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予欲無言,「道」何言哉? ——對海德格晚期語言思想的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予欲無言,「道」何言哉? ——對海德格晚期語言思想的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 Thesis. 政 治 大. 立 予欲無⾔言, 「道」何⾔言哉?. ‧ 國. 學. ——對海德格晚期語⾔言思想的探討. ‧. A Discussion On the Later Heidegger’s Thought of Language. n. er. io. sit. y. Nat. al. 梁曉涵. i n CLiang Xiaohan hengchi U. v. 指導教授:楊婉儀 博⼠士 Advisor: Wan-I Yang, Ph.D.. 中華民國⼀一〇四年⼗十⼆二⽉月 December 2015 i.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 摘 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中晚期海德格的語言思想。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從論述一種「現 象學的語言」出發,探討一種前暴力、前表達、前表象、前概念化的語言如何可能。其 次,從論述一種「語言的現象學」出發,探討海德格晚期之語言思想與現象學突破之間 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海德格,抑制,傾聽,沉默,存有論,語言,現象學。. i. i.

(4) .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later Heidegger's thinking from language. It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ly, starting from the “language from phenomenology”, we intend to quest that, how could a pre-violent, pre-expressing, pre-representing and pre-conceptualized language be possible. Furthermore, starting from the “phenomenology from language”, we attempt to inqui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r Heidegger’s thinking from language and the breakthrough of phenomenology..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Heidegger, reservedness, listen, silence, ontology, language, phenomenology.. ii. ii.

(5) . 目 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引用著作縮寫 .......................................................................................................................................................iv 第一章 緣起:此刻為何需要重提海德格的語言思想 ........................................................................................1 第二章 現象學的語言 ..........................................................................................................................................5. 政 治 大. 第一節 對「允諾」的兩種解構 ..........................................................................................................................5. 立. 第二節 允諾:作為給出自身的詞語 ..............................................................................................................15. ‧ 國. 學. 第三節 獨一的詞語 ........................................................................................................................................22 第四節 抑制作為基本情韻 ............................................................................................................................33. ‧. 第五節 傾聽與表達 ........................................................................................................................................40. sit. y. Nat. 第六節 應合與沉默 ........................................................................................................................................50. n. al. er. io. 第七節 現象學的語言:一種「激進的海德格主義」 ......................................................................................53. v. 第三章 語言的現象學 ........................................................................................................................................59. Ch. engchi. i n U. 第一節 地帶與在場 ........................................................................................................................................59 第二節 對現象學的沉默 ................................................................................................................................82 第三節 語言的現象學:一種「激進的現象學」 ..............................................................................................92 第四章 結語:予欲無言, 「道」何言哉? ............................................................................................................97 參考書目 ..............................................................................................................................................................99 索引 ....................................................................................................................................................................103 致謝 ....................................................................................................................................................................106. iii. iii.

(6) . 引 用 著 作 縮 寫 Abbreviations. Gesamtausgabe GA 4. Erlä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GA 5. Holzwege. GA 7.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GA 9. Wegmarken. GA 10. Der Satz vom Grund. GA 11.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立. Unterwegs zur Sprache. ‧ 國. 學. GA 12/UZS. 政 治 大. Aus der Erfahrung des Denkens. GA 14. Zur Sache des Denkens. GA 15. Seminare. ‧. GA 13. Nat. y. Prolegomena zur Geschichte des Zeitbegriffs. sit. GA 20/Prolegomena. GA 26. 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Logik im Ausgang von Leibniz. n. al. er. Die Grundprobleme der Phänomenologie. io. GA 24. Ch. GA 56/7 Zur Bestimmung der Philosophie. engchi. i n U. v. GA 65/Beiträge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GA 71. Das Ereignis. GA 74/ZWS 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 其他著作 SUZ. Sein und Zeit. ZUS. Zeit und Sein(時間與存有). DSA. Der Spruch des 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 LU. Logische Untersuchungen. iv. iv.

(7) . 第⼀一章、︑、緣起:此刻為何需要重提海德格的語言思想?. 不需絲毫暴⼒力⽽而發⽣生的話語恐怕什麼也不會限定、︑、什麼也不會說、︑、⽽而且也不會對他 者提供什麼;它也將不可能是歷史⽽而且也不可能指⽰示什麼:在該詞的全部意義上,⾸首先 是其希臘意義,這恐怕會是⼀一種沒有句⼦子的⾔言語。︒。 Une parole qui se produirait sans la moindre violence ne dé-terminerait rien, ne dirait rien, n'offrirait rien à l'autre; elle ne serait pas histoire et ne montrerait rien : à tous les sens de ce mot, et d'abord en son sens grec, ce serait une parole sans phrase.1. 政 治 大. ——德希達〈暴⼒力與形上學(Violence et métaphysique)〉. 立. ‧ 國. 學. 「指示(montrer)」,這個並不那麼引人注目的詞,卻意外地、無法令我們忽視德希. ‧. 達對「話語(parole)」的某種看法。. 這段文字,摻雜著米蘭昆德拉式2的悲觀主義、自視甚高的虛無感、以及與某種神. y. Nat. sit. 秘傳統密不可分的哲學宿命論意味。然而德希達的思路是十分簡捷明了的:語言,一旦. n. al. er. io. 需要表達什麼,它只能是暴力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萊維納斯能做到的,只有「以暴. i n U. v. 制暴」。儘管德希達也提到「尋找話語與思想離異的其他原因(d'autres motifs de divorce. Ch. engchi. entre la parole et la pensée)」3之可能,然無論如何,對於非暴力、無所指示的語言,德 希達始終保持著某種根本上的不信任。 這種警惕隨處可見。無論是針對萊維納斯、抑或是海德格而批評(因為我們將會發 現,德希達對二者的批評是根源上同一系譜內的操作),六零年代的4德希達對「語言. 1. Jacques Derrida, 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Éditions du Seuil, 1967. pp. 218.. 2. 這並不是說,德希達受到米蘭昆德拉的影響,因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後者首部作品出版於 1967 年。. 3. Jacques Derrida, 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Éditions du Seuil, 1967. pp. 224.. 4. 在此特別申明「六零年代」有三個特殊用意:其一,在此章我們對德希達語言思想的批評僅限於六零. 年代著作《書寫與差異》,其次,我們認為德希達已經對海德格中晚期語言思想有所瞭解,至少,如文本 所顯示的,他閱讀並熟知〈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Brief über den Humanismus)〉。最後,六零年代德希達 在 Sorbonne 開了一系列閱讀海德格前期文獻的課程。 1. 1.

(8) . (langage)」——的暴力性之肯認,似乎具有理 所 當 然 的合法性。其合法性來源正是 “phrase”的古希臘詞源“phrasô”,有趣的地方正在於:“phrasô”意指闡釋,亦有思想的表 達及口頭表達術之義5。由此,他說:「述謂乃第一暴力」,而無述謂的,亦即無修辭的 「絕對邏各斯是不存在的」6。乃至於在文章的結尾(也就是舉證萊維納斯體系的最致 命處),德希達問道: 「但是人們能夠談論某種關於他者或差異的經驗嗎?經驗這個概念 難道不總是被在場形上學所限定的嗎?」7 正是在這裡,我們的疑惑得到了最後的證實:儘管德希達已深深意識到,無時無刻 不在表達著存有(Sein)的形上學語言,其暴力性早已默示哲學自身最危難的急迫(Not) 時刻;但無論如何,德希達對暴力的默認、對沉默(Schweigen)的猶疑,不恰恰再次 肯定了「表達(exprimer/Ausdruck) 」作為「邏各斯(Logs)」的唯一實情(Sachverhalt). 政 治 大. 嗎?我們的擔心是,這種猶疑和警惕本身,暗示著另一更為嚴峻的事實:如果德希達確. 立. 實看到了形上學語言的某種根本性貧乏(Durft),他卻在最困難處(難道不也即哲學之. ‧ 國. 學. 最困難處),主動放逐了蹊徑另闢之可能性。亦由此,他對萊維納斯(包括對海德格) 的批評,都僅在「光之暴力(la violence de la lumière) 」的單維度二元空間內游戲(讓. ‧. 我們先暫且擱置「暴力」這一富於歧義的多義詞,我們將在之後談及)。如果一思想界 流傳已久的看法成立,即:德希達是海德格最忠實的繼承者,那麼德希達對語言暴力性. y. Nat. sit. 之肯認,不恰恰使他在至根本處,離開了海德格,乃至於,在這個特殊時刻,六零年代,. al. n. 海德格一直嘗試去做的。. er. io. 沒有其他人比德希達離海德格更遠。而與此同時,踏上這一「蹊徑(Weg)」,正是晚期. Ch. engchi. i n U. v. 因而,對於我們來說,關鍵並不在於對德希達的批評進行任何再批評,因為那並無 新義。亟需我們去思的或許是,為何我們需要重新探討(erörtern)海德格的語言思想? 也許人們會說,在某種現實層面上,首要的工作是闡明:海德格的語言思想是非暴力, 或者說,是反暴力的。然而,這種問題始終囿於暴力/非暴力的二元對立中,因而,更 根本的問題在於:是否存在一種語言,它既非暴力,亦非非暴力,而始終與暴力無關? 關於語言之暴力性——讓我們暫且給予它一種美學的理解:「寫作狂」——或許沒 有比昆德拉在《笑忘書》裡更貼切、更令人絕望的描述了: 5. 見德希達:《書寫與差異》,張寧譯,臺北:麥田出版,2004 年,中譯者注[25],303 頁。. 6. Jacques Derrida, 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Éditions du Seuil, 1967. pp. 218-9.. 7. Ibid. pp. 225. 黑體為本文作者所加。 2. 2.

(9) . 不論政客或是計程⾞車司機、︑、產婦還是情婦,也不論殺⼿手、︑、⼩小偷、︑、妓⼥女、︑、警察局⾧長、︑、 醫⽣生還是病⼈人,各⾏行各業裡,寫作狂的激增說明了⼀一件事:⼈人類無⼀一例外,皆有成為作 家的潛能,因此⼤大家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跑到街上⼤大喊:我們都是作家! 這是因為⼤大家都害怕⾃自⼰己會隱沒在⼀一個無關輕重的世界裡,沒⼈人聽,沒⼈人理,所以 要趁著還來得及的時候,把⾃自⼰己轉化成⼀一個世界,⼀一個⽤用話語堆砌⽽而成的世界。︒。 總有⼀一天(這⼀一天也不遠了) ,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是作家,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 ⼈人類就會進⼊入⼀一個全⾯面聾聵、︑、全⾯面誤解的年代。︒。8. 政 治 大. 昆德拉的「寫作狂」表現的是個體層面的全面誤解。書面語的全面普及與世俗化得. 立. 益於現代民主制度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其直接後果之一,即個體話語表達慾的高漲;另. ‧ 國. 學. 一方面,在學科與學科之間,卻存在著一種話語的「衰減」 ,它使學門之間的誤解加劇。 以上二者的共通點是,無論語言世界發展得如何紛繁,人與人、學科與學科間的「有. ‧. 效溝通」都在減少。正如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George Steiner所言,詞語的世界正在萎. y. Nat. 縮(shrunk)。在數學語言用圖表公式、概率計算光速佔領諸種「社會科學」與「人文. sit. 科學」之際,描述性的語言(或許根本上說就是「哲學的語言」)能夠運用的領域所剩. n. al. er. io. 無幾。因而現代不再出現笛卡兒那般的百科全書式的天才,而諸學門之間, 「前現代式」. i n U. v. 的互相理解也已經消失殆盡。(George Steiner 2013: 23-4)9即便是哲學學門內部,英美. Ch. engchi. 分析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業已雞同鴨講。Steiner認為,歸根究底,這正正顯示出「現 代語言的衰敗」。一方面,「為了應合大眾文化和大眾傳播的要求」,語言「由於長期使 用,已經破敗。」 (George Steiner 2013: 24-5)10;另一方面,虛擬網路社會的極端「民 主化」讓每一個人都自以為掌握了「話語權」,因此,它加速了詞語與其意義的衰敗歷 程。這無疑是一個惡性循環:在互聯網、人工智能宰制人類生活的今天,這樣的「全面 誤解」的日子已經到來,而人們愈加誤解,個體的表達慾就愈加高漲。在我們看來,無 論是昆德拉筆下的「寫作狂」,還是學門間溝通的衰減,歸根究底,它們恰恰是植根于 8. 米蘭 · 昆德拉:《笑忘書》,尉遲秀譯,臺北:皇冠,2002 年。120 頁。. 9. George Steiner, Language and Silence. 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 2013. pp. 23-4. 中譯本: 《語言與沉默》,. 李小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32 頁。 10. Ibid. pp. 24-5. 中譯本 34 頁。 3. 3.

(10) . 傳統形上學的語言,走到最極端地步的表現,因為,傳統形上學對語言的第一規定即「表 達活動」。然而,可悲的是,這個時代的語言,其特性恰恰在於,表達欲幾乎氾濫到每 一個人的身上,以至於,它逐漸成為語言唯一本質,也因此,全然誤解、全面聵聾的時 代業已到來:人們何曾在真正意義上「用」過耳朵去傾聽別人所說的話呢? 這一現實境況足以回答我們一開始的問題:在此刻,為何需要重提海德格的語言思 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4. Ch. engchi. 4. i n U. v.

(11) . 第⼆二章、︑、現象學的語言. 1.. 對「允諾」 11的兩種解構. 這種允諾(promesse)不擺置任何東西,它不預先-提出(pro-met),不把什麼擺 在前⾯面(ne met pas en avant),它說話。︒。 隨後,在一個長達八頁的註腳中,德希達寫道: 話語已經在此,在任何有關它的主題的問題能浮現的時刻,已經預先(im voraus). 政 治 大. 在此。︒。因此它超出問題。︒。這種先來,在⼀一切契約之前,是⼀一種許諾或本源的盟約(alliance) ,. 立. 我們應當已經以某種⽅方式接受了這種許諾或盟約,我們已經對它說是,已經給出⼀一個承. ‧ 國. 學. 諾(un gage),無論那可能隨之⽽而來的論說的否定性與可疑性如何。︒。這種許諾,這種以 接受(acquiescement)的形式被產⽣生出來的回應,這種話語對話語的保證(engagement) ,. ‧. 這種由話語向著話語給予出來的話語,就是海德格經常命名的 Zusage。︒。......承諾將會在. sit. y. Nat. ⼀一切其他事件之前被給予。︒。對它的記憶(mémoire)先於任何回憶(souvenir),⼀一種抗. er. io. 拒任何敘述的信仰把我們與它緊緊地連在⼀一起。︒。對於這樣⼀一種承諾來說,任何塗抹都是 不可能的。︒。任何返回都是在後來。︒。12. n. al. Ch. i n U. v. L'esprit)》 i e n g c h——德希達《論精神(De. 這是一九八七年。距離〈暴力與形上學〉已二十三年。那麼,在這二十餘年裡,德 希達對海德格的看法是否發生了些許變化,也因而,上一章對德希達的批評,是否也有 失公允了?儘管需要我們一再澄清的是:一,我們的批評僅限於德希達的六零年代;二, 對德希達之批評進行任何再批評並無新義。然若果在德希達晚期思想中,我們竟果真發. 11. 我們一併將“Zusage/Versprechen/Gewähren”譯為「允諾」。但與此同時,本文尊重其他翻譯,例如「承. 諾」、「許諾」、「保證」。見下引文。 12. Jacques Derrida, De L'esprit. Éditions Galilée, 1987. pp. 145, 148. 中譯本:《論精神》,朱剛譯,上海:上. 海譯文出版社,2008 年。121、123-4 頁。本文作者對譯文略有改動。 5. 5.

(12) . 現對海德格的新批評,未嘗不是對理解海德格思想本身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然而, 事實果真如我們所願嗎? 在進入問題之前,首先需要釐清的是:海德格習慣使用三個詞表達「允諾」的意思, 既有Zusage-zusagen,又有Versprechen-versprechen,在少數情況下使用Gewähren。在絕 大多數情況下,海德格並無意嚴格區分這幾個詞,只是根據語義和思考脈絡的需要,靈 活地使用它們。以《在通向語言的途中(Unterwegs zur Sprache)》為例,在強調「允諾」 與「道說(sagen)」 、 「拒絕(versagen)」的關係時,海德格使用Zusage;而在海德格新 進出版的著作中(例如二零一〇出版的GA74) ,以及一些批評家們的眼中(Paul de Man、 德希達以及美國學者Krzysztof Ziarek),則傾向強調「允諾」與「錯亂」之間的關係, 因為“sich versprechen”的意思是「讀錯、說錯」。毫無疑問,我們必須同樣重視「允諾」 的這幾重意義。. 立. 政 治 大. 我們先從一個「外部問題」開啟我們探問的腳步。讓我們再看一遍第一段引文:「它. ‧ 國. 學. (指promesse,本文作者按)不預先-提出(pro-met),不把什麼擺在前面(ne met pas en avant)。」在這兒,德希達「解構地」詮釋了「允諾」的涵義。這種被我稱為「海. ‧. 德格式」的解構,無疑是既向海德格致敬、又向海德格挑釁的解構。德希達將德語Zusage. y. Nat. 翻譯成法文promesse,以此從法語語義系統內部進行解構。正是這個翻/轉譯,令我們. io. sit. 覺察到一混雜著模仿和尋釁的模棱兩可,其模仿之處在於:海德格無疑也是這麼操作的,. n. al. er. 他經常性地將希臘語翻譯成古高地德語及現代德語,並(看似)輕率地,以德語去詮釋. i n U. v. 希臘語;其挑釁之處在於,德希達質疑了海德格在某種意義上最仰賴的東西——德語和. Ch. engchi. 思想之間的緊密關聯——這個我們權且稱之為「方法論」。德希達從日耳曼語系(德) 一躍而入拉丁語系(法),這一躍,或有陰謀論者,將之視為對海德格的諷刺。因為幾 乎可以說,再沒有與海德格同時代的人,比他更注重德語與哲學思想之間的緊密關係 了。 然而,若論及德語與海德格思想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這僅僅是一個海德格思 想內部問題嗎,其次,這僅僅是德語內部的問題嗎——或許應首要地去檢驗以下兩點, 能否本然地符合海德格之立場:其一,海德格是否授予了我們合法性,將此種關係僅視 為「技術上的」一種假設、一種趨近核心思想的權宜之計,宛若「林中有路」,卻只是 林子裡的任意一條路;其二,反過來說,倘使海德格認為,思想的發生僅限於德語之園 地中,那麼我們所做的工作、乃至其他一切非德語的海德格研究,是否隨之喪失意義, 6. 6.

(13) . 以至於我們要問,海德格思想的普遍性(在一種最慣常意義上使用這個詞)將立基於何 處?然而,約莫是這兩個向度皆過猶不及。很顯然地,海德格走在第三條道路上。他 既不將德語視為可拋棄式的技術上的假設,也不將其思想困宥於德語中13。在〈語言的 本質(das Wesen der Sprache) 〉中他談到:. 我們說話,並且從語⾔言⽽而來說話。︒。我們所說的語⾔言始終已經在我們之先了。︒。 Wir sprechen und sprechen von der Sprache. Das, wovon wir sprechen, die Sprache, ist uns stets schon voraus.(GA 12: 168.33-4)14. 政 治 大 我們意識到,事情的關鍵並不僅僅與德語有關,他陳述了一個來自語言的實事:由於人 立. 相反地,海德格並不陳述一種觀點或假說,他力圖表達一個實事(Sache),他使. ‧ 國. 學. 們從語言處獲得說話的能力,這令他必須從德語思考。而另一方面,根據《論精神》, 德希達就是援引〈語言的本質(das Wesen der Sprache)〉一文,來理解「允諾」的。將. ‧. 這句話與本章開頭的引文對照起來,乍看起來,德希達的解釋並無太大出入:「話語已 經在此,在任何有關它的主題的問題能浮現的時刻,已經預先(im voraus)在此。」很. y. Nat. sit. 明顯,德希達同樣意識到了「語言」總已經溢出「語言問題」之實情。. n. al. er. io. 然若深究起來,海德格的這句話, 其實在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與語言的關係為何。. i n U. v. 而這正是我們探討德語與思想之關聯的背後目的所在。但是,只待我們一去反思(reflect). Ch. engchi. 此種「關係」,一種根本的、卻也在某種意義上「膚淺(vordergründig)」的困難,已露 出端倪。接著,海德格說道,「說語言的我們就總是被糾纏到一種永遠不充分的說話中 「唯語言首先創造了存有之......危險(Gefahr) 。 了」 (GA 12: 169.2-3)15。海德格甚至認為, 但語言不光是危險中的危險,語言在自身中也必然為其本身隱藏著一個持續的危險。...... 這樣,語言必然不斷進入一種為它自身所見證的假象(Anschein)中,從而危及它最本. 13. 儘管我們的這一說法可能會遭到質疑,有鑑於海德格校長時期的某些閃爍其詞、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 言論,但本文論及所是其晚期思想,因此只能就此作罷,不再多贅述。 14.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68.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69 頁。 15. Ibid. pp. 169. 中譯本 170 頁。 7. 7.

(14) . 真的東西,即真正的道說(Sagen) 。」(GA 4: 37)16這種語言之「假象」,不僅是語言 內部的危險,它的致命性更在於,它危及存有,甚至唯有語言才能如此這般地危及存有。 然而關鍵並不在於立刻著手「破除」此假象,因為這個「假象」是持續存在著的17。因 此,倘若我們與語言之關係,從某種先天意義上就是「不充分(unzureichend)」的,那 麼這至少暗示了兩件事情:首先,海德格並不認為語言首出於人,人之所以能夠說話, 乃緣於語言首先「把自身允諾(zusagen)給我們了」 (GA 12: 166.5-6)18,因而人之說 話總已滯後於語言了,這是從邏輯因果意義上去說明。畢竟,一個不會說話的嬰兒可以 習得語言,但我們不能強迫這個嬰兒去「反思」語言問題;第二件事是,德希達看上去 如實地理解了海德格所言。 退一步講,倘若我們暫且肯定了德希達的這種詮釋,但是一系列看上去十分令人困. 政 治 大. 擾的麻煩會接踵而來:人難道只能在實際的、乃至於有限的意義上「說話」嗎?而這個. 立. 問題,衍生出另一更為重要的問題:以人之有限性,將如何對語言之可能性做一種有效. ‧ 國. 學. 的思考,換言之,如何避免不恰當地使用語言去談論語言?譬如一種並不十分高明的反 思性語言——或許就像此刻我們所寫的,能夠真正切中(treffen)語言之本質麼?這裡. ‧. 存在一個「循環」 (海德格也曾在此意義上使用過這個詞,但卻批評這個詞非常糟糕19), 它之為困難,的確在某種意義上,深刻指出了語言與人的關係的複雜性。. y. Nat. io. sit. 因此,我們陷入了某種消極情緒中,這種情緒竟鬼使神差地、令我們再次將注意力. n. al. er. 轉到德希達身上。因為德希達不正是在引文之第二段中,公然地嘲笑了我們,因為他不. i n U. v. 正是在說,討論人與語言之關係為何的這個問題,歸根究底,只是一假設性、缺乏建設. Ch. engchi. 性的偽問題:「對於這樣一種承諾來說,任何塗抹都是不可能的。任何返回都是在後 來。」對於(德希達眼中的20)海德格來說,德語——乃至任何一種語言,作為總已經 在先(im voraus)的承諾,任何質疑其合法性的企圖,都是後來的、第二性的、甚至說 16. Martin Heidegger, Erlä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4, 1981. pp. 37. 中譯本:《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38-9 頁。本文作者對譯文 略有改動。 17. 早期尼采思想或已揭示這一點。詳見《悲劇的誕生》。. 18. Martin Heidegger, Erlä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4, 1981. pp. 166. 中譯本:《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166 頁。 19. 海德格在〈走向語言之途(Der Weg zur Sprache)〉中的註釋談到:「『網絡(Geflecht)』這個名詞. 是糟糕的,但是:『循環(Zirkel)』就更糟糕了。」,詳見 Ibid. pp. 230, 註釋 e. 中譯本 239 頁,註釋 2。 20. 鑑於我們與德希達的詮釋存在分歧,故而特別強調這點。 8. 8.

(15) . 不那麼重要的事;任何回溯德語之源初發生點的企圖,都是不可能的。德希達在稍早 提及的長註解中,終於謹小慎微地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新的出發點(un nouveau point de départ)不只會是不可能的,而且,對於一種從來沒有服從於系統法則(la loi du système) 21. ......的思想來說,也會毫無意義。......當重新開端(re-commencer)太晚、而且總是太. 晚的時候,便有如此多的理由不去重新-開端。」22因為允諾,即promesse,「不把什 麼擺在前面(ne met pas en avant)」 ,換句話說,它能且只能放置它自己;它說話,且 只能說話(parle) : 「只要語言在說話,只要它是許諾,它就不能不許諾(Elle ne peut pas ne pas promettre)。」23 以上均為我們思考人與語言這一「關係」時,遭逢的第一重疑難,實際上,我們可 稱它為「德希達式」疑難,乃因為它與德希達一貫採取的批判路徑實質上是一致的。它. 政 治 大. 與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第 32 節提出的「詮釋學循環(hermeneutischen. 立. Zirkel)」24看似語出同源,卻在某個環節,根本地背叛了後者。然若我們轉換某種長久. ‧ 國. 學. 以來觀照語言的視角,這一困難卻能作為最質樸的動力,驅使我們上路,不因為別的, 乃由於它總已經植根于「古老傳統(eine alte Überlieferung)」之中,閃耀著形上學的「暴. ‧. 力之光」。. y. Nat. 由此,我們也終於明瞭,德希達藉由promesse這一翻譯,背後的巧思何在:由於深. io. sit. 究海德格如何思考德語的這個問題,過於複雜和不現實,倒不如首先策略性地承認語言. n. al. er. 與思想間存在互為難解難分的循環,由此,既避免了無限後退的棘手(換言之,即那永. i n U. v. 無回返之可能性的起源),又消極地確立了兩者間的關係。亦由此,旁證了promesse這. Ch. engchi. 一翻譯具備可信度,此舉可謂一石三鳥。德希達為如此大膽模仿尋釁海德格,也尋得了 一個正當理由。在我看來,這概括了德希達詮釋「允諾」的大致意圖。簡言之:允諾, 就是一種循環。而這恰恰和上章節所提及的長久以來那普遍而基本的看法有關:語言 之本質乃表達。. 21. 這裡,我們認為,德希達很顯然地在影射海德格哲學。. 22. Jacques Derrida, De L'esprit. Éditions Galilée, 1987. pp. 150. 中譯本:《論精神》,朱剛譯,上海:上海譯. 文出版社,2008 年。125 頁。 23. Ibid. pp. 146. 中譯本 122 頁。. 24.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術語本身,並未出現在 SUZ 中。 9. 9.

(16) .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提出一段「小插曲」:海德格並不是沒有正面地回應這個疑難, 然而很遺憾的,他的回應並不能完全令人們滿意——至少,並不令德希達感興趣。在〈走 向語言之途(Der Weg zur Sprache)〉一文25中,他如是回應道:. 這麼說來,我們⾸首先就在語⾔言中並且寓於語⾔言了。︒。無需有⼀一條通向語⾔言之途。︒。...... 但我們果真在那裡嗎?我們在語⾔言中,因⽽而通過傾聽和感知語⾔言的本⼰己要素(das Eigene) 來瞭解語⾔言的本質,思考語⾔言之為語⾔言嗎?......在此我們要⽃斗膽⼀一試某種異乎尋常的事 情,並⽤用以下⽅方式把它表達出來:把作為語⾔言的語⾔言帶向語⾔言(Die Sprache als die Sprache zur Sprache bringen)。︒。(GA 12: 230.3-17)26. 政 治 大 或許人們(首當其衝是德希達)會紛紛指責:看,這不正是海德格的狡猾之處嗎! 立. 最後這句話的確在某種程度上考驗我們智性上的耐性。關於這個海德格自己稱之為「公. ‧ 國. 學. 式(Formel)」的東西,我們將在稍後提及。雖然它令人起疑,但隨後海德格也(未嘗 不是含糊地)指出了一個稍具體的策略,它大致分為三個步驟:. ‧. 第一,承認這樣一種觀點,即一切思考語言的努力,都必然逗留在一個由語言所劃. y. Nat. sit. 定的關係網絡(Geflecht)之中。並且不能無視這個網絡。第二,試圖去解開這個網絡. n. al. er. io. (誠然不能徹底消除),從而獲得網絡中各種關聯(Bezüge)所具有的敞開的共屬性. v. (Zusammengehören)。第三,在關係網絡中,試圖經驗一條具有釋放作用的紐帶,也. Ch. 就是上面所說的那個公式。(GA 12: 231.3-20)27. engchi. i n U. 但是海德格隨後又曖昧地說道:「.......(公式)不知不覺地成為一種無聲的調音, 讓我們聽到語言的一點兒固有奧妙。」(GA 12: 232.8-9)28可以說,在我們尚未進入海 德格語言思想之前,並不能真正理解海德格所說之「奧妙」為何。我們必須承認,其一,. 25. 相比於德希達對〈詩歌中的語言(Die Sprache im Gedicht)〉、〈語言的本質〉之重視,很顯然地,. 德希達並不重視此篇。在《論精神》一書中,對此文幾乎隻字不提。然而在本文作者看來,此篇在《在 通向語言的途中》一書中,幾乎算是對德希達「循環」疑難最正面的回應。 26.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230.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238-9 頁。 27. Ibid. pp. 231. 中譯本 239-40 頁。. 28. Ibid. pp. 232. 中譯本 240 頁。 10. 10.

(17) . 無論是海德格,還是德希達,他們的「解決」嘗試皆不令我們滿意,而這點將持續成為 我們探問的核心,而這也就是我們的願望:隨著逐漸深入海德格語言思想,我們將試圖 層層剝開這個網絡,並試圖還原這個「公式」;其次,我們對德希達之認為「允諾就是 循環」的概括亦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這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推論。因此,目前要緊之處在 於:走進德希達論述內部,試圖證實我們的推測。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對德希達的 審視,遠非僅針對德希達,而不如說,在論證策略上,我們以「破」為「立」,以「退」 為「進」:以「破」德希達為「立」海德格之初始基點,而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稍後自 見分曉。我們將著重從以下的向度切入討論: 根據第一段引文,擺在德希達面前的一大疑問恐怕會是,雖然可以理解將promesse 解構為前綴“pro-”和動詞“mettre”,但為何德希達為promesse加了否定式(ne met pas en. 政 治 大. avant)?按常理,應是「把......擺在前面(met en avant),而非「不把......擺在前面」。. 立. 此否定的出現,毫無疑問是德希達解構「允諾」的第二個決定性步驟。因此,為了檢視. ‧ 國. 學. 這個否定的意涵及其必要性,一個(看似)並非直截了當的作法是,我們尋找一個現成 的對照組。這個對照組來自英語對「允諾」的「解構」。有趣的是,英語,雖然與德語. ‧. 一樣來自日耳曼語系,但其中百分之七十的詞彙,均來自外來語系,尤以法語為主29。 當然了,我們不能忘記總已先在的對照組,即海德格思想本身以及德語。. y. Nat. n. al. Ch. engchi. er. io. 中,將Zusage/ Versprechen翻譯成“promise”:. sit. 美國海德格學者Krzysztof Ziarek,在其二〇一三年的著作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 n U. v. If what language promis(s)es, that is, avows and bespeaks precisely in missing it in advance (as its pro-miss), literally in the word's advance into signs, is the poietic Wesen of language--the essence as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unfolds.(Krzysztof Ziarek 2013: 140.3-6)30. Ziarek將promise拆解為前綴“pro-”和字根“miss”,這點無疑與德希達雷同。前綴“pro-” 都意味著「居前的、先前的」,然而在英語中,“miss”的意思則不同了,它意味著:失 29. 詳見:http://uegu. blogspot. tw/2015/01/blog-post_27. html.. 30. Krzysztof Ziarek, 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140. 11. 11.

(18) . 誤、失敗;未抓住、未領;未出席、未趕上;遺失;想念、思念......等等。因而,Ziarek 將「允諾」詮釋為:允諾恰恰是,在先前遺失、未領會(的東西)中承認和預示,也就 是在先於符號的詞語中,即語言的詩意的(創製的31,poietic)本質,而此本質就作為 語言展開的方式。這自然地令我們想起海德格在〈語言的本質〉中所言:. 詩⼈人學會的棄絕具有那種付諸實⾏行的拒絕的特性,那⾧長久地被遮蔽的東西和根本上 已經被允諾的東西只向這種拒絕說出⾃自⾝身。︒。 Der Verzicht, den der Dichter lernt, ist von der Art jenes erfüllten Entsagens, dem allein sich das lang Verborgene und eigentlich schon Zugesagte zuspricht.(GA 12: 159.3-5)32. 立. 政 治 大. 根據引文,從允諾的角度講,其一,允諾總是與「長久地被遮蔽的東西(das lang. ‧ 國. 學. Verborgene)」共屬一體地和棄絕發生關聯;其二,允諾之所以被允諾,乃由於它只在 拒絕中自我現身。其實在這裡,我們已然覺察出,在德希達與海德格之間決定性差異的. ‧. 蛛絲馬跡。. sit. y. Nat. 我們發現,英文“promise”與法文“promesse”在詞語構造上相似。因此需要對照的就. io. er. 是“miss”和“ne met pas en avant”的異同。然而,“miss”的其中一個意義「失誤、失敗」, 令我們偶然發現它(在某種程度上)與德文語義重合:此即versprechen的反身用法「說. n. al. Ch. i n U. v. 錯與讀錯(sich versprechen)」。那麼,這純粹是巧合嗎,否則,這又說明了什麼?或. engchi. 許我們首先無關痛癢地想到了先前那個「有趣的發現」;但更關鍵處在於,是否可以說, 這個“promise”的“miss”,就是一種「自我否定」33?然而,這又是何種意義上的自我否 定呢? 在這裡必須注意到,正如我們在最初所明言,在德文中,無論是Zusage還是 Versprechen,都與某種和「承諾、允諾」截然相反的意思相關,前者和「拒絕(versagen)」 31. 海德格使用“poietic”,乃意圖展示詩歌與希臘字 ποίησις(poiesis,亦即製作、製造)之間的關聯。詳. 見〈技術的追問〉一文。 32.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59.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58 頁。 33. 請允許我們不恰當地借用牟宗三先生的「坎陷」一概念,但我們這麼做,並無任何兩相比較的企圖,. 而僅僅是因為我們對「自我否定」這個詞實在太不滿意了。 12. 12.

(19) . 在字源學上有親緣關係(如上引文所示,海德格亦如是說明) ,而後者與「說錯、寫錯」 有關。倘若我們承認了“promise”和“promesse”之間共同分有一種「否定」意涵--這的 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牽強附會的--那麼,兩者間究竟一致嗎?很顯然,答案絕非如此。 因為,我們在早前既已瞭解到的一件事是:儘管德希達使用的是否定式,然而,他 企圖表達的卻是肯定,甚至說,是一種絕對意義上的肯定,「一種肯定的不對稱性,一 種在是 與否 的任何對立之前的是 的不對稱性」。儘管德希達甚至也意識到了promesse 「反悔(dédit)解脫(défait)或錯亂(détraque),它出軌(déraille)或譫妄(délire)、 變壞、變質(détériorer)」,意識到了「只要它是許諾,它就不能不許諾;但它又不能 不違背許諾」34,也就是說,意識到了允諾的「說錯與讀錯(sich versprechen)」這一 向度,但在這裡我們發現,德希達無疑只看到了允諾的其中一面,即邏輯-形式上的自. 政 治 大. 我否定,換句話說,是一種可被還原的自我否定,根據辯證法,它終究會被克服到肯. 立. 定中去。他忽視了(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故意為之)允諾實質意義上的自我否定--讓我. ‧ 國. 學. 們現在拋棄「自我否定」這個總引人誤會的詞語--更準確地說,一種不可還原的「棄 絕」、一種未曾給予的被給予性,這導致他最終仍在很大程度上(儘管他坦承這點「有. ‧. 待弄清楚」)將sich versprechen歸之於:允諾先行於一切語言問題之先,它作為所有論 證之前提的問題。然而,德希達無疑是過於化約地看待這個問題了。由此,我們完成了. y. Nat. io. sit. 第一個小論證:德希達認為,允諾就是循環。. n. al. er.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肯定這一循環。儘管萊維納斯顯然也注意到了語言的這一弔詭. i n U. v. 性,但他無疑從另一向度,即向他人的言說(Dire)中,去探討這個問題:語言在被展. Ch. engchi. 示出來的當下,才意識到它總已背棄自身:我說出來的總已非我所「是(l'Être)」。在 萊維納斯看來,惟有語言被說出的瞬間,才產生自我背叛,因而言說,作為總已背棄自 身之源初可能性的展示,乃語言之「原罪」。也因此,在他看來,言說恰恰是「緘口不 言的不可能性——這是真誠性的全部醜聞。」,恰恰是不得不說、非說不可,並且在 說出去的片刻後悔不已,惟有此才完成了言說之見證(témoignage)。因而所有的言說 在本質上都是懺悔:「言說,也就是竭盡所能地展現自己,就是做出人們不停留在其符 號形象中所做地那種符號」(Emmanuel Levinas 2000: 192-3)35。言說在展示自身的同 34. Jacques Derrida, De L'esprit. Éditions Galilée, 1987. pp. 146-7. 中譯本:《論精神》,朱剛譯,上海:上海. 譯文出版社,2008 年。122-3 頁。 35. Emmanuel Levinas, God, Death, and Time. Bettina Bergo (tran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91-2. 中譯本:《上帝死亡與時間》,余中先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 年,235-6 頁。 13. 13.

(20) . 時背叛自身,此種作為行動的言說,既「是」又「不是」存有。因而,萊維納斯在這裡, 試圖展現一種存有論與倫理間的張力,並最終期盼走出存有論(l'ontologie)36。 與萊維納斯截然相反,海德格顯然更注意保持沉默的重要性。當然,或許萊維納斯 會批評海德格過於「想當然」甚至是異想天開,但這類批評對於海德格來說,並不具有 太大意義。好比如,人總是先談論愛是否可行,因而才去愛嗎?恰巧相反,正因為首先 經歷了愛之痛苦,才深刻意識到了愛的存在。在這種意義上說,海德格無疑也是企圖經 驗回返沉默之不可能,來證明語言總已經存在的源初可能性,並且在最大限度上更新與 保全存有論之活力:「無言乃是一種原始的——詩意的——存有之命名的自行展開的可 能性的原初條件。」(GA 65: 36.12-4)37或許兩者對語言看法的差異僅只是兩位思想交 鋒的一個側面寫照,但這並非我們所真正關心的議題,因而只能就此打住。. 治 政 不管怎樣,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海德格的「允諾」為何總是與「棄絕」與「拒絕」 大 立 有關,換句話說,若允諾不再被看作一個循環,那麼這是否就是我們擺脫德希達幽靈纏 ‧ 國. 學. 繞的關鍵?而這需要我們繼續在海德格文獻中尋找佐證。. 但無論如何,總會有一種質疑是,為何必須透過英、法兩種語言對「允諾」的詮釋,. ‧. 來理解海德格思想本身呢?因為這麼做,無疑是旁敲側擊的,何況更是費力不討好。然. sit. y. Nat. 而我們這麼做,的確有充足的理由:一,透過德希達以及萊維納斯,我們以此略略窺視. io. er. 到,法國的結構主義及後結構主義與海德格語言思想之間的本質性差異。正如Ziarek所 言,法國的後結構主義思想家,儘管他們聲稱自己是非-索緒爾主義者,但無論是利奧. n. al. Ch. i n U. v. 塔還是德希達,無論是拉古Ÿ拉巴特亦或農西,都仍是從結構主義的理論內部去回應結. engchi. 構主義,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或再應用了索緒爾那著名的論調:語言作為一符號系統。 而海德格的語言思想,恰恰和索緒爾一脈(乃至於傳統對語言的看法),有根本上的不 同(Krzysztof Ziarek 2013: 4.10-6)38。二,我們利用最新的研究文獻,去佐證我們已有 的看法。而最根本的,是海德格認為,他並非企圖將自己放在傳統形上學之對立面,恰 好相反,他企圖進入形上學最深的內部,去探究是否存在一種前-本源,以此讓形上學. 36. 感謝楊婉儀教授為筆者提供萊維納斯的語言思想。. 37. Martin Heidegger,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9. pp. 36. 中譯本:《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40 頁。 38. Krzysztof Ziarek, 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4. 14. 14.

(21) . 轉變(transform)並煥發新的生機,唯此舉,方能彰顯海德格語言思想之獨特價值,卻 也是試煉著他思想成敗的關鍵。. 2.. 允諾:作為給出自身的詞語. 在進入海德格的詩歌詮釋時,我們總須留心到一件事情即:我們嘗試做的,是從海 德格思想內部脈絡出發,去檢驗一種「海德格式的(Heideggerian)」談論詩歌之可能, 而非意圖從探討詩歌本身的語義結構出發,去論證一種所謂的「海德格詩性思想」之可 能性的問題。簡言之,我們對海德格異常獨特地詮釋風格的合理性並不抱過多的關注。. 政 治 大 詩歌中開始對語言的探討?因為在晚期海德格思想中,詩絕非一種「文學體裁」而已。 立.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海德格如此重視詩歌,乃至於,我們須得在. ‧ 國. 學. 他在〈荷德林和詩的本質(Hölderlin und das Wesen der Dichtung)〉中說得很清楚:「是 詩本身才使語言成為可能。詩乃是一個歷史性的民族的原語言(Ursprache)。這樣,我. 在〈語言的本質〉一文中,海德格反覆地誦念同一句詩:. Nat. sit. y. ‧. 們就不得不反過來要從詩的本質那裏來理解語言的本質。」(GA 4: 43.16-9)39. n. al. er. io. 我於是哀傷地學會了棄絕: 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 Ch. So lernt ich traurig den verzieht:. engchi. i n U. v. Kein ding sei wo das wort gebricht.40. 它出自斯蒂芬Ÿ格奧爾格的〈詞語(Das Wort)〉。為何海德格獨獨對此句念念不 忘呢?他在文末給出答案:「詞語崩解處,一個『存有(ist)』出現。」(GA 12: 204.13) 41. 詞語(das Wort)的破碎,反而給出(geben)了存有。這個聽上去十分奇異的觀點,. 39. Martin Heidegger, Erlä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4, 1981. pp. 43. 中譯本:《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46 頁。 40. 在〈語言的本質〉中,此句出現多達十次。. 41.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204. 中譯本: 15. 15.

(22) . 海德格是如何得出來的?在我們看來,海德格使用了某種意義上可稱為「還原」的方法 (儘管胡塞爾必不情願該方法被稱為「還原」)。首先它可以是一種邏輯上的「還原」。 在海德格一篇同名文章中,他將這句詩看作一種雙重否定:「『無物』就是沒有一物; 『詞語破碎』就是就是詞語是不可支配的。」而此雙重否定得出了一個肯定:「只有在 詞語獲得允諾(gewährt)之處,一物才存在。」儘管海德格也承認,雖然此種邏輯上 的還原未嘗不可,但它遮蔽了詩句真正要說的東西。(GA 12: 219.8-17)42 因而,關鍵在於一種「內容上的」 、或說「義理上的還原」 。我們將此「還原」論證 大致分為四步驟:首先,「無物可存有(sei)」,海德格將之還原為:沒有存有者存有, 因而在這裡,恰恰把不是任何存有者的「存有(Sein)」本身反襯了出來。然而,無論 在「是/存有(ist)」,抑或在「詞語」,人們都無法於其中尋獲存有本身;其次,人們. 政 治 大. 從詞語43與「是(ist)」之間的關係中亦無法獲得存有;故而不能從「是(ist)」中尋找. 立. 「存有」 ,那顯然徒勞,故須得在詞語的詩意經驗(dichterischen Erfahrung)44中,還原. ‧ 國. 學. 出一種比「存有」更早先(Frühe)的在場狀態(Anwesenheit) 。因而,它須至少符合以 下三要件:第一,不是存有者;第二,甚至先行於存有;第三,使存有得以是存有的東. ‧. 西。綜合以上三點,在詞語的詩意經驗中,人們找到了某種形式上既有別於「存有」、 卻總已經先於它,與此同時又總已被遮蔽的在場狀態:詞語並不「存有(ist)」 ,詞語「有. y. Nat. sit. (es gibt)」。而根據德語的多義性(且僅能根據德語)--“gibt”為“geben”(給出)的. n. al. er. io. 第三人稱單數直陳式現在時變位--海德格稱這種在場狀態為: 「詞語給出:存有(gibt. Ch. i n U. v.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213 頁。本文作者對中譯稍作更改。. engchi. 42. Ibid. pp. 219. 中譯本 229 頁。本文作者對中譯稍作更改。. 43.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存在著一個疑難,即同一個概念的使用,海德格有時加上引號,有時又不加引號。. 例如此處,原文如下:“Weder dem »ist« noch dem»Wort« kommt das Dingwesen, das Sein, zu, und vollends nicht dem Verhältnis zwischen dem »ist« und dem Wort, dem es aufgegeben, jeweils ein »ist« zu vergeben. ”這 裡出現的兩個»Wort«,前一個有引號,後一個沒有。根據上下文,前者特指「詞語」這個詞本身,後者 泛指所有的詞語。這一疑難其來有自,首見於圖根哈特(Tugendhat)對 SUZ 的詰難。圖根哈特認為,在 德語中,添加引號與否,詞語之含義截然不同:添加引號時,即探討它在詞典中的解釋,但不加引號時, 則意味著探詢該詞語的終極意義。但顯然海德格並不在意這一點。在 SUZ 中,關於在「存有」這個詞上, 海德格的引號使用較為隨意。cf. Ernst Tugendhat,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Determination, Paul Stern (tra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6. pp. 147-8. 在晚期著作中,這樣的現象亦時時出現,但實際上 這並不對我們的理解產生太多阻礙。法國學者 Jean Crondin 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 「海德格一直追求的是 一種以某種方式超越了語言空間(但也打開了這一空間)的存在之意義(我們總是將其限制於這一語言 的空間中)。」cf. 《海德格爾與存在之謎》,Jean-François Mattéi 編著,汪煒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 版社,2011 年,41 頁,註 1。 44. 「詩意經驗」其義為何,我們將在後面章節繼續探討。 16. 16.

(23) . das Wort: das Sein) 。」 (GA 12: 182.30-1)45此種源初的「有/它給出(es gibt)」 ,有(給 出)的並不是某個個殊的存有者,被給出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作為「贈禮(Gabe/don/gift)」 46. 之存有本身,因而此句省略的賓語被海德格補齊了。在最晚期標誌性文章〈時間與存. 有(Zeit und Sein)〉中,海德格做了如是補充: 「這一贈禮後來只是在存有者方面被思 為存有,並且被置入一個概念中。」(GA 14: 12.27-9) 47 換句話說,給出的贈 禮 (don/Gabe/gift),正是後來形上學所說的「存有者的存有」。因而,「詞語破碎處」恰 恰贈予出了「存有」。 但是我們亟需確定的是,主語“Es”與謂語“Gibt”之含義。那麼首先給出者(das Gebende) ,也就是這個“es”是何物呢?根據上文我們略可得知一二:首先,給出者遮蔽 著自身;然而,在詩意經驗(dichterischen Erfahrung)中,海德格為它尋得一個名字:. 政 治 大. 詞語。換言之,在「詞語破碎處」這一句詩中,給出者恰恰作為(als)詞語。海德格進. 立. 而強調,並非「有詞語;而是說:它,即詞語,給出......」 (GA 12: 183.1-2)48。值得注. ‧ 國. 學. 意的是,“es”根據語境不同,所指含義也不盡相同,在〈一次關於演講『ZUS』的討論 課的記錄〉一文中,海德格將“es”規定為「本有(das Ereignis)」49。這也是“es”之義理. ‧. 中最根本的含義。然而作為「本有」和作為詞語的“es”並不矛盾,這關係到「本有」在 他晚期思想中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地位。海德格說,我們無法得到「本有是什. y. Nat. sit. 麼?」的答案,因為本有「既不『是/存有』 ,本有也沒有。」 (GA 14: 29.13)50正所謂. er. io. 「道可道,非常道」 。這也解釋了何以給出者遮蔽自身之緣故:原是「本有」本性使然:. al. n. v i n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GA12, 1985. pp. 182. 中譯本: C h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U 頁。本文對中譯略有更改。 e n g c h i年,185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5. 46. 在這兒我們亦可思考德、英、法三種語言中「給予」與「贈禮」之字源上的聯繫。. 47. Martin Heidegger, Zur Sache des Denken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4, 2007. pp. 12. 中譯本:. 《面向思的事情》 (增補修訂譯本) ,陳小文、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10 頁。本文作者 對中譯稍作更改。 48. “nicht: Es gibt das Wort, sondern: Es, das Wort, gibt...” cf.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83. 中譯本:《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 年,186 頁。. 49. cf. Martin Heidegger, Zur Sache des Denken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4, 2007. pp. 35. 中譯. 本: 《面向思的事情》 (增補修訂譯本) ,陳小文、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39 頁。 「本有」 在早期中譯中更多被孫先生譯為「大道」 ,依據該詞本源上的多義性,我們也贊同「大道」這一譯法。故 決定隨上下文意義,靈活地運用這兩個翻譯。 50. “Das Ereignis ist weder, noch gibt es das Ereignis.” cf. Ibid. pp. 29. 中譯本 35 頁。本文作者對中譯稍作更. 改。 17. 17.

(24) . 本有之根本特性乃自我隱匿(Entzug)。因而,詞語在最根本意義上自我展開為隱匿的 本有。故而在全集第74卷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中,有一 說為“Das Ereignis wortet.”(GA 74: 99.9)51其義正為:「本有」詞語化,或譯為:「大 道」成道於詞語中。 總而言之,回到此一句「詞語破碎處」中,詞語給出(Es gibt),或曰贈予,贈予 什麼?——存有。我們如是理解:詞語是匿名的詞語,在詞語贈予存有的同時,它克制、 隱匿著自身。值得一提的是,對「有(Es gibt)」之思考,儘管非海德格獨創,但早在 他1919年的「戰時補救學期講座」中,我們已經發現,尚處在「形式指引現象學」階段 的海德格,已對「有」抱持極大興趣。儘管彼時的海德格大致說來:其一,將關注焦點 放在「是否有某物(Gibt es etwas)」之「某物(etwas)」上,即前文所提之賓語元素「存. 政 治 大. 有」上。而尚未對給予者即“es”產生足夠的興趣。換言之,他仍將「有」放在次於存有. 立. 的層面上,這點與晚期存在落差;其二,仍將「有」納入到體驗(Erlebnis)之意識分. ‧ 國. 學. 析中;因此,這時的「有」仍屬嚴格意義上的現象學領域之內52。海德格認為,在西方 哲學傳統中,總已經有另一種在場狀態(Anwesenheit) ,它始終被遮蔽、被隱匿,這就. ‧. 是「有(Es gibt/There is/Il y a)」。而ZUS一文,即始於他對「有」的思考:「雖然在存 有的解蔽之始,就思了存在,εἶναι,ἐόν,但並沒有思『有(Es gibt)』。巴門尼德不說. y. Nat. 53. sit. 『有』,而是說ἔστι γὰρ εἶναι,存有就是存有(Es ist nämlich Sein)。」(GA 14: 12.5-7). n. al. er. io. 海德格在此,已然公開宣示了巴門尼德傳統(也就是西方傳統形上學)缺少對「有」. 的思考,形上學始終對「有」保持緘默。. Ch. engchi. i n U. v. 可以說,這句「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正是〈語言的本質〉一文所有論述環繞 的核心。但它隻字不提「允諾」二字。但在我看來,恰恰是它本真地提及了允諾,或. 51. Martin Heidegger, 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74, 2010. pp. 99. 52. 儘管彼時的海德格已暗示出他對胡塞爾體驗分析的不同看法,並在文末反對了胡塞爾把體驗客體化的. 作法:「⼀一⾨門關於體驗的科學於是就不得不把體驗對象化、︑、客體化,也就是說,恰恰不得不解除它們的⾮非客體 性質的體驗特徵(Er-lebnis)和發⽣生事件特徵(Ereignischarakters) 。︒。」詳見:Martin Heidegger, Zur Bestimmung. der Philosophi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56/57, 1987. pp. 76. 中譯本:《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海 德格爾早期弗萊堡文選》,孫周興編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年,14 頁。 53. Martin Heidegger, Zur Sache des Denken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4, 2007. pp. 12. 中譯本:. 《面向思的事情》(增補修訂譯本),陳小文、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9 頁。本文作者 對中譯稍作更改。 18. 18.

(25) . 者說,恰恰是它本真地召喚出「允諾」的特質:它正正標示出“es gibt”之謂語“gibt”的 含義。我們之所以如此認為的理由在於,在GA74中,我們找到了與之相關的論述。而 在這裡,海德格不僅提及了「允諾」,還將論述置於「允諾(Versprechen)」的標題下, 它顯然證實了我們的猜度(vermuten)54:. Das »Wort« halten und das »Wort«—brechen..., das Wort darauf geben, das Wort—das gegebene Versprechen.(GA 74: 113.23-4)55. 這句顯然與前文提到的詩有關,不如說,它正正給出了海德格對這句詩的理解。它. 政 治 大 此同時也打破(brechen),打破什麼?--由詩我們得知,打破的是詞語自身。藉由在 立. 述說了何物?詞語,以及詞語與允諾之間的關係。詞語保持(或曰抑制,halten),與. ‧ 國. 學. 破碎中的克制自身,詞語因而給出(贈予) ,亦即:成其「有(es gibt)」 。正如Ziarek的 詮釋,此句之目的實為論述「允諾」作為「有(Es gibt)」之呈顯(Krzysztof Ziarek 2013:. ‧. 141.17-20)56。因而,在此意義上的「詞語」即意味著:作為總已經給出(贈予)的 允諾57。而這不恰恰意味著:允諾,就是那獨一無二的來自詞語之贈予嗎?因而允諾,. y. Nat. sit. 即允諾某種來自語言的贈禮(Gabe)。換言之,這裡的詞語之允諾,允諾的是一種更本. er. io. 源的給出(贈予) ,即「有(Es gibt)」 ,也就是說:贈禮(Gabe)幻化為「有(Es gibt)」. al. v i n Ch 糾纏不清的狀況。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仔細審視前面那段話: engchi U n. 而展現。所以在這裡,我們也旁證了這樣的一個觀點:允諾不再意味著循環,或是一種 被既成語言. 58. 詩⼈人學會的棄絕具有那種付諸實⾏行的拒絕的特性,那⾧長久地被遮蔽的東西和根本上 已經被允諾的東西只向這種拒絕說出⾃自⾝身。︒。(GA 12: 159.3-5)59. 54. 「猜度」,晚期海德格常用的字彙,為了區別於傳統形上學的推論或論證(begründen)。. 55. Martin Heidegger, 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74, 2010. pp. 113. 56. Krzysztof Ziarek, 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141.. 57. 我們並不同意將“gegeben”譯為「給定的」或「既成的」,即“given”的一般意義。. 58.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亦為“given”,但與上文所說的“given”有根本差異。. 59.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59. 中譯本: 19. 19.

(26) . 這是何等奇異的一份禮物(un don):允諾之所以被允諾,乃由於它恰恰就是那長 久被遮蔽之物。它不同於德希達所說的,語言總已經預先在前,因而人們無法擺脫這一 循環糾纏;亦不等同於萊維納斯所說的,語言在展示的片刻即背棄自身,因而允諾即允 諾語言之反悔與原罪。不如說,海德格意義上的允諾比前兩者來的更為源初,因為允諾 即允諾了「有」。因而,允諾從不是允諾任何現成存有者之登台亮相60,恰恰相反,惟 在對存有者之拒絕中,惟在一切存有者退場時,或更準確的說,在一切存有者尚未登場 時,它才說出自身(sich zusprechen),或曰:本質現身(動詞化的wesen)。也就是說, 允諾某種贈禮,它並不意味著,語言總會贈予我們些什麼--例如「存有」--並且在 此意義上,我們會很輕率地將存有重新看作一存有者,而是相反,海德格提醒我們,正. 政 治 大 克制中進行的。贈予的先決條件是,詩人必須首先學會棄絕,然而棄絕的涵義恰恰是: 立. 是語言之允諾表達出一件實事即:給出/贈予這一行為本身,是在詩人之棄絕與詞語之. ‧ 國. 學. 「棄絕本身就是一種道說(sagen)」(GA 12: 219.6),不僅如此,「詩人的棄絕絕不 是一種否定(Nein-sagen),而是一種肯定(Ja-sagen)。」(GA 12: 220.27)61這也是. ‧. 海德格所說的「恬然不居所成」之義。故而,海德格云:. Nat. sit. y. 詩⼈人學會了棄絕,他取得了⼀一種經驗。︒。......詩⼈人經驗到:惟有詞語才讓⼀一物作為它. n. al. i n U. 抑制並且保持⼀一物在其存有中。︒。(GA 12: 159.22-31)62. Ch. engchi. er. io. 所是的物顯現出來,並因此讓它在場。︒。詞語把⾃自⾝身允諾給詩⼈人,作為這樣⼀一個詞語,它. v. 這麼說來,允諾之為給予性,須得彰顯於自身之為存有者的隱匿中。而正是在「萬 籟俱寂」中,允諾方才完成此種贈予,萬物方於其中生發。從邏輯上看,這是矛盾的, 但若是從詩意經驗言,矛盾就立即消解了。讓我們更精準地說,允諾並非作為某種語義 邏輯上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實踐(實行,Erfüllung)63意義上的傳送(Schicken)(GA 74: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58 頁。 60. 我們是否也可以說,德希達意義上的允諾,僅僅允諾了語言之為一既定存有者而言?. 61.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219-20. 中譯. 本:《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229-31 頁。 62. Ibid. pp. 159. 中譯本 157-8 頁。本文作者對中譯稍作更改。. 63. 在楊婉儀老師看來,這與萊維納斯作為責任與行動的言說(Dire)不同,從根本上說,在萊維納斯那 20. 20.

(27) . 113.11-21)64。由何方傳送、而傳送又為何物?由存有(Seyn)傳送語言至人,因而允 諾不由分說,正說明了人何以擁有語言能力。正如海德格在〈走向語言之途(Der Weg zur Sprache)〉所說:. 在道說中持存(währt)著這樣⼀一種允諾(Gewähren)。︒。它讓我們通達說話之能⼒力。︒。 (GA 12: 244.10-1)65. “währen”意味著持存,它與“sich versprechen”一道,翻轉了傳統真理(Wahrheit)觀 念。其翻轉意義在於:其一,真理不再是絕對外在的,恰好相反,它展現了存有之真理. 治 政 大ist das denkende Gewahren der 上,人類的知性活動就有了一個更深刻的意涵:“Wissen 立 Wahrnis des Seins(知乃是對存有之保護的運思著的保持)”(GA 5: 349.13) 。從wahren. 是如何通達人的,因而存有的持存(währen)需要人的守護(wahren),那麼在此意義. 66. ‧ 國. 學. 去理解wissen,展示了守護真理往往比掌握真理更「真實」之外,也讓我們意識到第二 點:真理並不再具有光之全照的權能,它立基於此(Da)、時隱時顯,它予人暗示、. ‧. 它會說錯,甚至根本上它總已經說錯(sich versprechen)了。因此晚期海德格鮮少單獨. y. sit. 67. Nat. 使用「真理(Wahrheit)」,取而代之的是「存有的真理(澄明)」(GA 12: 104.24) ,正如全集第六十五卷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中所說,真理「作為庇. io. n. al. er. 護(Bergung)而本質現身(Wesung)」(GA 65: 389)68。. Ch. engchi. i n U. v. 裡,作為言說的行動總是作為走出存有論(l'ontologie)的第一步,而在海德格這裡,實行/實踐是企圖 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存有論、活化存有論。故而,萊維納斯強調言說(Dire)具有向他人開放的無限性, 而海德格則強調保持沈默的重要性。感謝楊老師提供這一看法。 64. Martin Heidegger, 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74, 2010. pp. 113. 65.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244.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255 頁。 66. Martin Heidegger, Holzweg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5, 1977. pp. 349. 中譯本:《林中路》,. 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339 頁。斜體為本文作者所加,本文作者對譯文略有改動。 67.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04.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07 頁。 68. Martin Heidegger,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65, 1989.. pp. 389. 中譯本:《哲學論稿(從本有而來)》,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416 頁。 21. 21.

(28) . 因而人們不能用傳統邏輯學的範疇來權衡「允諾」,它是異質的,既非全然否定的、 亦非全然肯定的(亦如詞語,可以說它既非全然在的,亦非全然不在的)。它甚至超出 了德希達絕對的「是(oui)」,因為德希達仍被困囿於「是或否?」的選擇遊戲中。 不如說,它是前-邏輯的。這個「前」,並不僅意味著一種歷史意義上的「前」,也不 是一空間上的「前」,不如說,它是一時間性意義上的「前」,它描述的,正是那使時 間——作為被表象的存有者——得以為時間之物。 我們說,允諾正是這樣一種絕對的給予性。其「絕對」意義在於:它是絕對的單向 傳送,即使人已經意識到它、並回應(antworten/respond)它,但仍無法「回禮」(我 們將在下一章繼續碰到回應的問題)。因為在人能夠回應的那一瞬間,這一贈予即已隱 匿自身,為的是能夠持守(halten)住自身。此種給出/贈予,是絕對不可撤回、不可. 政 治 大. 回返、不可被還原的。或許可以說它擁有殘餘、痕跡,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將. 立. 這種痕跡理解成--詞語,作為寶石(Kleinod)的詞語。因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那. ‧ 國. 學. 句隻字不提「允諾」的詩句「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恰恰命名(nennen)了「允 諾」。海德格又認為,允諾它更是一種預告(Verheißen),儘管它並不顯明自身,然若. ‧. 果有朝一日人能夠預感(Ahnen)69到它,則預示著另一開端(anderen Anfang)的存有 (Seyn)的到來。(GA 74: 113.14-5)70。因而正如前文所說,允諾不是別的,正是存. y. Nat. sit. 有落到語言上的特別方式之體現。但我們似乎仍未明白海德格所說的「把作為語言的. n. al. er. io. 語言帶向語言(Die Sprache als die Sprache zur Sprache bringen)」意味著什麼。這. i n U. v. 需要我們在語言之路上,繼續踽踽獨行好一陣子。但是人們不禁問道:為什麼是詞語. Ch. engchi. (das Wort)?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嗎?. 3.. 獨一的詞語. 延續上一章節的思考,在這一部分,我們主要討論兩個問題:一、為什麼是「詞語」? 二、 「詞語」是怎樣(wie)給出存有的?換言之,詞語給出存有之合法性依據在哪裡, 69. 「預感(Ahnen)」為「另一開端」之基本情韻(Grundstimmung)。詳見:Ibid. pp. 21-2. 中譯本 24-5. 頁。 70. Martin Heidegger, Zum Wesen der Sprache und Zur Frage nach der Kunst.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74, 2010. pp. 113. 22. 22.

(29) . 關於這點海德格是怎樣論述的?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恰恰不能把它化約為另一個問題:什麼是「詞語」,或如何 定義(define)「詞語」。因為根據海德格,詞語之為詞語,恰恰是無法被定義的,亦即 無法被界定為「是(ist)」什麼的(Krzysztof Ziarek 2013: 88.22-4)71:. 我們對於詞語絕不能說:它是(ist) ;⽽而是要說:它給出(es gibt) 。︒。 (GA 12: 182.26-7) 72. 或許如此提問才更恰當些:為什麼是「詞語」?很顯然,海德格提及的「詞語」, 遠非我們日常言談使用的詞語,亦非語言學中語義表達的基本單位——為方便區分,我. 治 政 留問題:當我們問及「為什麼是詞語」時,我們暗含了這樣一個質疑即,為什麼必須是 大 立 詞語而不能是其他的東西——例如單詞(Wörter)——給出存有?進一步來說,我們的. 們傾向於將後者稱為「單詞(Wörter)」 。因此這個問題實際上延宕著前章有待釐清的遺. ‧ 國. 學. 質疑分化為兩點:首先,為什麼「詞語(das Wort)」以單數且特指的方式出現;其次, 詞語與單詞(Wörter),又或者概念(Begriff)之間的差異究竟為何?然而,隨著我們. ‧. 的討論愈加深入,我們會發現,這幾個問題實際上都指向同一個問題:「詞語」的意義. sit. y. Nat. 究竟為何,或者說,它的重要性為何?. io. er. 為什麼是「詞語」?關於這個問題,事實上,無論是在全集第十二卷 Unterwegs zur Sprache,亦或第七十四卷 ZWS,海德格都給出了各式各樣的回答,但實際上若我們想. n. al. Ch. i n U. v. 當然地認為,這些就是對「詞語」下定義或做詮釋的話,那麼我們幾無可能從中找到清. engchi. 晰的答案。這或許首先是因為,我們所要求的某個特定「回答(Antwort)」,其自身不 正是某種詞語(wort)之對反(ant-73)嗎?然而,唯有如下這種「回答」才是允諾詞 語的,那就是出於諸神之要求、 「源出於一種天命的責任(Verantwortung)」的回答: 「由 於諸神把我們的此在帶向語言,我們才挪置入決斷領域,去決斷我們是否應該應答著諸 神,或者我們是否拒絕著諸神。」(GA 4: 40.19-23)74。首先,海德格再次強調,是諸 71. Krzysztof Ziarek, 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88.. 72.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8.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85 頁。本文作者對中譯稍作更改。 73. 與英文相類似的,德文前綴“ant-”通常表示「對立、敵對、不一致、矛盾」等意義。. 74. Martin Heidegger, Erlä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4, 1981. pp. 40. 中譯本:《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42 頁。 23. 23.

(30) . 神(die Götter)將我們帶向語言領域,換言之,語言非人類的產品;其次,這種「決斷 (Entscheidung)」所決斷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是否回答諸神的要求。這才是發生在人 類命運中的本真回應。而它似乎給我們接下來的猜度增添了一絲信心。 因而,歸根究底(海德格也會同意我們的看法) ,只要人們關於(über)語言表面 地作回應(Antwort/respond),此種回應必定由現成的語言結構所框限,那麼,這些像 是文字遊戲一般、令人眼花繚亂的回答,恰恰使那獨一的詞語(einzige Wort)愈加撲 朔迷離,而這個獨一無二的詞語,正是邏各斯(λόγος) :這個寶石一般的詞語,它既表 示存有,又表示道說(GA 12: 174.30)75。此外不要忘記,海德格曾在〈論 Φύσις 的本 質和概念 (Vom Wesen und Begriff der Φύσις) 〉 一文中提醒我們: 「因為 λόγοςs 屬於 λέγειν, 而後者的意思就如同我們德語中的『採集』(lesen)......意即『聚集』(sammeln);....... 政 治 大. 本來 λέγειν 與道說和語言是毫無干係的;但當希臘人把道說理解為 λέγειν 時,其中就含. 立. 有一種關於詞語(Wort)和道說(Sage)之本質的獨一無二的解釋」 (GA 9: 278-80)76。. ‧ 國. 學.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詞語的敗壞呢?海德格認為,存在著一種告別了日常意義上的回 答,它被稱為“Anwort”;它出現在全集第七十一卷 Das Ereignis(The Event)中。它將「對. ‧. 反(ant-)」詞語轉化為「開始、連結與靠近(an-77)」詞語:在這裡不存在對詞語的侵. y. Nat. 越,也就是說,它反而使我們更接近詞語之本質。而這個經由皺褶“Antwort”而產生的. io. sit. 詞語(Krzysztof Ziarek 2013: 59.23)78,英譯本譯為“address(致辭)”,Ziarek 將之翻. n. al. er. 譯為“pre-word(前-詞語)”。在此意義上的回答(Antwort) ,轉作為「對致辭(Anwort). i n U. v. 的回答」 ,而致辭從思想之要求(Anspruch/claim)而來,它並非公開地發聲,而是被保. Ch. engchi. 留著(zurückbehält) 。 (GA 71: 313.4-7)79很顯然,這與〈語言〉文末處不謀而合,在那 兒海德格說: 「這種在克制(Zurückhaltung)中的搶先(Zuvorkommen)決定了終有一 死的人對於區-分的應合(entsprechen)方式。」 (GA 12: 30.1-2)80因此,這個海德格. 75. Martin 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12, 1985. pp. 174. 中譯本:.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176 頁。 76. Martin Heidegger, Wegmarken.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9, 1976. pp. 278-80. 中譯本: 《路標》 ,. 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年,323-5 頁。 77. 德文中,前綴“an-”常表示英文“on”與“up”的意思。cf. , http://en.wiktionary.org/wiki/an-#German. 78. Krzysztof Ziarek, Language after Heidegg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59.. 79. Martin Heidegger, Das Ereignis.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GA71, 2009. pp. 313.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Event. Richard Rojcewicz (tran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272. 24.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Raymond Martin,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Raymond Martin, John Barresi, The Rise and Fall of

香港學生大多數不肯勤勤懇懇地「唸書」,其實 這也是一種靈活的特性,要利用這一點發揮學生 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