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抉擇因素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抉擇因素探究"

Copied!
1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碩士學位論文.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抉擇因素探究 The Study of Career Self - Efficacy and Career Choices of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Tian-Mu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郭靜姿 博士 研究生:段世珍 撰. 中華民國一○七年八月.

(2)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抉擇 因素探究 段世珍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在天母國中 95 學年至 103 學年間參與美術資優方案 的畢業學生,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抉擇之相關因素;並進一步了解天母 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對資優教育的感想和建議。 本研究以量表問卷及開放性問卷的混和式問卷調查法進行,問卷調 查對象是 95 學年至 103 學年畢業,參與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的學生, 計回收問卷 111 人,男生 30 人,女生 81 人。使用「生涯自我效能量表」、 「生涯抉擇工作取向技能量表」 「開放性問卷」為研究工具。以百分比、 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以及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 生的現況與生涯抉擇情形,並運用 t 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 森相關分析進行統計分析處理,了解不同變項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 天母國中美術方案畢業生就讀美術相關學習現況還是有高達七成的 學生就讀美術相關科系。 二、 不同性別、在家中排行、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的職業與美術 相關的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間。不會因為背景變項而受到影響。 三、 高中、大學是否就讀美術班、是否從事美術相關工作與學生在生涯. I.

(3) 自我效能間,未達顯著差異。 四、 工作取向技能分數跟生涯自我效能,有顯著正相關。其中工作取向 技能分數跟生涯自我效能的選擇目標和做出計畫是高度正相關,跟 自我評價也逼近高度正相關。 五、 在選擇是否就讀美術相關科系會參考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個人的 興趣與喜好。而次要選擇原因是以為重要他人的鼓勵與建議高過未 來的社會趨勢,作為考量的依據。到了選擇是否從事美術相關工作 時,就會以參考未來的社會趨勢高過重要他人的鼓勵。 六、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感想:具有藝術核心價值的啟發,課 程內容多元具實用性,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能在學 習過程中發揮創意且快樂的學習,能激發潛能且有助於生涯抉擇。 七、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提出對課程內容的建議:讓學生更了 解藝術的價值、培養觀察細微美好事物的能力,並養成多元尊重的 視野。對課程形式的建議:能有校外參觀展覽、推薦閱讀、分組合 作創作大型作品、結合天母社區活動產出作品。對生涯探索課程的 建議:邀請學長姐和藝術家蒞校分享交流、提醒美術術科升學考提 早準備、了解相關產業的發展與實務。對課程的鼓勵:繼續申辦美 術資優課程,讓喜歡美術的孩子有一個空間能發揮自我。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美術資優教育的建議:提供美術 生涯輔導及生涯自我效能的情意課程,讓美術資優生能在面對未來時, 能更有自覺與自信的做好生涯抉擇的準備。 關鍵詞:美術資優、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抉擇. II.

(4) The Study of Career Self - Efficacy and Career Choices of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Tian-Mu Junior High School Shih-Chen Tuan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graduates from the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in the period from 95 to 103 academic years in Tian-mu.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career self-efficacy, career choices and their impres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Artistically Talented Education of Tian-Mu Junior High School Program.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y a mixe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scales and open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for graduates of the Artistically talented education Program in Tian-mu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95 academic years to 103 academic years. 111 questionnaires answered by 30 boys and 81 girls were collected. The Career Self-Efficient Energy Scale, the Career Choice Task Approach Skills Scale, and the Open Questionnaire as research tools were used. Through the percentage, strict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he basic data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reer choices of the graduate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could reveal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variables. From the graduates’ answers in the Open Questionnaire,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impress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graduates of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Education in Tian-mu Junior High School. III.

(5)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s: 1. In the art-related learning situation, around 70% of the graduates of Tian-mu.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Education. attended. the. university-related art departments. 2. Different genders, birth orders, family social statuses, parental career and art-related graduates will not influence the graduates’ career self-efficacy. 3. The facts of whether studying in art classes in high schools or universities and whether engaging in art-related work do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ersonal career self-efficacy. 4. Work-oriented skill scor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er self-efficacy. The work orientation skill score i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oice of goal and the plan of career self-efficacy. Also, it’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valuation. 5. The main reason of choosing to study art-related departments or not is a personal interest and preference. The secondary reason is that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ggestions coming from Significant others are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e future social trend as a basis for consideration. However, future social trends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ggestions of important others when it comes to whether engaging in art-related work or not. 6. The graduates' reflection of Tian-mu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Education: Curriculums are inspired by the core values of the art. The content is diverse and practical, allowing students to observe the world from different angles. Students become more creative and happy through IV.

(6)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could motivate their potentials and contribute to future career choices. 7. The Tian-mu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Education graduates’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enabling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on the value of art, cultivating abilities to observe subtle and beautiful things, and developing a vision of plural respect. Suggestions on the form of the course: holding off-campus exhibitions, adding recommended readings, encouraging group works to create a large-scale work and cooperation with Tian-mu community. Suggestions for the career exploration course: Inviting seniors and artist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school, reminding to prepare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art schools,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relevant industries. Encouragement for the course: continuing to bid for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who like art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At last,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Education are proposed: providing affective curriculum careers and self-enhanced career counseling for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allowing them to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self-confident and preparation for future career choices.. Keywords: Artistically Talented, Career Self-Efficacy , Career Choices. V.

(7) 致謝 從民國七十一年自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至今,已然匆匆三十六 載,藝文領域的教與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幅創作,永遠有更新的想法, 永遠不夠完美,也不會有完美的一天,但是,終究會有暫時停頓的時刻。 六年來,課間以公假暫時卸下國中藝文領域教師的職責,回到母校臺灣 師範大學,在特教所當學生,是幸福的,收穫滿滿,讓我學習用不同的 標準,看待我的學生,盡其所能幫助學生看見自己的優勢,也讓我得到 真實的快樂。因為愉悅的生活來自成功的追求與放大正向感覺的技術, 美好的生活則靠有效應用個人長處得到真實的快樂,有意義的生活卻能 將長處實現到比個人更大的目標-同時擁有這三種生活,才算活出完整的 生命(Martin E. P. Seligman,2002) 。每個特教所的老師們都讓我感受到 這樣的召喚,體會做一位稱職的教師,是一種福報與真實的喜悅。 回首細思,首先要感謝讓我能進入這個溫暖的家族-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特教系的面試教授-郭靜姿老師及陳昭儀老師,接受我這一位白髮老學 生,實踐我的「活到老、學到老」人生理念。尤其深深感謝我的指導教 授郭靜姿老師,一路以來溫暖的提醒與諄諄教誨,像大姊姊般的指導我、 包容我的魯鈍與詞駑,給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再則,我要謝謝兩位口 委教授林仁傑老師、吳淑敏老師,在繁忙的教學之外還認真仔細、熱情 洋溢且親切的給我建議與導正。謝謝陳美方老師除了推薦我觀看《真實 的快樂》 ,讓我以正向積極的人生觀,突破教與學的困境,更願意幫我仔 細審視量表問卷,即時的給予專業建議。謝謝于曉平老師逐題細審量表 問卷,給我詳實的修改建議。謝謝素未謀面的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田主 任秀蘭老師,在忙碌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之餘,熱情的協助我量表問卷的 修正與調整。對於特教所老師們的積極教導,真是銘感五內。. VI.

(8) 感謝已經退休的天母國中特教組長黃素老師,引薦我邁入特教資優 教學領域,讓我看見我的個人長處與實踐以創意為前提的美術資優教學 理念。還有,感謝所有參與問卷調查的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的畢業生, 你們的回饋,滋養了我的教學生涯,也讓我清楚了解在未來設計美術資 優課程時,應該納入生涯輔導及生涯自我效能的情意課程,期許美術資 優生在面對未來,能更有自覺與自信的做好生涯抉擇,擁有美好的生活。 感謝遠在法國里昂三大進修博士學位的女兒張渟,常透過網路視訊 敘說影像美學的哲學意涵,鼓勵我做研究的企圖心。學藝術的兒子張湛 分享他美學創意的見解與當代藝術本質的研究心得,勸我多運動、休息, 別太累。親情讓我迅速的從疲累、挫折中恢復自信,堅持不懈,終於完 成論文的撰寫。 最後,感謝我的爸爸段炫武先生、媽媽江美惠女士,他們從小就支 持我畫畫、做我想做的事,尊重我的任何抉擇,給我很多的正面積極的 能量,鼓勵我養成持續努力的習慣,即便學業表現一直不是頂尖,他們 都一直稱讚我,以我為榮,更是促使我雖然年歲不小還是積極追求新知 的行動。謝謝爸爸媽媽,完成論文後我就可以常常回家聊家常。 先夫張芳誌離世於今屆滿十四載,謹以此論文遙祭。. 世珍 107.8.25. VII.

(9)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III 表次……………………………………………………………………………..……..…X 圖次……………………………………………………………………………..…….…X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美術資優方案課程設計內涵………………………………..……………..17.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21. 第三節. 美術資優教育之生涯抉擇相關研究………………………..……………..31. 第四節. 近 50 年來風格獨特的藝術家與生涯自我效能相關研究…..…………...35. 第五節.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畢業生生涯抉擇考量相關研究……..………………..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VIII.

(10) 第三節. 研究工具…………………………………………………………………....63. 第四節. 研究程序…………………………………………………………………....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81. 第一節.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現況…………………………………....81. 第二節.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不同背景變項生涯自我效能差異……....84. 第三節. 生涯自我效能分數與高中、大學是否繼續念美術班、從事美術相關工作 是否相關……………………………………..……………………….90. 第四節. 工作取向技能分數跟生涯自我效能分數與從事美術相關工作是否有關 94. 第五節.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在選擇是否就讀美術相關科系、從事美術 相關工作時會參考的原因…………………………………..………….102. 第六節 第五章. 對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教育課程的感想與建議………..……………….105.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128 附錄……………………………………………………………………………..………136 附錄一. 專家效度審查意見整理…………………………..……………..………136. 附錄二. 預試問卷………………………..………………………………..………156. 附錄三. 正式問卷……………………..…………………………………..………163. IX.

(11) 表次 表 2-2-1 Ginzberg 生涯發展理論………………………………………………..…..…24 表 2-3-1 臺灣博碩士論文有關美術資優教育與追蹤調查相關研究顯示檢索表……34 表 2-4-1 臺灣近 50 年來風格獨特的藝術家成功表現的生命經驗………….……39 表 3-2-1 參與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 95 學年至 103 學年畢業生的人數………34 表 3-3-1 職業及類別對照表….…………………………………..……………..…..…67 表 3-3-2 家庭社經地位換算分類表……………………………..……………..…..…68 表 3-3-3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問卷信度分析表…………………..……………..…..…70 表 3-3-4 生涯抉擇影響量表問卷信度分析表…………………..……………..…..…73 表 4-1-1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就讀美術班次數分配表………………..…82 表 4-1-2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從事美術相關職業次數分配表………..…83 表 4-2-2 生涯自我效能與家中排行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6 表 4-2-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7 表 4-2-4 父親的職業與美術相關性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的差異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88 表 4-2-5 母親的職業與美術相關性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的差異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89 表 4-3-1 高中是否就讀美術班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的關係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90 表 4-3-2 大學是否就讀美術班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的關係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91 表 4-3-3 生涯自我效能與高中大學是否繼續就讀美術班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2 表 4-3-4 從事美術相關工作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的差異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93. X.

(12) 表 4-4-1 工作取向技能分數跟生涯自我效能之皮爾森相關係數統計分析摘要表….94 表 4-4-2 工作取向技能分數跟與從事美術相關工作之 t 檢定分析摘要表……….95 表 4-5-1 在選擇是否就讀美術相關科系時會參考的原因………………….………103 表 4-5-1 在選擇是否從事美術相關工作時會參考的原因………………….………104. XI.

(13) 圖次 圖 1-1-1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師資簡介…………………………………….……….……2 圖 1-1-2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一)……………………………….……..……2 圖 1-1-3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二)……………………………….……..……3 圖 1-1-4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三)……………………………….……..……3 圖 1-1-5 成果發表會-家長踴躍參加………………………………………………..……5 圖 1-1-6 成果發表會海報..………………………………………………………....……5 圖 2-1-1 課程架構圖…...……………………………….………………………....…20 圖 2-5-1 生涯金三角…...……………………………….………………………....…41 圖 3-2-1 學生術科想像創作測驗(一)……………….………………………....…49 圖 3-2-2 學生術科想像創作測驗(二)……………….………………………....…49 圖 3-2-3 鑑定流程圖……………….………………….………………………....…49 圖 3-2-4 林梵謹,《性愛不是愛人唯一的方式—無性戀》………..…………....…51 圖 3-2-5 林梵謹、彭婉芸、成小靜,《我不是「敗犬」,叫我「女王」!臺灣高學歷 女性的婚姻市場學》……………………………………………….........51 圖 3-2-6 張賝,《Tension》……………………………………………………………...53 圖 3-2-7 Alice Lee, 《GOT》…….……………………………………………………...54 圖 3-2-8 Alice Lee, 《DESIGN》….……………………………………………………...55 圖 3-2-9 Alice Lee, 《NEVER STOP DREAMING》…………………………………...55 XII.

(14) 圖 3-2-10 楊球體,《被動的夢話》………………………..…………………………...56 圖 3-2-11 楊球體,《無題》………………………………..…………………………...57 圖 3-2-12 Ulrica Ma,服裝設計攝影紀錄(一)…………………………………..…...58 圖 3-2-13 Ulrica Ma,服裝設計攝影紀錄(二)…………………………….…….…...59 圖 3-2-14 Yung Wen,《抽象剪紙》.…………………………….………….……..…...60 圖 3-2-15 Wei Chen,《盆栽》………………………..………….………….……..…...62 圖 3-2-16 Wei Chen,《TW》………………………..………….………….……..….....62 圖 4-1-1 小楷,《這箱有戲》……………………..………….………….……..…........98 圖 4-1-1 小楷,《La Bello》……………………..………….…………...……..…........98. XI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在天母國中 95 學年至 103 學年間參與美術資優 方案的畢業學生,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抉擇之相關因素。本章共分成 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 三節為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進行名詞釋義,第四節為闡述研究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天母國中美術資賦優異教育實施計畫 十四年前因為特教組長黃素老師一席鼓勵的話,加上天母國中的 四位美術專任老師,在普通班實施的課程內容相當豐富多元,讓學生 們樂在其中。四位美術老師皆以專業與熱誠,設計生動有趣的課程, 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命經驗開始發展,體驗多元媒材與技法的教學內 容,進行創作的藝術活動。當時,在學生的創作中,的確看見青少年 的活力與生命力!所以,研究者自 94 學年度起開始申請實施「國民中 學美術資賦優異教育實施計畫」(本文簡稱:美術資優方案)。申請內 容說明簡報如圖 1-1-1、圖 1-1-2、圖 1-1-3、圖 1-1-4。. 1.

(16) 圖 1-1-1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師資簡介. 圖 1-1-2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一). 2.

(17) 圖 1-1-3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二). 圖 1-1-4 申請內容說明簡報-學生作品(三) 3.

(18) 天母國中美術教學團隊,當年共同設計一套美術資優方案三年的 課程,希望有別於傳統較偏重繪畫技能練習的國中美術班課程,創新 設計一系列以設計思考課程為主的教學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繪畫技能 訓練之外,更強調實用課程,如:公仔造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影 片實做、動畫賞析、創意思維等藝術創作所需的認知與技術,還有生 命體驗、性別議題、工業設計、環保議題、建築、立體造形概念、探 索公共藝術、網路藝術等當代視覺藝術的啟發,期許在學生們透過藝 術活動的啟發,找到他們的天賦美感,延伸他們的想像力。天母國中 美術資優方案課程設計的特色,除了傳統的繪畫認知與技術訓練之外, 以文化理解為基礎,並加深、加廣的形式,啟發思維創作及美感體驗 的課程設計模式,期待的是讓天母國中美術資優的孩子,在未來的歲 月能擁有身心皆美的人生。當時,申請的美術資優方案,課程設計以 充實制、富有創意啟發的課程內容為基礎,師資除了本校專任教師授 課之外,也引進校外專業教師,共同討論設計具有專業導向的課程內 容,讓學生盡情的展現自己的天賦。 為了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及學生能分享自己的學習經 驗,在每個學程的期末,都會舉辦當期的成果發表會,會場上除了展 現學生的作品,並在會後說明下一學程的教學內容。當時研究者從學 生的創作中,發現學生除了展現自己的創意之外,也充分表現出獨特 的個人風格。當時家長踴躍參加的情形,如圖 1-1-5,集合學生的抽象 造形創作的成果發表會海報圖 1-1-6。. 4.

(19) 圖 1-1-5 成果發表會-家長踴躍參加. 圖 1-1-6 成果發表會海報. 5.

(20) 而且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課程,期許學生在經過三年的資優課 程學習之後,除了將美術學習融入生活應用、提升美學涵養、優質創 作表現的目標之外,也希望能兼顧高中美術班升學表現。但是,多年 後,透過聯絡與深談,研究者也發現仍然有一些美術資優方案的畢業 生,並沒有繼續選擇以美術相關的學習領域繼續深造,卻選擇了其他 學習領域,其間他們的選擇心向,有哪些相關因素?而又有哪些思維? 是研究者相當關心的。 二、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學生現況 拜網路發達之賜,透過網路平台(Facebook)的關注,研究者一 直都與歷屆參與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的畢業學生,保持相當密切的 聯繫,發現其中幾位比較常聯絡的學生,都能各自在他們的人生學習 歷程中,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優勢,焠煉自己的能力。有些畢業生繼續 用心學習美術專業知能,甚至跨領域,多元的接觸其他專業領域的學 習。也有畢業生朝新聞、資訊、藥學、護理、建築等不同的領域繼續 進修發展的,有些已經開始踏入社會,成為全職的工作人士。他們不 僅各自擁有一片美麗的風景,也能適應多元社會的變遷,找到自己的 人生方向。身為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召集人的研究者,透過多年與 學生的互動與感知,讓研究者想從這些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生命經 驗裡,探究身為美術資優生的他們,在經過三年的美術資優課程學習 後,對他們升學選擇與日後面對生涯抉擇的影響,是否跟他們的生涯 自我效能有些關聯? 研究者是 94 學年度起一直擔任美術資優方案的召集人與實際行 政與教學安排的工作執行者,由於頻繁接觸這些美術資優生,對於這 6.

(21) 些歷屆畢業生相當熟悉,在他們畢業後,也透過網路有一些互動與了 解,發現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如願的考上高中美術班、美術相關科系 的大學,有部份學生一路從高中到大學都沒有選擇與美術相關學程, 有學生如願考上高中美術班,而且大學也是繼續選擇美術相關學群, 也有些學生沒有選擇就讀高中美術班,但是,大學又選擇回到美術相 關學群,繼續美術學習。十三年間,這個計畫所也服務的將近兩百多 個學生,到底是什麼想法及思考過程,讓他們做了一些升學選擇與生 涯抉擇?於是,研究者除了想透過研究,了解曾參與天母國民中學美 術資優方案學習,第一至九屆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現況,以及他們對 當時所參與的課程,有何感想和建議?也希望能以問卷調查,來釐清 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抉擇之間的關係與其他可能的相關因素,期許未 來繼續服務美術資優方案學生時,能加入一些強化自我效能的機制或 課程,幫助他們面對未來生涯抉擇時,能提昇自我效能感。在這個研 究的開端,研究者初步在網路以書信方式聯繫幾位畢業生之後,發現 有部分學生陳述自己對美術是感興趣的,但是,似乎熱情不夠,在就 讀大學時發現必須要面對進入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問題,於是就選 擇了跟美術沒有相關的行業。再則,也有學生認為美術學習,作為一 個充實生活、豐富人生是很美好的,但不會想把它當成作為一個職業 的選項,認為從台灣“大部分”的職場、產業文化的面向看來,對個 人而言,是足以把藝術、美術這件事情的美感給抹煞了,所以找一個 不錯,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來穩定自己的生活,用藝術來豐富自己的 生命和做事的方式。雖然,看起來並沒有從事藝術,但是,許多學習 美術及設計時的觀念和態度會反應在工作上。只是別人看起來好像毫 無關係了,但是、自己仍然知道自己的美術學習是有助於工作的。雖. 7.

(22) 然不會去考慮把美術當成職業,卻覺得學美術、學設計是對工作有很 大幫助的。也有學生表示工作是為了要賺錢去學習自己想學的漫畫繪 畫技巧,還有能讓自己可以獨生活立,不再讓父母負擔。當然,也有 學生經過多年的藝術學習,讓自己有一種發現藝術它虛無縹緲毫無用 處,也無法改變任何現實的感受。這些學生的回饋,讓研究者更想透 過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抉擇之間的相互關係為 何?以及還有哪些因素影響他們的生涯抉擇? 三、 資優班畢業學生校本追蹤機制的建立 研究者多年參與美術資優方案設計與課程執行,認為如果資優生 雖然有實施特殊設計的課程,卻沒有完整的升學輔導、追蹤紀錄,對 於資優生教育而言,不僅是一種欠缺,也是一種遺憾。吳武典(1997) 提出資優生的追蹤研究是我國資優教育極弱的一環,應加強規劃資優 學生追蹤輔導措施,並應建立以原學校為主體的追蹤系統。郭靜姿 (1996,2003)鼓勵各校建立資優學生的追蹤記錄資料,以了解畢業 生的發展和不同教育階段之銜接,認為學校如能將蒐集到的畢業生資 料,加以統計及分析,撰寫成正式的研究報告發表,國內將會有更豐 碩的追蹤報告,可以提供未來教學、輔導、親職教育及行政決策時珍 貴的參考訊息。而且近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也在 105 年辦理「研 訂各教育階段資優學生追蹤輔導機制」計畫。期許能建立資優學生長 期追蹤資料庫平台、結合 e 化方式進行資優學生問卷調查及統計,並 建立學習適應及心理適應報告、推動學校建立資優班畢業學生校本追 蹤的機制、追蹤高中資優生進入大學後,選填科系與專長結合的情形。 雖然,研究者平日忙於教學,並沒有太多餘力可以追蹤每一位美 8.

(23) 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現況及生涯抉擇的心路歷程。但是,這卻是一件 十分重要工作,不僅可以提供未來教學設計、資優生後續轉銜輔導、 與重要他人互動自我定位、親職教育及特教資優行政決策時等等珍貴 的參考訊息,更是一個很好檢視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在學習時的感受 及升學選擇當下的思考方式及運作的歷程,更有助於未來研究者或者 有心者,繼續承辦美術資優方案時,課程修正與調整。因為「資優」 只是一個特質,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特質,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相 貌一樣。 「美術資優生」當然也是個一般的孩子, 「美術資優生」應該 先讓他自己學會面對自己的特質,經過學習之後,讓他好好考慮自己 要不要繼續走「美術創作」這條路,不要給太多社會既有的價值觀或 者在重要他人影響下,學生未經思考的依循慣例,做了沒有經過慎思 熟慮的升學選擇。 「美術資優生」和「資源生」一樣,也和所有的學生 一樣,每一位學生都擁有相同的權利,那就是「適才適性」的教育。 在為「美術資優生」量身訂做的美術資優方案課程的同時,能透過蒐 集到的畢業生如何形成生涯自我效能心理運作與升學選擇之間的相關 資料,加以統計及分析後,形成可參考的依據,再加入一些學習思考 策略及情意課程設計,提昇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自我效能,對於未 來的「美術資優生」課程設計,會有更多的助益,而對於「美術資優 生」面對升學的選擇及未來生涯抉擇也有更多的參照。 四、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學生生涯抉擇內涵思考 對於國中畢業生而言,生涯抉擇基本上就是反應在升學選擇,天母 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當初設計課程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升學術科考試, 是想豐厚學生的美感體驗與啟發創作。所以,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並沒. 9.

(24) 有以升學為前提,但是,由於部份學生及家長希望能對高中美術班的 入學考試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能讓學生透過老師的提醒與練習,提 高術科考試的分數,期盼能更進一步的藉由參與高中美術班的升學考 試,考上自己嚮往的高中美術班,繼續學習美術專業。這期間學生的 心中以及家長的思考範疇,多半是朝思考未來生涯抉擇的方向進行的, 也隱含了個人生涯自我效能的展現。 生涯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透過課程的進行,讓學生能藉由認識自我、 透過發現自己的喜好與能力、了解外界的資源並自我成長,抉擇自己 的職業方向,以達成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資優生是能力優異的一群 學生,肩負社會對其受教成效之期許,資優生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否由 自我認識進而達到自我實現,是資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教育歷程中, 影響學習者生涯抉擇的重要人物,可以分為師長、同儕兩個面向。在 師長方面,其影響來自於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態度與對應方式:在同 學方面,其影響來自於人際關係、互動方式與同儕影響等(林幸台, 1993;莊佩珍,1994 ;盧台華,1996 )。由於研究者曾經在廣告界 任職的經驗,在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的課程中,的確可以看到有關 美術職能的課程(攝影、電腦繪圖、公共藝術、工業設計等),課程 實施過程,由於老師的實務引導及實作說明,並與學習的共學夥伴一 起切磋,學生對生涯抉擇的考慮或多或少也會有更開放的視野與自信。 藝術創作的歷程本來就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開始,那麼,天母國中 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在這十幾年之中,是否曾經透過資優課程,或者 在其他學習環境或是同儕競爭、準備升學考試中,學習自我認識、自我 抉擇、提昇自我效能呢?父母、師長、同儕常是影響學習者升學選擇的. 10.

(25) 重要人物,也就是所謂的重要他人,然而父母、師長、同儕之外,是否 還有其他重要的影響因素呢?對接受國中資優教育後的學習回饋及生 涯自我效能感與十幾年內重要他人的影響情況又是如何?與美術資優 生的升學選擇之間關係為何?這諸多因素,對於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 案畢業生的生涯抉擇,相信都有著某種程度的影響。 對資優學生而言,適當的生涯輔導更可協助學生統整能力、動機、 價值觀,辨識並澄清其生涯意義,進而認定生涯目標,規劃自己的生涯 之路(林幸台,1998)。雖然,當初在規劃設計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 課程時,並沒有加入生涯輔導及生涯自我效能的情意課程,但是,這些 年來,研究者看見學生在升學選擇與生涯抉擇的當下,由於升學資訊 龐雜不易釐清、重要他人的意見分歧等各種因素,經常讓學生會有很 多的焦慮與思考盲點。研究者尋求了解並整理探究這些與生涯輔導相 關的自我效能及相關因素的內涵,都足以作為設計天母國中美術資優 方案課程參考與修正的依據,也可以使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在未來的 人生規劃時,更有自信的想法與策略。研究者期許未來的美術資優課 程能納入生涯輔導及生涯自我效能的情意課程,讓美術資優生能在面 對未來時,能更有自覺與自信的做好生涯抉擇。. 11.

(2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所提的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 研究目的: (一) 了解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現況。 (二) 分析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不同性別、不同家中排行、 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的職業與美術相關性、高中是否就讀美術 班及大學是否就讀美術相關學系與生涯自我效能間相互的關 係。 (三) 不同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生涯抉擇之工作技能取向量表分數的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抉擇之差異? (四) 了解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影響升學、就業抉擇的因素。 (五) 了解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對美術資優教育的感想和 建議。. 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所衍生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現況如何? 1.. 高中就讀美術班與非美術班的現況如何?. 2.. 大學就讀美術與非美術相關科系的現況如何?. 3..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的就業狀況如何? 12.

(27)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 之差異情形為何? 1. 不同性別之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生涯自我效 能情形是否有差異? 2. 不同家中排行順序之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生 涯自我效能是否有差異? 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的生 涯自我效能是否有差異? 4. 父、母親的職業與美術相關性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 業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是否有差異? (三) 不同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分數、生涯抉擇之工作技能取向量表的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抉擇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抉擇之影響因素為何? (五) 分析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對資優教育的感想和建議。.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天母國民中學美術資優方案 天母國中根據臺北市 94 學年度起申請實施辦理「加強推動國民中 學資賦優異教育實施計畫」所設計的三年課程。當時,臺北市為突破 國中既設資優班學校數、資優教育辦理類別及因入學規範而僅能服務. 13.

(28) 設班學校校內資優學生之限制,依據「臺北市各級學校資賦優異教育 方案」,於民國 94 年公布「臺北市加強推動國民中學資賦優異教育 實施計畫」,鼓勵並輔導各國民中學申請辦理校內資賦優異教育計畫 (為非設班之資優教育充實方案),以發展學校資優教育特色,培育 學生多元智能。94 學年度計有龍門國中、芳和國中、內湖國中、大直 高中國中部、景興國中、弘道國中、信義國中及天母國中 8 所學校申 請審核通過辦理本計畫。臺北市加強推動國民中學資賦優異教育實施 計畫,依《臺北市加強推動國民中學資賦優異教育實施計畫》之規定, 由承辦學校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第 14 至 19 條 規定辦理,校內實施多元評量(包含:標準化測驗、檔案評量或實作 評量等)鑑定學生。由學校考量資優學生學習需求、學校資源及發展 特色等訂定資賦優異教育計畫安置方式:以個別輔導、專題研究、充 實課程、社團活動及學習中心為主。天母國民中學美術資優方案自 94 學年度至 106 學年度實施共計 13 年。 二、 天母國中 95 學年至 103 學年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 曾參與天母國中根據臺北市 94 學年度起至 106 學年度申請辦理 「加強推動國民中學資賦優異教育實施計畫」所設計課程的學生,因 為當時有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參與 94 學年度美術資優方案,故第一屆 畢業生是於 95 學年度畢業,故立意取樣 95 學年至 103 學年曾參與美 術資優方案教學活動的畢業生,共計九屆,因為 103 學年之前美術資 優方案的畢業生,於本研究時期,多數已完成抉擇大學學習領域。 三、 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 14.

(29) 根據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學者班杜拉(A. Bandura, 1977)所倡議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即個人預估完成自己 工作所具有的能力與信心(Taylor & Betz, 1983)。生涯的自我效能, 在人與環境相互影響的關聯,個人面對生涯抉擇的考慮,所產生的預 期心理與信心程度。本研究透過自編「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 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抉擇影響量表問卷」,本量表主要在評估天母國 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的程度。 四、 生涯抉擇(Career Choices) 本研究所指生涯抉擇包含兩個部分,升學選擇及職業選擇或是未 來職業選擇。本研究所指升學選擇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天母國中美術 資優方案畢業生高中、大學升學選擇,是否繼續就讀藝術才能班美術 相關科系或職業之情形;另一部分係指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業生 在高中升學選擇中,未能順利進入高中藝術才能班之後,是否繼續選 擇美術相關大學的情形。職業選擇或是未來職業選擇是指美術資優方 案畢業生,是否因為高中或大學繼續就讀藝術才能班、美術相關科系 與否,畢業之後的職業選擇意向。.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物力、經濟與時間等相關因素影響,將研究 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95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曾參與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 15.

(30) 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升學選擇及生涯抉擇情形,及影響因素 為何?因此研究結論無法推論至其他類別、以及其他教育階段別藝術 才能學生身上。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範圍僅限於臺北市立天母國民中學,因此研究結論不適合 推論至其它不同地區國中。 三、 研究方法 以研究者自編之調查問卷,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資料所得來自 於受試者的自陳經驗,可能因為受試者個人不能或不願準確報告自己 的反應,也可能在受試對象填答、回答時因受到情緒特質或主觀判斷 的影響,造成研究結果的誤差是本研究的限制。 四、 研究內容與層面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之「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畢 業生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抉擇影響量表問卷」 ,在研究內容與層面的廣 度上可能受到限制。. 16.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美術資優方案課程設計內涵;第二節為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第三節為美術資優教育追蹤調查與生涯抉擇相關 研究;第四節為近 50 年來風格獨特的藝術家與生涯自我效能相關研 究;第五節為天母國中美術資優畢業生生涯抉擇考量相關研究。. 第一節 美術資優方案課程設計內涵 一、 美術資優教育的他山之石 有關美術藝術才能學生的特質,從潛在資質的角度來看:美術資 優的學生具有敏銳的直覺,對色彩、線條、形狀、空間等有相當之敏 感性,色彩感受力豐富,具備豐富的視覺意象,擁有高度的容忍心, 浸淫在藝術活動中並且得到滿足感,優秀的想像能力。在外顯能力方 面,從美術創作或活動來看:有較同年齡孩子優異的繪畫表現能力和 視覺記憶能力,喜歡閱讀以及蒐集美術相關的資料,喜歡參與美術相 關的活動,擅長開發新媒材以及新的工具(呂燕卿,1985;林仁傑, 2001;郭靜姿,2001;Gardner,1983) 。由於美術藝術才能學生的敏感、 多變特質的內涵,所以美術資優學生如果經由有系統、有啟發的資優 課程,加以引導,就可以使得具有美術才能天賦的學生,展現出他們 獨特的藝術表現能力,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美術才華,增進自信。 研究者整理出下列美術資優課程設計原則所提出的教學建議與 課程設計觀點: Enid Zimmerman(張馨仁譯,2006)提及教導藝術才能學生時建. 17.

(32) 議以下原則: 藝術才能應是多向度的,強調認知和情感的深度、技巧、以及對 藝術的興趣和動機。以教育實務工作、以及他們對教育介入的反應二 項,來界定才能發展與創造力的要素,是很適當的。若將藝術才能的 概念界定為常態分布的情形,在教學實務和課程設計上應提供機會給 所有學生-包括那些藝術才能學生。藝術才能是後天習得的複雜能力, 不是因為生理成熟自然導致的結果。因而審慎規劃教育介入就很必要。 藝術才能發展應著重學生的背景、人格特質、技能發展、過程和結果、 認知和情感能力、地方文化結構、以及全球和通俗文化。任何學校為 藝術才能學生規劃的方案應擴大參與對象,如有興趣的家長、地方工 藝界人士、歷史學者、及其他社區人士。 林仁傑(2012)也指出理想的國中美術資優教育課程設計應包含 以下三個面向: (一) 社會導向課程:專家講座、工作室參訪、美術職業教育。 (二) 教材本位導向課程:藝術專業課程。 (三) 學生本位導向課程:個別化藝術知能訓練。 其教學方式,得採個別教學、分組教學、協同教學或其他教學方 式實施之。由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列之領域節數中調整, 並得以其他適當時間補足之。 柯文吉(2003)提出美術班的教育目標不是只為培育美術專業人 才,而應培養學生美術創作、美術知識和美術批評之基本能力,並可 鼓勵美術班學生往美術相關科系升學,如建築、室內設計、服裝設計 ⋯等。 18.

(33) 二、 小結 天母國中美術資優方案,是以每學程 13 週在週六上午四堂課的 設計形式進行,在總時數上與藝術才能班是有差距的,所以在設計課 程時,參考藝術才能班的核心知能中的「探索、創作與展演」、 「藝術 與生活」 、「專題學習」的內涵,以充實學生的精緻學習。然而,想提 昇學生的美術專業技能,又要讓學生不會感覺專業技能與學生能力相 去太遠,所以就加入一些與學生生活比較相關的學習內涵,譬如版畫、 視覺設計、立體公仔造形、繪本設計、公共藝術設計、藝術思維、電 腦繪圖等,也在每一個學程成果發表之前,讓學生參與校外教學活動, 參觀美術館或博物館或是 IKEA 家具賣場,好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 能藉由老師的導覽引導,進入視覺藝術專業領域的探究與創意發想的 創作模式。 經由上述美術資優教育建議,加上研究者多年廣告界與國中教學 現場的職場觀察與美術教學經驗,與同事組合成的課程委員會,共同 討論研發以實務導向的三年美術資優課程,期許學生能將美術的技法 以自我出發的生活觀察練習開始,加上以藝術創作產出為成果展現的 學習歷程,讓學生不僅增強自己的美術技法,也能激發想像力與創造 力,呈現一種文化觀察與設計思考面向的學習。因為研究者認為學習 一樣技術,尤其是表達美的感覺,需要的是自己較多的感動與視覺刺 激的引導,所以課程的設計要能有較寬廣且多元的學習範圍,所以, 在設計課程討論會中,委員們都將各自在普通班課程中,實施過,也 得到學生們喜愛的課程,納入美術資優方案的課程中,所以,從整體 課程的安排中,可以看見探索美術相關職業技能的課程,如電影、版. 19.

(34) 畫、電腦繪圖、繪本設計、立體造形、電影美學、文化思維的課程。 期許美術資優生除了在精進繪畫的技術之外,也企盼能提早讓美術資 優生在國中時期,就能體驗未來生涯抉擇時,職場應具備能力的雛型 建構。如圖 2-1-1. 課程架構圖. 圖 2-1-1 20.

(35)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 一、 生涯的定義 生涯是指個人的整個一生,也是指個人一連串職業的組合;生涯 有其個人的獨特性,也包含與他人類似的共通性。 (田秀蘭,2015)。 二、 生涯發展理論 依據 Ginzberg 生涯發展理論(張添洲,1993、 吳芝儀,1996、蔡 淑姿,2010) (如表 2-2-1) ,每個人在生涯的不同發展階段當中,都會 面臨需要做出生涯決定的時刻,個人需要在許多的選擇之間判斷和權 衡,達成生涯的最大價值(吳芝儀,1991) 。通常面臨一個生涯抉擇歷 程,Germeijs 和 Verschueren(2006)提出具有六項主要任務: (1)作 決定的準備與動機,即意識到需要做決定,並有動機進行;(2)自我 探索,蒐集關於自己方面的知識;(3)對環境廣泛的探索,搜集關於 可供選擇的方案知識; (4)對環境深度的探索,選項深度的探索; (5) 決定的狀態,努力做出決定;以及(6)對決定做出承諾,對此選擇具 有信心、信賴、有意願付出。除了決定的技能之外,青少年在面對生 涯抉擇時仍有許多重要的考量。像是父母的支持因素對青少年的生涯 抉擇具有重要的影響(Nota, Ferrari, Solberg, & Soresi,2007;Okubo, Yeh, Lin,Fujita, & Shea, 2007) 。傑出人物通常在成人早期即已開 始他們的生涯,其立志時間較早,因此對於領域的投入與探究相對而 言有較長的準備時期,在同輩當中也會較早嶄露頭角(陳昭儀,2003) 。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資優生就能早期立志從是自己天賦的學習呢? 于曉平(2002)研究發現父母會對資優生提供建議與引導,以及對其. 21.

(36) 行為的輔導、提供必要的協助與資訊。在詮釋家庭的意義上,父母強 調早期親子互動與良好的家庭環境及氣氛的重要性,而父母也認為家 庭只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得以讓孩子健全的發展。父母對資優生 生涯發展的看法會希望能選擇理論與實用兼顧的科系,對以後的發展 與自我充實都很關心。至於生涯發展上會加以引導、提供建議,在行 為上會加以督導與管教。而父母認為家裡早期提供充足的刺激很重要, 父母教育知識的充實也會有幫助。根據美國全國大專與雇主協會調查 發現,年輕人選擇職業時,最容易受父母影響。由於父母對子女的職 業選擇影響深遠,他們同時扮演模範與導師的角色,不過, 「指引」與 「指使」這兩者之間界限模糊,在眾多職業選擇中游走可能困難重重, 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參與太少或介入太深的陷阱。父母的「指 引」對美術資優生的影響有多少呢?Schlosser 和 Yewchuk(1998)指 出關於家庭支持力的研究發現,正向的情境(支持和鼓勵) ,是造成最 佳發展與成就的先決條件。家庭的支持對美術資優生的影響有多少呢? Harry Stack Sullivan(1953)提出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在人的社會化過程及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重 要他人是指在成長歷程中,印象最深或影響最大的人。有可能是父母、 兄弟、姊妹、祖父母、親戚長輩、朋友、老師、戀人、伴侶,或工作 場合裡的長輩、同事等(鄭茱月,2002) 。父母對子女的職業選擇的影 響尤其深遠,因為父母同時扮演陪伴與監督的角色,不過, 「引導」與 「指導」這兩者之間界限不是十分明確,也不是每對父母都能夠清楚 的了解每種職業的技能與需求,能夠進而指導自己的孩子做正確的職 業抉擇。西方哲人亞里斯多德認為,人類通常是遵循他們自己生命原 理的成長模式,也就是會長成自己既定的樣子。就像是當你觀看一顆 22.

(37) 種子,並沒有辦法完全預期你所觀看的種子,未來它將會開出什麼樣 的花朵;不過亞里斯多德也認為,種子當然擁有開花的潛力,即使種 子現在還看不出會開出哪種花朵,如果好好照顧,適當引導與支持, 未來種子還是會綻放成它們應該熟成的花朵。生涯抉擇的第一步通常 是在家庭潛在教育狀況下發生,父母會在有意無意中透露對孩子未來 生涯的想像與期許。有些父母更會藉由了解孩子們在童年時的表現, 因為不管孩子未來可能蛻變成什麼樣子,在早期階段都或多或少會顯 露一絲絲跡象,父母通常會趁孩子處於成長初期,天賦傾向未明時, 就用心的觀察,經由各種學習或互動來洞悉或臆測孩子們的才華與優 勢,並加以栽培。不過, 《人生第一個作文題目》作者教育博士蒙特羅 斯(David H. Montross)建議,父母可以做的是,協助孩子思考多幾個 選項,以及不同選項下不同的後果。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授予孩子自 己做決定的權力。面臨選擇科系這等大事,北投國小資優班老師謝淑 玲的建議是父母請小孩先找自己出不要的,可能比找出想要容易得多 (黃惠如,2009)。. 23.

(38) 表 2-2-1 Ginzberg 生涯發展理論. 時期. 年齡. 次階段. 發展特徵. 幻想期 (fant as y). 兒童 ( 11 歲 ). 試驗期 (t ent at i v). 青少年初期 興趣階段 (11 -17 歲 ) (i nt e r est ). 玩樂、模仿、 角色扮演 (無 階 段 性 ). 能力階段 (capacit y) 價值階段 (val ue) 轉換階段 (t r a ns i t i on) 實現期 (r eal i st i c). 成年期 探索階段 (17 歲-成人) (exploration) 結晶化 (crstallization). 初期純粹為遊戲,透過遊戲模仿成 人的職業。後 期 從 玩 樂 成 為 工 作導向。 因個人不同的喜惡而有多種選擇, 開始培養對職業的興趣。 逐 漸 瞭 解 個 人 的 能 力,並 以此為未 來 職 業 選 擇 的 依 據。 瞭 解 職 業 的 價 值 性,兼顧 個 人 及 社會上的需求。 統 整 相 關 選 擇 資 料,為職 業 選 擇 做出決定,並體認到伴隨職 業選擇而來的責任。 透 過 各 種 職 業 試 探 活動,將 選擇縮減至二、三種,但仍在猶豫 中。 對特定職業領域已做好準備與承 諾,進入具體化階段。. 特定化 依 照 自 我 選 擇 的 目 標,決 (s p e ci f i ca t i o n ) 定 投 入 職業,並做好各種就業準 備,進入專業化階段。. 資料來源:整理自張添洲 (1 9 9 3)、吳芝儀 ( 1 9 9 6)、蔡淑姿 (20 1 0)。. 三、 生涯自我效能 (一)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於1977年於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到交互決定論的概念。強 調人們的表現,是會受到個人對環境的認知、行為和環境決定因素三 者間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在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個體 所認知的自我效能對行為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黃雪瑛,2003;彭 滋萍,2009;蔡慧玲,2006)。Bandura 認為個人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 24.

(39) 對某一特定工作或事物,經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確認對自己處理該 項工作具有高度的效能(張春興,2007)。而所謂自我效能就是指個 人在從事某項工作或表現某種行為時所具備的能力,並對於該工作或 行為能做到的程度所持有的一種主觀性的評價,亦指個人對於自己是 否能獲致成功的信念與信心程度(李詠秋,2001)。因此當個體所具 有的自我效能愈高,對於能完成某項工作的信心程度就愈高,這將會 促使他們盡力發揮個人潛能,並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與解決所遭 遇的困境,並且高自我效能者會增加個人行為的頻率,進而獲得成功 的機會較大。反之,當個體所持的自我效能較低時,會認為自己的能 力不足以解決問題,並受到自驗預言的影響,造成成就動機低落與自 信心降低,進而產生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及出現逃避的行為,而避免相 關的表現機會,將缺乏成功的可能,使得失敗的機率提昇(李詠秋, 2001;蔡慧玲,2006;Lent & Hackett, 1987)。 (二)生涯自我效能理論. 1. 生涯自我效能的意涵 Lent 和Hackett(1987)指出生涯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從事與生 涯選擇和生涯適應相關行為的效能之判斷」,亦即個人對自己生涯能 力的自我評估。Betz(1992)則指出只要跟個體本身生涯相關的自我 與環境的覺察能力就是生涯自我效能。黃瑛琪等人(2006)認為「生 涯自我效能」是生涯定向中重要的變項,它支持著個人的生涯選擇與 發展,且能有效的預期個人生涯選擇的情況,並做出生涯相關的行動 計畫;同時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興趣選擇也有顯著相關,顯示出興趣 的高低與個人對生涯相關能力的知覺有關。因此生涯自我效能在個體 25.

(40) 的生涯發展上具有影響力,也是了解個體生涯發展的重要關鍵。 2. 生涯自我效能的重要性 生涯自我效能對個體的生涯選擇與生涯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高生 涯自我效能者,當他們面對生涯抉擇困難時,會以正向且積極樂觀的 態度來面對所遭遇的困境,且生涯選擇的範圍較不會受到限制,也較 能表現出真正的興趣。相對的,低生涯自我效能者,即使對自己有興 趣的工作,仍懷疑自己的能力,較缺乏自信,因此在生涯發上,感到 猶豫與不確定,無法堅持下去,進而無法做出自己以為正確生涯的抉 擇。在遇到生涯困難時,也會感到恐懼,甚至傾向選擇逃避(郭蓓蓉, 2008)。由此可知,生涯自我效能代表個人對自己生涯抉擇能力的信 心與決心,將會影響到他後續的行為表現、面對問題與困難的態度與 容忍度、自我感覺是否能有正確的生涯抉擇,因此生涯自我效能是預 測個人自我生涯抉擇及日後工作發展的重要指標。 3. 生涯自我效能形成的來源 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自己在某項工作上表現良好 與否的信心程度,而自我效能的建立與改變,主要源自於個人成就表 現、學習經驗、語言的說服和情緒的激發。 當個人意識到自己在某一生涯領域表現不佳或是能力不夠時,可 能就會選擇逃避該領域,例如當個體自認為自己在某些學業成就表現 不佳,對於那方面職業的生涯自我效能預期便較低,因此會避開相關 領域去選擇其他領域的職業,進而影響其生涯發展方向。個體若對於 自己有把握的職業有較高的生涯自我效能,則他在面臨工作困難時, 26.

(41) 比較不會焦慮,甚至會更加努力,表現得更為積極,同時也會表現得 比其他在此領域生涯自我效能較低的人還要好。生涯自我效能預期高 的人,即使在生涯發展或抉擇過程中遇到生涯困境時,相信自己只要 努力就會一定會成功,願意堅持下去。相反的,生涯自我效能預期較 低的人,對自己則會抱持懷疑的態度進而選擇放棄,無法堅持下去, 也不願意迎向挑戰或盡力突破困境。 (三)小結 綜合上述,生涯自我效能可以界定為個體在面對生涯相關問題, 如學業或未來職業選擇時,對於自己本身是否能成功表現此一行為的 預期作用和信心程度,並可以預測與瞭解個人的生涯抉擇。人們選擇 性信念可以決定了他們的感受,思考,激勵和行為。這種信念通過四 個主要過程產生這些不同的影響:成就表現、替代或觀察學習、口語 說服或鼓勵及情緒的激發,有著不同程度的生涯自我效能,因而影響 個體在生涯抉擇、工作表現的表現。自我效能是一種人們對自己能夠 發揮表現能力的信念,這些表現也影響個體對生活事件的觀感。它們 包括認知,動機,情感和選擇過程。強烈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多方面提 高個體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對自我能力有高度自信的人,會把困難的 任務當作可掌握的挑戰而不是意圖避免的威脅。這種自我效能感促進 了內在的興趣和對未來活動的深刻了解。他們會為自己設定了具有挑 戰性的目標,並在可能失敗的情況下,提高並維持他們的努力。也可 以在他們遇到失敗或挫折後,能迅速恢復他們的自信與努力。他們會 將失敗歸咎於不夠努力或缺乏可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當他們遇見無法 掌控的情況,也可以相信可以控制與掌握自己。這種自我效能感會產 生個人成就,減輕壓力並降低對抑鬱的敏感性。相反,如果個體懷疑 27.

(42) 自己能力,會迴避他們認為是相對的困難任務。他們對自己選擇追求 的目標,抱有很低的期望和堅定的承諾。當面對困難的任務時,他們 會一直想著他們的個人缺陷,他們將遇到的障礙,以及各種不利的結 果,而不是想著如何努力、成功地表現自己可以克服困難,他們會放 鬆,在遇到困難時迅速放棄。而且在失敗或挫折之後,他們很難恢復 自我效能感,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他們一點點失敗就會 失去自信。他們容易成為壓力和抑鬱的犧牲品。 四、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學者研究指出生涯自我效能的高低程度,受到許多因素的 影響,其因素包括1.背景因素:性別、就讀類組或科系、教育背景、 年級和年齡等;2.心理因素:性別角色、價值觀、決定類型等;3.環 境因素:家庭背景、父母支持、重要他人影響等。以下根據相關文獻, 歸納下列因素: (一) 性別 Nevill 和Schlecker 在1988 年的研究中指出,女性比男性在生涯 自我效能表現上較弱,且往往不擅做生涯決定,因此,常選擇傳統女 性職業,如果女性的自我效能高時,則較能自行做生涯決定(蔡慧玲, 2006)。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 高中生在「生涯計畫」、「目標選擇」、「生涯資訊蒐集」、「職業 自我評量」、「問題解決」、「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六個層面中, 男生在「問題解決」層面上的效能高於女生,而女生則在「目標選擇」 及「職業自我評量」 層面上的效能比男生顯示出更高的信心與把握(邱. 28.

(43) 卉綺,2005)。于曉平(2006)對高中數理資優女生的研究發現,性 別特質尤其是男性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的關聯度高。而數理資優女 生多呈現中性特質,其次是男性特質,比起語文或人文社會類的資優 女生,在女性特質上顯著較低。而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文或人文社會類 的資優女生,顯著高於數理資優女生,顯示其對未來發展上較有信心。 李詠秋(2001)研究中顯示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大學生的比較中,發現 生涯自我效能並未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的存在。厲瑞珍(2002)以南 部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生涯自我效能並沒有因為性別 而有所不同,但女性在「正確自我評價」的生涯自我效能高於男性。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有部分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在生涯自效能上是 有差異存在,但也有研究指出生涯自我效能不會因不同性別而有所差 異。 (二) 年級 研究顯示,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整體生涯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 存在,高三學生在「生涯計畫」、「目標選擇」、「生計資料選擇」 層面的效能均優於高一和高二的學生。 (郭蓓蓉,2008) 。李詠秋(2001) 、 黃淑敏(1999)研究中均顯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並 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研究顯示年級對生涯自我效能有差 異的存在,但也有部分的研究指出生涯自我效能不會因年級的不同而 有差異。因此,不同年級是否對生涯自我效能產生影響,其結果並不 一致。. 29.

(44) (三) 決定類型、決定狀態 有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決定狀態的高中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有顯 著的差異。自主定向型的高中生對於「生涯計畫」、「目標選擇」、 「生涯資訊收集」、「職業自我評量」、「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上 最有信心與把握,而在「問題解決」層面,他主定向型的高中生最有 信心;焦慮未定向型的高中生在「生涯計畫」、「目標選擇」、「生 涯資訊收集」、「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問題解決」層面皆為最 沒有信心的;至於迷失方向型的高中生在「職業自我評量」層面最沒 信心。不同決定類型的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有差異存在。(邱卉 綺,2005) (四) 家庭背景 家庭社經背景對於學生之職業認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決定程 度有重大的影響(郭蓓蓉,2008)。以師範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研 究結果顯示生涯自我效能會因父母支持度與重要他人影響的程度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黃淑敏,1999)。郭蓓蓉(2008)研究中亦發現 不同社經地位家庭高中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的存在。 五、小結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性別、年級、決定類型、家庭等變項 皆會影響個體的生涯自我效能,研究結果確有呈現不一致的情形, 而這些研究對象大部分為一般的學生,針對美術資優生所進行的生 涯議題之研究則幾乎沒有,故值得進一步探討。. 30.

(45) 第三節 美術資優教育之生涯抉擇相關研究 研究者根據搜尋臺灣博碩士論文,有關美術資優教育與追蹤調查 相關研究如表 2-3-1,顯示近二十年有關美術資優教育之生涯抉擇的研 究: 郭淑娟(1996)在國中美術班畢業生第一個十年追蹤調查研究中, 以畢業十年的國中美術班學生 53 名(七十三學年度畢業) 做問卷調 查,發現 64.29%的已就業者,從事美術相關職業;27.27%的就學者 讀大學。 陳淑欣(2005)研究指出未繼續就讀美術班者的教育抉擇因素可 歸納成「升學導向,學科至上」、「發覺其他性向」、「僅把美術當 興趣」、「自認術科不突出」、「學校選擇性小」⋯等因素,其中以認 為應以學科為重,若選擇美術會有所侷限,且把美術當興趣而不想當 專業的理由最多。繼續就讀美術班者的教育抉擇因素可歸納成「受師 長影響」、「耳聞校譽佳」、「對美術有興趣」、「學科不好」及「隨 遇而安,考上就念」等因素,其中以仍對美術有興趣及學科不好的理 由最多。訪談研究對象在職業選擇時有因為「機緣」、「可半工半讀」、 「興趣專長」、「教育體制」、「工作負擔輕,利於申請學校」等考 慮因素。在評估工作發展性時則有「具長期發展性,且會一面進修」、 「屬暫時性的」、「沒想那麼多」幾種情形。在工作表現評估方面, 受訪者在「所學」與「專長」及「興趣」三方面因個人狀況不同而異, 有人的工作與所學相關,但並非興趣;有人則是專長,但非興趣所在。 而對目前工作滿意度則有近七成表示滿意,且認為多能發揮自己的能 力。在回顧生涯時有人想在求學階段更努力些;有人則想依自己興趣 重新選擇方向或改變學習態度;也有人認為活在當下比較重要。而大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