)為相容性(compatibility, CPA)、複雜性(complexity, CPL)、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 ADV)、. al. n. v i n Ch 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 OB)及可試用性(trialability, TRI),與科技接受 engchi U 模式的認知易用性及有用性在內涵上亦有其相似性。因此結合兩者來探討 創新科技的接受度其實是適當且有其必要(林南宏,2009)。本研究就創 新擴散模式的創新的認知屬性來對照科技接受模式的知覺易用性及有用 性,分析對行為意向的影響,了解創新擴散模式是否能夠提高科技接受模 式的解釋力,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三。 本研究旨在探究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接受模式了解高中教師科技接 受行為,更期探究創新擴散模式的五大創新認知屬性對高中教師科技接受. 模式的影響,了解教師的科技接受行為除了知覺易用性及知覺有用性外, 是否仍受教師對創新本體所展現的更多認知屬性影響,進而能提高使用者 3.

(20) 的行為意向,提供未來導入資訊科技創新方案於校園教學中有更多切入的 協助點,讓教師能從「拒用」到「關切」、 「採用」、 「樂用」,甚而到擴散 「分享」。.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公私立高中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接受及擴散 模式,並探究創新擴散模式對高中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的影響。茲將研究目 的及待答問題,分述如下:. 壹、 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將本研究之目的臚列如下:. ‧ 國. 學. 一、 調查臺北市高中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接受及擴散模式現況。. ‧. 二、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教師在知覺創新擴散模式差異情形。. y. Nat. er. io. 形。. sit. 三、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教師在知覺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的差異情. n. a. iv. l C 四、 檢驗臺北市高中教師創新擴散模式對科技接受模式之線性關係。 n. hengchi U. 五、 依據研究結果,提供行動建議予高中推動創新科技融入教學之參 酌。. 貳、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具體問題分述如下: 一、 臺北市高中教師面對創新科技的科技接受及創新擴散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職務性質、 研習時數、任教科目、每週授課節數、創新科技融入教學之比例、 4.

(21) 資訊素養及學校類型等)的高中教師在知覺創新擴散模式之差異 為何? 三、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職務性質、 研習時數、任教科目、每週授課節數、創新科技融入教學之比例、 資訊素養及學校類型等)的高中教師在知覺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 差異為何? 四、 嘗試以臺北市高中教師的認知測量,進行以創新擴散之五大認知 屬性為外因潛在變項,與科技接受模式的三大構面為內因潛在變 項,檢視其線性關係為何?. 政 治 大. 立第三節. 名詞釋義. ‧ 國. 學. 為使本研究之探討更加具體明確,茲將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界定如下:. ‧. 壹、 創新擴散模式. sit. y. Nat. er. io. 創新擴散(innovation diffusion, ID),主要是研究創新事物(包含新. n. 發明、新知識及新觀念)在社會體系中的傳散情形。指出新事物在社會體 a v. i l C n 系中會經過認知、說服、決策、執行及確定五個決策階段。其中從說服到 hengchi U. 決策階段,會考驗前一階段所認知的創新本體所具備的特質,影響創新擴 散是否被接受,進而被決策。針對使用者認知創新本體所具備的特質,被 稱為「創新認知屬性」(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novation)。本研 究所指創新擴散模式,即針對創新本體的「認知屬性」做研究,採納 Rogers 的論點將其分為相容性、複雜性、相對優勢、可觀察性、及可試用性等五 個構面進行測量。本研究的調查問卷中,將以「創新擴散量表」所測得的 分數代表創新擴散模式的創新認知屬性的狀況,得分高者代表知覺創新擴 散程度愈高,反之,得分低者代表知覺創新擴散程度愈低。. 5.

(22) 貳、 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指面對科技 系統,使用者受知覺易用性及知覺有用性影響,兩者皆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進而影響行為意圖,最後成為決定實際使用該系統的主因。本研究的科技 接受模式包含三項構面: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及行為意向。本研究的 調查問卷中,將以「科技接受模式量表」所測得的分數代表教師符合科技 接受模式的狀況,得分高者代表教師知覺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符合程度愈 高,反之,得分低者代表教師知覺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程度愈低。. 治 政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大 立 ‧ 國. 學. 本研究針對創新擴散模式對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的影響探究,藉由文獻 探討與分析,做為研究的理論;再透過問卷蒐集高中相關人員對創新擴散. ‧. 模式與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數據資料,進行後續分析與討論,茲將研究方. sit er. io. 壹、 研究方法. y. Nat. 法及步驟臚列如下:. al. n. v i n Ch 為達成研究目的,針對創新擴散模式及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相關之書 engchi U. 籍、論文、期刊等進行資料蒐集,以做為本研究理論之依據及研究工具之 基礎,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以臺北市高中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張奕華(2012)所編製的「創 新擴散量表」及「科技接受模式量表」為基礎,做為本研究之調查工具─ 「高級中學教師創新科技接受及擴散調查問卷」。擬出問卷草稿後,先進 行學者專家效度問卷,回收後再依建議修題,接著發放預試問卷,分析刪 題及確認工具信效度,正式確定後發放正式調查問卷。並藉由統計分析方 法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知覺的差異情形,進而檢視臺北市高中創新 擴散模式對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關係。 6.

(23) 貳、 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的步驟主要分為準備階段、執行階段及完成階段,其流程 如圖 1-1 所示,說明如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 研究流程 一、 準備階段 (一)確定研究方向:與指導教授研議研究方向及可行性,確定論文 研究題目,並著手撰寫研究計畫。. 7.

(24) (二)文獻討論與分析:廣泛閱讀及蒐集國內外有關創新擴散模式及 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國內外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進行文獻歸納 與分析,以做為本研究理論之基礎。 (三)建立研究架構:深入分析整理文獻資料並據以建立研究架構。 二、 執行階段 (一)確定研究工具:根據研究架構,編製調查問卷。本研究採用張 奕華(2012)所編製的「創新擴散量表」、「科技接受模式量 表」,經取得其使用及修改授權(如附錄一)而為本研究之原. 政 治 大 第二部份為創新擴散量表;第三部份為科技接受量表。 立. 始工具。修正後問卷將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 ‧ 國. 學. (二)專家審題及處理:確定研究工具後,本研究將請學者專家進行 問卷審查,回收後整理相關意見,依審查結果進行修訂處理(如. ‧. 附錄二)。. sit. y. Nat. (三)預試問卷編製發放:專家審題完,修訂完成「臺北市高級中學. er. io. 教師創新科技接受及擴散調查問卷」之預試問卷。依臺北市政 府公布之 101 學年度各級學校統計數字,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 a. n. iv l C n 50 所學校 6141 位教師為母群體,進行預試隨機抽樣調查;並 hengchi U 以預試問卷確定題數的 3-5 倍為發放份數,共發放 100 份。. (四)問卷回收及處理:預試問卷回收後,刪除漏答或回答明顯不一 致之亂答者的問卷,再進行信效度分析,編製成正式調查問卷。 三、 完成階段 (一)正式問卷編製發放:正式調查問卷編製完成後,以統計公式計 算抽樣份數 780 份,並以學校規模針對臺北市公私立高中教師 進行隨機抽樣的調查。. 8.

(25) (二)問卷回收分析結果:問卷回收後,整理及剔除無效問卷、編碼 與登錄。問卷所得之量化資料,以 IBM SPSS Statistics 20.0 和 LISREL 8.8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三)撰寫研究論文:依據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結論與具 體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研究人力、物力及時間等因素,導致研究上的限制,茲 說明如下:. 立. 壹、 研究範圍.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首先進行相關的理論之文獻分析,再. sit er. io. 一、 研究對象. y. Nat. 下:. ‧. 以問卷調查做為實證資料蒐集方法並探究其結果。茲將研究範圍說明如. n. al 本研究的對象係指服務於臺北市公私立(含國立及綜合高中)之高中 iv. n U engchi 合格教師,以此為取樣的母群體。其中合格教師不含已退休、離職或代理. Ch. 代課教師,擔任的職務包括教師兼任主任、教師兼任組長、班級導師及專 任教師等。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調查教師知覺創新擴散模式對科技接受模式影響之關 係,在研究內容上,主要分析填寫調查問卷之學校教師,其個人變項與學 校環境變項,在知覺創新擴散模式與科技接受模式上是否也有所差異;另 外針對創新擴散模式對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影響,則進行結構方程模式之線 性關係研究。 9.

(26)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歷程及研究整體上雖然力求完整、嚴謹,唯因主 客觀條件影響,仍有未盡周詳之處,茲將本研究之限制陳述如下:. 一、 在研究焦點方面 本研究所探討的創新擴散模式、教師科技接受模式各認知構面,因不 同教師各方面條件不一,是故無法全面兼顧,為本研究之限制。 二、 在研究對象方面.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資料的蒐集對象係以臺北市公私立高中為範圍,並未包括其他. ‧. ‧ 國. 其他縣市。. 學. 縣市。因此,在研究結果之解釋與推論時,受限於地域因素,不宜推論到. 三、 在研究方法方面. y. Nat. io. sit.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係以聯絡箱及郵寄等方式委託相關學校校長或主. n. a. er. 任轉發,所以各校是否轉發予相關人員填寫,無法完全控制;另轉發之問. v. l 卷填寫難免受填答者作答時之情境、心態影響,是為本研究待克服之限制。 ni. Ch. engchi U. 10.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探討創新擴散模式對高中教師科技接 受模式的影響,彙整相關研究以做為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第一節將 先針對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定義與其重要概念進行說明,並嘗試從國內 外相關研究中,探究科技接受模式的發展方向。第二節先闡明創新的意 涵,再敘述創新擴散模式的緣起、意義與其重要概念,後則針對國內外研 究進行進行摘述探究,並確認本研究所採行的創新擴散與科技接受整合模 式架構。. 政 治 大. 立 第一節 科技接受模式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國. 學. 本研究係探討創新擴散模式對高中教師科技接受模式的影響,因此,. ‧. 有必要先了解科技接受模式的理論。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是由 Davis 於 1986. y. Nat. 年提出,目的是提供一個探討使用者願意接受並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意向. io. sit. 模式,期望能應用於預測或解釋資訊科技使用的影響因素。本節先敘述其. n. al. er. 起源、定義與重要概念,次則了解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並檢視科技接受模 式的問題。. Ch. engchi. i n U. v. 壹、 科技接受模式的內涵 有關科技接受模式的內涵,就其意涵及重要概念,分述如下: 一、 科技接受模式的意涵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是由 Davis 根據 Fishbein 與 Ajzen 的理性行動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所提出的修正模式,探討認知與情感因 素對科技使用者的影響。. 11.

(28) TRA 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經常是出於自己的意志控制,是有理性而且 有系統的。根據 TRA 理論,一個人執行特定行為的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BI) ,決定於兩個構面:一個是源自於個人的行為態度(attitude), 另一個則是來自外在影響個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Fishbein & Ajzen, 1975)。 科技接受模式接受理性行動理論對個人行為的前提假設,認為個人行 為是出於自願的行為態度(A),而且個人在決定行為意向(BI)之前, 也會先考量到行為動作的隱含意義,但是並沒有將主觀規範納入模型中討 論。Davis 提出了兩個影響個人接受科技態度的重要認知因素,一是「知. 政 治 大 use, PEOU)(Davis, Bagozzi, 立 & Warshaw, 1989)。其相關模型如圖 2-1:. 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和「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 1 科技接受模式(TAM) 資料來源:”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by F. D. Davis, R. P. Bagozzi and P. R. Warshaw, 1989, Management Science , 35(8), p.985.. 針對圖 2-1 重要認知因素,定義說明如下: (一)知覺有用性:是指使用者相信使用特定的資訊系統,能夠增進個 人的工作績效,亦即該系統用起來是有利益而且方便的。而當使 用者知覺系統的有用性越高,則使用系統的態度越正向。 12.

(29) (二)知覺易用性:則是指個人相信使用特定的資訊系統,應該是不需 費力的,亦即是沒有困難度或是容易的。而當使用者知覺到系統 越容易學習,則使用系統的態度也愈正向(Davis, 1989, 1993; Davis 等, 1989)。 二、 科技接受模式的重要概念 科技接受模式簡化了理性行動理論,將焦點集中在知覺有用性及知覺 易用性。根據 Davis 的研究,將圖 2-1 科技接受模式中各因素間的關係說 明如下:. 政 治 大. (一)「系統實際使用」受到「行為意向」的影響. 立. 系統實際使用是指使用者表達了行為意向,願意實際使用系統,. ‧ 國. 學. 常常以使用的時間和頻率來衡量系統實際使用。當使用時間愈 長、使用頻率愈高,就代表系統實際使用程度愈高,也代表使用. ‧. 者願意實際使用系統的程度愈高。. sit. y. Nat. (二)「行為意向」受到「使用態度」與「知覺有用性」的影響. er. io. 使用者的行為意向會受到使用態度的影響,當使用者的態度愈正. n. al 面,使用的意向則會愈強;而知覺有用性也會直接影響使用的意 iv 向。. Ch. n U engchi. (三)「使用態度」受到「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的影響 當使用者察覺到系統有用性及易用性愈高,則對系統所抱持的態 度會更趨向正面,更願意使用。 (四)「知覺有用性」受到「知覺易用性」的影響 知覺易用性會直接影響到知覺有用性。當使用者認為創新科技愈 容易使用愈不費力,則其認為創新科技為有用的程度就可能會愈 高。. 13.

(30) (五)「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會受到「外部變數」的影響 係指其他可能影響使用者對於創新科技的有用性與易用性認知的 外部變因,例如社會環境、使用者個人經驗、創新科技的特性等 因素,都可能會影響使用者之認知信念。 由上可知,科技接受模式以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解釋了使用者 的使用態度、行為意向及實際使用系統的行為,在科技使用的解釋上可說 是最簡潔有力的。. 貳、 國內外相關研究. 治 政 大後,有許多支持的,也 如同許多理論的提出,從 Davis 發表了 TAM 立 有提出不同觀點的,甚至 Davis 也在後續的研究中提出了修正模式。因此, ‧ 國. 學. 於後整理國內外後續支持的研究,以及主張增加變數擴大模式的相關研究 如下:. ‧. 一、 後續的研究. sit. y. Nat. io. er. 科技接受模式提出後,已有許多國外學者於後續研究中採用此一模 式,探討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並且也連帶驗證了科技接受模式. al. n. v i n (Agarwal & Prasad, 1999; Hu, C hChau, Liu & Tam,U1999)。TAM 已經累積了 engchi. 相當大的實證支持,與其他相關理論模式比較,它具有模型精簡、構念明 確、有力的理論基礎支持等優點(Mathieson, 1991)。洪新原、梁定澎與 張嘉銘等(2005)針對 1989-2003 年利用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 進行後設研究,收集了 58 篇相關實證研究進行質性與量化的分析、並探 討 TAM 理論擴充構面對於 TAM 解釋能力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原始 TAM 模型中的 10 組變數關係,有超過 50 %的研究均發現顯著的正相關。 但是擴充的 TAM 模式,在解釋力上並沒有比原始的 TAM 模式有明顯的增 加。. 14.

(31) 梁世安與余國瑋(2005)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二輪式電動代步車消費 者接受程度。資料結果顯示科技接受模式使用在二輪式電動代步車產品時 的配適情況相當良好,且發現:(1)知覺有用性會正向影響行為意向。(2) 知覺易用性會正向影響知覺有用性,並且透過知覺有用性會間接影響行為 意向。其研究結果與科技接受模式的一致。簡文益(2011)研究以 Moodle 系統運用於高中職教師教學之情形為主題,以科技接受模式基礎,研究「認 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及「使用意向」,發現不同 個人基本變項之高中職教師,對 Moodle 系統之「使用態度」及「使用意 向」有較大的差距表現;對於高中職教師使用 Moolde 系統「使用意向」. 政 治 大 此項研究的影響順序與科技接受模式略為不同。 立. 影響最大的是「使用態度」,其次為「認知易用性」第三為「認知有用性」。. ‧ 國. 學. 綜上可知,科技接受模式雖然已是相當普遍應用的理論,但國內針對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高中教師創新科技融入教學的行為研究數量仍非常. ‧. 少。因此,本研究針對高中教師進行創新科技接受融入教學的現況研究。. sit. y. Nat. 二、 主張增加變數的研究. er. io. 將科技接受模式擴展至不同的研究問題或結合不同理論加以擴充,相. n. a 關實證研究不勝枚舉。然而也由於不同的 TAM 應用,可能有結合其他的 iv. l C hengchi Un 理論、或應用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或探討問題的背景有所差異,因而會 產生若干研究結論不一致的現象(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2005)。Lee, Kozar 和 Larsen(2003)則在整理過去 TAM 的相關研究後指出,TAM 未 來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重點為加入更多的變數,以增加 TAM 的完整性。 Legris, Ingham 和 Collerette (2003)也彙總分析 TAM 為主軸的相關 研究,發現 TAM 原型只能解釋約 40%的資訊系統的使用,在應用時必需 納入人與社會變革歷程、創新採用模式等重要變數與論點。因此,目前 TAM 的應用研究傾向藉由增加其他構面,以有效增加 TAM 的解釋能力。國內 亦有很多運用科技接受模式為原型,再自行增加變數的。常見的是又加入 主觀規範為變數的(周廷斌,2006;張庭彰、廖育鋒、林經淦,2008;許 15.

(32) 麗玲,2009;黃齡逸,2004)。 或者將產品的滿意度加入研究的,如:余鑑、于俊傑與余采芳(2011) 以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系統成功模式(IS)為主研究探討影響學習者學習 知覺與使用意向之因素。研究發現:(1)知覺易用性對知覺有用性具有正向 顯著的影響;(2)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對態度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3) 態度與系統品質對滿意度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4)滿意度對數位學習持續 使用意向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5)而在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資訊品 質與服務品質對滿意度沒有顯著影響。 綜上所述,因應不同研究主題,加入可能的變數,思考各種因果,本. 政 治 大. 即是研究最大的貢獻。科技接受模式提出了最簡潔的解釋模型,在後續的. 立. 研究上自然也要面對各種研究的挑戰。. ‧ 國. 學. 三、 提出整合的科技接受模式. ‧. 面對科技接受模式期待提高解釋力的問題,Venkatesh 和 Davis(2000). y. Nat. 更進一步利用四個長時間的個案研究,並分析各種由科技接受模式延伸出. io. sit. 的模式,發現個人的認知係由許多不同的構面所組成,每個構面對行為意. er. 向的影響力不同,並且與個人的性別、年齡、經驗等因素有關。另由於這. n. a. v. l C 些構面也會因主題的不同而改變,相關的研究於是應運而生。Venkatesh ni. i U. he. ngch 等的想法是朝向整合當時探討資訊技術的使用者接受的 8 大理論模式的主 要構面,進而提出整合的科技接受理論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此一模式結合理性行為理論、科技接受 模式、動機的模式、計劃行為模式、電腦利用模式、創新擴散理論與社會 認知理論等,將不同的資訊科技接受模式做一比較,發現這些研究在不同 範疇中各自具解釋力,他們並將此理論模式加以驗證,發現整合的科技接 受理論模式可以大幅提昇對資訊科技使用的解釋能力。 與科技接受模式相較,擴展出的整合的科技接受模式首先將使用態度 傾向構念去除,並加入主觀規範、形象(image)、職務相關性(job 16.

(33) relevance)、產出品質(output quality)、結果明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 等五個影響知覺有用性與使用行為意向之構念以及經驗與自願性 (voluntariness)兩個調節變項。此模式如圖 2-2 進一步探討行為意向與實 際行為在社會影響下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的構面,已有別於科技接 受模式的原型(引自許麗玲,200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a. er. io. 圖 2- 2 整合的科技接受模式(UTAUT). n. v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l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n imodel: 資料來源:”A theoretical extension Ch. engchi U. studies,” by Viswanath and F. D.Davis, 2000, Management Science, 46(2), p.188. 由以上研究顯示,除 Davis 等的修正模式外,國內近年來以科技接受 模式為基礎運用於不同主題之研究亦有漸增之趨勢,然而許多研究也不斷 的在找尋擴大科技接受模式的模型,期能得到更細緻之結果,本研究亦如 此。 本研究採用整合的科技模式,去除個人態度的部份,僅保留知覺易用 性、知覺有用性及行為意向等三大構面,進行臺北市高中教師對科技接受 模式的認知情況調查。本研究與其他科技接受模式研究的差異性,在於與 過去的其他研究領域不同、對象不同、研究階段使用的方法也不同,本研 17.

(34) 究所設定的主題符合研究趨勢,過去的研究鮮少針對臺北市的高中教師科 技接受進行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 創新擴散模式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綜觀科技接受模式為尋得較好的解釋力,雖已經過幾次擴大修正,然 其研究的焦點仍屬科技行為前的解釋。而人類複雜的行為,絕非單一靜態 的接受與否能控制結果的,因而本節將介紹以行為歷程模式進行探究分析 的創新擴散模式,做為本研究之另一理論基礎。本節先闡明創新的意涵,. 治 政 大 再介紹本研究所採用的創新擴散與科技接受的整合模式。 立. 再說明創新擴散模式的意義與其重要概念,並針對相關研究做討論,最後. ‧ 國. 學. 壹、 創新擴散模式的內涵. ‧. 創新擴散模式的起源是 Rogers 於 1962 年針對農業推廣進行研究後出 版的《創新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一書中,所提出的「創新—. y. Nat. sit. 採用模型」。茲先闡明創新的意涵,再說明創新擴散模式的意義與其逐次. n. al. er. io. 修正的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 創新的意涵. Ch. engchi. i n U. v. Sehumpeter 認為創新是將已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並具商 業價值之活動;管理學大師 Drucker 也曾對創新下定義,他認為創新是一 種工具,創新的行動就是賦予資源提供給企業家創造財富的新能力,使資 源變成真正的資源。他認為創新是可以訓練、可以學習的(Wikipedia, 2012)。創新是組織為了求生存及發展所做的活動總稱(Tidd & Bessant, 2009),可以使公司利用資產再創造新的價值;也有主張創新不只是一種 產品,而是一種包含新觀念及行為的產生、發展及執行的程序(Daft, 1978);以及 Holt(1983)主張創新是一種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以創造和 採用新的,有用的事務之知識或相關的過程。Rogers(2003)則主張,個 18.

(35) 體或採用單位,對於觀念、作法、事務有新的認知,就算是創新。 因此,本研究所主張的創新並不是單指某一項產品,可能是對一種觀 念、作法或事務有新的認知,而且是一連串再創造及擴散的活動過程。 二、 創新擴散模式 Rogers 對於創新擴散的研究,最早是由農業領域開始,1962 年根據觀 察發表為何一項具有明顯優點的農業創新作為,竟然延宕許多年後才被當 地農民接受,也了解到個人的創新決策過程並不是一蹴可及的,必須經由 特定的溝通管道,把創新概念利用時間產生一連串動態的抉擇過程,最後. 政 治 大 ─採用」模式;1971 年修正提出「創新決策過程」模式;本研究所採用的 立 才決定是否採用此項創新。因此,提出了創新擴散理論的最早主張「創新. 模式是於 1983 年正式提出,2003 年再修正的創新擴散理論。. ‧ 國. 學. Rogers 的創新擴散主要研究創新事物(包含新發明、新知識及新觀念). ‧. 在社會體系中的傳散情形。其認為新事物在社會體系中會經過認知. y. Nat. (knowledge)、說服(persuasion)、決策(decision)、執行(implementation). io. sit. 及確認(confirmation)五個階段,並提出影響五個階段發展的四個要素,. er. 包括「創新認知屬性」(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novation)、「擴. n. a. v. 散管道」 (communication lchannel) (social system) ni C 、「時間」及「社會體系」. i U. he. ngch (Rogers, 2003 ; 唐錦超譯,2006)。茲先分別敘述,如下: (一)創新擴散過程的五個階段. 創新擴散模式主張創新擴散的過程有五個階段,分別為認知、說服、 決策、執行及確認等,茲分述各階段的重要概念如下: 1.. 認知階段 係指個人知道創新產品的存在,但缺乏相關詳細資訊,這時期的使用. 者是潛在採用者。這些潛在使用者會接觸到創新的存在,並對這些創新有 一些認知。而認知的層次由低而高分別為:(1)對該項創新存在的認知,亦 19.

(36) 即獲得知曉性知識;(2)如何正確使用該項創新的認知,亦即獲得如何使用 的知識;(3)對創新背後原理的認知,亦即獲得原理性知識。 2.. 說服階段 係指個人受到激勵,因此開始尋找相關的資訊。此時潛在採用者會展. 開其對創新本體的「創新認知屬性」影響的歷程。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 結果,就是個人會對創新形成好惡的態度。一般認為,說服階段會導致後 來行為上的改變。 3.. 決策階段. 政 治 大. 係指個人考慮是否採用該項新產品,此時潛在採用者會決策接受或拒. 立. 絕該項創新的行為。亦即經過認知及說服兩個階段的溝通之後,對該項創. 執行階段. ‧. ‧ 國. 4.. 學. 新做出採用或拒絕的決策。. 係指個人小規模的試用該項新產品,以修正採用者對效用的估計。採. y. Nat. n. al. er. io. 始使用該項創新;若為拒絕,則不使用該項創新。 5.. 確認階段. sit. 用者經過說服階段的決策後,若之前的採用決策為接受,此時採用者便開. Ch. engchi. i n U. v. 係指個人決定全面且正式地使用或繼續拒絕該項新產品。採用者希望 能夠尋求更多資訊以強化對該項創新的採用決策,不管是使用或拒絕。相 反的訊息也可能促使採用者改變決定,變成中止使用或稍後才開始使用。. 20.

(37) 立. 政 治 大. 圖 2- 3 創新決策的五大階段. ‧ 國. 學. 資料來源:唐錦超(譯)(2006)。創新的擴散(原作者:E. M. Rogers)。臺北. sit. y. Nat. (二)創新擴散過程的四項關鍵要素. ‧. 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p.184. Rogers 也認為個人在創新決策過程中,每一程序各會受到不同因素影. er. io. 響,一段階段結束再進行下一個階段,而整個流程都受到溝通管道的影 a. n. v i l n Ch 響。本節將影響上述五階段發展的四項關鍵要素,分述如下: engchi U 1.. 創新認知屬性 說服階段對創新本體的「創新認知屬性」的知覺,會影響使用者的採. 用率,其中包括與過去經驗和需求一致的「相容性」 (compatibility, CPA)、 對事物認知的「複雜性」(complexity, CPL)、相對於對舊事物的「相對 的優勢」(relative advantage, ADV)、明顯感受到帶來的利益的「可觀察 性」(observability, OB),以及事物的「可試用性」(trialability, TRI)等。 強調創新事物本體的特性必須以接受者的主觀認知為判斷標準,而非根據 專家的分類。. 21.

(38) (1)相容性:係指創新認知屬性的採用是否與成員現有價值觀或先前的 經驗一致的程度;也是指和目前的價值系統、過去的經驗以及和潛在採用 者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也代表一種親和力。 (2)複雜性:係指理解和使用創新的難易程度,使用創新認知屬性的複 雜度愈低則擴散速度愈快,一般也將其與科技接受模式中的認知易用性相 對照(許麗玲,2009)。 (3)相對的優勢:係指系統成員者感覺創新認知屬性的好處愈多,則此 一新科技被採用之速度就愈迅速;也是指創新比被它取代的現有觀念或技 術優越多少的程度。相對優勢常以經濟利益、社會聲望或其他方式來衡. 政 治 大. 量。相對優勢也是預測創新接受率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也有將其視同科技. 立. 接受模式中的認知有用性。. ‧ 國. 學. (4)可觀察性:係指創新的後果或所得利益,可被他人觀察的程度,若. ‧. 可觀察的效果愈明顯可見,其擴散愈迅速。此一特性著重在實施的結果, 並非實施的過程,因此是偏向於可得利益。. y. Nat. io. sit. (5)可試用性:係指創新可以在有限的基礎上被試驗的程度。若能在採. n. a. i n U. l C; Rogers, 2003)。 會較迅速(唐錦超譯,2006. hengchi. er. 用創新之前被試驗的機會,成員對其不確認性會較低,擴散速率也相對的. v. 本研究採用此五大認知屬性,以接受者的主觀認知判斷,對照科技接 受模式的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期能運用創新擴散歷程中說服階段的 創新認知屬性於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驗證影響教師運用創新科技融入 教學的行為意向。 2.. 溝通管道 創新事物要擴散到個人之中,必須仰賴各種擴散管道。一般將擴散管. 道分為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兩大類。Rogers 認為大眾傳播雖然較迅速且有 效率,但人際傳播較大眾傳播具備有直接、雙向、選擇性高、易回饋、回 饋量也較大的特色。大眾傳播重點在於迅速及有效之方式宣揚新事物,具 22.

(39) 有告知功能。而人際傳播則具有說服作用,在採用決策上扮演關鍵角色。 兩種溝通管道,針對不同階段各有其階段性的重點功能。 另外在擴散管道兩端的擴散者與接受者之間,若兩者的同質性越高, 背景越相近,則新事物的擴散越容易。背景通常指的是社經地位與個人特 質﹔但在新事物的認知上,已知覺者較未知覺者高,擴散過程自然是由已 知覺者擴散給未知覺者。針對高中教師在創新科技融入教學的接受及擴散 上,以目前學校推動的過程分析,未來應尚可研究溝通管道的差異性,期 能使推廣方法能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3.. 時間. 政 治 大 時間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個人」對新事物的決策過程,如前所述 立. 包括認知期、說服期、決策期、執行期及確認期;一是「群體」接受創新. ‧ 國. 學. 事物的「比例」,一種創新在社會系統中的擴散,只有使用者達到系統總. 2003)。. ‧. 個人數的某一比例後,整個擴散過程才可以自續(self-sustaining)(Rogers,. y. Nat. io. sit. Rogers 根據研究個案之結果,界定出創新使用者的五大類別,包括最. er. 早接受創新的先驅者(innovators),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 n. a. v. l C 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及落後者(laggards), ni. i U. he. ngch 每一種類別的行為者都有其較為顯著的行為模式,可做為創新推廣者有用 的參考依據。. 23.

(40) 圖 2- 4 創新的使用者區分. 資料來源: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p. 5668), by E. M. Rogers, 2003, New York: Free Press.. 政 治 大 它的接受程度比較低,採用的人口成長緩慢,到了相當比例的「臨界大眾」 立 (critical mass)採用之後,大約是創新採用者的 10%到 20%之間,擴散的 Rogers 發現大部份創新擴散的速率呈現 S 模式,剛開始時,人們對. ‧ 國. 學. 速率就開始加快,出現起飛(take-off),到了過半數以上的人已採用之後, 擴散速率又開始緩和下來,系統對創新的採用也逐漸達到飽和點. ‧. (saturation point)。如果新事物一直未能突破一定比例的採用人口,也可. Nat. sit. y. 能就此銷聲匿跡面臨失敗,所以臨界大眾是創新擴散的重要關鍵點. n. al. er. io. (Rogers, 2003)。. Ch. engchi. i n U. v. 圖 2- 5 創新擴散的 S 模式. 資料來源: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p. 866), by E. M. Rogers, 2003, New York: Free Press. 24.

(41) 4.. 社會體系 社會體系的本質包括社會結構、社會規範及意見領袖等。社會規範則. 指社會體系中的大眾所建立的共識,若新事物與社會規範不相容,則擴散 的過程便會受到阻礙。意見領袖是指一個社會系統中受人尊敬且具相當影 響力的人,通常也被視為「帶頭者」或「領頭羊」,這些人較具國際觀及 冒險之精神,且具較高之社會地位,意見領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若新事 物由意見領袖先採用,其擴散速率將大為提升。另外,社會體系中由成員 建立的行為型態,稱為行為常模(norms),可做為成員們的標準指引, 這些常模也可能會阻礙創新變遷,而系統成員異質性太高,溝通系統就容 易出現問題。. 立. 政 治 大. 由此看來,創新擴散理論的內容十分龐大,不僅牽涉到一個創新事物. ‧ 國. 學. 的流傳過程,包括個人特質、擴散管道,甚至是社會化過程。因此,一項 創新事物若能與過去經驗愈趨一致,愈容易使用,讓接受者獲利愈多,獲. ‧. 利愈顯著而且能被試用觀察,被接納的可能性就愈大。創新事物擴散過程. sit. y. Nat. 中,「臨界大眾」是一個重要指標,唯有在採用人數突破臨界大眾之後, 創新事物才可以快速的在社會中散佈,直至趨於普及。. er. io. n. a 根據擴散調查顯示出,大部分的人在採用創新事物時,並不根據科學 iv. l C hengchi Un 研究的結果;反而,主要依據那些之前已採用的使用者的經驗。所以,人 際關係網絡對於說服使用者採用,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擴散過程裡,帶頭 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扮演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力,他們能夠非正式 的影響個人對新事物的態度及公開的行為。一旦意見領袖決定採用並將使 用經驗告知網絡裡的其他成員,創新事物的採用者就能很快的達到臨界值 的量。成員間的同質性會加速擴散的過程,但也限制了創新在相同網絡裡 擴散的範圍;同質性的擴散模式是平行的擴散,而非垂直性的擴散。創新 擴散的過程當中,如果兩個個人之間的科技創新擷取能力相同,彼此之間 就無所謂的資訊交換,也無所謂的擴散發生。因此,擴散的本質,經常要 求兩個個人當中至少存在某種程度的差異,此種同質性的障礙出現後,推 25.

(42) 動者就必須與系統裡不同的意見領袖溝通,跟隨者通常會尋找各種社經地 位、科技能力比他們強的意見領袖,並從那裡得到某些資訊與忠告。. 貳、 國內外相關研究 創新擴散模式除了剛開始運用在農業領域外,之後也被廣泛的運用在 各個領域中。在創新科技領域,特別是資訊科技的推廣,除了運用前述科 技接受模式外,亦有國內外相關的研究者,嘗試加入創新擴散模式所探究 的幾個變數,惟於教育場域中過去的研究很少。以下即就國外重要的研究 整理敘述,國內研究部份則以近五年(2007-2012)與教師或教學現場較相. 政 治 大. 關的的研究主題做摘述,整理如下:. 立. 一、 國外主張擴充創新認知屬性的研究. ‧ 國. 學. Moore 與 Benbasat(1991)以 Rogers 的理論為基礎,對創新特質的認 知屬性作深入的研究,提出八個創新特質。其中,以相對優勢、可試用性、. ‧. 相容性和易用性(Rogers 複雜性的反向)與 Rogers 的創新特質一致。此. Nat. sit. y. 外,由相對優勢延伸出「形象」(image),由可觀察性發展出「可視性」. er. io. (visibility)與「結果展示性」 (result demonstrability) ,又加入了「自願性」. n. (voluntariness),新增或改變的創新認知屬性說明如下: a v. i l C n hengchi U (一)形象:是指認知採用創新,可增加個人形象或社會地位的程度。 (二)可視性:是指認知創新的採用,容易被使用者觀察、討論的程 度。 (三)結果展示性:是指認知採用創新後,所形成果效容易被觀察、 展示的程度。 (四)自願性:是指使用者認知創新的採用,出於自願的程度。. Moore 等所提出的八項創新特質和 Davis(1989)所提的科技接受模 式相比較,在創新的認知屬性上「相對優勢」 、 「易用性」也分別與科技接 26.

(43) 受模式的「知覺有用性」 、 「知覺易用性」是相似的。 「易用性」 (是創新擴 散的創新認知屬性中「複雜性」的反向)與「知覺易用性」在定義已十分 相似,而「知覺有用性」意指個人認知使用特定系統可增進其工作效能的 程度,其中的「程度」即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若與「相對優勢」衡量的是 獲利(profitability)、社會利益(social benefits)、時間節省(time saved) 或風險的降低(hazards removed),那兩者是沒有多大差異的。 分析本研究之對象為高中教師,對於創新擴散的焦點亦僅聚焦於教師 對創新科技本體的認知,因此,對於 Moore 等所提出的其他創新特質暫持 保留態度。. 政 治 大. 二、 國內整合部份創新認知屬性的研究. 立. 或許是因為創新科技迭出不窮,國內過去對創新科技的探討多半著重. ‧ 國. 學. 在科技接受的階段,較少能研究到擴散階段的,直至近幾年才開始有結合. ‧. 創新擴散模式與科技接受模式的研究在各種主題上,然與教育相關的篇數 仍然偏少,雖如此亦在此將教學現場的教師較有接觸,並與本研究較相關. y. Nat. io. sit. 的主題加以整理,就其所採用的認知屬性及其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n. al. er. (一)與網站使用有關的研究 研究者 彭雅婷 (2009). 劉宗旻 (2009). i n U. Ch. 研究題目 研究採用的影響因素 以使用者 導向創新 與理解程 度對 Web 系統採行 研究 中等學校 教師採用 教學部落 格因素之 研究. v. 重要發現. e n g cWeb h i系統採行包含: 研究納入使用者導. 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意願及 向創新及理解程度 因素,建構 Web 系統 相對優勢、複雜性五個因素。 採行的評估模型。. 1. 根據 Rogers 的創新 擴散理論,並整理出 四個構面,包括個人 特性、創新特性、學 校特性和環境特 性,共 14 個可能的 2. 影響因素。. 27. 編碼化辛勞、喪失知識優勢、利他 主義、個人創新特質、認知有用、 認知易用、相容性、認知愉悅、學 校支持、學校獎勵、上級影響和同 儕影響等 12 個因素會影響教師採 用教學部落格。 編碼化辛勞、利他主義、個人創新 特質、認知有用、認知易用、相容 性、認知愉悅、學校支持等 8 個因 素是辨識是否採用的重要指標。.

(44) 1. 以科技接受模式為 主,另嘗試以創新擴 散觀點為輔,藉以提 出適用於部落格採 用情境的理論模式。 2.. 探討促使 顧客持續 使用部落 格服務的 態度的主 要誘因。. 以結構方程模型結 合 TAM 和 IDT 分析 部落格使用者的使 用態度之研究。. 3.. 政 治 大 3.. io. 2.. 3. 4.. n. al. 1.. 高翊群 (2007). 研究行動 導覽服務 使用者接 受模式分 析-創新擴 散之觀 點。. Ch. engchi. 1. 利用科技接受模 式,結合創新擴散理 論中的相對優勢,並 加入成本、便利性、 2. 安全性三個外部影 響構面。. 28. y. Nat. 合併科技接受模式 和創新擴散理論,將 研究構面依導覽特 性整合為相對優 勢、相容性、複雜 性、信任及可試用性 為自變數,影響使用 者態度的接受並推 薦。. ‧. 研究行動 導覽環境 建置與使 用者接受 度分析。. 2.. 學. 嚴文珍 (2008). ‧ 國. 立. 1.. 資訊性、認知有趣性、互動性、相 對優勢、複雜性、相容性與可觀察 性對部落格採用的態度具有正向顯 著之影響。 主觀規範、關鍵多數與部落格採用 的態度對部落格採用的意向具有正 向顯著之影響。 部落格採用的態度與使用者滿意度 對部落格採用的意向具有正向顯著 之影響。 部落格的有用性、易用性、可試用 性和可觀察性對使用者的態度有正 向的影響。 重要度和滿意度的分析,部落格介 面平穩、提供多樣化的功能和提供 上傳精靈是是落在第一象限,繼續 保持區。 部落格未來功能的重要度和滿意度 則是認為間彼此可以分享資源是落 在第一象限,繼續保持區。 年齡、性別對自變數的影響無顯著 差異。 使用者對信任與可試用性的認知越 高,對接受並推薦有顯著的正向影 響。 其餘自變數對接受並推薦的影響不 顯著。 研究建議建置戶外行動導覽環境 時,資料庫設計必須考慮頻寬、行 動裝置螢幕大小與資料量三者之間 的平衡。 臺北市民對於行動導覽服務的接受 程度,主要取決於:操作上的便利 性、使用上的安全性與成本考量。 使用者認為該項商業模式所提供的 服務,能節省其資訊儲存成本,或 此服務可提供時間與地點上之便 利、以及具有安全傳輸機制、可靠 的隱私政策等,將有助於提高其使 用意願。. sit. 何盈慧 (2009). 研究影響 部落格使 用意向的 前置因 素,使用 者滿意度 及其意向 之因素. er. 許麗玲、 徐村和與 吳憲政 (2009). i n U. v.

數據

圖 2- 1  科技接受模式(TAM)
圖 2- 2  整合的科技接受模式(UTAU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research of the nested logit model establishes the household by the sampling theory to move with the housing adjustment choice model; In the plan choice aspect, divides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duction mode of the nursery schools and on making policy of the public nursery schools operated by the private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is the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s’ plan by using Value Engineering and using Operations Research to quantity the effect factors of th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irst of all, by observing on 393 Junior High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