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所謂映襯修辭,就是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 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方法。75映襯 修辭的建構,一般都是基於對比聯想的心理機制的76,以形成正反的強烈對比;

能使事理明晰有力,感情深刻動人,主題明確突出,有一種相映成趣的藝術美感。

爬梳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經過分析、比較、歸納的結果,採用「映襯」的修辭 手法,其應用的情形可分為三大類探討:(一)反襯,(二)對襯,(三)雙襯。77

(一)反襯

所謂反襯修辭,即是對於一種人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人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

74 駱小所,《語言美學論稿》(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2 月 1 版 1 刷),頁 185—189。

75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公司,1979 年 12 月 3 版),頁 287。

76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1 刷),頁 69。

77 「映襯」的分類及其定義玆採黃慶萱《修辭學》的說法。(頁 290—294)

反的副詞或形容詞加以描寫的手法。78朱自清常用正反兩面來形容人事物,其應 用實例如下:

1.在這樣的天地的全局裏,地球已若一微塵,人更數不上了,只好算微塵之微塵 吧!……但是能知道「自己」的小,便是大了;最要緊是在小中求大!長子裏的 矮子到了矮子中,便是長子了,這便是小中之大。我們要做矮子中的長子,我們 要盡其所能地擴大我們自己!……所以深的「我」即在廣的「我」中;而無深的

「我」,廣的「我」亦無從立腳;這是不做矮子,也不吹牛的道地老實話,所謂 有限的無窮也。在有限中求無窮,便是我們所能有的自由。(〈「海闊天空」與「古 今中外」〉,第一卷,頁 123—124)

文中「小中求大」、「小中之大」、「有限的無窮」、「在有限中求無窮」都是運用反 襯的例子,從內涵的大與形式的小之中,揭示看待自己人生的立腳方法;藉著文 意的矛盾,突顯文章的主題,具有相當的啟發性:作者強調要擴大自己的內涵,

不僅要變自己的把戲,還要比別人巧妙;作者巧用反襯的藝術矛盾,形成了對立 的統一之美。

2.他愛村人的性格,那純樸,溫厚,樂天,勤勞的性格。……他們不畏縮,不鄙 夷,愛人而又自私,藏匿而又坦白;他們只是作工,只是太作工,「真的不要自 己的性命!」——非為衣食,也非不為衣食,只是渾然的一種趣味。(〈山野掇拾〉, 第一卷,頁 217)

在描寫孫先生畫中的詩意之中,敘及村人率真的生活態度:時而愛人,時而自私;

時而藏匿,時而坦白;朱自清運用反襯修辭:「愛人」與「自私」、「藏匿」與「坦 白」,正反對比;在一正一反的映照之下,使得村人的性格與感情有了對立統一 之美。

3.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玲瓏有致。(〈月朦朧,鳥朦 朧,簾捲海棠紅〉,第一卷,頁 16)

作者使用反襯的手法,文中的「散」與「密」二字,一正一反,互相映照;圖畫 的布局,得以鮮明突出,深化圖作「玲瓏有致」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二)對襯

所謂對襯修辭,即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 的修辭手法。79有關朱自清對襯手法的具體實踐,其應用實例如下:

1.但燈光究竟奪不了那邊的月色;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在渾沌的燈光裏,

滲入了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頁 11)

78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公司,1979 年 12 月 3 版),頁 290。

79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公司,1979 年 12 月 3 版),頁 292。

文中寫景細膩,形成並列對襯的景致:「渾」的燈光與「清」的月色,交相融合 為一,化為夜色的奇跡,著實令人神往。

2.到了校裏,登樓一望,見遠山之上,都冪著白雲。四面全無人聲,也無人影;

天上的鳥也無一隻,只背後山上謖謖的松風略略可聽而已。那時我真脫卻人間煙 火氣而飄飄欲仙了!後來我雖然發現了那座樓實在太壞了:柱子如雞骨,地板如 雞皮!但自然的寬大使我忘記了那房屋的狹窄。我於是曾好幾次爬到北固山的頂 上,去領略那颼颼的高風,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是我最高興的。

(〈一封信〉,第一卷,頁 75)

文中有兩個對襯的用法,對景物進行加倍描寫,也寫出作者的欣喜之情:自然的

「寬大」對照房屋的「狹窄」,北固山頂的高風映襯低低、小小的田畝;運用對 襯作強烈的對比,除了展現台州的奇境妙景,也突出作者心曠神怡的歡喜。

3.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 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匆匆〉,第 一卷,頁 3)

作者以對襯兼排語的手法,狀寫大自然的更新輪替,與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回的特 性相對比;藉景顯物,藉景寫情——強調時光消逝得無聲無息,也突顯作者對時 間飛逝的慨歎之情,足以發人警醒。

4.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 沒有。(〈荷塘月色〉,第一卷,頁 71)

「熱鬧」,是用來形容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我什麼也沒有」,是用來形容 作者自己的心境;運用對襯的手法,以鬧境突顯心境,形成強烈的對比,藉以營 造文章意境的氛圍,使感情的表達更加深刻。

5.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

(〈綠〉,第一卷,頁 17)

作者運用對襯的手法,令人如見其景,如聽其聲:「白而發亮」狀寫瀑布的色澤 與亮度,與「兩條濕濕的黑邊兒裏」狀寫瀑流兩邊的黑色岩壁,使得瀑流與岩 壁——一黑一白的色彩、一動一靜的形態,分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突顯出瀑布 耀眼注目的生動形象;文中寫景狀物的美感,讀來油然而生。

6.我在中學時,便讀了康更甡的《歐洲十一國遊記》……當時做了許多好夢;滂 卑古城最是我低迴留戀而不忍去的!那時柳子厚的山水諸記,也常常引我入勝。

後來得見《洛陽伽藍記》,記諸寺的繁華壯麗,令我神往;又得見《水經注》,所 記奇山異水,或令我驚心動魄,或讓我游目騁懷。這些或記風土人情,或記山川 勝跡,或記「美好的昔日」,或記美好的今天,都有或濃或淡的彩色,或工或潑 的風致。而我近來讀《山野掇拾》,和這些又是不同:在這本書裏,寫著的只是

「大陸的一角」,「法國的一區」,並非特著的勝地,膾炙人口的名所;所以一空 依傍,所有的好處都只是作者自己的發現!(〈山野掇拾〉,第一卷,頁 213—214)

作者加倍地描寫許多前人遊記的特色,與輕描淡寫地介紹《山野掇拾》此書的特 色,前後形成強烈的對照;雖然作者並沒有將前人遊記與《山野掇拾》作直接的 比較,但是卻能突顯《山野掇拾》的別出心裁——「一空依傍」,讓讀者感受到

《山野掇拾》一書,是值得品味再三的;文中運用對襯的手法,形象新奇,相映 成趣,使得文章的主題更加彰顯,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雙襯

所謂雙襯修辭,即是對同一個人事物,用兩種不同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的修 辭技巧。80有關朱自清雙襯修辭的具體實踐,其應用實例如下:

1.兩岸山上布滿了舊時的堡壘,高高下下的,錯錯落落的,斑斑駁駁的:有些已 經殘破,有些還完好無恙。這中間住過英雄,住過盜賊,或據險自豪,或縱橫馳 驟,也曾熱鬧過一番。現在卻無精打采,任憑日曬風吹,一聲兒不響。(〈萊茵河〉, 第一卷,頁 340)

文中「殘破」對照「完好無恙」,牽動著作者對舊時堡壘的慨嘆:觸景生情,發 人幽思;過去與現在的場景意境,形成古今的強烈對比——過去的繁華熱鬧對照 現在的滄桑冷寂;作者藉用雙襯的手法,進行一場過去歷史的想像,充分展現殘 壘的歷史情韻,令人尋味不已。

2.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荷塘月色〉,第一卷,頁 70)

用「熱鬧」與「冷靜」來形容同一個「我」;用「群居」與「獨處」來形容同一 個「我」——作者使用雙襯兼用排偶的手法,兩兩對照之下,突出文字的矛盾張 力,明顯表現自己的獨特偏好,令人印象深刻。

3.那小西洋人,那白種的孩子,不過十一二歲光景,看去是個可愛的小孩,引我 久長的注意。他戴著平頂硬草帽,帽檐下端正地露著長圓的小臉。白中透紅的面 頰,眼睛上有著金黃的長睫毛,顯出和平與秀美。……

這時意外的事來了。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對面;走近我時,突然將臉盡力地伸 過來了,兩隻藍眼睛大大地睜著,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見了;兩頰的紅也已褪了 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臉一變而為粗俗,凶惡的臉了!他的眼睛裏有話:「咄!

黃種人,黃種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 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我因此寧願稱他為「小西洋人」。他伸著臉向我足有兩 秒鐘;電車停了,這才勝利地掉過頭,牽著那大西洋人的手走了。(〈白種人——

上帝的驕子!〉,第一卷,頁 43—44)

80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公司,1979 年 12 月 3 版),頁 294。

前一段引文,極力狀寫小西洋人的可愛;後一段引文,則刻劃小西洋人的醜態;

作者使用雙襯的手法——「和平秀美」、「天真的稚氣」與、「粗俗凶惡」、「老氣 橫秋」都是用來形容小西洋人的情態;前後美醜的對照,小西洋人的形象鮮明突 出——他的臉上便縮印著一部中國的外交史;進一步強化了作者所感受到的襲擊 與侮辱,令人震懾不已。

4.那花真好看:蒼老虯勁的枝幹,這麼粗這麼粗的枝幹,宛轉騰挪而上;誰知她 的纖指會那樣嫩,那樣艷麗呢?那花真好看:一縷縷垂垂的細絲,將她們懸在那 皴裂的臂上,臨風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那風姿更是撩人:……(〈一 封信〉,第一卷,頁 75)

作者以雙襯的修辭手法,極寫紫藤花的好看:皴裂的蒼老虯枝與柔嫩婀娜的纖指

作者以雙襯的修辭手法,極寫紫藤花的好看:皴裂的蒼老虯枝與柔嫩婀娜的纖指