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之研究"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宗立 博士. 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 與親師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謝珮珮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06. 月. 09. 日.

(2)

(3)

(4) 謝. 辭. 到了要寫下謝辭的此刻,回想兩年來在課業與職業間,頭大業大學問大的忙 亂與充實,能夠平安順遂一直走到這裡,要感謝的真的太多太多~ 首先,最先要感謝的當然是我的指導教授吳宗立老師,您總對於經常天馬行 空或者說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我,不厭其煩的再三叮嚀與確認,是否理解或是能夠 跟上進度,為我在寫作過程中的盲點與懈怠,指出了一條明路也增強了無限的動 力,讓我能夠亦步亦趨在您的指導與提點中完成這件超級任務。再者,要感謝吳 根明老師,在計畫發表時,口考時,在每學期的課堂中所給予的支持與指導,從 論文的邏輯到格式排版都在您的指點下精進不少功力、獲益匪淺。感謝口考委員 鄭新輝老師,百忙中抽空閱讀本論文,由台南風塵僕僕的到學校來,給予寶貴的 意見與研究上的指導與建議,也讓我收穫良多。謝謝三位老師不吝指導,使這篇 論文能夠在內容與架構上更臻完善。 預試問卷的五位專家,吳宗立老師、吳根明老師、李恭寬校長、林文正主任、 鄭筠樺老師,感謝你們對研究工具給予的建議與指導,讓研究的設計與完成更順 利與完整。也感謝所有協助問卷發放與填寫的家長、同事、老師,您協助的盛情 與在問卷中所寫下的寶貴意見讓我的研究更加充實豐碩,論文也才能順利完成。 要感謝我的論文夥伴曉萍、參祝、美莉和鈺靜,因為妳們的陪伴與支持,這 一路走來充實而不孤單,真的很感謝這樣的緣分與一起度過的時光。 最後,要謝謝家人與朋友的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學業與論文,謹 將這份喜悅謝天謝地,謝謝所有曾經幫助、支持、鼓勵我這個小小研究生的一切 緣分~. 謝珮珮. 謹誌. 2015 年 06 月 22 日. i.

(5) ii.

(6) 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 與親師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國小學生家長知覺之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現 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及親師關係現況知覺的差異情 形,並探討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的相關情形與預測力。 本研究以一百零三學年度就讀於高雄市公立國小的學生的家長為研究 對象,並以自編的「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調查問 卷」為研究工具,依學校規模採取分層叢集抽樣,共抽取26校,回收有效問 卷485份,最後將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結 論如下: 一、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普遍良好,其中以「一般職業形象」 較高,依序是「教學專業形象」和「個人特質形象」。 二、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知覺教師應具有的良好形象以「情緒穩定」為最優 先重要,其次為「關心學生」。 三、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知覺普遍良好,其中以「教學信任」較 高,依序是「溝通滿意」和「互動承諾」。 四、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認為教師應主動進行親師溝通,溝通時的態度要開 放包容,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專業與誠意。 五、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希望教師能藉由親師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生 活與學習情況。. iii.

(7) 六、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在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的知覺情況並無明顯的差異 性。 七、家長知覺教師形象愈好,親師關係滿意度愈高;親師關係滿意度愈高, 對教師形象知覺愈好。 八、教師形象知覺能有效解釋親師關係,其中以「一般職業形象」解釋力較 高.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相關單位、教師及 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學生家長、教師形象、親師關係. iv.

(8)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eacher’s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explore the related situations as well as teacher’s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 took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whose kids studied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in 2014 as subjects, used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of teacher’s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s research tool to take samples from 26 schools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re were 485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Finally, all the data received were analyzed by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etc., and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s images were quite well in Kaohsiung;especially the “general images ” was predominated;less common in turn were “professional images” & “personal images”.. 2.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regard emotional stabi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of teacher;less common in turn were “concern about the students”. 3. The status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Kaohsiung were quite well;especially the “trust of teaching” was predominated;less common in turn were “satisfaction of communication” & “interaction and commitment”. 4.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in Kaohsiung consider the initia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olerance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parent-teacher. v.

(9) relationship promotion, so that parents can feel the ability and sincerity of teacher . 5.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in Kaohsiung hope teacher can make them comprehend the living and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by the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6. Different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are prevalently have good awareness of teacher's images and the quality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7.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were more aware of teacher's images, the more they perceptive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similarly, the more perceptive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the better awareness of teacher's images. 8.The teacher's images have direct influence to the quality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th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images”.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author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 authority,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for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elementary pupils-parents, teacher's images,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vi.

(10) 目 次 謝. 辭............................................... i. 摘. 要............................................... iii. ABSTRACT ............................................ v. 目. 次............................................... vii. 表 次.............................................. 圖 次.............................................. 第一章 緒論........................................ ix xii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師形象之理論基礎..................... 11. 第二節. 親師關係之理論基礎..................... 21. 第三節. 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6. 第六節. 資料處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現況分析............... vii. 71.

(1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家長覺知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 之差異分析........................ ........ 85. 第三節. 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相關分析...... ........ 99. 第四節. 教師形象對親師關係之預測情形............... 10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17. 第二節. 結論....................................... 121. 第三節. 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7. 一、中文部分.................................... ... 127 二、英文部分.................................... ... 133. 附. 錄.................................. ............ 135.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35. 附錄二. 專家意見整理................................ 144.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51.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55. 附錄五. 正式問卷問答題整理.......................... 159. viii.

(12) 表 次 表2-1.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的定義與研究………………………. 12. 表2-2.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的研究層面…………………………. 18. 表2-3. 國內有關親師關係的研究………………………………. 23. 表2-4. 國內外有關關係品質的定義……………………………. 24. 表2-5. 國內外有關關係品質的構面……………………………. 25. 表2-6.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與教師角色的研究…………………. 27. 表2-7. 國內有關親師關係的研究………………………………. 36. 表3-1. 高雄市103學年度學校規模分層取樣表………………. 48. 表3-2. 正式問卷施測回收統計表………………………………. 48. 表3-3. 正式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49. 表3-4. 協助審閱問卷專家名單…………………………………. 54. 表3-5. 「教師形象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56. 表3-6. 「親師關係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57. 表3-7. 「教師形象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59. 表3-8. 「親師關係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60. 表3-9. 「教師形象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61. 表3-10 「親師關係知覺量表」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61. 表4-1. 國小學生家長知覺教師形象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68. 表4-2. 國小學生家長知覺教師形象量表之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表4-3. 69. 國小學生家長知覺一個好老師應該有的形象次數分配摘 要表………………………………………………………. ix. 70.

(13) 表4-4. 國小學生家長知覺親師關係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表4-5. 國小學生家長知覺親師關係量表之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表4-6. 81. 不同年齡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表4-9. 80. 不同學童性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t考驗 摘要表……………………………………………………. 表4-8. 72.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t考驗摘要 表…………………………………………………………. 表4-7. 71. 82. 不同學歷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83. 表4-10 不同家庭年收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84. 表4-11 不同就讀年段學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5. 表4-12 不同在家排行學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13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t考驗摘要表…. 86 87. 表4-14 不同學童性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t考驗摘要 表…………………………………………………………. 88. 表4-15 不同年齡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89. 表4-16 不同學歷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x. 90.

(14) 表4-17 不同家庭年收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91. 表4-18 不同就讀年段學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92. 表4-19 不同在家排行學童的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93. 表4-20 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之積差相關摘要表…………. 94. 表4-21 教師形象各層面預測親師關係整體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 97. 表4-22 教師形象各層面預測「教學信任」層面之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 99. 表4-23 教師形象各層面預測「溝通滿意」層面之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 100. 表4-24 教師形象各層面預測「互動層諾」層面之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 表4-25 國小學生家長覺知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現況綜合彙整表. 102 104. 表4-26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生家長覺知教師形象之差異綜合摘 要表………………………………………………………. 107. 表4-27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生家長覺知親師關係之差異綜合摘 要表………………………………………………………. 108. 表4-28 教師形象對親師關係預測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綜合摘要 表…………………………………………………………. xi. 110.

(15)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44. 圖3-2. 研究流程圖…………………………………………………. 62. xii.

(16)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的情形及其關 係。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 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社會學研究中,教育與社會變遷之間互為因果彼此影響,台灣社會近幾 十年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進步與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普及有極大相 關,而在1987年解嚴之後,多元化的社會變遷亦不能滿足於傳統的教育制度與 型態,遂有近三十年來教育相關的種種改革與需求。 邁入二十一世紀,台灣在2002年展開在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最大一波 的改育改革-九年一貫課程,不只局限於台灣,世界各國在邁入新世紀之際,無 不秣馬厲兵,以教育厚植國家實力,迎向下一個知識與腦力的競爭時代,教育 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而其中決定教育競爭力的關鍵,就是教師。 聯合國教師報告書指出,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起點,對下一代的教育,從 未如此需要我們投入心力與資源,教師與未來的關係,也從未如此緊密。教師 是迎向未來希望的工程師,教師的素質直接反應教育的品質。教師充份發揮其 專業角色功能,將使百年樹人的大業更加落實。希望教師帶好每一位學生,提 升教育品質的訴求主題,教師的專業角色益加顯得其重要性(吳宗立,2000)。 而如此重要的教師角色或是教師應該具備的形象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 呢?古希臘時代,最有名的教師是蘇格拉底,他在廣場上與人辯論,企圖從辯 論中帶領學生思考,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國至聖先師孔子,以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的形象給予每個弟子不同的教導,在孜孜不倦地叮嚀中幫助其弟子成. 1.

(17) 長;從古哲鮮明的教師形象來到今日,教師的形象是否有所不同?對於現代教 師形象的探究成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老師之外,教育改革要成功,還必須結合學校以外的力量,美國總統柯林 頓於 1997 年提出的年度國情咨文中,其中一項引導國家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行動 策略即為鼓勵家長及早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英國於 1997 年所提出追求卓越的 學校白皮書中亦特別提出:要協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除了學校,也必須仰 賴家長與社區的支持,希望更多家庭學會父母與子女共同學習,建立學校家庭 契約。 1999 年我國制定之教育基本法中揭櫫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 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 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而 2006 年所頒佈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 法更明確的指出家長、家長會及家長團體,得依法參與教育事務,並與主管教 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教師共同合作,促進學生適性發展。上述相關法源的制定 充分顯現了家長參與教育的必要性與時代性。 除了上述促進家長參以增進學生的最佳利益為目的外,國民教育階段家長 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更進一步指出家長與其團體參與,同時應促進教育發展 及專業成長,與教師及學校保持良好互動,增進親師合作。 上述法規顯示出家長參與與教師專業的互動與協調實為國民教育階段的兩 大基石與主軸,在學校、教師與家長三方相互合作下方能促進學生最高的學習 權益與效益。親師關係對孩子不論在學業表現、行為品格上都有巨大的影響。 擁有正向的親師關係,孩子在各方面都會有更佳表現。因此對於親師關係的現 況了解即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然而,在教育改革後,家長成為教育的合夥人,對於學校教育與老師的要 求在緊密的互動後緊接而來的難題卻是親師衝突,家長與教師間或許有著截然 不同的背景,在共同為教育孩子與學生而努力的過程中產生了摩擦與歧見,親. 2.

(18) 師之間不協調的事件與新聞屢有所聞。2011 年親子天下雜誌就以如何化解老師 與家長間的戰爭為 11 月當期月刊主題,而「怪獸家長」與「刺蝟老師」這些形 容也顯示出親師溝通的不易與不良。而在所謂「怪獸家長」與「刺蝟老師」的 形容背後,真實的情況為何?究竟教師在現代家長心目中的形象為何?另一方 面來說,親師關對於教師班級經營、教學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都有相當的影響(何 文慶,2012;林鳳婷,2010;鄭淑文 2000) 。對於如何增進教師親師溝通技巧的 文章與研究亦是汗牛充棟,顯示從教師一方看待或經營親師關係已有相當的研 究與探討,對於家長如何知覺教師與親師關係卻較缺乏。綜上所述,對於老師 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究竟為何?以及家長對於自身和老師之間關係的知覺情況 為何?即成為為本研究探討的動機之三。 此外,國小階段,班級導師在第一線教學現場與學生及家長接觸,其教師 形象實為學生與家長對於學校與教育的重要「第一次經驗」 ,對於學生後來學習 經驗與教育階段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同時「教育」了家長對於教育參與的理解 與作為。就另一方面來說,在影響教師生涯發展因素的相關研究中指出,家長 亦為影響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他人之一,而重要他人對於教師的價值判斷或觀 念的感受便是一種形象的知覺,教師本人對於重要他人對其形象的知覺,往往 會影響教師的行為與態度(蔡碧璉,1993) 。因此國小學生家長對於其與教師接 觸的經驗與形象知覺和親師關係間的相互影響關係的探究遂為本研究動機之 四。從家長對教師形象的知覺探討親師關係的狀態,希望研究成果能作為教師 建立自身形象的參考,從而促進親師關係與教學效能。 都會區由於家長普遍教育水準較高,對於子女的教育重視,投注在教育或 校園的心力與資源也較多,與學校老師的接觸也較頻繁,聯合報曾經引述高雄 地檢署的資料報導,其中指出,因為觀念轉變,體罰學生的教學方式在台灣已 很少見,但教師被家長告傷害的機會反而比從前高,高雄地區近兩年來平均每 個月就會有兩件以上家長告老師傷害的案件,而傷勢都很輕微,顯示出都會地 區親師關係的緊張與變化,因此本研究將以高雄市家長為對象進行相關研究。. 3.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的知覺現況。 二、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的知覺現況。 三、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之差異情形。 四、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知覺之差異情形。 五、分析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的相關情形。 六、分析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教師形象知覺對親師關係的預測情形。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教師形象經營之參考,進而促進良好親師 關係。. 4.

(20) 第三節. 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的知覺情形為何? 二、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的知覺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的差情形異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師關係知覺的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知覺相關性為何? 六、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知覺教師形象對親師關係的預測情形為何?. 5.

(2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了本研究能順利進行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重要名詞包 括:國小學生家長、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分述如下:. 一、國小學生家長 本研究所稱國小學生家長是指其子女為一百零三學年度就讀高雄市公立國 小的學生之家長。. 二、教師形象 教師形象是指教師在其工作場所與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給予社會他人包括 學生、家長、同儕等的印象。 本研究之教師形象是以受試家長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 象與親師關係知覺問卷」內之「教師形象覺知量表」的得分高低來代表,在量 表中得分越高,表示得分愈高表示教師的形象越佳,得分越低者反之。. (一)個人特質形象 教師與學生或家長互動中所表現出的個人行事風格與態度。. (二)一般職業形象 作為教師這一職業特有的形象表現,參酌本國教師法相關規定,對於教師 一職所應具有之表現包括如下:品德良好,足為學生之表率;維護與尊重學生 受教權;安排適當的教學課程與教學活動;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 培養健全人格;清楚的與學生溝通期望,建立教室常規行良好的班級經營活動。. (三)教學專業形象 在與學生或家長的互動過程中所展現出對於教師專業與自主之自信。包括 依法律規定妥善保管學生其其家庭個人資料;掌握學生各項人格特質與該階段 6.

(22) 學童發展的專業了解與建議;在班級中能建立接納、尊重、關懷的師生關係及 友善的同儕互動;積極充實教師相關專業的進修與研究;熟悉與參與學校各項 事務的決策與規劃。. 三、親師關係 親師關係是指教師與學生家長間在教育情境中,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 標,所進行的各種交流行為,藉由這些交流所產生的互動模式或是人我關係。 本研究所指之「親」乃指學生家長,並不限於是學生的親生父母,而指對 於學童負有教養責任之親屬。 「師」則以擔任國小學童班級導師的教師為主要研 究對象。在研究中,親師關係是以受試家長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生家長對 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知覺問卷」第三部分「親師關係知覺量表」的得分高低 來代表,在量表中得分越高,表示對於親師關係知覺越好,得分越低者反之。 本研究使用之量表包含教學信任、溝通滿意、互動承諾三個層面,茲分述如下:. (一)教學信任 對於教師教學與課程安排;班級經營;引導學生學習成長上的各項措施感 到放心,並信任教師之專業自主。. (二)溝通滿意 教師能建立良好與健全的親師溝通管道,在親師溝通過程中能清楚了解家 長對於學童各方面表現的期待,並運用其專業改善或促進學童之表現。. (三)互動承諾 親師互動過程中,除了學生個人學校生活事項外亦願意和教師分享學生在 家生活的狀態,教養的情況,尋求教師的合作與建議。對於學生整體學習與成 長歷程的狀態在不是該教師擔任導師期間仍會試著尋求其建議與協助。. 7.

(2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的知覺情 形,並分析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相關。茲就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 下:. 一、研究範圍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茲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為區域型研究,故以高雄市為取樣範圍。.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為研究的母群體。為便於分析及使 樣本具有代表性,採取分層叢集隨機抽樣的方式,依據學校規模之比例取樣。 合計抽取 500 位學生家長為施測對象。.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研究內容,以問卷調查所蒐集之資料為主,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生 家長對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的知覺情形與關係,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 建議。在教師專業形象方面,研究者由文獻探討歸納整理出:個人特質、一般 形象、專業形象三個層面;在親師關係方面,則包含:教學信任、溝通滿意、 互動承諾三個層面。.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分為研究方法及研究變項兩個方面,茲分述如下:. 8.

(24)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研究工具是使用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學 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問卷」 ,以進行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 與親師關係資料的蒐集。受試者在填答當下可能會因個人的認知與當下的情 緒,而對問卷內容的詮釋有所差異,或因外在環境的客觀因素,如受到社會的 期許或心裡的防衛機制所影響,而無法呈現真實反應,使問卷測量結果產生誤 差。. (二)研究變項 影響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覺知的因素相當多,本研究在歸 納相關文獻及考量研究目的之後,擬從學生家長的年齡、性別、、學歷、家庭 年收入、學童性別、學童就讀年段、學童在家排行行等七項背景變項,來探討 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及親師關係的知覺情形,無法涵蓋所有的變項,因此在研 究推論時會有所限制。. 9.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高雄市國小學生家長對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之相關情 形,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歸納與整理,以作為本研究問卷編製及結果分析討 論之基礎。以下共分為三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教師形象之理論基礎;第 二節探討親師關係之理論基礎;第三節分析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之相關研究,期 藉由綜合文獻探討之所得以形成本研究之架構。. 第一節 教師形象知覺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方蘭生(1995)在《形象魅力》一書中提到形象就是我們對一特定目標,比 如國家、種族、機構、團體、個人或事物等的內涵、外貌及言行活動,所做出的 一種反應、感受、評價的綜合印象。而隨著社會的多元發展,從企業、品牌到個 人,對於形象的覺察與重視,各種形象塑造與管理的理論與方法蓬勃發展,顯示 出形象對於不論工作或事業的影響甚鉅,並非只是表象的"形象"而已。. 壹、教師形象的定義 形象一詞,最初在我國是分開的, 《易經》 〈繫辭傳〉中云「見乃為之象,形 乃謂之器」,至春秋戰國時期,"形"是指物體的形狀,看的見的東西;"象"是物 體給人留在腦海裡的的印象。 在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中中鍵入形象(image) 關鍵詞,可以看到關於形象在各領域中廣泛的探討與研究,從心理學、社會學、 傳播新聞學到各種科學與力學中皆有對於形象的相關應用與研究,也顯示出形象 能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詮釋,而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則大多著重於品牌與個人的相關 形象探究。 Nelson(1962)認為形象的形成包含了內在自我的因素與外在社會的影響, 其中外在社會的影響包括社會的影響、群體的壓力、對社群的參與及社群組織的 11.

(26) 集中程度,內在因素包含自身的興趣、組織地位、心理及生理狀態、動機、態度、 判斷以及對群體、個人之間的感情與主要目的。 教育大辭書中對於教師形象一詞的解釋認為教師形象指社會期望其有教師 身分的人,所應表現的行為模式。這種期望,可能根據個人心目中對教師的理想 形象,也可能根據制度與法令所規定的任務。因此教師形象是一種獲得的職業形 象,不是來自天賦。教師形象的內涵,可自理想的文化方面,也可自制度與法令 的方面,更可自教師的實際表現等加以分析。其中教師形象的相關分類條目即區 分為教師的公共形象、自我形象與專業形象。 而關於教師形象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因其注重面象的不同的見解,茲將國內 學者對於教師形象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2-1: 表 2-1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的定義與研究 研究者(年代). 教師形象的定義與研究. 張寶丹(2003). 將教師形象分為三個層面:個人特質、一般形象及專業形象。. 曾美華(2006). 幼兒及家長眼中好幼教師的形象在人格特質方面是外表看起 來要很溫柔、有愛心、耐心以及像媽媽一樣,所具備的專業 能力條件為有好的頭腦、隨時吸收新知並具備教學熱忱、充 實的教學活動、進行學科知識教學、重視幼兒品格教育。. 李孟蓁(2008). 幼稚園教師專業形象系指對幼稚園教師專業表現以及形象等 的綜合評價。可區分為專門訓練、專業知能、專業自主、專 業倫理、專業服務精神、專業認同、專業成長及專業組織等 八個向度。. 翁明達(2008). 教師專業形象系指一般社會大眾及教師自身對教師工作的專 業性質、程度及提高專業程度途徑的知覺及看法。 將教師專業形象之內涵分為專業知能、專業服務、專業倫理、 專業自主、專業成長、專業組織、專業表現等七大項。. 林姵瑩(2010). 將教師形象分為專業角色、人格特質、班級經營、與人互動 四構面。. 周北晨(2014). 優秀日語教師的形象系指其日語教授專業知能、教材的編製 與使用、鼓勵學生學習的態度、針對學習者的需求及程度授 課。.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2.

(27) 綜合上述表 2-1 國內學者對於教師形象的研究,研究者將教師形象定義為 教師在其工作場所與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給予社會他人包括學生、家長、同儕等 的印象。. 貳、教師形象知覺的相關理論 形象知覺(images perception)是指對於知覺對象的價值判斷或觀念的感受。 它是一種心理建構(mental construct) ,人們會用形象來形成並定義自己的世界, 而外在世界也會影響並改變這些形象,或者形象也會形成並定義外在的世界,所 以它是一個互動的歷程(Koerner,1989)。. 一、印象整飾理論(Impression Management) 「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又名「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現」 (self-presentation) ,是由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透過系統的觀 察與分析,於 1959 年最先提出,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個體運用一定的言語和行 動嘗試操縱或引導他人對自我的形象形成某種良好印象或有利歸因的過程,即個 體進行透過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來達到他人對自己的印 象能夠符合自己期望的過程(林玥岑,2010)。 在 Goffman 著名的戲劇理論(Dramaturgical Theory)裡,他強調社會其實就 是一個舞台,每個人都在舞台上扮演自己或別人所定義的角色。從上述的觀點來 看教師的角色與形象,教師的表現已亦可視為一種表演的狀態與活動,老師在學 生或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會影響其工作表現。 而教師的印象管理泛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印象管理的方法試圖影響或 控制學生或家長,對教師個人、教學內容或教學情境產生正象的印象。換言之, 教師的印象管理包含三方面,一是教師印象管理,即教師個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二是知識印象管理,即是教師將課程相關具體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簡要化以已. 13.

(28) 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三是情境管理,及是教師設計和諧愉快的教學情境, 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蕭金蘭,2009)。. 二、象徵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或稱符號互動論),源始於芝加哥學派, 其中以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貢獻最大,1950年代則由布魯默(Herbert Blumer)綜合發揚光大,是社會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派別。 象徵互動論指出個人的觀點會經由社會互動不斷的修正,而成為自己的觀 點。其中扮演他人角色是人們在每一社會情境中都會做的活動。人們透過辨認和 解釋他人的姿勢、符號,來進行溝通和互動。他們能夠相互識別對方,預期對方 的反應,以便彼此適應。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會對他人的觀念加以猜測分析,並 以此做為行為的準則。也就是說把自己看做他人,依照我們的想像力扮演那人的 角色。 從上述的觀點來看教師的角色與形象,在社會中所形成對於教師一職的形象 與角色所持的觀點也會影響教師的個人形象,在社會變遷中,文化的特性與環境 的發展亦會影響教師個人的職業形象或自我的形象認知。. 三、社會系統理論((situated identity theory) 社會系統理論是由 Jacob W. Getzels, James M. Lipham, Roald F. Campbell 所 發展的, Getzels 等人認為教育組織是一個社會系統,社會系統中成員的行為是 由機構和個人兩個層面交互作用而成的。機構是由角色所構成,而角色則被賦予 期望,這三者(即機構、角色、期望)構成社會系統的規範層面(nomothetic dimension) 。個人具有人格,而人格則由需要傾向所產生,這三者(即個人、人 格、需要傾向)構成社會系統的個殊層面(idiographic dimension)。社會系統中 的規範層面與個殊層面共同塑造了社會系統中成員的行為。 Getzels 等人並且認為社會系統必然受到環境所影響,而環境係以文化作為 代表的,因此無論是社會系統中的規範層面或是個殊層面,都受到上層社會系統 14.

(29) (supra social system)中的文化層面所影響,而文化是由民風所構成,民風則由 價值觀念所發展而成的。也就是說,文化的差異配合著民風,會產生不同的價值 導向;而這些價值導向在某種程度上,支配著個人的人格需要和機構的角色期望 (黃昆輝、張德銳,2000)。 在社會裡各種角色幾乎被抱持著共同的「角色期望」(shared role expectation),因此我們如果知道某人在社會中所佔有的地位或角色,我們就會 根據自身對該角色的認知或預期,判斷某人可能具有的人格特質。有時由於被判 斷者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角色,往往就根據「角色期望」引導自己的言行,因而掩 飾了該人原有的本質。 從上述的觀點來看教師的角色與形象,社會文化的價值導向(上層社會系統) 會影響教師的職業與工作情境(社會系統中的規範與個殊層面)上,兩者共同塑 造了社會系統中成員(教師)的形象與行為。. 參、影響教師形象知覺的因素 從上述的理論基礎來看,可以發現影響教師形象的因素相當廣泛,其內涵包 括了教師個人的形象,社會文化對於教師職業的形象認定到國家社會對於教師角 色的期待或規範,茲整理如下:. 一、教師的個人形象 個人形象是每個人在成年之後,會在個人行事風格以及人際關係上面,有 一定的表現方式或模式,在我們小時後我們稱說是孩子的「氣質」,在成人之後 我們稱為「人格特質」,也又是俗稱的「個性」或「性格特點」等。研究亦指出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在一生中是穩定持久的且有別於其他個體,會反映出其內在特 質與外在行為。 現代社會對工作者的要求除了學經歷外也相當重視個人特質,報章雜誌上 15.

(30) 也經常提到並強調具有高 IQ 不見得就是好人才的保證,真正影響工作狀態的關 鍵差異就在人格特質,在人力資源領域的研究上,學者亦致力於探求人格特質與 工作狀況的相互影響,而各種關於人格特質的探討中最廣為人接受的即為 Costa 和 McCrae (1986)分類的五大人格特質,即俗稱的 Big-Five。其五大人格特質 分述如下:. (一)外向性(extraversion) 指個人對於與他人相處感到舒適之程度。此類人格特質的意義為健談的、好 社交的、熱情的、主動的及人際取向的。. (二)和善性(agreeableness) 指個人對於他人所定之規範的遵循程度。和善性的人格特質為善良的、體貼 的、可愛的、合作的及熱心助人的。表現出的行為是待人友善、易相處且對人寬 容。. (三)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指個人對追求目標之專心、集中程度。此類型的意義為自我要求的、負責的、 專心的、獨立的、井然有序的及堅持的。表現出的行為是成就導向,做事努力、 循規蹈矩以及追求卓越. (四)神經質(neuroticism) 代表對煩惱經驗在認知與行為表現上差異的傾向。此類人格特質的意義為焦 慮、緊張不安、情緒化、沮喪及自卑,表現出的行為是惡劣情緒和負面感覺的傾 向,例如害怕、有罪惡感。. (五)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指個人曾經知覺到的事物之深度及廣度。此類型的特質為有創造力、想像 力、富變化,表現出的行為是喜歡思考、求新求變。. 16.

(31) 二、教師的職業形象 《禮記‧學記》云「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認為師道之 存廢可視為社會道德興衰的指標,和西方文化視教師為一般職業與工作不同,我 國社會文化中對於教師形象與角色的期待向來極高,強調尊師重道的重要性。 「至 聖先師」孔子以降,對於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經師」能力外,更多了份「人 師」的道德與文化上的期待。 教師法於 2013 年未修訂前,其中第 14 條第 7 款即規定教師聘任後如行為不 檢有損師道,經主管機關查證屬實即可予解聘、停聘、不續聘。此一條文一直倍 受爭議,其中對於所謂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的界定涉及道德範疇,並不明確,後雖 經大法官釋憲與條文修改刪除,但法律亦為社為文化民情的一部分,其中不難看 出與了解我國在教師形象與角色上雖進入資本主義與多元民主的現代化社會,亦 保有對教師一直高標準的倫理與道德期待。 因此,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充滿教育熱忱或是高道德規準足為學生楷模的 教師形象,普遍來說還是存在於社會中對於教師一職的形象期待。. 三、教師的教學形象 1977 年 Larson 在《專業主義的崛起-社會學分析》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一書中研究醫師和律師專業職業的歷史發展,指出透過 具有排他性的專業知識建立專業的服務與服務的商品方得以累積社會及文化的 權威,建立專業。而教師專業權力的行使雖不如其他典型的專業,但林清江 (1981:1992)調查國內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研究,結果發現七成以上的 受訪者認為教師工作是一種專業。 1980 年代以來英美的教育改革措施雖因不同的政治體制與文化而不盡相 同,但國家間教育政策的仿效與工業生產效益的宣揚,教育改革的全球化趨勢仍 以新管理模式為主,強調標準穩定生產品質、消費者的選擇與多元模式途徑反應 市場情況。在此一概念下各國形成一股形塑新教師專業的風氣,強調績效,和傳 17.

(32) 統強調教師專業自主並不相同。 我國自近年最大的教育改革方案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在課程鬆綁與多元 教學活動的背後,最主要的執行者-教師,其專業能力的提升與培養更成為教育 的主要議題,立法院一讀通過的教師法修正草案更促進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的試辦實施,加強促進教師專業與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而 2012 年所言定發布的「師資培育白皮書」即以「形塑師道文化校園,強 化教學實務之能」,為主軸,希望培養深具教育愛、專業力、執行力的新時代良 師。由上述可知,教師的專業形象與知能亦為教師形象中重要的一環。. 肆、良好教師形象的特質 而什麼是一個好的教師所應具有的形象呢?從上述可知,我國師資培育目標 希望一個好的教師所應該具有教育愛、專業力與執行力,國中生認為好老師會尊 重學生,態度公正,教學活潑專業(劉怡君,2013);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為優良 教師應具備良好的人格特質、師生互動佳、在教學知能與班級經營上有良好的能 力為好老師之重要特質(黃瑩甄,2007) ;研究指出優良教師應具有良好的班級 經營與輔導能力(劉千慈,2010);從上述研究結果來看,好的老師應該具有的 特質分析整理如下:. 一、正向的人格特質 好的老師應該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質,不論是在與學生或家長互動,或是在其 班級經營所表現出的風格都給予他人正面的形象,而正向的人格特質包括個性開 朗、情緒穩定、與人互動親切有禮。. 二、具有教育愛 好的老師應該對學生具有愛心,關心學生,對於不同的學生都能夠給予包 容,有教無類,充滿教育熱忱。 18.

(33) 三、具教學專業知能 好的老師應具備良好的教育知能與班級經營的能力,在處理學生與班級事務 上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同時具有認真的教學態度與專業能力。. 伍、教師形象層面的建構 基於上述對教師形象知覺的探討與因素分析,茲在將國內關於教師形象的相 關研究整理如表 2-2: 表 2-2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的研究層面 個 人 特 質. 一 般 形 象. 專 業 形 象. ●. ●. 張寶丹(2003). ●. 吳薇薇(2003). ●. 張哲溢(2006). ●. ●. 曾美華(2006). ●. ●. 林姵瑩(2010). ●. ●. 教 學 形 象. 與 人 互 動. 班 級 經 營 理 念. ●. ●. ●. ●. ●. 本研究綜合上述文獻探討將教師形象區分為「個人特質形象」 、 「一般職業形 象」與「教學專業形象」三個層面,分述如下:. 一、個人特質形象 在人格特質的部分,以五大人格特質為基礎探究教師師形象中的外向性、和 善性、謹慎性、神經質、與經驗開放性。. 19.

(34) 外向性與經驗開放性的部分為教師是否主動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是否給予 人一種開朗熱情的印象;和善性的部分則是教師是否在溝通過程中在態度和語氣 上是否溫和理性;謹慎性的部分則是教師在教學與班級經營中所給予他人是否細 心謹慎的印象;神經質的部分則是教師使否表現出一種嚴肅與有距離感的氣氛, 對於學生的各項要求一絲不苟。. 二、一般職業形象 針對教師在其職業形象上為人師表的可靠性與有教無類回應學生需求的層 面作探討。在其教學表現上是否主動關懷學生,在為人師表上能夠以身作則,且 願意和學生或家長溝通討論其想法,包容並尊重彼此的差異。. 三、教學專業形象 著重在教師本身對其教學與班級經營的執行力進行探究。在各項班級經營的 措施與學科教學的準備上是否給予他人專業的印象,學生或家長藉由教師在教育 上的專業引導能夠感受到進步與成長。. 20.

(35) 第二節 親師關係的內涵與理論基礎 本研究針對對親師關係的知覺加以探討。因此,本節旨在探討親師關係的相 關理論基礎,包含親師關係的定義、親師關係的類型層面。. 壹、親師關係的定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開放,訊息快速的流通,以及社會大眾對教育品質的重 視,對於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角色認知、期待亦有所不同。在早期保守的社會中, 學生家長對於教師管教自己子女的方式及對於學校事務的推動,大多採取支持或 不過問等較順從的態度。現今因為家長學經歷背景、社經地位提升、子女數降低 的影響,家長對參與校務權利意識的覺醒而且影響力有增無減,家長與教師互動 的機會也大增。 從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促進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 務,所修訂的辦法中可以看出對於促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鼓勵與其正當姓。各 校家委會的設置與參與各級學校教育事務的力量亦不容小覷。 而在現代社會中親師關係已然不若過去較為單向的權威性關係,但它不若 一般社會上的交往,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存在,其關係的交流會影響到學生個人 的成長學習外更進一步還會影響至整個班級與學校團體。 親師關係除了被認為是合作或是合夥性的關係,更甚者在市場導向、顧客 導向的消費主義社會之下,加以少子化的衝擊,教育競爭激烈,學校需要透過品 牌行銷來改變或形塑顧客對學校的認知,教師亦如服務業需透過關係行銷來與顧 客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而上述所指的顧客除了學生以外,在教育參與的過程中 家長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忽視,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亦成為教師工作的重要環節。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親師關係定義為教師與學生家長間在教育情境中,為 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所進行的各種交流行為,藉由這些交流所產生的互動模 式或是人我關係。. 21.

(36) 貳、親師關係的相關理論 親師關係為一特殊情境下所產生的角色關係,以下針對親師關係相關理論進 行研究與探討:. 一、人際需求理論(Impression Management) Schutz在1966年提出人際關係理論,他認為主張人際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 或是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人際需求包括情感 (affection)需求、歸屬(inclusive)需求、控制(control)需求。. (一)情感需求 個人有付出情感與獲得情感的期望,並且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情 感,和他人建立關係並維持情感需求。其中分為缺乏、適度與過度三種情形。. (二)歸屬需求 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產生歸屬的需求,想要與他人建立並 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其中分為缺乏、適度與過度三種情形。. (三)控制需求 個人希望能成功地影響周遭人事的慾望,在權力問題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 滿意關係的需要。其中分為逃避型、獨裁型與民主型。 從人際需求理論來看親師關係也具有上述三項人際關係需求的面向,教師 與家長間具有共同關心學生的情感需求,也需要維持一種互相滿意與合作的關 係,在親師溝通上更需要互相協調,在教養與引導學生發展的權力上相互支持。. 二、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最早由哈佛大學教授喬治‧荷曼斯(George Homans)於 1958 年提出,主要假設「人是理性」的,在採取許多社會行動之前,會仔細地計算利 22.

(37) 弊得失。它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關係,其中酬賞 與互惠概念是交換理論 的 礎 石。此理論主要的義涵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是一種理性的,會 計算得失的資源交換,「公平分配」、「互惠」是理論的主要規範及法則,公平分 配係指成本 與酬賞 的平衡,即個人所付出的成本或代價與所獲得 的酬賞利益 應 是相等的,付出越多,酬賞也 應越多,酬賞包括 具體的物品,也包括抽象的聲 望、喜愛、協助、贊同等,其價值因人而異。 從社會交換理論中的主要概念「公平分配」 、 「互惠」來探討親師關係,現 代家長由於對子女教育的重視,會更積極參與學校教育,也更重視親師關係,從 家長會的參與到個別班親會的參與,都顯示出家長期望藉由這樣的行動積極建立 親師關係。而教師也從各項教學與親師活動的進行來尋求家長的認同與支持。. 三、關係行銷理論 關係行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與傳統的交易行銷(Transaction marketing)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關係行銷特別強調「長期」的生意往來,關係行銷與顧客建立 關係的過程是吸引顧客及建立關係所組成。吸引顧客是傳統交易行銷的目標;而 鞏固雙方關係,使顧客藉其忠誠而逐漸由顧客、客戶、支持者、擁護者,提升到 夥伴的層次,才是關係行銷的精髓所在。 不只在商業上受到青睞,在服務業及非營利事業等方面關係行銷亦倍受重 視。Morgan 和 Hunt(1994)發展出「承諾—信任理論」,認為關係承諾與信 任是關係行銷成功的核心,而非權力、地位或其它外在因素所支配。 此外,關係品質是關係行銷研究中的重要一環,以何種指標來描述關係品 質眾說紛紜,但最常使用的是滿意度、信任與承諾(丁學勤,2012). 23.

(38) 從關係行銷的角度來看親師關係,親師之間在小學階段約莫都會維持兩年 以上的長期關係,從初認識到發展出夥伴式的合作關係,相當仰賴教師在種種的 教學措施與溝通過程中一步步鞏固雙方的信任關係,進一步達到滿意與互相承諾 的良性互動。. 參、親師關係層面建構 在討論了親師關係的相關理論之後,接下更進一步了解相關研究對於親師 關係的探討內涵為何,茲將親師關係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3: 表 2-3 國內外有關親師關係的研究 研究者(年代). 親師關係相關研究. Whitehead (1988). 將親師關係分為高凝聚高溝通型、低凝聚高溝通型、低凝聚 低溝通型、高凝聚低溝通型。. 曹常仁(1994). 將親師關係的性質分為正面的親師關係、負面的親師關係. 林建平(1996). 將親師關係的類型分為「合作無間、水乳交融」型、 「不聞不 問、形同陌路」型、「相互指責、水火不容型」型。. 洪千惠(2006). 將親師關係型態分為夥伴型、委託型、冷漠型、過度干預型。. 陳秀美(2007). 將親師關係品質構面分為信任、滿意、承諾三構面。. 傅懷加(2010). 將家長知覺的親師關係分為差異隔閡、聯盟、主動聯繫三個 向度。. 林姵瑩(2010). 家長對教師服務的滿意度的構面分別為「確實性」、「可靠 性」、「關懷性」、「回應性」。. 官佩蓉(2013). 將親師關係分為高凝聚高溝通型、低凝聚高溝通型、低凝聚 低溝通型、高凝聚低溝通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觀國內過去針對親師關係的研究中多以人際關係的理論與溝通做為親師 關係形成與互動的基礎及探討,對於親師關係與溝通型態的關注,大致從參與的 內容、開放的程度,凝聚力、溝通力,互動情形等角度出發,對於家長參與班級 24.

(39) 教育的過程,認為「態度」和「時間」是影響溝通成效與親師參與時間關係發展 的關鍵因素(黃淑華,2006)。且認為良好的親師關係則立基於有效的親師溝通, 溝通時間的多寡、溝通技巧的優劣、溝通內容的深淺與溝通態度正向或負向,交 織成不同的關係型態,視溝通與關係互為表裡,因此在探討親師關係的形塑過程 中,多探討其合作關係與溝通模式,研究結果也相對著重在教師人際互動與溝通 的心理與態度上的建議與調整。上述只有2007年陳秀美的研究論文探討國民小學 親師關係促進因子對親師關係品質及親師關係品質對教師教學效能、師生關係與 工作投入之關係,其他關係行銷與關係品質的研究大多是在業界,探討關係行銷 與業績成果的關係或是品牌形象、關係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的相互影響,非營利機 構或是公辦民營單位也在近年嘗試以該模式探索或分析發展方向。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從關係行銷的觀點對於親師關係之間的親師服務互動作 一分析,希望在人際互動與溝通之外,更進一步從關係品質方面對親師關係品質 的促進提升與改進作一探究。 承上所述,以下將針對關係品質的內涵與其相關層面在做更進一步的討論:. 一、關係品質的定義 對關係品質的眾多研究並沒有一致的定義,茲將各學者對關係品質的定義整 理如下: 表 2-4 國內外有關關係品質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Crosby et al. (1990). 關係品質的定義. 關係品質是經由銷售人員減少顧客知覺到的不安及不確性, 可使顧客信賴並且對銷售員未來的表現有信心,有效降低不 確定性,並影響未來持續互動的效果。. Morgan & Hunt 信任是關係承諾的主要基石。 (1994) 陳秀美(1995). 即家長經由教師的關係行銷,對教師所產生的信任程度、滿 意程度及承諾程度。.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5.

(40) 二、關係品質的構面 本許多學者對關係品質的基本構面提出見解,但對於關係品質應包含哪些基 本構面,至今尚無一致的意見(Smith,1998)針對過去各學者對於關係品質的 組成構面彙總如下: 表 2-5 國內外有關關係品質的構面 研究者(年代). 關係品質的構面. 信任. 滿意. 承諾. Smith(1998). ●. ●. ●. Garbarino and Johnson(1999). ●. ●. ●. Lee and Kim (1999). ●. 陳秀美(1995). ●. ●. ●. 其他. 企業瞭解、共 享利益與風 險、衝突.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整理可以發現,學者們對於關係品質組成構面看法不一,但大部分 的學者多半圍繞在信任、滿意、承諾三大構面,茲將此三大構面分述如下:. (一)信任(trust) 信任被視為成功的必要因素(Dwyer, Schurr & Oh, 1987;Morgan and Hunt, 1994),也是發展良好關係的基礎(Garbarino & Johnson, 1999),其在行銷學 中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長期的銷售關係上(Swan, Trawick & Silva, 1985), 因此,在獲得顧客忠誠之前,必須先得到顧客的信任(陳秀美,1995)。. (二)滿意(satisfacation)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留住顧客通常被視為是顧客滿意度的產物(Buttle, 1997)。顧客滿意度是影響消費者再次購買意願的一個主要因素,雙方互動滿意 26.

(41) 的好壞 也意味著其關係的結果(陳秀美,1995)。. (三)承諾(commitment) 承諾乃指在買賣關係中有意延續彼此間之關係,且願意為維持長久且良好關 係作最大之努力。承諾是關係行銷極重要的一部份,亦是成功的長期關係的必要 因素 (Dwyer, Schurr and Oh, 1987)(陳秀美,1995)。. 肆、影響親師關係的因素 親師關係之間主要著重的基礎即在於雙方對於教育的理念或想法的互動,是 故影響親師關係的主要層面主要為對於教學或教育的想法是否相互信任或尊 重;在溝通的過程中是否能夠獲得滿意的對待或答覆;對於教師的種種作法或是 在互動中的言行表現是否能感受到負責承諾的態度。 綜合上述文獻討論,本研究以教學信任、溝通滿意、互動承諾三個構面來探 討親師關係品質。. 一、教學信任 家長對於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與對於各項教學活動的安排是否信任,在親師 互動與親、師、生三方的對待關係中是否感到充任的信任感。對於教師在其教學 上的教學專業或班級經營能力給予肯定與支持,相信教師在其職位上的能力與用 心。. 二、溝通滿意 親師之間的溝通管道順暢,彼此間的交流互動良好,對於學生的情況能夠充 分的掌握與了解,也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分享彼此的經驗或是給予適當的協助。. 27.

(42) 三、互動承諾 教師對家長或家庭關係產生較深刻的影響或是親師之間因為小孩本身而產 生的互動關係之外,基於信任或欣賞,而發展出一般成人間的友誼或是往來的關 係。. 28.

(43) 第三節 教師形象知覺與親師關係的相關 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的相關研究,第一部分探討教師形象的相 關研究;第二部分探討親師關係的相關研究;第三部分探討教師形象與親師關係 之相關研究,但因有關教師形象知覺的相關研究較少,所以將範圍擴大至教師形 象或教師角色與親師溝通、親師合作之相關研究。歸納出兩者的影響因素,進而 發展本研究之背景變項。. 壹、教師形象知覺相關研究 表 2-6 國內有關教師形象與教師角色的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主題 (年代) 研究方法 鄭新輝 (1991). 國 民 校 學 調 問卷調查法 查高齡教師 自我形象與 公共形象. 29. 主要研究發現 1.國小高齡教師自我知覺與想像,在 服務精神、專業能力、人際關係、 創新意願四個形象層面 ,均具有正 面的反應傾向。 2.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高齡教師,自 我形象知覺差異因素,以健康狀態 最顯著,婚姻狀況最不顯著,其他 變項在不同知覺層面有顯著差異。 3.國小高齡教師自我知覺的各層面 自我形象,均顯著高於想像校長與 主任、其他教師、家長、及學生對 其各層面形象的知覺。 4.校長與主任、其他教師、家長、及 學生對國小 學高齡教師的公共形 象知覺,除創新意願形象外,其餘 均具有正面的反應傾向。 5.不同背景變項的重要他人,對國 小高齡教師公共形象知覺的差異因.

(44) 表 2-6(續) 素,除服務或就讀地區較 不顯著 外,其餘在不同身分、年齡性別、 及接 觸經驗方面,大部份在各形象 層面均有顯著差異。 6.國小高齡教師自我知覺或想像校 長與主任、其 他教師、家長、及學 生知覺的各層面自我形象 ,均顯著 高於實際上不同重要他人,對國小 高 齡教師各層面的公共形象知覺。 蔡碧璉 (1993). 國 民 中 學 教 國中教師 師 專 業 成 長 問卷調查法 與其形象知 覺之研究. 一、人口變項: 1.對於教師形象知覺,沒有因性別不 同而有差異。 2.41 歲以上在四個向度上有相當地 正向與積極,30 歲以下則相當負面 與消極。 二、教學背景: 1.教學年資 11 年以上相當正向與 積極,10 年以下比較負面與消極。 2.不因任教學科不同而對教師形象 知覺有差異存在。 3.教師兼行政職務者普遍對於教師 形象知覺有相當地正向與積極。 三、進修情形: 1.教師是否進修學位或學分,對於教 師所知覺的形象具有相當正面積極 的影響。 2.教師是否有進修的意願,對於教師 形象的知 覺有正面程度的影響。. 張寶丹 (2003). 國 小 教 師 專 國小教師 業 發 展 與 形 問卷調查法 象知覺之研 究-以高雄縣 為例. 一、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 之現況與差異 : 1.國小教師在「專業發展」與「形象 知覺」的表現屬於中上程度。 2.女性教師在「專業知能」層面上略 高於男性教師。 3.國小女性教師「專業形象」高於男 性教師。 4.國小教師的「一般形象」知覺,. 30.

(45) 表 2-6(續) 高於其他層面。 5.不同年齡之教師在專業發展各層 面上,皆達顯著性差異。 6.國小教師年齡越大其「形象知覺」 越高。 7.年資較淺之教師在專業發展上顯 著低於資深之教師。 8.國小教師年資愈深形象知覺愈好。 9.「兼主任」教師在專業發展的表現 高於其他教師。 10.「兼主任」教師其「個人特質」、 「專業形 象」高於其他教師。 11.國小教師在「專業態度」上, 「師 資班/教 育學程」結業生高於「師 院/師專」生。 12.國小教師不同師資養成型態之教 師在「形象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13. 「無進修意願」教師在專業發展與 形象知覺 上皆低於「有進修意願」 及「進修中」教師 。 14.學校規模不同的教師在專業發展 與形象知覺 上有顯著差異。 二、 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相關情 形: 1.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兩者有 顯著性的高度正相關。 2.就教師形象知覺各層面而言,形象 知覺各層面之間有中上程度的正相 關。 3.以典型相關分析教師專業發展三 個層面與形象知覺三個層面之間的 整體相關情形,發現共有二組典型 因素之相關達到顯著水準。 董素芬 (2003). 社會變遷中 的教師角色 --台灣國小. 台灣地區之 公立國民小 學學校行政 31. 1.不同性別、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 對「教師角色期望」的看法存在著 顯著差異.

(46) 表 2-6(續) 教師角色期 望變化之研 究. 人員、一般教 2.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背景的學區家 師、學區家長 長對整體「教師角色期望」的看法 等人 未達顯著水準. 張哲溢 (2006). 臺灣主要報 紙中小學教 師形象之內 容分析—以 《聯合報》、 《中國時報》 為例. 《聯合報》與 《中國時報》 內容分析法 語義區分法. 1.兩報皆將報導主題集中在「校園教 學面向報導」上,其中又以『課程 教學相關事務』佔該面向報導之 首。表示在報導中小學教師相關新 聞時,兩報仍著重在教師的本位— 教學上作呈現。 2.兩報歷年及各階段出現次數最多 的形象類目依序皆為「專業角色」、 「人格特質」、「與他人或社會的互 動」、「班級經營理念」。 3.次類目出現次數較多的有「提供適 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無法提供適合 的教育」、「做事認真積極/做事馬 虎消極」、「傳遞社會文化與價值/ 不管文化價值的傳承」、「擁有良好 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偏差」、「適 應社會潮流變遷/無法跟上時代潮 流」。 4.另外,形象之語義強度以「好」為 最多,其次為「很好」 、 「不好」 、 「很 不好」 5.兩報歷年來的正向形象描述次數 皆高於負向形象描述次數,顯見兩 報皆是以正向的形象在報導中小學 教師的相關新聞,且聯合報的報導 又比中國時報來得更有利。. 蘇瑩中 (2007). 臺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專 業形象知覺 之研究. 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法 訪談法. 1.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人格特質知 覺是屬於中高程度。 2.教師人口背景變項中,不同年齡、 任教年資,及任教職務的教師在教 師人格特質上有顯著的差異。 3.國 民小學家長在教師人格特質知覺是 屬於中高程度。 4.家長人口背景變項中,在教師人. 32.

(47) 表 2-6(續) 格特質知覺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5.在教師人格特質方面,教師與家長 在神經質、 開放性,及謹慎性向度 上有顯著的差異。 6.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一般形象知 覺是屬於中高程度。 7.教師人口背景變項中,不同年齡、 任教年資,及任教職務的教師在教 師一般形象上有顯著的差異。 8.國 民小學家長在教師一般形象知覺是 屬於中高 程度。 9.家長人口背景變項中,不同學經歷 的家長在教師一般形象上有顯著的 差異。 10.在教師一般形象方面,教師與家 長在道德觀念向度上有顯著的差 異。 11.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專業形象知 覺是屬於中高程度。 12.教師人口背景變項中,不同年 齡、學經歷、任教年資,及任教職 務的教師在教師專業形象知覺上有 顯著的差異。 13.國民小學家長在教師專業形象知 覺是屬於中高程度。 14.家長人口背景變項中,不同學經 歷的家長在教師專業形象上有顯著 的差異。 15.在教師專業形象方面,教師與家 長在專業知能 與專業服務項度上 有顯著的差異。 翁明達 (2008). 談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專 業形象認知 與實踐之研 究. 臺北市國小 教師 問卷調查法. 33. 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 形象內涵具有高度認知,並認為專 業知能、專業倫理及專業服務是提 升教師專業形象最重要的根本。 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專業 形象的實踐上仍有進步的空間,尤.

(48) 表 2-6(續) 其在專業組織的參與、專業成長的 規劃及專業表現的增進上,更需要 積極參與與落實,才能形塑教師專 業形象。 3.年齡 30 歲以下的臺北市國民小 學教師在教師專業形象內涵的部分 層面認知上,其表現較其他年齡較 長者差些。 4.任教年資 5 年以下的臺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在教師專業形象的認知 上,表現明顯不如任教年資 21 年 以上的教師;再從教師整體表現而 言,任教年資愈長,表現愈好。 5.臺北市國民小學的級任教師對專 業自主的認知程度顯著優於主任, 對專業組織的認知程度亦顯著優於 組長,顯示級任教師需要自主決定 的能力及組織運作的機制,來支持 教師專業形象的建立。 6.在學校規模 13-24 班任職的臺北 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形象的 認知現況,在各層面的表現皆是最 好,且班級數愈多的學校,其表現 愈差。 7.是學校教師會會員的教師在教師 專業組織的認知上比不是會員的教 師來的好,但在其他專業形象層面 及整體的表現上則無差異。 8.教師年齡會與教師專業形象整體 認知程度產生交互作用,影響 其在教師專業形象整體實踐上的表 現,其他背景變項(性別、最高學 歷、任教年資、任教職務、學校規 模與是否為學校教師會會員)則與 教師專業形象的整體認知程度是個 別獨立的,無交互作用存在。 9.教師背景變項與教師專業形象部 34.

(49) 表 2-6(續) 分層面認知程度會產生交互作用, 影響其在教師專業形象該層面上的 表現。 林姵瑩 (2010). 教師形象與 家長滿意度 之關係-以負 面口碑訊息 為干擾變數. 台中縣市國 民小學家長 文獻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1.國民小學家長對教師形象認知現 況是屬於「中上程度」 ;其中以「專 業角色」的認知程度最高,而「與 人互動」的認知程度最低。 2.國民小學家長對教師服務的「可靠 性」和「確實性」滿意度高於「回 應性」和「關懷性」的滿意度。 3.當家長具有較高的教師形象認 知,則會得到較高的家長滿意度。 教師在各個形象層面的提高,皆有 助於提升家長對教師服務的整體滿 意度。 4.國民小學家長擁有較低的教師形 象認知,負面口碑訊息的干擾效果 較為顯著;擁有較高的教師形象認 知,負面口碑訊息的干擾效果愈不 顯著。. 曾美華 (2010). 幼稚園好教 師之形象探 討-從家長及 幼兒角度. 質性研究法. 1.幼兒眼中的好幼教師形象是溫 柔,意旨「說話温柔」和「看起來 要很温柔」、「笑瞇瞇」、「對所有人 都很好」 2.家長眼中的好幼教師形象是:(1) 像媽媽一樣且溫柔堅定;(2) 所需具 備的條件是「耐心、愛心」、「重視 幼兒的品格教育」、「教學生動活 潑」 、 「溝通能力」 「學經歷具備並通 過國家考試」、「隨時吸收新知並具 備教學熱忱」。 3.幼兒與家長對於好教師人格特質 相同觀點有「外表」看起來要「很 溫柔」 、 「有愛心」 、 「耐心」以及「像 媽媽一樣」四種特質。. 張惠美 (2012). 家長對幼小 教師角色期. 文獻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1.花蓮縣家長對幼小教師角色期望 整體及各層面的期望為中上度。.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In this study, we took some elementary schools located in Taichung city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properties of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adopte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in the scope which containing 134 elementary schools, which have accepted field survey for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Hoping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supplement schools to elevate the quality of elementary supplement schools..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