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學校行政班碩士班論文

指導教授:陳嘉彌 博士

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 2005 年

TEPS 資料庫為例

研究生:郭智晉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3)
(4)

謝 誌

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陳嘉彌老師,在研究期間認 真耐心的指導與協助,從題目的確定、研究問題的形成、研究架構的建立、

研究方法的運用、與寫作的技巧,到論文得以如期完成,都不厭其煩、諄諄 教誨,而老師對論文要求的標準,使我從中深感他治學嚴謹的態度,也讓我 從修改磨鍊中不斷學習論文寫作的知識、技巧與態度。陳老師不僅是我論文 指導教授,亦是進修過程中給予我最多啟發的恩師,一路引領我走入研究的 殿堂。

同時,感謝口試委員黃毅志教授、高薰芳教授,在論文的口試與審查過 程中,對論文給予專業而中肯的指正,有助於概念的釐清與確立,使我受益 良多,也使論文更為嚴謹與周延。

此外,要感謝我的台東好友小田一家人、林師傅、佳幸、雅音等艾薇塔 烘焙工坊的夥伴們,讓我在求學期間,除有遮風避雨的地方,更讓我有家的 溫暖;同窗好友建民與鳳珠在求學期間互相提攜、彼此鼓勵,讓我一路上從 不孤單;右昌國小瑞菊主任、俊瑩學長及校內夥伴們對我的協助、支持與體 恤,使我工作與課業能兼顧;我的好友佐瑲的雪中送炭,更讓我體會友情的 可貴。

最後要感謝在這段研究所求學的過程中,一路陪伴著我的未婚妻惠美,

與給我衷心關懷、支持與無盡的愛的家人。

謹以此文表達個人最深忱的謝意,謝謝你們!謹將這一份小小的成果,

呈現給所有鼓勵和幫助我的師長、家人與朋友們。

郭智晉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5)

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 2005 年

TEPS 資料庫為例

郭智晉

國立台東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影響台灣地區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 可能機制。依據所探討的文獻,對於「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

「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教育期望」、「學習態度」與「學生能力表現」等 六個潛在變項彼此之間的關聯,提出五個假設與潛在變項關係模型。本研 究以第三波「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調查資料庫」(TEPS)的全國大樣本高中 階段資料為分析對象,藉以建構與檢定影響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 可能機制。在資料分析上,運用了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分析與結構 方程模型統計技術來檢驗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設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高中生學習態度對其能力表現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師 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學生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態度有直接正 向的影響;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態度有直接負向影響,但影響力不大。師 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學生自我教育期望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生能 力表現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公私立高中生在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態度與自 我教育期望上有顯著差異,而不論公私立高中生在學習態度對能力表現上 均呈現直接正向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教育實務與後續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家 長、教育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學習態度、能力表現、結構方程模型、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調查資 料庫、高中

(6)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Using The

Empirical Data of 2005 TEPS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ffect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identified six constructs: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Five hypotheses and a set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above interrelationship sequentially. We employed the national samp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involved of the Third Wave of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TEPS)as empirical data. The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re applied to examine our hypothes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earning attitude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ability performance,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attitudes, while SES has insignificantly direct nega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attitudes.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SE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ability performance.

SES show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high school students. No matter public or privat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is a direc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made regar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learning attitudes, ability perform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senior high school

(7)

目 錄

謝誌………Ⅰ 中文摘要………Ⅱ 西文摘要………Ⅲ 目錄………Ⅳ 表目錄……….Ⅵ 圖目錄……….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學習態度... 10

第二節 能力表現... 14

第三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資料來源... 26

第三節 變項測量... 33

第四節 分析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0

第一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現況分析... 40

第二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模型之相關分析... 47

第三節 公私立高中學生在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上的差異... 63

第四節 公私立高中整體模型檢定之比較... 6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結論... 90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8

一、中文部份... 98

二、西文部份... 104

附錄 1 測量變項因素分析... 106

附錄 2 測量變項相關分析... 108

(8)

表 目 錄

表3-1- 1 影響學習態度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23

表3-1- 2 影響能力表現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24

表3-1- 3 影響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24

表3-2- 1 TEPS資料庫量表內容... 30

表4-1- 1 師生教學互動摘要表 ... 42

表4-1- 2 同儕讀書氣氛摘要表 ... 42

表4-1- 3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摘要表 ... 44

表4-1- 4 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摘要表 ... 45

表4-1- 5 高中生學習態度摘要表 ... 46

表4-2- 1 所有觀察變項之峰度與態勢分配 ... 49

表4-2- 2 理論模型之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之參數估計 ... 50

表4-2- 3 觀察變項測量誤 ... 51

表4-2- 4 理論模型之整體適配度考驗指標結果表 ... 53

表4-2- 5 觀察變項之個別指標信度及潛在變項的組成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 量... 54

表4-2- 6 理論模型適配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55

表4-2- 7 潛在變項間的效果摘要表 ... 62

表4-3- 1 公私立高中生師生教學互動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3

表4-3- 2 公私立高中生同儕讀書氣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4

表4-3- 3 公私立高中生家庭社經地位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4

表4-3- 4 公私立高中生自我教育期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5

表4-3- 5 公私立高中生學習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5

表4-3- 6 公私立高中生次數分配表摘要表 ... 67

表4-4- 1 二群體所有觀察變項之峰度與態勢分配 ... 69

表4-4- 2 二群體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之參數統計 ... 70

表4-4- 3 群體觀察變項測量誤 ... 71

表4-4- 4 二群體潛在變項與潛在變項間的參數估計 ... 72

表4-4- 5 理論模型與二群體之整體適配考驗指標結果圖 ... 73

表4-4- 6 二群體之觀察變項信度、潛在變項之組合信度與平均變異數抽取量 ... 75

表4-4- 7 公私立高中組模型潛在變項間之效果值分析 ... 80

表4-4- 8 公私立高中模型的參數比較表 ... 83

附錄表1- 1 師生教學互動之因素分析 ... 106

附錄表1- 2 同儕讀書氣氛之因素分析 ... 106

附錄表1- 3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之因素分析 ... 106

(9)

附錄表1- 4 學生自我教育期望之因素分析... 107 附錄表1- 5 學生學習態度之因素分析... 107 附錄表2- 1 觀察變項之相關分析表... 111

(10)

圖 目 錄

圖2-3- 1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因果概念圖 ... 21

圖3-1- 1 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研究架構圖 ... 25

圖4-2- 1 理論模型之標準化參數估計模型圖 ... 56

圖4-4- 1 公立高中組之標準化參數估計模型圖 ... 76

圖4-4- 2 私立高中組之標準化參數估計模型圖 ... 77

(11)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高中階段的青少年由於生理上快速發育邁向成熟,心理上迫切追求獨立自 主,身心變化相當劇烈,同時自我意識亦趨強烈,正熱切建構理想的自我及人生 藍圖;但對家庭、學校、社會和現實世界卻充滿批判與叛逆,情緒起伏激烈,有 時熱情、有時苦惱(賈馥茗等,1995)。高中生年紀上面臨了成年的關卡,而成年 即是進入社會的關鍵,學子是將帶著所習得的能力在社會上闖盪,或是進入嶄新 領域,繼續追求更高深的學業與技術,都在這時期必須做出抉擇,而個人學習後 的能力表現將影響其最後的抉擇。

學生在學習後的能力表現的優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是一項不可忽略重要的 因素。處在高中階段的青少年,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學習態度仍易受外在與 內在環境影響,而內化成不同的學習態度。擁有正面、積極學習態度者樂於學習、

主動學習,沉浸於課業且樂此不疲;而採負面、消極學習態度者則抗拒學習、退 縮逃避,視學習如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相對的也就影響到學業成績的表現,

可見得學生的學習態度對自身學習表現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綜括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因素而言,可依來源將其區分為內部因 素與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包括學生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等,外部因素則包括學校 因素、社會因素、教育政策等。以外部因素來說,學生除在家時間外,大多時間 都在學校中度過,因此學校因素在所有外部因素中,對學生的影響可說特別重要。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在校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同儕的影響外,在學 習的場域中,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態度之重要因素之一,莫過於知識的傳授者-教

(13)

師。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師生互動、師生關係等對於學生學習態度、學業表現而言,

是最具影響力的,因學校是學生在家庭之外的主要生活場所,教師則是學生在父 母親以外接觸最頻繁的成人,尤其在學習生活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當今 社會型態愈趨複雜的環境中,家庭功能逐漸式微,更凸顯教師在學生成長與發展 的過程中,所佔之重要性(吳林輝,1997)。

簡紅珠(1988)指出教學是一種有意圖的活動,也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的目的,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複雜的活動。而教學活動是師生教學互動的過程,在教 學活動中教師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西諺云:「有怎樣的教師就有怎樣的學生」,

亦即教師在面對教學情境時,感受自己所能產生的影響力,往往是決定教學品質 的重要因素。因此,師生在教學上的互動,牽引著學生學習的表現,學生學習的 結果表現不僅是教師本身教學能力的展現,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

對高中生而言,影響學習的另一重要因素便是天天在一起求學的班級同儕 了。班級同儕的影響力可說相當大,處在此階段的高中生,讀書除靠自己努力,

不能假借他人之外,若有同儕的扶持、良性競爭與鼓勵,朝共同目標前進,學習 上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儕團體對學生的影響力,有時甚至比學校教師來的 深遠。班級內同儕讀書氣氛的塑造,無形中更是學生學習上的催化劑。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除外部因素外,內部因素中家庭對學生的學習 態度與能力表現而言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家庭社經地位,許多研究皆 顯示來自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會有較佳的學習表現(巫有鎰,2007;陳正昌,

1994;陳怡靖、鄭耀男,2000;謝孟穎,2003;Coleman, 1969, 1988; Hakkinen, Kirjavainen & Uusitalo, 2003)。不同社經地位的父母其投資與提供子女的成長環境 有所差異,高社經地位家庭對其子女在教育資源上的投資,與提供較為有利的學 習環境,相對於低社經地位家庭,是較多且較積極的。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

(14)

個人因素對自我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也是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之一,Albert Bandura 於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理論,其重點在於以社會認知觀點解釋人類行為 改變之歷程。其所提概念中,自我效能包括成果期望與效能期望兩個相關要素。

其中成果期望為個人相信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也就是學習者若是相信自己 在學習上認真努力,在學習結果上就會有好的成果(引自花敬凱,2000)。高中生 在學歷上的自我期望即為自我教育期望,相信自己可以達到何種教育程度目標,

讀到何種學歷,均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或是消極被動,進 一步對自己的學習結果與未來表現產生影響。

如何去審視學習者學習後的結果呢?認知心理學對學習的基本觀點,視學習 乃個人建構外在世界意義的結果,知識則是學習後產出的結果。就死讀書和讀死 書來說,其實沒什麼兩樣,都在浪費有限的生命力,堆積一些「垃圾知識」而已,

如何吸收有用的知識,轉「知識」成「智慧」,才將所學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上所 面臨的問題與困難,避免成為「兩腳書櫥」。教育部於 2003 年揭示國民教育以培 養國民所需十大能力為課程目標,而「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就是其中一項。學 生在學習後,若是不能運用自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在面臨問題時運用所學,解 決問題,那一切的學習都只是空談,故在知識的學習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 相當重要的。科技日新月異,新的事物、問題不斷出現,我們日常所遭遇的問題 更是比以往複雜且多元,只有活用知識,建構自我能力,才能活化所學,進而解 決所面臨的難題,避免有讀死書的情況發生。

綜合上述,似不難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包括內部因素個人與家庭等、外部因素教師與同儕等。身處在身心變化劇烈、自 我意識強烈階段的高中生,不論畢業後選擇升學或就業,學習的態度與自身的能 力都將影響其未來的道路。故本研究嘗試去探討影響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因素之間的關連性,並運用2008 年中央研究院釋出的「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第三波全國性大樣本調查中的高中資

(15)

料,有別於一般樣本數較少之區域性研究,進行分析探討,其研究結果較符合現 今台灣地區之現況,具較佳推論性。此外,TEPS 資料庫中的綜合分析能力測驗設 計,主要是利用各種題材去測量學生非一般課程內容的「解決問題能力」,要評量 的是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與成效,測量學生學習後所展現的能力(張苙雲,2003),

十分符合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學生能力表現。本研究在統計方法上使用結構方程模 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統計技術,用以建構與檢定影響高中生學 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的因果模型與假設,並進一步探討影響高中生學習態 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在公私立高中間是否有所差異存在。本研究所使用的「TEPS 資料庫」之特性,以充足的樣本進行分析探討,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 未來教育政策、教育實務與教育研究之參考。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之 關連性,在外部因素: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與內部因素:家庭社經地 位與自我教育期望的影響下,從實證研究的觀點,分析影響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 料庫(TEPS 資料庫)中高中資料,相關於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其能力表現相關因 素的因果機制,並建構出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的因果模型,以 檢證相關理論在高中教育的適用性,並進一步比較公私立高中彼此間的差異。

第二節 研究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為:

一、本研究所建構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之結構方程模型可否獲得支持?

二、外部因素中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與內部因素中家庭社經地位、自我 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為何?

(16)

(三)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生學習態度有何影響?

(四)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態度有何影響?

三、外部因素中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與內部因素中家庭社經地位、自我 教育期望對學生能力表現的影響為何?

(一)師生教學互動對學生能力表現有何影響?

(二)同儕讀書氣氛對學生能力表現有何影響?

(三)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生能力表現有何影響?

(四)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生能力表現有何影響?

四、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生能力表現影響為何?

五、影響公、私立高中生的學習態度、能力表現之因素有何差異?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師生教學互動

師生互動即為學生與老師透過感官與非感官的形式所進行的一種溝通方式。

若由互動的情境而言,師生互動可能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兩人互動、小團體間的互 動,以及教師與整個班級成員的互動形式。自生物中所特有的一種行為模型(林 美智,2000)。而師生在教學活動上的互動,即為師生教學互動。本研究所稱之「師 生教學互動」,係指在 TEPS 資料庫第三波學生問卷中與上述相關之題項,包括教 師給予學生正面鼓勵的「鼓勵學生」、教學方法上的多元與創新的「教學多元」與 教學後複習所學的「出題練習」。

二、 同儕讀書氣氛

(17)

班級內同儕團體的相處對班級氣氛的影響極大,班級氣氛的優劣,關係著學 童的社會化及學習過程、學習結果與身心發展。班級氣氛是一種班級成員共有的 特質,此特質經由成員互動及成員與環境互動後產生,包括物質和人際關係,該 特質形成後又將影響班級中的成員互動模式(李清榮,2005)。班級中「同儕讀書 氣氛」的好壞,攸關學生學習的品質。本研究所稱之「同儕讀書氣氛」,係指在 TEPS 資料庫第三波學生問卷中與上述相關之題項,包括學生日常對課業上盡心投入的

「課業討論」、在意自我學習結果而產生的「學業競爭」與面對未來升學而有的態 度「關心升學」。

三、 家庭社經地位

「社經地位」是根據個人或家庭的文化、收入、物質和參與社會團體活動等 標準,而決定其所屬地位。該地位(status)是交互作用的一種功能,為個人與他 人交互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為自我與他人所共同接受。家庭社經地位乃是家庭 中的組成分子,因其所具備的重要屬性或特點,如個人職業水準、教育程度和收 入等,在彼此往來互動中,所形成為他人或自己所認知的地位或聲望(黃毅志,

2002)。本研究所稱之「家庭社經地位」,係指在 TEPS 資料庫第三波家長問卷中 與上述相關之題項,包括「家庭收入」、「父親教育程度」與「母親教育程度」。

四、 自我教育期望

教育期望指的是在地位取得過程中,隨著個人所扮演角色而來,並依個人的 價值觀與主觀認知的成功期望,而建立實在的教育目標行為,而教育期望主要在 反應人們對教育內在價值與外在效用的認知(謝小苓,1998)。本研究所稱之「自

(18)

而推測的自我最高學歷,稱為「能力期望」。

五、 學生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為一種透過教與學的歷程,針對一定的方向與目標,進行持久性、

習慣性與一致性的內在心理反應,包含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交互作用,形 成一種對於人、事、物反應的傾向關係(秦夢群,1992)。本研究所稱之「學生學 習態度」,係指在 TEPS 資料庫第三波家長問卷中與上述相關之題項,包括「課業 認真」、「主動複習」與「力求甚解」。

六、 學生能力表現

本研究對於高中學生能力表現,主要是以 TEPS 所進行的綜合分析能力測驗 的答對題數來代表學生的能力表現。綜合分析能力測驗內容包括:一般分析能力 測驗、數學分析能力、語文分析能力,及科學分項測驗,共73 題。

七、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

TEPS 資料庫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 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規劃自2001 年起七年內,建立起台灣地區教育研究領域 具代表性的長期資料庫,提供良好可靠的資料,範圍涵蓋台灣地區的國高中、高 職及五專的學生及學生家長、老師與學校(中研院,2007)。本文中以「TEPS 資 料庫」代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就研究資料而言

本研究以2005 年進行調查,2008 年釋出的第三波「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高中/職學生問卷」與「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高中/職家長問卷」中的高中新 樣本資料做分析。此資料庫中包括第一、二波追蹤樣本資料與新樣本資料,二類 不同樣本在選填題項的設計上,也有所差異。因本研究內容所需題項關係,採用 高中部分新樣本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故推論也只能以此為限。本研究有效樣本數 4383 人,其中公立高中 3115 人,私立高中 1268 人。

TEPS 資料庫是全國性的教育調查結果,故本研究結果可供目前的教育實務及 後續研究做為參考。

二、 就研究變項而言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因素很多,本研究主要以「師生教學互動」、

「同儕讀書氣氛」、「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教育期望」、「學生學習態度」與「學 生能力表現」來討論。

自變項「師生教學互動」部份以「鼓勵學生」、「教學多元」與「出題練習」

為觀察變項;自變項「同儕讀書氣氛」以「課業討論」、「學業競爭」與「關心升 學」為觀察變項;自變項「家庭社經地位」以「家庭收入」、「父親教育程度」與

「母親教育程度」為觀察變項;依變項「自我教育期望」以「學歷期望」與「能 力期望」為觀察變項;主要中介依變項「學生學習態度」部分以「課業認真」、「主 動複習」與「力求甚解」為觀察變項;依變項「學生能力表現」則為「綜合分析

(20)

影響因素做探討。

三、 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SEM),探討影響 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關連性,並建構影響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 表現相關因素之模型。

四、 就研究限制而言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因素相當多,不能單從問卷調查就可清楚得 知,也無法做所有相關因素集合的調查,任何研究設計皆無法將所有影響因素一 一納入單一研究設計中,因此本研究中僅能就所納入的分析變項做深入分析討 論,無法全面性的去探討所有影響變項。此外,因資料庫問卷題目有其侷限性,

變項內容非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僅能就其題項內容判別其所代表的意義,分析、

歸納表達其所代表之概念。

本研究取用 2008 年釋出之第三波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高中新樣本資料,

此部份目前為TEPS 資料庫所釋出之最新資料,除能利用較新、較貼近目前高中現 況之資料,以建構較完整且全面的研究模型外,相較一般地區性小樣本更具推論 性。而第三波資料在設計上並未如同第一波資料有進行以「班級」為單位與班級 導師資料相互聯結設計,只能建立以學生「個人」為單位與導師、家長的相關聯 結。此外,在研究設計上僅對目前教育現況做橫向深入探討,並未進一步進行縱 貫性研究。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生學習態度與其能力表現之間的關係、與影響學生學習 態度相關因素等重要變項之關聯。依研究內容,將本章分為三節加以闡述。第一 節探討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學生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第三節 為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習態度

學生學習的結果優劣與否,自我的學習態度可說是最重要的關鍵,若是學生 在學習上不用心、不付出、不努力,沒有好的學習心態,再怎樣傑出的老師、再 怎樣付出、用心的老師也只會事倍功半。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其學習的成 效而言,可說是相當重要的。

壹、 學習態度的內涵

學習態度(learning attitude)是指學習各種事物上,學習者所抱持的一種態度,

而學習態度的消極與積極、正向與負面,將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表現。國內學者 對「學習態度」的內涵具不同看法:唐璽惠(1989)認為學習態度的內涵應包括 對課程的態度、對老師的態度、對課業習作的態度及專心學習的態度;林寶貴、

錡寶香(1992)認為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方法、動機與態度,包括 學習方法、技能、學習習慣、學習慾望等;秦夢群(1992)指出學習態度可分為 對課業學習的態度與對學習環境的態度,前者是學生對所學的動機與興趣,後者

(22)

看法;姚如芬(1993)則將學習態度的內涵,涵括了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 習慣、學習慾望、學習過程、準備考試等;黃綺君(2006)認為學習態度指學習 方法、習慣等學習的準備狀態或行為,包括閱讀、筆記、摘要、記憶、預習、問 題解決、利用時間等要件,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並可以增進學業 成就。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發現學生學習態度內涵的論述,常因研究主題、目的的 不同或研究對象不同而對學生學習態度有不同的界定。學生學習態度狹義的被定 義為學生對課業上學習的方法、傾向或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林寶貴、錡寶香,1992;

姚如芬,1993;黃綺君,2006);廣義而言,學習態度則被定義為學習者對其學習 環境所持的態度,包括教師、同學、學校與家長等所抱持的態度(秦夢群,1992;

唐璽惠,1989)。總括而言,「學習態度」即是指學習者對於學習事物的一種負責 任行為與持續性投入狀態,包括學習前的準備、學習的進行與問題的解決、自我 能力的精進等,學習者對於學習的一種融入狀態,並保持一段時間。

貳、 影響因素探究

林生傳(1999)認為影響態度的因素有四種。1.需求與期望:個體對特定事物 所持態度與其需求或期望有直接關係,如父母常有要求子女成績要比別人優秀,

或期望未來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未能真正了解小孩的需求或興趣,因 而產生不同的教養態度。2.同儕團體:人類成長歷程中,需藉助自我獨立思考與人 際互動兩條途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效。而在互動歷程中,尤其同儕間所形成的

「次級文化」最能影響態度。3.楷模學習:許多態度是由模仿別人而來的,尤其是 對於「重要他人」的行為,更能獲得增強,如老師教學生「幫助他人」時,常常 親自幫助學生,以身作則。4.社會規範:社會群體的規範或制度,有時會約束個人 的態度,如個人未能依照群體的標準,不僅自覺不安緊張,同時容易受到指責。

(23)

而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會受到許多複雜原因的影響,王家珍(2001)

提出個人的性別、性向、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學校科別、教師、環境 與社會傳播、同儕、學校環境等等,皆可能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形成及改變。

影響學習者學習態度的因素相當多,研究者歸納整理後,將影響學生學習態 度最主要的重要因素分述如下:

一、 教師

對學生學習而言,教師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在教學上,教師與學生為教 學情境的兩大主體,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學習歷程,其中教師可說是學生 學習的推動者。Marzano 與 Pickering(1997)歸納有關的心理學理論和研究結果,

指出教室氣氛的知覺會影響學習的知覺和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後天環境塑造,

而非基於天生遺傳,是現象而非本質,故具有可變性。學校可透過適當的輔導措 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引自曾淑惠,2008)。Brophy(1987)也提到,教 師的態度與想法會直接或間接透過行動傳達給學生,再透過社會性的作用而影響 學生的動機。許錫珍(1979)指出教師不僅是決定班級氣氛的主要力量,其對學 生的態度和行為表現,更可能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以及他和班上同學的人際關 係。單文經(1994)也指出在課堂中不斷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有利於學生在工作 與學習上的投入,若師生間關係不佳,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將無法實現。

綜上所述,可發現教師所持的教學態度,與其教學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在 透過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表現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尤其 在師生教學互動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的互動品質、互動氣氛,維繫著 學習活動是否能繼續下去,或是對學習者是否有所助益的關鍵因素。

(24)

二、 同儕

青少年除家庭外,絕大多時間都和同儕團體一起學習相處,而在學生主要的 學習環境還是以班級為主,身在同一班級的同學可說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且 互動最多的學習同儕了。在教室環境中,同儕團體對於學生的影響力,有時甚至 較教師深遠。班級為一社會團體,教室成員彼此的關係,其所形成的班級氣氛,

往往會影響個人的學習成效(張志銨,2002)。而學生親和性的互動愈多,愈有利 於學生的學習(陳麗娟,1994)。在學習上,同儕讀書氣氛對於團體學習而言,其 所形成的學習氛圍,影響著團體中的每一個人,學習者透過同儕團體的在學習上 的互動與自我肯定,影響著其學習態度。

三、 個人

對個人而言,影響自身學習態度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學習的自我期望,學 習者若對自己未來具有高度的期待,對本身學習態度必會產生影響。Marjoribanks

(1985)以生態學觀點解釋青少年的期望,探討生態學變項、個別特性與青少年 期望間的關係,並建構一徑路分析模型,從其所建立模型可得知家庭背景與環境 會對青少年的學習表現產生影響,再加上青少年對環境的知覺及其個別特質,會 影響其在教育與職業上的期望。林俊瑩(2007)以 TEPS 資料庫第一波國中資料進 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態度具有正面的影響,學生 自我教育期望愈高,學生學習態度愈積極。

四、 家庭

許多研究均指出,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顯著影響,尤其是家庭社經 地位的影響最深,家庭環境較佳,社經地位較高者,學習者的學習態度較為良好;

(25)

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家境不佳、學習環境不良等因素,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學習態 度大多欠佳且趨向消極(李坤崇,1992;洪寶蓮,1990;高淑芳,1998;陳正昌,

1994;鄭翠娟,1997;Bosworth, 1994; Marybeth, 1997)。

五、 其他

有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態度上因性別有顯著的差異,有些研究是女生優於男 生(官淑如,1997;張瑞村,1994;賴鑫城,1995;Begum, 1985);有些研究是男 生優於女生(秦夢群,1992);但也有些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習態度並不會因為性 別而有所差異(姚如芬,1993;洪寶蓮,1990)。另有研究發現公私立學校學生對 學習習慣與態度方面亦有顯著差異,公立學校優於私立學校(官淑如,1997;姚 如芬,1993;秦夢群,1992)。此外,有些研究則發現因城鄉差異而導致學習者學 習態度的不同(吳瓊如,1998;莊鳴鳳,1998)。

第二節 能力表現

壹、 能力表現內涵

本研究中「學生能力表現」,主要依據「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學 生能力測驗」中學生的能力測驗得分。TEPS 資料庫能力測驗的設計原則,主要是 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學習的成長情形,其測驗內容非一般的學科成就測驗,

而在於測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TEPS 測驗小組依設計原則擬定了以下大致的測驗原則(中研院,2007):

1. 測驗的目的在瞭解學生一般的學習能力,避免死背記憶題,強調學生思

(26)

2. 測驗題項盡量跳脫課程的限制,避免涉及過於專門的領域,盡可能使所 有題項的內容都是各種學校的學生有接觸過的。

3. 測驗題項多元化,包含語文,自然科學與數學,及類似一般智力測驗的 題型,以瞭解學生在各種領域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學生能力測驗」包括「綜合分析能力」、

「一般分析能力」、「數學分析能力」與「數學或數字型分析能力」。這些不同領域 的測驗題庫中,比較特殊的是所謂的「一般分析能力」題庫,題庫中的「一般分 析能力」題,所測量的分析能力包含三方面的智能:分析能力、生活應用的能力 及創造力;而每一種智能的測量方式都又各以三種呈現方式測量:語文型、圖像 型及數字型;「數學分析能力」為數學測驗;「數學或數字型分析能力」則是「數 學分析能力」與「一般分析能力」中9 題數字型題項而成;「綜合分析能力」則是 集合「一般分析能力」、「數學分析能力」與「數學或數字型分析能力」稱為「綜 合分析能力」。

貳、 能力表現與學習成就

TEPS 資料庫針對學生能力測驗題項內容的設計,主要是要測量學生解決問題 的能力,而非一般的學科測驗,跳脫課程的限制,盡可能使所有題項的內容都是 各種學校的學生有接觸過的知識(中研院,2007)。張春興(1996)指出學習為個 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或行為潛勢產生較持久改變的歷程;而成就即是指 個人的先天傳基礎,加上後天環境努力結果,使得個人在某方面所表現的實際能 力。TEPS 的分析能力測驗要評量的是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與成效,非一般智力,

主要是測量學生學習後所展現的能力,可說是學習成就。

(27)

參、 影響因素探究

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其學習成果的具體指標,也是學生學習後個人能力展現的 結果,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則是每一教育工作者亟待努力的目標。許多學 者對於影響學習成就因素進行歸納分類,郭生玉(1981)指出除了智力因素之外,

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原因,可歸納為四大類:1.心理因素:如自我觀念、個人成就 動機、焦慮、人格適應、態度與學習習慣。2.生理因素:如視、聽覺等機能的障礙、

以及一般的健康狀況等。3.社會因素:如家庭背景、父母職業、教育態度及社區的 文化價值等。4.教育因素:如教學方法、課程與教材等。王克先(1996)將影響學 習效果的因素,分為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包括個人學習的智力因素

(intellectual factors)和動機等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ual factors),客觀因素分 為自然因素(包括學習場所與工具)、社會環境(包括學校的設備與教材教法、學 生所在的團體、教師)、家庭環境(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家庭的社會階層)。 學界對於學生學習成就影響因素的探討,研究文獻甚多。從文獻歸納可知,

影響因素中以學習者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習者的學習成就影響最大,

以下就影響學生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予以臚陳。

一、 個人與家庭

家庭與學校是學生一天中生活時間最久的場所,故對學生學習結果、成就表 現而言,家庭因素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林俊瑩,2007;林俊瑩、吳裕益,2007;

林俊瑩、黃毅志,2008;孫清山、黃毅志,1996;陳怡靖,2004;張善楠、黃毅 志,1999;謝孟穎,2003;簡茂發,1984;Orr, 2003; Stevenson & Baker, 1992;

Teachman, Paasch & Carver, 1997)。其中在家庭收入、父母親教育程度等家庭社

(28)

有較佳的學業表現(林俊瑩,2007;林俊瑩、吳裕益,2007;林俊瑩、黃毅志,

2008;陳怡靖,2004;張善楠、黃毅志,1999;謝孟穎,2003;簡茂發,1984)。

在個人方面上,個人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習者的學業表現而言具有正向的影響 力,如陳正昌(1994)的研究發現學校資源會透過學生教育期望、學習態度影響 學生學業表現,學校資源愈豐富,學生的自我教育期望與學習態度也會愈佳;張 善楠、黃毅志(1999)針對原漢學生學習表現,結果顯示父母親教育與社經地位 愈高,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期望也愈高,學生的教育抱負也愈高,愈能提高其學習 表現;蕭惠蘭(2004)以女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高中女生的教育期望因 就讀不同班級類型、選修課程而有顯著差異,並與科學成就有顯著相關。

以高中階段男女差異而言,陳怡君(1994)以台北區公立高中學生為研究對 象指出:(1)高中男女學生不論在學習策略、學業興趣、學業性向均有差異。(2)英 文科學業成就之高低不受性別因素影響,而在學習策略、學業興趣、學業性向上 有所差異。(3)數學科學業成就之高低受性別影響,且男生優於女生。徐新逸、黃 麗鈴(1999)以台北地區公立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1)性別、先前成績、同儕 性別、競爭環境、教師期望及動機等六種變項中,僅後三項對學業成就自我效能 極具顯著影響力。(2)高中生學業成就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實際表現雖有正相關,

但未達到顯著性。

二、 學校

許多研究顯示,與學校相關的許多因素,如教師、同學、課程、學校所在地 區、學校氣氛等等因素,均會對學生學習成就表現產生影響。且學校內相關因素 較學校外相關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影響更為重要(方德隆,1999)。

以學校規模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研究而言,部分研究顯示學校規模對學業 成就具不利的影響,也就是學校規模愈大,學生學業成就愈差(Caldas, 1993);部

(29)

分研究則發現學校規模對學業成就具正向的影響(巫有鎰,2005;吳裕益,1993;

陳正昌,1994)。

Murray 與 Greenberg(2000)指出學校中的教育活動,多是在班級中進行,因 此班級教學型態可說是當前學校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此種教學活動最基 礎、具體的表現,即是師生之間的接觸,良好的師生互動對於教學的成效有明顯 的影響力(引自張楓明,2006)。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此情境中的兩大主 體,教學為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互動歷程,師生在教學互動中的情況影響到學生 的學習成就表現。師生關係也是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重要因素,師生在教學上互 動愈佳,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不良師生關係愈少,學生學習成就表現也 愈佳(洪希勇,2004;陳建志,1998;張善楠、黃毅志,1999);但也有研究顯示,

加強師生互動的密切性,對學生學習成就無太幫助(王明仁,2005;林俊瑩,2007;

Hakkinen, Kirjavainen & Uusitalo, 2003)。此外,班級同儕所形成的班級氣氛對學習 者的學習表現而言,具有影響力,盧美貴(1990)與洪寶蓮(1987)的研究指出,

班級內的氣氛與學生的學習息息相關,有怎樣的班級氣氛,就會產生怎樣的學習 結果,良好的班級氣氛有助於學習者學習與學習成就表現。

另有研究顯示學校因素會透過其他中介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產生影響,

如陳正昌(1994)的研究發現學校資源會透過學生教育期望、學習態度影響學生 學業表現,學校資源愈豐富,學生的自我教育期望與學習態度也會愈佳,學習成 就也愈佳;林俊瑩(2007)以 TEPS 資料庫第一波國中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優 良校風會透過學生教育期望、學生學習態度的間接作用,而對學生學業成就有正 向的影響力。

第三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30)

決定性因素。學生的能力表現為其學習的結果呈現,以下有關學生學習態度與學 習成就表現、學習結果研究如下。

壹、 相關研究

積極的學習態度是理想學習的基礎,並會使學習者傾向於喜好與參與;而消 極的學習態度將使學習者退卻、拒絕學習,不同的學習態度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 習成果(吳武典,1985)。

國內研究中,研究對象在大學與高中階段者,姚如芬(1993)以高雄地區四 所公私立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間為 正相關;張瑞村(1994)研究高級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之 關係,結果發現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間有顯著相關,尤其以「學習態度與動 機」及「教室內的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相關最高。徐澤佼(2005)以高職學生 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高職學生音樂科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效之間具有正相 關,音樂科學習態度愈積極正向者,其音樂學習成效佳。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在高中以上階段學生學習態度與其學習表現、學習結果 有很大的關連性,並且大多研究均顯示學生學習態度愈佳,其學習結果、學習表 現、能力表現愈佳。

而在國中與國小的研究中,鄭湧涇與楊坤原(1998)針對台北地區 4250 位國 一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結果顯示,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 的正相關存在。劉燕饒(2001)以台灣地區(不含台北市、高雄市)國中資優生 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擁有積極且正向的學習態度,其學業成就表現也較優異;

周佳樺(2005)研究國中生國語文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間關係,結 果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兩兩均得顯著相關,且學習態度、

學習行為可以預測國中學生的國語文學業成就;吳泓泰(2006)以國中生為研究

(31)

對象,探討國中學生學習風格、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關係,指出國中 學生數學學習態度愈積極,數學學業成就愈佳;謝敏青(2006)以國中生為研究 對象,發現學校英語學習態度愈佳,英語學習成就愈好;葉麗珠(2006)以國中 生為研究對象,指出學生的學習態度愈積極,則其數學學業成就也會較佳;林俊 瑩、吳裕益(2007)與林俊瑩、黃毅志(2008)以 TEPS 國中大樣本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均證實了學生的學習態度越認真,學生的學業成績表現也就越好;林慧玉

(2006)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物慾觀、學習態度、

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之間的相關情形及模式探究,結果發現學習態度正向且直接 影響學業成就。

國外研究中,Bosworth(1994)與 Marybeth(1997)的研究均顯示學生學習 態度對學生學業成就有顯著的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越佳、越認真,學業成就也越 佳;學生的學習態度越差,學生學業成就也會越差。

歸納以上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在大學、高中、國中或國小階段,學生的學習 態度對學習表現的影響大多呈正向關係,有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其學習表現會 愈佳。

貳、 影響因素統整

依前述相關文獻與研究發現,研究者可歸納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之 主要相關因素與影響途徑,如圖2-3-1,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主要受到教師因 素的影響,其中以師生教學互動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影 響最具關鍵(許錫珍,1979;單文經,1994;Brophy, 1987);同儕因素的影響,

其中以每天相處時間最為長久的班級同儕對學習者的影響最大,故班級同儕間的 讀書氣氛對學習者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而言,是最重要關鍵因素(張志銨,

(32)

歸類為外部因素;此外,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也受到學習者個人自身因素的 影響,其中以個人自我教育期望對自身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的影響力是最具關鍵

(林俊瑩,2007;陳正昌,1994;張善楠、黃毅志,1999;蕭惠蘭,2004;Marjoribanks, 1985);家庭因素的影響,其中大多研究均指出家庭因素中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者 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是最具影響力的。(林俊瑩、吳裕益,2007;林俊瑩、黃毅 志,2008;李坤崇,1992;洪寶蓮,1990;孫清山、黃毅志,1996;高淑芳,1998;

陳正昌,1994;陳怡靖,2004;張善楠、黃毅志,1999;鄭翠娟,1997;謝孟穎,

2003;Bosworth, 1994; Marybeth, 1997; Orr, 2003; Stevenson & Baker, 1992;

Teachman, Paasch & Carver, 1997),依其來源,研究者可將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 歸類為內部因素。不論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皆具 有重要影響力。

圖 2-3- 1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因果概念圖

綜合上述,研究者可推測外部因素:教師因素(師生教學互動)、同儕因素(同 儕讀書氣氛),與內部因素:個人因素(自我教育期望)、家庭因素(家庭社經地 位),不但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能力表現,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還會透 過學生學習態度,間接影響到學生的能力表現。本研究以圖2-3-1 為基本架構,並

學生 學習態度 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 教師因素

(師生教學互動)

同儕因素 (同儕讀書氣氛)

學生個人因素 (自我教育期望)

學生家庭因素 (家庭社經地位)

學生

能力表現

(33)

進一步建立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因果模型,以驗證此架構 在高中階段之適用性。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與討論,將圖2-3-1 影響學生學 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因果概念圖,自TEPS 公用版第三波高中資料庫之學生 問卷與家長問卷(見附錄四、附錄五)中,選取相關議題題項,除檢視題目的內 容外,並進行因素分析(見附錄一),以選取最符合本研究主題之相關題項並予以 命名,建構出一個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理論模型(見圖3-1-1)。

本研究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前,先以圖2-3-1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相關因素因果概念圖為基礎,進行外部因素(師生教學互動與同儕讀書氣氛)與 內部因素(自我教育期望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之多元迴歸分 析,以檢定此模型可行性。

從表 3-1-1 可以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態度之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對學習態度 的影響力均達顯著水準,外部因素的影響力(β=.14)大於內部因素(β=.08),

整個模型的解釋力不高,R 為 .03。 2

表 3-1- 1 影響學習態度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學習態度

β 外部因素 .14***(p=.000)

內部因素 .08***(p=.000)

R2

.03

N 4384

*p<.05, **p<.01, ***p<.001

從表 3-1-2 可以發現,影響學生能力表現之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對學生能力

(35)

表現的影響力均達顯著水準,外部因素的影響力(β=.08)大於內部因素(β=.44), 整個模型的解釋力R 為 .21。 2

表 3-1- 2 影響能力表現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能力表現

β 外部因素 .08***(p=.000)

內部因素 .44***(p=.000)

R2

.21

N 4384

*p<.05, **p<.01, ***p<.001

從表 3-1-3 可以得知,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中,外部因素對 能力表現的影響(β)為 .07,內部因素對能力表現的影響(β)為 .43,學習態度 對能力表現的影響(β)為 .16,整個模式解釋力R 提升至 .24。 2

表 3-1- 3 影響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能力表現

β 外部因素 .07***(p=.000)

內部因素 .43***(p=.000)

學習態度 .16***(p=.000)

R2

.24

N 4384

*p<.05, **p<.01, ***p<.001

綜括上述可以得知,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對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具顯著 性影響,須再進一步以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建構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 因素之因果模型。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與相關題項如下:

(36)

1

家庭 社經地位

師生 教學互動

同儕 讀書氣氛

自我 教育期望

學生 學習態度

學生 能力 表現 鼓勵

學生 e4

1 1

教學 多元 e5

1 出題 練習 e6

1 課業 討論 e7

1 1

學業 競爭 e8

1 關心 升學 e9

1

母 教育 程度 e141

父 教育 程度 e131

家庭 e12 收入

1 1

能力 期望

e11

1 學歷 期望

e10

1

1

力求 甚解

e3

1 主動 複習

e2

1 課業 認真

e1

1

1

z2 z1

z3

1

1 1

圖 3-1- 1 影響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理論模型之架構中,潛在自變項分別為「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 氣氛」、「家庭社經地位」,潛在依變項為「學生教育期望」、「學生學習態度」與「學 生能力表現」,其內容分述如下:

1. 師生教學互動:包括「鼓勵學生」、「教學多元」與「出題練習」。

2. 同儕讀書氣氛:包括「課業討論」、「學業競爭」與「關心升學」。

3. 家庭社經地位:包括「家庭收入」、「父親教育程度」與「母親教育程度」。

4. 學生教育期望:包括「學歷期望」與「能力期望」。

5. 學生學習態度:包括「課業負責」、「主動複習」與「力求甚解」。

6. 學生能力表現:包括「綜合分析能力」。

依圖 3-1-1 架構圖,以下就本研究的相關假設加以陳述:

假設1-1 師生教學互動愈佳,學生學習態度愈積極,學生能力表現也愈佳。

假設2-1 學生同儕氣氛愈佳,學生學習態度愈佳,學生能力表現也愈佳。

假設3-1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愈佳,學生學習態度愈佳,能力表現愈好。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37)

假設4-1 學生教育期望愈高,學生學習態度愈佳,能力表現愈佳。

假設5-1 學生學習態度愈高,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依上述所提出理論模型與所欲檢定的假設,所形成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 路徑為:

1. 師生教學互動愈好,學生學習態度愈佳。

2. 師生教學互動愈好,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愈高。

3. 師生教學互動愈好,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4. 學生同儕讀書氣氛愈佳,學生學習態度愈佳。

5. 學生同儕讀書氣氛愈佳,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愈高。

6. 學生同儕讀書氣氛愈佳,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7.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愈高。

8.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生學習態度愈佳。

9.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10. 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愈高,學生學習態度愈佳。

11. 學生自我教育期望愈高,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12. 學生學習態度愈佳,學生能力表現愈佳。

第二節 資料來源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簡稱TEPS)是一項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

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規劃自2001 年起 七年內,建立起台灣地區教育研究領域具代表性的長期資料庫,提供良好可靠的 資料。此計畫是以問卷自填的方式進行調查,範圍涵蓋台灣地區的國高中、高職

(38)

及五專的學生。同時,再以這些學生為研究核心,將研究範圍擴及到會影響學生 學習經驗的最主要的幾個因素:學生、家長、老師與學校。

和台灣地區現行的調查研究計畫相較,此資料庫有五項特色:

1.利用問卷調查方法蒐集資料,將焦點放在學校及家庭學習環境(制度及社 會面向)對學生的影響上。

2.為研究者提供多面向、長期追蹤的資料。

3.資料範圍多層次,包含學生個人、班級和學校等。

4.此資料庫分別對民國九十年就讀高中職、五專二年級及國中一年級的學生

(共約四萬人)蒐集的資料,可以讓未來的分析有準實驗設計的可能性。

5.此資料庫在完成第一梯次的資料蒐集和整理後,就立即對外公開,提供給 研究者使用,成為學術界和政策制定部門的共同資產(中研院,2007)。

TEPS 資料蒐集的工具與內容為兼顧國內的特性和國際比較,在規劃調查內容 上,參考國內相關的教育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及美國「國家教 育長期追蹤研究」(National Educ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簡稱 NELS)資料庫 1988-1996 年的調查報告等,再經過多次專家諮詢會議的討論後,確立「資料庫」。

資料收集內容分兩大類,一類為只有學生需要做的「綜合分析能力」測驗;另一 類為分別對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所設計的問卷。

壹、 TEPS 問卷

TEPS 問卷的設計針對國中、高中職、及五專三組對象,各組同時發展學生、

家長、老師和學校四份問卷。其內容與收集方式如下:

一、 學生問卷方面

(39)

學生問卷由學生在課堂上自行填寫,第一波問卷內容來自於「學校、家庭、

住家環境、或社會、組織所能提供給學生的機會,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和努力的 多寡,交友狀況、對自我的評價、行為問題、身心健康」等;第二波問卷內容包 括「學生生活作息安排、校外補習狀況、暑假參加之活動或課程,家人對學生的 影響程度、學校生活狀況、學習方式及對公共事務的看法」等;第三波新樣本問 卷,主要是以第一、二波問過的題目為主,而追蹤樣本問卷,則省略部分一、二 波的題目後,新增學生小學以前與家人的關係。

二、 家長問卷方面

家長問卷由學生家長所填寫,家長主要是指學生的父母,或是長期同住且負 責照料學生的監護人、親戚長輩等。第一波問卷內容包括「家庭所提供及影響學 生學習機會的因素」,如父母的管教方式、家庭氣氛、家庭活動等;第二波問卷內 容包括「家長的生活作息、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生的相處方式、對公共事務的 看法、以及工作狀況」等;第三波家長問卷,如同學生問卷一樣,新樣本是以前 兩波的題目為主,追蹤樣本則是新增學生年幼時期的家庭照顧狀況。

三、 老師問卷方面

老師問卷主要是收集老師對學生學習機會的影響,包括學生的班級導師及國 文、英文、數學三科的科任老師所填寫的問卷,每位老師都協助填寫三大類問題:

「第一類」為針對個人生活與任教經驗的問卷題目、「第二類」為針對TEPS 抽樣 學生的班級,評量班級狀況的問題(導師與科任老師的問卷題目不同),以及「第

(40)

題目不同)。「第一類」主要是蒐集老師對學生學習機會的影響,譬如:老師個人 的基本資料、對學校整體的評估、老師的教學狀況等,「第二類」是老師來說明針 對班級教學的方式以及評量該班的整體表現,「第三類」部分則是由老師來評量該 班每一位參與TEPS 研究的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狀況。在第一波的問 卷設計中,老師問卷共分為老師問卷、導師問卷與共同科老師問卷三種,老師問 卷包含「第一類」部分的題目、導師問卷包含「第二類」和「第三類」部分的導 師題目,而共同科老師問卷則包含了「第二類」和「第三類」部分的國、英、數 科任老師題目。到了第二、三波,為了簡化問卷種類,TEPS 將「第一類」部分與 導師「第二類」、「第三類」部分合併成導師問卷,另將「第一類」部分與共同科 老師問卷「第二類」、「第三類」部分合併成科任老師問卷。

四、 學校問卷方面

學校問卷主要是蒐集學校組織影響學生學習機會之因素,由學校中與問卷內 容相關的各處室主管填寫,主要是蒐集學校組織中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機會之因 素。問卷內容分為校長個人部份及學校整體(細分為各處、室)部份,如學校的 政策、校長的領導風格與辦學理念、學校資源、資源與經費的使用、學校的師資 情形、校方對老師教研法所持態度等。

此資料庫另一特色在於不同問卷之間的關連設計,以及各問卷間的對話關 係。故四份問卷是在同一個架構之下設計的,經由互補及交叉,提出相關連的題 項,其中某些題項可以同時問不同的研究對象,如學生和他們的任課老師;學生 和家長;學生、家長和學校;或老師和學校。這樣的設計可掌握不同位置的個人 對同一現象詮釋之異同,例如:對學生人格特質的題項,就在老師、家長及學生 的問卷中都出現。茲將有關老師、學生與家長調查問卷之內容簡要列表說明如下:

(41)

表 3-2- 1TEPS 資料庫量表內容

對象 學 生(新樣本) 家 長 老 師

一 、 學 校 生 活

1 . 平 常 上 學 一 天 的 行 程 2 . 上 課 與 學 習 情 況 3 . 學 校 氣 氛 4 . 班 級 氣 氛

5 . 班 級 與 老 師 的 互 動 6 . 個 人 在 學 校 的 生 活 7 . 校 內 社 團 或 幹 部 經 驗 8 . 校 外 社 團 或 幹 部 經 驗

二 、 課 外 生 活

1 . 課 外 常 從 事 的 活 動 2 . 參 與 的 才 藝 與 藝 文 活 動 3 . 打 工 狀 況

4 . 升 高 一 暑 假 生 活

三 、 我 的 家 庭

1 . 家 人 情 況 2 . 家 庭 重 大 事 件 3 . 與 父 母 的 互 動

4 . 父 母 對 學 校 與 學 習 活 動 的 參 與 程 度

5 . 與 手 足 間 的 互 動 6 . 家 人 整 體 關 係

四 、 關 於 我

1 . 基 本 資 料 ( 如 年 齡 、 性 別、身 高、體 重、視 力 、 國 中 學 習 狀 況 等 ) 2 . 教 育 選 擇

3 . 對 自 己 的 教 育 期 望 4 . 偏 差 行 為 自 評 5 . 不 舒 服 的 原 因

6 . 身 體 與 心 理 困 擾 ( 影 響 注 意 力 等 )

7 . 學 習 態 度 8 . 交 友 狀 況

一 、 關 於 您 自 己

1 . 家 長 基 本 資 料( 如 性 別 、婚 姻 狀 況 、 教 育 程 度 、 健 康 狀 況 ) 2 . 家 長 的 語 言 能 力

3 . 家 長 的 籍 貫 4 . 家 長 的 學 習 能 力

5 . 家 庭 經 濟 狀 況 與 學 習 資 源 二 、 關 於 您 家 中 讀 高 二 的 小 孩

1 . 子 女 的 學 習 能 力 2 . 子 女 的 學 習 態 度 3 . 子 女 的 個 性 4 . 子 女 的 身 體 狀 況 5 . 子 女 的 行 為 6 . 子 女 的 交 友 狀 況

三 、 請 回 想 他 讀 國 中 時 的 情 況

1 . 他 與 家 人 的 相 處 情 形 2 . 與 配 偶 的 管 教 態 度 是 否 一 致 3 . 國 中 學 校 的 情 形

四 、 上 小 學 之 前

1 . 各 階 段 照 顧 者 2 . 學 習 狀 況

3 . 上 幼 稚 園 與 國 小 時 間

五 、 關 於 他 的 個 性 、 朋 友 與 教 育 期 待

1 . 學 習 態 度 與 狀 況 2 . 交 友 狀 況 3 . 對 他 的 期 待 4 . 與 配 偶 的 教 育 態 度 6 . 對 他 的 期 待

六 、 您 的 工 作 情 形

1 . 收 入 狀 況

一 、 老 師 共 同 填 答 部 分

1 . 在 該 校 任 教 情 況 2 . 個 人 教 學 資 歷 3 . 教 學 情 況 4 . 學 生 家 長 配 合 度 5 . 學 校 教 學 氣 氛 6 . 教 學 上 的 困 擾 7 . 學 校 組 織、行 政 層

8 . 學 校 的 教 學 資 源 9 . 教 師 基 本 資 料

二 、 導 師 填 答 部 分

1 . 班 級 資 料 2 . 導 師 工 作 3 . 與 家 長 的 互 動 4 . 對 學 生 的 獎 懲 5 . 學 生 一 般 表 現 評

三 、 科 任 老 師 填 答 部 分

1 . 任 課 資 料 2 . 教 學 方 法 與 教 材 3 . 教 學 氣 氛 4 . 成 績 評 量 5 . 學 生 學 科 表 現 評

(42)

貳、 TEPS 資料庫取樣方法的思考

TEPS 資料庫依因果分析的目的、追蹤的流失率以及多層次分析單位的需要等 三項因素,將影響本計畫樣本大小和抽樣方式。

第一、 TEPS 是一個為期至少六個學年、且調查面向多元的資料庫。資料庫 的設計,不只為了敘述統計的呈現和統計推論的需要,且要能做進一步的因果機 制的分析,因果分析愈深入,需要的樣本數就愈高。

第二,長期追蹤不但是此資料庫的重點,也是有別於台灣教育領域方面其他 研究的特性。而田野工作最常見的困擾就是樣本流失,因此,一般的做法都是在 一開始時要刻意加大樣本數。 TEPS 資料庫係以 20%左右的流失率估計第一波的 樣本數。

第三,此資料庫同時牽涉三個類屬層次的設計(即學生、班級與學校層次), 而每一個層次都可進行多元因果分析,因此,要有足夠的學校數和班級數。為了 區分「不同學校之間」與「同一學校中班級間」學習結果的差異,每所學校至少 需有兩班,但為避免因個人資料之缺漏造成班級資料之不完整,從而導致班級數 降至兩班以下,研究小組在每一間學校內平均抽取三班。至於每一班抽取人數,

為確保一定程度的統計穩定性,學生數少於10 人(含)的學校,即排除在分析之 外。所以,這個資料庫每班至少需要有12 位學生,加上流失率的考量,第一波調 查至少每班15 人(中研院,2007)。

簡言之,TEPS 資料庫取樣設計上具有以下優點:

1.兼顧城鄉的分配,樣本具有全國代表性。

2.以班級為單位取樣,在分析上可瞭解教育過程中學校與班級因素對學生的 學習成效所造成的影響。

3.國中、高中樣本是跨越傳統高中聯招制度兩個不同年次的樣本,也因此可 以提供制度改變前後,學生、家長、老師及學校等各面向之比較。

(43)

參、 第三波抽樣設計

TEPS 研究團隊自 1999 年年底起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實地調查前期作業,並 於2001 年開始進行為期七年的資料蒐集和整理工作。TEPS 資料庫在 2001 年下半 年對高中職二年級及五專二年級學生展開第一次資料的搜集(第一波資料庫),並 於2003 年上半年針對同一批已升上高中職三年級與五專三年級學生,進行第二梯 次的資料搜集(第二波資料庫)。

第三波調查主要是針對2005 年下半年高二及專二的學生進行調查,在抽樣設 計上有兩個目標:

1.追蹤第一、二波的國中樣本。

2.建立高中職、五專新樣本,可與第一、二波的高中職、五專樣本做不同世代 間的比較。

因此第三波的樣本必須包含盡量多的國中樣本(2005 年已經升上高中、高職 或五專二年級),而且總樣本數也應該要維持20,000 人的大小。

第一、二波的國中樣本在 2004 年已經進入高中職或五專,這些學生所就讀的 學校幾乎涵蓋全國所有的高中職、五專,若要繼續追蹤這全部的國中樣本,成本 非常的高,在權宜考量下,透過抽樣的設計,第三波的樣本,估計可追蹤到約4,000 位國中樣本學生,稱之為追蹤樣本,而另外再從這些追蹤樣本的同班同學中,抽 出約 16,000 位未接受過 TEPS 調查的學生,稱之為新樣本,合計第三波就會有約 20,000 個樣本。

數據

表 3-2- 1TEPS 資料庫量表內容    對象  學  生(新樣本)  家  長  老  師  內 容 一 、 學 校 生 活   1 . 平 常 上 學 一 天 的 行 程  2
表 4-1- 1 師生教學互動摘要表(N=4384)  次數  (百分比) 平均值 標準差 鼓勵學生  3.18 .84     大部分老師如此  1876  (42.79)     至少一半如此  1523  (34.74)     少部分如此  871  (19.87)     沒有老師如此  113  (2.58) 教學多元  2.96 .83     大部分老師如此  1302  (29.70)     至少一半如此  1743  (39.76)     少部分如此  1204  (27.46)
表 4-1- 3 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摘要表(N=4383)  次數 (百分比) 平均值 標準差 家庭收入  3.56 1.08     2萬元以下(含)  191 (4.35)     2萬元~3萬元  457 (10.42)     3萬元~5萬元  1303 (29.73)     5萬元~10萬元  1713 (39.08)     10萬元~20萬元  589 (13.44)     200001元以上(含)  130 (2.97) 父親教育程度  13.18 2.91     國中或以下  913
表 4-1- 5 高中生學習態度摘要表(N=4384)  次數  (百分比) 平均值 標準差 課業認真  2.86 .71     非常符合  790  (18.02)     符合  2251  (51.36)     不符合  1284  (29.30)     非常不符合  58  (1.32) 主動複習  2.66 .70     非常符合  481  (11.97)     符合  2038  (46.50)     不符合  1775  (40.50)     非常不符合  89  (2.03)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 學校選用「對學校的態度」量表,以了解學生對 學校的觀感及學生朋輩之間的關係,探討學生的 發展及成長需要。學校再於 下學年

‧相信閱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透過閱讀 能達到培養學生樂善勇敢,有自學的能力

讓高中學生為未來生活作好準備。學生於當中學習不同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