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讀班雅明〈譯者使命〉:觀看字在中英翻譯裡的「逾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重讀班雅明〈譯者使命〉:觀看字在中英翻譯裡的「逾命」"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重讀瓦特‧班雅明〈譯者使命〉: 觀看字在中英翻譯裡的「逾命」 Rereading Walter Benjamin‘s “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 the "Überleben“ of A Word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 鄭惠芬 Hui-Fen Cheng. 指導教授:李根芳 教授 Advisor: Ken-Fang Lee, Professor. 中華民國 106 年 7 月 July 2017.

(2) 摘要. 在翻譯學的研究領域裡,瓦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譯者使 命〉(“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是學者相當喜歡引用的文章之一。然而, 學者在論及這篇翻譯「理論」時,特別是在中英文世界裡,大多是以文中的幾 個關鍵字如”afterlife”、「來生」、「碎片」、「純語言」、「可譯性」等單獨的概念進 行其各自的闡述,反觀各種中英譯本,各譯本間在論述邏輯的呈現上更有著極 大的差異,甚或矛盾。有鑑於此,本文乃試圖從哲學詮釋學所關注的對話性出 發,期望能藉著班雅明的其他文章發現到文章中彼此關聯的互文性,並藉此拓 展視閾,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班雅明在〈譯者〉所欲展現的觀點。藉著詳細分析 班雅明早期的另一篇重要語言哲學書寫〈論語言之究竟及論人的語言〉(”Über Sprache überhaupt und über die Sprache des Menschen”),筆者發現到兩篇文章 之間極為密切的互文關係,許多字句甚至有「繼續討論」的跡象。而班雅明對 語言哲學一以貫之的關懷,以及將語言置於形上學與神學層次予以討論的特殊 論述模式,更是兩者間最明顯的共通性。而在《德國悲悼劇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之中,班雅明更明確地表示,其與眾不同的學術書 寫是一種刻意為之的創造性批評文體,目的即在揭露人認知的侷限,並藉此推 翻因傳統的累積而漸趨腐化的既定概念。 以此反觀〈譯者〉一文的中英譯本,筆者發現到,班雅明貫穿在各個片段 書寫中宛如紅線貫穿的語言哲學脈絡,以及生前即難以為其同時代學者所理解 的實驗式文體,常因時代的落差而在譯介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被忽略。其中尤以 1968 年由漢娜‧鄂蘭主編的《啟迪》(Illuminations)中所收錄之宗恩(Harry Zohn)英譯本影響尤劇。為了更深刻地呈現這樣的忽略所產生的翻譯問題,本 論文即以〈譯者〉與〈論語言〉兩者具有密切互文性的幾個關鍵哲學「概念 字」 ,如:Erkenntnis(認知)、Mitteilung(傳達)、Sinn/Bedeutung(意涵/指.

(3) 涉)、Überleben/Fortleben(逾生/續命)、以及因自由與忠實之討論所衍生的 Sinnwiedergabe/Wörtlichkeit(意涵再現/字譯)為代表,重新梳理〈譯者〉一 文,並進而觀察這些字在宗恩譯本、後續再譯本、與中英評論中的流變。 在這樣的「字的鑽探」中,筆者觀察到眾多譯本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亦看 到文字在原作與各譯作之間/之上/之外所共同展現的無盡「逾生」與「續命」。 以此重讀〈譯者〉,每個字因對話之交互作用而展開其無窮無盡的生命,而這 樣的鑽探過程亦在在證明班雅明在〈譯者〉中所賦予翻譯的哲學使命。. 關鍵字:班雅明、翻譯理論、詮釋學、互文性、對話、語言哲學.

(4) Abstract Walter Benjamin’s “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 is one of the most mentioned work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Yet the most quoted from the essay, especially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world, are independent “concept words” in translation -- such as “afterlife”, “pure language”, “shard”, “translatability”, etc.. The commentators generally use these words to posit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and argument. Examin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s in Mandarin and English shows that the narrative logic in each translation exhibits great discrepancies and even contradictions. To face these difficulties, I suggest examining “Die Aufgabe” through the lens of hermeneutic discourse. Through multiple critical readings of Benjamin’s other early writings, I contend that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se texts can help to broaden our horizon of expectation (Erwartungshorizont), and to acquire a deeper and wider understanding of themes lurking yet recurring in Benjamin’s scattered works. After a close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another one of Benjamin’s early language-philosophical writing “Über Sprache überhaupt und über die Sprache des Menschen”, I found that the two essays share many traits: dialectical and logical structure, unique rhetorical dispositions and writing style, constant emphasis on theological and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anguage philosophy. These similarities point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Die Aufgabe” is a “continued discussion” of “Über Sprache”. The reading of Benjamin’s habilitation thesis 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also helps indicate that Benjamin’s unique academic writing is a purposeful design as a creative critical genre, used to tease out and outline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recognition; thus probing the unawareness of our own language that has been occupied by decayed traditional concepts. I argue that Benjamin’s focus on language philosophy, shown in the dialogicality.

(5) of his works, is not reflected in many English and Mandarin translations. The Englisch rendition in 1968 by Harry Zohn, included in Illuminations edited by Hannah Arendt, serves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for me to present the problematics casued by this neglect, due to its enormous influence for the reception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worl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terleaved translation problematic, I choose some key words that are constantly used and intertwined in “Die Aufgabe” and “Über Sprache” as philosophical “concept words” -- Erkenntnis (tentative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here as congition/knowledge), (sense/reference),. Mitteilung. (informing/communication),. Überleben/Fortleben. (survival/continued. Sinn/Bedeutung life),. and. Sinnwiedergabe/Wörtlichkeit (sense restitution/wordliness) -- to re-read “Die Aufgebe”. In this rereading, I comb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developed in the changing sense of words and trace the traveling of these words in different translations, re-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ies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versions. After this “drilling method” (Bohrmethode) of words, I found not only the common problemetic that many translators have faced but also the endless “Sur-vivial” and “continued life” that are constituted by all translations basing on/above/beyond the original work. The critical re-reading of “Die Aufgebe” in this dissertation thus serves as a testimony of Benjamin’s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the mission of a translator is a philosophical one and that “word” that develops and expresses itself in a creative and endless way is the “Urelement” of a translator. Keywords:. Walter. Benjamin,.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ertextuality, language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discourse,.

(6) 目 錄 一、前言........................................................................................................................ 1 二、從班雅明書寫中的哲學對話重讀班雅明.......................................................... 15 1. 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語言與翻譯觀.............................................................. 24 2.. 班雅明與德國早期浪漫派.......................................................................... 27. 3.. 〈論語言之究竟及論人的語言〉概述...................................................... 29. 4.. 〈論語言〉譯述.......................................................................................... 31. 三、從「字」的互文性重讀班雅明〈譯者使命〉.................................................. 41 1. 在〈譯者〉與〈論語言〉之間.................................................................. 42 2.. 在〈譯者〉的不同版本之間...................................................................... 44. 3.. 重述〈譯者使命〉...................................................................................... 47. 四、班雅明的書寫實驗—一種創造性文體 .............................................................. 71 1. 班雅明的書寫實驗...................................................................................... 72 2.. 班雅明的用字.............................................................................................. 76. 3.. 班雅明的句法.............................................................................................. 81. 五、〈譯者〉英譯與評論的開始.............................................................................. 87 1. 班雅明的接受史初探.................................................................................. 87 2.. 宗恩譯本的影響.......................................................................................... 91. 3.. 宗恩譯本的一些問題.................................................................................. 93. 4.. 宗恩譯本的其他問題.................................................................................. 99. 六、從「字」的鑽探重讀〈譯者〉的中英譯與評論............................................ 103 1. Erkenntnis(認識) .................................................................................. 105 2.. Mitteilung(傳達) ................................................................................... 116. 3.. Sinn und Bedeutung(意涵與指涉) ....................................................... 125. 4.. Überleben und Fortleben(逾命與續命)............................................... 137. 七、結論:字譯何義................................................................................................ 149 八、參考文獻............................................................................................................ 159.

(7) 一、前言 〈譯者使命〉(“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以下簡稱〈譯者〉)是瓦特‧ 班雅明(Walter Bendix Schoenflies Benjamin, 1892-1940)於 1923 年翻譯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惡之花》詩集中的〈巴黎風景〉 (“Tableaux parisiens”)時 所出版的翻譯序言。這篇文章在班雅明有生之年並未獲得當時讀者的青睞,然卻 在其身後,即自 1960 年代翻譯研究興起之時,受到文化研究、文學、翻譯、乃 至其他人文學科的廣泛注目與辯論;而他於文章中展現其獨有思考與辯證邏輯的 寫作手法,亦成為後世各種思潮:如解構主義、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後馬克 思學派等各種論述的靈感泉源。然在不同時空、不同氛圍與思想的交互作用之下, 諸多學者卻也以各自的方式賦予這篇文章不同的意義與解讀,從而引發了更多元 的討論與影響。 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在其論述翻譯的重要著作《巴別塔之後》 (After Babel)中即點明了〈譯者〉這篇文章的關鍵地位。在史坦納所劃分的四個翻譯時 期中,第四個時期的開端即源於班雅明〈譯者〉一文在 1960 年代初期的「發現」 與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及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的影響,這個新 時期的開始不但促使翻譯理論再次回歸到對詮釋學與形上學的關注與探討,也成 為許多新興學科的討論基礎(Steiner, 250)。史坦納的這個觀察其實透露出一個 重要的訊息:即班雅明文中所展現的語言哲學關懷與其透過書寫所呈現的特殊哲 學修辭風格,似乎與以德國浪漫派為開端的詮釋學之歷史發展,以及 1960 年代 以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及阿瑟‧丹多(Aurthor C. Danto)等人為首的詮釋學哲學化(高宣揚, v)思潮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事實上,班雅明在 1960 年代後期所造成的巨大迴響,適與他有生之年在學 術上的挫敗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壁壘分明,且有種族仇視的時代,班雅明獨特的. 1.

(8) 學術觀點與書寫不但屢屢受挫,他嘗試以譯者身分所從事的譯作亦未能得到當時 的理解與青睞。班雅明所翻譯的〈巴黎風景〉雖然終於得以出版,但因為卡考爾 (Sigfried Kracauer)在當時所給予的負評,導致該譯本在 1923 年出刊之初僅發 行了 500 份,旋即無人問津(Brodersen, 2005, 26)。1925 班雅明申請於大學執 教亦遭法蘭克福大學機構性地阻擋。1933 年以後,許多報章與廣播機會也一一 被拿掉(Küpper und Skrandies, 18) 。若無班雅明的學生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及法蘭克福學派霍海姆(Max Horkheimer)1的出版努力,班雅明今日在我們面前 會是另一種樣貌。因此,透過班雅明各種書寫殘篇的蒐集,後世學人不斷更新著 這種「建構作者」的努力,每有新的材料呈現世人眼前,都會掀起激辯。因此, 想要瞭解班雅明,似乎是一種不可能但卻又讓人不斷投入的工作。若就德國文化 脈絡來看,將班雅明視為作者的這種建構活動,讓我們看到的並非一種承先啟後 的軌跡,而是一個斷裂的時代,一個思想者未被說出來的故事(Geschichte des Ungesagten2)(Küpper und Skrandies, 18)。而後世眾人這樣多面向、跨時空、 跨領域、且在其斷簡殘篇的書寫碎片中追尋其巨大書寫計畫的重建過程,又似乎 成為印證班雅明語言主張的最佳體現。 因此,觀諸翻譯相關理論,凡論及班雅明〈譯者〉一文,其文章在翻譯理論 的脈絡中似乎無形中產生了難以歸類的問題。有將之置放於「解構學派」,與解 構學派的詮釋者德希達、保羅‧德曼(Paul de Man),以及受到班雅明理論影響 的翻譯理論家如韋努蒂(Lawrence Venuti)等人的文章同列(陳德鴻、張南峰編, 在 班 雅 明 於 法 蘭 克 福 大 學 申 請 執 教 資 格 期 間 , 認 識 了 小 他 十 一 歲 的 阿 多 諾 (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並對他有相當深刻的影響。阿多諾自此也成為班雅明相當重要 的學術談論對象,並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班雅明第一個真正的學生。而班雅明也從此與法蘭克福 學派結下了不解之緣,並進而認識了《法蘭克福日報》(Frankfurter Zeitung)的編輯,對班雅明 後來的報社生涯以及其著作〈單行道〉 (”Einbahn Strße”)有相當影響與幫助的卡考爾(Siegfried Kracauer) 。透過阿多諾的引薦,班雅明進一步認識了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5-1973) , 之後亦開始接受法蘭克福社會研究院(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的贊助,為該研究院期刊《社 會研究期刊》 (Zeitschrift für Sozialforschung)撰寫研究文章,成為之後班雅明流亡歐洲時期重要 的經濟支援。(Brodersen, 2005, 26; Werner 4-5) 2 本文所引用的外文主要包括德文、英文、與法文。為了讓讀者分辨其中的不同,且為節省篇幅, 本文將以下列方式標示:法文以斜體表示,如 sense;英文則以英文引號表示,如”sense”;德文 則於行文中不另行標示,如 Sinn und Bedeutung。 1. 2.

(9) 226);有將之歸類為哲學類,歸屬同類的翻譯理論包括解構學派德希達及詮釋 學派喬治.史坦納(Munday, 162)。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班雅明的〈譯者〉雖 然書寫於 1921,出版於 1923 年,但他的理論真正開始受到關注,其思想的開枝 散葉卻是在 1970 乃至 1980 年之後,其中更以阿多諾、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 德希達、及德曼為最重要的催化者。這種特殊的現象讓班雅明的翻譯與語言理論 難以被歸類到他所屬的時代,而幾位解構學派、後馬克思學派或詮釋學者藉著評 論班雅明的翻譯理論而作的解讀與各自的闡發卻猶如班雅明的重要闡釋者,不斷 影響著後世的解讀。 在班雅明生前友人,也是將其著作譯介到美國的重要推手漢娜‧鄂蘭的眼中, 班雅明的形象從來無法一言以蔽之: 人死後才得大名,似乎乃是無法歸類的宿命,他們的作品既非現存的等級可以 安排,也沒有因為另闢蹊徑而讓自己成為未來的類型。……今天說班雅明是個 文學評論家和散文家根本就是個誤解。按照我們一般的參考架構來形容他的作 品和他這個作家,若要做個充分的描述,就得用上一堆否定的陳述,譬如說, 他學問淵博,但他不是學者;他研究的東西包括文本兼及詮釋,但他不是語文 學家;他對宗教不感興趣,但卻迷神學以及用神學的方式去詮釋那些神聖不可 侵犯的原文,但他不是神學家,尤其不喜歡《聖經》;他是個天生的作家,但 他最大的野心卻是寫一本完全用引文寫成的書;他是第一個翻譯普魯斯特 (Proust)和聖約翰‧佩斯(St. John Perse)的德國人(與胡賽爾)(Franz Husserl 合譯),之前還譯過波特萊爾的《巴黎圖畫》(Tableaux Parisiens),但他不是 翻譯家;……他不是歷史家,也不是文學家或其他甚麼家;至於他的思路頗富 詩意,我將試著一談,但他既不是詩人也不是哲學家。(鄧伯宸譯,201-202). 鄂蘭用了一長串的「不是……家」來形容班雅明,其實正說明了他對這些領 域的興趣以及試圖超越與整合各家看法的高度。今日,透過後世學者編纂各種班 雅明文集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得以有更多的材料來印證,他在諸多論述中均有 同樣的語言哲學語彙及論述方式。而透過班雅明早期書寫的整理,我們能夠看到, 班雅明的語言哲學思想脈絡就像一條紅線,以其自成一格的語彙於各篇之中相互 參照,而其主要的文哲關懷亦貫穿在他各個時期、各種形式的書寫之中。 從班雅明在大學求學時期的各種書寫及與好友的書信對話中,我們即可以看 到,班雅明在語文學、文學、哲學等各種閱讀與討論之中,一直保有相當獨特的 3.

(10) 批判觀點。在進大學前的〈資格會考自傳〉(“Arbitur-Lebenslauf”, 1912)中,班 雅明即曾敘述他自中學以來對哲學與文學的興趣,以及他對美學的關注。在這篇 自傳中,他提出了中學教育對他在文學、戲劇方面的啟蒙與影響,而種種的文哲 閱讀,均在於希望能夠讓自己形成對文學問題的獨立判斷(GS VII, 531-5323)。 從這篇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班雅明在哲學與文學批評方面從一而終的興趣,但 也可以看到其不想服膺於任何一種思想的自我期許以及對所謂「獨立判斷」的著 重。 在班雅明於弗萊堡(Freiburg)的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大學就讀哲學與 語言學期間,正是實證語言學興起的年代。這時的班雅明,對於語用主義 (pragmatism)的反形上學立場並不表認同(Scholem, 40)。在 1916 年寫給馬 丁‧布伯(Martin Buber)的信中,班雅明即提到,在當時盛行的語言哲學潮流 中,將語言視為實在(Tat)之工具(Mittel)的這一看法,似乎沒有辦法將語言 與實在之間的關係作出完整的描述,從而讓語言降格成為一種單純的工具,而無 法再闡述語言的其他非工具化的可能性。對於語言,他更加關注的,是將原本無 以言喻的(Unsagbare)部分化為語言的神奇力量(sprachliche Magie)(Briefe4, 126-127)。這種關注語言神秘部分的傾向,其實可以追溯至早期浪漫派的語言 觀。 班雅明於 1918 年開始撰寫的博士論文《德國浪漫主義中的藝術批評概念》 (Der Begriff der Kunstkritik in der Deutschen Romantik)中,對於浪漫主義即有其 獨有的闡述。班雅明於 1917 年 6 月寫給其一生摯友格雄‧碩勒姆(Gershom Scholem)的信中便提到了他想撰寫博士論文的讀書計畫,並擬出了幾位他要開. 本文所引述的班雅明相關文章,大多出自 Suhrkamp 出版社於 1991 年所出版《收錄作品》 (Gesammelte Schrift) ,以下將以 GS 簡稱代之。該書共有七大冊,因此,GS I, 10 即代表《收錄 作品》第一冊第 10 頁;GS II, 15 即代表《收錄作品》第二冊第 15 頁,依此類推。 4 本文出自 Suhrkamp 出版社所出的《班雅明書信集》(Walter Benjamin. Briefe),以下均簡稱為 Briefe。Walter Benjamin. Walter Benjamin. Briefe. Edited and annotated by Gershom Scholem und Thordor W. Adorno. Suhrkamp, 1978。 3. 4.

(11) 始研讀的作家:施萊格爾兄弟(Friedrich Schlegel & August Wilhelm Schlegel)、 諾瓦利斯(Novalis)、以及蒂克(Ludwig Thieck)等文學家、再來是施萊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在這封信中,他試圖強調早期浪漫派(Frühromantik) 與後期浪漫派的不同。而對他具有吸引力的,主要是早期浪漫派的語言觀點。他 認為,早期浪漫派的中心思想在於追求宗教與歷史於更高層面彼此的內在連結 ( innige Verbindung ) , 從 而 產 生 無 限 的 深 刻 與 美 感 ( unendliche Tiefe und Schönheit)。在他的詮釋中,這種浪漫派的主張再度讓傳統被拯救了下來(Briefe, 138)。在批判語用與實證傾向的新興語言哲學之同時,班雅明在他的書寫中援 引了許多傳統的、形上學的思想脈絡,如康德哲學、柏拉圖的理念觀、浪漫派、 悲悼劇的文學傳統等等,但他對於每一種傳統以及其學術上的後續演變卻也多有 批判。如對於浪漫派,班雅明獨鍾的是早期浪漫派的傳統,而他所欲批判的,是 當時文學上「極其流行的對浪漫派理論的現代誤解」(劉北成,38)。因此,每 當我們論及,班雅明受到浪漫主義、歌德、洪堡(Wilhelm von Humbolt)或哈曼 (Johann Georg Hamann)的語言哲學、猶太教神祕主義、乃至其後期轉向政治與 城市的文化書寫之後,文中所透露的馬克斯主義等政治思想影響之時,我們不能 忘記的,是他刻意雜揉並列各種對話的獨立思想脈絡與隨之形成的一種特殊且刻 意的書寫風格。這也就是鄂蘭所說的,在班雅明的思想脈絡中,「根本就沒有回 歸這件事」: 光從研究領域的選擇上就可以知道,根本沒有『回歸』這件事,既非回歸德國 或歐洲的傳統,也非回歸猶太傳統,而是口裡不說心裡卻承認,只有透過未曾 傳下來的東西,過去才會現身說法,至於這些失傳的東西看起來之所以貼近現 在,其實是因為它們所具有的那種化外特質,排除了權威的約束。」(鄧伯宸 譯。252-253). 鄂蘭所描述的班雅明,不但同時敘述了班雅明所關心的,正是那些未曾傳下 來的東西,而他自己的書寫所具有的那種刻意為之的「化外特質」,亦正適切地 描述了自己的書寫,它曾經在某個時代因未曾傳下而斷裂,卻猶如預知般地貼近 5.

(12) 了後世的「現在」,彷彿是寫給後代,留待後人去理解。 而他對於其時所學的各門學科:語文學、修辭學、哲學等各流派的主張所進 行的各種反思與批判、兼容與辯證,若以現代的觀點觀察,卻似乎都與哲學詮釋 學所關心的主題不謀而合。只不過,在他的那個時代,「詮釋學」 (Hermeneutik) 這門學科才剛歷經施萊馬赫與迪爾泰(Wilhelm Dilthey)的努力,超越神學解釋 的範疇,成為普遍研究人的意識世界與本質的系統原則與方法論(高宣揚,15)。 而胡賽爾與海德格亦方於此時在哲學領域中探討語言的奧秘,成為現代哲學詮釋 學者高達美等人最重要的影響來源(高宣揚,vii)。班雅明的學術關懷與海德格 於 1940 年代以後所影響的哲學詮釋學其實在某些面向上有著非常近似的脈絡 (Arendt, 2006, 94),但班雅明所用的語彙,是自成一格的。對他的學術事業與 研究來說,成為德國最偉大的文學批評家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Briefe, 505)。 在班雅明的論述邏輯下,所謂文學的「批評」 (Kritik)不是「評論」 (Kommentar) 5. ,是一種關注真理內容的形上學領域,討論的是人類的存在面對命名貧瘠的語. 言問題(Benjamin, 1991a, 72)。在班雅明的藝術理論中,藝術作品的「歷史性」 並非如自然生命般有其時序及有限性,其生命唯有在「詮釋」(Interpretation)中 方能存在,在這樣的脈絡下,批評即是詮釋,而批評是對作品所進行的苦修 (”Kritik ist Mortifikation der Werke.”)(Briefe, 322-323)。換言之,在班雅明的 理論之中,批評家即為世界的詮釋者(Bock, 40)。就此,我們在班雅明特有的 語言理論體系之中,看到班雅明將文學批評置於形上學高度的企圖,且看到他將 作品生命的歷史性置放在一種非由自然時序決定,而是獨立在時序之外,由詮釋, 即批評所形成的特殊生命。這種觀察不禁讓我們聯想到海德格的「詮釋學循環」 (Hermeneutische Zirkel)與高達美的「效應史意識」(wirkungsgeschichtliches. 5. 在班雅明的學術書寫之中,他經常會將我們習以為常且不加思索即予以使用的許多概念詞彙重 新提出來,以其特有的哲學思考重新梳理某些語彙的概念,並重新賦予其特有的意義。在〈論歌 德的《擇屬親和力》〉 (’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一文中,班雅明即重新梳理批評(Kritik) 的意義,並以之與一般的評論(Kommentar)作出區別,認為評論關注的是事實內容,批評關注 的才是真理內容(Wahrheitsgehalt)。 (Benjamin, 1991a, 63) 。 6.

(13) Bewussten)(李幼蒸譯,159,164)。 近百年來的西方哲學詮釋學所關注的,即是對社會、語言、及理性的「三角 關係」進行持續的批判(高宣揚,vi)。如高達美所說:「哲學也永遠同時是一 種對語言的批判」,因為「語言是我們人類認識和我們理性的實踐的普遍場所」 6. 。在為《哲學歷史辭典》於 1974 年德文版第 3 卷所撰寫的〈詮釋學〉辭條中,. 高達美即舉出以施萊馬赫為首的近代神學或人文主義詮釋學的新發展。直到十八 世紀為止,從神學和語文學裡成長起來的詮釋學,為了實用的目的,曾發展一些 方法學的基本規則,這些規則大部分是從古代語法學和修辭學裡汲取出來的。透 過施萊馬赫(受浪漫派文人施萊格爾影響)的努力,詮釋學擺脫了教義的偶然因 素,成為了一門關於理解和解釋一般學說的學科,成為一切歷史與精神科學的基 礎(洪漢鼎譯,2005, 214)。如施萊馬赫所努力呈現的,促進詮釋學努力的動機, 不是因為流傳下來的東西難以理解,而是因為發現現存的傳統因為原始的東西被 掩蓋而致破壞或變形,因此詮釋學即試圖通過「返回到原始的根源來對那些由於 歪曲、變形或誤用而被破壞了的東西……獲得一種新的理解」,而這樣的努力當 「力使經典重新獲得價值」(洪漢鼎譯 2005,212)。繼承了這樣的影響與關注, 高達美從藝術經驗出發,強調語言在詮釋學哲學發展的中心地位,並強調語言、 認識、與意義之間的關係。(ibid)而與高達美同為六 O 年代以來哲學詮釋學代 表人物的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則特別側重詮釋學在書寫文本中的解釋 問題,將詮釋學定義為「關於與文本(text)的解釋相關聯的理解程序的理論」。 主導的思想是文本對話(discourse)所形成的問題,而文字語言即為其詮釋學研 究的第一個領域(李幼蒸譯,143-144)。從哲學詮釋學的發展觀之,我們可以發 現,哲學詮釋學所關注的是神學、語文學、哲學的領域,借用的是古典修辭學的 語彙,欲探討的是語言、認知、歷史、文本、意義在理解過程中的交互作用。因 此,如高宣揚所說: 載於高達美論文集《語言的問題》 (Das Problem der Sprache) ,W. Fink Verlage, 1967. München。 引自高宣揚。《解釋學簡論》,頁 vi。 6. 7.

(14) 這種新型的哲學雖被簡單地稱為「解釋哲學」或「文學化的哲學」,但它的含 意遠遠地超出了古典的或正統的對於「原文解釋」的理解,它毋寧是在哲學文 風、語詞和各種哲學原文的分析中,對以往的傳統哲學進行深刻的反省或反思, 通過人類文化的普遍表現形式——語言——極其豐富的、千變萬化的「表象與 被表象」的關係,通過其一切可能的抽象式、表象式、形象式和寓意式的方式, 表現出生活於當代世界的人的複雜的、不可單一化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這是對 人類文化的挑戰,是人的特有的思維能力對於「現世」的別具一格的深思,是 創造新文化的大膽嘗試。(高宣揚,xx-xxi). 上述的這段話,若加諸在班雅明的學術研究興趣及其學術書寫風格之上,亦 似乎是完全吻合的。觀諸前述班雅明的學術書寫,早期浪漫派的影響與語言觀同 樣滲透著班雅明的語言哲學。同樣承繼著德國浪漫派的語言觀點,同樣關懷著語 言的奧秘與創造的可能,班雅明學術文章中猶如紅線般貫穿的語言哲學,其語文 學、修辭、與神哲學語彙中亦無不關懷著認知、語言、意義、傳統、歷史、恢復 與超越等問題。其所關注的,亦同時是傳統的斷裂、語言在「表象與被表象」之 間的關係,以及人的思維在歷史之中「複雜的、不可單一化的思維深度與廣度」。 班雅明對文學與哲學興趣的同時結合,亦猶如哲學詮釋學的「文學化」,較特出 的是,班雅明雖然在文中隨時強調著哲學書寫,但他學術書寫中的研究對象則大 多強調在文學作品。因此,與哲學詮釋學所展現的哲學傾向相較,班雅明從事更 多的是一種哲學式的文學批評,且他的書寫本身即是這種特殊思維模式的最佳展 現。也因此,他的這種書寫在當時難以獲得同時代人的理解,因為這種書寫本身 就是一種對傳統學術的抵抗。 在取得博士資格之後,班雅明在法蘭克福申請執教資格困難重重。透過沙洛 孟(Gottfried Salomon-Delatour)的指導,班雅明轉向美學,並得到法蘭克福大學 舒爾茲(Franz Schultz)的同意,重新以德國巴洛克文學為主題撰寫新的論文。 7 1925 年 5 月,班雅明將幾經修改的執教資格論文《德國悲悼劇的起源》 (Ursprung. 7. 本書或有中譯本書名為《德國悲劇的起源》。然因本書第二部分的篇名即同時指涉希臘悲劇 Tragödie 與巴洛克時期宗教悲悼劇 Trauerspiel 之不同,亦即班雅明欲釐清的重要概念。因此,本 文遵循原德文書名 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中的 Trauerspiel 一字,以「悲悼劇」譯之, 以強調悲悼劇與希臘悲劇在本書中之特出位置。 8.

(15)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以下簡稱《悲悼劇》)交給舒爾茲教授,然而舒爾茲 卻將他的論文轉給了哲學院。以文學批評的文學史為主軸的文章被轉到哲學院, 似乎註定了再次失敗的命運。經過漫長的等待,班雅明收到的是院方婉拒的決議, 建議他撤回申請,婉拒的理由是:班雅明的論文並不屬於藝術哲學的範疇,不適 合申請哲學院,因此建議他以自行收回申請的方式避開被拒絕的紀錄(Brodersen, 1996, 148-149)。這樣的結果等於宣告班雅明大學執教之路最終的失敗,也反映 出他將哲學與文學批評結合的做法,在學院分科的傳統下難以被理解的命運。 但事實上,對班雅明來說,這樣的失敗其實卻也符合他「內心深處對這種生 涯的抵抗」,在班雅明旅居義大利的這段期間,雖然筆下必須撰寫的是這份學術 論文,但共產思想給他的洗禮讓他由內而外產生了強烈的變化。他意識到之前對 政治的絕對緘默以及對奧秘與形上的探索模式與寫作方法,因為政治與社會的關 懷,均產生了徹底的質變。在寫給碩勒姆的一封信中,班雅明即向好友道出了自 己的轉變:「漸漸地,我失去了我曾經從事的觀點。」過去對於「德國文學的文 學詮釋(die literarische Exegese der deutschen Dichtungen)該退居幕後了」,「應 該要採取的是一種實驗的,極端的方法」(Briefe, 365-368)。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從事「拱廊計畫」的城市書寫之前,班雅明對自己 所從事的學術研究方向,即是以「德國文學的文學詮釋」稱之,而若以呂格爾的 「文本對話」之詮釋學角度來看,班雅明在學術論述中所欲對話的脈絡似與近百 年來亦被稱為「文學化哲學」的西方哲學詮釋學有相當多近似之處。因此,若以 現代的語彙論之,我們或許可以說,班雅明的學術書寫正是試圖開創一種以文學 批評為方法的詮釋哲學,只不過班雅明從未固守在傳統哲學討論的範疇與書寫傳 統,加入更多的是文學的批判與神學、美學、奧秘學等等各種領域的並列觀點與 批判。而因這樣無法歸類的特性,班雅明的學術著作,或許是太先進,或許是太 挑戰傳統學術規範,又或許是太雜揉,即如今日,始終被放在各單科學術的外緣, 但卻又深刻地影響著文學、哲學、詮釋學等諸多大家,在哲學與文學批評乃至文 9.

(16) 化、美學的領域中各自開花結果。 若我們再回到史坦納的翻譯理論概述,我們亦可隱約看到,班雅明被列入在 一個斷裂的詮釋學軌跡之中。在《巴別塔之後》的第四章,在 1960 年之前漫長 的西方思想史之中,史坦納僅將這其中的翻譯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 從西賽羅(M. T. Cicero)到賀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關於翻譯多僅論及文 章的實際功能或是一些技術上的細節;第二個時期則或可以泰特勒 (Alexander Fraser Tytler)與施萊馬赫為主要代表,這個時期或可說是學者對翻譯開始有一種 理論化或詮釋學的需求(”theory and hermeneutic inquiry”),在這個時期,包括 施萊格爾(A. W. Schlegel)與洪堡,他們以一種哲學的觀點探討理解與意義的生 成,因此史坦納即稱之為詮釋學手法(”hermeneutic approach”)。然而,在這個 以詮釋學與哲學探討翻譯的時期之後,一直到機器翻譯標誌著語言學導向的 1940 年代,即第三個階段真正開始之前,這個理論化的第二階段亦可稱為是一 個文哲理論與定義的時期(”age of philosophic-poetic theory and definition”),其 中包含了修辭學家、語文學家、哲學家,也包括了班雅明(Steiner, 249)。由此, 我們再回到史坦納提及的第四個翻譯時期,當史坦納將班雅明〈譯者〉一文在 1960 年代初期的「發現」與海德格及與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影響並列,我們可以 看到的是班雅明或因時代動盪、或因思想太過前衛、或因個人的顛沛流離而尚未 被統整的獨有「體系」,但也看得到史坦納將之放置在詮釋學脈絡的暗示。 由此反觀雅明〈譯者〉一文,我們或許更能夠理解何以史坦納會將此文置於 如此關鍵的地位。這篇文章雖是以附屬於翻譯作品的序言形式出現,在學術生涯 與出版屢屢受挫之際,卻成為班雅明有生之年能夠出版的最重要文章(Bock, 31) , 我們也因此可以看到班雅明想藉此一抒其學術理念的企圖心8。如班雅明的摯友 碩勒姆所回憶, 〈譯者〉是班雅明在語言哲學裡公開研究神學的階段高潮(Scholem,. 1921 年 12 月 4 日,班雅明即寫信給柏林的出版人,提到他想為其翻譯撰寫一篇通論作為前言 的想法,之後他也向好友碩勒姆提到,這篇前言是他對於翻譯的哲學史的關注。 (Hirsch, 609) 8. 10.

(17) 153)。如許多學者已指出的,其文中所欲探討的並非翻譯的實務問題,而是更 上層的語言哲學問題,即翻譯在人的存在與表達的進程中如何產生意義的問題 (Ferris, 62-63),且是班雅明作為譯者的重要宣告,是其藉著翻譯外國語言,發 展其探討德語限制的一套理論框架,探討如何開拓現有德語界線的問題 (Tiedemann, 431-432)。也因此,班雅明的〈譯者〉一文,看似僅為一篇翻譯序 言,事實上卻代表著他多年來在學術上的關懷與研究的精華,而非只是其翻譯的 補充說明。 但在這篇文章受到關注的 1960 年代,即班雅明的文集整理尚在初始階段, 研究者無法看到班雅明一直以來的思想脈絡與文字在各篇文章的互文性所產生 的魔力,反映在翻譯上便出現了一些值得探討的現象。有學者即指出,即使是不 同的主題、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出版地點或各種不同的書寫原因,班雅明的作品 之間常常存在著不被注意到的脈絡(Zusammenhang),文章間常彼此相互指涉 (Küpper&Skrandies, 18)。在譯介的過程中,這樣的指涉尤其容易流失。 〈譯者〉引起翻譯學界,特別是使用英語的學界廣泛地引用與討論,主要是 由漢娜‧鄂蘭在 1968 年主編的《啟迪》 (Illuminations)所影響(Schöttker & Wizisla, p. 42)。《啟迪》中收錄班雅明的文章,主要是由哈利‧宗恩 (Harry Zohn) 翻 譯成英文。由於英文翻譯在各國溝通上的便利性,有大量的學者在探討班雅明〈譯 者〉一文時亦必須採用英文版本以作為討論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即如 保羅‧德曼(Paul de Man)於 1983 年在康乃爾大學的演講〈結論:瓦爾特‧班 雅明的《翻譯者的任務》〉(“Conclusions: On Walter Benjamin'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尼南賈納(Tejaswini Niranjana)以班雅明〈譯者〉為觀察對象的 專書《為翻譯定位》 (Siting Translation)等,均以宗恩的英譯作為其討論的基礎。 此外,胡功澤在其〈班雅明《譯者天職》中文譯文比較研究〉一文中亦指出,在 他比較的中譯版本之中,除了他自己同時於附錄中發表的德譯中版本之外,均譯 自英文版本,且其使用的英譯大多出自宗恩於 1968 年所譯,出版於《啟迪》這 11.

(18) 本班雅明選集的版本(胡功澤,213)。因此,宗恩的英文譯本,特別是在以英 文為主的中文研究領域中,亦形成了更加廣泛的影響。而宗恩譯本中的許多詞彙, 如“afterlife“、“contemplation“、“meaning“、“representation“等有時卻反而取代了 原文,成為許多翻譯研究中的關鍵詞,因而形成一種相當特殊的英譯本接受史。 但正如開啟哲學詮釋學的施萊馬赫所主張,促進詮釋學努力的動機,不是因 為流傳下來的東西難以理解,而是因為發現現存的傳統因為原始的東西被掩蓋而 致破壞或變形(洪漢鼎譯,2005,212),從〈譯者〉一文的英譯、法譯、至中譯 的迂迴與片段的歷程來看,若將班雅明的語言主張與〈譯者〉一文視為一個經典 或是傳統,我們的確看到這個傳統曾經未被流傳而孤立在外,也因此被現代或既 有的普遍概念或隨意的挪用而逐漸變形。班雅明文章之「難解」,一方面是他特 殊寫作主張與龐大卻四散的語言哲學指涉與文章互文性所致,但另一方面卻也因 為翻譯的關係,文章中的哲學、詮釋學、文學等各種指涉與脈絡因未被認出而遭 忽略,原本意圖多義與辯證的字詞被簡化的現代概念或語彙所取代,致使這些語 彙在文章中、文章之間均失去了連貫的辯證脈絡而變得更為矛盾難解。 然而,施萊馬赫所說「返回原始根源」 ,正如班雅明所企求的「純語言」 (reine Sprache),是一種絕對卻又難以企及、是既回眸又面向未來的無盡過程。因此, 為重新對〈譯者〉一文的經典地位「獲得一種新的理解」,對於班雅明的論述, 我們或許應如呂格爾所主張,從認識翻譯即為詮釋的現象著手,正視意義在翻譯 與理解的過程中因人的認知與陌生(”strangeness”)的介入,在彼此對話的過程 中產生變化的歷程。因此,書寫文本會因原作者書寫意圖、作者創作當時的書寫 環境以及當時的接受者等因素產生一種「意義距離化」(”distancing of sense”) 現象,而在同時是閱讀與書寫的翻譯過程中,這種距離化的現象仍舊不斷發生。 因此,呂格爾的翻譯理論中強調,閱讀就是一種對原有意義重新適應化的過程 (”reading as a renewed reappropriation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Kearney, xviii), 在與符號、文本的對話之中,個人應理解到所有語言的侷限性與偶然性,從而在 12.

(19) 跨入他者的領域並與其中的外來性(”foreignness”)交流的過程中,藉此尋找到 一個改變與擴大了的自我(Kearney, xix)。在完美的原文意義並不在場的現在,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過去眾多專家譯者的翻譯努力進行一種批判式的閱讀 (”critical reading”),而這樣的閱讀亦宛如讀者各自進行的一種私下重譯,可體 驗翻譯過程中那種「不適切對等」(”equivalence without adequacy”)的矛盾兩難 (Ricoeur, 2006, 7) 〈譯者〉之所以一再被重譯,正說明了此文的經典與關鍵地位。透過批判式 閱讀,我們在這些一再被重譯的版本中看到譯者曾經面對的掙扎,以及一種因對 現存譯本無法滿足而產生對翻譯的迫切需求(Ricoeur, 2006, 7)。因此,如呂格 爾所說,一言以蔽之,我們應「放棄完美翻譯的理想」(“give up the ideal of the perfect translation“),那是一種哀悼,承認同時侍奉二主(作者與讀者)之不可 能,因著這樣的承認,我們得以存活下來,在翻譯的熱切追求中,了解並接受特 殊(“peculiar“)與外來者(“the foreign“)不可磨滅的存在,從而以對話性 (“dialogicality“)來認識翻譯的本質。(Ricoeur, 2006, 10) 因此,本研究擬藉呂格爾的文本詮釋學關懷,從「對話」與「互文」的觀點 對班雅明〈譯者〉一文進行批判性的閱讀與分析。本研究將同步觀察班雅明早期 的幾篇重要的學術書寫,以藉此重新梳理班雅明的語言哲學脈絡,期能更深入地 了解班雅明藉由文本與自我、與朋友、與所讀所見的種種所進行的對話,以及這 些對話在文本間,乃至與後世評論所產生的對話關係。藉著不同書寫之間的互文 性與論述風格的比較,本研究亦期能更深刻地閱讀班雅明在〈譯者〉一文中的語 言主張,並藉此研究結果重新閱讀幾個重要的英譯與中譯版本。這樣的研究方法 並非意在尋找一個完整的過去,或試圖還原班雅明寫作時期的種種,亦非試圖提 出一個「更好的翻譯」。種種的比較與理解均只希望能夠從〈譯者〉一文的文化 精神出發,藉此與當代的理解進行對話,期能閱讀出文中更多無窮無盡的內涵。 而這樣的方法與詮釋哲學的關懷是近似的。如前述高宣揚對哲學詮釋學所做的整 13.

(20) 理:哲學詮釋學雖被人們簡單地稱為『解釋哲學』或『文學化的哲學』,其含義 則遠遠超出古典的或正統的對於『原文解釋』的理解,是在哲學文風、詞語和各 種哲學原文的分析中,對以往的傳統哲學進行深刻的反省或反思(高宣揚,xxxxi)。 因此,亦如呂格爾在《論翻譯》(On Translation)中所提到的,譯者面對著 的是兩個語言文化系統的交會,因此翻譯並不是從字到句到篇章的堆疊,相反地, 翻譯需先對所譯的文化精神詮釋進行廣泛的吸收,才能進入篇章、句子,然後才 選擇出適當的字詞(31-32)。因此,字詞的研究並不是出發點,而是譯者在種種 理解過後所做的決策結果之展現。透過梳理班雅明的語言哲學書寫,本研究即希 望能藉此更深入地了解到其文章中的種種對話性,以及文章本身作為一種文體的 實踐所呈現的樣貌,由此進而整理出幾個重要的關鍵字詞,並與其他的譯本與評 論進行細部的觀察。因為英譯本在中譯本中亦扮演相當重要的位置,本論文將以 影響甚鉅的 1968 年宗恩英譯版本”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為最主要的討論基 礎,並依上述所觀察的關鍵字詞,於班雅明的論述脈絡中選取重要段落從事對比 分析。為了凸顯宗恩譯本作為「譯本」的位置,本文將閱讀不同的中英譯版本以 作為參照對象,並同時納入幾份同時影響中文評論甚鉅的班雅明評論文章:如保 德‧曼〈結論:瓦爾特‧班雅明的《翻譯者的任務》〉與德悉達在〈巴別塔〉(“Des Tours de Babel“)的評論、漢娜‧鄂蘭在《啟迪》的出版序言“Introduction“,以及 這些評論的中英譯本,以期能更加延展地在脈絡中觀察這些關鍵字在各種文本之 間旅行的軌跡。 種種的觀察與比較,猶如循著班雅明的文字進行了一次「字的苦修」。要發 現的,是班雅明如先知般的文學詮釋學及其如魔法般的文字魅力,而種種的版本 比較不在於宣稱何者優劣,而是對過往譯者與評論者們的整理與致敬,因為在翻 譯的渴望下,在種種不可譯的兩難中,他們仍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種種的嘗試 所形成的已是一個更大的石片,為後世的人鋪墊了更多前進的基石。 14.

(21) 二、從班雅明書寫中的哲學對話重讀班雅明 班雅明龐雜的書寫,直至戰後才為後人關注、蒐集並整理成文集陸續出版, 而其作者的形象建構便因文集的推出不斷展現新的樣貌。也因此,重讀班雅明成 為翻譯與理解班雅明必要且永無止境的研究方法。如 Rolf J. Goebel 在編輯 A Companion to the Works of Walter Benjamin 的序言中即強調,今日班雅明在我們 眼中雖已奠定其身為文學批評家與哲學家的地位,但在不斷變遷的時代脈絡中, 他的文章卻要求我們一再重讀,一再對他的文章提出新的問題與批判9。初讀班雅 明的〈譯者〉,我們總不免直覺地以現今的翻譯論述與自我對翻譯的普遍概念來 試圖了解其內容。但讀過全文,對於其文中一再提及且反覆論述的字詞,卻總仍 留下難以明確理解的印象。在參照過班雅明的其他文章之後,重讀〈譯者〉,我 們便益發能夠發現到,〈譯者〉與班雅明的其他文章之間,似乎隱藏著一種綿密 的對話關係。其不斷反覆的書寫關懷與〈譯者〉所展現的獨特書寫方式不但同時 出現在各文章之間,各文章間重複的文字與論述風格更讓人因互相參照而讀出源 源不絕的文字意涵。例如,閱讀班雅明在 1916 年寫給好友的書信10〈論語言之究 竟及論人的語言〉(”Über Sprache überhaupt und über die Sprache des Menschen”, 以下簡稱〈論語言〉),我們便可發現這篇文章與〈譯者〉之間有著明顯的互文 關係與重疊的語彙。同樣地,閱讀班雅明撰寫了將近十年的申請執教資格論文《悲 悼劇》11,我們亦同樣看到班雅明在形上學、文學、哲學的著重以及對哲學書寫 的討論,而其中使用的詞彙與論述方式亦不斷重複出現在各式書寫之中。因此,. 9. Rolf J. Goebel, "Preface." in A Companion to the Works of Walter Benjamin. 班雅明與碩勒姆是在大學期間認識的。兩人經常討論彼此在大學修習的不同課程與讀書心得, 而之後即使分開,也經常以書信交換彼此許多內心深處的看法。〈論語言〉一文即為當時班雅明 對碩勒姆提出問題的回應。碩勒姆曾經寫給班雅明一封長信,針對當時正當新興的語言思潮,向 班雅明提出許多數學和語言的問題。班雅明就這些問題回覆了很長的一封信,但寫到一半就中斷 了。這篇文章後來成為〈論語言〉的底稿,班雅明到柏林以後,於 1916 年 12 月還將這份底稿的 副本寄給了碩勒姆(Scholem, 48)。 11 從 1919 年班雅明取得博士資格之後,一直到 1925 年,班雅明透過許多朋友的引介,並接受 不同建議修改他的執教資格論文,送至不同的學院申請,但最後卻是一場折磨與悲劇。詳細的細 節可參考 Brodersen, 1996: 132-134; 146-147。 10. 15.

(22) 透過文集的整理,我們在班雅明許多生前未曾出版的文章中,尤其是在其早期的 學術書寫,即 1916-1923 年間的著作中得以看到,即使文章主旨藉著對語言、哲 學、藝術、文學、批評、政治等議題的討論而有所不同,其關切的主題與方法論 在後續的文章中卻被班雅明一再採用,且不斷繼續開展,猶如一條紅線貫穿於他 整個作品中(Broderson, 2005, 22-23),成為後人了解其後續各種異質性極高的 作品之重要線索。從這條紅線,我們可以在班雅明一生無法暢所欲言,而只能在 片段文章中斷斷續續抒發的碎片中,發現到他龐大書寫計畫的某些面向。而在他 龐雜的文章之中,這些幾經反覆論證的概念就像是磚塊,一塊一塊鋪墊著他思欲 興建的龐大建築。 如 David S. Ferris 的觀察,〈譯者〉是一篇依附在既有對語言與藝術關懷之 上「繼續」討論的文章12。在〈論語言〉、〈譯者〉、《悲悼劇》等學術書寫的 字裡行間,班雅明常藉由比較、類比的方式,追溯某個概念在歷史的位置與本質, 以及這個概念在經過時空的流變之後,與當下所產生的衝突,後再以辯證的方式 推衍出他對這個概念獨有的觀察,並從而賦予這個概念以新的生命。這樣的推演 與辯證書寫,猶如無時不在要求著未知的讀者應對每個字詞與概念進行不斷的重 讀與反思。因此,班雅明的文章之所以需要我們在不斷變遷的脈絡中一再重讀, 一再批判與提問,不是因為他刻意欲使文章奧秘難懂,而是他的書寫即已要求我 們應對所有既定概念一再重讀與批判。Wolfgang Bock 在〈班雅明的語言與文學 批評〉(”Walter Benjamin’s Criticism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文中亦特別指 出,閱讀班雅明的文章,需特別注意他在論述時刻意為之的矛盾與詮釋方法(”in deliberately contradictory and hermetic ways”, 34)。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由班雅 明所提對文學與語言的批判觀點,不斷因後人的對話而衍生出新的意義,但卻也 更豐富地為班雅明的論述下了註腳。如阿多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在. Ferris 提及: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s not an isolated work within Benjamin’s thinking between 1916 and 1921. Rather, it is the deepening of an already existing concern with language and the work of art.」 。 (63) 12. 16.

(23) 〈瓦特‧班雅明的個性〉(“Charakteristik Walter Benjamins”)一文中指出,在班 雅明筆下,他的用字(Worte)不斷演變,形成一種放射狀(radioaktive),這種 能力使得文字產生源源不絕的新意,與其說是要來打破傳統,班雅明所擁有的這 種能力更像是一種源自自身內在的一種認知機制,而傳統對之使不上任何作用 (Adorno, 155)。 貫穿於班雅明書寫之間的紅線,是班雅明對語言哲學與文學批評從一而終的 興趣與關懷。而圍繞在這條紅線周圍的,則是班雅明求學過程中即已展現的,對 形上學、哲學、猶太教義、基督教、超現實主義、早期浪漫派、詮釋學、文學、 美學、甚或後期對政治、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但卻又與各種「主義」之間始終 保持著若即若離與清醒的批判關係。同樣地,在〈譯者〉的字裡行間,我們也看 到類似的主題關懷與論述風格。在〈譯者〉中,每個字詞雖然經常被重複提及, 但其概念與意涵卻隨著脈絡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而這樣的書寫也正是班雅 明刻意為之的一種哲學式書寫。在《悲悼劇》中,班雅明即認為,哲學的論述應 該具有一種「思索式表述」(die kontemplative Darstellung)(GS I, 207),其目 的不在於激發讀者的熱情,而應以「清醒」(Nüchternheit)的散文風格與距離迫 使讀者停下來思考,因此這種寫作必須一字一句重新書寫,而「理念」(Ideen) 便是這種書寫的主要關懷(GS I, 209)。理念的覆述與整理是班雅明哲學思考的 重要主題,其書寫模式是自覺且清醒的,目的即在於讓讀者跳脫渾噩的現實與操 作,能夠為自身所處的生存空間進行思辨。Gary Smith 亦曾論及班雅明在《悲悼 劇》中想要賦予其語言哲學理論一種具體「文學─歷史形式」(”literary-historical form”) 的企圖,而這樣獨有的書寫形式亦存在於其當時以批判認識論為主軸的 各 式 書 寫 之 中 , 其 中 包 括 〈 譯 者 〉 與 〈 歌 德 的 選 擇 親 和 力 〉 ( ”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也影響著其後來的各種寫作(Smith, xii)。在班雅明 這種刻意展現的學術書寫中,某些乘載理念的重點「字」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 如尼南賈納所說,這些字在班雅明的書寫中已然形成一種比喻或轉義系統. 17.

(24) (troping),成為班雅明作品的特色(117)。 與《悲悼劇》類似,在〈譯者〉文中,我們亦看到類似的「思索式表述」。 班雅明的文字既是一種「具體的文學─歷史形式」,其詞彙的使用與風格運用亦 應是翻譯時重要的訊息之一。詮釋學家呂格爾(Paul Ricoeur)在《詮釋理論》 (Interpretation Theory)一書中即強調,文體亦是一種對話的符碼(discursive codes),是一種對話的成品(”work of discourse”)(Ricoeur, 1976, 32)。而在 高達美的詮釋學觀點中,真理即應透過交談(對話)(Gespräch, “discourse”)揭 露,人應藉著交談捐棄成見,走出自我(沈,85)。這種動態的溝通觀點可溯及 早期浪漫派的思想,藉著對異國文化的理解與翻譯,本國的語言「視閾」 (”horizon”) 會因此獲得拓展(”broaden”)(ibid, 21)。承接高達美的對話觀點,呂格爾更將 其詮釋學關懷的重點放在書寫文本上,認為書寫即為一種對話形式,其所欲特別 強調的,是文本書寫與未謀面的讀者之間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距離感以及因之形 成的一種特殊的對話關係(ibid, 23) 。而在《論翻譯》一書中,呂格爾亦強調「字」 在哲學思考的文本對話中所佔有的關鍵地位。翻譯很大的困難即在於,有許多基 礎字(Grundwörter),如 Vorstellung、Aufhebung、Dasein、Ereignis 等字,本身 即是長期文脈累積的總合與呈現,這些字的使用即道出所有隱含其中的互文性。 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有時表示的是對某個概念的復甦、轉型或駁斥,端 看使用者是站在相同的思考傳統或者是對立的體系。因此,譯者以字對字的方式 對文本進行翻譯,通常是錯誤的結果。13Kristeva 亦認為,每個文本均為許多問 題所組成之馬賽克中的一片,亦均同時是對另一片馬賽克的吸收與變形14。班雅 明的文章完全體現了這樣的吸收與變形。我們甚至可以說,班雅明把自己的書寫. Paul Ricoeur:”And the difficulty is at its height with the primary words, the Gründwörter, which the translator sometimes wrongly makes it a rule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 as these great primary words, Vorstellung, Aufhebung, Dasein, Ereignis, are themselves summaries of long textuality where whole contexts are mirrored, to say nothing of the phenomena of intertextuality concealed in the actual stamp [la frappe] of the word. Intertextuality, which is sometimes equivalent to revival, transformation, refutation of earlier uses by authors who fall within the same tradition of thought or opposing traditions (Ricoeur, p. 6) 14 本文引自 Basil Hatim 與 Ian Mason 所著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page 125。 13. 18.

(25) 當成一種對自己思考過程的翻譯行為。他對使用的每一個字所可能蘊藏的多義性 具有極高的敏感度,時時刻刻留意著不讓自己的書寫落入普遍與隨意歸類的窠臼 之中。也因此,這些經過他反覆探討的詞彙便發展成一種獨有的概念體系,在他 所撰寫的各篇文章中亦形成了一種獨立的互文性與對話性。這種互文性,猶如呂 格爾所說,有時可以用來使這個概念復甦、轉型或予以駁斥,端看使用者是站在 相同的思考傳統或者是對立的體系。不過,在班雅明的文章中,班雅明並不站在 任何一方,他更常從事的,是讓各種思考同時並列,因此,這些並列的概念也隨 著他的思考繼續與時代的演變不斷吸收與變形。 以〈譯者〉一文中的 Wörtlichkeit 一字為例,這看似平常所指的「逐字翻譯」 (Wort für Wort, “word for word”),在我們更深入理解班雅明的用字哲學以及 〈譯者〉與〈論語言〉間的互文性之後,我們可以看到,Wort 這個詞在文中有時 是指一般的字,有時卻是直指神賦予亞當以命名權力的最高言語權,端視論述的 脈絡而定。因此,Wörtlichkeit 一詞有時是用來指涉一般翻譯理論中「逐字」 (”word for word”)或「逐意」(”sense for sense”)的主張,但在經過班雅明的反覆論證 之後,當他在賀德林的翻譯或神聖文本的脈絡中重新使用 Wort 這個詞,這個字 便因經過辯證而產生了新的意涵與指涉。同樣的辯證關係因此也隨處發生在眾多 看似平常且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許多語言哲學的相關字詞,如認知(Erkenntnis)、 傳達(mitteilen)、表達(ausdrücken)、媒介(Medium)等等。在許多文章中, 班雅明所使用的這些字詞其實都具有哲學或形上學的指涉,經過其反覆探討,這 些詞不但變得更為多義,在班雅明的各篇文章中更彼此環環相扣,形成一套班雅 明專用的哲學語彙(Topoi)(Menninghaus, 8)。也因此,我們在閱讀班雅明的 文章時,對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如:名(Name) 、媒介(Medium) 、傳達(mitteilen) 、 啟蒙(Offenbarung)等,每個字都需要重新思考(ibid, 20-21)。縱上所述,在 每個重點字詞中重新審視該字詞在文中的脈絡與無盡的多義性,以因之產生的距 離感擺脫傳統的束縛,並在重新思考與批判中超越自我,這既是班雅明論述的內. 19.

(26) 容,亦是其主張的方法。 沈清松在分析呂格爾的詮釋學論述時即提到,呂格爾的書寫,所展現的是一 種「負重的原創性」: 呂格爾有點像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一書中所為,往往是在詮釋別人的文本中 表達自己的思想。他所發揮的是一種「詮釋的理性」,要透過詮釋各種在歷史中 出現的文本典型,藉以展示思想的原創性。就呂格爾而言,他在討論問題之時, 常會把別人的思想繼承下來,加以詮釋,藉以呈現自己原創的主張,這其中所顯 示的就是我所謂的「負重的原創性」。當我們閱讀其文本之時,往往需先認知其 他文本的意涵與指涉,才能了解到呂格爾真正意指所在。(沈清松,164-165). 同樣地,我們在班雅明的用字與論述中也看到同樣的「負重原創性」。透過 批判式、多重式、辯證式的閱讀,我們其實會逐漸發現,這種多重閱讀不但是理 解班雅明理論的方法,也是班雅明透過書寫實踐所亟欲建構的理論本體。藉此, 本論文即希望從班雅明的特殊語彙著手,希望能從觀察得到互文性的幾個重點詞 更加深入了解班雅明藉此所欲傳達的哲學與學術對話,從而藉此探討翻譯所面臨 的問題。如呂格爾所論,翻譯需先對所譯的文化精神進行廣泛的吸收,才能由此 進入篇章、句子,然後才能選擇出適當的字詞(Ricoeur, 2006, 31-32)。本論文 所選出的關鍵字,即如呂格爾所提到的「基礎字」,蘊含著無盡的互文性,在面 對翻譯之必要的同時,勢必遭遇到極大的困難,在翻譯時誠難以單一字詞完全對 應並取而代之。同樣地,本文亦會面臨到同樣的困難。因此,本文亦將在能力所 及的範圍內盡可能處理該基礎字所蘊含的種種互文脈絡,對這些脈絡中所表現的 文化精神進行廣泛的吸收,以便對脈絡中的篇章與句子做更深入的詮釋與判斷, 並對其中的關鍵字做出其他的抉擇建議。本文此處所指的文化精神之詮釋與吸收, 並非試圖要「還原班雅明的過去」,因為逝去的已無法復得。如呂格爾所說,所 謂的「理解」,與作者及其所處的歷史情境之關聯極其微小。理解要做的,是要 藉著文本的關聯,了解該文本為我們打開的世界觀(“It seeks to grasp the worldpropositions opened up by the reference of the text.“)(Ricoeur, 1976, 88)。藉著對 作者過去歷史的認識,筆者試圖要發掘的,是作者在有限生命中,如何透過書寫 的文本,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展開其無盡的互文與對話。 20.

(27) 透過呂格爾的文本對話論述,我們在班雅明〈譯者〉一文中看到許多對話性: 班雅明藉著特殊的書寫風格,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對話形式,在自己的文章間與自 己的論述反覆對話,與過去及其當代的種種學術思潮反覆對話,也在各種正式與 非正式的書寫中與自己的朋友對話(Bock, 23)。Sven Kramer 即在《瓦特‧班雅 明導論》(Walter Benjamin zur Einführung)中點明這樣的對話性:「班雅明的思 想與寫作與其所屬年代的各種事件緊緊相扣,影響著他的生平及其與朋友間的關 係。或者說,他的思想就是源自於這些具有張力的關係之中。」(Kramer, 11) 在一封寫給阿多諾的妻子葛雷特‧卡普露絲(Gretel Karplus)的信中,班雅明即 提到朋友對他書寫的深刻影響以及他要求朋友給予他在種種朋友的影響中保持 一種「並列的自由」。即使朋友間的政治立場完全牴觸,如熱衷猶太復國主義的 好友碩勒姆、法蘭克福學派的學生兼好友阿多諾、以及支持共產主義的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彼此互有懷疑,但班雅明卻希望朋友們能夠了解,這些朋友在 他思想上所影響更多的是豐富的並存,而非牴觸。他向葛雷特表明,與這幾位朋 友的關係在他生命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讓他能夠將原來的存在拉到另外一極。 雖然這樣的關係常引起朋友的爭執,但他希望朋友們相信,這些看似危險的關係, 可以讓他的生命與思想運動到達極端的位置,帶來豐碩的成果。因為存在著朋友 們認為的這種危險關係,他才能夠讓看似不兩立的事物與思想因並列而得到廣度 與自由15。 這個由作者所發出對「並列的自由」之期待,讓我們看到班雅明一生在各種 思想間反思與辯證的痕跡。對班雅明而言,這種前衛的分析思考(”avant-garde style of analytical thinking”),以並列(”constellation”)而非定義的方式逐步進行 „In der Ökonomie meines Daseins spielen in der Tat einige wenige gezälte Beziehungen eine Rolle, di es mir ermöglichen, einen, dem Pol meines ursprünglichen Seins entgegensetzeten zu behaupten. Diese Beziehungen haben immer den mehr oder weniger heftigen Protest der mir nächststhenden herausgefordert,[...]. In solchemFalle kann ich wenig mehr tun, als das Vertrauen meiner Frunde dafür erbitten, daß diese Bindungen, deren Gefahren auf der Hand liegen, ihre Fruchtbarkeit zu erkennen geben werden. Gerade Dir ist es ja keineswegs undeutlich, daß mein Leben so gut wie mein Denken sich in extremen Positionen bewegt. Die Weite, die es dergestalt behauptet, die Freiheit, Dinge und Gedanken, die als unvereinbar gelten, neben einander zu bewegen, erhält ihr Gesicht erst durch die Gefahr.“ (GS IV, 440f) 15. 21.

(28) 論述正是他書寫最重要的方式,目的即欲挑戰既存於德國大學人文體系中的認知 與批評系統(Finkelde, 47)。然而,這種並列的自由,表現在文章的互文性與對 話性之中,卻讓翻譯班雅明變得更加困難。但如同史坦納所說:在詩學、哲學、 詮釋學領域裡,那些值得從事的,通常都是針對違常與邊緣的作品16(Steiner, ix) 。 因為困難,因為特別,也因為看到無窮無盡的面向,所以〈譯者〉的現存譯本永 遠無法滿足想要理解班雅明文章的讀者,而對〈譯者〉的翻譯需求便永遠顯得迫 切。因此,我們能從事的,是在這樣的迫切需求中繼續挖掘更多的面向,而第一 步必須實踐的,便如呂格爾所說,必須「放棄完美翻譯的理想」 (“give up the ideal of the perfect translation“)(Ricoeur, 2006, 10)。因著這樣的承認,我們才能接 受特殊性與外來性不可磨滅的存在,從而以對話性來認識翻譯的本質,並在不可 能的翻譯任務中繼續著熱切的追求。這裡所謂的對話性,是指翻譯活動而言。理 解文本也可視為是一種回應文本的特殊對話關係(Ricoeur, 1976, 22)。在史坦納 「理解即翻譯」的詮釋觀點下(Steiner, 1),翻譯作為對文本所進行的閱讀與理 解,也可視為是一種個人回應文本的特殊對話關係。因此,翻譯與理解文本永遠 是片面的,而多重閱讀(”multiple reading”)便成為使詮釋保持動態發展的方法 (Ricoeur, 1976, 32, 74)。 呂格爾的閱讀理論繼承了高達美的效應歷史意識(wirkungsgeschichtlich)觀 點,將理解視為一種動態發展的對話關係。高達美所提出的視閾/視界融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的概念,是一種對理解與翻譯活動的反思(李幼蒸譯, 165)。這種反思讓人意識到理解的界線,透過重新理解與建構,翻譯可以在詮 釋中超越重重界線: 理解一種傳統無疑需要一種歷史視閾。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是靠著把自身置入一 種歷史處境中而獲得這種視閾的。情況正好相反,我們為了能這樣把自身置入一 種處境裡,我們總是必須已經具有一種視閾。17 In Poetics, in philosophy, in hermeneutics, work worth doing will more often than not be produced against the grain and in marginality. 17 本文採洪漢鼎譯本。詳見洪漢鼎譯。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商務印書館,2007, 頁 414。原文請參考 Hans-Georg Gadamer. Hermen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üge einer 16. 22.

(29) 因此,這種將自身帶入某個他人處境中的理解,所產生的視閾是現在和過去 融合後的視閾,是超越了當下更大的視閾。翻譯作為「對文本意義的理解,永遠 都是解釋者從特定的應用角度出發進行的理解。面對任何文本,我們都生活於一 種特定的意義期待之中。」(單繼剛,52-53)因此,「把效果歷史理解為視閾融 合意味著兩件事情。第一,譯文的意義是視閾融合的結果;第二,我們可以通過 改變視閾而達到對原文意義的重新理解。」(ibid,52)每一個譯本都是一種與 原文的對話,都是一種視閾融合之後的闡釋。認識到這樣的主觀限制,對話可以 幫助我們重新準備一種新的視閾,並與他人的視閾進行更進一步的溝通。重讀〈譯 者〉之前,筆者即希望能夠在有限的範圍中,對理解班雅明進行一次視閾的再融 合,以便與〈譯者〉進行更多的對話。 喬治‧史坦納於 1991 年在其《巴別塔之後》的第二版序言中曾提及,在討 論翻譯的歷史上,除了少數幾位文人,如塞內加、班雅明、奎恩等曾以現象學或 哲學的角度洞察翻譯行為之外,在他的這本專書出版之前,其實並未見有其他論 述能以完整的規模將修辭學、文學史、文學批評、語言學、語言哲學等納入翻譯 的討論,也未見有人能詳細且條理地將翻譯置放在人類溝通行為的核心地位來予 以討論,或試圖探討在兩種語言之間、在可譯與不可譯之間,以哲學的角度討論 意義的認知與生成的問題(Steiner, ix-x)。這篇序言強調了詮釋學關懷的語言哲 學與修辭學面向,也同時將班雅明的翻譯觀放置在同樣的脈絡之中。而從前述的 討論,我們也可以看見,史坦納的確是以一種迂迴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班雅明的語 言觀點與近百年來詮釋哲學的平行關係。藉助哲學詮釋學的分析觀點,我們得以 在一個已經被拓展了的詮釋學脈絡重新回顧班雅明猶如先知般且難以為當時理 解的辯證觀點。因此,在重讀〈譯者〉之前,本文希望能夠針對班雅明與哲學詮 釋學同樣關懷的早期浪漫派的語言主張以及被視為代表班雅明語言中心思想的 〈論語言〉進行初步的論述,以便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拓展自我的視閾,並重新.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p. 310。 23.

(30) 建構對班雅明〈譯者〉一文的理解於萬一。. 1. 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語言與翻譯觀 文學理論中所提及的浪漫時期,通常是指在 1790 到 1840 之間,以諾瓦利 斯、大小施萊格爾、蒂克(Ludwig Thieck)等年輕人所形成的知識份子圈,在文 學史中通常以德國早期浪漫派命名之。這其中密切往來者,尚包括歌德與席勒等 德國文學大家,以及哲學家如謝林 (Schelling)、黑格爾(Hegel)以及賀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等,而其共通點,則是在智識上與「思維模式」之求新求 變,及意欲屏棄永恆典範的史學思維(Weischedel, 222; Schulz, 25)。 文學與藝術方面,有關浪漫文化經典概念的整理,可見之於大施萊格爾 (August Wilhelm Schlegel)1798 年到 1808 年間的公開演說。大施萊格爾認為: 浪漫元素存在於對比,相對於古典藝術的同質性,在浪漫的想像(romantische Phantasie)中,在天堂與地獄、有限與無限、自然與精神的對立與張力之間,從 中 生 出 超 越 ( Transzendenz ) 的 嚮 往 , 這 種 跨 越 對 立 的 追 求 ( Drang nach Ü berwindung der Gegensätze)成為浪漫想像補充與補足的力量。大施萊格爾所提 出的浪漫想像本質,並非直覺式的,而是一種反思(reflexiv)的,具有歷史意識 並由此出發的想像。(Schulz, 66-67)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所謂歐洲浪漫文化觀,其實吸收了中世紀的文化,但 在吸收的同時,亦包含了批判與創新。其中,最明顯的吸收,即為此時期大量的 翻譯行為。從事翻譯的文學家包括大施萊格爾、蒂克、佛斯(Johann Heinrich Voß) 、 洪堡(Wilhelm von Humbolt)、賀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與施萊馬赫等, 譯介包括希臘時期的戲劇、荷馬史詩、但丁、佩脫拉克、塞萬提斯等中古作品、 以及莎士比亞的戲劇等。在譯介過程中,浪漫主義文學家藉此吸收並轉換其他傳 統文化,使之成為超越與創新、形成新思維模式的養分(ibid, 17-19) 。 在吸收與創新之間,德國文學亦在形式表達中追求新的可能。其中,小施萊 24.

(31) 格爾(Friedrich Schlegel)與諾瓦利斯(Novalis)可為此中的代表人物。小施萊 格爾以試驗精神,試圖在思想與形式(Form)之間尋求建立一種非封閉式的文學 型態。對他來說,矛盾是創造的元素,而他最喜愛的一種表現形式,便是警語式 的「斷片」(Fragmente),以作為一種挑戰思考的形式。他將浪漫詩定義為「進 行中的萬有詩歌」(progressive Universalpoesie)。浪漫的詩藝(Dichtart)是永 遠沒有盡頭的,訴諸想像力(Phantasie) 與新體裁的嘗試,各種原本被區分開來 的文學體裁可以重新融合,哲學和修辭之間得以相互接觸。(Schulz, 32-33) 同樣的脈絡也可在施萊馬赫的翻譯與語言觀得到印證。施萊馬赫在其 1813 年發表的文章〈論翻譯的不同方法〉(”Ü 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Ü bersetzens”)中,雖然將翻譯初步分為傳譯(Dolmetschen) 與翻譯(Ü bersetzen) , 但對施萊馬赫來說,這樣的分法只是更清楚地界定,他所要討論的翻譯,是屬於 學術(Wissenschaft)與藝術(Kunst)所關注的範疇,即翻譯(Ü bersetzen)的部 分。對於這樣的學術與藝術的探討,翻譯應該要注意的是作者特出的表達風格。 (Schleiermacher, 39-40)因為語言的生命本質,兩種語言之間因此總存在著無法 對等的非理性部分(Irrationalität)。若將語言理解為精神的表述(Ä ußerung ihres Geistes),我們會發現,理解本國語言即已相當困難(ibid, 42-44)因此,當施萊 馬赫在這篇文章中說,翻譯能做的只有兩種方法:不擾作者,讓讀者移向他;或 不擾讀者,讓作者移向他(ibid, 47),他想論證的是,如果真的想要理解一個文 本,而語言又與每個人的思想如父母血緣般無法分離,則我們又何以要求原作者 用另一個語言書寫?因此,施萊馬赫想強調的,是第一種方法。要達成這種方法, 譯者追求的,是讓讀者了解到原語給原語讀者的理解及其形塑的意象(Bild)/印 象(Eindruck)。作品中含有的是該語言的歷史,而我們理解作品時,便不能脫 離這樣的歷史性。但語言不是任意創造出來的,語言是慢慢地被揭示的,而學術 與藝術就是發現與完成的力量(ibid, 47-53)。 礙於觀點、想法的不同,每個個別的譯者總有其侷限性。譯作的完成,唯有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影片: 20210601 公視手語新聞 - YouTube.

譯者: : : :李佳、陳愷徽 排版 排版 排版: 排版 : :李佳、陳愷徽 : 校正 校正 校正 校正: : : :台灣戰棋會 翻譯源自 © copyright Games

透過線上繳交作業,省時、環保。亦 能透過線上觀看作業批改結果,增進 英文寫作及翻譯能力。.. 第一次進入時,請先 註冊.. 點選

考試科目(編號):日文閱讀與翻譯

同等級指 曾擔任手 語翻譯員 命題委員 暨評審委 員者或取 得手語翻 譯技術士 監評資格 人員者。.

27   參 見 Robert Shih 的 法 文 翻 譯,Robert Shih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iographies des Moines Éminents (Kao Seng Tchouan) de Houei-Kaio, Leuven: Institut

135-141; GRETIL - Göttingen Register of Electronic Texts in Indian Languages: (http://gretil.sub.uni- goettingen.de/gretil/1_sanskr/4_rellit/buddh/psp_4u.htm) 英 譯 本 : Edward

就等同沒說明 śakra 為何譯成 brgya byin。再者,《新訂翻譯名 義大集》第 3140 條已規定:屬於世間天神類的 śatakratuḥ 要譯 作 mchod sbyin brgya pa,那麼若又指出 śatakr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