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いつぷく荘( Ippuku 荘)

第六章 高齡者療癒/育性社區之案例研究

第二節 療癒性設施個案研究

一、 いつぷく荘( Ippuku 荘)

Ippuku 荘 2005 年末完工,為三層樓新建築物,建築面積 921.54m²,佔地 約2,645 m²,建蔽率為 40%。保留大片的戶外空地,作為草地及庭園,與社區

2. 草坪因日照不足而狀況不佳,經專家評估後以人工草坪取代,塑造一片 綠茵草地視覺質感。

3. 面對高爾夫球場大片綠地,中間隔以高大喬木,綠意景觀佳。

• 重視與社區之連結:位於社區之中,以小規模多功能的形式與社區住民連 結,附近原住高齡者可就近選擇入住,不會與往常的生活環境脫節,也避 免了脫離社交朋友圈、而被孤立化的感受。

1-2. 設計概念 1. 「與地交流」

以樹木的香氣和氛圍作為理想的建築設計理念。雖為混凝土建築,但室 內大量利用自然材料如木料裝修,混凝土也於表面壓出木紋圖案,盡量貼近 自然材質的感覺。自然牆體:牆體使用圭藻土加稻草,牆面貼覆月桃紙(木 頭與草)讓牆壁能「自然呼吸」。(潮濕時可調節濕度,是自然的空調系統)

1). 自然材質:門框、木地板使用栗樹製成。(自然材料可維持 30-40 年不 用維護,節省維護費。)

2). 屋頂花園:可降低室內 4-6 度。(因應花園需要澆水,也開挖地下水,

用來澆花、消防、廁所及緊急用水。)

3). 「安全」:全部地板都加高了 10 公分才鋪上木質地板,若老人不小心 摔倒時,可吸震,可隔音。

4). 「安心」:為了因應地震,整體結構以增加鋼筋的方式,強化安全性。

5). 「舒適」:所有的區域都以無障礙設計。

2. 與人交流

1). 機構建置時周遭已有居民,所以從開始已考慮與周遭居民互相交流。

2). 設施在設置時,從臨終關懷點出發,希望能免除人在生命中的四種痛 苦:

• 身體的痛苦:醫療是必須的。

• 社會的痛苦:家人分開、分居、離婚等。

• 感情的痛苦:悲傷、憤怒、擔心不安等。

• 靈性的痛苦: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失去自我。

日本人深信自然可以治癒人的痛苦,如利用風、植栽、木頭等自然元 素。除了環境的圍塑,如何加強人與人,人與社區及人與環境關係,也是設 計重點。半徑10 公里的鄰居都可以到此交流,旁有高爾夫球場,南有小金 井公園等公共設施。

1-3. 建築空間

一樓:出租給三個非營利組織,有日間照護單位、診所及廚房。診所提供住民 及社區訪問看護及居家醫療服務,一樓的短翼一邊設有大型廚房,提供 本設施住民及日照老人餐食。

區域,西向設開放式餐廳及多功能休 閒沙發區,有鋼琴及吧檯提供使用,

適合舉辦小型活動;餐桌上皆插有花園採摘之小花,傍晚用餐夕陽斜照,

氣氛溫馨宜人。

三樓:三樓單邊走廊串連住居單元,設有可供泡澡之景觀浴池。

四樓:四樓屋頂平台,鋪設草坪,一方面隔熱,一方面增加住民活動空間。

7- 3:一樓

(資料來源:http://www.ippukuso.net)

1 樓:出租給日照與診所

2 樓:餐廳、房間

3 樓:房間、景觀浴池

7- 4:いつぷく荘

(資料來源: 本研究拍攝)

1-4. 空間之療癒特質分析 整體環境

1. 聯外的 NGO 單位,提供社區服務 2. 對社區開放、互通的環境

3. 開闊、優美的綠色景觀

4. 晒衣場提供老人安定的日常視景 5. 住民環境於二樓兼顧隱私性及流通性 6. 屋頂庭園隔熱並提供另一個綠色活動區

7- 5:いつぷく荘全景特質分析

③ ⑤

餐廳

1. 溫潤的材質,簡單、反差清楚的色調 2. 居家的氛圍、活動與社交

3. 開放性廚房

4. 引進適度陽光營造舒適健康氛圍

5. 公共區機能多,簡單區隔、連通性好,使用率高

7- 6:いつぷく荘餐廳特質分析

(資料來源: 本研究拍攝、加註)

住居

1. 溫潤的材質,簡單、反差清楚的色調 2. 單邊走廊設計提供良好的採光及視野 3. 安全與安定的設計

4. 住民房間獨立有隱私,門口設計不同辨識度高 5. 公共空間可視及可及度高

③ ⑤

② ④

7- 7:いつぷく荘住居環境特質分析

(資料來源: 本研究拍攝、加註)

1-5. 評估與小結

1. Ippuku 荘為私人安養機構,創辦人長谷先生以能照顧到臨終關懷為理念,讓 住民入住後能感受如家的環境,提供隨老化後不同的照護需求一直到臨終,

住民無須再移居其他照護單位,有連續性照護理念的實踐。

2. 服務的住民平均年齡 85 歲,多為女性。入住條件無限制身體狀況,主要是 因為一樓出租給三個NPO 組織,分別有日照中心,提供與社區居民了多樣 的活動交流;診所提供了醫療及居家護理;還有社區廚房提供了餐食服務,

經營者能多方就近利用專業資源,提供必需的照護服務。

3. 住居環境為單邊走廊,單邊為大玻璃面向中央大草坪,從窗戶看出去可以看 到晒衣場及外面環繞的大樹,甚至可以遠眺高爾夫球場。

4. 室內走廊旁皆設置無障礙扶手,在部分無扶手處也以等高的家具取代,因輔 助性強,讓住民走出房間,活動自主性高。

5. 大草坪雖然人工,除了提供長時的綠意,也提供了住民打槌球的場地。場旁 曬衣也提供了居家的氛圍。

整體而言,此設施造型簡單呈L 形,配置得當,尺度適中,人性化,寬敞 不顯拘束。落座於社區一角,也不顯得突兀,是不錯的規劃設計,具備一定的 療癒/育效益。倒是屋頂花園,期待上年紀的老人家上到屋頂,進行園藝活動,

除非有多人從旁協助,恐怕不見得實際可用。研究團隊前往參觀時在春天,該 花園仍顯荒廢,可見一斑。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