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廖本裕 博士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 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王雅慧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 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王雅慧 撰 指導教授: 廖本裕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八 月

(4)
(5)
(6)

謝 誌

一轉眼兩年過去了,兩年前的一個機緣讓我有機會再回到校園讀書進修,對 我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也圓了人生的一個夢想。

在這兩年撰寫論文的日子裡,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廖本裕博士,老師總 是適時的鼓勵我和耐心地指導我研究方向;還有我的學長邱廷榮主任,學長一邊 攻讀博士班之餘,還得播空與我討論並指導我論文寫作,廷榮學長總是不厭其煩 地指出我研究中的缺失,在我困惑時為我一一解惑,給予我最大的支持鼓勵和協 助指引。同時感謝論文的審查教授,台東大學教育學系主任何俊青教授,臺北市 日新國小邱馨儀校長,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指導和建議,使得論文架構邏輯得以更 周全。

也感謝李雲漳校長和高明宗主任給予熱心的協助發放調查問卷,還有所有填 寫問卷的老師們,沒有您們的大力協助是無法順利完成這篇研究的。還有研究所 的同窗倍岑和啟榮,進修讀書這段時間因為有您們的相互扶持和勉勵幫助,讓我 減輕許多焦慮和不安,謝謝你們的協助和勉勵我們才能共同完成學業,希望畢業 後我們的情誼仍然常在。

最後謹將論文獻給爸爸、媽媽和我最愛的寶貝們-文豪、文軒和文鴻,因為 家人的全力支持讓我可以專心完成這本論文,還有陪伴我的張揚先生,謝謝!謝 謝我身旁所有愛護我的人,感恩您們一路的陪伴和關愛。

王雅慧 2014.08.17

(7)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 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作 者 : 王 雅 慧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 荷之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以分層隨機抽樣高雄市公立 國小 630 位教師為研究調查對象。研究工具為「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 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以描述性 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皮爾遜積差相關

、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相關資料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小教師所知覺到的資訊素養屬於中度的表現,以「資訊倫理」

層面的表現最佳。

二、國小教師所知覺到的教學效能,屬於中度的表現,以「個人教學 效能」層面的表現最佳。

三、國小教師所知覺到的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屬於中度的表現,以「基 本情緒表達」層面的表現最佳。

四、不同性別、年齡、子女狀況、工作職務、師資培育系統和服務年 資的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方面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子女狀況和工作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方面有 顯著差異。

六、不同年齡、子女狀況、工作職務和服務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教師 情緒勞務負荷方面有顯著差異。

七、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達顯著正相關。

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具有預測作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於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小教 師和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之參考建議。

關 鍵 詞 : 教 師 資 訊 素 養 、 教 學 效 能 、 教 師 情 緒 勞 務 負 荷

(8)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Ya-Hui W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This study method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was mainly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Kaohsiung. The questionnaire totals 630 samples. Research tools a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relations questionnaire."The data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cluded:

1.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rated middle level.To "information ethics" best performance level.

2.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ated middle level. To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best performance level.

3.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rated middle level. To "basic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best performance level.

4. The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teacher’s gender‚ age‚ children‚ job‚ education‚ teaching experience had differences to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5. The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teacher’s gender‚ children‚ job‚ had differences to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6. The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including children‚

job‚teaching experience had differences to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7.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ffirmative relations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8.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Finally,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to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make relevant reference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Teacher

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9)

目 次

摘 要 ... 1

Abstract ... ii

目 次 ... iii

表 次 ...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資訊素養理論與研究 ... 9

第二節 教學效能理論與研究 ... 20

第三節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理論與研究 ... 35

第四節 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之研究 ...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7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81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 81

第二節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現況分析 ... 8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資訊素養之差異分析 ... 9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差異分析 ... 104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差異分析 ... 113

第六節 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分析 ... 124

第七節 資訊素養教學與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預測力分析 ... 125

第八節 假設與驗證結果的分析討論 ... 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9

(1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9

第二節 建議 ... 132

參考文獻 ... 134

(一)中文部分 ... 134

(二)外文部分 ... 142

附錄... 143

附錄一 同意使用授權書 ... 143

附錄二 同意使用授權書 ... 144

附錄三 「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 調查問卷. ... 145

(11)

表 次

表 2-1 國內學者研究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 10

表 2-2 教師性別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3

表 2-3 教師年齡與資訊科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4

表 2-4 教師現任職務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5

表 2-5 師資培育系統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6

表 2-6 教師服務年資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7

表 2-7 教師服務學校地點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8

表 2-8 學校規模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19

表 2-9 教師性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22

表 2-10 教師年齡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24

表 2-11 教師家庭狀況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25

表 2-12 教師現任職務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27

表 2-13 教師師資培育系統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29

表 2-14 教師服務年資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30

表 2-15 教師任教學校地點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33

表 2-16 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 34

表 2-17 教師性別與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38

表 2-18 教師年齡與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41

表 2-19 教師家庭狀況與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43

表 2-20 教師現任職務與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44

表 2-21 師資培育系統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46

表 2-22 服務年資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48

表 2-23 學校地點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50

表 2-24 學校規模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 51

表 3-1 抽樣母群樣本統計 ... 60

表 3-2 抽樣母群樣本分配表(一) ... 61

表 3-3 抽樣母群樣本分配表(二) ... 61

表 3-4 抽樣學校名稱及問卷回收摘要表 ... 62

表 3-5 「教師資訊素養」問卷之信度及因素分析摘要表 ... 65

表 3-6 「教學效能」問卷之信度及因素分析摘要表 ... 65

表 3-7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問卷之信度及因素分析摘要表 ... 66

表 3-8 高雄市各行政區域分類一覽表 ... 68

表 3-9 「教師資訊素養」項目分析表 ... 70

表 3-10 「教學效能」項目分析表 ... 71

(12)

表 3-11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項目分析表 ... 71

表 3-12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KMO 與 BARTLETT檢定表 ... 72

表 3-13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因素分析表 ... 73

表 3-14 「教學效能量表」KMO 與 BARTLETT檢定表 ... 74

表 3-15 「教學效能量表」因素分析表 ... 74

表 3-16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KMO 與 BARTLETT檢定表 ... 75

表 3-17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因素分析表 ... 75

表 3-18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信度分析表 ... 76

表 3-19 「教學效能」信度分析表 ... 77

表 3-20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信度分析表 ... 77

表 4-1 背景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摘要表 ... 81

表 4-2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現況分析摘要表 ... 85

表 4-3 資訊素養問卷每題平均得分摘要表 ... 86

表 4-4 國小教師學效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 87

表 4-5 教學效能問卷每題平均得分摘要表 ... 88

表 4-6 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現況分析摘要表 ... 89

表 4-7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問卷每題平均得分摘要表 ... 90

表 4-8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各構面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 92

表 4-9 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3

表 4-10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各構面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 94

表 4-11 不同子女狀況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5

表 4-12 不同工作職務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6

表 4-13 不同師資培育系統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7

表 4-14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8

表 4-15 不同學校地點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9

表 4-16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0

表 4-17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資訊素養的知覺差異分析總表 ... 101

表 4-18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各構面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19 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5

表 4-20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各構面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 105

表 4-21 不同子女狀況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6

表 4-22 不同工作職務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7

表 4-23 不同師資培育系統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8

表 4-24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9

表 4-25 不同學校地點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0

表 4-26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0

(13)

表 4-29 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4

表 4-30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上各構面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 115

表 4-31 不同子女狀況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6

表 4-32 不同工作職務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7

表 4-33 不同師資培育系統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8

表 4-34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19

表 4-35 不同學校地點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20

表 4-36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在情緒勞務負荷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20

表 4-37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的知覺差異分析總表 ... 121

表 4-38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之積差相關摘要表 ... 124

表 4-39 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25

表 4-40 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綜合分析一覽表 ... 126

(14)

圖 次

圖 1:研究架構圖 ... 58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間 的相關程度,以及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是否能預測教師情緒勞務負 荷。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動機,第三節為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紀是個邁向資訊普及與科技蓬勃發展的年代,資訊科技影響著各行 各業的發展和進步,當然也影響著教育界的教學型態與風貌。隨著網際網路的方 便普及與電腦科技的進步發達,無論是在教材與教法或是學習與評量等方面,教 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所呈現的風貌,都有別於以往傳統的模式。尤其是近年來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已成為教學的重要議題,教師的資訊素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

教師該如何適切的使用網路資訊和數位科技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能,

是現今教師首當其衝所要面臨的問題。教師的資訊素養如何影響著教學效能,又 如何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互影響著,其相關的研究值得探討,其研究結果可以 提供教育界參考研究動機。

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最近十年來教育界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教學不 再是一成不變傳統的台上老師說台下學生聽的型態,資訊科技除了影響教師們的 教學方式外,也增加教師和學生們的互動。教師的教學可以透過網路收集各種最 新的資訊,所以教師應該學習如何熟練操作資訊科技設備,從網路上收集相關的 學習網站和學習資料,也就成了老師們的一項技能,本研究在探討教師們的資訊 素養,資訊素養包括教師在資訊科技設備的認知、操作能力、應用情形和資訊倫 理。所以了解現今教師資訊素養的現況知覺為何,這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面對現今教育環境的轉變,身為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必須擁有足夠的資 訊素養與資訊能力才能將資訊科技設備融入教學中,以勝任教師的角色。教師具 有足夠的資訊素養,才能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感受資訊科技

(16)

設備的便利性和多樣性,也能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還可促進教師專 業成長,提高教師教學效能。自九十學年度實施九年一貫以來,教育當局一直將 課程中的資訊融入教學當成重要議題,更因網路的普及和資訊科技設備的普遍,

遠距教學已讓學習進一步達到無遠弗屆的地步。因此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便成 為現今教師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師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並適度利用資 訊技術,來幫助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學效能是確保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 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教師教學效能的高低與教學成果的好壞有著密切的關係,

唯有高教學效能的教師,才能達成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成效。因此探究現今教 師教學效能的現況知覺為何及教師的資訊素養對教學效能是否有相關性,這是本 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面臨當今社會環境的變遷,教育環境有了大幅改變,教育也逐漸跨入了一個 另一個數位化的新世代,教師的工作除了教學和班級經營以外,教師更背負著一 些行政事務和親師溝通上的壓力和責任,現今的教師,舉凡教學課程外,有的教 師還得兼任學校的行政業務及學校營養午餐的辦理,以協助辦理校內外各項大小 的活動的策劃和進行。還有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和教育部零體罰的政策下,班級經 營已成為班級導師重要的課題之一,如何與家長良性的溝通和與班級學生良好的 互動,都是現今老師面臨的考驗和問題。教學除了是技術或認知的工作,更是情 緒實施的工作,教學中充滿了許多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會干擾教師錯誤解讀學生 的學習,且教師與學校人員的互動,包括學生、家長、同事和學校行政人員也是 建構著老師正負向情緒的來源(江文慈,2001),所以本研究欲探討現今教學效 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的相關性和預測力為何?

現今教師肩上,除了教學和學生外,也要與家長和社區溝通,繁雜的事務和 壓力影響著教師的情緒,教師的情緒勞務負荷已成為當今教師的一大課題,教師 應妥善管理自我情緒,多充實情緒管理之知能,勇於面對自己的情緒,了解自我 情緒與信念,進而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建立良好的工作情緒和人際關係。

因此探究現今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的現況知覺為何及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 荷是否有相關性,這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17)

別、年齡、子女狀況、婚姻狀況、現任職務、師資培育系統、服務年資、學校地 點和學校規模)在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現況。目前教師的 資訊素養和教學效能都有一定的程度和基礎,但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

又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是否有其相關性和關聯性,希望透過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 法探究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及其三者 的相關性與預測情形,提供國小學校領導者、教育行政人員、國小教師與對三者 有興趣的研究者,期能精進教師素養,能提升教師情緒管理控制自我情緒,也提 高教學效能和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根據以上的研究背景和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 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之研究為題,分析不同的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資訊素養、

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的現狀及差異情形。

壹、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列舉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勞務情緒負荷之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上 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的關係。

四、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的預測力。

五、歸納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學校進修課 程規劃及相關人員之參考。

貳、 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以探討下列六個研究問題:

一、目前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及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其資訊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

(18)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其教學效能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其教師情緒勞務負荷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國小教師之資訊素養對教學效能是否有相關關係?

六、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對教師情緒勞務負荷是否有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研究變項,包括「資訊素養」、「教學效能」及「教 師情緒勞務負荷」的重要概念,加以界定說明如下:

一、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指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的教師能力,將資訊科技應用於 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管理及學習評量中,來協助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本研究之教師資訊素養是指受試者在湯明寶(2010)所編「國民小學教師資 訊素養問卷」之得分,其包含「資訊認知」、「資訊操作」、「資訊應用」和「資訊 倫理」四個構面,其所得分數愈高代表愈覺知該問卷之題目。

二、 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分為兩個部份(一)一般教學效能感:教師對教育效能的一般看法。

教師相信學生在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的外在環境的限制下,教育力量能給予學 生正面影響並引導學生向善的信念,學生有足夠的能力抗衡外在的環境限制。(二)

個人教學效能感:教師相信自己具有教學專業、教育理想班級經營、自我反省,

抗衡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外在環境限制之能力與技巧,引導學生學習的信念。(三)

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燈教學技巧和教師在教學中能掌握學生 學習的狀況。

本研究之教師情緒勞務負荷是指受試者在顏大凱(2008)所編「國民中學教 師教學效能問卷」量表之得分,其包含(一)個人教學效能(二)一般教學效能

(三)教師的教學三個層面,其所得分數愈高代表愈覺知該問卷之題目。

(19)

三、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係指教師在工作中引發或壓抑個人的情緒,展現符合組織 所期待的角色,以創造溫馨和諧的氣氛,其中努力的情緒偽裝以表達合宜情感所 付出的心力,而造成之情緒工作負荷。

本研究之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指受試者在顏大凱(2008)所編「國民中 學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問卷」之得分,其包含(一)基本情緒表達(二)情緒的控 制與偽裝(三)情緒多樣性程度三個層面,其所得分數愈高代表愈覺知該問卷之 題目。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相關情 形。為達此研究目的,但因受限個人時間、人力、經費及各項客觀條件影響下無 法全數配合,茲將本研究的範圍及限制,分別敘述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地區僅限於高雄市,不包含其他縣市。本研究以高雄市為研究 的區域有下列兩個原因:(一)教育當局積極推動資訊素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積極協助各校規劃建置資訊化之教育環境,建構校園「無線上網」學習環境,建 立優質的網路學習環境,推動資訊融入教學及行政電子化業務。在學校班級上充 實資訊科技設備,達到校校連上網、教室有電腦且規劃推動校園使用自由軟體計 畫和推動資訊教育教學活動。並建構高雄數位學園入口網站,如:思摩特、K12、

A捷數位學校、網路假期等。高雄市順應資訊時代的發展,教育當局努力提供良 好的資訊教學與應用環境,提昇教師運用資訊科技之教學能力,並整合資訊教學 資源致力於培養學生資訊素養,提供師生一個良好資訊學習的環境,所以想探究 此一資訊素養優質都市的教師議題。

(高雄市資訊教育中心業務 http://web.kh.edu.tw/orgArch/departments_intro/UA/P1)

(20)

(二)豐富的文化歷史和環境背景:高雄市上承府城、下開高雄港都,自古以來 包括豐富的史前文化(大坌坑文化、鳳鼻頭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山地比 亞魯文化)。工業與海港形塑了高雄的主要面貌,從早期的漁村文化、工業城市 到現代國際性海港,隨著時間不停轉換的城市樣貌,卻也存藏著高雄市的工商文 化底蘊和歷史人文風貌。

而在教育體制中,高雄市擁有的 8 所軍事院校,數目是全國最多的;另有 19 所大專院校;高級中學 34 所;高級職業學校 18 所;國民中學 79 所;以及 260 所國民小學和大約 3100 家幼稚園。另外還有空中大學 2 所、社區大學 2 所、1 所原住民部落大學、2 所宗教研究院和 4 所宗教學院,以及主要供外國人就讀的 日僑學校、韓僑學校和美國學校等數所國際學校。教育環境多元豐富,蓬勃發展,

所以想探究此一文化歷史豐富城市的教師議題。

( 高 雄 市 政 府 教 育 局 全 球 資 訊 網 資 訊 教 育 中 心 業 務 概 況 http://web.kh.edu.tw/orgArch/departments_intro/UA/P1 )

二、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是以一百零二學年度包含級任教師、科任教師及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

不包含校長、特教老師、代理(課)教師及實習教師。

三、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以高雄市公立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歸納出所要探討 的變項如下:

(一)資訊素養:分為「資訊認知」、「資訊操作」、「資訊應用」和「資訊倫理」

四個面向。

(二)教學效能:分為「個人教學效能」、「一般教學效能」和「教師的教學」

等三個層面。

(三)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分為「基本情緒表達」、「情緒的控制與偽裝」和「情 緒多樣性程度」三個層面。

(21)

(四)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子女狀況」、「婚姻狀況」、「現任 職務」、「服務年資」、「師資培育系統」、「學校地點」和「學校規模」等九 個變項。

四、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國小教師為施測對象,評估高雄市國小教 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之現況、差異與相關情形。並以

「資訊素養問卷」、「教學效能量表」、「情緒勞務負荷問卷」為研究工具。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 關之研究,因此研究結果,僅能用以推論解釋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 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研究之現況、差異與相關情形,無法推論至其他縣 市。

二、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現職合格之國小教師為調查研究對象,不包含 校長、特教老師、代理(課)及實習教師。故本研究的研究結論無法推論到高雄市 以外地區的教師,也無法推論到國小以外其他層級教師,故本研究結果之應用不 宜做過度推論。

三、 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歸納出影響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效能和教師情緒 勞務負荷之重要背景變項為「性別」、「年齡」、「子女」、「婚姻狀況」、「現任職務」、

「師資培育系統」、「服務年資」、「學校地點」和「學校規模」。但影響資素養和 教學效能的因素眾多,如學校教學設備、教師研習進修意願和時數多寡、校長領 導風格或學校組織學習氣氛等等。而本研究僅以部分重要變項加以分析,未能將 更多的變項納入其中來探討,故研究之周延性有其限制。

(22)

四、 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僅從量化的角度評估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素 養、教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相關之現況、差異與相關情形。

研究者無法確實掌控受試者填答問卷時的情境與心理特質,所以受試者填答 問卷時可能受其當下的心理、認知與情境因素左右,或是受到社會期許與身體健 康狀況不佳等影響,而與其實際表現有所差距,故研究成果可能產生誤差。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資訊素養理論與研究,第二節為教學效 能理論與研究,第三節為教師情緒勞務負荷理論與研究,第四節為資訊素養、教 學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資訊素養理論與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的是:了解資訊素養的定義、內涵和相關研究,以奠定研究教 師資訊素養基礎。

壹、 資訊素養的定義

依照中文大辭典的解釋,素養是指平時之修養,而資訊素養最早被提出是在 於 1974 年的 Paul Zurkowski 寫給美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國家委員會的報告中所 提出來的,其意義是在於一個具備資訊素養的人,應該將資訊資源應用於工作中,

並使用各種資訊工具和資源來解決問題(蔡明月,2006)。民國 87 年教育部於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將資訊科技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此時資訊教育 也成為六大議題之一,在民國 90 年教育部公布「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正式將資訊教育列入小學到高中的教學課程之一,並轉化中小學資訊教育重點為 實施資訊融入教學之創新教學活動,從此資訊教育成為課程的一部分,電腦融入 各科教學也成為九年一貫課程中最重要的變革。教育部也在陸續的幾年舉辦資訊 融入教學創意、校園軟體設計等競賽,來活化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的教學課 程裡,希望透過這些活動給老師新的刺激和模範,讓老師能瞭解到新趨勢,而能 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研究者楊仁興也提出資訊素養是有效率的查詢、蒐集、組 織、評估與利用資訊(楊仁興,2001)。McClure(1994)提出資訊素養應由下列 四種素養所組成,一是傳統素養:傳統圖書館的利用教育;二是媒體素養:就是 各種儲存媒體的認識與利用;三是電腦素養:指的是電腦操作的能力;四是網路 素養:指的是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並善用網路資源。

(24)

我國資訊教育的發展是從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 開始,經由電腦課程的實施,到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也就是從 電腦學到學電腦最後是用電腦學(張國恩,1999)。近年來有些學者和研究者對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進行研究並且加以定義如表 2-1:

表 2-1

國內學者研究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定義

張國恩 1999

運用學習科技(Learning Technology)的發展,整合資訊科 技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在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架構下,來 啟發與輔導學生的學習方式。

吳沂木 1999 用資訊科技將視覺上的圖形、動畫、影像文字等與聽覺上 的語言、立體音效、音樂等整合成多樣又可以互動的媒體。

吳青蓉 1999 結合電腦化的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各 環節中。

蔡俊男 2000 教師在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與補救教學中利用電腦和網路 的特性。

顏龍源 2000 將資訊科技中可供教與學所用的各項優勢資源與媒體,平 順的、適切的置入各科教與學的各個環節中。

王全世 2001

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讓資訊科技成為 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 的使用成為教室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份,並且延伸地視資 訊科技為一個方法或一種程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尋 找問題的解答。

何榮桂 2001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的實施,以兩種方式進行,一是以

「實習」的方式進行資訊教學;二是強調資訊課程融入各 學習領域,而前者是後者的先決條件。

卓俊良 2001

讓學生在操作電腦中體會使用電腦的樂趣和功能,進而視 電腦為未來生活和學習不可缺的工具,且教師應該培養學 生將電腦科技融入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者的定義,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闡釋為運用新系統或新的傳播 方式於教學準備的教材、教學活動的課程或是補救教學中,適切的置入教與學的 各環節中,使教學活動更加活潑化、多元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教學效

(25)

資訊所扮演的角色由「將資訊當老師」轉換成「將資訊當學習伙伴」(張國 恩,1999),資訊科技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亦是學生的學習工具和態度,正 與「九年一貫課程」提到教學與資訊科技的結合時機包括:課程、教材、教法、

甚至於評量,都可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概念相契合。

本研究將所指的資訊素養的定義為,教師在教學準備、教學活動的課程或是 補救教學中,適切的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各科環節中,讓資訊 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 教學效果。

貳、 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涵是指教師利用資訊科技或是多媒體於課堂教學或 是課後活動和補救教學中,在九年一貫課程中,學生應培養十大基本能力,其中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與「獨立思考 與解決問題」等能力皆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關。也就是說,電腦融入教學的意 義係指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於課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 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的最終目標(張霄亭 2009)。

而在 1993 年,美國國際教育科技組織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1993) 提出十三項基準,明確陳述電腦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設施時,所 必備的基本觀念及技能 (Abramson,1993;楊仁興,2001)。這十三項基準成為全 美中小學電腦教師資格審查的標準:

1.具備操作電腦的實地教學能力,以能有效利用軟體。

2.能評估並使用電腦及其相關軟體,以強化教學內容。

3.應用現行的教學原則及適當的評估策略,使用電腦科技設施。

4.探索、評估並使用以電腦科技為主的資料,包括申請書、教學軟體及相關 憑證。

5.具備使用電腦解答問題、收集資料、管理資訊、聯絡訊息、發表意見及做 決定的知識。

6.設計並發展能統整各種學生組織策略和不同學生群集的電腦課程。

(26)

7.評選並統整適合某一年級及學科的電腦教材及教法。

8.具備使用多媒體及電子通訊的知識。

9.具備使用專業用途及個人用途的生產性工具的技能,這些工具包括文書處 理、資料庫、試算表、以及列印和繪圖的設備。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內涵如下: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範疇:係指一般學科中哪些教材內容方需運用到電腦教 學,如何找到適合電腦融入教學之教材特性是範疇的主題,例如:抽象化的 教材、需要培育從事實物演練的經驗和實作、學校無法提供問題解決的環 境、利用遠距教學彌補’學校所欠缺老師的一些學科、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自我診斷與自我評量、學習能力的發展、社會技能的學習(張國恩,1999)。 其應用的範圍有教學大綱提示、班級及學生資料管理、虛擬教室、補充教材、

學生自學教材、線上測驗與評量、學生作業、競賽活動、師生互動、以及親 師溝通等等(江羽慈,2003)。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係指老師資訊融入教學時有哪些資源可用,其可 行性與效益如何,每種不同的方法對老師角色定位有何改變等。融入教學模 式的定義需從教材、教法、學習理論、老師與學生定位等多方面考量(張國 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呈現方式有:電腦輔助的學習軟體、資訊 科技的運用和網際網路的使用(沈敏慧,2008):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環境:係指從事電腦融入教學時學校的配合措施,在此 配合措施中,除了學校的軟硬體建設外,全體教師的電腦素養也是融入教學 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張國恩,1999)。

民國九十年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十大基本能力中的第八項「安全和有效 地利用科,蒐集、分析、研判、整合與運用資訊,提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 質」(教育部 1998)。教師要能達成此目標,讓學生具備此等基本能力,教師 必須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的教學能力和技巧要能有所提昇,教師的資訊素養 足夠與否是決定其教學效能的關鍵。教師的資訊素養面向包含硬體設備了 解、操作及基本維護能力、在教學上軟體的運用與創新、以及資訊融入教學

(27)

本研究採用湯寶明研究者根據這五個向度所編製的問卷,其內容包含 1.資 訊認知:了解電腦基本軟硬體設備及運作原理。2.資訊操作:電腦基本硬體設備 操作、故障排除及多媒體設備使用,以及作業系統、文書處理、試算表、資料庫、

簡報軟體、網際網路的運用和軟體的使用。3.資訊應用:使用資訊設備於課程準 備、教材設計及講義、教學活動等。4.資訊倫理:建立使用軟硬體的智慧財產權 等觀念(湯明寶,2010)。

參、 資訊素養相關研究

茲將資訊素養與各背景變項之間的研究整理如下。

一、 教師性別與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否受其性別的影響,茲將教師之性別與資訊素養之研究整理如下 表 2-2:

表 2-2

教師性別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1 張琬芳 北部地區的教師

女性及居住在北部地區的教師 較願意花時間準備數位教材、

資訊能力較佳且喜歡使用網路 作為學習平台的老師,其使用 資訊融入教學的意願較高。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影響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教 師背景變項為性別。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 與性別、相關研習時數等變項,

有顯著差異。

2006 吳巧琳 彰化縣國小教師 男性教師在態度得分上要高。

2004 白慧如 中部四縣市的國民小學教 師

不同性別的國民小學教師在資 訊素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男 生在「資訊認知」、「資訊操作

」、「資訊應用」、「資訊整合」

層面上高於女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8)

由表 2-2 教師性別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 相關研究認為教師在資訊素養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白慧如,2004;

劉川曜,2009)﹔有些研究認為女性教師在資訊素養感高於男性(張琬芳,2011)﹔

有些研究認為男性教師在資訊素養感高於女性(白慧如,2004;吳巧琳,2006)。

2.不同性別的教師在資訊素養並無顯著差異之研究的有:李東霖(2010)。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性別的教師在資訊素養是否具 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做進一步研 究。

二、 年齡與資訊素養

教師年齡是否會影響資訊素養,茲將教師之教師年齡與資訊素養之研究整理 如下表 2-3:

表 2-3

教師年齡與資訊科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 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年齡之教師在資訊專業學 習社群之運作有顯著差異。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 師背景變項為性別、年齡、最 高學歷、服務年資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3 教師年齡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認為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資訊素 養具有顯著差異之研究有李幸穎(2013),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資訊素養並無差異 的之研究有李東霖(2010),各學者對於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資訊素養是否具有顯 著差異,其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再做進一步探討。

三、 現任職務與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否受教師現任職務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茲將教師之現任職務與資

(29)

表 2-4

教師現任職務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 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學校規模、學校所在位 置、學校屬性、主修學科、

擔任職務、每週總授課時數 之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有顯 著差異。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影響的教師背景變項為教 師性別、任教職務別等。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層 級與性別、授課年級、授課 班級數、電腦使用經驗、相 關研習時數等變項,有顯著 差異。

2007 廖秀芳 高雄市市立國民小學的自 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

兼任行政職務之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教師在資訊融入教 學信念及成效上,比較積極 、投入。

2006 吳巧琳 彰化縣國小教師

不同學校教師之背景變項在 資訊融入教學態度差異情形 男性教師、學歷較高、職別 較高、服務年資較少、學校 地區較偏遠比其他類組的教 師在態度得分上要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4 教師現任職務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 不同現任職務教師在資訊素養上具有顯著差異(吳巧琳,2006;李幸穎,

2013;劉川曜,2009)。

2.廖秀芳(2007)在研究中則指出兼任行政職務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 在資訊融入教學信念及成效上,比較積極、投入。

2. 不同 現任 職務 教師 在資 訊 素 養上並 無 顯著差 異之研 究的有 : 李東霖

(2010)。

(30)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現任職務教師在資訊素養上是 否具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做進一步 研究。

四、 師資培育系統與資訊素養

目前對於資訊素養是否受教師師資培育系統的相關研究不多,茲將師資培育 系統或是教師參加研習和修習科目與資訊素養之研究整理如下表 2-5:

表 2-5

師資培育系統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 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學校規模、學校所在位 置、學校屬性、主修學科、

擔任職務、每週總授課時數 之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有顯 著差異。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國小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信念與 教學行為有否差異來看,可 構成差異的教師背景變項為

:「是否兼任行政職務」、「硬 體設備」「教學軟體」、「不同 參加研習情形」。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層 級與性別、教育背景、服務 年資、學校規模、授課年級、

授課班級數、電腦使用經驗

、相關研習時數等變項,有 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5 師資培育系統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相關研究認為不同師資培育系統畢業的教師在資訊素養上具有顯著差異

(31)

2.李幸穎(2013)的研究中發現教師所主修學科對於教師資訊素養有顯著差 異。

3.李東霖(2010)則認為教師參加研習情形不同的背景變項對於教師資訊融 入教學之信念與教學行為構成差異。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師資培育系統畢業的教師和教 師參加研習與主修科目在資訊素養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

所以本研究將對教師是否畢業於不同體系的師資培育系統此一變項做進一步研 究。

五、 教師服務年資與資訊素養

教師資訊素養是否會因教師服務年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影響,茲將教師素 養與服務年資之研究整理如下表 2-6:

表 2-6

教師服務年資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國小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信念與 教學行為有否差異來看,不 影響的教師背景變項為:「 性別」、「年齡」、「最高學歷

」、「服務年資」「任教職務別

」、「學校規模」。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層 級與教師服務年資、學校規 模、授課年級、授課班級數、

電腦使用經驗、相關研習時 數等變項,有顯著差異。

2006 吳巧琳 彰化縣國小教師

不同學校教師之背景變項在 資訊融入教學態度差異情形

,服務年資較少、學校地區 較偏遠比其他類組的教師在 態度得分上要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2)

由表 2-6 教師服務年資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 不 同服務 年 資教師 在 資訊素 養 上具有 顯著差異之 研究的 有: 劉川曜

(2009)。

2.吳巧琳(2006)在研究中發現服務年資較少的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態度 差異情形比其他類組的教師在態度得分上要高。

3. 不同服務 年資教 師 在資訊 素 養上並 無 顯著差 異之研究的 有: 李東霖

(2010)。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教師服務年資在資訊素養是否 具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做進一步研 究。

六、 服務學校地點與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否受教師服務的學校地點影響,茲將教師服務學校地點與資訊素 養之研究整理如下表 2-7:

表 2-7

教師服務學校地點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專 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學校所在位置、學校屬 性、主修學科、擔任職務、

每週總授課時數之教師在資 訊融入教學有顯著差異。

2011 張琬芳 北部地區的教師

本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及居住 在北部地區的教師較願意花 時間準備數位教材、資訊能 力較佳且喜歡使用網路作為 學習平台的老師,其使用資 訊融入教學的意願較高

2006 吳巧琳 彰化縣國小教師

不同學校教師之背景變項在 資訊融入教學態度差異情形

,學校地區較偏遠比其他類 組的教師在態度得分上要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3)

由表 2-7 教師服務學校地點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 論:

1.相關研究認為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因教師服務學校地點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的研究有:李幸穎(2013)。

2.張琬芳(2011)的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及居住在北部地區的教師較願意花時 間準備數位教材、資訊能力較佳且喜歡使用網路作為學習平台的老師,其使用資 訊融入教學的意願較高。

3.吳巧琳(2006)的研究則認為教師服務學校地區較偏遠其資訊融入教學態 度得分上高。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服務學校地點的教師在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 景變項做進一步研究。

七、 學校規模與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否會因為教師服務學校的規模不同而有影響,茲將教師服務學校 規模與資訊素養之研究整理如下表 2-8:

表 2-8

學校規模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

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資 訊融入教學有顯著差異。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影響台北縣國小教師資 訊融入教學之信念與教學 行為的教師背景變項為學 校規模。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 層級與學校規模有顯著差 異。

2008 林意晨 桃園縣國民中學數學教師使 用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

小型學校與中小型學校教 師資訊融入教學態度比大 型學校教師正向;中小型 學校教師資訊融入教學時 間高於大型學校教師。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4)

由表 2-8 學校規模與資訊素養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資訊素養上具有顯著差異(李幸穎,2013;劉川曜 2009)。

2.林意晨(2008)在研究中指出,小型學校與中小型學校教師資訊融入教學 態度比大型學校教師正向;中小型學校教師資訊融入教學時間高於大型學校教 師。

3.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上並無顯著差異之研究的有:李 東霖(2010)。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 項做進一步研究。

第二節 教學效能理論與研究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探討教學效能的意涵與理論,二是探討教師教學效 能的相關研究。

壹、 教學效能之意涵與理論

對於教學效能定義的探討,大多源自 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就是個人對自己可以完成某一種能力的判斷,自我效能會 影響個人的思考方式、動機、行為表現和情緒狀態。

吳清山(1991)認為教師在從事其教學工作時,若能使學生在學習及行為上 有優良的表現,以達成教師教學目標,便是發揮其教學效能;周新富(1991)提出 教師效能信念,即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學能力、對學生影 響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蔡麗華(2001)提出教學效能為教師在教學各方面表現 的績效,以及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程度。其內容包括:教學準備與計畫、教師專 業知能與教學技巧、班級經營管理、教學成果與評量。劉玉珍(2005)認為較學

(35)

和技巧以及外在的環境限制下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程度的知覺概念。沈敏慧(2007)

則認為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自己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程度 之一種主觀上的評價稱之為教學效能。Gibson 與 Dembo(1984)則提出教學效 能的定義為教師影響學生學習差異的能力之信念。Ashton(1984)認為教學效能 包含個人效能感、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三項內涵,就是教師相信其影響 學生表現能力的程度稱之為教學效能(馮莉雅,2002)。

綜合以上各學者和研究者的說法,本研究將教學效能定義為,教師配合教學 目標訂定教學計畫和活動,並使用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活動,以維持教室良好的學 習氣氛,影響學生學習的成效已達到預先規畫之教學目標,而且可以透過評鑑來 檢視所有的教學活動。影響國中教師教學效能相關因素之研究

貳、 教學效能之相關實證研究

一、 教學效能相關研究

針對教學效能之變項,蒐集相關文獻和研究之結果,加以分析歸納如下:以 研究對象而言:相關研究教學效能的文獻共有 38 篇,其中有三篇是以特教班教 師為研究對象,有一篇的是以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有兩篇的是以高職教師為研 究對象,有六篇的是以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其餘的 26 篇的研究對象是國 小教師,其中有特別針對鄉土語言教師、國語文教師和體育科教師為研究對象之 研究。

以研究方法而言:大部分皆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汪成琳(2003)和陳 昭銘(2003)的研究是以問卷分析和訪談法為其研究方法。

二、 背景變項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分別蒐集相關論文文獻,依照教師的性別、年齡、家庭狀況(婚姻狀況和子 女年齡)、工作職務、師資培育系統、服務年資、學校地點及學校規模等教師背 景資料整理其結論。

(36)

(一) 教師性別與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是否受其教師性別的不同而有影響,茲將教師性別與教學效能之研 究整理如下表 2-9:

表 2-9

教師性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2 朱陳翰思

中部地區「苗栗、台 中、

南投、彰化雲林」與台中 市等六縣市之現職公立 國民小學教師

男性教師的一般教學效能高於 女性教師。

2003 陳昭銘 129 位資源班教師與 10 位資深資源班教師

教師性別對教師教學自我效能 有顯著差異。

2003 蔡政明 全台中市 56 所公立國 民小學教育人員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中以男性,

對教師教學效能之知覺較高。

2004 楊麗香 台灣地區高職餐飲管 理科教師

男性、已婚、專科學歷教師在

「班級氣氛」教學效能較高。

2007 鄭文實 全國各縣市教師 國小教師對於自我效能感的知 覺程度,不會因教師之性別而 有所差異。

2007 廖釧如 中部四縣市公立國民小 學特殊教育教師

女性教師在部分教學效能現況 表現上較為理想。

2007 徐進文 高雄縣公立國民小學具 有正式教師資格且實際 擔任學校工作的教師

女性教師在教學效能上的表現 顯著優於男性教師。

2007 邱義川 嘉義縣市各公立國民小 學之合格教師

教師教學效能不會因教師性別 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008 吳秋霞 雲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 師

性別在教師自我效能上達顯著 差異。

2009 黃詩婷 高雄市立國民小學教師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教學效能 達顯著差異。

2009 黃月秀 台灣省南部七縣市之公 立小學教師

男性教師在一般教學自我效能 及教師自我效能高於女性教師 2011 陳藝分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 不同性別、最高學歷、教學年

資及擔任職務之國小教師,其 教師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差異。

2013 林淑涵 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 不同「性別」之教師對教學效 能有知覺差異。

(37)

由表 2-9 教師性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相關研究認為教學效能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陳昭銘,2003;吳秋霞,

2008;黃詩婷,2009;陳藝分,2011;林淑涵,2013)。

2.有些研究認為女性教師的教學效能感高於男性的有(廖釧如,2007;徐 進文,2007);有些研究則指出男性教師的教學效能感高於女性(朱陳翰思, 2002;

蔡政明,2003;楊麗香,2004;黃月秀,2009)。

3.有部分學者的研究則認為性別在教師自我效能感上並無差異(鄭文實,

2007;邱義川,2007)。

(二) 教師年齡與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是否受其教師年齡的不同而有影響,茲將教師年齡與教學效能之研 究整理如表 2-10,並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不同年齡教師在教學效能上具有顯著差異(陳勝福,2005;黃錦桃,2006;

黃月秀,2009;黃詩雅,2011;王智杰,2013;鄭國良,2013)。

2.柯安南(2005)認為年齡在 46 歲以上的教師自我效能感整體或分層面上 顯著較高 ﹔蔡政明(2003)的研究認為年齡較長的教師對教師教學效能之知覺 較高 ﹔林美惠(2005)的研究認為年齡 31~45 歲的教師在「班級經營」教學效 能較高 ﹔廖釧如(2007)的研究認為年長之教師在部分教學效能現況表現上較 為理想 ﹔沈詩閔(2007)的研究認為 50 歲教師教學效能比 30 歲以下佳;徐進 文(2007)的研究認為 51 歲以上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上的表現顯著優於 30 歲以下 的教師 ﹔曾建豪(2012)的研究發現 41-50 歲的國小教師在教師自我效能程度 上優於其他組別教師。

3.不同年齡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陳昭銘,2003;白慧如,2004;

鄭文實,2007)。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教師年齡在教學效能上是否具有顯 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做進一步探討。

(38)

表 2-10

教師年齡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3 陳昭銘

129 位資源班教師之問卷 分析與 10 位資深資源班 教師訪談

教師年齡對教師教學自我效能 則無顯著差異。

2003 蔡政明 全台中市 56 所公立國民 小學教育人員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中以年齡較 長者對教師教學效能之知覺較 高。

2004 白慧如 中部四縣市的國民小學教 師

不同年齡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教 學效能沒有顯著的差異。

2005 柯安南 嘉義縣、市之公立國民小 學正式教師

嘉義地區年齡在 46 歲以上的教 師,教師自我效能感整體或分層 面上顯著較高。

2005 陳勝福 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國小 教師

教師個人變項中,其年齡在教師 效能感上,具有差異存在。

2005 林美惠 台灣地區高職家事類科教 師

教學效能方面,年齡 31~45 歲之 教師在「班級經營」教學效能較 高。

2006 黃錦桃 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 國小國語文教師的教學效能因 年齡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2007 鄭文實 全國各縣市教師

國小教師對於自我效能感的知 覺程度,不會因性別、年齡等不 同的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

2007 廖釧如 中部四縣市公立國民小學 特殊教育教師

年長之教師在部分教學效能現 況表現上較為理想。

2007 沈詩閔 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 50 歲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學效能 比 30 歲以下佳。

2007 徐進文

高雄縣公立國民小學具有 正式教師資格且實際擔任 學校工作的教師

51 歲以上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上 的表現顯著優於 30 歲以下的教 師。

2009 黃月秀 高雄市公立國小教師 年齡較高的高雄市國小教師有 較佳的教師自我效能。

2011 黃詩雅 基隆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 不同年齡、教學年資、婚姻狀況 教師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

2012 曾建豪 嘉義縣國小教師

41-50 歲的嘉義縣國小教師在教 師自我效能程度上優於其他組 別教師。

2013 王智杰 臺東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 不同年齡的教師對教師自我效 能構面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不同背景的國小教師知覺教師

(39)

(三)家庭狀況(婚姻和子女)與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是否會因教師家庭狀況的影響,茲將教師家庭狀況與教學效能之研 究整理如下表 2-11:

表 2-11

教師家庭狀況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2 郭 蘭 臺灣中部四縣市公立國民 中學教師

國 民 中 學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因 性 別、婚姻狀況、服務年資、擔任 職務、學校所在地、學校規模之 不同而有差異。

2004 楊麗香 台灣地區高職餐飲管理科 教師

男性、已婚、專科學歷教師在「班 級氣氛」教學效能較高。

2005 林維哲 高雄縣、市公立國民中學 教師

國民中學教師之「教學效能」,

因最高學歷、進修狀況、現任學 校行政職務、婚姻狀況、服務年 資、主要任教領域、學校規模及 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與否 等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 差異。

2005 林美惠 台灣地區高職家事類科教 師

教學效能方面,年齡 31~45 歲、

服務年資 11~15 年、已婚之教師 在「班級經營」教學效能較高。

2007 邱義川 嘉義縣市各公立國民小學 之合格教師

嘉義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 能會因有無子女、最高學歷、學 校地區與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 所差異。

2009 黃詩婷 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不同性別、年資、婚姻、子女、

自覺健康狀況及擔任職務之國 小教師教學效能達顯著差異。

2011 黃詩雅 基隆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 不同年齡、教學年資、婚姻狀況 教師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11 教師家庭狀況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實證研究中,歸納出以下幾點結 論:

1.婚姻在教師在教學效能上有所差異(郭蘭,2002;林維哲,2005)﹔婚姻 對教學效能有顯著差異(黃詩婷,2009;黃詩雅,2011)。

(40)

2.已婚教師在教學效能表現較高(楊麗香,2004;林美惠,2005)。 3.邱義川(2007)的研究發現教師教學效能會因有無子女而有所差異。

4.黃詩婷(2009)的研究指出有無子女對國小教師教學效能達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教師家庭狀況在教學效能上是否具 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教師之婚姻和子女狀況等 背景變項做進一步探討。

本研究背景變項的子女狀況又細分為「無子女」、「最小子女未滿 7 歲」、「最 小子女 7~17 歲」和「最小子女 18 歲以上」四組。

(四)教師現任職務與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是否受其教師現任職務的不同而有區別,茲將教師現任職務與教學 效能之研究整理如表 2-12,並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1.不同職務教師在教學效能上具有顯著差異(郭蘭,2002;汪成琳,2002;

林維哲,2005;黃錦桃,2006;劉宗明,2007;謝天合,2007;吳秋霞,2008;

黃詩婷,2009;陳藝分,2011;王智杰,2013)。

2.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在教學效能上的表現較佳(馮雯,2002;朱陳翰思,2002;

沈詩閔,2007;黃月秀,2009),其中在研究中指出,擔任主任行政工作者對教 師教學效能之知覺較高(蔡政明, 2003;柯安南,2005)。

3.不同職務教師在教學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陳昭銘,2003;陳勝福,2005;

鄭文實,2007)。

綜合上述整理的結果可發現,各學者對於教師現任職務在教學效能上是否具 有顯著差異,目前研究結果並未一致,所以本研究將對此背景變項做進一步探 討。

(41)

表 2-12

教師現任職務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2 馮 雯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 國小教師之教學年資、兼任職務 對其教學效能具有影響力。

2002 朱陳翰思

中部地區「苗栗、台中

、南投、彰化雲林」與 台中市等六縣市之現職 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兼任行政工作的國小教師自我 效能感高於級任或科任教師。

2002 郭 蘭 臺灣中部四縣市公立國 民中學教師

國民中學教師教學效能因擔任 職務之不同而有差異。

2002 汪成琳

311 位特殊教育學校教 師之問卷量表調查與四 位校長訪談

學校類別、任教階段別、教師性 別、年齡、兼任行政職務對教師 教學效能有顯著差異。

2003 陳昭銘

129 位資源班教師之問 卷分析與 10 位資深資 源班教師訪談

學校規模、學校歷史、資源班歷 史、教師年齡、教育背景、特教 工作年資、職務性質對教師教學 自我效能則無顯著差異。

2003 蔡政明 全台中市 56 所公立國 民小學教育人員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中以擔任主 任行政工作者對教師教學效能 之知覺較高。

2005 林維哲 高雄縣、市公立國民中 學教師

國民中學教師之「教學效能」,

因現任學校行政職務、主要任教 領域及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 員與否等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 而有所差異。

2005 柯安南

嘉義縣、市之公立國民 小學正式教師

嘉義地區兼主任組長的教師,教 師自我效能感整體或分層面上 顯著較高。

2005 陳勝福 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國 小教師

教師個人變項、學校環境變項 中,其年齡、服務年資在教師效 能感上,具有差異存在;而性 別、最高學歷、擔任職務、學校 規模、班級規模,則無差異。

2006 黃錦桃 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

國小國語文教師的教學效能因 兼任行政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

2007 鄭文實 全國各縣市教師

國小教師對於自我效能感的知 覺程度,不會因職務等不同的背 景變項而有所差異。

2007 沈詩閔 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 兼任行政工作教師有較好的教 學效能。

2007 劉宗明 國中教師人格特質、教 不同性別、服務年資及職務的國

數據

圖    次
表 2-4  教師現任職務與資訊素養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13  李幸穎  臺北市公立國小參與資訊  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  不同學校規模、學校所在位 置、學校屬性、主修學科、 擔任職務、每週總授課時數  之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有顯  著差異。    2010     李東霖  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影響的教師背景變項為教  師性別、任教職務別等。    2009  劉川曜  彰化縣國民小學自然領域  教師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使用層
表 2-10  教師年齡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3  陳昭銘    129 位資源班教師之問卷   分析與 10 位資深資源班    教師訪談  教師年齡對教師教學自我效能則無顯著差異。    2003  蔡政明    全台中市 56 所公立國民    小學教育人員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中以年齡較長者對教師教學效能之知覺較 高。    2004  白慧如    中部四縣市的國民小學教    師  不同年齡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學效能沒有顯著的差異。    200
表 2-12  教師現任職務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2002  馮    雯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  國小教師之教學年資、兼任職務 對其教學效能具有影響力。    2002  朱陳翰思  中部地區「苗栗、台中 、南投、彰化雲林」與  台中市等六縣市之現職  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兼任行政工作的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高於級任或科任教師。    2002  郭    蘭  臺灣中部四縣市公立國  民中學教師  國民中學教師教學效能因擔任職務之不同而有差異。    2002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候用校長、候用主任、教師 甄選業務、考卷業務及試 務、教師介聘、外籍英語教 師及協同教學人員招募、推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學校發展津貼 (Capacity Enhancement Grant). •整合代課教師津貼 (Teacher

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哪些因素?Marie Carbo 曾 總結 12 個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原則,詳見 Becoming a great teacher of reading: Achieving high rapid reading gains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