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究"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屏東大學體育系 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 碩士學位論文.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 之研究. 指導教授:林耀豐 博士 研 究 生:黃丹榆 撰. 中華民國 106 年 08 月  .

(2) 國立屏柬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 碩士學位論文 阱究生: 黃丹榆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阱究. 本論文業經審查及口試合格特此證明. 論文口試委員會主席 委. 員. 委. 員. 指導教授 系主任. 106. 年. 8. 月. 18. 日. 中華民國.

(3) 誌. 謝. 工作十多年的我,一直堅信學習是件美好的事情。很幸運的有機會 重拾書包,回到校園進修學習,再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能,這是多麼幸福 的事!回首這些日子,同時兼顧工作、家庭和課業,日子過得緊湊忙碌, 卻充實愉快,心中充滿著不捨及滿滿的感謝。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林耀豐博士,在論文遇到瓶頸及挫折時,總是 不厭其煩的細心指導,給我明確的方向並適時的鼓勵與支持,讓我能順 利完成這篇論文。感謝口試委員林瑞興博士與馬上鈞博士的肯定及鼓 勵,給予許多指導與寶貴建議,讓我的論文內容更嚴謹完善,在此獻上 我誠摯的感謝之意。 感謝一群志同道合的生態碩班同學們,這三年感恩有您們的溫暖協 助、鼓勵陪伴,這份革命情感,為忙碌的研究生涯,增添了許多歡樂與 美好回憶,能與你們當同學真幸福! 同時也要感謝我任教學校的校長、主任們及同事夥伴們的體諒、包 容、加油及關心,並鼎力相助的協助問卷發放;感謝填寫問卷的高雄市 國小教師,有你們幫忙,才能順利完成此研究,在此表達深深的謝意。 最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們,細心照顧兩位活潑調皮的寶貝,謝謝 你們全力的支持及體諒,讓我在工作之餘,專心當學生,順利完成研究。 感謝我兩位寶貝的兒子,在寫論文的煎熬又艱辛的時刻,適時給媽媽滿 滿的力量。 千言萬語訴不盡我的感謝,謹以本論文獻給關心我的師長、家人、 同事及好友們。謝謝大家。 黃丹榆 謹誌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I .

(4)  . II .

(5)  .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究 研究生:黃丹榆 指導教授:林耀豐 博士.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 之現況,並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 旅遊滿意度上之差異情形,並分析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相 關情形,最後再探討生態旅遊動機對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預測情形。本研 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 旅遊滿意度之研究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 105 學年度高雄市 之 242 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 410 份,收回有效 問卷 382 份,有效回收率 93.2%。透過 SPSS19.0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 利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 t 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雪費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 分析,本研究之顯著水準訂 α=.05。 根據統計分析結果,獲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 高雄市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以「學習體驗」平均值最高。而 13-24 班之學校規模、參加生態旅遊 10 次以上、因深刻的生態旅 遊地點而有意願再次參加生態旅遊之高雄市國小教師擁有較高的 生態旅遊動機。 二、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滿意度以「教育構面」平均值最高。而 服務年資 6-10 年、已婚、13-24 班之學校規模、擔任級任兼行政教 師職務、參加生態旅遊 10 次以上、因深刻的生態旅遊地點而有意 願再次參加生態旅遊之高雄市國小教師獲得較高的生態旅遊滿意. III .

(6)  . 度。 三、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 性。 四、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之旅遊動機對生態旅遊滿意度具有 正向預測力。 本研究結論為,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對於獲得身心放鬆滿意度 是有助益的,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教師藉由生態旅遊,獲得的滿意度能 行動於學校環境教育中。. 關鍵詞:生態旅遊、旅遊動機、生態旅遊滿意度、預測力. IV .

(7)  . Study on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of Eco Tours: 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Author: Dan-Yu Huang Adviser: Dr. Yaw-Feng Lin.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of eco tour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hoping to see how the variab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influences the teachers’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of eco tours and to know if there is any relevance between the two; finally, the study attempts to inspect the predictability of motivation to eco tours on the participant’s satisfaction level.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s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le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is “Survey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of eco tours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teachers from 242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in the school year 2016. Totally 41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of which 382 copies were valid, resulting in a return rate of 93.2%. A package of SPSS19.0 for windows was utilized while various analysis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independent sample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Scheffe’s method, Pearson Correla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tc. were used. The significant level (α) is α=0.5.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s, the study shows: 1)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surveyed, the item “Learning & Experience” has the highest average value among all the motivation items. While teachers from schools with a scale of 13-24 classes, V .

(8)  . have attend over 10 times of such eco tours, and who have demonstrated willingness to take such tours again due to the profoundness of the location chosen have the higher motivation. 2)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surveyed, the item “Education Dimension” has the highest average value in terms of satisfaction level on eco tours among all the items of satisfaction level. While teachers from schools with service length between 6-10 years, married, from schools with a scale of 13-24 classes, serve at both homeroom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have attend over 10 times of such eco tours, and who have demonstrate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such tours again due to the profoundness of the location chosen, have the higher satisfaction level. 3)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can be detected between the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vel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4) The motivation to take eco tour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has a positive predictability for their satisfaction level.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by participating in eco tours, thes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benefitted in terms of body and mind relaxation satisfaction level.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teachers can utilize the benefits gained from participating in eco tours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 settings.. Key words: Ecotourism, Travel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Level of Eco Tours, Predictability. VI .

(9)  . 目 錄 誌. 謝 ............................................................................................................... I.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V 目 錄 ............................................................................................................. VII 表 次 ...............................................................................................................IX 圖 次 ........................................................................................................... X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生態旅遊 ................................................................................. 9 第二節 旅遊動機之相關研究 ........................................................... 25 第三節 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 41 第四節 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 53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5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59 VII .

(10)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 6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6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89 第一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 89 第二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現況與差異分析103 第三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相關 分析..................................................................................... 118 第四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旅遊滿意度之預測 分析探討.............................................................................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 129 參考文獻 ....................................................................................................... 133 壹、中文部分 ................................................................................... 133 貳、西文部分 ................................................................................... 143 附錄 ............................................................................................................... 147 附錄一 高雄市 105 學年度學校規模與國小正式教師人數 ......... 147 附錄二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滿意度調查問卷之 專家審查意見..................................................................... 151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155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159. VIII .

(11)  . 表 次 表 2- 1 國內外學者及國際組織對生態旅遊的定義 ................................... 13 表 2- 2 推廣生態旅遊民間團體 ................................................................... 18 表 2- 3 推廣文化探索民間團體 ................................................................... 21 表 2- 4 國內學者對生態旅遊之相關研究 ................................................... 23 表 2- 5 動機定義相關文獻 ........................................................................... 25 表 2- 6 旅遊動機定義相關文獻 ................................................................... 27 表 2- 7 Dann 推拉理論 ................................................................................... 29 表 2- 8 McIntosh 和 Gupta 旅遊動機分類表 ............................................. 30 表 2- 9 國內學者對旅遊動機之衡量構面 ................................................... 31 表 2- 10 各學者旅遊動機之層面分析 .......................................................... 33 表 2- 11 教師旅遊動機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 .......................................... 35 表 2- 12 背景變項在旅遊動機之差異研究結果彙整表 .............................. 39 表 2- 13 滿意度定義相關文獻 ...................................................................... 42 表 2- 14 國內學者對旅遊滿意度之衡量構面 .............................................. 44 表 2- 15 各學者旅遊滿意度之層面分析 ...................................................... 45 表 2- 16 遊客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 .............................. 47 表 2- 17 教師休閒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 .............................. 49 表 2- 18 背景變項在休閒旅遊滿意度之差異研究結果彙整表 .................. 51 表 2- 19 旅遊動機與滿意度的相關研究彙整表 .......................................... 53 表 3- 1 高雄市 105 學年度學校規模與正式教師總人數及抽取比例表 ... 63 表 3- 2 正式問卷樣本發放分配表 ............................................................... 63 表 3- 3 高雄市國小教師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 ........................................... 64 表 3- 4 因深刻而有意願再次參與生態旅遊地點或相關活動列舉分析表67. IX .

(12)  . 表 3- 5 國小教師背景變項與問卷項目 ....................................................... 69 表 3- 6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量表初稿 ....................................... 71 表 3- 7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初稿 ................................... 73 表 3- 8 問卷內容效度專家名單一覽表 ....................................................... 74 表 3- 9 生態旅遊動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75 表 3- 10 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76 表 3- 11 生態旅遊動機量表第一次因素分析之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 78 表 3- 12 生態旅遊動機量表之 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79 表 3- 13 生態旅遊動機量表之解說總變異量 .............................................. 79 表 3- 14 生態旅遊動機量表之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 80 表 3- 15 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第一次因素分析之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 82 表 3- 16 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之 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83 表 3- 17 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之解說總變異量 .......................................... 83 表 3- 18 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之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 84 表 3- 19 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 85 表 3- 20「生態旅遊動機量表」預試與正式量表題號對照表 ................... 86 表 3- 21「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預試與正式量表題號對照表 ............... 87 表 3- 22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列表統計 ...................................................... 88 表 4- 1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現況之各題項摘要表 ........... 90 表 4- 2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 92 表 4- 3 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表 4- 4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94. X .

(13)  . 表 4- 5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95 表 4- 6 不同子女數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 96 表 4- 7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98 表 4- 8 不同擔任職務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99 表 4- 9 參加生態旅遊的不同次數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1 表 4- 10 是否因深刻的生態旅遊地點而有意願再次參與生態旅遊之國小 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 102 表 4- 11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滿意度現況之各題項摘要表 ... 105 表 4- 12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 要表 ............................................................................................... 106 表 4- 13 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 107 表 4- 14 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 108 表 4- 15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 109 表 4- 16 不同子女數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110 表 4- 17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XI .

(14)  . 摘要表 ........................................................................................... 112 表 4- 18 不同擔任職務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 114 表 4- 19 參加生態旅遊的不同次數之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6 表 4- 20 是否因深刻的生態旅遊地點而有意願再次參與生態旅遊之國小 教師在生態旅遊滿意度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 117 表 4- 21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表 ................................................................................................... 118 表 4- 22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身心放鬆滿意度之預測 性 ................................................................................................... 120 表 4- 23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社會構面滿意度之預測 性 ................................................................................................... 121 表 4- 24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美感構面滿意度之預測 性 ................................................................................................... 122 表 4- 25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教育構面滿意度之預測 性 ................................................................................................... 123 表 4- 26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動機對整體生態旅遊滿意度之 預測性 ........................................................................................... 124 表 4- 27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分析結果 摘要表 ........................................................................................... 125. XII .

(15)  . 圖 次 圖 3- 1 研究架構 ........................................................................... 57 圖 3- 2 研究流程 ........................................................................... 58. XIII .

(16)  . XIV .

(17)  .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 研究。本章分別為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名詞釋義,共四小節,依序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生態旅遊是近 30 年來觀光旅遊最熱門的話題,其成長迅速,主要因 全球環境變遷帶來環境破壞的問題層出不窮,自然之破壞與野生動物面 臨之威脅經常被媒體批露,成為新聞焦點,因人類親生命性之關懷自然 驅使人走向大自然(楊秋霖,2010) 。 我國從 1998 年開實施週休二日,國人休閒時間增加,國內旅遊人次 逐年增加。行政院有鑑於生態旅遊為國際旅遊之趨勢,且臺灣生態資源 豐富極富發展觀光事業之潛力,於 2002 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以 推動台灣生態旅遊之發展。同時擬定「2002 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交 通部觀光局,2016) ,提出加強生態旅遊教育訓練的策略,其中指出各機 關學校能在課程活動中納入環境教育議題,將生態旅遊納入九年一貫課 程,並在戶外教學活動時,採深度的方式規劃生態旅遊路線及教學手冊, 使學生能藉活動啟發其對二十一世紀環境議題更有覺察及醒思的能力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分組,2003)。 2004 年教育部在各縣市推行環境教育輔導評鑑中,將「生態旅遊融 入校外教學」列為評鑑的項目。王夢蘭(2011)認為環境教育是保護環 境最基本且成本最低的方法,此種紮根的工作從學校的戶外教學來進 行,不但符合杜威所倡導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部 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的:以個人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習的中心。 政府在 2011 年 6 月公布實施「環境教育法」,其中第十六條規定各 1 .

(18)  . 級教育主管機關應督導所屬學校運用課程教學及校園空間,研訂環境學 習課程或教材,並實施多元教學活動,進行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之環境 教育。第十九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於每年一月底以前訂定環境 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底 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並於隔年一月底前提報當年度環境教育 執行成果,而第二十四條更明訂罰則(行政院環保署,2011) 。 因應環境教育法之實施,各級學校依規定辦理各項環境教育活動, 並按期呈報年度計畫與成果。而環境教育,得以環境保護相關之課程、 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實驗(習) 、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 實作及其他活動為之。其中有關體驗、實驗(習) 、戶外學習、參訪、實 作等皆可歸屬於生態旅遊之範疇中,教師可以選擇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 辦理戶外學習以進行教學,提升師生學習生態保育概念的興趣。 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或接續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的實施,學校的教 師將扮演推動生態戶外教育活動的重要角色,並且在生態旅遊教學過程 中也能對學生提供重要的認知、態度及價值觀等。近年來,教師每年必 須參加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透過環境教育研習課程中獲得正確的生 態旅遊認知、積極的態度,瞭解生態旅遊,進而參與生態旅遊,其在身 教與言教中影響學生態度與環境典範之形成。林婉莉(2011)研究指出 屏東縣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的認知相當高,且態度亦相當積極。黃淑琪 (2013)也指出屏東縣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的認知及生態旅遊戶外教學 意願相當高。高義盛(2014)研究指出有接觸過生態旅遊資訊的台南市 國小教師佔 95.6%,顯示大部分教師都有接觸過生態旅遊資訊的經驗, 可知政府在推廣生態旅遊以及教育部將生態旅遊納入九年一貫課程中已 有不錯的成效,使得負責學校教育主要推展的教師絕大部分都具有生態. 2 .

(19)  . 環境的認識與接觸,學校環境教育的推展功不可沒。李雲菁(2014)也 指出許多旅遊景點開始注重生態的保育,並推廣生態旅遊的行程,高雄 市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認知程度及對生態旅遊態度之認同程度相當高, 也願意參與相關的旅遊活動。 基於上述,生態旅遊的盛行、環境教育法的施行,高雄市的國小教 師是否因此對參與生態旅遊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會有顯著的 相關性。 因次,本研究針對高雄市國小教師對參與生態旅遊之旅遊動機與生 態旅遊滿意度做探討,透過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國小教師對於生態旅遊 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現況與相關性,進一步分探討生態旅遊動機對 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預測情形,依據結果提供可行之建議供相關單位參 考,期望教師能將具備生態旅遊的正確態度及經由參與生態旅遊獲得之 滿意度行動於學校環境教育中,能將生態旅遊真正落實於戶外教育中, 導引並能建立學童在生態旅遊認知、態度、觀念、行動上的啟發,讓學 生在觀察、體驗中學習到保護環境的真諦,達到環境教育的目標。. 3 .

(20)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 者期望透過本研究以探究高雄市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 意度的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其影響的差異狀況,進一步分析生 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兩者間的相關情形,並探討生態旅遊動機 對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預測情形,期藉由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學 校、政府單位及學術單位。. 貳、待答問題 為了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對下列問題加以探討: 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教師,其生態旅遊動機之現況與其差 異情形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教師,其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現況與其 差異情形為何? 三、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加生態旅遊,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間 關係為何? 四、 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對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預測情形為 何?. 4 .

(21)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 究之研究。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對象、研究地區、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其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5 學年度任職於高雄市之市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 象,並針對大型、中型及小型學校進行立意配額抽樣。 二、研究地區 以高雄市市立國民小學為範圍,涵蓋高雄縣市合併後之所有行政區 域共有 38 個區域。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內容,以參加生態旅遊之高雄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並 以其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為研究主題,所探討的變項如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包含個人的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婚姻 狀況、子女數、學校規模、擔任職務、參加生態旅遊的次數、 是否因深刻的生態旅遊地點而有意願再次參與生態旅遊等變 項。 (二)生態旅遊動機:包含學習體驗、心靈紓壓與人際互動等層面。 (三)生態旅遊滿意度:包含身心放鬆、教育、社會及美感等層面。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並利用量化之統計分析,探討各變 項間的關係及其差異情形。. 5 .

(22)  .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分為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兩方面: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所施測的對象為高雄市國小教師為主,研究結果僅供相類似 的族群參考。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測量的準確性可能會因為受試者的填答 是否有所保留、受試者對問卷問題的解讀與認知等因素而有所誤差,非 本研究所能控制。. 6 .

(23)  .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生態旅遊 洪詩雅(2011)認為生態旅遊是以自然地區為基地,使遊客從解說 教育與實地體驗活動中親近自然,欣賞自然之美,學習尊重與保護當地 自然、文化資源,並以負責任的態度與回饋方式造福當地,是一個兼顧 旅遊、環境保育與地方發展的旅遊方式。 貳、旅遊動機 Beard 與 Ragheb(1983)認為休閒旅遊動機是引發與導引個人從事休 閒行為之原因,為休閒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視為是為休閒行 為之動力來源。本研究所指的旅遊動機是指高雄市國小教師為滿足其旅 遊之需求而驅使個人參與旅遊活動之內在動力。以修編的「高雄市國小 教師生態旅遊動機量表」進行衡量,內容包括: 「學習體驗」 、 「心靈紓壓」 、 「人際互動」等三個構面,並採用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量表方式測 量,得分愈高表示教師對生態旅遊動機程度愈高。 參、生態旅遊滿意度 Beard 與 Ragheb (1980)為「滿意度」所下的定義為:是個體因從事 休閒活動而獲得正面看法或感受,它是個人對自己目前一般旅遊經驗及 情境所感受的滿意程度,這種正面的滿足感來自個體自身所察覺到或未 察覺到的需求滿足。本研究所指的生態旅遊滿意度是指高雄市國小教師 在參與生態旅遊活動後,針對參與的歷程所獲得到愉悅感受滿意程度。 以修編的「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滿意度量表」進行衡量,內容包括: 「身心放鬆」 、「教育」 、「社會」及「美感」等四個構面,並採用李克特 (Likert)五點尺度量表方式測量,得分愈高表示教師對生態旅遊之滿意 度愈高。. 7 .

(24)  . 8 .

(25)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 研究之相關文獻,以期許對本研究有更深入的瞭解,以形成本研究之理 論基礎及研究架構之依據。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生態旅遊之相關文 獻探討;第二節為旅遊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生態旅遊滿意度 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則針對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關係相關 研究;第五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生態旅遊 本節針對生態旅遊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分為何謂生態旅遊、生態 旅遊的發展歷程及生態旅遊的相關研究。 壹、 何謂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的起源 生態旅遊一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 1965 年,學者 Hetzer 在 Links 期刊中評論開發中國家旅遊活動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乃呼籲 各界重新思考當地文化、教育及觀光的內涵,並提倡一種「生態型旅遊」 (ecological tourism)以取代傳統的觀光模式。墨西哥保育專家 Ceballos-Lascurain 於 1983 年第一次創造使用“Ecotourism”這個名詞以遊 說保護北猶加敦的溼地做為美洲紅鶴繁殖地,在與開發者談到終止碼頭 建設時,他提到保育該濕地以吸引觀光客來此賞鳥,藉著生態保育來活 絡當地的經濟活動(洪詩雅,2011) 。 生態旅遊,單純就字面意義可解釋為一種觀察動植物生態、自然環 境的旅遊方式,也可詮釋為具有生態觀念、增進生態保育的遊憩行為。 然而,這個名詞涵蓋了廣泛且模糊的概念,容易導致大眾的誤解,甚至 刻意被扭曲。於是乎,在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世 9 .

(26)  . 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 IUCN)的 大力推動下,明確的將生態旅遊定義為: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 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 ,逐漸改變世人對旅遊型態 的樣貌。 而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在綜合了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後,於 2003 年底提出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中提出了生態旅遊辨別的 8 項原則,如 果有任何一項答案是否定的,就不算是生態旅遊了。 一、必須採用低環境衝擊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 二、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不論是團體大小或參觀團體數目) 。 三、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四、必須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五、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六、必須聘用瞭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 七、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 八、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生態旅遊的定義 自 Ceballos-Lascurain 於 1983 年提出生態旅遊的概念後,各學者或 組織相繼出現形形色色的定義來解釋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相關的實證研究於 1980 年代末期才開始,到了 1990 年後, 研究報告紛紛出爐,顯見生態旅遊的熱潮是近三十年的大事。自 1965 年「生態旅遊」一詞出現至今,這五十多年間,國內外許多學者及相關 組織對其之定義進行闡釋,然而到目前仍沒有一個統一性的結論。 本研究整理國內外學者及相關組織對於生態旅遊定義(見表 2-1) , 依照「基於自然人文」 、「環境教育解說」 、「永續經營發展」 、「具備環境. 10 .

(27)  . 意識」、 「利益回饋」這五個面向加以探討。 一、基於自然人文 Ceballos-Lascurain(1987)、楊宏志(1992)提出生態旅遊是到未受干 擾的自然旅遊地區旅遊,帶有目的,以研究、欣賞、享受當地的美景和 野生動植物,及體驗該地文化。Wall(1994)認為大自然是生態旅遊的主 要吸引力,包含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而王鑫(2000)則認為生態旅遊 是建基在一地的自然、歷史與土著文化上(含原住民的或該社區的文化) 。 因此,以自然區域的資源為核心,將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 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規劃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 體驗。 二、環境教育解說 Zieffer(1989)生態旅遊是一種啟發式的旅遊模式,主要建基於當地的 自然歷史與固有文化。生態旅遊遊客為了欣賞、參與而來到尚未開發的 地區,對野生動物或自然資源採行非消耗性使用,並透過經濟或勞力的 方式直接貢獻於當地的保育活動與居民的經濟福利。Fennell(2001)認為 生態旅遊通常發生在自然地區,它的主要目的在體驗自然與學習自然。 賴威任(2002)則認為生態旅遊是藉由環境教育的進行來指導遊客欣賞 及體驗自然及文化景點,並在進行過程中會引導遊客避免對環境造成負 面衝擊,及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觀光活動。 因此,以體驗、瞭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經由營造遊客與 環境互動的過程,並透過對旅遊地區之自然及文化資產提供深入且專業 的解說,藉由行前及途中適時給予正確資訊,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與環境 教育活動的融入,提供遊客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及大自 然體驗。. 11 .

(28)  . 三、永續經營發展 Stewart(1993)生態旅遊是一種永續觀光的形式,也是一種符合倫理 的經營方式,主張是對文化衝擊降到最低的一種旅遊方式。Fennell(2001) 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永續旅遊之方式,應符合倫理的概念,主張低衝擊、 非消耗性和地方取向。林鴻忠(2002)提出發展觀光若只追求經濟效益, 而忽略發展與環境保育間的平衡,將使觀光產業沒落或消失。而 2002 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所舉辦的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The World Ecotourism Summit)中,所有與會國家代表都體認旅遊業必須遵守永續發 展的主張,並肯定生態旅遊在提升經濟、社會和環境利益上,具有示範 的作用(李長青,2002)。 因此,生態旅遊地區的發展及經營方法,以實踐自然資源之永續保 存、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及其棲地為發展原則,不但必須將人為 的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 文化資產之保育,因此永續發展才是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 四、具備環境意識 美國的保育團體 The National Auduban Society 認為生態旅遊必須讓 每位遊客都能具備環境意識,才能算是真正的生態旅遊(左顯能,1993) 。 吳宗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認為生態旅遊可以提供遊客環境教育 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張聖儀(2009) 以生態保育為目標,並使在自然之地從事旅遊的參與者獲得體驗感受與 教育啟發,進而促使其環境責任感萌生的旅遊模式。楊玉全(2012)認 為生態旅遊是負責任的旅遊行為,對於當地自然生態不可以任意破壞, 對於當地居民文化必須尊重,在遊憩時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 因此,結合了對自然環境的使命感、與對社會道德的責任感,並積. 12 .

(29)  . 極發揚此種理念的認同擴及遊客。期望藉由解說服務與環境教育,啟發 遊客對地方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尊重,鼓勵遊客與當地居民建立環境 倫理,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 五、利益回饋 Zieffer(1989)認為生態旅遊遊客為了欣賞、參與而來到尚未開發的地 區,對野生動物或自然資源採行非消耗性使用,並透過經濟或勞力的方 式直接貢獻於當地的保育活動與居民的經濟福利。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1996)認為生態旅遊是對環境負責任的旅遊並促進保育,降低負面 衝擊,提供在地居民的收益。黃淑琪(2013)指出生態旅遊可以為當地 居民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收入,而旅遊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可做為 當地建設及保育經費的來源,協助生態旅遊地的發展。 因此,生態旅遊的策略是將旅遊所得的收益轉化成為當地社區的保 育基金,操作方式包括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及透過不同機制協助社區 籌措環境保護、研究及教育基金,以對當地生態與人文資源之保育提供 直接的經濟助益,並使社區能獲得來自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的實質效益。 表 2- 1 國內外學者及國際組織對生態旅遊的定義 學者/組織 Hetzer. 年代 1965. Ceballos-Las curain. 1987. Zieffer. 1989. Kutay. 1989. 定義 生態旅遊應對當地自然與文化的衝擊最小、對地主有最大的 經濟效益,遊客也能得到最大的遊憩滿意度。 生態旅遊是到相當未受干擾或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的 研究、欣賞或體驗當中的野生動植物景象,並關心當地的文 化內涵。 生態旅遊是一種啟發式的旅遊模式,主要建基於當地的自然 歷史與固有文化。生態旅遊遊客為了欣賞、參與而來到尚未 開發的地區,對野生動物或自然資源採行非消耗性使用,並 透過經濟或勞力的方式直接貢獻於當地的保育活動與居民 的經濟福利。 生態旅遊是另類的旅遊方式,在選定的自然區域中規劃出休 閒遊憩基地,提供遊憩的生物資源,引導遊客深入了解地方 文化,透過精心設計的解說方案從而學習當地生活智慧,並 導入遊憩地與鄰近社區的連結。 (續下頁) 13 .

(30)  . 學者/組織 年代 國際生態旅 1990 遊協會 TIES 亞太旅遊協 1991 會 PATA. 定義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 居民的福祉。 生態旅遊應以珍視、欣賞、參與及敏感的態度與精神,造訪 一個相當未開發的地區,並且不消耗任何野生或自然資源。 同時盡一己之力,對該地區的保育活動和特殊的地方性需求 有所貢獻。. 楊宏志. 1992. Stewart. 1993. 左顯能. 1993. 生態旅遊是在沒有人為干擾或污染之自然地區,以特殊的目 的,採崇敬和欣賞風景、野生動植物、歷史文化之態度從事 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永續觀光的形式,也是一種符合倫理的經營 方式,主張是對文化衝擊降到最低的一種旅遊方式。 美國的保育團體 The National Auduban Society 認為生態旅遊 必須讓每位遊客都能具備環境意識,才能算是真正的生態旅 遊。. Wall. 1994. 世界自然保 1996 育聯盟 IUCN. 大自然是生態旅遊的主要吸引力,包含自然資源與人文資 源。 對環境負責任的旅遊並促進保育,降低負面衝擊,提供在地 居民的收益。. 王鑫. 2000. 生態旅遊是建基在一地的自然、歷史與土著文化上(含原住 民的或該社區的文化)。. Fennell. 2001. 生態旅遊是一種永續旅遊之方式,應符合倫理的概念,主張 低衝擊、非消耗性和地方取向;通常發生在自然地區,主要 目的在體驗與學習自然,並對當地之保育有所貢獻。. 賴威任. 2002. 行政院國家 永續發展委 員會. 2003. 生態旅遊是藉由環境教育的進行來指導遊客欣賞及體驗自 然及文化景點,並在進行過程中會引導遊客避免對環境造成 負面衝擊,及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觀光活動。 一種在自然地點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 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吳宗宏、 黃宗成、 洪常明. 2005. 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 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經由解說服務引領遊 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 客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 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 張聖儀. 2009. 楊玉全. 2012. 以生態保育為目標,並使在自然之地從事旅遊的參與者獲得 體驗感受與教育啟發,進而促使其環境責任感萌生的旅遊模 式。 是負責任的旅遊行為,對於當地自然生態不可以任意破壞, 對於當地居民文化必須尊重,在遊憩時需要約束自己的行 為。. 黃淑琪. 2013. 生態旅遊可以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收入,而旅遊 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可做為當地建設及保育經費的來 源,協助生態旅遊地的發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4 .

(31)  . 綜合以上觀點,儘管各學者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解釋不盡相同。但 皆有五個生態面向,也唯有這五個面向交集,才是生態旅遊完整架構的 展現。本研究生在了解生態旅遊的定義後,認為推動生態旅遊時仍需整 合五個發展面向,才能體現生態旅遊的精神,因此對生態旅遊之定義為 一種負責任的旅遊,強調人與環境間的倫理相處關係,透過解說教育引 導遊客主動學習、體驗生態之美、瞭解生態的重要性,並以負責任的態 度與回饋行為,保護生態與文化資源,以達到兼顧旅遊、保育與地方發 展共創三方共贏的局面。. 貳、生態旅遊的發展歷程 由於生態旅遊起源於西方,其歷史並不長久,從 60、70 年代至今, 生態旅遊的發展可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方偉達,2010): 一、發韌期(1960-1970) 全球許多旅遊地的生態系統因為旅遊人口的快速成長而受到影響。 隨著環境運動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旅遊對環境及社會造成的衝擊,並開 始探討如何藉由生態旅遊找到經濟與環境間的平衡。 二、醞釀期(1970-1980) 此時期的旅遊型態仍只限於自然環境的友善利用而已,對於生態旅 遊的深層議題,尚未認真探討。 三、形成期(1980-1990) 部分旅行業者發現生態旅遊所蘊含潛在的利潤,於是在偏遠地區的 土地,建立生態旅館、推出生態遊程及導覽服務。但是,這時的生態旅 遊帶來的經濟收入,卻未能回饋於當地的資源保護和社區永續發展。. 15 .

(32)  . 四、成熟期(1990-2000) 「21 世紀議程」通過之後,生態旅遊逐漸成為觀光產業的重要焦 點。因此兼顧環境保護及國家發展的生態旅遊成為發展中國家重視的旅 遊模式。有更多的組織、政府部門、企業團體、學術單位、當地居民及 非政府組織相繼介入推動,使得生態旅遊的概念清晰化、完善,相關原 則與架構被提出、分析、確立(宋瑞、薛怡珍,2004) 。此時期的生態旅 遊定義呈現出高度的保育面向(Fennell, 2001)。 五、蓬勃期(2001 至今) 宋瑞與薛怡珍(2004)研究指出,此時期有許多的研究者與研究機 構將生態旅遊視為環境保護與發展目標的工具。聯合國在宣布 2002 年為 國際生態旅遊年,並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 ,讓生 態旅遊發展模式能更加完善。. 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現況 過去的觀光旅遊對台灣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以往一直認為旅遊業是 無煙囪的綠色產業,然而近年來發現,因為人在觀光時的心是為所欲為、 毫無節制,對動植物、風土習俗和環境居民沒有尊重,以致旅遊業及其 附加產業對於自然環境及旅遊地點的社會產生大大小小的不良衝擊與壓 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生態景觀消失、文化傳統變質或瓦解。 台灣現在已有諸多團體在推廣各種不同的生態旅遊,當前積極要進 行的是全盤整合,使生態旅遊有一套完備的經營管理機制,讓台經驗與 國際接軌,而走向國際市場。 一、政府政策 台灣生態旅遊發展可以追朔到 1980 年代,環保運動剛起步,民間環. 16 .

(33)  . 保團體紛紛成立,1984 年國家公園成立並開始在園區內推展解說、旅遊 活動。1987 年政府成立環境保護署,建立環保體制與法令。1990 年代, 隨著國際發展的腳步, 「生態旅遊」的概念以各種形式逐漸在國內推展開 來,國家公園及民間生態保育團體開始藉著自然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方式 推廣休閒遊憩兼顧環境保育的概念。萌芽期發展歷程約在 1980~1999 年 之間,歷時約 20 年,較正式之政府介入推動期間,為交通部觀光局對生 態旅遊政策的制定與推動(2000~2003) ,2004 年後再由內政部營建署國 家公園當局接手針對國內生態旅遊政策進行制定與推動迄今(黃躍雯, 2011) 。 二、民間參與 台灣初期是由許多民間社團推出主題式之自然生態之旅,行程主要 在體驗並欣賞當地的生態資源(如鳥類、蝶類、地景) ,不以熱門觀光景 點為訴求,懷抱關懷與學習的態度,不但是替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為 旅遊目的地的生態環境負責,逐漸養成了參加者仔細聆聽、細心觀察的 習慣,也培養了一些同好、義工、解說員,更將台灣豐富多樣的生物資 源一點一滴記錄保存下來,也讓台灣在國際間的生態保育聲望展開新 頁。以下簡述國內推廣自然生態之旅的主要民間社團以及文化探索的活 動,並分別整理於表 2-2 及表 2-3。 (一) 自然生態之旅 1984 年台北鳥會成立(衍生於 1973 年成立的台北賞鳥會) ,其後各 地鳥會陸續成立,這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自主性民間團體(中華民國野鳥 學會,於 1988 年由二十一個地方鳥會及生態保育團體聯合組成) 。其他 保育、環保組織如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2) 、大自然教育推廣 協會(1989)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1989) 、荒野保護協會(1995) 、. 17 .

(34)  .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1996)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1996)、中華鯨豚協會 (1998) 、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1999)相繼成立,各自舉辦各式各樣 的活動,吸引不同年齡與階層的民眾進入大自然,與野生物「無害相遇」 , 欣賞台灣生態之美,同時進行環境教育,提升休閒遊憩品質。 2001 年 3 月,成員含括產、官、學及各相關保育社團代表等台灣在 觀光與生態保育二方面的專家與有興趣的人士,集結成一個活力十足、 專業導向的行動團隊,成立了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該會成立後積極探勘 台灣可以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架設專業網站、提供相關訊息交流、培 訓相關人才、輔導景點及旅遊業者、大眾媒體宣導、舉辦研討會、規劃 或勘選生態旅遊遊程,在台灣全力推展生態旅遊(賴鵬智,2010)。 台灣生態教育推廣協會(2008)透過教育課程及活動,使親子共同 出遊,親近大自然,瞭解生物,進而愛護生態,重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 和諧關係。 表 2- 2 推廣生態旅遊民間團體 組織(年代) 宗旨及任務 網站 http://www. 以帶領大眾貼近大自然為目標,藉由認識自然,瞭解自然, 中華民國自 然生態保育 愛護自然,從親近泥土、山嶽、河川中,傳遞綠色家園需 swan.org.tw / 協會(1982) 要永續發展的理念。任務如下: 1.野生物之保育、研究與推廣。 2.天然景觀與棲地的維護。 3.環境污染防治的研究。 4.自然生態的保育宣導。 5.國際保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6.自然生態保育學術的探討。 7.自然保育書刊之譯印與發行。 http://www. 透過下列宗旨和任務,提供當代人民良好的生活品 中華民國野 bird.org.tw/ 質,並為後代子孫留下自然美景: 鳥學會 1.欣賞、研究和保育野生鳥類及其棲地。 (1988) 2.推廣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觀念。 3.接受辦理保護野生鳥類的各項措施,如教育、宣傳、保護 區設立和管理。 4.出版野生鳥類研究報告及相關書刊、資料。 5.參加國際會議,與國際保育團體互訪交流,提昇我國保育 形象。 (續下頁) 18 .

(35)  . 組織(年代) 主婦聯盟環 境保護基金 會(1989). 宗旨及任務 結合婦女力量,關懷社會,促進兩性和諧,改善生活 環境,提昇生活品質。. 網站 http://www. huf.org.tw/. 大自然教育 推廣協會 (1989). 基於保護大自然的理念,在民間悄悄地展開「尊重生 命,關懷大自然」的實際行動。從早期單純的親子活動, 擴增到解說訓練課程以及知性之旅,其宗旨始終如一:研 究如何從大自然中學習相關知識,且讓人人了解、關心、 愛護、享受大自然,進而心懷感激、熱愛生命。 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接受委託或捐贈,取得荒地的 監護與管理權,將之圈護,盡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 復生機。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從刻意保留下來的台灣荒野 中,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 1.保存台灣天然物種。 2.讓野地能自然演替。 3.推廣自然生態保育觀念。 4.提供大眾自然生態教育的環境與機會。 5.協助政府保育水土、維護自然資源。 6.培訓自然生態保育人才。 藉由倡導、推動濕地之保育等相關工作,以保護濕地 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昇濕地物種、此世代與未來世代 人類之福祉。致力於濕地之經營管理,透過認養、環境信 託甚至承租、購買重要之濕地,在濕地經營管理之過程中 推動濕地政策法制之擬訂、濕地廊道之建構、瀕危或受脅 物種之保育、並且進行教育宣導以提昇公眾之環境意識。 1.重要濕地之指定與保護。 2.特定物種之保育。 3.濕地復育與經營管理。 4.環境教育與培訓。 以推動蝴蝶生態研究、保育、教育、推廣之理念宗旨 而成立,工作項目如下︰ 1.藉多樣主題性活動引導民眾欣賞、觀察、認識自然野地蝴 蝶生態之美,宣導並深耕保育觀念。 2.定期、長期執行蝴蝶調查及環境監測。 3.辦理「蝴蝶生態保育種子教師」 、 「解說志工」招募培訓及 學術研討會。 4.辦理生態保育專題講座及推廣演講。 5.編輯蝴蝶及生態性質刊物。 6.推動原生種蜜源及寄主植物栽種,保留自然棲地。 促進國民保護鯨豚及其棲息環境,並倡導有關鯨豚之研 究、觀察、欣賞與保育;期許國民高雅知性之情操與維護 海洋生態系之永續發展。任務如下: 1.鯨豚之研究、調查及保育事項。 2.舉辦鯨豚之欣賞保護及各項推廣活動。 3.本會接受國內外學術機構及機關團體委託辦理有關海洋 生態之研究、調查及保育事項。 4.協助有關單位鯨豚之鑑定、教育訓練及宣導活動事項。 5.有關鯨豚保育活動之國際合作及聯繫事項。 6.編輯及出版有關鯨豚之書刊、通訊及文獻事項。 7.與國外鯨豚協會及相關團體、學術機構之交流事項。 8.其他與章程所訂宗旨及任務相關事項。. http://www. neat.org.tw/. 荒野保護協 會(1995). 台灣濕地保 護聯盟 (1996). 台灣蝴蝶保 育學會 (1996). 中華鯨豚協 會(1998). 19 . https://www .sow.org.tw/. http://www. wetland.org. tw/. http://www. butterfly.org .tw/home.ph p. http://ww w.whale.o rg.tw/. (續下頁).

(36)  . 組織(年代) 中華民國自 然步道協會 (1999). 臺灣生態旅 遊協會 (2001). 台灣生態教 育推廣協會 (2008). 宗旨及任務 不強調走進深山荒野,而是鼓勵民眾利用社區中的綠 地或小山丘來體驗自然、認識自然,了解在我們身邊的花 草樹木、蟲魚鳥獸。更結合了社區力量共同來關心社區環 境及下一代的環境 教育問題。目前已推出了三十四條自然 步道,除了做資源調查、解說員培訓,並出版相關書籍或 解說摺頁。 提升臺灣國內導覽人員的素質、維護台灣生態美景之 永續利用,持續推動各項服務,並且培訓生態旅遊導覽人 員,已達成協會之目標。培訓生態旅遊導覽人員,向遊客 進行專業的生態、人文解說,讓遊客自解說中領略大自然 的奧妙及人文歷史的內涵, 進而激發愛鄉愛土的心理。期 望藉由本訓練提升臺灣國內導覽人員的素質,成為真正生 態旅遊專業導覽人員,共同為提昇國內旅遊品質並維護臺 灣生態美景之永續利用共盡心力。 藉由教育課程及活動,使民眾接近自然,瞭解生物, 進而愛護生態,重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係。. 網站 http://nature t.ngo.org.tw /. http://www. ecotour.org. tw/. http://www.l ovenature.or g.tw/content /info/Index. aspx.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 文化探索: 1.原住民文化之旅:近來原住民不但正名定位,也找到了他們亙古 以來存在於祖靈的堅強文化和精神重心,透過一次次的祭典文化、母語 風俗、家屋衣飾、傳統食物製作的探源與活動中,並歡迎非族人到訪參 觀各項祭典,開始看清楚原住民的生活哲學及其與台灣的關係。 2.古蹟巡禮:全台各地民間社團或文史工作室推展認識鄉土活動、 探訪各式古蹟、瞭解先民拓荒源流與生命奮鬥歷程,開啟了文化生態旅 遊風氣。. 20 .

(37)  . 表 2- 3 推廣文化探索民間團體 組織(年代) 任 務 網站 鳳邑赤山 基於關心鄉土的理念,想永續經營鳳山的文物資產而成 https://market. cloud.edu.tw/c 文史工作 立工作室。 ontent/local/ka 室(1995) 1.追溯古老的鳳山縣的文史 ushoun/chinna 2.為赤山社區未來發展給予社區總體造遠景的定位。 n/content.htm 船仔頭藝 賦予老故鄉新的生命,企圖將休閒生活與本地的農業資 http://www.cha 術村文教 源做個結合,一方面讓都市人來此地享受自然的田園生 u-a-thau.org.tw 基金會 活,透過保存完善的農村景觀實現鄉土教育;另一方 / (1995) 面,運用蔦松村位居嘉義縣沿海地區旅遊路線中點的優 勢,希望能因此激發觀光潛力。 馬太鞍邦 強調文化產業化,目的是: http://library.ta 查文史工 1.要讓族人將文化及傳統手工業產業化,達到目的自力 iwanschoolnet. 作室 更生的目標,除了將木雕由純藝術發展成具有地方特 org/cyberfair2 (1996) 色的文化產業,如:木雕筆、環保袋…等產品。 002/C0232970 2.也把部落裡一些受到外勞影響而失業返鄉的族人聚集 042/newfile45. 在一起從事木雕工作,在木雕創作中找到可以將地方 htm 產業與族人的生活及經驗連結起來的長久之計。 舊城文化 1.舉辦社區導覽活動,積極推廣社區文化特色。 http://sixstar.m 協會 2.透過社區活動增進居民情誼,建立互信關懷。 oc.gov.tw/blog (1999) 3.協助教師蒐集鄉土教材,落實鄉土教學。 /yimyamy 4.舉辦研習課程,培訓文化導覽人材。 5.舉辦參訪活動與各地文化團體交流及分享心得。 6.辦理社區耆老訪談、錄影、拍照、紀錄—舊城耆老訪 故居、座談、口述舊城故事。 七佳石板 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部落保存了完整的排灣族石板屋部 https://www.fa 屋聚落-查 落,當今為了保持石板屋的風貌,部落依然維持著沒有 cebook.com/tj 理法特の 電力設施的生活,就是要維護這個百年建築的部落,充 uvecekadan/ 家 滿大自然的氣息,豐富的生態環境。查理法特の家工作 (2002) 團隊會熱心協助導引遊客,有美好的森態石板屋之旅, 也希望大家一起來維護這個百年排灣族的建築。 司馬庫斯 由部落族人共同規劃土地的使用,集體經營司馬庫斯的 http://www.sm 部落勞動 旅遊觀光,所得利益均分,並建立一套完善的福利制 angus.org 合作社 度,實現了部落自治的小型共產社會。司馬庫斯有著名 (2004) 巨木群,優美景觀及豐富的生態資源,重視並落實生態 保育計畫,加上族人有凝聚力,分工合作,共同經營社 區觀光發展,因此吸引許多遊客前來生態旅遊。 不老部落 由在台北做景觀設計師二十年,今年 52 歲的潘今晟 http://www.bul 文化工作 (Wilang) 一手打造出來的。佔地十公頃、串連七個家 aubulau.com/ 室(2005) 庭,分為四組人,採分工合作制度,分別負責造屋、種 植、打獵和煮食,過著自給自足的單純生活。不老部落, 泰雅語為 BulauBulau,有「隨處走走、閒逛」之意。這 是一個泰雅族人刻意經營的原始部落,每天最多只開放 30 位遊客到訪,體驗部落美食、編織、歌舞與生活方式。 五溝水守 是目前仍保存完善頗具特色的客家聚落村莊,社區內有 http://wugoush 護工作站 多戶具百年以上歷史的民宅伙房,其中最為著名的為莊 ui.blogspot.tw/ (2011) 口的劉氏宗祠,社區內並保存有傳統特殊的「攻炮城」 民俗活動及具多樣化的人文與環境生態風貌 ,兼具保 有傳統客家美食諸如面帕粄及月桃葉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

(38)  . 由上述文獻得知,這些推廣多年或剛萌芽的文化生態旅遊經驗,已 為台灣生態旅遊奠下良好的行動起點,也是形成全民共識的開始。生態 旅遊吸引人的核心在於歷史、民俗技藝、觀光文化、自然生態、當地節 慶及本土工藝、特色風味飲食價值所在等。這些價值在我們的社區裡與 周邊的生態環境都可發現其蹤影,但必須以謙虛學習及愛護的心態才能 真正了解其中的意義和精髓,一份優秀的生態旅遊計劃需結合人文特色 及生態自然,才可使生態旅遊的內涵增添豐富性,也使永續發展的想法 更融入於社區。. 參、生態旅遊的相關研究 生態旅遊有別於一般大眾旅遊,它是一種以發展地方特色、建設及 經濟為主的活動,並可以減少旅遊對環境負面的傷害,建立一個共生的 關係。近年來許多學者對生態旅遊的議題逐加以重視,相關研究也逐年 增加中。本研究將生態旅遊的相關研究彙整,詳見表 2-4 所示。. 22 .

(39)  . 表 2- 4 國內學者對生態旅遊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陳明川 (2003).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嘉義縣山美村居 民 (問卷調查). 江依芳 (2004). 參與步道生態旅 遊的遊客 (問卷調查). 林婉莉 (2011) 王夢蘭 (2011). 屏東縣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 某國小四年級某 班學童 (質量合併法) 墾丁森林遊樂區 的遊客 (問卷調查). 劉宗名 (2012). 黃淑琪 (2013). 屏東縣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 李碧琴 (2014). 高美社區居民 (半結構深度訪 談配合實地觀 察). 吳鑑峯 (2016). 屏東縣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 居民對現況生態旅遊發展的態度是正面的,而居民 支持以保自然及文化資源等方式來發展生態旅遊。 並不同意以大型觀光團為主要對象與興建飯店來吸 引更多遊客。 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滿意度、行為意圖間之關係, 經路徑分析後得知,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會正向影響 滿意度,而滿意度亦正向影響遊客行為意圖;其中 又以生態旅遊服務品質五個因素中之「生態有形性」 影響遊客滿意度的程度最大。 屏東縣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的認知相當高,且態度 亦相當積極。生態旅遊認知與態度具顯著正相關。 利用生態旅遊的遊憩體驗進行戶外教學,學生學習 動機與興趣都相當高,能增加環境教育學習成效。 在遊客生態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中,軍 公教受訪者對生態旅遊態度認知高於其他受訪者, 工作收入相較其他職業為高且生活品質穩定的軍公 教人員,有更多時間去體驗關心瞭解不同的生態環 境,因此對生態環境的旅遊滿意度較高,故重遊意 願較高。 屏東縣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的認知及生態旅遊戶外 教學意願相當高。在生態旅遊戶外教學影響因素 中,以生態旅遊地因素的影響程度最高。 當地居民認為高美濕地生態豐富利於發展生態旅 遊,並認同解說培訓活動,但因解說活動訊息不夠 公開透明、欠缺長遠規劃及經營、認證制度仍不夠 嚴謹且沒有對外統一接洽解說服務的窗口等等原 因,以致發展解說活動遭遇困境。 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現況為中上程度。並建 議屏東縣國小教師多加入生態保育團體,強化教師 專業知能;善用假期參與生態旅遊活動,提升教師 專業知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文獻可知,目前台灣對生態旅遊之推廣仍相當重視,除了政 府部門及民間團體持續推行,學術文獻的產量也日益增多。生態旅遊也 適合在國小階段推行,透過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透過直接漸進的學. 23 .

(40)  . 習,讓教師在生態旅遊中獲得正確環境知識,培養環境保育態度,增強 環境意識,有助於未來高度責任感旅遊的養成,經由滿意度行動於學校 環境教育中,導引並能建立學童在生態旅遊認知、態度、觀念、行動上 的啟發,藉此喚起生態保育及環境意識並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因此 本研究根據文獻的探討以量化方法來發展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的旅遊 動機與滿意度之量表,以進行證實研究。. 24 .

(41)  . 第二節 旅遊動機之相關研究 動機(Motive)是指起動、指引和維持身體與心理活動機能,並引 導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張春興,2004) 。本節擬探 討動機之定義與相關理論,並進一步從相關研究中,分析影響旅遊動機 之主要因素與構項,及旅遊動機相關研究結果。 壹、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指人類的心理需求的引發,及外在環境的刺激,二者共同作 用結果所形成的活動與行為。運用於學術上,持有不同理論觀點的專家 學者們,對「動機」所下的定義有著不同的詮釋。茲將各專家學者對動 機一詞的定義彙整如表 2-5 所示。 表 2- 5 動機定義相關文獻 專家學者 Maslow. 年代 1943. 定義 動機是人們可能因某些生理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 驅動力(Drive),這種趨動力具有遺傳性。 Vroom 1964 一種控制行為的內在力量,也就是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並促使 他有所行動的過程。 Robbins 1988 動機是從事某一件工作的意願,其大小決定於該工作完成後能滿 足個人需求的能力。 洪蘭(譯) 1997 人的行為是具有動機的,它可以驅使個體接近或遠離某個目標, 同時也激發個體產生行為。 黃天中、 1998 動機是指各體內在激起某一行為的心理歷程,其程度的大小端視 洪英正 行為後所能獲得的報酬或滿足感而定。 Kotler 2000 動機是一種被刺激的需求,它足以引發個體採取行動來滿足需求。 張春興 2004 動機是指起動、指引和維持身體與心理活動機能,並引導該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 張紋菱 2006 動機被認為是支配旅遊行為的最根本驅力,其作用在於保護、滿 足個人或提高個人的身價。 陳苑秀 2008 當個人內心產生遊憩需求時,為了滿足此種需求,發展出的心理 動力,進而化為實際的遊憩行為,這種心理動力即為動機。 吳柏勳 2011 動機是讓個體產生行動並持續下去的一種內在心理力量,是啟 動、持續或中斷活動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動機是人們為了滿足需求或減輕壓力,而促使個體去從 事某種活動,並藉由活動過程成功取得感受。 25 .

(42)  . 貳、旅遊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一個人所有作為的起因(Solomon,2009),而旅遊動機源自人 類的旅遊需求,它引導人們進行各項旅遊活動,並滿足其需求與目的。 目前在針對旅遊動機的各項研究中,大都從心理層面的角度切入, Iso-Ahola 和 Allen (1982)認為在旅遊活動歷程中,旅遊動機是一種驅 力,驅使遊客去滿足個人、社會和心理的不同需求,它可以說是遊客從 事旅遊活動的真正原因。 謝淑芬(1994)指出人們為了要滿足各種需求,產生了種種動機與 行為,而旅遊動機就是直接促使一個人進行旅遊活動的內在心理因素。 張衛紅(1999)認為旅遊是離開自己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到目的地做暫 時性停留,並使用當地的資源或設施尋求遊覽、宜人和娛樂的一種活動。 楊明賢(2002)認為旅遊動機是形成旅遊需求的主觀因素,是激勵 人們去實現旅遊行為的心理原因。當遊客精神緊張或不平衡狀態,遊客 便會產生從事旅遊行為的種種理由以滿足不同的需求,此即為旅遊動機 (Yoon & Uysal,2005)。 張紋菱(2006)指出當遊客受到內在、外在的刺激時,產生了旅遊 需求,為了滿足個人需求,促使遊客從事旅遊行為的驅力。黃耀昆(2006) 認為是能促使遊客參與旅遊活動,進而滿足其需求的驅動力。鄭人魁 (2011)指出旅遊動機是引發消費者產生或進一步採行旅遊行動的原動 力,導引、驅使或誘發個人參與從事旅遊行為的一切因素。潘英琴(2013) 認為旅遊動機是支配旅遊行為的驅動力,促使遊客去滿足個人、心理和 社會的需求與目的,具有多樣性。 本研究彙整先前研究者研究旅遊動機定義如表 2-6 所示。. 26 .

(43)  . 表 2- 6 旅遊動機定義相關文獻 專家學者 Iso-Ahola & Allen. 年代 1982. 謝淑芬. 1994. 楊明賢. 2002. 林國賢. 2004. Yoon & Uysal. 2005. 張紋菱. 2006. 黃耀昆 鄭人魁. 2006 2011. 潘英琴. 2013. 吳鑑峯. 2016. 定義 旅遊動機是一種驅力,驅使遊客去滿足個人、社會和心 理的不同需求,它可以說是遊客從事旅遊活動的真正原 因。 人們為了要滿足各種需求,產生了種種動機與行為,而 旅遊動機就是直接促使一個人進行旅遊活動的內在心 理因素。 旅遊動機是形成旅遊需求的主觀因素,是激勵人們去實 現旅遊行為的心理原因。 透過瞭解遊客動機,不僅可以得知遊客從事旅遊活動的 起因,亦可以推估遊客的行為。 當遊客精神緊張或不平衡狀態,遊客便會產生從事旅遊 行為的種種理由以滿足不同的需求,此即為旅遊動機。 當遊客受到內在、外在的刺激時,產生了旅遊需求,為 了滿足個人需求,促使遊客從事旅遊行為的驅力。 能促使遊客參與旅遊活動,進而滿足其需求的驅動力。 旅遊動機是引發消費者產生或進一步採行旅遊行動的 原動力,導引、驅使或誘發個人參與從事旅遊行為的一 切因素。 旅遊動機是支配旅遊行為的驅動力,促使遊客去滿足個 人、心理和社會的需求與目的,具有多樣性。 旅遊動機是基於個人身體與心理之需求,而驅使教師進 行旅遊之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指之旅遊動機係教師為滿足其旅遊之需求而驅 使個人參與旅遊活動之內在動力。. 參、旅遊動機之相關理論 旅遊動機是指引起旅遊進行旅遊活動的原因,它會受到各種旅遊特 性和因素的影響,許多學者對動機有許多不同解釋與系統性的理論,無 法用單一模式來解釋旅遊動機的形成,因此將各相關理論歸納分類如下 (彙整至林國賢,2004、梁育誠,2010、邱宇倫,2012): 27 .

(44)  . 一、 驅力理論(drive theory) Clark Hull (1943)主張驅力論,指個體內的某種需求缺乏或不滿足, 而形成一種不愉快的緊張狀態,這種驅力會導致我們採取某些行動來降 低或消除體內的緊張,例如人們因工作忙碌,希望到戶外旅遊以獲得身 心放鬆,內心因而產生驅力,驅使人們進行戶外旅遊的活動。 二、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ty) 期望理論是由 Vroom (1964)所提出,指人類具有期待行為結果的信 念,而這樣的信念會決定人的行為,並因此產生動機。人們在旅遊活動 中,由於事前的期望與實際的體驗可能不一致,致影響對該旅遊活動的 滿意與否,進一步影響其旅遊動機。 三、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ty) 歸因理論是指推論某行為、事件的原因或性質的歷程,動機介於刺 激因素與行為間的中介變項,當個體對該行為檢討成敗歸因時,會影響 到再從事該行為動機之強弱。人們在旅遊活動時,會在體驗或回憶時針 對該旅遊活動評價,如果該旅遊體驗是美好的,則會激勵下次再度旅遊 的動機(邱宇倫,2012)。 四、 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ty) 由 Maslow (1970)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動機係因需求所引起, 包括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認知、美的、自我實現等七個層次。 Maslow 將七層需求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之為「基本需求」 ,是 成長需求的基礎,由於都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導致,故又稱「缺失 性需求」或「匱乏性需求」 ;較高的後三層稱之為「成長需求」 。 曹勝雄(2001)以人類從事旅遊活動的動機對照 Maslow 的需求理 論,提出觀光旅遊也可以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看法。認為 Maslow 的這. 28 .

(45)  . 七種需求能誘發個人旅遊的動機,透過旅遊動機引發的行為,達到放鬆 身心、追求新知,獲得不同體驗、社交等目的以滿足個人的需求。 五、 場地理論(field theoty) 德國心理學家 Leiwn 以完形心理學為基礎來解釋人的行為其與周遭 環境間產生的交互關係(張春興,1991) 。場地理論著重個人以及環境間 之交互影響作用,在互動過程中生活空間環境會影響個人心理層面,故 國小教師的旅遊動機有可能源自於家庭的親情、親近團體的情感交流上 的影響。 六、 推拉理論(push and pull theoty) Dann (1977)所提出旅遊行為形成原因是因為「推力因素」和「拉力 因素」 ,來說明人類是透過某種力量或是因素被推或是被拉去旅遊。推的 因素是因為社會心理需求,這股力量是無形的、內在想放假、旅遊的慾 望,也究是引發旅遊慾望的原因;而拉的因素是旅遊景點本身的吸引力, 具備有形的屬性和特徵,來影響個人選擇旅遊的景點的力量。Klenosky (2002) 在探討觀光吸引力時,也將旅遊動機分為推的因素與拉的因素。 推的因素是指一些會引響人們決定去旅遊的因素;拉的因素則是指一些 引響人們決定要去哪裡玩的因素。所以,生態旅遊景點對國小教師有吸 引力,因此吸引國小教師前來參與生態旅遊活動,如表 2-7 所示。 表 2- 7 Dann 推拉理論 旅遊動機 說明 舉例 推力因素 人內在渴望因素,是一種無形的, 因內心想要離開煩悶工作的環 (內部動機) 包含追求知識、聲望、強化人群關 境,而想要去度假旅遊;想要增 係、放鬆、新奇等各種因素。 進家人親情而安排旅遊。 拉力因素 影響遊客到何處旅遊的因素,是觀 台北 101 大樓、新竹縣司馬庫斯 (外部動機) 光景點本身所擁有的吸引力。 山、希臘聖托里尼,是吸引遊客 觀光之動機。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29 .

數據

表 2- 3    推廣文化探索民間團體  組織(年代)  任  務  網站  鳳邑赤山 文史工作 室(1995)  基於關心鄉土的理念,想永續經營鳳山的文物資產而成立工作室。 1.追溯古老的鳳山縣的文史  2.為赤山社區未來發展給予社區總體造遠景的定位。  https://market
表 2- 4    國內學者對生態旅遊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陳明川 (2003)  嘉義縣山美村居民  (問卷調查)  居民對現況生態旅遊發展的態度是正面的,而居民支持以保自然及文化資源等方式來發展生態旅遊。並不同意以大型觀光團為主要對象與興建飯店來吸 引更多遊客。  江依芳 (2004)  參與步道生態旅遊的遊客  (問卷調查)  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滿意度、行為意圖間之關係,經路徑分析後得知,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會正向影響滿意度,而滿意度亦正向影響遊客行為
表 2- 11    教師旅遊動機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與差異分析  王儷儒  (1994)  台南縣國小教 師休閒活動參 與動機與阻礙 因素之研究  台南縣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 1
表 2- 12  背景變項在旅遊動機之差異研究結果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  年齡  服務 年資  婚姻 狀況  子女數  學校 規模  擔任 職務  參加旅遊 次數  是否願意再次參加旅遊  王儷儒  1994  +  +  -  -  +  -  -  黃春慧  2008  +  +  +  +  +  蘇因詩  2008  +  +  +  +  +  -  +  曾芝慧  2008  -  -  -  -  -  +  +  朱衍霖  2010  +  +  +  +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

附錄 1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科技與生活科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 家政 家政 家政科特別

心理 創傷壓力症候群 社交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積極參與體能活動..

新聞採訪及寫作,提高閱讀、寫 作、聆聽、說話和思維能力,培 養認真、客觀、持平、公正和實

3、 輸入文字(Input Text):所產生的文字框具固定寬度,可以讓

在軟體的使用方面,使用 Simulink 來進行。Simulink 是一種分析與模擬動態

H2-7:不同 Facebook 得知管道的 Facebook 遊戲使用者在 Facebook 遊戲動機有顯著 差異。. H2-8:不同 Facebook 平均每次使用時間的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