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工作的意象:社會大眾如何看社會工作人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工作的意象:社會大眾如何看社會工作人員"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社會工作的意象: 社會大眾如何看社會工作人員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 How Do People in Taiwan Perceive Social Workers?. 蘇福明 Su Fu-Ming. 指導教授:潘淑滿 博士 Advisor: Pan Shu-Man, Ph.D.. 中華民國一○七年八月 August, 2018.

(2) 謝誌 坦白說,還以為這一天不會到來。五年來,首先是論文的題目主題決定的不 順利,無數次好逸惡勞的毛病發作,外加自制力不佳及外務繁多導致進度嚴重落 後。雖然享受人生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卻過了頭,導致後面必須要以半工半讀的 形式來撰寫論文。並且每次只要撰寫論文,就一定會因過於操勞而害病。然而, 這一切終於結束!這個過程,給了我不少啟發,也讓我有反省自己缺點的機會。 首先是自己的好逸惡勞,帶給自己不少麻煩,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亦 如是,如同艾瑞克森(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我在這段過程當中被我延 後的人生目標,我得在之後趕上,不然只會更辛苦。回想自己之所以會想來唸碩 班的理由,其中一個就是希望能夠把大學沒做完的事情,給補完。然而,我只能 稍稍平復遺憾,卻無法像大學那樣盡情去做,畢竟大學時期和碩班時期心境已有 不同,更何況,我還跨了一個兵役和好幾個月的低潮期才來到師大。但就算如此, 還是感謝社工所的所學會、師大國樂社,以及台大政大社工所 102 級,讓我有機 會可以充實我的碩班生活,唯一汗顏的是沒辦法和諸位會玩、會唸書,又懂得克 制自己的學霸看齊。 其次,是自己做學問和過生活的得過且過及一知半解,說實在,雖然不管是 同學,還是周遭的朋友們,都把我當成高材生看待,但我知道自己的實力究竟在 哪,用高材生來稱呼我實在言過其實,我其實沒啥能耐可以把事情做好。因此, 非常感謝包括所辦的兩任助教文婷與婷婷的不嫌棄,恩師潘淑滿教授的包容、給 予我能夠和香港城市大學互動交流機會的王永慈教授、對總是拖拖拉拉的我還是 和顏悅色的沈慶盈老師,以及給予實習建議的游美貴老師和機構督導,以及總是 很有活力,會跟我寒暄哈啦的陳杏容老師。 感謝我的父母,雖然罵歸罵,說為什麼碩班要唸這麼久?但還是很關心我, 感謝雙親的海涵,兄長阿姨表哥還有堂姊堂弟的支持。感謝曾經在求學和生活上 給予我幫助的諸位室友:玉樹學長、哲君學長、老虎學長、志謙、老潘。我不會 I.

(3) 忘記我們一起在寢室吃喝玩樂及用功開趴的時光。感謝師大社工所 102 級的所有 同學:婷雅、羊羊、跳跳、秋娟、小綿、彥伶、皓皓、澄巽、尖尖、品蓉、紙片、 亞君、美琪、之容,還有麗年與蕙平,給予的許多幫助與支持。其實越靠近畢業, 就越常在夢中回到 2013 年的 9 月 3 日,也就是我們的新生茶會那一天,跟大家 初次見面的第一天。五年來的事情歷歷在目,好事、壞事、蠢事、麻煩事,還有 倒楣事,也感謝大家一開始對經常暴走的我的包容與潛移默化。袁琳、芳如、湘 婷、瑋勵、冠廷、庭葦、才舒、淨淯、于芳、文馨、家宜…諸位學長姐學弟妹也 給了我充實的碩班生活。 最後,特別感謝工作單位的主管與同事們,給了我多一點的彈性來完成這份 論文。 蘇福明 2018 年 8 月 20 日凌晨謹誌. II.

(4) 摘要 社會工作在臺灣社會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然而,社會大眾通常對於社會工作 人員不甚瞭解。因此本研究選擇探討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即社會大 眾(包括社會工作出身)如何看待社會工作人員。本研究將意象區分為「角色知 覺」與「公眾態度」,分別探討社會大眾認為社會工作人員的應有特質,以及對 社會工作人員此一職業的態度。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透過便利抽 樣及滾雪球的抽樣方式,總計回收了 330 份有效樣本。 樣本透過獨立樣本 t 檢定、ANOVA、及迴歸分析之後發現: (1) 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大致為正向,但有不少社會大眾會把 「社會工作人員」(社工)與「志願服務者」(志工)相混淆; (2) 與角色知覺最相關的自變項為「是否為社會工作背景出身」 、 「婚姻狀況」、 「與最常接觸的社會工作人員的社會關係」,以及「與最常接觸的社會 工作人員相處時,是否會聊到對方的工作狀況」。與公眾態度最相關的 自變項為「教育程度」與「年齡」; (3) 比較「社會工作背景」與「非社會工作背景」的受訪者,社會工作背景 的受訪者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信賴程度較高,但卻比較悲觀,認為社會 工作人員在社會上的聲望較低。 期待研究結果能讓社會工作領域的同仁們能釐清自己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 看法,並從中找出能有效提升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意象的方法,例如結合產官學 界,一同舉辦聯合宣導活動,透過媒體提升社會大眾接觸到社會工作人員的資訊。 除了增強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的意象外,提升社會工作人員的權能,使社會工 作人員能更有效提供服務也是值得思考的部分。 關鍵字:社會工作人員、意象、角色知覺、公眾態度. III.

(5)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social work in Taiwan has spanned several decades. However, people in Taiwan often barely understand social workers.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ers in Taiwan and how people in Taiwan perceive social workers. In this study, the concept of “image” is divided into “role perception” and “public attitude”. “Role perception” means “what people feel from encountering with social workers and think about what social workers should do”. “Public attitude” means “what do people feel from social workers, and what do people look upon social workers”.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re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The total number of available data is 330. The data are analyzing data by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regression, the results are: (1)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ers is roughly positive, but many people in Taiwan are confused about “social workers” and “volunteers”. (2) Values that ha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role perception are ”social work background ”, “marriage”, “the social status between respondent and social worker that respondent most frequent meets”, and “along with the social worker that respondent most frequent meets, whether talk about work or not”. Values that ha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to public attitude are “education” and “age”. (3) Compared with “social work background” and “non-social work background” respondents, the respondents that are social work background have higher trust in social workers. But they are pess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of social workers because they think social workers got lower reputation in the society. IV.

(6)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could make social work field in Taiwan get more clear view about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 in Taiwan and find out how to promote the image. For example, the practice, academia, and government can brainstorm some propaganda programs, such as united propaganda activities, or on media, make people have more chance to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social work. Besides promoting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 empowering social workers, how to serve more efficiently is worthy of reflection. Keywords: social workers, image, role perception, public attitude. V.

(7) 目次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起源與在臺灣的發展 .......................................................... 13. 第二節. 意象的定義與相關研究探討 .................................................................. 19. 第三節. 國內外社會工作意象研究探討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 69. 第五節. 研究倫理議題 .......................................................................................... 70. 第四章 研究發現...................................................................................................... 71 第一節. 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之分布 .................................................................. 71. 第二節. 社會人口變項、接觸經驗,與角色知覺、公眾態度的關聯 .............. 86. 第三節. 迴歸分析 ..................................................................................................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12.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 與 M. Kagan 博士的聯絡與授權取得...................................................... 127 附錄二 專家效度-專家學者意見 .......................................................................... 130 附錄三 正式量表(紙本範例)............................................................................ 132. VI.

(8) 表次 表 2-2-1. 意象與社會知覺對照表 ............................................................................ 26. 表 2-3-1. 社會工作人員意象的研究變項整理表 .................................................... 40. 表 3-2-1. 受訪者的社會人口特性與接觸經驗(N=330) ..................................... 50. 表 3-2-2. 前置題目的分布情形(N=330) ............................................................. 52. 表 3-2-3. 對社會工作人員的直覺印象_選擇其他的詳細內容 .............................. 52. 表 3-2-4. 對社會工作人員直覺印象的綜合比較 .................................................... 53. 表 3-3-1. 角色知覺量表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概況 .................................... 64. 表 3-3-2. 社會工作人員角色知覺量表-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65. 表 3-3-3. 角色知覺量表決定刪除的題目 ................................................................ 66. 表 3-3-4. 社會工作人員公眾態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68. 表 3-3-5. 公眾態度萃取時保留的題目 .................................................................... 68. 表 4-1-1. 社會工作人員角色知覺量表描述性統計數據(N=330) ................... 76. 表 4-1-2. 社會工作人員公眾態度量表描述性統計數據(N=330) ................... 82. 表 4-1-3. 社會工作人員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分量表描述統計結果(N=330) . 85. 表 4-2-1. 性別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t 檢定(N=330)................................... 86. 表 4-2-2. 教育程度、年齡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ANOVA(N=330) .......... 88. 表 4-2-3. 教育程度-ANOVA 顯著部份的事後比較(雪費法) ...................... 89. 表 4-2-4. 年齡-ANOVA 顯著部份的事後比較(雪費法) .............................. 89. 表 4-2-5. 婚姻狀況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t 檢定(N=330)........................... 90. 表 4-2-6. 社會工作背景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t 檢定(N=330)................... 91. 表 4-2-7. 社會工作背景對角色知覺-t 檢定顯著題目(N=330)....................... 92. 表 4-2-8. 社會工作背景對公眾態度-t 檢定顯著題目(N=330)....................... 93. 表 4-2-9. 接觸經驗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t 檢定(N=330)........................... 94. 表 4-2-10 接觸形式、接觸頻率、社會關係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ANOVA (N=181) .................................................................................................................. 96 表 4-2-11 接觸頻率-ANOVA 顯著部份的事後比較(雪費法) ........................ 96 表 4-2-12 社會關係-ANOVA 顯著部份的事後比較(雪費法) ........................ 97 VII.

(9) 表 4-2-13 是否提到工作狀況對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t 檢定(N=181)........... 97 表 4-3-1. 角色知覺與公眾態度顯著變項一覽表 .................................................... 98. 表 4-3-2. 單因子虛擬迴歸-服務(N=330) ......................................................... 99. 表 4-3-3. 單因子虛擬迴歸-社會正義(N=330) ................................................. 99. 表 4-3-4. 單因子虛擬迴歸-人際關係(N=181) ............................................... 100. 表 4-3-5. 標準化係數-社會關係與人際關係......................................................... 100. 表 4-3-6. 逐步迴歸分析-廉正(N=181) ........................................................... 101. 表 4-3-7. 逐步迴歸分析-廉正(N=330) ........................................................... 102. 表 4-3-8. 逐步迴歸分析-能力(N=330) ........................................................... 102. 表 4-3-9. 逐步迴歸分析-公眾態度(N=330) ................................................... 103. 表 4-3-10 自變項、顯著的依變項,與最後接受的假設一覽表 .......................... 104. 圖次 圖 2-2-1. 影響身體意象的形成與發展的模式圖 .................................................... 22.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41. VIII.

(10)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臺灣,社會工作人員(通常簡稱社工)相較於其他的專業人員,如醫院的 護理人員、教師,警察等…似乎比較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時會因為一些 大家既定的印象而被利用。例如曾經發生過警察假冒社會工作人員的名義,鬆懈 嫌犯的心防,並進入住處將嫌犯逮捕。此舉動遭到社會工作界的強力批判,也讓 社會工作人員同仁們紛紛議論及質疑,是否真的有受到社會大眾及其他專業所尊 重。無獨有偶,社會工作也常常遭到部分民意代表批判執行效率不佳,且認為是 拿政府的錢卻沒在做事,甚至以粗鄙的言詞攻擊並以其權威脅迫。媒體也常常以 事後諸葛的口吻,在一些憾事發生時,批判社會工作人員做的不夠多、不夠好, 不夠積極。可以得知社會工作人員在新聞媒體中的報導,似乎在民眾心目中有著 正面的形象,卻也有不少負面新聞。此外,新聞媒體有時還會將社會工作人員, 和志願服務者(志工或義工)搞混,社會大眾也有相似的情形。似乎對社會工作 人員的認知感到混亂,這樣的狀況到底多久了呢?又從何開始呢?社會工作,或 是所謂的社會工作人員,在民眾的心中,到底是什麼呢? 以研究者自己的親身經歷發現,社會工作人員在面對一般大眾時,最常被問 到的問題如下︰ 「社工不就是志工嗎?」 「社工有錢賺嗎?一個月賺多少?什麼?兩萬多快三萬?做愛心的這樣很多 了啦。」 「社會工作到底在做什麼?你會念社工,一定很有愛心!」 另外,研究者當兵快退伍的時候,周遭親友在得知研究者的主修為社會工作 時,也經常給出下列的建議,或提出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批判: 「你與其在外面當志工那麼辛苦,不如簽(志願役)下去,馬上就有三四萬. 1.

(11) 的薪水啦!而且福利也不錯!那種工作一定是那些很有愛心,或是生活無虞 的人在作慈善的啦…。」 「你當社工一定會餓死!才兩三萬你一個男孩子要怎麼在現在的社會成家 立業?更別說要生小孩買房子了!」 和一些不熟稔社會工作的朋友閒談時,特別是介紹自己的所學或工作時;或 是和親友看電視報導社會新聞時,經常會有的對話: 「是在照顧窮人、流浪漢、殘障人士、老人、兒童、受暴婦女,或是外籍新 娘的嗎?窮人和流浪漢一定是要吃不討賺(好吃懶做)或吃喝嫖賭引起的, 管他們做什麼?而且這些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年輕的社工都還沒有生過小孩,卻還老是跟什麼家暴父母搶小孩,啥米家 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道理都不懂!」 「是搞社會運動的嗎?現在社會這麼亂,都是你們這些學法律、政治、社會 還有社工害的。」 身為主修社會工作的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上述言詞,就連研究者的 家人也未必能夠完全了解社會工作到底是什麼,只知道是個辛苦工作的行業,即 便是研究者不斷的解釋和說明,仍是難以扭轉週遭的人對於社會工作與社會工作 人員的想像與看法。 為了要讓社會大眾了解社會工作,國內的社會工作相關組織,如社會福利團 體(機構),或各縣市的社會工作師職業工會,乃至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簡稱社工專協),還有第一線的社會工作人員們,及大學的教師們總是會透過 系所博覽會、研討會,一有機會無不卯足全力宣揚社會工作的精神與價值,甚至 還會拍攝廣告,並且運用傳播媒體、網際網路,及平面媒體播送,無一不希望扭 轉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的印象與認知。 雖然社會工作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實務界,總是急於去樹立自己的專業意象。 但社會工作是否就那麼無法被非社會工作領域的人們所理解呢?頗值得深入探 2.

(12) 討這部分。因此,必須先從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開始說起。 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與保護司的統計資料(2017) ,臺灣於 2016 年底, 總共有約 13,589 名社會工作專職人員。所謂的社會工作專職人員,包含公部門 和私部門所有從事社會工作相關業務與服務的人員。而社會工作的服務和業務範 疇,可以依照服務對象的不同再細分為好幾個領域,例如︰ (一) 兒童及少年服務﹔ (二) 老人服務﹔ (三) 婦女服務﹔ (四) 身心障礙服務﹔ (五) 社會救助及其他服務﹔ (六) 社區服務﹔ (七) 志願服務﹔ (八) 自殺防治及轉介服務。 無論屬於何種領域,社會工作人員經常要提供諮詢服務和輔導,協助民眾取 得需要的資源,同時讓民眾理解他們所申請的服務是什麼及相關規定。有時還必 須進行社會倡議,社會工作人員必須讓某議題能夠被社會大眾所知曉,吸引關注, 進而制定對該議題的政策或法規。除了需要執行各自領域的業務之外,社會工作 人員,為了增進自己的專業,並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還常常需要參加研習活動。 雖然社會工作有各種不同領域,且服務的場域從個人、家庭、團體、學校、社區, 乃至於整個社會。明顯具有專業分工的成分在。卻不能如同其他的專業,如醫師、 教師般容易被其他人所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此部分 就必須從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歷程提起。 根據近年來的文獻,許祖維(2007)探討社會工作師法通過十年後我國社會 工作界的情況,發現到社會工作本身制度的不健全之外,不論是從法規、教育、 證照化、機構評鑑之外,也質疑了社會工作專業到底為何?事隔十年(目前為 3.

(13) 2018 年) ,許祖維提及的問題已經隨著時代改善,但部分問題似乎仍不斷地在發 生。許祖維在網路留言板發現社會工作夥伴們的抱怨如下︰ (一) 低薪、過長的工時和過多的工作量,機構的社會工作人力少,或是一些 不屬於社會工作相關的業務(如報帳) ,被歸屬於社會工作人員的責任, 長期下來換來低落的生活品質。 (二) 機構的資源不足、督導主管的支持不足,領導風格和方式不佳(如外行 領導內行,基層社會工作人員被視為可替代品),甚至是機構科層體制 的壓榨(包括一些不良行為,如強迫回捐,帳目申報資料造假等等)。 (三) 社會工作曝光率提升了,但民眾的對於社會工作認知依然不甚明瞭。 還是帶著強烈的刻板印象來看待社會工作人員,對男性社會工作人員還 多了傳統文化中對性別和男性社會角色的刻板印象(如男性應該多分擔 工作業務,但往往造成男性社會工作人員的壓力)。 (四) 社會工作師證照部分,實務經驗豐富的資深社會工作人員不一定考得上, 剛畢業的新人卻是榜上有名;考上了也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 未必代表專業,但沒考上卻很容易被人認為不專業。在某些場域,如醫 院,就算有證照,也未必能讓人認同。 反觀近期,社會工作人員在網路留言版「一句話惹毛社會工作人員大賽」 (2015)留言抱怨的內容,主要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項︰ (一) 來自民意代表、媒體,和其他任何權威人士的壓力。 (二) 民眾或服務對象對社會工作人員的不熟悉、誤解和刻板印象,或是不合理的 要求。 (三) 來自科層體制或其他專業的輕視或利用,例如將不屬於社會工作的業務,如 出納或報帳的工作,或其他行政上的瑣事,丟給社會工作人員處理。抑或是 冒充社會工作人員的身分,方便執行自己的勤務。. 4.

(14) 在 2015 年於臉書(Facebook)社群舉辦的一句話惹毛社會工作人員大賽, 近期社會工作人員們的留言,與十多年前的前輩們的留言相比,是大同小異的。 這也代表了臺灣的社會工作人員在這過去十年來,一直重複遭遇到相同的問題。 除了證照化略有改善,參照考試院考選部網站和相關的考試規定,發現近幾年考 試的次數較多,考試次數增加與錄取率提升,大幅增加了取得社會工作師證照的 人數,也引起部分研究者提出反思。 林萬億(2011)認為,為了落實專業化,調高證照的錄取率並無不可,但需 要有因應的社會工作教育品質。並且,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將證照化和專業化進行 連結,讓教育體系能培養出高水準的社會工作人員,並且透過制度來保障。關於 證照化的議題,一直有學者和研究者提出反思,並持有正反兩面的意見,但近期 證照議題引起的反彈較低。除了與錄取率上升有關,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因為對 社會工作人力的大量需求,社會工作的能見度越來越高,而且政府相關單位越來 越重視社會安全和社會福利這些部分,所以公部門社會工作人力需求量增加有所 關聯。 過了這麼久時間,難道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意象或是所謂的專業被認可, 就一直沒有任何改變或改善嗎?若以臺灣社會工作最早發源的領域-醫務(醫院) 社會工作為例。陳奎林(2005)指出,社會工作人員在精神醫療領域的定位較為 清楚,也受到相當的重視。精神社會工作人員和醫療專業人員的關係較為良好, 源自臺灣社會工作和醫療體系長期的合作關係所形成的默契。即便如此,社會工 作人員還是容易對自己的專業沒自信,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很高的被取代性,專 業程度不足等,容易減少社會工作人員對自己專業程度的自信。院方則是希望, 如果社會福利是社會工作人員的專長,在健保點數的申請的部分就應該多加把勁, 一方面能夠提升病患的福祉,也能替醫院增進財源。陳奎林提到,即使社會工作 和醫療體系的關係較為良好,仍存在著認知差異,也就是說,社會工作著眼處, 和醫療人員,及醫院高層關注的焦點,並不盡相同。. 5.

(15) 陳武宗等人(2009)指出,在醫院裡面社會工作人員也經常擔任排解醫療糾 紛的角色,因為社會工作人員通常比較擅於跟人溝通,所以能勝任此工作,擔任 院方和病患及其家屬之間的橋梁。但身為這種橋樑的角色,卻又往往成為院方與 家屬之間的夾心餅乾,裡外不是人。偶爾從社會工作的專業角度出發會和醫院利 益有所衝突,讓社會工作人員作承受較大壓力,但是醫院通常有處理醫療糾紛的 制度化原則,使得社會工作人員至少有基本的責任劃分。換句話說,在醫務或精 神醫療社會工作領域,就社會工作專業方面,醫療或精神社會工作者有相當程度 的被理解和認可。但畢竟領域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因此偶爾會產生摩擦。賴靜 宜(2010)則以服務使用者角度進行,部分服務使用者接觸社會工作人員前,大 都不清楚醫務社會工作在做什麼,只理解能夠提供經濟上協助,甚至一無所知。 實際接觸後,雖仍然不甚了解醫務社會工作內涵,但至少有些事情可以透過醫務 社會工作人員幫忙,如:經濟扶助、家庭訪視、協助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以及提 供情感支持。賴靜宜也提出了,這會導致醫院社會工作人員過度焦點放在這些服 務上,起因於服務使用者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不熟悉。從上述情況,或許可以已 得知,至少在醫療或精神領域上,得到其他專業相當的尊重,並且發揮相當程度 的所學(如會談技巧)。但對服務使用者與社會大眾來說,理解依然有限,只知 道醫療以外的事情可以找社會工作人員來處理。 社會工作人員的領域繁多,隨著服務的對象和承辦的業務不同,就冠上不同 的名字。如︰兒童保護、精神科、婚姻暴力、醫務社會工作人員等等。但對於民 眾-不管是服務使用的民眾,還是一般民眾,通常不會去詳細了解社會工作人員 們的業務,當然民眾們就會對社會工作的認知只有片面。即便是前述賴靜宜(2010) 年所作的研究,在醫院這種高度專業分工的場域也是如此,通常民眾只知道有醫 療相關以外的問題要去找社會工作人員,或是被醫務人員轉介去找社會工作人員。 在其他的服務場域裡,社會工作人員也經常跟其他的人員有業務上的合作,或在 服務提供上有重疊。如長期照顧機構當中,社會工作人員跟照顧服務員、護理師. 6.

(16) 有著溝通合作的關係;在團體工作中,諮商和社會工作之間仍有模糊不明的地帶, 這些都很容易讓社會大眾和服務使用者有片面且刻板的印象存在。因為和其他專 業人員,甚至是志工人力有所混淆,以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評論和言語, 其實是一種打擊。對於社會工作專業角色上認同的問題,亦即常常被人誤解,或 是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是讓社會工作人員人力流失的一個主要原因,並且牽涉到 職業尊嚴和成就感。 (陳昱名,2008)社會工作專業形象的推廣,對於社會工作 相關科系學子,或是已經在職的社會工作人員來說,是影響到他們未來是否繼續 留在社會工作領域耕耘的重要因素。沈慶鴻(2008)提到,社會工作人員有著人 力流失嚴重、教育資源浪費的情況,並透過整理先前的研究得知了歷年來社會工 作人力在學校階段就有缺乏的可能性,理由是學生們雖然喜歡社會工作,但是對 社會工作的熱情,與現實的相權衡之下,仍然讓人望之卻步,甚至有人入學後不 久就想轉系。社會工作人員還有低薪的問題,並且大多缺乏保障,升遷困難。除 了學用落差之外,沈慶鴻在研究討論中提到了社會工作人員的起薪,實際上並不 會差當時的平均薪資太多,然而,僅止於單純討論剛從學校畢業時的起薪,並且 是透過人力銀行的全國各行業的平均資料進行比較,而且是舉社會工作人員起薪 較高的台北市為例。社會工作師的證書,相較於其他專業,例如醫師、護理師、 律師,顯得廉價許多,幾乎沒有單位的盈餘分紅可以領,也不怎麼隨年資增加薪 資,有證照的社會工作師,也不一定因為證照而受惠,且不像其他職業那樣會隨 年資提高薪資。因為社會工作的專業,並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認同的關係。臺灣的 社會工作還是有著濃厚的慈善色彩存在,難以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 在實務工作者方面,根據黨一馨(2017)曾為安置、婚姻暴力,以及精神社 會工作人員的獨白和經歷,台灣的社會工作人員有著以下情形:女性居多、薪資 低廉,以及沒有受到相對應的尊重。簡單來說,工時常常拉長,雖然人們會覺得 這份工作相當崇高且神聖,但是哪裡重要,卻又說不上來,而且是勞動也未必有 成果。黨一馨回顧自己在轉換跑道之後,在私人協會擔任秘書的離職經驗:雖然. 7.

(17) 自述自己在組織當中什麼都能做,而社會工作的經驗,又能夠讓她理解人的需求, 並且長期的磨練變得能夠以市場的需求來為組織爭取最大利益和曝光率。能夠勝 任對外的門面...等等。只不過,在組織縮編的時候,卻也是被裁員的首要考慮對 象,因為社會工作對於雇主來說,是沒價值的。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從事的事情沒 價值,長期這樣下去,容易把基層社會工作人員的熱情給燃盡,久而久之,對於 社會工作的熱情也麻痺了,甚至犧牲了對於家人的親密關係以及內在自省的感覺, 只能憑藉著意志力機械式的去做這份工作。黨一馨在文中,就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情:社會工作專業到底值多少? 關於這種狀況,我們就需要探討為什麼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為什麼如此 不熟悉,以及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人員意象的認知,究竟為何?. 8.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臺灣的社會工作還在專業化的過程當中,但已逐漸被認同為一門專業。不過, 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認知,還有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是怎麼樣呢?這是 頗值得討論的。 不乏有研究者提出社會工作到底是不是專業、對於專業的反思、如何增進專 業、專業關係、角色定位,或是專業建構的過程的研究。針對社會工作人員意象 的研究較為稀少,社會工作人員意象是社會大眾,給予社會工作及社會工作人員 的評價與態度。身為一門專業,除了本身的要不斷精進之外,還需要的是,他人 廣泛地承認並基本上理解這個領域,給予這個專業以及從業人員肯定。因此,對 於社會工作人員意象的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到目前社會普遍對於社會工作及社會 工作人員的看法,作為精進之參考。 劉庭歡(2013)曾探討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如何看待社會工作人員,研究對象 為「已經參與實習和修習專業課程的高年級社會工作學系學生」,研究結果將社 會工作人員意象歸納為「多元發展型」 、 「溫柔婉約型」 、 「社會倡議型」三種類型, 其他零星如「積功德型」、「廉價勞工型」、「沮喪疲憊型」,透過這六種意象觀看 社工。無論何種意象,包含社工的適應/成功、耗竭(Burn out)、或行動取向、 影響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對於未來就業抉擇意願,劉庭歡的研究雖非以社會大眾為 研究主體,但提供社會工作意象的初步架構,讓本研究能更進一步探討社會大眾 對於社會工作意象的探討。 通常社會大眾最常接收關於社會工作與社會工作人員資訊的管道是透過媒 體,不論是電子或平面媒體。李沐蓁(2010)以平面媒體(聯合報系)作為研究 對象,探討報紙對於社會工作的報導。雖然媒體對於社會大眾的認知與態度有一 定影響力,但畢竟透過媒體報導認識社會工作,是一種間接的方式。李沐蓁分析 2000-2009 年十年間的報導發現,報紙對於社會工作報導,偏向於和弱勢族群連 結,且對於社會工作服務內容的描述五花八門,刊登於不同版面。換句話說,報 9.

(19) 紙傳遞社會工作人員是處理社會邊緣人事物的工作者;讓社會工作人員擔任專家 角色,解釋某些社會問題的成因;如︰網路成癮,家庭暴力等;或讓社會工作人 員描述案主的狀況。近年來,社會工作人員透過讀者投書或社論專欄,讓社會大 眾看到不同觀點與意見。以社會工作為例,投書者可能是社會工作的相關人士(如 社會工作人員、學者、社會工作系所學生),專家名嘴,或是一般民眾。儘管報 社可能會進行修飾或選擇不登載。這些社論的篇幅可以讓讀者以不同的角度來抒 發對於某件事的觀感,可以讓某些群體有發聲的管道。社會工作人員本身的投書, 不外乎是要傳達觀念的讀者,讓廣大閱聽人更理解社會工作的內涵及問題所在。 例如︰汪家慶(2014)的社論,對之前別的讀者在社論中抨擊社福機構和社會局 未盡職責一事做出回應,作者除了陳述社會工作這行業的甘苦談之外,也表達了 對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以及體制認識不足的無奈。許少平(2015)則提到了社 會工作雖然是盡力維持社會上的公平正義,但是自身也遭遇到很多不公不義,還 對為臺灣的社會工作奉獻的所有人鼓勵打氣。也有些專欄作家,如律師呂秋遠 (2016),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將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可能遭遇到的 情況,傳達給社會大眾。雖然從社論篇幅上可以看到部分社會大眾關於社會工作 及社會工作人員的看法與指教,但是會主動投書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是在新聞 報導中,有社會工作相關議題後,才會有多一些的投書,本質仍是依附在新聞媒 體。因此需要直接調查的方式,來釐清社會大眾的社會工作意象。讀者投書的部 分難免眾說紛紜,也可能經過修飾,卻也能夠看到某些人對於社會工作的想法或 觀感,儘管取得發聲權的人可能是少數,但也是人們對社會工作意象的表達。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展約有六十年歷史,如果從社會工作師法開始施行(1997 年)的年度算起,正式專業化的歷史約二十年。雖然體制、證照化,及專業認同 問題逐漸解決,但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仍然是有待調查的部分。回 顧過去相關文獻,雖然有探討社會工作系所學生心目中,及媒體報導中呈現出的 社會工作人員意象,卻鮮少在國內發現探討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理解與. 10.

(20) 認識的相關文獻。因此,本研究選擇以社會大眾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問卷的方 式收集資料,希望瞭解在臺灣社會大眾的認知中,社會工作人員所呈現的意象究 竟是什麼。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項︰ (一) 瞭解社會工作人員在社會大眾心中的意象,包括:社會大眾認為社會工 作人員的應有特質(角色知覺)及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態度。 (二) 瞭解那些社會人口變項或接觸經驗能影響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人員的 意象。 針對上述進行分析及提出建議,希冀可以對提升社會工作人員能見度、專業 度做出貢獻,以及討論臺灣社會工作人員未來的方向,並做出建議。 本研究要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受訪的社會大眾的社會人口變項,例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對社會 工作人員意象的相關性為何? (二) 受訪的社會大眾與社會工作人員的接觸經驗,例如有沒有親友或本身為 社會工作人員、接觸的經驗的有無,與社會工作人員意象的相關性為 何?. 11.

(21)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起源與在臺灣的發展 一、社會工作的起源 探討社會工作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代的救濟制度,也就是救濟貧苦病 弱的情形,由於社會工作的概念和理論的發源地在歐美,故先從歐美探索社會工 作的起源。西方的濟貧工作,是由各地的基督教會負責。但經歷了黑死病和經濟 結構改變,政府逐漸介入了社會救助的部分。最著名的就是 1601 年英國的伊莉 莎白濟貧法(The Elizabeth Poor Law)。以現在的社會工作角度來說,伊莉莎白 濟貧法把人分成應該救濟和不該救濟的人(身體健壯有工作能力的人,必須要去 工作,不進行勞動要被處罰),這些作法惹人非議,但至少,是政府開始正式介 入社會救助的開始。 (簡春安、趙善如,2008;何金蘭、詹宜璋(譯) ,2009;林 萬億,2013;Colby & Dziegielewski, 2016)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們發現在那個時代,就算是有工作,卻也擺脫 不了貧窮的命運。1834 年英國實施了新濟貧法(New Poor Law)改善了伊莉莎 白濟貧法的架構,卻無助紓解當時的貧富差距的情形,因此當時社會上開始了一 連串的抗爭。有人意識到這些問題,逐漸地,英國當地開始出現了慈善組織會社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 COS) 。COS 雖然是由民間發起,卻還是有濃厚的, 接近伊莉莎白濟貧法的觀念,並且充滿了濃厚的上流或中產階級對下位者的施捨 意味。為了改進此種作法,最著名的就是牧師 S. Barnett,創立了湯恩比館(Toynbee Hall)。Barnett 關心的是關於貧窮的起因,並鼓勵他人去理解與重視,並試圖積 極影響立法,這已經有著現代社會工作的原型了,當時的慈善組織會社也衍伸出 所謂的友好訪問員或是個案工作者的工作。然而,到最後並沒有演變為正式的社 會工作,因為英國採取了比較社會主義的路線,並且成立了勞工政黨,藉由福利 的相關立法,減少了社會救助的相關需求。讓社會救助,由政府的角度來主導和 解決社會問題。美國從殖民地時期,一直到十九世紀,在社會救助方面採取跟伊 13.

(23) 莉莎白濟貧法相似的模式,將人民區分為值得救濟和不值得救濟,且社會氛圍普 遍認為接受救濟是非常令人難堪的,除了老兵接受救濟是一種榮譽。美國也建立 了許多收容所來收容弱勢族群,譬如身心障礙者。美國的社會福利發展大致上跟 隨英國的腳步,直到二十世紀美國變成世界經濟的龍頭,國內又有相當複雜的種 族議題(原住民、非裔,還有來自歐陸各國與亞洲的移民)。不像英國改採取較 重視社會福利的路線,美國在社會福利和救濟的部分,依然停留在民間慈善為主 要來源的情況。這反而讓社會工作,正式的從美國萌芽,特別是經歷過經濟大恐 慌(Great Depression)之後,失業或貧窮對於美國人來說不再遙不可及,更顯現 社會工作對社會運作的重要性,讓美國開始注重社會福利,之後社會工作逐漸演 進出不同的流派,逐漸豐富其內容(謝秀芬,2005;簡春安、趙善如,2008;何 金蘭、詹宜璋(譯),2009;林萬億 2013;Colby & Dziegielewski, 2016)。 二、臺灣社會工作的起源與發展 臺灣社會工作的起源共分為三個時期。根據陳燕禎(2005) 、林萬億(2013), 臺灣社會工作的興起來自三個不同的政權︰滿清政府、日本政府、國民政府。滿 清統治時期,官方對於社會救助的態度較為消極,大多仰賴民間的單位或機構來 進行社會救助的服務。直到日本統治時期,因為日本已經受到西方社會相當程度 的影響,對社會救助也較為積極,但大多數還是仰賴民間成立的「社會事業」。 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因為戰爭破壞和政治因素的關係,臺灣的社會救助不光呈現 倒退的狀態,甚至還與政治作戰工作混為一談。同時因為資源不足,社會工作教 育往往依附在社會學之下。歷史上的因素,讓社會工作在臺灣,有濃厚的慈善意 味和政治意味。也導致了專業的社會工作起步較慢,且容易被誤解了。林萬億 (2011,2013)也提到,在國民政府來臺後當時的氛圍,社會工作甚至被政府誤 認為所謂的「革命工作」,而用來達成某些政治目的、宣揚三民主義,社會工作 因此成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顯然和原本社會工作的精神與定義相去甚遠。 臺灣社會工作的教育,在戰後初期僅有短期的講習班,真正最早的社會工作 14.

(24) 教育始於 1951 年的臺灣省立行政專校的社會行政科(在 1955 年與大直行政專修 班改制為省立法商學院社會學系,即後來的中興大學社會學系,現臺北大學社會 學系,以及社會工作學系前身)。為兩年的專科學程,雖然師資大多不是社會工 作本科的學者,往往是社會學者。1955 年東海大學也設立了社會學系,之後, 像是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社會教育學系設立了社會事業 組。臺灣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也相繼設立社會學系。雖然在這段時間大專 院校設立了不少社會系,但因為師資數量關係,社會工作課程和教育是受到限制 的 (簡春安、趙善如,2008;林萬億,2011;林萬億,2013) 。林萬億(2011, 2013)認為社會工作在 1970 年代以前寄宿在社會系底下有其時代背景,受限於 師資以及政治的影響,導致社會學與社會工作這兩個其實互不隸屬的學門存在著 模糊地帶。甚至讓社會工作被誤解為「應用社會學」 。1970 年代後,各院校開始 將社會系分組(社會學組和社會工作組) ,並且隨著 1979 年,東海大學社會工作 學系的成立,各校的社會工作學系也逐漸設立,並逐漸脫離社會學系的依附。 在實務工作方面,社會工作由慈善起家,臺灣戰後早期的社會工作,根據簡 春安與趙善如(2008)以及林萬億(2011,2013),由於政府是處在一個百廢待 舉的狀態,政府在戰後初期無法有太多心力在社會工作的實務工作上,此時主要 是採取社會工作的人才培訓工作。實務工作主要由宗教團體執行社會救助的相關 業務。社會工作的實務領域中,臺灣最早的實務是醫院社會工作,1949 年的時 候於省立臺北醫院(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成立。1950 年成立的臺灣 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CCF)和基督教青年會(YMCA)也加入了臺灣社會工 作的實務領域,但很顯然帶有濃厚的宗教和慈善色彩。直到 1978 年,臺北市政 府設立社會工作室,於隔年開始實施社會工作人員制度,才開始正式有「社會工 作人員」的稱呼。臺灣的社會工作,開始朝專業化和精進化邁進,並隨著社會福 利相關法規陸續的制定、公布、施行,並依實際的需求修正社會工作的項目(簡 春安、趙善如,2008;林萬億,2011;林萬億,2013)。. 15.

(25) 1997 年,社會工作專業才正式被確立與保障。根據林萬億(2011) 、王增勇 (2014) ,1997 年 4 月 2 日社會工作人員師法的推行,開始明確定義社會工作專 業,並於同年底開始第一次的專門技術職業及技術人員社會工作師考試(簡稱社 會工作人員師考試) 。1990 年代前後,各校的社會工作學系也開始由社會學系開 始正式獨立出來分設科系,高等教育體系的社會工作相關系所也不斷設立。代表 了社會工作師的取得資格開始被侷限和專業化,也代表社會工作教育日漸受到重 視。社會工作也朝向專精化,2009 年公佈的「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科甄審及接受 繼續教育辦法」,其中第三條將專科社會工作人員師分成了︰ 1. 醫務; 2. 心理衛生; 3. 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 4. 老人; 5. 身心障礙。 雖然有部分研究者如林萬億(2011,2013)批評此制度是錯誤的,認為社會 工作各領域是獨立發展的,使用「專科分科」這種名詞,是把社會工作侷限在一 個架構當中。王增勇(2014)曾批評基礎的社會工作人員師考試制度。林萬億認 為若要提升社會工作的專業水準,就需要提升社會工作教育的水平,並且提升考 試的門檻;但王增勇卻有著不同的見解,認為臺灣的社會工作在追求專業化的過 程當中有畫地自限的現象,在追求專業化的同時,也以專業化的名義干涉了學校 的教育和考試。雖說因為臺灣的社會工作長期附屬於別的專業,如社會學底下, 而導致起步甚晚,因此學界和實務界也就不斷在強調專業化。社會工作人員師法 於 1997 年通過之後,社會工作的能見度進一步提高。臺灣未來要面對的多樣狀 況,如出生率低、人口老化、貧富差距等議題,社會工作在未來所擔綱的角色會 越來越重要。負責執行相關工作的社會工作人員,在接受所謂的專業化過程當中, 也須對自身情境進行反思,包括角色的定位,還有帶給社會大眾的意象為何。 16.

(26) 許多研究者針對未來社會工作的展望提出建議。呂寶靜(2010)認為未來社 會工作的需求人力勢必會大幅提升,特別是我國的社會工作人員人數仍太少,社 會工作人員和國民的人數比例遠小於英美和香港。出生率雖然下降了,但兒童與 少年的福利議題也更複雜了,因此兒童與少年領域的社會工作人員未必會減少。 另一方面,我國的人口老化相當明顯,因此服務對象為老人或身心障礙者的社會 工作人員人數則會增加。呂寶靜也呼籲教育、實務和研究應加強整合。秦燕(2012) 提到我國目前及未來可能面臨到的社會問題,像是引述 Hsueh & Ku (2009)年提 出的,邁向 M 型化社會,貧富差距逐漸加大,並且中產階級開始減少,產生貧 窮問題。貧窮將會連帶導致其他問題的產生,如失業、離婚、家庭暴力、兒童虐 待等相關議題。讓社會工作人員的需求人數逐漸上升,也使得社會工作進一步得 到官方的重視。 透過上述關於臺灣社會工作歷史的部分,並且跟社會工作的發源地-美國做 對照,我們能夠了解到臺灣社會工作日漸成熟,但相比之下,臺灣的社會工作還 是在強調專業化發展,較少涉略公眾的議題。臺灣社會逐漸有以下的情況︰ 1. 人口高齡化 2. 多元族群的多元社會,除了原本的四大族群(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 外省人),新移民也是近年來需要被重視的族群。。 3. 貧富差距加大 上述情況隨時間變得越來越被重視。要讓社會工作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需 要民眾及服務使用者對社會工作(包含產業與人員)有正向的看法和足夠的理解。 Zugazaga 等人(2006)提到,如果需要接受社會工作服務的人,對社會工作有 負面看法的話,就可能會對處遇過程帶來困難。臺灣的社會工作一路上走來,因 為種種的因素,產生了容易混淆的情形。社會工作從慈善起家,因此社會工作人 員就會和愛心畫上等號,然後「社工」又連結到「志工」;對於政府來說,社會 工作也被用來當作政治服務的工具,雖不能否認社會工作在實務上的確有社會控 17.

(27) 制的用意;或是跟應用社會學混為一談。有些容易引人混淆的部分,已經隨著社 會工作相關人士長久的努力之下而逐漸消弭。前面有提到和社會工作人員們共事 的專業人員們,逐漸認同社會工作人員們的專業及重要,但根據從網路上得到的 資料,社會工作人員最不滿意的部分就是錯誤觀念或偏見(如︰社會工作人員等 於志工,或社會工作人員一定非常有愛心)。若要針對目前臺灣社會工作的意象 進行探討,我們則需要先了解,到底意象如何定義?產業的概念或許過於籠統, 故本研究把重心放在社會工作人員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意象。. 18.

(28) 第二節 意象的定義與相關研究探討 一、意象(image)的相關研究探討 「意象」(image),是相當抽象的一個詞語,探索近年來對於意象的研究, 羅明璇(2008) 、林士傑(2009) 、陳佳豪(2012) 、黃子洋(2012)等人的研究, 都有提到「意象」這個詞語。羅明璇(2008)、林士傑(2009)都提到意象本身 是模糊且較難以定義的詞彙。根據羅明璇(2008),心理學、觀光、地理等研究 中都有提到「意象」。然而,不同的領域,代表的意義就略有不同。研究者在找 尋文獻的過程當中發現到,「意象」和「形象」的英語都是 image,在心理學領 域,image 又有「心象」這個翻譯。這些名詞有時會被混用。研究者發現「意象」 或是 image 的研究大致有三個方向︰ 1.. 觀光、地理,或目的地的意象(destination image);. 2.. 身體意象(body image);. 3.. 社會意象(social image)。. 以上三種意象,是近期研究比較常被提出來討論的,各自的定義當然略有不 同。以下,研究者將會針對這三種不同種類的「意象」文獻進行對照,以期能夠 較精確定義出何為「意象」(image)。 關於目的地意象。羅明璇(2008)統整過去研究者的研究,指出意象的概念 包含認知(cognitive)與情感(affective)兩面向,分別指的是個人對於目標物 的認識,和個人主觀的感受與態度。羅明璇並且在評價所謂的意象上,提到個人 的情感也相當重要。並從韋氏辭典當中找到了關於意象的定義︰對某件事物、概 念所產生的心理圖像,是人們對於其他人事物所產生的概念,也是一個動態的過 程。意象的概念如果套用在觀光領域的部分,就稱之為「觀光意象」(也就是目 的地意象,但羅明璇在其研究中用觀光意象一詞)。簡單來說,每個人對於每一 個地點(目的地),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評判,不論是不是真的對該地方熟悉或 是曾經造訪過,每個人都會透過自我的認知,資訊的吸收,或是與周遭互動的過 19.

(29) 程當中,在無形之中獲得隊該地點的一個印象。林士傑(2009)對於意象一詞則 歸納了不同研究者對「意象」定義的共通之處︰意象是代表一套人們對於事物的 看法,並且是採取主觀角度,以貼近人們自身的認知。而延伸到觀光意象的部分, 林士傑也提到了個人主觀的感受和內心情感的部分,代表了個人在意象形成扮演 著重要角色。而羅明璇和林士傑,在研究中都有引用 Gunn(1988)的著作,探 討目的地意象形成的過程。 Gunn(1988)在其著作中,提到了目的地意象形成的過程。Gunn 如此解釋︰ 「無論有沒有去過某個地方,人們都會有意象形成,無論意象鮮明與否,人們會 對於該地點有各自的好惡。而隨著時間的經過,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包括媒體 (如廣播、電視、雜誌、書籍)或來自他人(如親朋好友)的評論,都將會使意 象改變。即使得到同樣的資訊,每個人還是會形塑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意象。」 (羅 明璇,2008;林士傑,2009;Gunn, 1988)Gunn 接著提到意象分為兩個層次︰ 基本意象(organic image),也就是個人自然而然產生的意象,對標的物或目的 地還沒有受到其他因素(有意識地)影響而產生的意象,是無意間形成。之後當 事人再透過其他的媒介,如書本、報章媒體、電視等方式,吸收裡面的資訊,影 響基本意象。這些資訊被有意地、長期的,或大量的吸收,統整,歸納,這種修 正後意象被稱之為誘導意象(induced image)。Gunn(1988)在著作中,依照心 理學家 Jerome S. Bruner 提出的理論,說明了人類思維中的意象,透過三個過程 形成並增長︰ 1.. 假設(hypothesis)︰假設這個階段,人們透過一些方式形成最為原始 的,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這部分,也是需要一些最初步的外在刺激, 例如間接的資訊,如廣告、媒體,或別人的口耳相傳等方式。當然,即 使相同的刺激,產生的影響也因人而異。一旦形成,就會有其固著性, 不太容易去變動。此部分,剛好與稍後會提到的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做一個對應。. 20.

(30) 2.. 輸入(input)︰指一個人開始接觸外在資訊的過程。一個人的最初意象 雖然不太容易被改變,但外在資訊的接觸,例如個人去親身經歷之後體 驗到的感覺,將會對這個人腦中的既有意象造成增強或是修正的作用。. 3.. 檢查(check)︰新的資訊進入腦中之後,新的資訊會和原有的內容進 行比較,新的經驗可能會取代舊的經驗(例如覺得一個地方名不虛傳、 不過爾爾,又或者言過其實,就會對舊意象進行修正)。個人因素和舊 有的意象在新的意象建構上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身體意象的相關研究,國內的研究者黃囇莉與張錦華(2005)提到身體意 象的定義為:「身體意象是一組包含認知、感受以及行為意向的,一種對於身體 的態度(attitude)。而且,身體既可以作為感受的主體,也可以是態度所指向的 客體。」。影響身體意象的形成,是受到個人的一些基本條件,如性別、年齡, 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如人際互動、媒體等事物的影響。陳炫婷(2008)也說身體 意象為一個人類社會的產物,是把人類天生的身體,和政治、經濟,或是文化一 起結合出後所產生的概念,甚至還受到現代商業行為的影響。人對於自己的身體, 擁有相當程度的支配能力,如何去運用這種支配力,則受到周遭的影響,特別是 來自外界灌輸的概念。簡而言之,人們可能會藉由外在灌輸的概念,嘗試去改變 自己的外在以及審美觀,並採取行動。蔡清華(2010),提到了身體意象一詞有 許多同義詞。如︰身體形象、身體意象、身體心象、身體意識、體型意識…等等。 除了代表意象方面有許多接近或同意的詞語之外,也包含了心理或外在的部分。 影響身體意象的形成因素,包括個人主觀感受、身心的狀況,還有週遭環境的影 響,例如他人的互動與評價,進而評判自己的身體,然後採取對應行動。陳禹岑 (2014)對身體意象的統整所作出的解釋為︰個人因應所處文化環境,以及自身 狀況(如年齡)所展現的外表形象,並且會根據外界的評價或期待作為標準,對 自己的身體進行評價。陳禹岑認為這種評價除了是受到外在因素影響之外,也會 再由內在(個人的情感與認知),進一步影響個人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21.

(31) 國外的身體意象研究當中,Slade(1994)在探討,則提到身體意象有兩個 成分:知覺成分(perceptual component)與態度成分(attitudinal component), Slade 解釋知覺成分相當於是「對個人體型估計的準確性(the accuracy of an individual’s body size estimation)」,態度成分則是「個人對他們身體的態度與感 受(the attitudes/feelings an individual has towards their own body)」 。並提到身體意 象並不是簡單的感知過程,而是許多因素介入影響,如情感、態度…等。並且在 最後提出會影響身體意象的七個部分: 1.. 以往對身體的經驗;. 2.. 對身體的改變;. 3.. 文化及社會的標準;. 4.. 個人對於身型及體重的態度;. 5.. 個人的認知與情感因素;. 6.. 個人的精神病理狀況;. 7.. 生理上的因素。. 對於身體意象形成、塑造,或改變的過程,Slade(1994)用以下的示意圖 進行說明,這些因素除了會在最後影響到身體意象之外,也可能會有相互影響的 情形在︰. 1.感官的 輸入. 3 .社會文 化的標準. 2. 身體的 改變. 身體意 象 7. 生理因 素. 4. 個人對 於自己身 體的態度 5. 個人情 感與認知 因素. 6. 精神病 理狀況. 圖 2-2-1 影響身體意象的形成與發展的模式圖 ( 修改自 Slade, 1994, p.501). 22.

(32) 也就是說,身體意象的部分受到了文化上或社會環境的影響之外,而外在的 影響也很可能會對自己的態度、認知、情緒造成影響,甚至於影響到身心理狀況。 另外,根據上圖所示,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身體意象的形成,過去的經驗,對 於身體意象的形成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身體意象的研究,最常被拿來與女性、 年輕族群、或是病患(如厭食症、癌症)進行探討。身體意象經常用來探討這些 對象在身體上所呈現出來樣貌及採取的行動。 陳佳豪(2012)和黃子洋(2012)兩位研究者,針對「社會意象」做了探討。 陳佳豪(2012)提到社會意象的研究並不多見,而先就意象一詞進行探討。陳佳 豪對意象的解讀是︰「意象」是人類自身價值觀或知識對於事物的想法,而且每 個人想的未必相同,因此對同一件事物就會產生出不同的意象。外在的刺激和個 人意象之間的是存在著連續的、不間斷的關係,每個人心中的意象有可能產生改 變。 「意象」即為個人對某事的認知、價值、想像…等的綜合評價。並且個人的 行為也是意象的產物;黃子洋(2012)提到,意象是混合了個人的思想、感情與 態度的一種表現形式,或稱心理圖像。用以詮釋現實世界的人事物。黃子洋認為, 因為意象是用來幫助人類理解周遭環境的媒介,因此也是一種認知的過程。社會 意象,目前針對此一名詞的研究並不多,因此陳佳豪和黃子洋對於社會意象的解 讀,還是十分的接近 1956 年,K. E. Boulding 提出的意象定義。而關於 Boulding 對於意象的定義,將於稍後進行探討。張君培(2009),研究「貧窮意象」的過 程當中,對於意象的概念,是源自於認知心理學,並且意象(也稱心象),包含 著人的記憶、感覺,以及情緒。 前面提到的目的地意象、身體意象,或是社會意象雖然在意義上不盡相同, 但都有共通之處︰ 1.. 意象形成:無論是目的地意象、身體意象,還是社會意象的形成,都提 到了個人的獨特性。也就是說每個人形成的意象都不太相同。即使受到 的刺激是一樣的。形成的意象,能幫助人了解特定事物,或是週遭的一. 23.

(33) 切。另外,意象形成的來源,有可能來自個人經歷,也有可能是受到社 會或文化的影響,或是透過媒體作為媒介。意象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 認知的過程。 2.. 外在刺激的影響:外在的刺激會對舊有的意象產生影響。最初的意象, 也是透過外在刺激而形成,非憑空產生。. 3.. 會對當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例如目的地意象將會影響個人去某地的意 願;身體意象則會使人嘗試將自己的外貌變成自己認為是好看的樣子, 或是影響對某個人事物的觀感。. 回顧目的地意象,以及身體意象的研究,在「意象」這一個概念的研究上, 相較於社會意象來說,是之前研究者們比較常去探討的兩個方向,因為有一個較 為清晰的脈絡和方向,有明確指出意象形成過程,以及對人實際行為的影響(例 如︰會不會造訪某地,或是打算怎麼為自己身體樣貌作努力) 。Slade(1994)更 指出,意象可以被區分為知覺與態度。下列將探討關於「意象」一詞在心理學或 社會學的定義和研究。 二、意象與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 回顧過去曾經探討意象的文獻,如:林士傑(2009) 、陳佳豪(2012) 、黃子 洋(2012) 、劉庭歡(2013) ,這些研究者在探討「意象」一詞時,都能夠追溯回 Boulding(1956)的著作,林士傑也提到 Boulding 為最早提出「意象(image)」 一詞的人,並為意象一詞提出了自己的定義。Boulding 在其著作中對於公共意象 (public image)的部份,先開宗明義的說了︰「意象不只塑造社會,而社會也 會持續的重塑意象(The image not only makes society, society continually remakes the image.)」公共意象存在於社會、文化、次文化,或是組織之中,而且是由成 員所共享的。其傳遞的方式,可以透過文本之類的媒介傳遞下去。另外,也能透 過經驗或是指導等方式來傳遞。傳遞的媒介或文本,對於公共意象(public image) 的創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會因為傳遞者本身的狀態和解讀而有所不同。價值 24.

(34) (value)對於意象的影響頗巨。價值的確立,也受到教育或文本的影響,並且 與個人的經歷,特別是家庭關係、同儕關係所影響,尤其是同儕關係更為重要。 這代表了(公共)意象是動態的,容易受到影響的。也是人們對周遭事物的一套 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這樣的想法與見解除了容易受到影響之外,每個人也會因此 影響他人。當然,每個人對於意象的見解,純屬個人觀點,並非是全面、客觀、 絕對正確的。 (Boulding,1956;林士傑,2009;陳佳豪,2012;黃子洋,2012) Bouldling 為後面進行意象研究的人,提供了論述基礎。除了意象之外,同 樣是心理學的名詞︰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也提到了個人如何對於周遭人 事物的看法有所關聯。根據葉重新(2006),對社會知覺的定義是︰個人對外在 人事物的了解或判斷,所產生的印象即為社會知覺。如果是針對人的認知,則稱 之為人際知覺(personal perception),人際知覺,是社會知覺當中最常被討論的 部分。葉重新(2006)指出在社會知覺形成過程當中,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主 要有︰ 1.. 外在條件,會影響第一印象的形成。. 2.. 刻板印象,可再細分為性別、種族,和職業三類刻板印象。. 3.. 情境因素,個人對他人的印象,受到當時所處的環境或情境的影響。. 4.. 個人因素,比如情緒、價值、信仰…等。. 5..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指的是個人對於早先得到的,關於被知覺 者的資訊,所造成的影響比後續得知的資訊效果還要來的強。. 6..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將對他人的第一印象,用以偏概全的方式妄加 解釋。. 從 Slade(1994) 、羅明璇(2008) 、林士傑(2009) ,與黃子洋(2012)都提 到了意象是一種認知的過程。因此,意象和社會知覺,因為都是認知的過程,因 此定義上有不少重疊之處。如下表所示︰. 25.

(35) 表 2-2-1 意象與社會知覺對照表 社會知覺 意象(image) (social perception) 皆是指個人對於外在人事物的解讀,個人因素對意象和社會知 相同之處 覺的形成相當重要。 定義較為模糊,但最初為心理 較歸因於個人本身的因素,且 學名詞。強調文本或媒介對於 十分強調所謂的第一印象,認 相異之處. 個人的影響以及其傳播性,意 為第一印象的影響相當深 象的改變是可能的。. 遠,雖然沒有否認改變的可能 性。. (Boulding,1956; Slade, 1994;葉重新,2006)研究者整理. 無論是意象,或是社會知覺,所指的都是個人對於其他人、事、物的觀感和 理解。只是意象還特別強調個人情感的部分,並且著重在文本、媒介、個人經驗… 等外在刺激對個人的影響,社會知覺則強調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實質上意象和社 會知覺探討的內容是極為相似的:受到外在刺激影響產生某物的意象,或是知覺。 再以已經產生的意象或知覺為基礎,接受其他刺激而修正或改變。 研究者從過往的研究發現用來塑造意象或社會知覺的媒介,最主要的部分, 依據 Boulding(1956)所講的就是文本。文本扮演著將觀念或價值觀傳遞下去的 一種工具或是媒介。在 Boulding 的時代,雖然已經有書籍或報刊之類的媒介, 也有電影作為傳播工具,還有廣播和簡易的通訊,但還沒有像在有著發達的傳播 媒體,例如網際網路等傳播速度更快速更便捷的發明。結合 Boulding 的著作、 以及後世關於目的地意象,身體意象之研究所提到的內容,會影響到意象或是社 會知覺的要素如下︰ 1. 個人本身的特質、經驗,或價值觀。 2. 社會及文化因素; 26.

(36) 3. 通訊傳播媒體,包含書報、廣播、電視電影,以及網際網路等管道。 可以影響意象的因素甚多,從上述的部分可以看到,有相當多會影響到人們 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或意象的因素,是透過媒體來進行傳播的。特別是傳播迅速 的媒體,像是報紙、電視、廣播等等。左宗宏(2005)探討了報紙報導關於候選 人消息對於民眾的影響,結論是新聞媒體對於某件議題的長期的報導會影響人們 對於某人或某事的觀感。而且某些事情被媒體報導的事情越久,也比較會被民眾 所關注。以社會工作來說,也是如此。雖然社會工作不似政治事件或人物那樣容 易佔據版面,但長期下來,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報導,也是一種對於意象, 或社會知覺的塑造或是改變。 若綜合本節內容,意象雖然和社會知覺十分相似,但 Slade(1994)認為, 意象又可以被細分為知覺與態度兩個成分。因為知覺是人們接受刺激之後,對於 某人事物產生的看法或標準(例如自己的身體應該如何要有什麼外型才美觀、對 某個景點在親訪之前的想像),並且依實際經驗而逐漸修正改變。態度則是對於 某人事物的態度(例如對於自己現在的身體外型滿不滿意,到了某個景點之後喜 不喜歡) 。由此可見,意象包含的範圍事實上更為廣大。. 27.

(37) 第三節 國內外社會工作意象研究探討 一、國內的相關研究 雖然國內社會工作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但已經衍伸出許多服務領域。儘管人 們不一定會使用到這些服務或與社會工作人員接觸,也可能知道有這樣的一群助 人工作者。不管有沒有實際接觸,只要當人們知道有社會工作或社會工作人員的 存在時,心理就會依照自己得到的資訊,給予這個專業,以及這群人,依照自己 的社會知覺,產生出對於社會工作及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關於社會工作意象的 研究,國內的研究者,如李沐蓁(2010)、劉庭歡(2013)的研究,研究的內容 包括了社會工作人員們在媒體上,或是在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眼中的形象。李沐 蓁(2010)進行的研究是以報紙上針對社會工作人員的報導作為標的進行整理, 以聯合報系(包含聯合報和聯合晚報)於 2000 年 1 月 1 日開始,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為止,所有帶有「社會工作人員」或「社會工作人員」的報導(共 8255 篇)作為母群體,並從中抽取了 691 篇作為樣本。 大致上,李沐蓁的研究發現報紙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報導是正面的。結果如下︰ 1. 社會工作的領域。特別是兒童與少年的領域,以及貧窮與公共福利這兩 個領域的服務,被報導的頻率最高。 2. 社會工作的工作內容,如個案工作、方案設計…等。其中因為個案工作 被報導的次數為最多,於是又深入針對社會工作人員們如何針對個案們 進行處遇以及使用了什麼服務。如訪視、電訪…等。 3. 社會工作人員扮演的角色。 4. 社會工作人員的特質。例如關懷人群的、友善的…等特質。 從李沐蓁(2010)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報紙對於社會工作的意象形成可能 有正面影響。依據報紙的報導,只要有人有困難,社會工作人員就會出面介入處 遇,也會主動地去慰問和關心。那些有困難的人們,如受虐兒童、獨居老人,社 會工作人員也會去照顧他們,保護他們。即便報紙並不會詳細的寫社會工作人員 28.

(38) 到底在做什麼,但對於讀者來說,接收到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正面訊息,就形成了 可能改變意象的刺激。因為報導當中的隻字片語,都可能會影響到讀者的思考。 劉庭歡(2013)也曾經針對社會工作專業協會曾經舉辦過的活動,「社會工 作人員的模樣」,網友們所提到的社會工作人員形象進行整理。提到了社會工作 人員除了要溫暖和富同理心之外,還必須無所不能,能解決案主的所有問題。而 劉庭歡針對新北市大專院校(輔仁大學與臺北大學)的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大 一到大四全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了 373 份的有效問卷。在問卷裡面,受訪者 除了填答對社會工作人員形象感受的問題之外,還特別針對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 實習經驗的有無進行探討,比較實習經驗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對社會工作人 員的形象認知的影響,以及日後投身社會工作的意願。根據劉庭歡的研究結果, 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印象大多認為他們是多元發展、溫柔和 善,以及致力於社會正義的。不過也有學生認為,社會工作人員是一個很容易讓 人感到沮喪無奈的工作,或是消極的在做善事、積功德的行業。 劉庭歡的研究,人口對象為社會工作人員系的學生,社會工作人員系的學生 對於社會工作人員的意象和感受,本來就會與其他人不同。年級的不同,或是實 習經驗的有無,對於學生來說,也有著外在刺激程度的差距。例如年級越高,經 由專業課程的選修,通常越了解社會工作人員到底是什麼,以及社會工作的精神; 實習能讓學生實地去了解社福機構的業務,社會工作人員的日常等等。前述有提 到每個人的意象並不盡相同,當然,每位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對於社會工作人員 和社會工作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觀點。即使接受了相同的專業課程,也還是會有 個人的差異存在。實習的內容,各學校的規定又大多要求學生到不同機構進行實 習,如此又會產生不同的刺激。社會工作人員系學生儘管較大多數人了解社會工 作人員的性質和工作內容,卻也是會對社會工作人員產生自己的意象,並作出行 動(如畢業後考不考慮投入社會工作的行列)。 關於社會工作意象的第一手研究因為目前數量還很稀少,故必須要借鏡其他. 29.

(39) 研究,如張德聰(1996) 、羅美芳等人(2006) ,以及郭丁熒(2016)的研究。張 德聰(1996)提到了諮商心理學的發展也不過是百年時間,與社會工作同樣是一 門年輕的學門,因此兩者有著相似的問題存在。張德聰嘗試去探討諮商輔導人員 和社會大眾對於諮商輔導人員看法,以期未來能夠提升諮商輔導人員的形象。張 德聰有提到研究中對於「社會大眾」的定義,但該研究指的「社會大眾」是救國 團學員、空中大學學生,或是高中及大學學生,教師,以及參加退役職業輔導的 軍官。為了比較差異,諮商輔導人員本身也在研究受試對象之一。也就是說,張 德聰的研究對象,是比較可能跟諮商輔導人員有所接觸的人群。張德聰使用了量 化研究量表來調查研究對象對於諮商輔導人員,該量表的內容,在於要了解受試 者對於諮商輔導人員以下部分的感受與理解,這些變項包括了服務態度、外在的 表象,溝通對話技巧等會談能力的感受、給予心理支持的能力,專業倫理的看法, 還有就是希望可以從諮商輔導人員處得到的幫助等等。研究問卷最後回收有效問 卷的數量為 2277,而各分量表的 Cronbach’s alpha 值均在 0.8 以上,這表示使用 的量表相當具有可信度。 羅美芳等人(2006),研究標的則是以護理人員為標的,研究對象則是某大 學的護理學系新生,要探討這些護理學系新生對於「好護士」的意義。羅美芳等 人對 46 位護理學系新生在期末進行了意見調查,並從回收的內容當中進行文本 分析。從中歸納出學生們對於好護士的特質分為兩個部分:個人特質以及專業特 質,包括了與人相處的能力,個性,以及護理相關的知識技能,而這些回答受到 外在媒體,或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或是他們接受護理學系課程的影響。 郭丁熒(2016)的研究,研究的對象是針對不同年代的社會大眾,對於大學生的 角色知覺的探討,郭丁熒對角色要探討的內容定義為:理想角色、實際角色,以 及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就是所謂的角色差距。而郭丁熒在研究中,對大學生角 色的具體定義是:自我形塑、探索學習、素養陶冶、社會參與、品格養成,以及 專業準備。以上述的幾個定義為方向,調查社會大眾對於大學生應該有的角色作.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專業選修 至少應選修28學分(含模組選修10學分) 模組類別 社會照顧服務、兒少與家庭社會工作 自由學分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and schools are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all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onnect and use their own portable equipment in school … in 75% of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It costs >1TB memory to simply save the raw  graph data (without attributes, labels nor content)..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for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