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 邦 傑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 ‧.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管 意 凱 撰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5 月.

(2) 謝 誌 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1千多個日子,1萬3千 多公里桃園-台北的往返,轉瞬即過… 畢業多年,能再度成為學生是件幸福的事!在教育殿堂裡聆聽大師 開講,結合幾年來的實務經驗,師長們的一言一語,教科書中的一字一 句,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此時此刻,論文即將完成,之後雖可免去學 術研究、作業報告的壓力與舟車勞頓之苦,但心中卻多了一份惆悵與不 捨,總要到即將離去才知道曾經擁有的美好… 首先,最要感謝指導教授林邦傑博士。老師在杏壇早已桃李滿天. 治 政 下,但仍待人謙和,與之相處感覺輕鬆自在,如沐春風,讓人深刻體會 大 立 大師風範;在論文撰寫過程中以身教與言教給予學生很多寶貴的建議, ‧ 國. 學. 事實證明,在老師的正向領導下,充分激發我的正向心理資本,促使我 願意投入更多的組織公民行為,終能提前通過學位考試,名符其實的參. ‧. 加畢業典禮。. Nat. sit. y. 其次,非常感謝口試委員陳木金教授與賴文堅教授。感謝陳木金教. er. io. 授在桃園縣第13期主任儲訓班與之後國外教育行政參訪對學生的指導. n. 與鼓勵;感謝賴文堅教授在口試之餘對學生論文寫作精益求精的建議與 a v. i l C n 人生規劃的分享;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在百忙之中仍能抽出時間細細審閱 hengchi U 學生拙作,並給予許多寶貴且精闢的建議,讓本篇論文能臻至完善。. 另外,還要感謝教育學院與學校行政碩士班的師長:院長湯志民博 士、前院長與學行碩執行長秦夢群博士、吳政達博士、張奕華博士、王 鐘和博士、胡悅倫博士、郭添財博士等諸位師長的諄諄教誨,讓學生在 教育行政之實務與學術研究之學習上獲益良多。 此外,感謝教育學院學行碩蔡秘書秀真小姐,因為有您的細心提醒 與熱心協助,讓我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學業順利畢業。 另外,感謝學行班第13屆的同窗好友,因為有你們所以讓我期待到 政大上課,是你們讓我覺得到政大上課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情。特別 I.

(3) 感謝班代姚校長麗英的領導有方,凝聚同學的向心力;感謝紹正從桃園 縣第13期主任儲訓班以來的一路熱情相挺,感謝同組同學淑玲、凱琳的 鼓勵督促… 最後,感謝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感謝爸爸、媽媽在必要時能幫忙照 顧小孩,讓我放心到台北上課;感謝愛妻怡雅的陪伴與體諒,讓我無後 顧之憂;感謝愛子修毅、愛女修珮的獨立與懂事,爸比再念書也希望給 你們一個榜樣,希望你們將來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論文完成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良師益友、感謝本研究相關參考文 獻的先進、感謝張碧容主任、黃麗鴻博士與鄭燿男博士授權研究問卷之. 政 治 大 成果,能為教育研究盡一點心力,也希望未來的研究者能做更進一步的 立. 使用、感謝協助問卷發放與填答的教育先進、感謝家人…。期待小小的. ‧ 國. 學. 深入探究,彌補本議題的不足與疏漏之處。. 管意凱 謹誌. ‧. 2014年5月31日.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國中校長 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之國中 正式教師為對象,共發出896份問卷,回收831份,有效問卷823份,回 收有效率91.85%。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IBM SPSS Statistics 20.0版 及IBM SPSS Amos 21.0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政 治 大.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結構方程模式(SEM)等. 立. 統計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 國. 學. 一、 目前臺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 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呈中上程度。. ‧.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差異。. y. Nat. sit. 1. 男性、年齡51歲以上、服務年資5年以下、兼任行政職務、服務. a. er. io. 於24班以下學校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的程度較高。. n. 2. 男性、年齡51歲以上、兼任行政職務之國中教師表現出較高的教 iv l 師正向心理資本。. Ch. n U engchi. 3. 男性、年齡51歲以上、兼任行政職務之國中教師表現出較佳的教 師組織公民行為。 三、 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兩兩之間具有正相關。 四、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透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影響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其中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具中介效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 國中校長、國中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III.

(5)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toward th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teachers’. positive. citizenship. 立. psychological. capital 治 政 behaviors among 大 teachers. and.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 國. 學.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 citizenship behaviors.. Nat. sit. y. The research is to adopt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targeting on the junior. er. io.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Taoyuan County. A. n. total of 896 questionnaires a were distributed and 831v questionnaires were. i l C n received. There were 823 validhsamples, e n g cwith h i aUvalid return rate of 91.85%.. The date analyses, through IBM SPSS Statistics 20.0 and IBM SPSS Amos 21.0,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Currently, i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Taoyuan County, the percep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owards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are above average.. IV.

(6) 2. The percep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owards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2.1 Male teachers, teachers aged above 51, teachers with less than 5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ers as directors or section chief, teachers who teach at a school with less than 24 classes highly perceiv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2.2 Male teachers, teachers aged above 51, teachers as directors or. 政 治 大. section chief highly perceive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立. capital.. ‧ 國. 學. 2.3 Male teachers, teachers aged above 51, teachers as directors or section chief highly perceive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 behaviors.. y. Nat. 3. 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o. sit. perception toward the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er.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n. a. v. 4. The junior high schooll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hrough teachers’ ni C. hengchi U.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ffects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with mediating effec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teachers’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s. V.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政 治 大.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立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 國. 學. 第一節 校長正向領導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11. ‧. 第二節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39. Nat. io. sit. y. 第三節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55. er. 第四節 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al. n. v i n Ch 之相關研究………………………………………………78 engchi U.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85 第一節 研究架構…………………………………………………85 第二節 研究對象…………………………………………………87 第三節 研究工具…………………………………………………93 第四節 實施程序…………………………………………………98 第五節 資料處理…………………………………………………100 VI.

(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03 第一節 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之現況分析…………………………………103 第二節 不同背景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107 第三節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之相關分析……………………………………………136. 政 治 大 第四節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 立. ‧ 國. 學. 為關係模式之分析………………………………………144 第五節 綜合討論…………………………………………………150. ‧. sit. y. Nat.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3 第一節 結論………………………………………………………163. er. io. n. al 第二節 建議………………………………………………………167 iv. n U engchi 參考文獻……………………………………………………171. Ch. 一、 中文部分……………………………………………………171 二、 外文部分……………………………………………………180. 附錄…………………………………………………………185 附錄一 授權同意書……………………………………………185 附錄二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關係之研究問卷……………………………………189 VII.

(9) 表. 次. 表 2-1 正向領導定義一覽表…………………………………………22 表 2-2 校長正向領導內涵彙整表……………………………………28 表 2-3 正向心理資本定義一覽表…………………………………41 表 2-4 正向心理資本內涵彙整表……………………………………43 表 2-5 組織公民行為定義一覽表……………………………………58 表 3-1 臺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學校數統計表……88 表 3-2 正式施測問卷分層抽樣學校數統計表………………………88 表 3-3 不同學校規模樣本分配原則表………………………………89. 政 治 大. 表 3-4 正式問卷施測與回收統計表………………………………90. 立. 表 3-5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92. ‧ 國. 學. 表 3-6 原「校長正向領導量表」各構面信度分析表…………………94 表 3-7 原「教師心理資本量表」各構面信度分析表……………95. ‧. 表 3-8 原「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問卷」各構面信度分析表……………96. y. Nat. 表 3-9 正式問卷各構面信度分析表…………………………………97. sit. 表 4-1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現況分析摘要表………………………104. er. io. 表 4-2 國中教師正向心理資本現況分析摘要表…………………105. n. al 表 4-3 國中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現況分析摘要表…………………106 iv 表 4-4. n U engchi 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 Ch.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107 表 4-5 不同年齡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109 表 4-6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10 表 4-7 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112 表 4-8 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13 VIII.

(10) 表 4-9.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115. 表 4-10 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 t 考驗分析摘 要表………………………………………………………116 表 4-11 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18 表 4-12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19 表 4-13 不同學歷之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治 政 大 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單因子變異數 立 分析摘要表…………………………………………………122. 摘要表………………………………………………………121. 學. ‧ 國. 表 4-14. 表 4-15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24. ‧. 表 4-16 不同性別之國中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 t-test 分析摘. sit. y. Nat. 要表…………………………………………………………125. er. io. 表 4-17 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127 a. n. iv l C n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 hengchi U 分析摘要表…………………………………………………128. 表 4-18. 表 4-19 不同學歷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30 表 4-20 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32 表 4-21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33 表 4-22 不同背景變項在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 師組織公民行為差異分析結果摘要總表…………………134 IX.

(11) 表 4-23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積差相關摘要 表……………………………………………………………137 表 4-24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積差相關摘要 表……………………………………………………………139 表 4-25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積差相關摘要 表……………………………………………………………142 表 4-26 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各變 項變異數摘要表……………………………………………145 表 4-27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測. 治 政 大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整 立 體模式適配度指標摘要表…………………………………147 量模式偏態、峰度摘要表…………………………………146. 學. ‧ 國. 表 4-28. 表 4-29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測 量模式之信效度分析………………………………………148. ‧. 表 4-30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結構模. n. al. er. io. sit. y. Nat. 式之因果路徑分析…………………………………………149. Ch. engchi. X. i n U. v.

(12) 圖. 次. 圖 2-1 正向情緒建構假說-以學童遊戲為例………………………16 圖 2-2 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理論之螺旋向上模式圖………………17 圖 2-3 Seligman的幸福感PERMA模型…………………………… 18 圖 2-4 Cameron的正向領導策略架構圖……………………………25 圖 2-5 競爭優勢的資本展開圖………………………………………40 圖 2-6 正向心理資本之內涵圖………………………………………43 圖 3-1 研究架構圖……………………………………………………87 圖 4-1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治 政 之結構模式(標準化)………………………………………144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 i n U. v.

(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n U. v.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之相關,提出研究建議,以供相關人員之參考。本章共分五節: 第一節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提出待答問題,第三節進行名詞釋 義,第四節闡述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一、領導的新趨勢-校長正向領導提升組織效能促進正向超越. 立. 近幾年隨著教育政策的變動與改革,教育現場莫不遇到許多前所未. ‧ 國. 學. 有的問題,而校長為學校領導者,必須有新的視野、新的作為,以帶領. ‧. 學校迎向挑戰,航向未知的旅程。換言之,校長的領導風格對於一個學 校的興衰枯榮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廖菁芬,2011) ,因此,有關領導行. Nat. sit. er. io. 重要的議題。. y. 為與校長學方面的研究(陳木金,2007),一直為教育行政領域一個極為. n. al 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領導的理論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的 iv. n U 挑戰和檢驗,傳統上,領導理論可歸類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三大 engchi. Ch. 走向;自1980年後許多新興的教育領導類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含: 轉型領導、教學領導、服務/僕人領導、交易/互易領導、分布(散)式領 導、科技領導、真誠領導…等(秦夢群,2011)。然而,隨著正向心理學、 正向組織學與正向組織行為學的發展與影響,近二年廣為國內外學者所 關注者,首推正向領導(positive leadership)理論。正向領導者藉由 「孕育正向氣氛」、「建立正向關係」、「善用正向溝通」與「賦予正 向意義」等方式促進個人和組織進行正向超越,達到驚人的成就水準, 相關研究也成為近年的新興議題。. 1.

(15) 正向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應用在校園內影響甚深,目前有關學生輔 導管教相關辦法,均採用正向管教與輔導的原理原則來進行。國內愈來 愈多校長的領導風格也偏向正向領導,然而卻僅有為數不多的相關研 究,研究者利用國家圖書館的「全國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以「正向 領導」為「篇名」與「關鍵詞」進行資料搜索,篩選出相關博碩士論文 共計28篇,其中與校長領導風格有關者僅25篇。因此,國內有關校長正 向領導之研究仍屬起步階段。研究者擬循先進腳步,針對「校長正向領 導」之議題做進一步的研究探討,以了解國內校長正向領導之現況。此 為本研究之動機一。. 政 治 大. 二、組織的無形資產-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提升工作績效與組織效益. 立. 近年來,少子化造成學校的減班與教師超額問題以及為了12年國教. ‧ 國. 學. 所實施的配套措施所引起的爭議,使得第一線教育人員所受到的衝擊越. ‧. 來越大,不論教學或兼任行政工作,教育人員總會遇到許多來自外在或 內在的挑戰,影響著我們。「身教大於言教」,教師在遇到困難時,如. y. Nat. sit. 何遇事樂觀以對,是否能保持希望,在最短的時間重拾信心,提升自我. n. al 否與教師個人的內在心理素質有關? C. er. io. 效能,不但考驗我們也影響學生。因此,影響教師工作表現的原因,是. i n U. v. hen 隨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和正向组織行為學 gchi. (positive organization behavior)的興起,許多研究發現組織成員 的心理狀態應該被視為重要的無形資產看待,組織成員的心理狀態應是 可以被測量、開發與有效管理的(Luthans, 2002;Luthans & Youssef, 2007) 。為此,Luthans等人(2004)提出以正向心理力量為核心的「正 向心理資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而愈來愈多的實 證研究發現企業員工的正向心理能量可轉化員工工作態度,提升工作績 效的積極動力,更是創造企業效益的重要資產(Luthans, Avey, Avolio, Norman, & Combs, 2006;仲理峰,2007;李 新 民 , 2009; 藺寶欽, 2009)。 2.

(16) 綜上所述,組織應該重視並開發成員的正向心理資本,使組織成員 能有強健的心理素質面對競爭的環境,因此,正向心理資本的相關議題 值得我輩進一步研究探討。然而,研究者利用國家圖書館的「全國碩博 士論文加值系統」 ,以「心理資本」為「篇名」與「關鍵詞」進行資料 搜索進行資料搜索,篩選出相關博碩士論文共計123篇,其中多與企業 界有關,研究對象為教育人員(教師)者,僅有26篇。故教師在學校組織 中所表現的正向心理資本如何?行為表徵是否與其它部門一致?值得 進一步研究。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二。 三、新舊時代的衝突-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成就學校效能與學生成長. 政 治 大 隨著工會法於99年6月17日經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各縣市教師職 立. 業工會或教育產業工會於100年5月1日陸續成立、軍公教人員於101年開. ‧ 國. 學. 始課稅…等,這些與教育從業人員相關的重大變革,使得「教育」這個. 題總是陷入一個矛盾與無解的困境。. Nat. y. ‧. 行業的定位也隨之發生改變,現今每當牽涉到「教師工時與工酬」的議. sit. 教育是一種「事業」?亦或教育是一種「產業」?「事業」是花錢. er. io. 的單位,乃國家基於不得已,所設置的花錢單位;而「產業」是用來賺. n. al 錢的。當國家(行政院主計處,2011)、社會大眾或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 iv. n U engchi 們漸漸將教育視為服務業的一種,是否想過教育人員的「工時與工酬」. Ch. 是否兩相對等?如果教育真是服務業那現今教育工作人員在工時之外 對學校、學生的付出又如何計算?還是許多教育工作人員仍以過往「師 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觀念鞭策著自己,將教育視為一份事 業,當成自己一生的志業,只求學校交付任務的達成與學生的茁壯成 長,而不計較自己的額外付出? 許多研究顯示組織效能的提升與組織的成功和成員主動於職責外 的正向付出息息相關(Barnard, 1938;Katz & Kahn, 1978;Organ, 1988; 林淑姬,1992;許道然,2001)。Organ(1988)將此種組織的正式酬賞制 度未直接承認之員工角色外行為,但有益於組織運作及績效提升的各種 3.

(17) 自發性行為稱之為「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吳政達(2009)更指出,組織公民行為是一種對組織有益 的組織成員行為,這種超越職責要求的行為,對組織正式運作具正向效 果。 綜上所述,組織成員的組織公民行為有益於組織效能的正向提升與 組織目標的達成;教師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助人行 為」、「敬業行為」、「尊重學校體制」、「工作自我要求」與「關懷 學校效益」等行為,將有助於學校效能的提升。據此,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的相關議題就值得教育人員進一步去研究。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三。. 政 治 大. 四、教育研究之拋磚引玉-探討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 立. 師組織公民行為三者之關係. ‧ 國. 學. 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研究均為國內近年新興議題,. ‧. 相關研究均在起步階段,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雖然較多,但有 關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中介關係之. y. Nat. sit. 研究文獻則仍不多見,因此,興起研究者想要在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正. er. io. 向心理資本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中介關係之研究上進行拋磚引玉,以期. n. al 能對教育研究工作做出貢獻,供教育行政機關、校長辦學經營及未來研 iv n U engchi 究之參考。此為本研究之動機四。. Ch. 貳、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 民行為之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 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 間的關係。 4.

(18) 四、 探究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中介模式的適配性。 五、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校長辦學經營及未來研 究之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 綜合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待答問題如下:. 治 政 一、 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 大 立 民行為之現況為何? ‧ 國. 學. 二、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最高學歷、現任職務、校 長性別、學校規模、學校位置)之國中教師所知覺校長正向領導、. ‧.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Nat. sit. y. 三、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是. er. io. 否有顯著相關?. n. 四、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中 a v. i l C n 介模式適配性為何? h e ngchi U. 5.

(1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涉及之重要名詞釋義如下:. 壹、校長正向領導 校長正向領導乃指校長以正向思考的方式建立學校願景,賦予同仁 工作之正向意義,並利用正向情緒之擴展與建構理論,展現同情、寬恕 和感恩以營造學校之正向氣氛;校長並以身作則利用肯定和支持的方式 達成學校成員間之正向溝通,進而提升彼此之正向關係,以協助個人和 學校目標之正向超越。. 治 政 本研究所稱之「校長正向領導」係指國民中學教師在本研究之校長 大 立 正向領導問卷上的填答得分情形,包括「孕育正向氣氛」、「建立正向 ‧ 國. 學. 關係」、「善用正向溝通」與「賦予正向意義」等四個構面的分量表與 整體量表之得分。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在「孕育正向氣氛」、「建. ‧. 立正向關係」、「善用正向溝通」與「賦予正向意義」之表現越高;整. Nat. sit. y. 體量表得分為各分量表分數之加總,得分愈高,代表教師知覺校長正向. n. a. er. io. 領導程度愈高;反之則愈低。. 貳、教師正向心理資本l. Ch. engchi. i n U. v.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乃是教師的核心心理要素,具有符合正向組織行 為標準之心理狀態的具體表現,能夠經由發展與管理而使教師獲得競爭 優勢;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是一種可促使教師努力並達成目標之信念(自 我效能),且在必要時可做彈性調整以使教師獲致成功(希望),使教師 面對挫折與困難時,能堅持並迅速恢復而獲得成功(韌性),並讓教師 對現在與未來的成功抱持正向之歸因(樂觀)。 本研究所稱之「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係指國民中學教師在本研究之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問卷上的填答得分情形,包括「自我效能」、「希望」、 「韌性」與「樂觀」等四個構面的分量表與整體量表之得分。分量表得 6.

(20) 分越高,表示其在「自我效能」、「希望」、「韌性」與「樂觀」之表 現越高;整體量表得分為各分量表分數之加總,得分愈高,代表教師正 向心理資本愈高;反之則愈低。. 參、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係指教師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條件下,為了學校利 益,所表現出一種超越基本要求且有利於學校組織運作與績效提升的正 向效果之行為,此行為是自主的,而且不在正式酬賞範圍之內。 本研究所稱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係指國民中學教師在本研究之. 政 治 大 行為」、「尊重學校體制」、「工作自我要求」與「關懷學校效益」等 立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問卷上的填答得分情形,包括「助人行為」、「敬業. 五個構面的分量表與整體量表之得分。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在「助. ‧ 國. 學. 人行為」、「敬業行為」、「尊重學校體制」、「工作自我要求」與「關. ‧. 懷學校效益」之表現越高;整體量表得分為各分量表分數之加總,得分 愈高,代表教師組織公民行的表現程度愈高。. er. io. sit. y. Nat. n.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v a. i l C n hengchi U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 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並分析其相關性,提出研究建議,據以 供相關人員參考。本研究先進行文獻蒐集與探討,整理並分析相關資 料,建立研究之理論基礎與依據,以作為研究工具選用之參考。茲將研 究方法與研究步驟說明如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首先,蒐集國內外有關校長正向領 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文獻資料,探討理論 基礎、內涵與相關研究,據以作為研究工具選用之參考;其次,根據文 7.

(21) 獻分析與探討,製成「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之調查問卷」作為量表工具,調查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正 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實際情形,並進一步 探討彼此之間的關係。. 貳、研究步驟 一、確定研究主題,進行文獻分析 廣泛閱讀並蒐集相關議題,以確定研究方向及變項,研擬研究 計畫後,大量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文獻分析與探討,以作為. 政 治 大 二、選用相關問卷,確定研究工具 立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根據研究向度,透過文獻探討,選用合適之「校長正向領導」、. ‧ 國. 學. 「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相關問卷,經獲得. ‧. 原作者之使用授權同意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製成正式問卷。 三、實施問卷調查,篩選有效問卷. y. Nat. sit. 採分層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以取得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 n. al 四、著手資料處理,進行統計分析 C. er. io. 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數據資料。. i n U. v. hengchi 研究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整理後,以IBM SPSS Statistics. 20.0版及IBM SPSS Amos 21.0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 析。 五、進行結果探討,完成論文撰寫 依據研究結果之統整與歸納,撰寫研究結論及建議,經審核通 過後,進行論文印製。. 8.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 研究區域與對象:本研究以任職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縣公立 國民中學之正式合格教師(含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教師 兼導師及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不含代理代課教師及實習教 師。 二、 研究內容:本研究以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研究重點,其中校長正向領導分為「孕育正. 政 治 大. 向氣氛」、「建立正向關係」、「善用正向溝通」與「賦予正. 立. 向意義」等四個構面;教師正向心理資本包括「自我效能」、. ‧ 國. 學. 「希望」、「樂觀」與「韌性」等四個構面;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包括「助人行為」、「敬業行為」、「尊重學校體制」、「工. ‧. 作自我要求」與「關懷學校效益」等五個構面。並分別針對人. y. sit. io. al. n. 貳、研究限制. er. 形。. Nat. 口變項與學校環境變項探討二者在上述變項之差異與相關情. i n U. Ch. v. engchi 一、 研究推論之限制:本研究僅以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縣公立國 民中學正式合格教師(含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教師兼導 師及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不包含私立學校、其他縣市與其 他教育階段別之教師,所以無法與其他縣市及其他教育階段做 比較。 研究結果的推論僅以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縣公立國 民中學為限。 二、 研究方法之限制: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研究工 具之部分內容,涉及教師對校長的評價,受試者在問卷填答 時,可能受當時情境、主觀認知所影響而有所保留,無法呈現 與真實情境相符之資訊,因此在解釋上可能產生誤差。 9.

(23) 三、 研究內容與層面之限制:本研究的工具在校長正向領導變項只 選擇四個構面進行研究,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變項僅以四個構面 進行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變項上只選擇五個構面進行研 究,故在研究廣度上可能會受到限制。 四、 參考資料取得之限制: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 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其中「校長正向 領導」與「教師正向心理資本」之研究,在國內仍屬新興議題, 於國家圖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中搜尋,僅有幾篇 相關研究,相關主題於期刊發表亦不多。國外的文獻研究,多. 政 治 大 此,研究者蒐集到的參考文獻相當有限,所得結論可能有所偏 立. 與企業管理或心理學相關,針對教育方面的研究僅佔少數。因. ‧. ‧ 國. 學. 失。.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校長正向領導、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 文獻與其相關研究。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者蒐集國內外有關校長 正向領導、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與著作加以整 理並做深入分析,以作為本研究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時之依據。本章共 分四節,第一節為校長正向領導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正向 心理資本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理論基 礎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校長正向領導、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 行為之相關研究,詳細內容分述如下。. 政 治 大. 立 第一節 校長正向領導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 國. 學. 壹、校長正向領導之起源與發展. ‧. 領導是一門持續發展中的科學,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領導的理論. sit. y. Nat. 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的挑戰和檢驗(謝傳崇,2010)。傳統上, 領導理論可歸類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三大走向;自 1980 年後許. er. io. 多新興的教育領導類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含:轉型領導、教學領導、 a. n. iv l C n 服務/僕人領導、交易/互易領導、分布(散)式領導、科技領導、真誠領 hengchi U 導…等(秦夢群,2011)。而在近幾年廣為國內外學者所關注的領導模. 式,首推 Cameron(2008)所提出的正向領導(positive leadership)。 Cameron(2008)參照正向心理學、正向組織學、正向組織行為學和 正向變革理論提出「正向領導」的理念。林新發(2010)認為,正向領 導是由正向觀點衍生出的領導模式,強調領導者肯定部屬的長處,以培 養同仁具有樂觀、良好工作效能與良善品德之正向特質。Cameron(2008) 則指出所有的正向觀念皆歸因於向陽效應。向陽效應認為所有生物都具 有趨吉避凶的傾向—即趨向正向能量,遠離負向能量。就如同植物的向 光性一般,人們學習正向知識比負向知識來的快,喜歡正向語言勝過於 11.

(25) 負向語言,人們普遍會對於正面描述表示認同,在潛意識層面,人腦會 傾向於關注樂觀向上的信息,亦即所有的生命均傾向正向能量(Matlin & Stang, 1978; Cameron, 2008)。 校長正向領導乃是指校長利用正向領導促使學校產生超越預期的 表現,達到卓越超凡的水準。自 2008 年 Cameron 提出「正向領導」的 理念後,國內外對於正向領導的相關研究開始蓬勃發展,然而針對校長 正領導的相關研究則仍在起步階段。. 貳、正向領導之理論基礎. 政 治 大 導。在正向領導的發展進程中,以Cameron的研究最為當今學者所推崇, 立 正向領導是一個新的領導概念,中國大陸稱為積極領導或正面領. 其理論基礎源自於正向心理學、正向組織學、正向組織行為學和正向變. ‧ 國. 學. 革理論(Cameron, 2008)。為探究正向領導的理論基礎,研究者將依續. ‧. 探討較為學界認同的正向心理學、正向組織學和正向組織行為學。. sit. y. Nat. 一、正向心理學. a. er. io. (一)正向心理學的起源與現況. n. iv 正向心理學源自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對於人的本性(nature) 、潛能 l. n U e n g、價值(value) (potentiality)、經驗(experience) 、創造力(creativity) chi. Ch. 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等的研究。而「正向心理學」一詞最 早出現在Maslow(1954)於其著作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一書中最 後一節「走向正向心理學」(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Froh, 2004),但在當時並未引起過多的關注,一方面源於Maslow的英年早逝 (1908-1970),一方面與當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所採用的研究方式乃是 依靠個人的觀察、體驗和傳記資料,缺乏必要的實驗手段及實證根據有 關。(靳宇倡與秦啟文,2010) 1980年代以前傳統心理學多偏向以負向、病理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的 心理活動,但隨著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情況出現,學者開始漸漸從「哪 12.

(26) 裡有問題?」轉而關注到「哪裡對了」(Clifton & Harter, 2003), 從 而開始熱烈討論,什麼是「愛」 、 「樂觀」 、 「快樂」 、 「幸福感」 、 「創傷復 原力」…等等正向議題。1990年代以後,大量有關「正向心理學」的研 究議題如雨後春筍般的被提出,如自由意識(free will)、心理資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個人自我力量(ego strength)、適應 性的防衛機轉(adaptive mental mechanism)、好(good)、分享正向 事件(sharing positive events)等(王沂釗,2005;謝傳崇,2012)。 Seligman 在 1998 年 擔 任 美 國 心 理 學 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主席期間積極推廣相關研究,並指出正向心理學的. 政 治 大 ( American Psychologist) 期 入憂鬱之中。2000年時<<美國心理學家>> 立. 目的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使個體在遭遇挫折時不會輕易落. ‧ 國. 學. 刊編輯特刊介紹正向心理學,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並發表專文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闡述正向心理學興起的時. ‧. 代背景及研究範疇(Froh, 2004;李新民,2011)。因此有人稱「正向心. y. Nat. 理學」運動為心理學界的「第四次改革運動」 。. io. sit. 時至今日正向心理學已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相關的課程、. er. 組織、會議及研討會相繼成立及舉辦。第一屆正向心理學峰會於1999年. n. a. v. l C 召開,第一屆國際正向心理學會於2002年舉行,第一屆正向心理學世界 ni. hengchi U. 大會於2009年舉行。美國哈佛大學於2006開設正向心理學課程,並成為 全 校最 受歡 迎的 課程 之一 ; 英 國劍 橋大 學成 立幸 福感 研究 院 (The Well-being Institute) 進 行 相 關 研 究 ; 歐 洲 成 立 正 向 心 理 學 網 路 (European Network for Positive Psychology)整合歐陸各國相關研 究…。目前台灣、中國、香港、韓國已積極推動「正向心理學」的會議 或組織,但相較歐美各國,亞洲關於「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仍有待努 力。. 13.

(27) (二)正向心理學的意義與內涵 Seligman 與 Csikszentmihalyi(2000)指出,正向心理學的主要目 的在於幫助人們發展潛能,以促進個體及社會健康發展。因此,正向心 理學是一門關心正向的主觀經驗、正向的個人特質及正向環境的科學, 其目標在於增進生活品質及預防病態心理的發生(Seligman, 2000)。 國外學者Hill(2001)認為正向心態(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是由正面的特徵所組成的,包含:信心、誠實、希望、樂觀、勇氣、進 取、慷慨、容忍、機智、誠懇與豐富的常識等。Peterson(2006)則認為 正向心理學除了關注人的優勢,強調建立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外,並可修. 政 治 大. 補不足與缺陷之處。因此,正向心理學是一門探究正確心態的學問,除. 立. 了關注正向的目標外,也可治療人們生命中的傷痕。. ‧ 國. 學. 國內學者仲秀蓮(2004)指出正向心理學是一種處處往好的方面 想、相信自己具有潛能、對自己傳送好的訊息、運用長處與美德的信念。. ‧. 曾文志(2006)認為正向心理學是使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與技巧,以了. sit. y. Nat. 解人類行為的正向要素,其所探討的是有助人們、群體與組織達到繁榮. er. io. 或最佳化的條件與過程。謝傳崇(2012)則認為正向心理學是分析和找尋. n. 人類優點及潛能的科學化研究,藉由發掘個人的潛能與組織的優勢,增 a v. i l C n 強對抗逆境的能力,以追求正向的人生。簡而言之,正向心理學可說是 hengchi U 針對人類長處與心理福祉的科學研究。. Seligman 與 Csikszentmihalyi(2000)指出正向心理學的主要研 究範疇如下: 1. 正向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 :指正向的情緒或對自我和未 來具有積極的正面看法,例如:樂觀、健康、快樂、主觀幸福感 等。 2. 正向特質(positive trait):指個人具有發展能力、創造的潛 力 、 追 求 卓 越 表 現 的 動 力 , 例 如 : 自 我 決 定 (self-determination) 、智慧(wisdom) 、創造力(creativity) 、 14.

(28) 美德(virtues)等。正向特質是持久的行為型態,可經由潛移 默化而成為人格特徵。 3. 正向環境(positive community and positive institutions): 指能夠支持個人正向發展的因素,例如: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文化規範(culture norms)、家庭對潛能發展 的影響(effects of fami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等。 綜上所述,正向心理學的目的在使人們獲得更快樂、更幸福的生活。 (三) 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理論. 政 治 大 受到正向心理學運動發展的影響,Fredrickson(1998)提出正向 立. 情 緒 之 擴 展 與 建 構 理 論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 國. 學. emotions),說明正向情緒能擴展個體短暫的思考-行動技能,並且建構. ‧. 個體身體、智能、社會與心理的資源,同時在面對挫折與壓力情境時, 能削弱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 Fredrickson所提出的正向情緒擴展與建. y. Nat. sit. 構理論,主要包含1.擴展假說;2.建構假說;3.消除假說。茲分述如下:. er. io. 1. 擴展假說(The broaden hypothesis):擴展假說主張正向情緒. n. al 能夠擴展個體注意力、認知力和行動力,擴大個體目前存在於心 iv n U engchi 中的一連串的認知、思想和行動(Fredrickson. Ch. & Branigan,. 2005)。其意味著個體的認知與行為受到正向情緒的影響而變得 更加有彈性、開創性與建設性(李新民,2011) 。 2. 建構假說(The build hypothesis) :建構假說主張正向情緒能. 建 構 個 體 的資 源 ,包 含 身 體 、社 會 、心 理 和 智 能的 資 源。 Fredrickson(2003)並以學童進行遊戲為例,當他們與同伴在遊 戲場玩耍時,除了享受當下的愉悅,同時也建構他們的智能、身 體、心理和社會的資源。遊戲的策略能幫助學童發展問題解決的 技巧與鍛鍊心智;身體的活動可以促進學童的健康;而和朋友的 聯繫可加強社會的聯結;遊戲的過程可以強化學童心理素質,這 15.

(29) 些資源將可在未來提供重要的支持,以面對可能遇到的挫折與挑 戰。建構假說相關應用如圖2-1所示:. 智力資源 發展解決問題技巧 學習新知識. 身體資源 發展協調性 強健體能. 學童遊戲. 立. 政 治 大 心理資源 發展復原力與樂觀 發展自尊和目標建立. ‧. ‧ 國. 學. 社會資源 鞏固舊聯結 建立新關係. 圖2-1 正向情緒建構假說-以學童遊戲為例. sit. y. Nat. 資料來源:Fredrickson, B. L.(2003). The value of positive emotion. American. er. io. Scientist, 91,p333.. n. al. 3. 消除假說(The. v i n C h hypothesis) undoing e n g c h i U:經由實證研究說明正向. 情緒能擴展當下的注意力、認知、行動力,此種短暫的擴展,可 消除負向情緒所帶來的影響。體驗過正向情緒的個體,能夠較快 速的消除負向情緒所帶來的身體與心理反應,讓個體的身體能夠 處於較為穩定心理處於較放鬆的狀態,對於復原力的提升也所幫 助。 綜上所述,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理論認為,正向情緒經驗經由擴展 及建構之過程會促使組織內形成正向關係的聯結與增強,並促進組織的 成長與正向表現,進而促進社會的成長與發展,形成一個螺旋向上的模 式。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理論的螺旋向上模式,如圖2-2所示: 16.

(30) 社會成長與發展 組織成長與表現 關聯增強 組織辨識 正向情緒氣候 轉型合作. 正向情緒.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優勢探究. ‧. 圖2-2 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理論之螺旋向上模式圖. y. Nat. sit. 資料來源:Sekerka, L. E., Vacharkulksemsuk, T., & Fredrickson, B. L. (2012).. n. al. er. io.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ing and building upward spirals of sustainable. i n U. v. development. In K. Cameron, and G. Spreitzer (Eds.) Oxford handbook of. Ch. engchi.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pp. 168-177).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 PERMA模型 Seligman(2011)綜合過去的研究提出PERMA模型以解釋幸福感,包 含: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感(Engagement),正向關係 (Positive 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和成就 (Accomplishment/Achievement),如圖 2-3 所示。茲分述如下: 1. 正向情緒(P):感覺不錯;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向情緒,包含:和 平、感安、滿足、愉悅、靈感…等,可讓我們感受到幸福。 17.

(31) 2. 投入(E):專注投入;越能專注於當下越可使我們感受到幸福。 3. 正向關係(R):與他人的真實連結;對人類而言,社會關係是很 重要的,有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將可使我們感受幸福。 4. 意義(M):有目的的存在;歸屬並服務比”自我”更大的事物, 建立崇高的目標將可使我們擁有幸福感。 5. 成就(A):具有成就和成功感將可使我們感受到幸福。. 每個人都需要取勝的. 政 治 大 時候。為實現幸福和快 樂,我們必須回頭看看 我們生活的成就感:我 做到了,我做得很好。. 意義(M) 歸屬並服務比〝自我〞 更偉大的事物。這可 能是宗教信仰,政 治,慈善,專業的或 v 創造性的目標。 ni. n. l C hengchi U. er. io. sit. y. Nat. 投入(E) 當我們專注於目前做 的事情,我們就可真 正參與和享受和關心 當下。 a. 圖2-3. 成就(A). ‧. ‧ 國. 立. 正向關係(R) 每個人都需要別人。 我們提升我們的幸福 感並與我們周圍的人 -家人,朋友,同事, 鄰居分享。. 學. 正向情緒(P) 正向的情緒是幸福的 重要組成部分。快樂 的人回首過去的喜 樂;期待與希望的未 來;他們享受和珍惜 現在。. Seligman的幸福感PERMA模型. 資料來源:Seligman, M.E.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NY: Free Press.. Seligman(2011)所提出的幸福感PERMA模型並未談及生理層面上的 滿足,乃是因為Seligman認為生理上的滿足只是一種過程,而非終極的 目標。因此,精神上滿足所帶來的幸福感會凌駕於生理上的滿足。. 18.

(32) 二、正向組織學 (一)正向組織學的起源與現況 傳統上心理學偏重在心理疾病和社會病態的研究,因此傳統組織學 強調的是管理、監督和控制以使組織獲得最大的利益為目標;但隨著正 向概念的提出,組織學的研究開始關注傑出、卓越、積極態度、非凡表 現和生活的意義。(Cameron,2003) 2001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Cameron、Dutton和Quinn 整合組織學中 的 對 能 量 (energy) 、 美 德 (virtues) 、 領 導 (leadership) 、 興 盛. 政 治 大 (positive emotion)…等議題之研究,提出「正向組織學」(positive 立. (thriving) 、 豐 盈 (abundance) 、 復 原 力 (resilience) 、 正 向 情 緒.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POS)一詞,並於2002年成立正向組織學. ‧ 國. 學. 研究中心(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主要關. ‧. 注對於組織和個人的正向成果、過程與貢獻,並進行相關研究。正向組 織學主要關注正向的成果、過程和組織的屬性及對其成員的研究,包含. y. Nat. sit. 了卓越、興盛、豐盈、復原力和美德,故有於傳統的組織學研究,旨在. er. io. 了解人的最好狀況。(Cameron, Dutton, & Quinn, 2009)。. n. a. l C (二)正向組織學的意義與內涵. hengchi. i n U. v. Cameron 與 Caza(2004)指出正向組織學是使用科學和嚴謹的調查方 法,探討如何使組織更加興榮的研究。Cameron, Dutton 與 Quinn(2009) 表示,正向組織學乃是由正向(positive)、組織(organzation)和學術 (scholarship)三個概念所組成。「正向」代表正向的狀態,「組織」強 調發生在組織環境的正向過程和狀態,「學術」代表利用嚴謹的科學方 法來探索組織的正向環境。因此,正向組織學以工作團隊或宏觀導向方 式(macrooriented)為研究重點(Cameron & Caza, 2004; Cameron et al., 2009),關注正向的成果、過程和組織及成員的屬性之研究(Cameron et al., 2009),並主張營造正向的組織環境,引發個人的正向情緒,進而 19.

(33) 產生正向人格(Seligman, 2002),使組織和個人產生正向超越表現 (Cameron, 2008)。其內涵如下: 1. 正向的動力:正向的動力包含了美德、仁慈和人類潛能等正向特 徵。在數篇研究當中發現,在組織層面存在同理心(Kanov et al.,2004)、道德、仁慈、誠實、寬容、信任、樂觀(Cameron, Bright, & Caza, 2004),等特徵可激發組織成員的潛能,產生較佳的表 現。 2. 正向的過程:正向的過程包括組織能力和積極互助等因素。研究 發 現 溝 通 方 式 對 團 隊 績 效 有 正 向 的 作 用 (Losada & Heaphy,. 政 治 大 通能力、強化組織結構、促進組織成員間的互動合作,以提升組 立. 2004;Cameron, 2007;Lewis, 2011)。因此領導者應當展現溝. ‧ 國. 學. 織績效。. 3. 正向的結果:正向的結果包含了滿意度、意義、正向情緒、組織. ‧. 績效提升等。Lewis(1993)認為透過態度的改變、經驗的提升、. y. Nat. 及創造性價值的實現,可使個人發現新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io. sit. Fredrickson 與 Joiner(2002)指出,正向情感可以使幸福感以螺旋. er. 式提高。Cameron(2008)也發現正向氛圍的工作環境與正向表現有關。. n. a. v. l C 因此領導者當強化正向情緒、進行正向溝通,以促進組織環境的正向氛 ni. hengchi U. 圍引導組織和成員的正向超越。 三、正向組織行為學. (一)正向組織行為學的起源與現況 即便從霍桑實驗中人們已查覺到組織成員的正向感受與組織績效 間的關聯性,但因受到傳統心理學從負向、病理的角度來研究人類心理 活動的影響,組織行為學也多半關注在組織成員負面障礙的解決、如何 激勵績效差的員工提升工作績效…等消極取向的研究。隨著 Seligman 與 Csikszentmihalyi(2000)所發起的正向心理學運動被廣為接受,組織 20.

(34) 行為學大師 Luthans 亦將相關概念引入組織行為學,並於 2002 年提出 正向組織行為學(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OB)的概念, 強調對人類心理優勢的開發與管理,探討如何運用正向的方法發揮成員 優勢,以提高組織績效(謝傳崇,2011)。正向組織行為學以美國內布拉 加斯大學林肯分校(Unirversity Nebraska-Lincoln)為發源地,目前已 越來越受到重視與關注。 (二)正向組織行為學的意義與內涵 Luthans(2002)及 Luthans 與 Youssef(2007)主張組織成員的心理狀. 政 治 大 量、開發與有效管理的。正向組織行為應該善用正向引導的方式測量、 立. 態應該被視為重要的無形資產看待,組織成員的心理狀態應是可以被測. 開發成員的心理狀態,進而有效管理,以提升成員能力,促進組織績效. ‧ 國. 學. 的正向超越。Luthans 與 Avolio(2009)認為正向組織行為學的研究重點. ‧. 在於可改變的心理狀態,而非較難改變的心理特質。因此正向組織行為 學多著重微觀層次(micro-level),主要關注個人的心理素質和對其可. y. Nat. sit. 提高的表現有關。正向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概念包含:信心/自我效能. er. io. (confidence/self efficacy)、希望(hope)、樂觀(optimism)、快樂/. n. al 主 觀 幸 福 感 (happiness/subjective well-being) 及情緒智力 iv. n U e n g c2002;Luthan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uthans, & Avolio,2003; hi. Ch. Luthans & Youssef,2007)。. 參、正向領導的意義與內涵 一、正向領導的意義 Cameron(2008)參照正向心理學、正向組織學、正向組織行為學和 正向變革理論提出「正向領導」的理念,開啟正向領導研究之先河,他 認為正向領導的概念應包含三種含意: (一) 正向領導促進正向超越表現:正向領導著重在超越一般水準的 正向超越表現(positively deviant performance)或是成功 21.

(35) 的表現,其目的在於協助個人和組織展現顯著超越一般或預期 的成效,達到驚人的成就。 (二) 正向領導具有積極樂觀的取向:正向領導是對人類優勢、能力 和潛能的關注,著重於成功和興盛,而非障礙和阻礙。正向領 導強調正向的溝通、樂觀和優勢,在問題和弱點中找出價值和 潛在機會,關注個人和組織以優勢為本及正向能量的策略。 (三) 正向領導使人達到最好的狀態:基於幸福論的假設,人皆傾向 追求良善道德的內在價值(Dutton & Sonenshein, 2007)。因 此正向領導也關注美德與至善,強調使人達到最好的狀態並培. 政 治 大 其他研究者,對於正向領導的定義多依據 Cameron 的見解進行發 立 養良善的品德。. 表 2-1 正向領導定義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正向積極取向領導(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PAL),指領導者能依實際的情況,產 生適切而真實的樂觀,並擁有良好的情緒智力、信 賴部屬,和部屬共同建立組織願景,提升組織績效。. er. io. sit. y. Nat. 2001 Luthans, Luthans, Hodgett & Luthans.. 定義. ‧. ‧ 國. 學. 展,茲整理如表 2-1 所示:. a. n. v. i l C 正向領導的概念包含: n hengchi U 1. 正向領導促進正向超越表現 2. 正向領導具有積極樂觀的取向 3. 正向領導使人達到最好的狀態. 2008. Cameron. 2010. 林新發. 正向領導為組織領導者在建立共同意義的目標下, 所展現正向的執行力與影響力,以營造正向氛圍與 付出愛心關懷,進而提升組織成效。. 2011a. 謝傳崇. 正向領導強調組織與個人的提升,是提升成果的一 種方法,強調個人和組織的提升、組織中的正確行 為、賦予生命、令人滿意的經驗、卓越非凡、激勵 人心。且正向領導者扮演的角色能夠促進個人和組 織的正向超越表現。 22.

(36) 表2-1(續) 年代. 研究者. 2011. 仲秀蓮. 2011. 呂浚瑀. 李建德. 2012. 黃麗鴻. 2012. 劉仲瑛. 2013. 周良基. ‧ 國. 2012. 立. ‧. 李勇緻. 政 治 大. 學. 2012. 定義 組織領導者在具有正向領導的共同願景下,整合運 用愛心關懷、智慧倡導、與勇氣執行,時時進行導 德反思與分享學習,並善用團隊的力量以擴大影響 力;以愛心關懷正向解讀成員的行為表現,以智慧 倡導引導成員產生正向的良善行為,以勇氣執行克 服困難有效落實實施成效,進而達成組織目標。 校長正向領導是校長能以正向思考的方式處理校內 外的事務,並以身作則,能用關懷、同理的心來看 待並協助成員解決問題,使學校瀰漫正向的氣氛, 與學校成員共同建立正向的願景,達成學校教育的 積極目標。 正向領導指:「領導者以正向解讀部屬的行為來營 造正向的組織文化,建構正向的組織及環境等領導 策略,來激勵成員自我實現並提升組織優勢。」 正向領導係指領導者能以正向思維面對負面批評與 挫折,帶領成員建立共同努力的目標,營造正向氛 圍凝聚組織團結力量,尊重關懷組織成員以期一同 達到組織目標。 正向領導是指一種正向積極取向領導,在共同的目 標遠景之下,具備正確信念,付出愛心關懷,能欣 賞他人的能力,建立信任產生樂觀的情緒智力,並 al 對未來充滿希望,藉以擴大影響力,提升組織績效。 v i n Ch 校長正向領導指校長以正向思考的方式處理校務, engchi U 以身作則,以關懷同理心對待同仁,使學校文化充 滿正向氛圍,與同仁建立正向願景,達成學校的積 極教育目標。 正向領導是指領導者能賦予組織成員工作之正向意 義,並且在具有正向意義的共同願景下,運用愛心、 關懷營造組織正向氣氛,以支持性溝通和夥伴建立 正向關係,時時以身作則並進行道德反思與分享學 習,善用團隊的力量以擴大正向影響力,正向解讀 成員的行為表現,注重正向差異之卓越表現,引導 成員產生正向的良善行為,克服困難,進而達成組 織目標。. n. er. io. sit. y. Nat.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3.

(37)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Luthans et al., 2001;Cameron, 2008; 林新發,2010;謝傳崇,2011a;仲秀蓮,2011;呂浚瑀,2011;劉仲 瑛,2012;李勇緻,2012;李建德,2012;周良基,2013)有關正向領 導的看法,研究者歸納校長正向領導應包含以下四種含意: (一) 領導者能以正向思考,營造組織正向氣氛:領導者能以身作 則,凡事能以正向思考,應用正向情緒,並展現應有的高度與 風範,影響組織文化朝向善的循環,建立組織正向氣氛。 (二) 領導者秉持關懷與同理心,與成員建立正向關係:領導者肯定 人的良善品德,以正向態度看待部屬的行為,以同理心及關懷. 政 治 大 (三) 領導者能化異求同,與組織成員進行正向溝通:領導者利用良 立 的態度關心組織成員,建立彼此間的正向關係。. ‧ 國. 學. 好的情緒智力,化異求同,促使組織成員表現出績效和卓越, 並利用支持性語言與成員進行良性互動,強調正向情緒、樂. ‧. 觀、寬恕、關懷和感恩,與組織成員建立正向溝通管道。. y. Nat. (四) 領導者能建立共同願景,賦予組織目標正向意義:領導者為組. io. sit. 織建立願景,賦予組織成員所執行工作之崇高意義,以促使組. er. 織與組織成員共成長,達到卓越非凡表現。. n. a. v. l C 因此,校長正向領導乃指校長以正向思考的方式建立學校願景,賦 ni. hengchi U. 予同仁工作之正向意義,並利用正向情緒之擴展與建構理論,展現同 情、寬恕和感恩以營造學校之正向氣氛;校長並以身作則利用肯定和支 持的方式達成學校成員間之正向溝通,進而提升彼此之正向關係,以協 助個人和學校目標之正向超越。 二、正向領導的內涵 在正向領導理論中為達正向超越表現,採用「正向氣氛」 、 「正向關 係」 、 「正向溝通」和「正向意義」等四種策略使個人和組織產生生命力 (Cameron, 2008)。如圖 2-3 所示為 Cameron 的正向領導策略架構圖。 24.

(38) 培養同情、 寬容與感恩 建立正向能量 網絡、強化個 人和組織優勢. 正向氣氛. 正向關係. 正向意義. 政 治 大. 立. 正向溝通. ‧ 國. 學. 強調正向影響力 連結個人價值. ‧. 突顯長遠影響 建立社群感. n. i. e. er. io. Ch. sit. y. Nat. al. 提供最佳的自我回 饋、運用支持性溝通. i n U. v. ngch 圖 2-4 Cameron 的正向領導策略架構圖 資料來源:Cameron(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P14). C.A.:Berrett-Koehler.. 其他研究者,對於正向領導的內涵多參考 Cameron 的見解再進行探 討,以下就近年來國內外相關文獻,簡述如下: 康乃爾大學的博愛與聯誼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Fraternity & Sorority Affairs )(2008)的領導課程提到正向領導的策略與內涵包 含:讚美、有效的評論、允許屬下犯錯、激勵、傾聽、授權給屬下、信 任、設定目標、領導風格。 25.

(39) 仲秀蓮(2011) 研究指出,校長正向領導的層面包含(1)共同願景: 校長整合教師與家長對學生學習的期望,形成學校成員共同追求的願 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和創新; (2)愛心關懷:校長關懷學校成員的需 求,協助成員滿足其需求,正向解讀成員行為,使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際 關係; (3)智慧倡導:校長為達成學校目標,訂定周詳可行的計畫與實 施策略,化解有害於學校的危機,引導成員產生正向的良善行為,使學 校持續發展; (4)勇氣執行:校長為達成學校目標,以奮鬥不懈的毅力, 克服困難,使各項計畫能有效落實; (5)反思學習:校長為達成學校目 標,時時反省自己的道徳修為,持續充實專業領導知能,發揮反思與學. 政 治 大 成學習型組織; (6)建立團隊:校長為達成組織目標,運用成員的專長 立. 習的示範作用,並且鼓勵成員反思與相互分享學習心得與教學經驗,形. ‧ 國. 力,進而提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 學. 組成各類型的團隊,並授權、激勵各團隊發揮所長,以擴大校長的影響. ‧. (1)正向 謝傳崇(2011b) 研究指出,校長正向領導可分四個部份:. y. Nat. 氣氛:校長能專注傾聽、用同理心待人、自然流露同情心、讓老師知道. io. sit. 同仁遭遇困難,並鼓勵老師主動關心與支持,對老師抱持寬容接納的態. er. 度以及隨時抱持感恩的心情謝謝每位老師的辛苦與付出,造就了學校的. n. a. v. l C 正向文化; (2)正向關係:校長能提供老師們情緒、智慧或資源上的支 ni. hengchi U. 援,並尊重老師的專業,與老師們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也能對老師充 分的信任與授權,建立老師的信心跟能力,進而讓老師們表現出互助互 利的關懷行為; (3)正向溝通:校長要善用支持性的語言,針對成員的 優點、肯定成員對組織的貢獻、給予成員最好的回饋意見;即使是負面 訊息的傳達,也會採用支持性以及能有效協助老師成長的方式來表達, 或是婉轉陳述,避免攻擊性的情緒字眼; (4)正向意義:校長能把握不 同的時機闡述與分享個人的教育理念,帶領老師們超越個人利益。. 26.

(40) 李勇緻(2012)在有關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中指出正向 領導共分成四大構面,分別是:(1)建立正向意義的共同願景;(2)營造 正向氣氛的愛心關懷;(3)善用正向溝通的智慧激勵;(4)形塑正向關係 的魅力認同。 李建德(2012)在有關行政人員自我管理與正向領導之研究中指出 正向領導包含了四個層面:(1)同理關懷:關懷學校成員的需求,並協 助成員滿足其需求,正向解讀成員行為,以使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的表現程度,即 Cameron 的「正向氣氛」;(2)價值影響:理解學校成員 的價值觀,建構學校成員共同的正向價值影響力,以激勵學校成員的表. 政 治 大 望,建構學校成員縱向、橫向各類型團隊、社群,以提升學校成員的表 立. 現程度,即 Cameron 的「正向意義」;(3)智慧互動:理解學校成員的期. ‧ 國. 學. 現程度,即Cameron 的「正向意義」;(4)反思學習:理解學校成員的差 異,發揮反思與學習的示範作用,以形成學習型組織,即Cameron 的「. ‧. 正向溝通」。. y. Nat. 張碧容(2012)在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將校. 正向溝通;(4)賦予正向意義等四個層面。. n. a. er. io. sit. 長正向領導的內涵分為(1)孕育正向氣氛;(2)建立正向關係;(3)善用. v. l C 黃麗鴻(2012)參酌Cameron的觀點,在其研究中指出正向領導的內 ni. hengchi U. 涵包含:(1)正向氣氛:正向情緒超越負向情緒的一種狀態;(2)正向關 係:幫助成員作出有利他人的事;(3)正向溝通:以肯定支持的語言取 代負向批評的語言;(4)正向意義:將個人工作價值與組織成效相結合。 劉仲瑛(2012)指出校長正向領導的策略為:(1)塑造正向氛圍:校 長以同理心傾聽同仁的需要,並適時對同仁表示關懷與同情之意。 (2) 建立正向關係:校長展現寬恕、感恩同仁的行為,引導教師以良善的美 德教育孩子,致力營造一個溫馨、同仁互相關懷的學校文化。(3)善用 正向溝通:校長能對教師予以肯定、支持的言語,取代消極的批評,校 長與教師若能有效的溝通,善用溝通的時機,對於教師的優點與貢獻, 27.

數據

表 2-4  正向心理資本內涵彙整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72, Zhongzheng Rd., Luzhou Dist., New Taipei City (5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oom, Teaching Building,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172, Zhongzheng Rd., Luzhou Dist., New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Most of teachers agree with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99 curriculum on practical instruction in school, however, they seem to concern inequalities of content between volumes and

Eng, Chi, LS, Bio, Science, Ethics, Hist, Geog, Econ, BAFS, Religious, Computer, HE, PE.. 1) Program Plans (Timing) 2) Activities (Collaboration). Discipline &amp; Guidance

實習老師 教 甄試教者 實 習老師 輔導 老師 正式教 師 教授,研 究員 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