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組織健康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組織健康影響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 政 達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組織健康影響之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 麗 捐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誌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我沒有蘇東坡的豁達,回首這四年的學行碩在職 班的生涯,倒是常有山頭斜照卻相迎的驚喜。 兩年修習學分的日子,常常在週末的黃昏,回桃園的 2 號國道上, 迎接滿天的晚霞。一面開車,一面咀嚼著秦教授夢群的言之有據的時. 政 治 大. 事點評、胡教授悅倫的嚴謹見解、王教授鐘和的溫馨提點、張教授奕. 立. 華的談笑風生。也難忘湯教授志民總在精譬的課程之後,為我們獻上. ‧ 國. 學. 一段精彩的魔術,掃除我們一天的疲累;林教授邦傑溫文儒雅的長者. Nat. io. sit. 珠的春風,為我們解惑!. y. ‧. 風範令人景仰,而吳教授政達更是把枯燥乏味的統計學,化做妙語如. al. er. 同窗好友的相伴,是支持我在繁忙的校務中能堅定走下去的最大. n. v i n Ch 力量。於學行碩在職班修習的過程中,順利考上桃園縣候用校長,除 engchi U. 了師長們學術理論的滋養,還要感謝卉玶、佳惠、顥騰的提點,三位 校長同學的經驗分享,以及總在我倦怠時,為我打氣的素敏。 遴選上桃園縣永安國中校長之後,投入校務的經營,耽擱了論文 的寫作計畫,感謝蔡秀真小姐持續的提醒,恩師吳政達教授不斷的耳 提面命、指點迷津,跑在前面的政隆、素敏伸出援手,並肩作戰的卉 玶更是堅持要在今年努力拿到畢業證書;口委閰自安教授及蕭霖教授,.

(4) 兩位老師從計畫到論文完成,給予我諸多建議指導。我就這樣跌跌撞 撞,在大家的扶持下走到終點。雖稱不上血淚交織,可也是度過許多 廢寢忘食的日子呀! 寫作論文的洗禮,是研究過程中最甜蜜而沈重的負荷。從計畫擬 定到撰稿完成,整整兩年的時光,幸而有旅居加拿大的大學同學朱美 郁,協助我蒐集外國文獻,曾經留美的外子,在文獻翻譯上給我諸多. 政 治 大. 助力,問卷發放過程,桃園縣國中小校長、主任無私的提供協助。點. 立. 點滴滴,滙聚成論文完稿的力量。. ‧ 國. 學. 最後,要感謝我的師父校長,平鎮國中退休校長彭盛星先生,不. ‧. 是您的鼓勵,我不會在不惑之年再次走進學術的殿堂,經歷這番洗禮;. Nat. al. er. io. 我缺席的歲月裡,為我填補對家人的愛。. sit. y. 感謝我的家人,體諒我這四年怠忽母職、子職的日子;感謝外子,在. n. v i n Ch 四年政大的歲月,感謝這一路相伴的人、事、物,謝謝你們滋養 engchi U. 了我的生命,豐富了我的生活,謝謝這一路的美好! 陳麗捐謹誌 2011 年 6 月 18 日.

(5)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實施分布式領導及學校組織健 康之現況,分析在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學校環境背景變項中,教師對校長 實施分布式領導的知覺差異情形,並探討實施分布式領導對學校組織健康 之影響。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 245 所國中小學教 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共計抽取 52 所國中小,寄發問卷 656 份, 回收比例 86%。扣除填答不全的無效問卷後,可用問卷 501 份,可用率為 88%。本研究使用 SPSS 17.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獲致以下結論: 一、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及學校組織健康情形 為中高程度。 二、 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以「學校文化」感受程度最高,其次為「分 享責任」。教師知覺組織健康則以「倡導與關懷」、「教師凝聚力」 的感受程度最高。 三、 男性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程度均高於女性 教師。 四、 資深教師在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程度均高於年 輕或年資少之教師。 五、 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程度 均高於導師或專任教師。 六、 不同教育程度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程 度無顯著差異。 al v i 七、 學校規模為小型(24 班以下)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 n Ch engchi U 校組織健康之程度均高於中、大型學校教師。 八、 小學教師在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程度均高於國 中教師。 九、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學校組織健康具有正向且顯著之影響。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機關首 長及學術研究等相關單位參考。. 立. 政 治 大. n.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關鍵詞:分布式領導、組織健康.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urrent state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cross Taoyuan County, analyzing how factors including various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school environments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 addition, the degree of awareness displayed by teachers concerning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is explor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this research utilizes survey methodology with the teachers of the 245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as the entire population under study. With random, stratified sampling, 65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eachers across 52 schools with an 86% reply rate. Out of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88% were valid, a total of 501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were tabula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SPSS 17.0 for Windows program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政 治 大. 1.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the teachers of Taoyuan County’s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is moderately high. 2. Teachers are most aware of the “school culture” and secondly the “shared responsibility” aspect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Teachers are most aware of the “initiating structure and consideration” and secondly the “teacher affiliation” aspects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3. Overall, male teachers possess a higher level of awarenes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an do female teachers. 4. Senior, more experienced teachers are more aware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an are junior, less experienced teachers. 5. Teachers who also perform administrative duties demonstrate a higher degree of awarenes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an do counselors or teachers who do not perform administrative duties. 6. Teacher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education do not displa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awarenes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7. Teachers of smaller schools (with less than 24 classes) are generally more aware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an are teachers are larger schools. 8.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ossess a higher level of awarenes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an do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9. Distributed leadership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listed above, I have ma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ha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school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uld use as reference. Term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目. 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政 治 大 分布式領導之意義與內涵 --------------------------- 7 立. 第二節 學校組織健康之意義與內涵 ------------------------ 21. ‧ 國. 學. 第三節 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相關研究 -------------- 27. ‧.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7. sit. y. Nat.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 ---------------------------------- 37. er. io.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0. n.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41 a v 第四節. i l C n h e n-----------------------------研究步驟與實施過程 49 gchi U.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53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分布式領導之現況分析 ------------------ 53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健康之現況分析 ---------------- 5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學校分布式領導之差異情形 ---- 6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之差異情形 ------ 71 第五節 國民中小學分布式領導對學校組織健康之預測力 ------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3 i.

(10)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93 第二節 結論 -------------------------------------------- 96 第三節 建議 -------------------------------------------- 99. 參考文獻結論與建議 ----------------------------------- 103 壹、 中文部分 --------------------------------------------- 103 貳、 英文部分 --------------------------------------------- 107. 附錄 ------------------------------------------------- 103. 政 治 大. 附錄一. 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調查預試問卷 -------------- 113. 附錄二. 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調查問卷 ------------------ 119.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11) 表. 次. 表 2-1. 分布式領導相關理論中文部分 --------------------- 11. 表 2-2. 三種組織健康量表比較表 ------------------------- 25. 表 3-1.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學校數及學校規模統計表 --------- 42. 表 3-2. 問卷發放抽樣校數及員額分配表 ------------------- 43. 表 3-3. 正式問卷樣本基本資料 --------------------------- 43. 表 3-3. 分布式領導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 47. 表 3-4. 學校組織健康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 48. 不同學校類型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1 不同性別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2. Nat. 表 4-6. 學校組織健康及其構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59. ‧. 表 4-5. 學. 表 4-3.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題目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57. y. 表 4-2. ‧ 國. 表 4-1. 政 治 大 分布式領導及其構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 55 立. 表 4-8.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4. 表 4-10. er. al. v i n Ch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5 engchi U n. 表 4-9. sit. 不同年齡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3. io. 表 4-7. 不同現任職務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7. 表 4-11.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68. 表 4-12.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分布式領導之差異情形 --------- 70. 表 4-13. 不同學校類型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的差異情形 ----- 72. 表 4-14. 不同性別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的差異情形 --------- 72. 表 4-15. 不同年齡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的差異情形 --------- 73. 表 4-1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之差異情形 ----- 75. 表 4-17.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之差異情形 ----- 76 iii.

(12) 表 4-18. 不同現任職務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的差異情形 ----- 78. 表 4-19.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的差異情形 ----- 79. 表 4-20.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學校組織健康之差異情形 ------- 81. 表 4-21.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整體學校組織健康」之分析摘要表 ----------------------------------------------- 83. 表 4-22.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機構主體性」之分析摘要表 - 84. 表 4-23.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倡導與關懷」之分析摘要表 - 85. 表 4-24.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資源影響力」之分析摘要表 - 86. 表 4-25.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教師凝聚力」之分析摘要表 - 87. 學. 國小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重學業成就之摘要表 ----- 89. ‧ y. Nat. io. sit. 表 4-28. 國中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重學業成就之摘要表 ----- 89. n. al. er. 表 4-27. ‧ 國. 表 4-26. 政 治 大 分布式領導各構面預測「重學業成就」之分析摘要表 - 88 立. Ch. engchi. iv. i n U. v.

(13) 圖. 次. 圖 2-1. 分布式領導的類別 ----------------------------------- 16. 圖 2-2. 分布式觀點的領導實踐 ------------------------------- 1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7.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5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提出「分布式領導」在教育現場之現狀以及其重 要性。其次提出「分布式領導」中主要構面與組織健康間之關係。.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以往的研究中,領導學校通常是一個人的事。然而隨著教育系統的複雜性日益 增加,特別在大型的中學裡,沒有任何人擁有全部的知識、技術與能力以執行所有領 導職務,而必須將領導事務分配給團隊成員。一個後英雄的領導模式已經被開發 (Conger & Pearce,2003),領導被視為是集體的行為,應該分佈在學校的團隊中。. 政 治 大. 台灣在面對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中,不論政策或實務面,都朝向開放多元的腳步,. 立. 儘管爭議不斷,改革確然已經發生。學校面對日益複雜多元的教育情境,再加上民主. ‧ 國. 學. 的浪潮風起雲湧,由下而上的改革模式是學校領導人必須體認及因應的現況。1990 年 代以降,伴隨學校權力分享、師資多元化、學習型組織、學校本位管理、多元入學方. ‧. 案、教師法及工會法的修正等,傳統的領導型態(單一領導者)勢必無法完全滿足學校. y. Nat. sit. 的需求,繼之而起的整合型領導模式乃取而代之,試圖整合多個走向或層面,以發展. a. er. io. 最具效能的學校領導模式。. n. iv 分布式領導是因應這個現況而產生的領導型態。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沙克博士在 l. n U e n g c h i A 紀元,走向強調合作與意義的 20 世紀末曾經指出,人類歷史正從強調生存與競爭的. Ch. B 紀元(轉引自天下雜誌,2011)。在過往的領導理論中,研究焦點集中於領導者的特 質與領導行為,分布式領導則著重在探討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間的互動,是一種協同合 作的領導新型態。雖則在學校領導理論的發展上,分布式領導仍是一個新興的議題, 其相關研究仍在起步階段。 研究者在國民中學服務逾 20 年,深切感受教育現場在時代推衍中的變動。以往由 牢固的科層體制主宰的校園生態產生巨大的變化,各式各樣的委員會、工作小組取代 以往教學、行政分立的形態,教育鬆綁、權力下放,更多教師參與學校中實際的領導 行為,領導不再侷限於某個職位頭銜。教師對校園中分布式領導的現況是否有所覺知? 1.

(15) 本研究第一個研究動機即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分布式領導」了解與接受的情 形,以及學校不同背景變項,對「分布式領導」各個構面的實施現況及覺知情形。 世界衛生組織(1948)對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是指身體(生理) 、精神(心理) 及 社會(社交) 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以此來看,組 織健康應為多向度、多層次的安適與平衡,並且能持續追求組織的發展與繁榮。 學校組織氣候為組織中成員(行政、教師、學生、社區)互動的動力情形,組織除 了生存的維繫,仍需適應環境、設定並達成目標、維持團隊的凝聚力,克服逆境、創 造文化,追求組織的永續繁榮與發展。過往的組織發展,其成敗繫於領導者一人的特. 政 治 大 康氣候的形成,處於消極被動的狀態。近來教育場域日益複雜,領導動能由單一走向 立 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組織成員是被動的追隨者,對於組織文化的營造,組織健. 分布,組織成員的互動更為密切而多元,這種現象對學校組織健康的影響究竟為正向. ‧ 國. 學. 或負向?學校中組織成員對組織健康所感受的程度相較以往是否有差異存在?此為研究. sit. Nat. y. ‧. 動機之二。. n. er. io.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al v i n Ch engchi U. 壹、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之討論,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國民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及組織健康之意義、內涵及理論。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中小學教師對學校分布式領導知覺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中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健康知覺之差異情形。 四、 探討學校分布式領導對組織健康之預測力。 五、 提出研究結果及具體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育人員及未來研 2.

(16) 究者的參考。. 貳、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茲將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一、 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於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現況的知覺程度為 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小教育人員對於學校實施分布式領導現況知覺情形是 否有顯著差異? 三、. 政 治 大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小教育人員對於組織健康的知覺情形是否有顯著差 立 異?. ‧ 國. 學. 四、 國民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對學校組織健康是否具影響力?分布式領導對. ‧. 組織健康的預測力為何?. er. io. sit. y. Nat. n. 名詞釋義 v a第三節 i l C n hengchi U. 壹、 分布式領導. 分布式領導並非一種全新的領導模式,而是現有領導模式的統整綜合,是現今 學校領導現況的描述。領導實踐是構築在領導者、追隨者與情境三者共同交互作 用下。領導角色會隨著情境而流動,而非固定不變。本研究以Gordon(2005)發展 的「分布式領導準備度量表」(Distributed Leadership Readiness Scale,簡稱DLRS) 為基礎改編,將分布式領導分為四個向度:願景、任務與目標(Vision, Mission, and Goals)、學校文化(School Culture)、分享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領導實踐 (Leadership Practices)。調查施測後所得各向度分數之情形,以了解國民中學學校 3.

(17) 分布式領導之真實情形。得分愈高表示學校實施分布式領導的狀況愈顯著。. 貳、 組織健康 組織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此一擬人化的詞彙,用以指涉組織的環境、 氣氛、組織思想,生態,領域,形勢,文化等所呈現的特質。健康的組織應是多 向度、多層次的安適與平衡,並能朝向永續的繁榮與發展,而不止於維持其生存。 健康的學校提供教師支持並維持高績效標準,教師間相處融洽,工作態度積極,. 政 治 大 組織健康之操作型定義,是指教師在「學校組織健康量表」中得分狀況,得 立. 能持續追求專業的成長與互動,並以學校為榮。. 良。. ‧. ‧ 國. 學. 分愈高表示該組織的組織健康程度愈佳,反之則代表教師知覺之組織健康程度不. 本研究有關組織健康之向度包含:機構主體性(Institutional Integrity)、. y. Nat. sit. 倡導與關懷(Initiating structure and Consideration)、資源影響力(Resource. al. n. 等五個面向。. er. io. Influence)、教師凝聚力(Teacher Affiliation)、重學業成就(Academic emphasis). Ch. engchi.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4. i n U. v.

(18) 本研究參考桃園縣教育局 99 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教育統計資料,以桃園縣立 國民中小學之正式教師(含主任、組長、導師、專任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桃園 縣立國民中學共有 58 所(含完全中學國中部) ,教師數 5311 人。國民小學 187 所 (含楊光、迴龍國中小),教師數約計 8642 人。.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有三個主要的研究變項:包括教師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背景變項」、 「學校分布式領導」以及「組織健康」三者。茲將各變項內容說明如下:. (一)背景變項. 立. 政 治 大. 1.教師背景:教師的性別、現任職務、學歷、年齡、服務年資。. ‧ 國. 學. 2.學校背景:學校的規模及位置. ‧. (二)學校分布式領導變項. sit. y. Nat. er. io. 本研究以Gordon(2005)在學校分布式領導與學生學習成就的研究中,以康乃迪. n. 克州所設計的分布式領導準備度量表(Distributed Leadership Readiness Scale, a v. i l C n hengchi U DLRS)為基礎,並參考分布式領導其他相關文獻,將學校分布式領導的層面分為 「任 務願景與目標」、「學校文化」、「分享責任」及「領導的實踐」四個向度。. (三)組織健康變項 本研究主要參考 Hoy 等人利用 Parson 所建構的理論編製成的量表,用以檢視. 學校組織健康的程度。本量表將組織健康分為「機構主體性」、「倡導與關懷」、 「資源影響力」、「教師凝聚力」、「重學業成就」等五個向度。. 貳、 研究限制 5.

(19)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 主要探討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學校分布式領導的覺知情形以及分布式領導中各個構 面對於組織健康影響的情形。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國民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情形及其對組織健康之影響 的實際情況,然而,基於主客觀環境因素,仍有部分限制。就研究範圍而言,本 研究範圍僅限於目前任職於桃園縣國民中小學之教師,不含私立中小學及高中職 教師。是否可進而推論到其他地區各級學校之教師,則有待進一步驗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共分為二個小節,分別就理論與相關研究作探討。第一節為 領導理論與分布式領導內涵,第二節為學校組織健康的理論與研究。以 下分別就本章各節主題加以論述說明。. 第一節 分布式領導之意義與內涵 壹、 分布式領導的意義: 領導行為普遍存在於各式社會關係與組織之中,隨著許多領導. 政 治 大. 理論的崛起,我們認識到:沒有一種領導公式可以有效的適用於所. 立. 導者的特質而呈現不同的面貌。. 學. ‧ 國. 有情境。領導行為常因組織的本質、團體的目標、個人的需求及領. Drath (1998)指出領導的進展模式,在領導理念上由早期控制. ‧. 組織成員,進而以影響領導成員,晚近的領導理念則以共創團隊目. sit. y. Nat. 標,並朝向互惠互利的關係發展。而在領導的行動上則由指揮追隨. er. io. 者進而以激勵追隨者為主,現今的領導理念則在創造組織內部的承. n. 諾感,進而建立相互意義。若以領導發展的焦點來看,在早期是強 a v. i l C n 調領導者的權力進展至傳統領導模式中強調領導者的人際技能,現 hengchi U 今則著重在領導者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實現,而終至以團體的互動為 主。 秦夢群(2010)分析 20 世紀以來教育領導理論的發展,將領導 理論分為五個主要類型: (1). 特質論走向(1940 以前):強調領導能力乃為天生,而著重探. 討成功領導者的特質。 (2). 行為論領導走向(1940~1960):強調成功領導與領導者行為. 息息相關,研究重點在探討有效能領導的外顯行為類型. 7.

(21) (3). 權變論領導走向(1960~1980):強調成功之領導需視所處情. 境通權達變,探討特定情境中適當的領導行為成為研究焦點。 (4). 整合型領導走向(1980~):試圖整合多個走向或層面,以發. 展出最具效能的領導模式,為「新興領導理論時期」 。 (5). 功能型領導走向:以發展時期來看,可被視為新興領導理論. 之一部份。其重點在觀察教育各功能之需求適時發展相關應用 行為。.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到,領導模式的轉變隨著後現代主. 政 治 大 色,由集中式的英雄領導,強調領導者的個人特質與領導行為,轉 立 義的興起,逐漸走向多元、去中心化的取向。領導者在組織中的角. ‧ 國. 學. 而成為集體的參與式的領導。. 傳統上,領導由一個人強勢主導,而其他人只是簡單追隨者,. ‧. 亦即所謂的垂直式領導。近來研究指出領導可以由團隊領導者及團. y. Nat. 隊成員所分享,在特定時刻及特殊事件時轉換調整個人之知識、技. io. sit. 能(Pearce, 2004)。領導者不再是科層結構頂端的單一個體,而組織. n. a. er. 也由個別領導者英雄式的特質,轉而注重領導者、追隨者在情境中 互動的集體智慧。l. Ch. i. e. i n U. v. ngch 權力的分布因此由集中而走向分權,領導角色由單一固定走向 流動、變易而多元。強調整合、功能導向的新興領導理論在晚近崛 起。在 Elmore「建立學校領導的新結構」 (Building a New Structure for School Leadership,2000)一文中說: 「公立學校若要生存,其各 級領導者的樣貌或行事將必須和目前的狀況有絕對的不同。」 (p.3)。今天教學領導者的角色已經變化,必須更加考慮到教育的 教與學兩方面,需要一種新的領導風格(Lashway, 2002)。時至今 日,領導者與領導行為與過去呈現極為不同的風貌,研究顯示教育 領導逐漸走向分布式(Elmore, 2000)。. 8.

(22) 分布式領導一詞最早出現在 1951 年 Gibb 的《參與式團體的動 態》一書中。其後在 Barry(1991)所提出<管理沒有首長的團隊:分 布式領導的課題>(Managing the Bossless Team: Lessons in Distributed leadership)及 Clift 與 Thurston(1995) 所編著的《分布式領導:透過 合作改進學校》(Distributed Leadership: 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Collaboration) 一書中,均有所探討。分布式領導是一種 以領導實踐為中心的領導模式,其領導角色是流動而非固定的。在 分布式領導中,領導者與追隨者的角色隨著情境互動而變易,角色 界限因而模糊。分布式領導強調去集權化、社會責任及集體學習. 政 治 大 的文化,鼓勵部屬學習領導,將組織成員的能量極大化,進而發揮 立 (Grint, 2005)。以信任和開放做為組織人際關係的基礎,強調合作. ‧ 國. 學. 組織的最大效益。1990 年代後,學校面臨多元複雜的挑戰,學校 成員必須協同共理校務,在組織運作過程中,領導角色與行為隨情. ‧. 境變化,分享與轉換,分布式領導開啟了組織中民主與集體領導的. y. Nat. 可能性 (轉引自賴志峰,2010)。. io. sit. Harris(2003a)認為在分布式領導中,領導角色並不侷限於職位. er. 或名份,而擴及整體組織成員,領導實踐是一種動態的流動。. n. a. v. l C Gronn(2002)主張分布式領導中,組織成員存在共同承諾、自發參 ni. hengchi U. 與及分享互動的合作關係。在學校中,校長與其他成員的權力界線 漸趨模糊,個體隨情境不同,均具領導的能力。 學校應去除學校領導者中心的角色概念,在分布式領導中,領 導被闡釋成具有流動性和緊急應用性,而並非是一種固著的現象 (Gronn, 2000)。 Spillane(2006)強調分布式領導是一種動態的互動網絡,權力的 分布在不止一個領導者間流動,領導者與追隨者的從屬關係有時會 依情境進行轉換。. 9.

(23) 吳清山、林天佑(2010)將分布式領導定義為:在一個組織中領 導活動散布於各個成員,每個成員在其負責領域和「信任與合作」 氛圍下,參與領導實務運作,擔任領導角色並承擔領導責任,以利 達成組織任務及提升組織效能。 Copland(2002)就其實證研究歸納出分布式領導的特性,認為分 布式領導是一種互惠、協同之行動(concertive action),成員的專業 觀點是多元的,可以發揮超越每一個小單元的綜合效果。領導亦不 再指涉校長或特定的行政主管領導,上下層級間角色變得模糊或擴 張。. 政 治 大 專業與能力共同承擔任務之領導模式。領導不再只限於具有名分之 立 秦夢群(2010) 認為分布式領導係指領導者與組織成員,依其. ‧ 國. 為,可隨情境之變化而分享與轉換。. 學. 領導者,而擴及整個組織成員。組織運作過程中,領導角色與行. ‧. 賴志峰(2008b)將分布式領導的意義界定為,學校領導並不只. y. Nat. 是校長個人所為,而是一組人貢獻其主動開創、專門知識給學校所. io. sit. 形成的整體效果,更多人參與領導活動,比傳統單一領導者的假定. er. 來得多,專門知識是多樣化的,廣泛分佈給許多人;而學校領導者. n. a. v. l C 並非專指校長,而是學校中負起實際領導責任的個人或群體。分布 ni. hengchi U. 式領導即在闡述領導行為在現今組織中的現況。 綜上所言,分布式領導為多人領導的領導型態,領導權力分布 在組織成員之中,領導角色是流動而非固定的,著重於領導者、追 隨者與情境間的互動關係,以信任和開放做為組織人際關係的基 礎,強調合作的文化,鼓勵成員增權益能,進而發揮組織最大效 益。. 貳、 分布式領導的內涵. 10.

(24) 本節擬就分布式領導的相關理論基礎、類型、特性及其構成向 度來做分析。. 一、 分布式領導的相關理論: 在分布式領導的相關文獻分析中,與分布式領導相關的理論、 概念或類似名詞頗多,茲整理如下:. 表 2-1 分布式領導相關理論 學者專家. 年代. 賴志峰. 2008. 之處。 2010. n. al. y. sit. io. Waterhouse. 授權領導、分散式領導(dispersed leadership)、分享式領導、合作式領導. er. Nat. 、Oduro 與. 分享式領導、教師領導、參與式領導、集體 領導. 2004. MacBeath. 代理論和分享式領導等模式或概念有其相似. ‧. 秦夢群. 政 治 大. 分布式領導與同僚模式、領導密度、領導替. 學. ‧ 國. 立. 與分布式領導相似或相關之理論或名詞. v. n i 、民主式領導 C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hengchi U. (democratic leadership)、教師領導等六種領 導名詞 Arrowsmith 2005. 分享式領導、合作式領導、民主式領導、分 散式領導. Spillane. 2005, 合作式領導、分享式領導、共同領導、民主 2006. 式領導、團隊領導、情境領導. 以教育領導相關課題的研究走向來看,分布式領導應屬於後現代走 向的研究,探討領導實踐在今日教育場域的現況。 11.

(25) 二、. 分布式領導相關理論. (一)後現代走向: 分布式領導理論發展歷程深受後現代主義影響。後現代主義強 調多元、變異去中心化的概念,呈現在領導理論上,使得領導角色 由英雄式走向後英雄式,領導實踐由集中式走向分布式。後現代主 義主張理論與實務不應分開,強調領導實踐需依領導情境而變異, 領導行為是領導者與追隨者互動關係的呈現,由兩者共同經營。 後現代主義主張單一方法不能捕捉人類的真實經驗,亦無法捕 捉人類之變異性(秦夢群,2010)。領導者是根據情境,決定適當行. 政 治 大. 動,在分布式領導中,領導者與追隨者依情境變化而互動,領導者. 立. 不再是單一的垂直領導,而呈現水平式的流動。學校複雜多元、成. ‧ 國. 學. 員持有不同目標、多元教育主張、教師享有高度專業自主權,其本 身鬆散結合的特性,非線性結構的組織,恰好提供分布式領導實施. ‧. 的可能。. sit. y. Nat. er. io. (二)同僚模式:. n. a 分布式領導由多人擔任領導角色,強調合作與互動的模式與同 v. i l C n hengchi U 僚模式的運作有高度相似性。Bush(2003)認為,同僚模式經常透過. 委員會,委員會決策過程被視為平等主義的體現,影響力視專門知 識而定,而不是正式職位:決策是透過達成共識或妥協,而不是完 全依照校長的看法。 Bush(1995)認為,同僚模式強調權力和決定應該分享給組織 部分或所有成員,特別適用於具有顯著專業成員、專業權威的學 校,每個人的意見被重視,決定是基於共識,而不是分化或衝突, 故教師領導具有同僚模式的色彩,強調共同決策與權力分享。(轉 引自賴志峰,2009)在扁平化的學校組織中,校長與教師團體是夥 伴關係,共同決策與分享權力。同僚模式的領導者是一個傾聽者。 12.

(26) 重視平等、傾聽、協商的領導方式,決策之權交由組織成員集體參 與,形成共識後作成決策。 因此,同僚模式乃以多人決策取代一人決策。同僚模式具有機 性本質,其管理行為是參與的、分享的、共同規劃的(邱榮茂, 2002)。 同僚模式起源於參與管理理論,係指組織中的決策乃基於成員 之共同參與和商議,以獲得意見的和諧一致性。(邱榮茂,2002)領 導者之主要任務在尋求參與的、民主的決定,以符合成員需求與期 望。. 政 治 大 1. 學術界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 立. 張建邦指出同僚模式的主要特性有:(轉引自邱榮茂,2002). ‧ 國. 學. 2. 專業能力的權威受到重視. 3. 決策過程採取共同擔負、參與或其他均權方式。. ‧. 4. 強調研究與改變,及以問題為中心的決策方式。. io. er. 7. 強調人文教育。. y. 6. 同仁有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sit. Nat. 5. 上司與部屬之間彼此坦誠、互信。. n. a. v. l C 學校管理採同僚模式的,能尊重成員民主的決議、共識的意 ni. hengchi U. 見、教育人員的專業自由,以及重視人文的教育,是其優點。但 是,由於對同僚模式的實質缺乏清楚的描述,而且也未討論到學校 衝突問題的處理,受到批評,是為其弱點(吳清山,1989)。. (三)參與式領導: 參與式領導的主要精神乃希望藉共冋參與領導的方式,使組織 成員在執行任務的決策與處理上,產生同舟共濟的感受。進而強化 對組織的認同感而毫無保留的奉獻己力,以有效達成組織目標(秦 夢群,2010)。 13.

(27) Likert 提出參與式領導的特徵在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產生合作關 係,並充分授權部屬參與決策工作(轉引自秦夢群,2010)。 Somech(2005)認為參與式領導即集體決策或至少由高層及基 層來共享決策影響力、可增加決策品質及增進教師之動機與滿足 感。 參與式領導奉行分權之理念,重大決策多在與部屬溝通或討論後決 定 (秦夢群,2010)。參與管理是讓組織成員有機會參與組織決定 的一種管理方式,強調讓成員積極參與組織事務,以便使其產生認 同感與責任心,對組織做出較大的貢獻(謝文全,2007)。實務上,. 政 治 大 以及組織變革的參與。在民主式領導下,成員參與組織的重大決 立. 參與式領導其涵蓋層面擴及組織目標設定,決策制定與問題解決,. ‧ 國. 學. 定,也使其決定受到較少質疑或抗爭,使決策的執行更為順暢。領 導者可藉助成員的專業,獲致更佳的解決方案。. ‧. 當前的民主社會,強調民意的參與,並依此來減少反對勢力的. y. Nat. 產生。在教育界,所謂的學校本位管理或教師增權賦能,均為推動. io. sit. 參與式領導的例證。. er. 秦夢群(2010)指出參與式領導與分布式領導相似之主張如下:. n. a. v. l C 1. 領導牽涉到與成員間密切的互動過程,強調領導者與成 ni. hengchi U. 員的雙向溝通,否則難以集合眾志以提升組織績效。 2. 使員工產生歸宿感,願對組織貢獻。因此,領導者必須. 改變領導風格,積極鼓勵部屬參與管理,發揮一定之影 響力。. (四)分享式領導(shared leadership): 分布式領導的概念常與 Sergiovanni(1995)所提出之分享式領導 相提並稱,皆反映對傳統以領導者為中心之集權式領導的反動。. 14.

(28) 1990 年代,英美之教育改革開始將以往上級教育行政機關之權 力,釋出給學校成員、家長、與社區人士共同分享與參與決策。 Sergiovanni(1995)提出,在高度彰權益能的學校環境中,校 長應將權力與教師共享,一同為學校組織的目標而努力,進而提出 分享式領導(shared leadership)。 分享式領導中,領導權被認為是團隊共有。在團隊成員中領導 是分布式而不是集中在單一指定的領導者(Carson, Tesluk & Marrone,2007)。. 分享式領導中,主要領導者仍擔負團隊獲致長期成功的重要角. 政 治 大. 色及責任,團隊領導者在加入或形成新團隊時最先的責任包含與主. 立. 要構成分子相互合作,明確的工作規範,尋求必要資源,確認團隊. ‧ 國. 學. 成員角色及正式地啟動團隊。領導者清楚了解團隊最終目標願景, 連繫溝通為領導者重要的工作任務,並依據成員的專長及工作需求. ‧. 來選擇成員 (Pearce,2004)。. sit. y. Nat. 傳統的領導模式,領導權力掌握在單一領導者,而其他人為單. er. io. 純的追隨者,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領導可以為團隊領導者及其成. n. 員共同分享,端視何者在特定時刻擁有關鍵知識、技術或能力。團 a v. i l C n 隊績效取決於領導,而分享式領導使團隊呈現較高績效。 hengchi U 三、 分布式領導的類型:. 根據權力的分配與領導群彼此關係,Spillane(2003)將分布式領 導分為下列三種類型:合作式分布(collaborated distribution)、集體 式分布(collective distribution)、與協同式分布: 1. 合作式分布:領導(coordinated distribution)實踐透過多人合 作,領導群彼此互惠互賴,執行特定任務以達成共同目標。. 15.

(29) 2. 集體式分布:透過形式相互獨立的多個領導者,分別執行各 自任務,以完成集體目標。 3. 協同式分布:領導實踐配合情境與需求依特定順序進行,前 後間相互依賴。 而 MacBeath 等人(2004)則將分布式領導依其發展階段分為正 式的分布、實用的分布、策略的分布、漸進的分布、機會的分布、 文化的分布等六種分布式領導類型,以下圖來表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1 分布式領導的類別。轉引自賴志峰(2008)學校領導新 議題:理論與實踐(p.193). 前者的分類著重在描述分布式領導中權力的分配與領導群間的關 係,而後者則強調分布式領導的實施階段與發展過程。. 四、 分布式領導的特性: Copland(2003)就其實證研究歸納出分布式領導的特性,認為分 布式領導是一種互惠、協同之行動(concertive action),成員的專業 觀點是多元的,可以發揮超越每一個小單元的綜合效果。領導亦不 16.

(30) 再指涉校長或特定的行政主管領導,上下層級間角色變得模糊或擴 張。 賴志峰(2010)的研究指出分布式領導的特質包含下列五點: 1. 分布式領導是現有領導模式的統整與綜合,不是全新的領導 模式。 2. 單一的學校領導者仍扮演重要的角色,多元領導者的配合亦 不可或缺。 3. 單純的行政運作,單一領導比較明顯;教學的運作及與教學 有直接相關的行政運作,多元領導者較明顯。. 政 治 大. 4. 分布式領導在於描述學校領導的現況,指出可能有效領導的. 立. 途徑。. ‧ 國. 學. 5. 分布式領導存在於學校領導環境,不同的學校可能有程度上 的差別。. ‧. 由此分析看來,分布式領導是現今學校領導的現況,雖然學校. io. y er. 將分布式領導的主要概念分述如下:. sit. Nat. 仍存在單一領導者,然而領導權力的分布已是事實。秦夢群(2010). 1. 由多人擔任領導者的角色:分布式領導注重領導行為、領導. al. n. v i n Ch 實踐,而非領導職位。領導實踐需隨組織發展而進行更替與 engchi U 轉變。. 2. 領導形式為集體互動與合作:Gronn(2002)認為分布式領導其 重要理念則在「協同式行動」與其所產生之累積性動力。組 織成員間具有共同承諾、自發參與、緊密互動的工作關係。 3. 強調領導者、追隨者、與情境三者間的互動關係:情境因素. 在分布式領導中扮演重要角色。Spillane(2006)以多個三角 形來說明三者隨時空更迭與遞嬗所形成的互動的網絡。三個 角分別代表構成分布式領導的三個重要因素:領導者、追隨者 與情境,重疊的邊線是交互活動間的相互連結與影響。三點 17.

(31) 連結構成的平面即領導實踐,也是分布式領導的主體。組織 內部成員彼此信任、支持合作、相互尊重乃是實踐分布式領 導所不可或缺。 領導者. 領導實踐. 追隨者. 情境. 立. 政 治 大. 圖 2-2 分布式觀點的領導實踐。改寫自 Spillane, J.P. (2006).. ‧ 國. 學. Distribute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秦夢群(2010)進一步將分布式領導的實際狀況以一部前進中的. y. Nat. 火車為例,在領導的實踐中,領導團隊的成員可能在旅程中依時間. er. io. sit. 隨機進出領導團隊,組織成員個體基於不同的情境與相異的專業領 域,擔任流動的領導角色。. n. a. iv. l C 事實上,在分布式領導的實踐中,職務上的領導者常需藉與組 n. hengchi U. 織成員創建專業學習社群,以便共塑組織目標、創造團隊價值、形 成組織文化、與合作關係,才能帶領組織前進。 吳清山、林天佑(2010)將分布式領導的主要特徵分析如下:(p. 150) 1. 多樣領導:組織領導者不只是首長而已,還包括部屬;在學 校中,校長、行政人員和教師都可扮演領導角色,從事領導 實務工作。. 18.

(32) 2. 相互依賴:分布式領導不只是領導者與部屬的互動關係,更 是組織中成員(領導者與部屬)和環境形成一個互動網,彼此 具有相互依賴動態關係。 3. 共同參與:組織中的成員都有機會參與領導活動,從事計 畫、執行和做決定工作。 4. 團體分享:分布式領導強調團體成員的交互作用,經由彼此 互動過程,分享經驗和成就感。 5. 增權益能:組織中成員享有做決定權利從權力分享過程中提 升行政的專業能力。. 政 治 大 分享,在組織中,領導活動是成員共同參與決策的歷程,藉由團體 立 綜上所述,分布式領導呈現多人領導的模式,強調組織成員的互動. ‧. ‧ 國. 建團隊價值,帶領組織持續前進。. 學. 成員的交互作用,共同形塑願景,提昇專業能力與組織的動能,創. sit. y. Nat. 四、分布式領導的層面:. io. er. 分布式領導應包含的構面,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Leithwood 與 Jantzi(1999)在研究中將分布式領導分為:學校目標、學校文化、. n. al. iv. n 學校核心任務、學校結構與組織、學校資訊蒐集與決策等層面,用 C hengchi U. 以測量分布式領導的實施程度。而 HayGroup(2004)則提出分布式領 導的五大共同支柱,分別為:自信和自我謙遜的校長職位、清晰的 結構和績效責任、領導能量的投資、營造信任的文化及適當的轉捩 點。國內學者賴志峰亦採用此一構面作為研究分析。 Gordon(2005)則以 Leithwood 與 Jantzi(1999)的研究為藍本,將 分布式領導界定為四個向度,分別是:任務願景與目標、學校文 化、分享責任、領導實踐。並發展出「分布式領導準備度量表」 (Distributed Leadership Readiness Scale,簡稱 DLRS),用以量測學 校實施分布式領導的狀況。茲分述如下: 19.

(33) (一) 任務願景與目標(Vision, Mission, Goals ):分布式領導的實 施,築基於組織成員對學校願景及方向有清楚的認知並擔負明 確的績效責任。清晰的組織願景使領導者可以型塑教師的期望 與學生的學習,並做出更好的改善。領導權力分布於組織成員 中,要避免因多人領導而導致多頭馬車的窘境,組織必須有共 同的目標願景,成員須對願景目標有清楚的瞭解,以凝聚學校 成員的向心力,共創學校榮耀。 (二) 學校文化(School Culture):文化是學校歷史進程的產物。經 由成員的思考、感覺、行動所形成的信念、價值觀與習慣。. 政 治 大 以使組織成員更為團結合作,形成信任尊重的學校文化,而使 立 (DuFour & Eaker ,1998)由學校成員共同形成的價值、信念,可. ‧ 國. 學. 成員更樂承諾與奉獻,將有助於分布式領導的實施。 (三) 分享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分布式領導主張成員共享. ‧. 領導權力與承擔校務責任。分享責任強化組織成員對組織之凝. y. Nat. 聚力,並承擔決策的責任。. io. sit. (四) 領導實踐(Leadership Practices):Waters 、Marzano 與. er. McNulty(2004)指出領導實踐在學校中應涵蓋課程、挑戰性的目. n. a. v. l C 標、回饋機制、家長與社區參與、安全有序的環境、聯合領導 ni. hengchi U. 與專業。領導實踐存在於學校正式與非正式領導者中。雖然校 長角色轉變,但仍然在學校中發揮建設性的重要功能。領導人 需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並有自信在工作上影響他人,對教師賦 權增能。分布式領導重視領導實踐在領導者、被領導者與情境 三者的互動作用。. 20.

(34) 第二節. 學校組織健康之意義與內涵. 壹、 學校組織健康的定義: 組織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此一擬人化的詞彙,用 以指涉組織的環境、氣氛、組織思想,生態,領域,形勢,文化等 所呈現的特質。事實上,工作場域的特質一直為教育機構學者所重 視,組織健康是用以描述工作場域特質的普遍概念,容易為人直觀 意會,似乎更易於傳達組織的真實特性。學校組織的確有其特殊的 性格和氣候。更重要的是,氣候這一概念已經變成辦學效益和教育. 政 治 大. 改革的一個環節。(Hoy, Tarter, & Kottkamp, 1991).. 立. 洪瑞斌、李志鴻、周志明、劉兆明等(2007)由組織文化的角度. ‧ 國. 學. 探究組織健康的意涵,提出以下觀點:. 1. 組織健康包含不同向度的安適,如智性、社會、心理與生. ‧. 理。. sit. y. Nat. 2. 健康的組織顧及不同層次:具有活力、士氣的組織及健康、. er. io. 熱情而滿足的成員。. n. 3. 健康組織在不同層次間契合並互動良好。 a v. i l C n 4. 組織健康為組織能適應外在環境的歷程。 hengchi U 5. 健康組織能維持平衡狀態。. 6. 健康的組織能由消極邁向積極,求生存之外,更要邁向成長 與超越。 Edmond(1979)認為有效能的學校是由強有力的行政領導,高度 期望,安全以及有秩序的環境,重視基本技能,監測學生進步的系 統所構成的學校氛圍。促進學校氛圍的開放,同僚關係,專業,信 任,忠誠,承諾,組織認同,學習成績,以及合作等,都是為教師 和管理人員發展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的重要手段。積極的學校氛圍. 21.

(35) 已經成為高效率學校常常提及的一部分的言論,以及教育從業者和 改革者提高學生成績時所倡導的一種特定方法。 簡而言之,組織健康的學校是快樂的工作場域,教師高度合 作、重視學生成就、具支持友善的行政支持與資源提供(Hoy, Tarter, & Kottkamp,1991)。. 貳、學校組織健康的特性: 學校組織健康主要在描述學生、教師及行政之間專業互動的活. 政 治 大 現,來區別自身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差異,並且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 立 力與人際動力情形,為組織內部的特徵表現,可以藉由其特徵表. ‧ 國. 學. (Hoy & Miskel,1996)。. 最早以組織健康來描述學校特質的概念是由Matthew Miles所提. ‧. 出。Miles(1965)指出,健康組織的特點是目標明確,通訊充. y. Nat. 足,權力均衡,資源利用、凝聚力、士氣高,有創新性,自主性,. io. sit. 適應性,能有效解決問題。他認為健康的組織不僅追求現在的生. er. 存,還需追求持續的發展、繁榮。他將健康的組織分為三個面向十. n. a. l C 個特性(Miles,1969):. he. i. i n U. v. n g cofh a social system) 1. 工作需求(the task needs (1). 焦點目標:目標明確、清晰而適當,且為成員所接 受。 (2). 適當溝通:透過適當的溝通管道,組織成員得以獲致 有效充份的訊息,使工作更有效率。 (3). 權力平衡:影響力平衡分布,上下層級的交互影響得 以發揮。 2. 維持需求(maintenance needs). 22.

(36) (1). 資源利用:人員有效利用、組織資源分配合理,個人 需求與組織要求適配得宜。 (2). 凝聚力:組織與成員間相互影響,彼此依存,具合作 團結的氣氛。 (3). 士氣:組織呈現幸福感與團隊滿足感。 3. 成長與發展需求(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eds) (1). 創新:在環境變遷中,組織能更新流程,邁向新目 標。 (2). 主動:組織不是被動因應環境,而能展現獨立自主的. 政 治 大 (3). 適應:組織有能力帶動成長發展的改變。 立 力量。. ‧ 國. 學. (4). 問題解決:組織能迎接挑戰,快速而適當的解決問 題。. sit. y. Nat. 即技術層次、管理層次以及組織結構層次:. ‧. Parsons(1967)提出學校組織應表現在責任與控制需求的三個層次,. io. er. 1. 技術層次:達成有效教學與學習目標的程度. (1). 工作士氣:組織氣氛友善、開放、熱忱與信任,成員. al. n. v i n Ch 間此互動良好,以學校為榮,並從工作中獲致成就 engchi U 感。. (2). 注重學業成就:為學生設定較高的學業成就目標,並 能助其達成。教師相信學生學習能力,學生努力用 功,尊重在學業表現優異同學,學習環境嚴謹有序。 2. 管理層次:組織部的溝通與管理活動能有效激勵教師、開發 教師潛能,促進合作途徑 (1). 校長的影響力:校長能影響上級決策,獲致額外資 源,並保有獨立自主性。. 23.

(37) (2). 關懷:校長領導具友善、支持、開放的特質,同僚間 相處和諧。 (3). 倡導結構:校長對工作期望與成果期許能清楚明確給 予指示。 (4). 資源提供:教師能充足獲取教學資源的提供。 3. 制度層次:組織及環境的互動、關聯 機構的主體性:學校面對環境問題的整合力,能成功處理外 界不合理的壓力。 張嘉原(2008)據此將學校組織健康定義為:「學校組織成員對. 政 治 大 之間以及學校組織內外的互動情形,可分為技術層次、管理層次與 立 學校組織特性所感受到健康或不健康的印象與知覺,是描述學成員. ‧ 國. 學. 制度層次等加以探討。」健康的學校領導兼顧任務取向與關係取 向,提供教師支持並維持高績效標準。教師間相處融洽,工作態度. ‧. 積極並以學校為榮。. sit. y. Nat. Hoy、Smith 與Sweetland(2002)的研究亦對於組織健康提出 了以下幾點結論:. er. io. n. 1.健康的學校裡組織成員關係良好,教師間彼此相處融洽互動良 a v 好。. i l C n hengchi U. 2.教師樂於工作且喜歡和學生相處,給予學生高度的學業目標,相 信學生具有完成能力 3.校長的管理行為友善且支持教師,對教師持高度的肯定態度 4.健康的學校和社區關係密切,和學校的互動積極且良好。. 參、學校組織健康的內涵向度: 一、學校組織健康量表 學校的組織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是描述組織特質的普 遍概念,為測量學校組織健康氣候的工具與概念,亦即在描述一個 24.

(38) 學校的特質(Hoy & Feldman, 1987;Hoy, Tarter, & Kottkamp, 1991)。 1960 年代以來,即有學者發展出量表作為測量學校組織氣候 的工具。用以檢測學校的開放性或檢測學校的健康程度。最為人所 知並廣泛被使用的學校組織氣候的測量量表,是由Halpin 和Croft (1963)兩位學者所提出的「組織氣候描述問卷」 (Organizational Climate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稱OCDQ)。 此量表多用來探討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目的在探討組織成員對 於其所處環境的知覺,用來檢測學校的開放程度。其後一連串發展. 政 治 大. 的工具皆以開放-封閉的連續性概念來詮釋學校組織氣候。之後,. 立. Miles首先以組織健康來詮釋學校組織氣候,用以描述學校內人際. ‧ 國. 學. 與專業互動的動力情形。Hoy等人(2001)利用Parson所建構的三種層 次七個面向的理論,編製成量表,用以檢測學校組織健康的程度。. ‧. 依施測學校的複雜度不同、調查的學校層級有別,而發展出三個不. sit. y. Nat. 同的量表,分別是OHI-S(中學版)、OHI-M(國中版)以及OHI-E(小. er. io. 學版),其心理測量屬性的項目相似,而在面向上有些許差異。其. n. 中中學版校長的「倡導」和「關懷」行為,到了國中及小學版,合 a v. i l C n 併為「同儕領導」,而中學與國中版的「資源提供」、「校長的影 hengchi U 響力」則合併為「資源的影響性」。如下表: 表 2-2 三種組織健康量表比較表 OHI-S. OHI-E. OHI-M. 機構的主體性. 機構的主體性. 機構的主體性. Institutional Integrity. Institutional Integrity. Institutional Integrity. 倡導結構. 同儕領導. 同儕領導. Initiating structure. Collegial leadership. Collegial leadership. 關懷 Consideration 25.

(39) 資源提供. 資源的影響力. 資源提供. Resource support. Resource Influence. Resource support. 校長的影響力. 校長的影響力. Principal Influence. Principal Influence. 工作士氣. 教師的凝聚力. 教師的凝聚力. Moarle. Teacher Affiliation. Teacher Affiliation. 注重學業成就. 注重學業成就. 注重學業成就. Academic emphasis. Academic emphasis. Academic emphasis. 資料來源:Hoy.W.K.,& Miskel,C.J.(200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6 th ed.)New York:McGraw-Hill. 政 治 大 1. 機構主體性:健康的學校組織能成功處理外界壓力,並能轉化 立 組織健康的學校,依其各向度的表現,分別說明如下:. ‧ 國. 學. 為對政府政策的影響,以爭取學校福利。. 2. 倡導結構:健康的學校領導能整合關係導向與工作導向,清楚. ‧. 提出工作期望,並追求績效。. y. Nat. 3. 關懷:友善開放的領導支持,同儕關係和諧,互動良好,共同. er. io. sit. 追求教學成效。. 4. 資源提供:教職員在教學及教室管理上可以獲取充足資源,以. n. a. 支持學生學習。l. Ch. engchi. i n U. v. 5. 校長影響力:校長能向上級爭取有利學校發展的經費與資源, 並能保有決策的主動性。 6. 工作士氣:組織成員友善熱忱、相互信賴,具高度的團隊凝聚 力,並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樂於分享。 7. 注重學業成就:提供嚴謹有序的學習環境,為學生設立高學業 標準,幫助其努力達成,並尊重學業表現突出的同學。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組織健康與學習成效、信任度、參與度有高 度相關。健康的學校,人際互動良好,具互信基礎,資源充足,教 師服務士氣高昂。 26.

(40) 二、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量表 秦夢群、吳勁甫、鄧鈞文(2007)的研究中,以組織健康觀點, 探究我國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現況,進行層面建構與衡量,提出 七個構面來量測組織健康,分別是:關懷、著重學業成就、構構自 主性、校長的影響力、資源支持、倡導結構及工作士氣,與上述研 究(OHI-S)所構築的向度一致。. 三、學校組織健康量表(SOHQ) 學校組織健康量表(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Questionaire)主. 政 治 大 估教師與校長間的社會互動,OHI 主要用以評估組織內外交互作用 立 要用來量測教師士氣與學校組織氣候。相較於 OCDQ 主要用以評. 的動力情形,SOHQ 則著眼於心理層次的教師士氣與組織氣候。此. ‧ 國. 學. 量表分為「教師士氣」 、 「評鑑認同」 、 「目標意識」 、 「參與決策」 、. 向。. ‧. 「專業成長」、「專業互動」 、 「角色定位」 、 「領導支持」等八個面. er. io. sit. y. Nat. n. a. v. l C 第三節 分布式領導與學校組織健康之相關研究 ni. hengchi U. 壹、分布式領導之相關研究. 分布式領導現今尚屬於新的領導理論,目前的研究仍在起步階 段。茲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如下: 一、 國內研究: 賴志峰(2007)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以北部地區五所辦學績 效卓著之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進行文獻探討、研究設計、資 料蒐集及結果分析,以分析分布式領導在學校的實踐情形。分 別就分布式領導情境中由誰擔任領導者、領導者在何處運作、 領導者如何讓事情運作、達成何種效果等四個面向進行探討。 27.

(41) 研究中指出:分布式領導係以領導實踐為中心,領導者與追隨 者角色區分模糊,組織存在多元領導者,然校長仍扮演關鍵而 重要的角色。分布式領導中的領導者自信而謙遜,視組織成員 為對等夥伴,強調清晰的結構與績效責任,共享決策並分享責 任。有效的提升教師領導能量,營造信任與合作的學校文化, 以引領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分布式領導增加組織成員參與決策機會,可薈聚集體智慧 與資源,相較於傳統的單一領導模式具有客觀周延、分工合 作、溝通暢通的優點,然分布式領導亦可能流於權責不清,易. 政 治 大 何建霖(2008) 探討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所知覺之學校分布式領 立 形成多頭馬車,溝通協調耗時,績效可能變差的缺點。. ‧ 國. 學. 導、教師同僚專業互享與學生學習表現的現況及相互關係。本 研究之研究工具是以「學校分布式領導量表」、「教師同僚專. ‧. 業互享量表」與「學生學習表現量表」,研究母群為中部四縣. y. Nat. 市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 io. sit. 向家逸(2009)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及教師為研究母. er. 群體,進行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及教師集體效能感. n. a. v. l C 關係之研究。在分布式領導的各構面中,以「學校文化」最 ni. hengchi U. 高,「領導實踐」最低,三者之間並呈顯著正相關。 劉文章(2010)探討台北縣(新北市)國民小學分散式(分布式)領 導對學術樂觀的影響。該研究指出,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 觀具正向顯著影響。 方慶林(2010)探討分散式領導對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透 過問卷調查法,調查台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所知覺之學校分 散式領導對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分布式領導對 學生學習態度具中度正相關及正向影響性。 二、 國外研究:. 28.

(42) Barry(1991)的論文<管理沒有首長的團隊:分布式領導的課題 >(Managing the Bossless Team:Lessons in Distributed leadership) 探討自我管理團隊的領導,是首篇以分布式領導為主題的論 文。 Clift 與 Thurston(1995)所編著的《分布式領導:透過合作改進學 校》( Distributed Leadership: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Collaboration)為第一部討論分布式領導的專書,重點在論述領 導的轉移。 Harris(2002)<學校分布式領導:引導或誤導>(Distributed. 政 治 大. Leadership in Schools: Leading or Misleading?) 這篇論文在學校. 立. 實際領導上帶來分布式未來展望。從成功的學校領導及有關分. ‧ 國. 學. 布式領導的國際研究等兩個現代研究中,探討實際領導是一種 經由人類互動所傳達出來的分布式本質。提出在學校層級而不. ‧. 是個人層級的領導活動是在研究實際領導中是最適合的分析單. sit. y. Nat. 元。這篇論文探討分布式未來展望提供一個新且具重要概念性. io. er. 的透鏡,由此在學校實際領導就可以被了解及分析。這篇論文 結論為確保在學校領導方面之未來展望不會被誤導,有關在分. al. n. v i n Ch 布式領導及學校改進的介面研究調查方面必須做更深入的研 engchi U 究。. Leithwood, Kenneth; And Others(2002)<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Secondary Schools) 這篇論文研究在調 查有關教師領導的認知被外在因素影響的範圍程度,這些因素 同時影響校長領導的認知。此研究從 2727 個小學及中學教師們 的調查資料分析中顯示校長及教師領導在學校重要特質中具有 重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教師領導擁有改進計畫需求的技術 能力且能與廣大之教育政策、事務議題、當地社區及學校學生 方面之知識相配合合作. 29.

(43) Lashway (2003)的<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研究中 提出學校改革的任務對單一個體而言太過複雜,因此有必要發 展新的領導模式:分佈式領導。研究中綜整了五篇文件討論分 佈式領導的不同層面:包含分布式領導觀點的理論、分布式領 導對學生學習的幫助、建立共同領導者、領導團隊如何分享與 組織領導實踐、在學校中建立更廣泛的領導基礎。 Spillane(2006)所著《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 書,是探討分布式領導理論較完整的論著,將分布式領導理論 架構予以具體化、清晰化。認為分布式領導為領導者、下屬成. 政 治 大. 員、與情境三者間的互動行為。以多個三角形來代表分布式領. 立. 導的三個重要因素,在時空更迭中的交互作用與影響。. ‧ 國. 學. 綜上所述,分布式領導尚處於理論發展的嬰兒期,其重要研究方向包. ‧. 含分布式領導的理論架構、領導實踐的現況及其未來展望。從研究結. sit. y. Nat. 果顯示,分布式領導是多人領導模式,但校長仍居於重要領導角色,. io. er. 與教師共同影響學校的運作。分布式領導情境有助於營造互信合作的 學校文化,但仍有其限制,在強調分權與合作的領導結構中,領導角. al. n. v i n Ch 色的轉換與互動有可能使分布式領導陷於無政府狀態或多頭馬車的窘 engchi U 境,為實踐分布式領導必須共同克服的區塊。. 貳、學校組織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對學校組織健康氣候的研究成果頗豐,除了 Hoy 等人所發表的研 究成果之外,其他研究學者亦累積了豐碩的學術論述。國內近年也陸續 有相關研究呈現,尤其學校教育受到更廣泛的注意,參與人員也更為多 元,健康的學校組織有助於營造高昂的士氣與良好的辦學績效。因此, 研究者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以作為研究立論之根據。 學校組織健康之相關研究:. 30.

(44) 表 2-3 國內外 學校組織健康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 秦夢群、吳勁甫. 2006. 國中校長轉型 領導、學校組 織健康與教組 織承諾關係之 研究. (一)校長 轉型領導、學校 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承諾三 者間具有正向的關聯; (二) 具有高校長 轉型領導 及高 學校組織健康特性的學校 群,其教師組織承諾亦較高; (三)校長 轉型領導 及學校 組織健康的分層面對教師組 織承諾有正向的預測力; (四)校長 轉型領導 可透過 學校組織健康,增強對教師 組織承諾的正向影響力。. 2006 立. n. al. er. io. sit. y. Nat 秦夢群、吳勁. 1. 國民小學組織健康氣候 以教師的凝聚力最高, 其次為同儕領導、資源 的影響力及重視學業成 就,而機構主體性相對 較低。 2. 年長、資深及兼任行政 職教師所知覺的整體組 織動態能耐、組織健康 氣候及學校創新經營程 度較高。 3. 私立學校教師所知覺的 整體組織動態能耐、組 織健康氣候及學校創新 經營程度較高。 4. 位於都市、小型學校及 新設學校所知覺的整體 組織動態能耐、組織健 康氣候及學校創新經營 程度較高。 5. 組織動態能耐、組織健 康氣候及學校創新經營 間具有高相關。 6. 組織動態能耐透過組織 健康氣候有助於推動學 校創新經營。 1. 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 ‧. 國民小學組織 動態能耐、組 織健康氣候與 學校創新經營 關係之研究. 學. ‧ 國. 顏童文. 政 治 大. Ch. 2007. engchi. 國民中學學校 31. i n U. v.

(45) 甫、鄧鈞文. 組織健康面之 建構與衡量. 張嘉原. 2008. 立. 係由七個構面組成。 2. 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 現況大致良好。 3. 國民中學之學校組織健 康以機構的自主性層面 表現較佳。 4. 性別、年齡、擔任職務 與年資在學校組織健康 上有顯著差異,但其效 應量尚屬低度。學歷、 學校規模和學校地區在 學校組織健康上則無顯 著差異。 5.. 國民小學學校 1. 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知 治 政 組織健康、組 大 覺學校組織健康、組織 織學習與教師 學習與教師效能感之現. ‧ 國. 2.. n. al. er. io. sit. y. ‧. Nat. 3.. Ch. i n U 4.. engchi. 5.. 陳宣妏. 況屬中等程度,仍有相 當進步空間。 學校歷史係影響教師效 能感的重要因素,也對 學校組織健康、學校組 織學習有部份影響性。 學校規模對學校組織健 康、學校組織學習與教 師效能感有相當的影響 性。 服務年資對學校組織健 康、學校組織學習與教 師效能感有相當的影響 性。 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健 康、學校組織學習與教 師效能感之間彼此關係 密切。 國民中學教師所知覺的 學校組織健康情形良 好,其中以「工作士 氣」的知覺程度最高, 以「機構的主體性」的 知覺程度最低。 不同職務與學校規模的 國民中學教師所知覺的 學校組織健康有顯著差. 學. 效能感關係之 研究. 2008. 台北縣市國民 中學學校組織 健康與教師組 織信任關係之 研究. 1.. 2.. 32. v.

(46) 3.. 4.. 2008. 桃竹苗四縣市 國民小學教師 專業發展動機 與學校組織健 康關係之研究. 2.. 政 治 大 3.. io. y. n. al. 學校組織健康 與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變革關 注關係之研究. Ch. engchi. 1.. er. Nat. 2008. i n U 2.. 3.. 鄭晶文. ‧. 4.. 學. ‧ 國. 立. 蔡政良. 1.. 2008. 國中學校組織 健康與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關 係之探究. 1.. 2.. 33. sit. 劉敏雯. 異。 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 與教師組織信任呈現高 度正相關。 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 能有效預測教師組織信 任。 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 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健康 屬於中度偏高程度,其 中以「教師凝聚力」的 知覺度最佳。 男性、年長、資深、師 範或師專畢業、兼任組 長或主任、偏遠地區、 12 班(含)以下和 13 ~24 班的教師,在學 校組織健康的知覺顯著 較高。 教師專業發展動機愈高 之教師,對學校組織健 康知覺程度愈良好。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 動機對學校組織健康具 預測作用。 國小教師知覺之學校組 織健康情形良好,各層 面以「教師的凝聚力」 最高,以「機構的主體 性」最低。 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變 革關注有高度相關,應 重視學校組織健康以提 升教師變革關注。 學校組織健康與「管理 關注」、「後果關注」無 顯著關係 國中教師知覺學校組織 健康以「校長的影響 力」為最高,而「機構 的主體性」較低。 就整體學校組織健康而 言,男教師、擔任行政 工作教師及偏遠地區學. v.

(47) 薛承祐. 2010. 國民中學校長 家長式領導層 面、學校組織 健康與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關 係之研究. 校教師知覺的程度較 高。 3. 國中教師知覺「學校組 織健康」大多數層面與 「組織公民行為」間具 有低度以上相關。 4. 國中教師知覺「學校組 織健康」能有效預測教 師「組織公民行為」的 表現。 1. 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健康 程度尚佳。 2. 不同背景變項國民中學 教師對校長家長式領導 層面、學校組織健康及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看法 具顯著差異。 3. 威權領導與學校組織健 康、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間具有顯著負相關;仁 慈領導、德行領導、學 校組織健康、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間則具有顯著 正相關。 4. 國民中學校長家長式領 導層面可顯著預測學校 組織健康程度。 5. 家長式領導層面、學校 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公 民行為因果關係模式適 配度尚佳,其中仁慈領 導對學校組織健康之整 體效果最高,學校組織 健康則對教師組織公民 行為之整體效果最高。 在預測教師承諾與學生學業 成就上,OHI 問卷比 OCDQ 更能解釋研究上的變異。健 康的學校,其組織成員具高 度活力、彼此合作,富創造 力。.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Hoy, Tarter & Bliss. 1990. 組織氣候、學 校健康與效能 之比較分析. Hoy, Tarter & Wiskoskie. 1992. 同儕信任:校 長與學校效能. 34. i n U. v. 組織愈健康,成員對校長的 信任度愈高,彼此更友善,.

(48) 之連結. 並認同學校。. Hoy & Woolfolk. 1993. 教師效能和學 校組織健康. 機構的主體性與教師士氣能 有效預測教師的教學效能, 並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 Hoy & Hannum.. 1997. 中等學校組織 氣候:組織健 康與學生成就 之實際評估. 學校氣候愈健康,愈重視教 學成效,整體學習表現較 佳。. Bennett, Cook & Pellettier. 2002. 走向全面組織 健康的完整架 構:工作場域 的健康促進之 概念、實踐與 研究. 組織健康的核心包含:. 政 治 大. 2007. Nat. io. sit. y. ‧. 教師及學校對 組織健康的預 測力:多層次 分析. 學. ‧ 國. 立 Bevans, Bradshaw, Miech & Leaf. 1. 多向度 2. 多層次 3. 對健康與適應性的自我 評鑑 4. 健康促進之努力 5. 契合度 6. 覺察適應的基本緊張 7. 覺察組織發展或退化 學校和教師因素皆為學校改 進的潛在重大目標。執行者 不應只專注於改進與員工之 間的關係,反而更需要了解 教職員層級的特質(種族、 年紀、在學校中扮演的角 色)。. n. al. er. 註:研究者依據相關文獻整理. Ch. engchi. 35. i n U. v.

(4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6. i n U. v.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之關係, 在文獻探討中,已分別就學校分布式領導的意義及組織健康的意義、內涵 進行分析與歸納。研究者透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研 究設計與實施,蒐集客觀具體資料,瞭解國民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 織健康之關係與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性。.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 壹、 研究架構. 政 治 大. 立. 本研究架構旨目的與相關文獻探討結果,擬定研究架構圖在探討國民. ‧ 國. 學. 中小學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的關係,並以教師個人背景、學校背景. ‧. 分析其在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上的差異。根據研究架構如圖. sit. y. Nat. 示。茲將研究架構說明如下:. io. Ⅱ:探討背景變項與組織健康之差異情形. n. a. er. Ⅰ:探討背景變項與學校分布式領導之差異情形. v. l C Ⅲ:探討學校分布式領導對組織健康之預測力 ni. hengchi U. Ⅳ:探討學校分布式領導與組織健康的相關程度 學校分布式領導 背景變項 教師背景變項 1. 性別 2. 現任職務 3. 學歷 4. 年齡 5. 服務年資 學校背景變項 1. 規模 2. 位置. Ⅰ. 1. 2. 3. 4.. 任務願景與目標 學校文化 分享責任 領導實踐. Ⅲ Ⅱ. 組織健康 1. 2. 3. 4. 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7. 機構主體性 關懷與倡導 資源影響力 教師凝聚力 重學業成就. 所.

(51) 貳、 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變項包括:「背景變項」(教師背景變項、學校背景變 項)、「學校分布式領導」以及「組織健康」三者。 一、. 背景變項. (一)教師背景變項: 1. 性別:分為男、女二組。 2. 現任職務:分為專任教師、導師、教師兼組長或主任四組。 3. 學歷:一般大學、教育大學、研究所以上(含四十學分班. 政 治 大. 及博士班)三組。. 立. 4. 年齡:分為 30 歲以下、31~40 歲、41~50 歲、51 歲以上. ‧ 國. 學. 四組。. 5. 服務年資:分為 5 年以下、6-10 年、11-15 年、16-20 年、. ‧. 21-25 年、26 年以上六組。. y. Nat. sit. (二)學校背景變項:. a. er. io. 1. 學校類型:將學校分為國小及國中兩種類型。. n. i v 班、48 班以上等 2. 學校規模:將學校分為 24 班以下、24~48 l. Ch. 三種類型。. n U engchi. 二、學校分布式領導變項: 本研究以「分布式領導」為依變項,問卷的編製係改編自 Gordon(2005)的量表,該量表為康乃迪克州所設計之《分布式領導 準備度量表》 (Distributed Leadership Readiness Scale, DLRS)。 在本量表中將分布式領導區分為 「任務、願景與目標」 、 「學校文化」、 「分享責任」及「領導實踐」等四個構面進行探討,其內涵說明如下: (一). 任務、願景與目標:組織成員對學校願景及方向有清楚的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Due to low birth rate and setting up many new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now the rat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s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