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大學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技大學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個案研究"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茹萍 博士. 科技大學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 與學習滿意度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Distance Learning on Studen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研 究 生:孫彭淑鈞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一 年 七 月.

(2) 謝誌 二年前的我無法想到二年後的我,有著人生學習階段的大改變,只因為工作 上的需求及人生成長的知識所需,因此才有機會回到學校來繼續求學,雖然白天 上班晚上唸書是辛苦的,但是很慶幸的是,我遇到很多很好的師長及同事,他們 鼓勵我,幫助我,便得我在求學期間能順利完成學業。 在這二年的求學期間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胡茹萍老師及系上所有的老師, 因為您們的認真教學與指導,使得我可以在離開學校多年後,仍可以回到學校來 完成我人生求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也再一次的謝謝我的四位論文口試教授胡 茹萍教授、饒達欽教授、張嘉育教授及李懿芳教授,也因為他們的認真指導,對 於我的研究論文給予了很多具體的建議,這些建議使得我在論文的研究架構上能 夠更完善。 因為我仍在學校工作,所以我有很多機會可以請教我的教授同事們,在此非 常感謝吳明雄教授,湯誌龍教授,李柏堅組長及陳漢陽組長。他們在我求學及寫 論文的期間給予我很多的協助及指導。每當我遇到學習的困難時,他們都能即時 的提供我最立即的指導,對此我要對他們表示十分的感謝。 當然此時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親,感謝父母親生我育我照顧我,我相信他們 會是最高興我能完成碩士學位的人,父母親辛苦多年照顧我,仍不忘幫我打氣鼓 勵,在此讓我感受父母親的偉大。 最後對於支持我及愛護我的先生、女兒及兒子,我要謝謝他們在這段期間對 我的支持,讓我能順利完成學業,再一次謝謝大家。謝謝!. 2012 年 7 月 16 日. i.

(3) 摘要 近二十年來隨著電腦的發展,企業及學校的教育也跟著改變,隨著各種電腦 硬體與平台的進步,大專院校在遠距課程發展上,己是普遍的運用在教學之上, 教育部或大專院校對遠距學習的發展都是非常的重視。為了改進被調查科技大學 遠距學習的品質及瞭解學生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關係。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個案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情形。 二、瞭解個案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動機之相關情形。 三、探討個案學校遠距學習的學習動機和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中之調查研究為主,以 SPSS19.0 作為資料整理分析的工 具。其中以次數百分比、相關分析、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來整理與分析資料。 本研究以被調查科技大學約 1002 名的學生做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840 份並 進行研究。 依研究之整理分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 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方面,學習方式是在本研究中高度的影響構面,遠 高於課程本身、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之學習動機構面。 二、 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滿意度方面,學習方式是在本研究中高度的影響構面, 遠高於課程本身、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之學習滿意度。 三、 學生遠距課程的滿意度和學習動機及四個構面課程本身、課程內容、教學方 式及學習方式有顯著相關。 四、 不同背景學生之學習動機在不同部制、成績及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在不同學. ii.

(4) 院則無顯著差異。 五、 不同背景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在不同部制上有顯著差異,在不同學院、成績及 年級則無顯著差異。 六、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有顯著差異情形。 關鍵字:遠距學習、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科技大學. iii.

(5) Abstrac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use of different computer platforms has been popular in schools for distance learning. Whether it’s the schools 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oth are focusing on this are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tance learning and to understand student motivator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s, a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bout 1,002 students selec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asked to answer a survey which yielded a return rate of 83.8%.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motivator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 2.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or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3. Fi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tivator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This research uses a case study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SPSS 19.0 is the tool; frequency analysis, correlation,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re used to analyz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Variety of motivators in distance learning, the learning style could be a higher motivator than course itself,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style. 2.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 students have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rning style than the course itself,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style. 3.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motivators such as course itself,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style and learning style. 4. In student motivato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lass schedules, student achievements and grade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chools. 5. In student satisfact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class schedules; iv.

(6)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chools, student achievements and grades. 6.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ors and satisfactions. Keywords: distance learning,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7) 目錄. 謝誌…………………………………………………………………………………… i 摘要……………………………………………………………………………………ii Abstract………………………………………………………………………………iv 目錄……………………………………………………………………………………vi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6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遠距學習概況………………………………………………………11 第二節 被調查學校遠距學習現況分析……………………………………28 第三節 遠距學習相關學習理論……………………………………………38 第四節 學習動機相關研究…………………………………………………42 第五節 滿意度相關理論……………………………………………………49 第六節 本章小結……………………………………………………………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7 第五節 研究實施……………………………………………………………7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73 vi.

(8) 第一節 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分析 …………………………… 73 第二節 學生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相關性分析……………………………93 第三節 學生學習動機在不同背景因素之差異分析………………………94 第四節 學生學習滿意度在不同背景因素之差異分析 …………………101 第五節 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106 第六節 學生遠距學習之開放問題之建議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1 壹、中文部分……………………………………………………………… 121 貳、英文部分……………………………………………………………… 127 附錄 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認知調查問卷………………………… 129. vii.

(9) 表次 表2-1. 遠距學習之定義……………………………………………………………13. 表2-2. 同步課程與非同步課程之比較……………………………………………18. 表2-3. 遠距學習的優缺點…………………………………………………………20. 表2-4. 我國遠距學習內容提供屬性分類…………………………………………22. 表2-5. 遠距課程-教材與學習活動設計指標……………………………………23. 表2-6. 遠距教學組服務項目………………………………………………………29. 表2-7. 遠距教學平台一般性功能…………………………………………………30. 表2-8. 遠距教學平台學校特有之功能……………………………………………30. 表2-9. 100學年度總錄製遠距課程教材 …………………………………………31. 表2-10 各學期開課狀況與選修人數………………………………………………31 表2-11 現有遠距課程數……………………………………………………………33 表3-1. 預試樣本次數比……………………………………………………………55. 表3-2. 研究樣本人數表……………………………………………………………56. 表3-3. 問卷構面一覽表……………………………………………………………57. 表3-4. 專家效度問卷之專家學者一覽……………………………………………59. 表3-5. 學習動機問卷量表構面及整體量之信度分析摘要表……………………61. 表3-6. 滿意度問卷量表構面及整體量之信度分析摘要表………………………62. 表3-7. 學習動機問卷項目及變異極大法轉軸後因素/結構係數 ………………65. 表3-8. 滿意度問卷項目及變異極大法轉軸後因素/結構係數 …………………65. 表3-9. 學習問卷量表信度及項目分析摘要表……………………………………66. 表3-10 各問題之統計處理方法……………………………………………………71 表4-1. 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描述性統計表 ………………………………… 74. 表4-2. 學習動機構面描述性統計表 …………………………………………… 74. 表4-3. 學習滿意度各構面描述性統計表…………………………………………75. 表4-4. 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表……………………………………………76. 表4-5.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課程本身」的學習動機情形…………………78. 表4-6.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課程內容」的學習動機情形…………………80 viii.

(10) 表4-7.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教學方式」的學習動機情形…………………82. 表4-8.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學習方式」的學習動機情形…………………84. 表4-9.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課程本身」的學習滿意情形…………………86. 表4-10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課程內容」的學習滿意情形…………………88 表4-11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教學方式」的學習滿意情形…………………90 表4-12 學生學習遠距課程時在「學習方式」的學習滿意情形…………………92 表4-13 學生滿意度和學習動機相關係數矩陣表…………………………………93 表4-14 不同學院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4 表4-15 不同部制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5 表4-16 不同部制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交叉分析結果摘要表 ……………94 表4-17 不同成績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7 表4-18 不同成績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交叉分析結果摘要表 ……………98 表4-19 不同年級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99 表4-20 不同年級學生學習動機ANOVA變異數交叉分析結果摘要表……………100 表4-21 不同學院學生學習滿意度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101 表4-22 不同部制學生學習滿意度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102 表4-23 不同部制學生學習滿意度ANOVA變異數交叉分析結果摘要表…………103 表4-24 不同年級學生學習滿意度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104 表4-25 不同成績學生學習滿意度ANOVA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105 表4-26 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成對差異表 ………………………………106 表4-27 學生課程本身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成對差異分析 …………………107 表4-28 學生課程內容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成對差異分析 …………………109 表4-29 學生教學方式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成對差異分析 …………………110 表4-30 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成對差異分析 …………………111 表4-31 學生遠距學習建議表 ……………………………………………………112. ix.

(11) 圖次 圖2-1 遠距學習相關名詞及範圍 …………………………………………………13 圖2-2 數位學習產值 ………………………………………………………………26 圖2-3 海洋旅行文學 ………………………………………………………………32 圖2-4 使用手機上網觀看遠距課程 ………………………………………………33 圖2-5 遠距課程申請錄製流程 ……………………………………………………35 圖3-1 遠距學習研究架構 …………………………………………………………54 圖4-1 遠距學習研究步驟流程圖 …………………………………………………69.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科技大學學生遠距學習的動機和滿意度,本章共分為五節, 分別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重要性,以及 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徐文杰(2003)提到近二十年來隨著電腦的發展以及各種各樣的電腦硬體與平 台的進步,企業及學校的教育也跟著改變,皆以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CAI、多媒體互動光碟(Multimedia CDROM)、電腦訓練(Computer-based Training)CBT、電腦管理教學(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 CMI及網路訓練 (Web-based Training) WBT等各種形式發展電腦教學的內容。此情況直到遠距學習 大師Jay Cross在1998年發表 E-Learning 遠距學習這個新名詞,人們對於電腦教 學的名詞才比較有共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10年把全部課程上網,因此全世 界的人都可免費學習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也在2007 年10月起將錄影課程放到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上,免費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上 網學柏克萊大學的課程知識。 遠距學習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又稱數位學習。基本上因為1990年代網路發展迅 速及電腦與網路普遍運用在全球各地,使學習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同時也能運用 同步與非同步遠距學習的方式來達到學習的效果。最近幾年來大專院校己普遍的 把遠距課程的發展運用在教學之上。依據教育部電算中心在2010年的報告,90到 98學年度實施遠距教學校數有80所、修課人數近53萬人次、累計課程數約4,900. 1.

(13) 門,因此遠距學習己是學校在教學上及學生在學習上之重要管道。有資訊專家預 測,平面印刷將不再是主流,未來影音內容將是主要傳播方式。 楊正宏(2008)表示國際上對遠距學習的發展也是極為重視,例如澳洲政府在 1990年代提出啟發性國家(Creative Nation)與網路國家(Network Nation),又在 2005發展其高等教育遠距學習以及產品與服務來倡導遠距學習。在美國依據Sloan 協會的報告,2006年有大約3500萬的美國大學生利用遠距學習來學習,同時2004 到2009年間以每年12%到14%的學生人數在增加中,預估到2014年,全美會到81% 的學生會運用遠距學習來學習,所以遠距學習在美國可是說是以非常快速的速度 在成長中。 從國際上對遠距學習的發展關注,國內大專院校在一般遠距課程上之發展, 以及對遠距課程及教材認證的情形上可以發現,無論是國際上、教育部或大專院 校對遠距學習的發展都是非常的重視。因為國內遠距學習的發展己有一定之規模 ,在此情況之下,當面對這麼多的學校及學生在使用遠距學習的同時,遠距學習 對學校及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不小,因此是值得教育學者對遠距學習多予以重 視。. 貳、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被調查科技大學於民國九十二年,設置「遠距教學組」開辦初期以 非同步教學為主,課程製作方式以建構錄音室、攝影棚及電腦錄製等三方面的技 術,利用影音串流技術,達成高品質的課程錄製及便捷的網路播出,近年來被調 查學校有遠距學習非同步教學課程105門共3,151單元,輔助教學重點課程78門共 167單元,補救教學課程42門共855單元,97-99開課與選修人數達73,214修課人次。 在學生踴躍選修遠距課程的情況下,瞭解學生學習動機是有其必要性,學生選擇 遠距學習的原因為何?遠距學習是否能在學生的學習上達到選課時的預期?學生 2.

(14) 選擇遠距學習的動機和學習後滿意度之間的差異性是如何? 以上的探討將有助 於被調查學校瞭解學生選擇遠距學習課程的因素,以作為後續改進遠距學習的參 考,此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遠距學習是一種普遍受到重視的學習方式,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的學習動機和 學習後的滿意度並不是相同。同樣是技職體系的學校,國立和私立的學生因為學 習態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是以調查的方式,針對被調查科 技大學的學生來進行研究,其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被調查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情形。 二、 瞭解被調查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動機之相關情形。 三、 探討被調查學校遠距學習的學習動機和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貳、 待答問題 本研究注重在學習前之動機及學習後之滿意情形上。學生在修習遠距學習時 是因為何種動機來修課,及在學習後對遠距學習課程的滿意程度都有可能影響學 生的學習效果。舉例來說學生修遠距學習課程可能是因為方便性,其實課程內容 對學生來說並無吸引力,那麼在學習後就會有很大的學習認知上的差異。然而目 前遠距學習的研究大多以平台功能的分析,系統的建制,成效評估等,對於學習 者的學習動機較少,因此本研究在遠距學習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問題上依 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的待答問題:. 3.

(15) ㄧ、被調查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為何? 二、被調查學校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動機之關聯情形為何? 三、被調查學校不同背景變項學生遠距學習的學習動機的差異情形為何? 四、被調查學校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對於遠距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為何? 五、被調查學校遠距學習的學習動機和滿意度的差異情形為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先從遠距學習的發展、現況、所面對的問題來做探討,進而研究被調 查科技大學的學生在修習遠距課程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程度為範圍。學習 動機是學生在修習遠距課程前之動機,學習滿意度是修習遠距課程後之滿意程度 。學習動機又分為課程本身、課程的內容知識、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 式。學習滿意度就課程本身、課程的授課內容、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 式等構面來探討。此外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上分別再依學生就讀的部制、學院、 學期成績和年級來研究其差異性及關聯性。其分項整理如下: 一、 就研究的主題而言 本研究所探討的主題是科技大學學生遠距學習之學習動機和學習滿意度之個 案研究。 二、 就研究的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被調查科技大學參加遠距學習之學生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年級包 含一年級到四年級,部制包含日間部,進修部(夜間上課)及進修專校(週末上課) 等。在參加遠距學習之學生中又以修習 2/3 線上上課之遠距課程為主,基主要原 因是因此類學生受遠距課程之影響較大。 4.

(16) 三、 就研究變項而言 (一) 個人背景變項: 包括就讀學院、就讀部制、學期成績、年級。 (二) 學習動機變項: 共區分為課程本身、課程的內容知識、教師的教學方 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四個構面來探討。 (三) 學習滿意度變項: 共區分為課程本身、課程的授課內容、教師的教學 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四個構面來探討。. 貳、研究限制 遠距學習是廣泛又普遍被研究的議題,其所能研究的面向非常的多,本研究 僅在研究限制下進行學習動機和滿意度的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 研究樣本方面 因本研究是調查研究,因此以被調查科技大學的學生在修習遠距課程的學習 為主體,在研究對象方面也只限制在被調查科技大學的學生,並不能代表所有的 技職體系學校。 二、 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內容在探討遠距課程的學習為主,關於遠距課程學習的研究項目有許 多,不只限於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即使如此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分類也 不只局限於本研究的項目課程本身、課程的內容知識、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 學習方式等,因此在本研究在研究內容是有以上所提之研究限制。 三、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是依學生之遠距課程的經驗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資料,這些資料 可能因為受試者的知覺、個人想法、認知、經驗和態度等因素,對問卷內容的解 釋或有不同見解。因此,問卷結果可能有其分析和解釋上的限制。. 5.

(17)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在遠距教學方面因較少傳統教學之面對面授課, 老師在教學上無法完全掌握學生之學習狀況。因學習是行為的一種,行為又需瞭 解行為之動機及需求,其行為動機又有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之不同。在本研究中 的內在動機如課程本身及課程的內容知識,外在動機如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學生的 學習的方式又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項目。到底是何因素對學生之學習有顯著之 影響,再加上使用學生和老師在授課上有一些距離之遠距教學,這些都使得學生 和老師在溝通上也就是在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上有著值得研究的地方。學生在修習 遠距課程時是因為內在或外在動機而修課,還是那裏有改善的教學及學習的空間 。老師及學校可借由對學生在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上的瞭解而改善在課程設計 及教學方法的改善而提升教學品質。 因此老師在教學上就更必須要能瞭解學生在學習上的行為。學生的學習動機 是如何,而學生在學習後的滿意度也就是學習後的感覺又是如何,依行為理論的 模式,行為後的滿意度是會影響下次的行為動機。正面的學習後滿意度可以強化 下次的行為動機,負面的學習後滿意度可以弱化下次的行為動機。 遠距學習無論在國際上企業的教育訓練,國外學校的教學上都是一項重要的 學習方式,在學習人數上更是不計其數。國內企業及學校在這方面的運用更是發 展迅速,因此遠距學習的研究己是一重要之議題,因為其普遍性及重要性己無法 和十年前國內剛開始發展時相比。當然運用遠距學習來學習的人數也是相對的多 出很多,在此情形況之下,己不是某一位學者專家去針對遠距學習去做通盤性一 般的研究,而是需更進一步到針對單一某一企業或學校去做一系列的專門研究分 析。當然以本研究來說,被調查科技大學每一學期都有上萬人次的學生運用遠距. 6.

(18) 學習來學習,其對學生之影響可謂極大。舉例來說,如果學生只是因為不用來校 上課而選修遠距課程,那其學習效果肯定是不佳的,相對的如果學生對遠距課程 抱著極大的期望,然而卻學不到其所預期的效果,那對學生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因此本研究對於學生在修習遠距課程時對於學生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 研究是有其高度的重要性存在。.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的重要名詞意義更明確,再則對研究主題更明確,以利研 究進行,玆將其界定如下:. 壹、 遠距學習 在本研究之遠距學習操作性定義為學生利用電腦網路方式進行之學習,學習 地點並不一定在教室,學習時間也非固定時間。. 貳、 學習動機 在本研究之學習動機操作性定義為學生修習遠距課程的動機,內容包括對課 程本身的興趣、對課程的內容知識的需求、對遠距課程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對遠距 課程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些都是學生在修課前所期望的學習情形。依據 Likert 之 評定尺度 1-5,其動機程度分級如下:4 以上高度動機;3.5 以上未滿 4 為中高動機; 3 以上未滿 3.5 為普通動機;3 以下為無動機。. 7.

(19) 參、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所稱的學習滿意度,指學生對內容包括對課程本身、課程的授課內容、 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後其結果的感受態度,該感受態度若符合其期 望則滿意,反之則不滿意。依據 Likert 之評定尺度 1-5,其滿意程度分級如下:4 以上高度滿意;3.5 以上未滿 4 為中高滿意;3 以上未滿 3.5 為普通滿意; 3 以下 為不滿意。. 8.

(20) 第ニ章 相關文獻探討. 遠距學習打破了既有的學習模式,並且在全球快速興起,遠距學習的風潮席 捲全球,在學習方面,私人企業的職員工培訓正在引領教育潮流,因為電腦網絡 的方便使得遠距教育訓練提供了方便及小規模的教育模式,因此遠距學習可能代 表了一種教育轉型的新趨勢 (李欣,2008)。台灣在 1990 年代後期以後開始引入 遠距學習的觀念,無論是企業界或學術界對此新的教肓訓練方式都感到高度的興 趣,這其中也包涵了本研究中的被調查科技大學。然而正如本章節所探討的,孫 建平(2004)表示大家對遠距學習也不是很清楚,就連主管教育的教育部對此也是 不清楚,對遠距學習也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即使遠距學習在國際間己是非常普遍, 全程遠距學習的課程及學位更是在企業及學校中普遍存在,國內對遠距課程及學 位要如何實施、如何定位、課程如何安排、學分如何計算、鐘點費如何計算都沒 有一個標準,企業界還好,只要企業主管自訂則可,然而學校則不行,必須有教 育部的規定才行。此狀況直到 2004 年教育部請大學院校主導遠距學習的教務主 管及負責業務的電算中心主任到美國名大企業及學枚去做遠距學習的參訪,也帶 回了對教育部在遠距學習的的建議,直到今曰教育部對遠距學習也有了較明確的 定義及規範。 「E-Learning」這個新名詞是美國遠距學習大師Jay Cross在1998年創造。 E-Learning的「E」主要是指 electronic﹙電子化﹚。2005年11月工研院產業學院 邀請Jay Cross來台分享遠距學習推行之成功關鍵。Jay Cross表示在遠距學習的過 程中不可以忽略遠距學習者感受的問題,遠距學習只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學習時 所要關心的應該是學習後的結果。 Jay Cross也陸續成功輔導了Cisco、IBM和 Chase Bank等國際知名企業順利導入遠距學習。其實遠距學習在2000年己受到國. 9.

(21) 際的重視,各大企業及學校都己經開始投入遠距學習的使用及各項活動。 遠距學習顧名思義也是學習的一種, 然而學習本身則是行為的產生, 推論到 行為則要討論到行為動機,有了行為動機則關係到行為之後的滿足與不滿足,也 就是所謂的滿意與不滿意,因此本章節除了探討遠距學習的定義、發展過程也對 學習的基本相關行為理論、動機及滿意度來做探討。 遠距學習所需探討的領域很多,如遠距學習的型態、方法、教育平台、管理 制度、教材製作、課程本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績效考核、作業方式、學習 成效、課程認証、老師教育訓練等多項。然而在本研究中主要是針對課程本身、 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去做研究。主要原因是因為被調查科技大學對遠 距學習是很重視的,然而在不同背景因素的學生去修習遠距課程時,為了有效建 立學習成效,對於學生修課的動機及修課後的滿意度則是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在 修課的動機及修課後的滿意度方面,雖然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但依據動機理論, 真正能激勵人並產生行為動力的是被需求事物的本身,在本研究中也就是課程本 身及課程內容,然而和課程本身及課程內容有直接關係的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也 涵蓋其中是因為整個遠距學習的滿足除了對課程本身及課程內容的滿足也必須 同時建立在對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的滿足。因為沒有在對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的 滿足之後,很難單獨因為對課程本身及課程內容而感到滿足。以上敘述的理論基 礎 是 基 於. Frederick. Herzberg. (1993). 所 發 表 的 雙 因 子 理 論.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及 Deckers (2005) 所發表的內在動機及外在動 機理論。 在本研究中的被調查科技大學在2007年陳漢陽對被調查科大做了遠距教學相 關研究,其研究主要在教材內容設計、課程安排設計、教師教學方式、教學行政 支援與學習環境設備方面在滿意度的研究。此研究和本研究的差異在本研究不是 單純的研究滿意度,而是在研究動機和滿意度之間之關係及差異性。當然現在的 10.

(22) 研究也和之前的研究做一些滿意度的變化情形研究。基於以上的研究前提,以下 是為了探討學生遠距學習之研究,有關遠距學習的概況、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學 習現況分析、遠距學習相關學習理論、學習動機及滿意度相關研究整理如下:. 第一節 遠距學習概況. 本節將依遠距學習的定義、遠距學習遇到的問題、遠距學習性質、遠距學習 實施現況、來做敘述。. 壹、 遠距學習的定義 所謂遠距學習也就是學生與教師不因需要面對面授課而受限於地點以及時間 的考量,教師可以透過網路進行同步及非同步之教學,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所需 要的學習進度。遠距學習的定義有很多,基本上遠距學習是學習者利用遠距媒介 學習的一種過程,如網路、廣播、電腦、錄影、光碟、錄音、電視等以電腦化、 網路化、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來進行學習。王文玲(2008)指出,教育部對遠距學 習的定義,即是運用電腦為學習工具,不需在同一地點及時間且運用網路來進行 教學以及知識的傳播,教師之教學活動包含了上課、討論與其它的學習活動。郭 秋田(2011)指出遠距學習定義是師生透過電腦及通訊網路、媒體及視訊,教師及 學生以互動方式進行之教學及學習活動。資策會對遠距學習定義為:遠距學習是 以數位工具透過網路來取得遠距教材,以及進行遠距或離線的學習過程。國外的 遠距教學大師 Moore(1990)也表示,遠距教學乃是教師或和學生在不同的時空 地點,經教師以電子傳播媒體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的學習活動。 根據美國教育訓練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Education)ASTE. 11.

(23) 的定義,遠距學習的範圍,如利用衛星廣播、互動電視、網際網路、以及利用光 碟片教材等來進行課程學習,都屬於遠距學習。所謂遠距教育,Keegan(1986) 認為,遠距教育包含了遠距教學及遠距學習。遠距教育同時又具有函授教育或學 習、獨立學習、外部學習、及在家學習之意義與特質。 學者楊家興(1996)也表示,遠距教學是一種利用媒體,來突破空間的限制, 並且將系統化設計的教材,傳遞給學習者的教學過程。因此,遠距教學是要突破 以使教師和學生必須面對面教學的限制,教師可以用電子媒體的傳播作為實施教 學的方式,在這情況之下,教師在沒有真實參與的情況下,透過媒體使教學的內 容來傳達給學生,這些遠距教學的教材為了符合學習者的需求,同時在保證其教 學品質的情況之下,是需要經由適當的教學設計。因此遠距教學之所以和傳統的 教學不同,主要是傳遞方式的不同、教法設計的不同、空間的不同。 美國 WR Hambrecht 公司在其西元 2000 年 3 月的年度報告中將 E-Learning 的 範圍及其相關名詞做了解釋,如圖 2-1 所示如下: 一、電腦化學習(Computer-Based Learning) 電腦化學習是最初之電子多媒體學習,是以電腦本身,磁碟片或是光碟片來 學習。 二、網路化學習(Web-Based Learning)or Online Learning 網路化學習包括了電腦化學習,其教材傳輸的方式是網際網路、公司內部網 路以及公司外部網路。 三、電子化學習(E-Learning)or Tecnology-Based Learning 電子化學習包括電腦化學習及網路化學習,其主要是利用遠距媒介學習的過 程,如光碟、電腦、公司內部網路、網際網路、公司外部網路、衛星、錄音、錄 影、廣播、電視等以電腦化、網路化、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來進行。 四、遠距學習(Distance Learning) 12.

(24) 遠距學習就是把因為時空距離而分開的老師與學生,用新的傳播科技給連接 起來之上課方式,師生透過可運用之通訊網路、電腦網路或視訊頻道等傳輸媒體, 以互動的方式進行之教學。. 電腦化學習 CBL. 網路化學習 Web-Based Learning. 電子化學習 E-Learning. 遠距學習 Distance Learning. 圖 2-1 遠距學習相關名詞及範圍 資料來源:WR Hambrecht + Co, 2000. 吳玟融 (2008)在台灣數位學習產業環境與商業模式分析中研究整理相關學 者與機構對遠距學習的定義,如表 2-1:. 表 2-1 遠距學習之定義 學者/機構/年份/出處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 IDC. 遠距學習的定義 是一種使用數位化的學習資源;它可以是同步的也可. International Data. 以是非同步的學習方式,主要採用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界. Corporation). 面;可以使用光碟教學、衛星廣播、網際網路互動電視、 等方式傳送教材。. Winne﹙2000﹚. 以電子化技術﹙行動電話、CDROM、DVD、遠距課程、 遠距教學﹚提供學習的元素,傳遞學習或學習方案。. 13.

(25) 表 2-1 遠距學習之定義(續) 學者/機構/年份/出處. 遠距學習的定義. Rosenberg﹙2001﹚. 運用網路科技,藉其傳遞資訊,以強化知識的學習 成果。 使用電腦傳遞管理訊息或訓練/學習。包含了. Derek﹙2001﹚. CDROM、網際網路、e-mail、內部網路或電子媒體。 Jackson﹙2002﹚. 科技強化了學習並傳遞、分享課程,而非傳統的學習。. Wilson&Waller﹙2001﹚. 源自 1970 年代的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以互動為基礎,結合數位傳送服務有效 幫助學習。 是利用網際網路互動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傳遞不同. Cisco/﹙黃貝玲,2001﹚. 格式的教學內容、增加學習者彼此交流的機會等。 許榮隆﹙2001﹚. 遠距學習乃是指利用電子資訊的特性來協助學習的一 種教學科技。. 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 白皮書/﹙2000﹚. 透過網路或其他數位化內容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活動, 它充分利用資訊技術的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 及學習方式。. 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 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學習的過程,數位媒介包括錄影 帶、網際、企業網路、衛星廣播、錄音帶、電腦網路、互 動式電視及光碟等。. 資料來源:吳玟融 (2008). 由以上之定義,可以了解遠距學習的學習方式,重點在解釋何謂遠距學習,. 14.

(26) 然而遠距學習在設計及使用上依其需求性質仍有很多不同的性質層面,然而使用 遠距學習的除了在學習上的學校師生外,也有企業界及生產遠距學習平台的廠商 ,因此在使用上又有不同的分類。如劉秀瑛 (2004) 在遠距學習探討人力資源發 展的可行性中表示遠距學習依學習時間點、目標市場、產品內容及通路性質等層 面可分為: 一、以通路性質來分類: (一)實體加虛擬:結合虛擬通路和實體,如台灣知識庫。 (二)純虛擬:以學校為架構的學習網路社群,包含學生、老師、家長等主 要成員。. 二、以產品內容來分類: (一)服務之提供:提供與學習相關訊息之服務。 (二)內容之提供:專門提供教育訓練所需教材及課程內容等。 (三)基礎設施之提供:提供課程製作、傳送、管理之軟硬體系統及工具等。. 三、以目標市場來分類: (一)企業為導向:企業員工透過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進行職前、在職訓練。 (二)學術為導向:讓學員透過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的學習取得學分、學位。 (三)個人為導向:通常是指出校園後的一切學習活動,又稱終身學習。. 四、以學習時間點來分為: (一)同步遠距學習:透過多媒體技術及網路視訊會議,學習者需在固定時 間登錄。具即時性且學習者彼此能互相交流。 (二)非同步遠距學習:學習者可隨地、隨時登錄學習,雖無法即時溝通, 15.

(27) 但仍可藉由遠距討論區、E-mail、聊天室或留言版,針對課程內容發問,形成彈 性的溝通模式。 (三)混合式學習:具上述兩者之優點。 綜合上述,多位學者及業界的定義,可以了解遠距學習在定義及分類上是多 而廣的,被調查科技大學在遠距教學方式是以同步及非同步教學方式學習,同時 運用教學平台提供課程製作、傳送、管理之軟硬體系統服務及教育訓練所需教材 及課程內容等。. 貳、 遠距學習遇到的問題 遠距學習在這十幾年的發展下來己是愈來愈普遍,無論是大企業或是學校都 是大力的推廣遠距學習,從以往的政策不清到現在的明確,從以往的較少選擇的 遠距學習平台到今日較多的平台選擇,是些都是造成遠距學習普遍的原因之一。 在此情況之下,孫春在(1998)表示因網際網路的普遍,學習者可以在不同時間 及不同地點下學習,因為學習者是透過網路來進行的學習活動,所以學習者的學 習可以利用網路留下學習的紀錄,以及在較不被干擾的情況之下學習。雖然遠距 學習有這方便性,教師可運用這些結果、紀錄、其他資料來源,並因此暸解學習 者的學習模式。然而這在執行上仍有些問題。葉彥麟 (2006) 表示教學者應該建 構一個有社群感並且安全的學習環境,也必須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藉由媒體本 身無限的潛能來培養學生參與之能力。同時以促發學生學習而非直接口述告知學 習之內容。. 葉彥麟(2006)在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因素之探討中表示,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 因素有下列五點問題:. 16.

(28) 一、系統與網路品質 網路上網的品質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網路斷線、網路塞車 及很難連結更是對學習者網路學習最主要的影響。 二、教材設計 教材的設計必須能夠考慮學習者的需要和差異,因此課程內容必須能夠提供 多元而豐富的教材,才能適合各種程度的學習者。 三、學習者之資訊素養 學習者之電腦素養與能力以及電腦的使用便利性,是影響網路學習的重要因 素(林甘敏,2001)。學習者本身之素質問題,也可能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包括 學生本身的性格、工作或家庭因素、學習特質等。 四、學習者管理方面 透過適當的學員管理機制,教學者可以掌握不同學習者背景在網路學習之情 況。 五、課程互動策略 教師在準備網路教學的課程時,應考慮學習者互動時的反應,教師可以透過 一些策略來促進學習互動。包括紀錄學習者參與次數,或是規定學習者每星期上 網發言的次數。對某些未解的問題,指定由互動次數少的學習者回答;或是對參 與度不一的學習者給予稱讚或鼓勵。. 從學者專家對遠距學習問題所提出的看法可以發現,學生在遠距學習上確實 有很多值到學校及老師在教學上要多加注意的地方。在以上的問題都是一般常遇 到的問題,如何製作吸引學生興趣的教材常是一重要的議題,然而品質的管控又 是如何進行,學生不認真學習又當如何,教學平台是否能便利學生使用,這些都 是運用遠距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被調查科技大學在遠距教學上也有上述之問題, 17.

(29) 但學校有專門的團隊助幫老師製作課程及教材,也針對同學上課情況加以管理。. 參、遠距學習性質 遠距學習在學習性質上和傳統學習有一些不一樣,不像傳統學習有老師可以 立 即 傳 授 課 業 , 遠 距 學 習 可 以 透 過 非 同 步 課 程 (asynchronous) 及 同 步 課 程 (synchronous)來學習。遠距學習在學習上是運用遠距學習平台從事教學。劉繼仁 (2005)指出,學習管理系統通常包含了雙向的即時溝通工具如聊天室、雙向的 非即時溝通工具如討論版、班級經營工具、由教師所引導的單向非即時溝通工具 如通訊、測驗工具。因此可以看出遠距學習在教學上可以有很多不同之工具及不 同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如果有效的運用,是可以對學習者之學習有很大之作用。 因為遠距學習的普遍,學習者可以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下學習,當學習者的 學習活動都是透過網路來進行時,其學習上又會有不同之差異情形。因此對於學 生在運用不同遠距學習方式時要有所瞭解,姚俊全 (2004)在「企業教育訓練之 同步課程設計」之研究中整理同步課程與非同步課程之比較如下:. 表2-2 同步課程與非同步課程之比較 項目. 同步課程. 非同步課程. 教學者與學習者能在此模式進 學習者自行操控數位教材,學習 互動性. 即時性. 行 課 程 中 基 本 的 互 動 ( 如 問 過程中,教學者與學習者的互動 答、臉部表情傳遞)。. 性較少。. 教學者能立即給予學習者回. 教學者與學習者需透過其他平. 應,學習者亦能夠即時反應所. 台才能進行溝通,無法得到立即. 需。. 性的回應。. 18.

(30) 表 2-2 同步課程與非同步課程之比較(續) 項目. 同步課程. 非同步課程. 教學者與學習者可於課堂中、 教學者與學習者可於課後,在網 分享性 課後,彼此分享教材資源,如 路平台上進行資源分享。 網頁,檔案等。. 課程紀錄. 可透過同步平台功能將教學過. 僅能紀錄學習者登入或是否完. 程錄製下來,進行訓練後分. 成指定課程及成績,無法從中了. 析,提供學習者課後覆習。. 解學習者上課狀況。. 學習者只需相關的個人電腦設 教學者與學習者各自擁有個人 不佔空. 備,若有需要,可替教學者安 電腦設備即可。. 間性. 排不受外界影響的小教室或會 議室即可。. 地點彈性. 教學者與學習者約定時間後,. 教學者與學習者不需約定地. 即可上課,上課地點可自由選. 點、時間即可上課,亦不受天氣. 擇,不受天氣等外在因素限制。 等外在因素限制。 學習自. 課後學習者能透過錄製同步課. 學習者可依自行程度安排課程. 主權. 程的過程,自行決定復習進度。 的進度。 學習者或教學者可透過視訊影. 學習者或教學者只能依靠圖. 音等模式進行社交活動。. 片、文字進行社交活動。. 教學者能快速從網路上尋找最. 因教學者無法立即解說,需事先. 新的補充教材,提供給學習. 將教材美化或增加許多文字說. 者,教材較跟得上時代。. 明,製作時間較長,不易更新。. 社交性. 教材更 新性 資料來源:姚俊全 (2004) 企業教育訓練之同步課程設計研究. 19.

(31) 從以上的比較資料中可以發現,非同步及同步學習方式是遠距學習的兩大主 要方式,要有效的達到遠距學習的效果,這兩種方式的有效配合會是重要的因素, 因為學生在運用非同步學習方式時可達到方便學習及重覆學習的好處,然而對於 問題的即時處理則是較不便,然而同步學習方式則可達到即時處理的效果。被調 查科技大學在過去幾年是以非同步為主,但近年來由於同步教學系統的發展較普 遍,同步教學在被調查科技大學也漸在成長中。 Rosenber(2001)提出遠距學習有很多好處,第一 遠距學習提供了學習者一個 有價值的服務,第二 遠距學習是一種準時之學習方法,第三 學習的內容更即時 更可靠,第四 遠距學習降低了成本,第五 遠距學習建立了普遍的社區。因此遠 距學習可活化教材知識庫,學習活動也不只限於教室中,學習活動可隨時產生。 遠距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有些不太一樣,每一種教學及學習都有其獨自的優點 及缺點,因此可取各種學習方式的優點來做最佳之學習方式。以下表2-3是依張嘉 彬(2006)整理的遠距學習優點及缺點以列為參考。. 表 2-3 遠距學習的優缺點 優/缺點 優點. 性質內容 1.培養學習者溝通能力、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技巧。 2.支持自我導向的學習。 3.教材內容更新迅速。 4.以較低廉的成本達到較有效的學習方式。 5.可減少上學交通的時間及成本。 6.增加學習者對課程參與度及促進群體學習。 7.學習時間及地點有彈性。. 20.

(32) 表 2-3 遠距學習的優缺點(續) 優/缺點. 性質內容 8.學習者可依自己的速度去學習。 9.學習者只要有電腦及網路即可學習。 10.學習者可選取自己有興趣及適合自己程度的課程。 11.學習者可利用各種不同學習活動及方式來學習。 12.可隨時用討論區或利用交談室和學習者及教學者討論。 13.課程可依個人的時間去安排。 14.可建立學習者之自學及自信並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缺點. 1.需上網討論造成資訊負擔。 2.學習要有資訊能力。 3.受限於網路使用、網路寬頻及傳輸能力。 4.需依賴學習者自發性學習,對需結構化學習的人較不適合。 5.學習內容無法調適個人差異。 6.學習者可能在過多的連結環境中,造成學習上的迷失。 7.缺乏溝通,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溝通不及傳統方式。 8.教學者並不是總是能及時的幫助學習者。 9.學習者可能覺得缺乏教學者與學習者亙動。 10.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習者可能學不好。 11.學習使用平台需一段時間。 12.網路的連結及速度太慢是一大問題。 13.一些傳統實作的課程較難模擬。. 資料來源:張嘉彬(2006). 21.

(33) 從以上表 2-3 可知遠距學習其時也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只是在使用上和傳統 教學是不大一樣,傳統教學有其直接面對面授課的好處,但是對於不方便到校學 習的學生則造成些不便,遠距學習則可解決上述之問題,但是遠距學習也有其自 已的缺點如表 2-3 所述,因此只要妥善運用名種教學方式的優點相信對學生都是 會是好的。因此,遠距學習只是一種教學的方式,和傳統教學一樣各有其不同之 適用方式,從美國市場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遠距學習是一種遠距教學的模式, 它並不是適用在所有的學生之上,是有其適用之情況。 由於遠距學習有學習者如學生,教導者如老師,系統管理者及業界人力管理 者,在眾多遠距學習產品上應如何選擇,其內容屬性又是如何?對使用者來說也 是非常之困擾,拓墣產業研究所在 2007 年所做之研究報告,其分類如表 2-4: 表 2-4 我國遠距學習內容提供屬性分類 類型. 提供內容. 業者行業別. 生活類. 葡萄酒教學等生活應用。. IT 技能型. 電腦應用、認證課程。. 電腦書籍出版者及電腦 訓練班。. 管理課程型. 升學型. 職場所需之知識及管理. 以企業教育訓練為主要. 技能。. 業務的業者。. 升學課程、題庫。. 資訊服務業者及升學補 習型。. 語言型. 英日語文教學。. 語言補習班業者及出版 業發展出來。.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 22.

(34) 從以上資料顯示遠距學習,依屬性分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類,但是無論其 分類如何,遠距學習在教材與學習活動上都是有其共同性,如課程的設計評量, 教學與學習的方法都是考量的因素。樹德科技大學副校長謝文雄在 2006 年教育 部大專校院遠距學習訪視計畫中指出一個好的遠距學習其教材與學習活動必須 符合表 2-5 中的一些要項如下:. 表 2-5 遠距課程-教材與學習活動設計指標 要項. 內容. 提供學習指導. 1.供學前的安置評估,並建議適當的學習流程。 2.提供遠距學習輔導人員的服務。 3.具有豐富的課程補充教材。 4.提供生動的實例或個案以說明或印證課程的內容。 5.及時提供有效學習方法的建議。 6.教材呈現有清楚的重點提示說明。 7.選用的自學教材品質優良且份量合宜。 8.選用的教材能含括所有的教學目標。. 維持學習動機. 1.不同的學習階段,皆能提供機會滿足學員的成就感。 2.教學活動引起學習者學習動機。. 課程說明. 1.清楚指出學習對象及其學前能力。 2.清楚說明課程學分數、宗旨、及明確的學習目標。 3.清楚說明教學活動的性質及課程學習的方法。 4.提供適當的學習進度表及單元架構。 5.清楚說明成績考評的方式與標準。. 23.

(35) 表 2-5 遠距課程-教材與學習活動設計指標(續) 要項. 內容. 學習者與教學. 1.學習者可以自行選擇學習教材的路徑。. 者互動. 2.提供充份的外界網路資源。 3.對練習或課後活動提供適當的回饋。 4.提供適當的課後反思活動或練習。. 學習者互動. 1.提供班級同學的電子信箱、自我介紹、或個人網頁等資訊。 2.建立以主題分類的遠距討論園地。 3.學習者間遠距互動能緊扣課程內容的學習。 4.使用合作學習策略,融入於課程教學活動。 5.提供遠距學習者的相互呼叫機制。 6.提供學習者間面對面的互動活動。. 學習者與教學. 1.提供授課教學者的介紹資訊及課業輔導電子信箱。. 者互動. 2.教學者能及時回應學習者的問題,提供良好的回饋。 3.學習者與教學者均能積極參與課程的討論園地。 4.提供適量輔助性的學習者與教學者面對面教學互動。. 學習評量. 1 提供測驗結果的正確答案與回饋。 2.遠距測驗的機制。 3.提供作業公告與繳交的機制。 4.針對各項評量活動提供清楚的說明。 5.提供測驗結果的立即評閱。 6..評量方式及題目能配合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 7.評量題目的範圍與難度能配合學習者的能力與需求。. 資料來源:謝文雄(2006) 教育部大專校院遠距學習訪視計畫報告書 24.

(36) 從謝文雄副校長的資料顯示遠距學習在課程內容、學習動機、學習指導、學 習者與教師互動 、學習評量等都是在運用遠距教學時要特別注意之處。由以上 的學者專家對遠距學習的定義及解釋,可以初步了解遠距學習在教學上功用及對 學生學習上的影響。遠距學習發展到今也有十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都 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在發展,以下就國內的實施現況來略做敘述: 肆、遠距學習實施現況 臺灣的遠距學習產值,近年來呈現高成長的趨勢,郭慧中(2010)在 2009 遠距 學習產業現狀與產值調查分析中指出 2009 年遠距學習產業產值約新台幣 153.17 億,預估到了 2014 年臺灣的遠距學習產業產值將達到新台幣 302.21 億。 在 2009 年,臺灣已經有超過八成的家庭擁有電腦,也代表著至少有八成以上 的民眾在家會有機會接觸電腦,另外,臺灣家庭的個人網路使用率及連網率也呈 現穩定成長的趨勢,2009 年家戶連網率已經達到 78.1%,同時連接網路的速度也 已經有顯著改善,寬頻使用率也從 2005 年的 72.5%提昇到 85.4%,這代表著臺灣 不論是在網路近用的機會及連網速度都已有相當大的改善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2009) 。 目前國內進行的遠距學習重要研究計畫,主要是由資策會的遠距學習網路科 學園區計畫以及國科會自 2003 年所推動的遠距學習國家型計畫。國科會也針對 遠距學習提出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計畫,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學習評 量與學習行為分析、教材編輯與共享、網路教學系統及平台的建置等議題(吳玟 融, 2008)。 依據教育部電算中心在 2010 年的報告,90 到 98 學年度實施校數有修課人數 近 53 萬人次、累計學分課程數約 4,900 門、80 所大學,因此網路教學課程已經 成為另類的重要學習管道。. 25.

(37) 近年來遠距學習課程及教材認證也是一項新的發展, 教育部遠距學習認證中 心郭秋田(2011)在遠距學習認證報告中指出,教育部從95年開始辦理遠距學習課 程及教材申請認證,建立實施品質規範,確保遠距學習成效。95到100年共有171 門課通過認證、76學校,其通過認證率為51.4%。 經濟部工業局95 年度針對國內服務業前500 大、製造業前1000 大、及金融 業前100 大中335 家企業做遠距學習導入現況調查,其中員工人數200人以下有 95 家、201~1000 人169 家、1000 人以上71 家,調查報告發現,有意願導入 的企業從14%上升至50%,企業導入遠距學習也從2003年14%上升至2006年36%,這 都顯示企業導入意願有顯著的提升以及遠距學習推廣的成效 (吳玟融,2008)。 依據經濟部工業局96年度遠距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報告中顯示,台灣 2006市場產值$2.86 億,市場供給面整體供給工具平台$0.39億,服務$1.54,內容 $0.93 億。在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業圓夢網站,創業市場概況與機會分析中指出台 灣遠距學習產值七年增加了42倍,從2001年的5.06億到2008年的210億,如圖2-2 所示。可見遠距學習在台灣的發展可是非常之迅速。 遠距學習產值(單位:億台幣) 250. 210. 200. 150. 150 100. 65. 50. 22.41. 5.06. 0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圖2-2 遠距學習產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業圓夢網站:創業市場概況與機會分析. 26.

(38) 遠距學習發展在國內遠距學習發展己多年,如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成功大 學,中正大學,東 吳 大 學 , 龍華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大仁科技大學及中華科技大學等,國外遠距學習發展,如華盛頓大學,鳳凰城大 學,史丹佛大學等幾乎所有的大學或多或少都有遠距學習的課程,例如銘傳大學 2011 年接近八成五的實體課程,已在 Moodle 平台上置放該科目之教學大綱,部 分課程還包含討論區以及上傳作業區。在東海大學方面,學校為加速遠距學習之 推動,教師可向校方申請科技助理,協助教材遠距化,科技助理須背負一定量之 數位化,並定期回報使用狀況。經調查顯示,多數教師對於遠距學習平台給予正 面肯定,也確定該平台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且為輔助教學的方法之一。 中正大學自 1998 年起,即開始發展遠距化教學課程,而從 2005 年成立網路 大學,除通過教育部課程認證平台檢核最高級(A+)審核外,並通過遠距學習網路 科學園區品質服務中心單元服務 AA 級認證。中正大學教學平台提供遠距測驗、 授課教材、遠距作業、學習追蹤、遠距問卷及討論區等非同步教學功能,並結合 同步教學平台,提供完整的同步及非同步教學模式,2009 年及 2010 年認証教材 及認証課程各達 39 門。2009 年及 2010 年網路大學教學平台學生使用人數分別 達 85,411 及 91,677 人次。認証課程佔全國 28%,教材通過認証佔全國 56%。從以 上國內各大學在遠距學習的發展可以發現各大學都是很重視的。. 27.

(39) 第二節 被調查學校遠距學習現況分析. 被調查科技大學於九十年底和中央研究院的遠距教學單位一起共同規劃遠距 教學課程,並於民國九十二年元月設置遠距教學中心,當時是以中央研究院的團 隊人員、技術及設備一起移到被調查科技大學,也因為如此學校才能在最短的時 間內以最少的人力及資源在二月開辦網路大學。遠距教學中心於民國九十五年十 一月因組織發展更名為教學資源組,並於民國九十八年八月組織調整改名為遠距 教學組,並完成一百多門遠距課程上線使用。遠距教學組提供全校教師一套完備 的服務,使得所有的老師都不會因為電腦技術的不足而使得教師無法製作課程, 遠距教學組另外也提供了同步及非同步的教學平台使得學生能有效的運用教學 平台來學習,多年來遠距教學組確實在遠距教學上提供了不少的服務。其主要運 作目標如下:. 一、 配合遠距教學之發展,加強學生在學習上成效與補救及培育學生就業技 能。 二、 開展遠距推廣教育,充實遠距課程內容,邁向網路大學之里程。 三、 支援校內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及重要研討會錄製成數位內容,以達成學術 交流之目的。 四、 開拓遠距課程與聯盟學校、國外姊妹學校進行遠距教學交流,讓學生選 課多元化、國際化,以提升本校與聯盟學校、國外姊妹學校之間的關係。 五、 支援各校區間同步教學以達到專業師資相互支援教學。. 28.

(40) 壹、遠距教學組 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設於教務處,專責全校數位遠距課程統籌整合 ,主要事務內容包括教學平台軟硬體管理與維護、多媒體數位課程規劃製作、 校內研討會活動拍攝製作、教學數位化軟硬體技術整合等重要執掌,其細項如表 2-6。從表 2-6 中可看出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的工作是提供師生及學校多方 面的專業服務,在一般的大學要提供遠距教學服務到此一階層是較不容易達到的。. 表 2-6 遠距教學組服務項目 教師服務. 學生服務. 行政單位(院/系). ・教學平台使用問題回覆. ・教學平台使用問題回覆. ・研討會拍攝成品製作. ・個人電腦設定諮詢. ・個人電腦設定諮詢. ・影音簡介製作. ・遠距課程錄製服務. ・多媒體製作諮詢. ・相關遠距業務支援 ・同步教學支援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貳、 遠距教學平台功能 學校遠距教學平台是採用創意家文教科技集團最新研發之 TopLearn 5.0 版 非同步遠距教學平台,並結合多年師生使用之意見及系統運作順暢度進行客制 化。 學校教學平台的一般性功能可以滿足同學遠距學習上的需要,此系統可做人 員、組織、課程管理系統等的功能,同時也可對學習記錄、評量及學習討論等有 關遠距學習的管理,如表 2-7。. 29.

(41) 表 2-7 遠距教學平台一般性功能. ・人員管理系統. ・組織管理系統. ・課程管理系統. ・評量系統管理. ・記錄與統計系統. ・學習討論區及線上教室系統. ・系統控制平台. ・線上即時訊息系統. ・線上筆記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學校特有之功能是開發商創意家公司特別為學校之需求而設計之功能,可以 解決初次使用者家裏電腦設定之問題,也有作業互評功能及學習弱點分析等多項 功能,如表 2-8。. 表 2-8 遠距教學平台學校特有之功能 一、用戶端軟體檢測功能. 二、作業互評功能. 三、線上教室整合課程之功能. 四、加強版學習記錄功能. 五、SCORM 課程管理套件. 六、學習弱點分析. 七、整合型多媒體討論區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參、 遠距課程開課情形 一 、錄製課程每年固定成長,至 99 學年度,累積錄製課程數目如表 2-9。 在表 2-9 中可發現遠距課程教材主要以共同科目及通識課程為主,專業科目及學 程課程次之。. 30.

(42) 表 2-9 100 學年度總錄製遠距課程教材 課程類別. 累積錄製課程數(門). 專業科目. 26. 共同科目. 30. 通識課程. 27. 補救教學. 18. 學程課程. 24. 小計. 125.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二、. 每年開設超過 40 門之影音多媒體課程,選修學生人次如表 2-10。. 在所開之遠距課程仍以共同科目及通識課程為主,專業科目少了一些。在人 數方面,每年都有上萬人次選修遠距課程,可見遠距課程是一種被學生接受 並普遍的學習方式。 表 2 -10 各學期開課狀況與選修人數. 課程類別. 97-1. 97-2. 98-1. 98-2. 99-1. 99-2. 100-1. 100-2. 專業科目. 3. 1. 3. 3. 4. 1. 3. 3. 共同科目. 19. 21. 19. 18. 20. 17. 17. 16. 通識課程. 15. 13. 14. 12. 12. 10. 11. 10. 補救教學. 12. 10. 12. 17. 9. 12. 10. 9. 視訊課程. 1. 1. 1. 1. 1. 1. 1. 1. 小計. 49. 45. 48. 51. 46. 41. 42. 39. 選修人次. 14573 12460 12143 12075 11854 10109 11982 10050.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31.

(43) 三、遠距課程發展與績效 (一)教育部課程認證:99 年度羅中展老師之「海洋旅行文學」遠距教材,已 通過教育部遠距教材認證。這一類的遠距教材認證課程是教育部大力提倡的政策, 但因申請認證需要準備非常多之資料因此申請並獲得認證並不容易。. 圖 2-3「海洋旅行文學」課程畫面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二)為了克服學生電腦與遠距伺服器播放相容問題,自 99 年度開始陸續將 課程更新為 FLASH 格式,提高了網路播放之順暢度,並且大幅降低學生觀看不順 問題。. (三)著手遠距課程精緻的動態拍攝與技術研究,因應手機上網之風潮與未來 行動學習的新時代,致力發展 MOBILE 化教材,讓學生走到哪;看到哪;學到哪, 真正實踐行動學習之目標,目前完成 MOBILE 化之教材共有 78 門。這一類的課程, 由於智慧手機的普遍,已經愈來愈受學生之歡迎。. 32.

(44) 圖 2-4 使用手機上網觀看遠距課程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四) 現有課程 (1) 非同步遠距課程,共105門/3,151單元 (2) 輔助教學重點課程,共78門/167單元 (3) 錄製補救教學課程,共42門/855單元(課堂錄製為課後複習) 從現有的遠距課程數可以發現100學年的課程數較以往少了一些,其主要原因 在學校己將學生人數分配從以往的平均分配在三個部制,現已漸轉往日間部,因 此在進修專校及進修部的遠距課程也就少了一些,因為學校的遠距課程主力是在 進修專校及進修部。 表2-11現有遠距課程數 課程類別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各科課程數 專業科目. 3. 通識課程 補救教學. 1. 10. 5. 1. 10. 21. 5. 5. 3. 4. 25. 29. 3. 6. 1. 1 7. 2. 學程課程 小計. 5. 3. 6. 16. 8. 21. 17. 26. 1. 1. 57. 4. 3. 18 24.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33. 6. 7. 6. 4. 125.

(45) (五) 遠距課程申請錄製流程. 數位學習7~ELEVEN 遠距課程申請製作流程 向課程委員會申請. 遠距教學發展委員會. cjo4 員會 教務會議通過. cjo4 員會 課程錄製申請. 進棚錄製. 退回申請 請. 未 通 過. 課程認證 審核. 遠距教學上線 申請. 課程報部備查與 課程資料上網. 教學課程上線. 遠距教學評量. 教學改善. 圖 2-5 遠距課程申請製作流程 資料來源:被調查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 學校可以組織不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內地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一年 零四 個月 的實戰..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